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2022年百年政党我们是怎样人(全文完整)

时间:2022-06-10 09:55:04  阅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百年政党我们是怎样人(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百年政党我们是怎样人(全文完整)

百年政党我们是怎样的人6篇

【篇1】百年政党我们是怎样的人

一夕是百年

二十年前《大话西游》在影院公映时,像大多数人一样,我也没有去为它贡献票房。这部电影是分成上、下两集相继推出的,上集《月光宝盒》收成惨淡,下集《大圣娶亲》许多地方干脆就没有进拷贝。这部片子之所以被冷遇,可能是因为那两年好电影太多了,《活着》、《霸王别姬》、《阳光灿烂的日子》、《饮食男女》、《重庆森林》出现在那时,《烈日灼身》、《暴雨将至》、《地下》、《钢琴课》、《因父之名》出现在那时,成为被许多影迷津津乐道的“电影大年”,像获得1995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阿甘正传》、《低俗小说》、《肖申克的救赎》、《益智游戏》、《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搁到其他年景,都是当仁不让的最佳影片,可扎堆到那一年,只是个提名而已。在那年头,就连《终结者》、《真实的谎言》、《燃情岁月》、《狮子王》这些商业片都是异彩纷呈。《大话西游》放在这里面,淹没在这样的对手身后,不显山不露水,也并不太冤。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部后来被称作“后现代风格”的电影,放在当时连“现代”都称不上的中国城乡,确实有些不搭调。它岂但斗不过《新龙门客栈》、《狮王争霸》,斗不过周星驰自己的《唐伯虎点秋香》、《九品芝麻官》,就连他早期一部在其中打酱油、后来才在大陆公映的《龙蛇争霸》都比不过。生不逢其时。当时的人们,还欣赏不了它。那时我在一家报社编辑文艺副刊版,就收到过一封读者来信,义愤填膺地指责这部电影糟践经典作品,亵渎传统文化,甚至还有“取经路上正好有个慰安妇”这样的台词,简直是拿国耻开玩笑,赤裸裸的汉奸文化,是可忍孰不可忍。更多的人看到《大话西游》,是通过录像厅或家用录像机。那时我经常借宿一个朋友家(因为他家有录像机,以及好多好多录像带),不时见他盯着屏幕上的至尊宝二当家晶晶姑娘唐僧牛魔王紫霞仙子,搓着自己毛绒绒的胸膛,咧着大嘴嘎嘎傻乐,最后来一句“还挺他妈感人”。我是在这种环境下,陆陆续续把上下两集、总长三个多小时《大话西游》看完且不止一遍的。依然不是很喜欢。这是一个多么没逻辑的故事啊。你跟人家晶晶姑娘好上了,为救她搭乘月光宝盒来到五百年前,遇到紫霞仙子,然后,白晶晶就像此前(应该是“此后”)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也不管自己是不是人家的意中人,就说出“曾经有一段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最后还施法术,让不懂感情的夕阳武士动了感情,一个姑娘就此沉浸在虚幻的怀抱里,甜蜜一下即刻怅然若失……你像条狗一样消失在路上,心里想的是在你心里留下一颗泪的紫霞,还是你试图奋力搭救的晶晶?我们要看的是讲求起承转合,伏笔照应,符合情感逻辑,结构完整的电影啊。记得当年公映过一部影片,名字叫《一夕是百年》,原著小说叫《师姐》,胡亚捷和剧雪演一对民国校园里的恋人,历尽劫难,情深缘浅。这样的片子拿到现在,绝对是票房毒药,能排上档期都不错,可那会儿依然会骑自行车买票去看,影院里人还不少。就是在那样体力和胃口正好,粗粮细粮都吃的年龄,我依然不是很能接受《大话西游》。然后,我就开始了自己的漂泊。几年下来,某一天,在北京租住的房子里,再看《大话西游》(此时观影介质已经由录像带转为VCD和DVD),突然心中一恸,不可自拔。在平稳舒缓的日子里,也许很难理解那种没有逻辑、不讲结构的“解构”,可在这剧烈变化的动荡岁月,随时都像被抛到另一个时空,转瞬间便可人事皆非。随波逐流、无所适从的无力感,让我与《大话西游》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像我与我的同龄人,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人生的最大目标莫过于身份的改变:城市户口,国家干部身份,事业单位编制,职称,职务……孜孜追求了大半个青春期,然后又开始挣脱这些枷锁。我的一个同学,大学毕业分配到上海(那时想不就业都不可能),几年后决定辞职,却怎么也辞不掉。他按照单位的劳动纪律,努力让自己逐条违犯,试图让公家有理由把自己除名,连续旷工、消极怠工,几乎都要打骂领导,可就是不被开除。等到最后,他终于成功地被开除了,把自己的档案袋从单位人事处拿出来,直接扔进黄浦江。他说,不知道自己的这么多年,都活给了谁。九十年代初,一位师兄要调到北京,他的太太不愿让一家三口过两地分居的生活,就辞掉公职,举家北上。有人提醒她,你没有北京户口和粮食关系,连米和面都买不出来。她不管这些,花钱在黑市换全国粮票,最困窘的时候就在市场捡剩菜叶。后来全国废除粮票,我马上就想到了他们,为他们一家高兴。几年后在北京,听说他们已经离婚。当年还一直以为粮票会让他们分开,但现实颠覆了我的想象。我们逐渐用上了电脑,面临的更是一个快速升级、不断刷新、解构重组的世界。就像一个笨拙的写作者,把自己的心事写下来,存进一张七寸软盘,然后发现所有的电脑都已不能读取。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就开始理解《大话西游》了。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经历感受的剧烈变化,恐怕更超出了我们这代人的想象。碎片式的故事,吉光片羽的语言,来如流水兮去如风,“曾经有一段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的动人一刻就够了,怎敢奢望更多?“不想从前,不谈未来,我为谁等待?不要你懂,不怕人说,让爱随风沉默。”王杰唱的,《你是我心中永远的痛》。只可活在当下。在这样一个无厘头的时代,很容易爱上这样一部无厘头的电影。再想起胡亚捷、剧雪演的那部电影,一夕是百年,就像说的《大话西游》,说的这个时代。

