工作总结

2022年度对党百年经验和政策体会【精选推荐】

时间:2022-06-08 15:15:03  阅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对党百年经验和政策体会【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对党百年经验和政策体会【精选推荐】

对党的百年经验和政策的体会4篇

第一篇: 对党的百年经验和政策的体会

第十二章 党的理论和政策

一、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02年党的十六大,《党章》规定)

党的指导思想三次飞跃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1、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一次飞跃

1)产生时期:1927年—1945年

2)历史背景:马克思教条主义在中国的失败

——苏联模式(城市——农村)

(27年大革命失败、33年长征、45年抗日战争)

3)功绩: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2、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当代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次飞跃

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

历史背景: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

主要理论成就:

社会主义本质论

初级阶段理论

改革开放理论

市场经济理论

功绩:取得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

1)主题 :社会主义本质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精髓

解放思想——为什么解放思想?解放什么思想?

冲破思想束缚(两个凡是)

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应国情的方针、决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发展

1)内容:代表中国先进生社会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重要意义:

治国与治党、执政与为民的结合

回答历史课题:建设什么样的党(先进的党)

怎样建设党(建设先进的党)

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3)如何贯彻

A 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不断创新理论

B 把执政兴国作为第一要务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最广泛的团结一切力量 代表全中国各阶层

D 不断推进党的自身建设 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4、科学发展观

2002年,十七大明确提出

1)内容:

第一要义:发展 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

核 心:坚持以人为本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尊重人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个统筹(P10)

2)提出背景:

国家发展面临新问题(发展平衡、资源、环境、人民利益等)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1、初级阶段的含义:(P11)

1)已经是社会主义

—56年确立社会主义制度,49—56七年改造

2)长期处于初级阶段

需要上百年时间——邓小平

经济:总量是美国的1/5,人均是美国1/25

文化:电影、音乐、书刊、传统文化等

科技:高尖端技术(电脑芯片,汽车、飞机)

军事:制空权(F22、精确打击能力)、制海权(航母)

2、初级阶段主要矛盾:(P11)

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根本任务:(P12)

是初级阶段中心工作(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解放、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现代化

4、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十五大提出)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五种经济制度: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资本分配、智力分配等

2007年十七大提出更加注重再分配(税收、补助等)

——调节利益分配,体现公平

(倾向弱势群体,缩小贫富差距,与发达国家比较)

5、基本路线:(P13)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

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两个基本点:(P14)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是核心

B坚持改革开放—强国之路

中外历史经验总结,

开放促发展—唐朝、明末的开放

保守致落后—清朝、马雅文化

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基本方针:

1、基本纲领:

1)经济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四个坚持一个保证,P15)

目标——共同富裕

2)政治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完善社会主义法律、民主、制度)

目标——公平正义、廉洁高效的民主政治

3)文化纲领:四有新人,三个面向(P16)

目标——提高人口素质,建设核心价值体系

教育、文化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底蕴,是基础

文化——培养四有新人

目前的影视作品 娱乐节目 社会导向

——歪曲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

——炒做

结果——价值取向偏差,迷失本性

教育——三个面向

——浮躁、功利,缺乏人文教育,人文关怀

结果——素质教育的失败,(高分低能,中日学生素质对比)

《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
一树十获者,木也;
一树百获者,人也。

发达国家教育:

A 1779年美国建国最初华盛顿用三十年时间致力于教育

哈佛、耶鲁、麻省理工成功原因

“上大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找到好的工作,而是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妻子和合格的母亲”

B 17世纪德意志的复兴

洪堡大学

——现代大学之母,创建于1810年 30多位诺贝尔奖

办学宗旨:全面人文教育

去行政化、独立于经济、政治

一. 大学应独立于国家的政府管理系统,即“独立于一切国家的组织形式”;

二.大学应独立于社会经济生活。科学的目的在于探索纯粹的学问和真理,而不在于满足实际的社会需要;

三.寂寞是从事学问的重要条件,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应甘于寂寞,不为任何俗务所干扰,完全潜心于科学。

《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2、发展战略

1)“三步走”战略(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

1981年—1990年 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

1991年—20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

21世纪中期,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

目前小康社会状况:

低水平:GDP总量39.7万亿(6万亿美元),世界第二

人均不足5000美元 世界中下

美国:4.2万 瑞士:4.5万 韩国:2万

不全面:只是生存方面的

(文化、教育、卫生、环境、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差距)

人均购买图书量 看电影、音乐会次数

人均医生数量、社会保障(挪威、瑞典)

全民受教育程度(俄罗斯)

发展不平衡:

东西对比:上海是贫困地区十几倍

城乡对比:上海、深圳 接近发达国家,

农村(4400元/人)贫困人口有几千万,

百万贫困母亲,西部贫困状况

延边农民收入:2007年为4200元/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增强发展协调性:又好又快发展

注重质量,节能减排,

扩大民主,社会公平、正义

道德:社会主义道德(汉代举孝廉制度)

公平:各种社会权益的公平

加强文化建设

民族文化 优秀文化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教育:2008年起取消义务教育学费

卫生、就业:增加就业

—加快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社会保障:最低生活保障

建设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

四、基本国策(P19)

新世纪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

A 人口问题:土地、粮食、石油、森林、矿产等人均资源占有量低

土地:18亿亩耕地(人均1.3亩,是世界平均2/5)

粮食: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2007年粮食生产过1万亿斤

(06年进口粮食170亿公斤)

石油:可采量为25亿吨,世界12位

——年需求量两亿吨,可采15年)

——2010年进口一亿吨

森林覆盖率:18%,(日本67%,美国33%,俄罗斯50%)

B 环境问题:环境破坏,资源枯竭

——沙尘暴、淡水枯竭、空气污染

90%淡水受污染(冰川融化、土地沙化)

C 发展问题:国家强盛、民族复兴

国际地位上升(六方会谈、WTO谈判)

D 统一问题:台湾问题(国家尊严、国家利益)

政治:标志国家的强大(与家庭类似)

经济:海上经济航线

军事:海洋大国的基础

——世界强国必是海洋大国,

15世纪葡萄牙

16世纪西班牙、荷兰

17、18世纪英国、法国

19、20世纪美国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
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控制了世界财富,从而也就控制了世界本身。——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2000年前)

1、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目标:三个阶段

2005年13.3亿、2010年14亿、2050年16亿

很困难(南方超生严重)

2、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

环境 资源

3、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强国之路

(开放才能发展、兴盛)

中国历史比较——唐、明兴盛(占世界经济总量1/3)—— 清末落后

世界比较——玛雅文化的过去与现在

日本的明治维新

4、“一国两制”基本国策

1982年邓小平提出

含义:(4点,P22)

一个中国 两种制度 高度自治 长期不变

内容:(10点,P22)

意义:
4点(P27)

五、我国的外交政策

1、邓小平对国际形势的新判断(P30)

1)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海湾战争 美伊战争,阿富汗战争 利比亚战争

性质:局部

特点:美国参与,支持与反对同在

原因:国家利益(石油、区域势力)

结论:不可能发生世界性战争(国家利益至上)

原因:西方国家内部并不十分团结

利益共同体(法、德反对美伊战争)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美国战争观念(维护霸权地位,促进自己发展)

3)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美国一家独大 推行其意识形态、干涉别国事务

伊拉克、阿富汗战争,伊朗、朝鲜核问题

4)世界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五极世界

美:强大,经济、军事、科技、教育

50年内不会改变,世界经济1/4

通用、微软、三大粮商、大学、文化

欧:良好的基础,占1/4,地理环境、人口素质等

俄:丰富的资源,水、森林、石油、黄金、煤等

深厚的底蕴—文化、科技 民族特点—扩张,

日:经济怪物,37万平方公里,

——相当于中国云南省(39万)

世界经济第三位

中:悠远的历史(5000年),四大文明古国

——孔子:百位影响世界的人物

(1999年,耶稣、穆罕默德、孔子)

——孙子兵法:美国西点军校教材

火药、造纸、指南针、活字印刷

人口:13亿

2、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

1)外交目标:争取和平、发展自己

——国际、经济目标

2)外交策略

不结盟(有条件)

探索解决争端新途径

——对话、协商,朝核六方会谈

以国家利益为主(淡化意识形态对立)

建立新秩序

——政治、经济秩序结束霸权主义,提高我国地位

3)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 独立自主

三个方面:国家利益为首

真正不结盟

反对霸权 维护和平

B 维护和平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P34)

对话 协商

建立政治、经济新秩序

政治:霸权主义(美国意识、西方民主)

经济:保护主义(贸易争端、WTO)

3、新世纪国际形势和我国外交方针

新形势:5点(P35)

外交方针:10点(P37)

四、新世纪伟大战略

1、和谐社会提出依据、背景

——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惠及13亿人口的小康)

社会总体和谐,但存在不和谐因素

教育、医疗、社会保障、腐败、国际环境

——应对国际挑战和风险的要求(世界不稳定)

国内风险(03年非典,08年地震)

国际风险(国际关系、国际经济)

——巩固执政地位的要求(党的根基)

任何政党都需要人民支持

2、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总体: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

——中国儒家、道家思想

内容:六个方面

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指导思想、原则和任务(P42)

指导思想:马、毛、邓、江、科学发展观

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经验

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

第二篇: 对党的百年经验和政策的体会

2020年党的教育方针政策_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有哪些内容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3篇20xx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20xx年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一