【篇2】百年政党我们是怎样的人

艾 康:百年清华,百年新闻

——人物:人民日报高级记者陈柏生

点评:选题不错,有益有趣,叙事生动,情感诚挚。若能将主题再提炼一下,论述再集中一些则更好。鲁迅先生的经验值得借鉴,即尽可能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毫不留情地删去。

请留意一些写作问题,包括推敲字句、标点符号等。附件是略作修改的文稿,不见得都恰当,仅供参考。

一、人物简介

陈柏生,笔名柏生,肖柏,柏子,祖籍安徽安庆,1926年生于北京,1946年至1948年在清华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学习,当时朱自清先生正好是系主任,她作为朱自清的女弟子颇受赏识。

她历任新华通讯社北平分社、华北总分社编辑、记者,《人民日报》编辑、记者,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特邀理事。作为《人民日报》的高级记者,陈柏生是新闻速写和专访的写作高手。著有《笔墨春秋三十年》、《柏生新闻作品选》、《柏生专访集》、《晚清集》、《王若飞的故事》、《文泉集》、《新旧协和》、《心笔春秋》等。报告文学《竺可桢》获1978年全国报告文学奖,《卢嘉锡》获1979年全国科星奖。

邓拓对她的评价是“万里云山如画,千秋笔墨惊天”。

二、陈柏生与清华

陈柏生的祖父是清朝的翰林,父亲早年曾留学日本,母亲也出身书香世家。良好的知识分子家庭氛围使她从小就爱好文学。她1943-1946年在西南联大中文系学习,1946年至1948年在清华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学习,当时朱自清先生是系主任。