  数学组:李聪

  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党的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是青年学生集中的地方,是培养人才的园地。各级各类学校要站在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负责的高度,切实做好青年学生的培养工作。我们党历来关心青年学生、爱护青年学生,重视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的xx大以来的20xx年间,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的育人方针,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明确任务,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在近年来不断深入的教育改革与探索中,社会关注最多、反映最强烈的教育问题就是“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和教育的规范化管理等问题。只有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真正解决了这些人民普遍关注的问题,才能使教育真正达到人民满意的程度。有了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国才会有最坚实、最广大、最合理、最有发展空间的人力资源基础,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才群体、创新实力、和谐社会等,都将具有强大竞争力和永续发展动力。

  深入学习党的报告,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不断改革创新,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本质所在和内涵之义,而学校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路径和基本要求。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德育工作,做好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高度凝练了学校德育的灵魂、主题、精髓和基础,我们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大学生的思想情况,寻求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模式以及新渠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增强德育工作的创新能力和影响力,提高德育工作的亲和力和向心力。

  20xx年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二

  自1998年师范学校毕业工作从教十二年。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积极贯彻和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平时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在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是在教学、教研工作上,严格执行学校的有关规定,认真学习和钻研业务,提高教学质量。

  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忠于职守,脚踏实地,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工作。坚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路线和方针政策,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敬业爱岗,乐于奉献,深受校领导及师生的好评。在教学实践中,敬业意识强,奉献精神好,教学思路新,教学方法好,教研效果佳,教学成绩优,能潜心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在工作中大胆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方法,积极实践《新课程标准》,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指导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课内课外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注重引导学生探求新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能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承担各类教学公开课,撰写教学论文,参与教研课题研究。能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注重吸取教研教改前沿信息,在教学中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大胆实践素质教育理论。每学期都能按要求认真制订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根据学生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方法,注意尽到一个教师应有的职责。课外经常开展 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对后进生和差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工作。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0xx年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三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即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关注:培养具有何种功能的人,培养的人的素质结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依据,归宿(导向 调控 评价)

  个人本位论—人格本位论—文化本位论—生活本位论—伦理本位论—社会本位论

  ·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关于教育工作的总要求。反映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使受教育者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强调教育与劳动相结合 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日益受到重视

  ·来源:

  党的政策性文件。人大制定或批准的有关教育的政策性文件。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政策性文件。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

  二,教师职业操守和行为准则

  ·教师常规角色行为:父母的替代者 知识的传授者 集体的领导 法官和裁判 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教师角色的更新:学习的促进者 学生的交往者和合作者 终身学习者 教育教学行为研究者 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教师的职业素养:专业的知识素养(学科知识 文化科学知识 教育理论知识),专业才能素养(教学技巧 教学能力 教养能力),专业精神素养

  ·教师自我发展的具体途径和策略:日常教学反思 个人行动研究 个人阅读和反思性写作 同伴交流合作 跳出教育谋发展

  ·教师专业成长:以教研组为基地的教研活动 微格教学 教学决策训练 反思训练 开展行动研究

  ·师德规范:爱岗敬业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核心) 爱国守法 关爱学生 终身学习

  ·加强师德教育的必然原因:

  教师职业特性的要求(教书育人 ,学生榜样)

  教师劳动特点的要求

  当代教育变革的要求(尊重,平等,和谐)

  师德现状的要求(权欲 名欲等)

  ·师德教育的方式:大学的“入学教育课”强化教师的专业思想

  设置专门的师德教育课程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师德教育

  在教育实习中加入师德教育内容

  实践 拜师 自我修养(反省 慎独)

  三,日常教学、管理的常规工作

  任务—是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环节—备课 上课 作业布置与批改 课外辅导 成绩检查与评定

  实施要求—目的明确 计划周密

  科学性、趣味性、知识性相结合,增强活动的吸引力

  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充分发挥校内和校外教育机构的组织领导作用

  4班级组织的管理:班级财务管理 班级信息管理 班级评价管理 班级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班级危机管理

  培养形成班集体—确定发展目标

  建立班级核心队伍

  建立班级的正常秩序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四,学校 学生安全(危机管理:危机预设—危机防范—危机确认—危机控制—危机善后) 意义: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有利于社会环境的净化 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安全意识

  教师存在的问题:个别教师安全意识比较淡漠

  教师应对学生安全教育:坚决执行学校有关安全的制度和规定

  学校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社会安全教育—公共卫生教育—防止意外伤害安全教育—网络信息安全教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

  五,新课程标准(知识中心·赫尔巴特 学生中心·杜威 社会中心·布鲁纳)

  ·课程制定的影响因素: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知识及其发展

  新课改背景:教育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基础教育总体水平不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此,推动新课标,为“素质教育”真正落实找到切入口;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非常重视调整培养目标,使国民具有能适应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全面素质;培养具有

  终身学习愿望,具有国际竞争意识的未来人才;重视评价改革,注重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的作用。

  ·目标:1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繁多的现状

  3改变课程内容繁杂偏旧的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展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三级管理

  ·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1课程设置的变革(综合—分科与综合—分科)

  2课程标准的变革

  3教师角色的变革(学习能力的培养者,人生的引路人 研究者,课程建设开发者,开放性的老师)

  4学习方式的变革

  5课程评价的变革

  6课程管理的变革



第三篇: 对党的百年经验和政策的体会

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期刊名称】《中州统战》

【年(卷),期】2001(000)012

【摘要】一、《宪法》中关于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直接涉及宗教问题的条款有两条。

【总页数】1页(27)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宗教信仰自由;宗教问题;条款;法律;规定;政策;法规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英文

【中图分类】D921

【相关文献】

1.试论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 [J], 曹中柱

2.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J], 无

3.中国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 [J], 郭秀明

4.FDA在北京将召开“美中食品和药品法律.法规和政策联合大会” [J],

5.加入WTO后,中国出版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调整 [J], 王涛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第四篇: 对党的百年经验和政策的体会

一,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即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关注:培养具有何种功能的人,培养的人的素质结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依据,归宿(导向 调控 评价)

个人本位论—人格本位论—文化本位论—生活本位论—伦理本位论—社会本位论

·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关于教育工作的总要求。反映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使受教育者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强调教育与劳动相结合

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日益受到重视

·来源:

党的政策性文件。人大制定或批准的有关教育的政策性文件。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政策性文件。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

二,教师职业操守和行为准则

·教师常规角色行为:父母的替代者 知识的传授者 集体的领导 法官和裁判 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教师角色的更新:学习的促进者 学生的交往者和合作者 终身学习者 教育教学行为研究者 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教师的职业素养:专业的知识素养(学科知识 文化科学知识 教育理论知识),专业才能素养(教学技巧 教学能力 教养能力),专业精神素养

·教师自我发展的具体途径和策略:日常教学反思 个人行动研究 个人阅读和反思性写作 同伴交流合作 跳出教育谋发展

·教师专业成长:以教研组为基地的教研活动 微格教学 教学决策训练 反思训练 开展行动研究

·师德规范:爱岗敬业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核心) 爱国守法 关爱学生 终身学习

·加强师德教育的必然原因:

教师职业特性的要求(教书育人 ,学生榜样)

教师劳动特点的要求

当代教育变革的要求(尊重,平等,和谐)

师德现状的要求(权欲 名欲等)

·师德教育的方式:大学的“入学教育课”强化教师的专业思想

设置专门的师德教育课程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师德教育

在教育实习中加入师德教育内容

实践 拜师 自我修养(反省 慎独)

三,日常教学、管理的常规工作

1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任务—是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环节—备课 上课 作业布置与批改 课外辅导 成绩检查与评定

2课外活动 :思想政治活动 科学技术活动 文学艺术活动 体育活动 社会公益活动

实施要求—目的明确 计划周密

科学性、趣味性、知识性相结合,增强活动的吸引力

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充分发挥校内和校外教育机构的组织领导作用

3综合实践活动

4班级组织的管理:班级财务管理 班级信息管理 班级评价管理 班级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班级危机管理

培养形成班集体—确定发展目标

建立班级核心队伍

建立班级的正常秩序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四,学校 学生安全(危机管理:危机预设—危机防范—危机确认—危机控制—危机善后)

意义: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有利于社会环境的净化

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安全意识

坚持预防为主,科学管理

教师存在的问题:个别教师安全意识比较淡漠

个别教师缺乏必要的爱心和责任心

个别教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教师应对学生安全教育:坚决执行学校有关安全的制度和规定

做好日常的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

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的思想问题

加强常规检查,及时报告和消除不安全隐患

学校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社会安全教育—公共卫生教育—防止意外伤害安全教育—网络信息安全教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

五,新课程标准(知识中心·赫尔巴特 学生中心·杜威 社会中心·布鲁纳)

·课程制定的影响因素: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知识及其发展

新课改背景:教育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基础教育总体水平不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此,推动新课标,为“素质教育”真正落实找到切入口;
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非常重视调整培养目标,使国民具有能适应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全面素质;
培养具有终身学习愿望,具有国际竞争意识的未来人才;
重视评价改革,注重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的作用。

·目标:1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繁多的现状

3改变课程内容繁杂偏旧的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展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三级管理

·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1课程设置的变革(综合—分科与综合—分科)

2课程标准的变革

3教师角色的变革(学习能力的培养者,人生的引路人 研究者,课程建设开发者,开放性的老师)

4学习方式的变革

5课程评价的变革

6课程管理的变革

相关热词搜索: 体会 经验 和政策 对党百年经验和政策体会 对党的百年经验和政策的体会 谈谈自己对党的百年经验和政策的体会

版权所有:学富范文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学富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学富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10062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