在人民网在2009年对83岁高龄的陈柏生专访的文章《人民本色:万里云山如画,千秋笔墨惊天----记人民日报高级记者陈柏生》中,可以读出来,这位仍旧耳聪目明的老人提到当年的岁月仍旧是满怀激情,她的第一句话是:“朱先生个子不高,和我差不多”,然后她说:“我非常尊敬朱先生”,在这次专访中,她用“敬爱的”这个词来形容朱自清先生。“当时我在清华求学,朱自清正好是系主任。他不仅课教得好,而且平易近人。”据老人描述,当时大家都住在学校,学习生活在一起,朱先生经常跟大家一起聊天,没有一点名师的架子。

陈柏生提到朱先生挺喜欢作为学生的自己,经常会给一些题目让写“命题作文”,那时候学生的练笔文章写的不长,通常多是1000多字,朱自清先生经常亲自指导修改。

看到了陈柏生这位亲历了那个年代的老人的描述,仿佛一个立体的朱自清的形象跃然纸上,也让我感到了那个充满学术激情、大师与学生共同存在的时代,一种自由的学术之气充盈在清华,那时候的清华,有一种整体上的“诗人气质”以及一种充满激情的“不羁之气”。

在清华的经历给陈柏生的职业生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仅仅培养了她的写作气质,而且也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她做新闻的特色。她年轻时爱好广泛,尤其爱好文学和科学,于是借助当年在清华大学的优势,“差不多采访过当时所有很有名的科学家,其中的很多人一直都记得我”。

读她写在清华70周年校庆《清华杂忆》,我几乎激动的流泪,那是对清华精神的一种赞颂,而我,在将要迎来百年校庆之际,从三岁搬到这里开始已经在这个园子里生活了十六年,柏生文章中的一幕幕我都是那么熟悉,仿佛使拨开了清华中每一个事物尘封的隐形帘幕,看到了曾经的岁月,而那曾经激情的岁月又激励着我。文章中,陈柏生写道:“我沿着旧日的足迹,去寻找那些珍贵的记忆。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建筑古色古香的工字厅。这里曾留下当年我们师生相聚,热烈探讨时事问题的踪迹。穿过后厅,面对“水木清华”的横匾,是一片景色宜人的荷塘,荷塘边建起了两座毗连的“闻亭”、“自清亭”。这景物驱使我加快了脚步。顺着向西北流去的那条小溪,弯到了“静斋”后面的荷塘,去寻找朱自清老师写的著名散文《荷塘月色》的意境”,当时,是清华的70周年校庆,而今年,我们将迎来清华的百年校庆, 在这个特殊的时候,重读这篇名记者当年的作品,不由得激起了我特殊的情感。

这么多年,世界的命运起起落落,中国的命运起起落落,清华送走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毕业生,他们流向祖国的各个地方各个职业,甚至走向全世界,他们的命运起起落落。

但是清华一直在那里,这么多年它的一些地方也发生了挺大的变化,变得现代化了,可是,那种属于清华的气质没有变,陈柏生笔下的清华和我眼中的清华是一个清华,很多人说清华是一个工科学校或者技术学校,我不同意,因为说这种话的人,没有在夏夜的晚上,坐在荷塘边上,静静的看对面树的幽影,没有和情侣结伴走过主楼前的灯火,没有在清华的学生宿舍里闲聊到深夜。经历了这些,才算是感染了清华的气质,那是一种沉静中的大气,一种沉淀的诗性。原谅我动感情的文字,因为确实对于养育我的园子,塑造我的园子,我有太多的话说。

清华的老师,对我更是有特殊的意义,在陈柏生的这篇《清华杂忆》中,她回忆了朱自清老师,或许也只有清华的学生才有资格称朱自清为“老师”而不是“先生”,她写道:“记得一九四七年除夕,清华中国文学系举办了一个师生同乐晚会,朱自清老师带着病来参加。同学们给他化了装,穿上一件红红绿绿的衣服,头上戴了一朵大红花。他愉快地和同学们扭在一个行列里,而且扭得最认真。可惜那天我们没有把这动人的场面拍摄下来,但这情景一直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朱自清老师在别人心目中可能是一个完完全全高高在上的先生身上,可是作为清华的学生,陈柏生却能见到他最有人情味的一面,而这种人情味让先生的角色更为感人,清华的老师,在他们身上,有一种对生活的爱,对教学和学术的爱,对学生的爱,这种爱的力量甚至大于学问本身的力量。我的父亲也是清华文科的老师,这种爱也感染了我很多年,让我热爱生活和学问。

三、陈柏生论教育和她的新闻工作思想浅说

陈柏生一生关注教育,并且有很多思考教育的作品,以短文为主,这些文章我想在现在也还是有研究思考的价值。

在《学生健康第一》中,她的思考对现在仍然适用,她提到,“… …主要是由于学生的课程负担过重,课外会议太多,平时缺乏适当的休息和体育文娱活动,精神上过于紧张劳累所致。同时,学生的伙食标准较低,管理方法有不好,以致同学们的营养不良”,现在的清华,食堂的伙食相当不错,营养不良的情况该是不会有,可是前面所提的课程负担重,缺乏休息和活动,她提到应该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督促指导各级学校,根据具体情况订出增进学生健康的计划以及具体实施办法,并定期进行检查,她认为应该严格规定学生学习生活的时间,减轻学生负担,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获得必要的休息时间。

“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体魄”,我想现在的清华很大一部分学生还是由于课业负担过重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因此在百年校庆之际,这些言论仍然可以促使现在的人们思考和行动。

她的思想十分开放,不仅仅拘泥于那个时代的意识形态,而是超前的意识到了很多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而由于她毕业于清华大学,所以她的教育思想又是基于清华的,这就对于我们更有意义,因为三十年前的清华,和现在的清华,其实是一脉传承的。陈柏生特别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教师起的作用,在《重视外语教学》中,她在那个年代就把外语教学摆在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指出外语应作为学生的一个重要的素质在大学期间好好培养,当然现在的大学学生对外语的追捧已经是矫枉过正,已经不是把外语当作是一种重要的素质而是一种“唯一”的追求,托福雅思满天飞,已经是需要纠正的现象了。

还有一点是值得我们新闻专业思考的,她认为高校应该积极与事业单位进行广泛协作,她认为参加协作是一种很好的联系实际提高思想的办法,可以帮助人们提高业务水平和科研质量,并把人们引导到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我认为现在作为新闻系的学生,参加实际新闻工作的机会还是偏少,如果能够参加更多实际的新闻工作,在实际中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其实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陈柏生在《要从书本中求知识》中,特别指出新闻教育和新闻业务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但是两者又不能简单的划等号,理论来自实际,但又不等于实际,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时间好比是树根,理论知识好比树身。有根没有树身不能成为树,有树没有根,树就长不起来。只有有根又有树身的树,才能枝大叶肥,生长出鲜美的果实。因此,在对待书本知识和劳动实践的关系上是不能偏废的。

陈柏生作为一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她的新闻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她一生工作的结晶,很多都和现在的新闻教育思想相呼应,比如《从加强写作课说起》提出的新闻工作中写作技巧的重要性,比如《记者工作漫谈》中,她提到,记者最重要的就是有强烈的事业心,一个好的记者,应该是一个出色的社会活动家,永远生活在人民群众之中,活跃在采访第一线。

就她本人而言正是如此,她的一生有着长久而传奇的采访经历,从中提炼了卓越的新闻技巧。她在23岁的时候登上人民空军的飞机,参加了开国大典的空中采访,接受了开国领袖的检阅。那是一整天的忙碌的采访工作:“从机场回到王府井大街人民日报社,已是傍晚。顾不上吃饭,就匆匆拿出采访本、笔和稿纸,伏案奋笔疾书。当时就是想把现场亲眼目睹的感人事物和情景,都一一真实的写出来,为人民留下开国大典领袖和人民隆重检阅祖国空军飞行队伍的珍贵见证-- --《飞行在首都的上空》这篇速写”。

她最擅长的题材是速写,代表作是《写在绢帕上的诗》,这篇人物专访描写了邓拓和丁一岚之间动人而不朽的爱情,其实与现在主流的记者中立性的新闻观不同,她的写作,把自己也融进了故事中,专访文章中也夹杂着很深的自己的情绪和评论,比如在这篇文章中,就有,“我感叹地说”,“我接过了卷轴”等字眼,对邓拓作品的激赏跃然纸上,她用了“诗字双绝,字里行间,情长意深”等动情的文字来形容。

她的新闻专访写作思想可以概括成为下面这一段话:“专访中,记者可以出面,作为见证人,把读者带到现场,结识人物,了解事件;
可以在文章中勾画人物外貌、神态、衣饰、动作,描写人物对话,以及周围的环境;
也可以写自己的思想、感情、见解,写得情景交融,使人一路读来,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陈柏生一生热爱新闻事业,在她的长文《我热爱新闻事业》中,她动情地总结了一生新闻工作中动人的片段场景,比如在会场中采访时遇到毛主席并与他交谈,以及与周总理签名留念并得到鼓励的过程,以及自己风华正茂时最初踏上记者道路时候的幸福回忆,抒写了自己的满怀激情。

她对于后辈新闻工作者的成长非常关心,写了《采写通讯的几点体会》,用充满人情味的漫谈的形式教育后辈,给他们参考。她的写作非常朴实简介,没有多余的话,可是却充满了实际上的内涵。她指出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要充分,事无巨细的提到了各种技术性的准备工作,比如采访要到什么地方去,几时出发,什么时间赶到,要谈多长时间,笔和本等记录工具准备好了没有,采访要过细,通讯要写得生动感人,她的平和的文字,直到今天还值得未来将要成为新闻工作者的我们学习。

当然本文并不能对她的思想一一叙述,只能做一个简要的总结和介绍,作为《百年清华,百年新闻》的一篇微不足道的我的一份的献礼。

主要参考文献和资料:

1、《柏生:新闻速写和专访写作高手》,邓涛、谭志红,《今传媒》2008年第五期

2、《浅析柏生“专访”的特色》,南珠,《新疆新闻界》,1995年01期

3、《常青树—记柏生》,张平力,《新闻与写作》,1986年12期

4、《柏生新闻作品选序》,华罗庚,《新闻战线》,1985年03期

5、《榕城五日留下的思念—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柏生印象记》,《新闻记者》,1990年09期

6、人民网;李灿灿:2009年05月04日专访文章《人民本色:万里云山如画,千秋笔墨惊天----记人民日报高级记者陈柏生》

7、《访柏生师》,苏华,《新闻通讯》,1991年09期

8、《慈母般的叮咛—听柏生讲课》,顾梦斌,《新闻通讯》,1993年12期

9、《她乘受阅飞机采访开国大典》,肖邦振,《军事记者》,2009年10期

10.、《影响中国的新闻人—柏生》,候波,《新闻与写作》,2006年09期

11、《人物专访写作的几个问题》,塔兰香,《记者摇篮》,2006年08期

12、《笔墨春秋三十年》,柏生著,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年版

13、《柏生新闻作品选》,柏生著,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14、《飞过天安门----寻访新中国开国大典受阅飞行人员》,萧邦振著,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版

15、《王若飞的故事》,柏生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6、《晚晴集》,柏生著,群众出版社1987年版

17、《中外名人传记丛书—--朱自清》,张松林、刘健屏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18、《解读清华》,赵建林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清华的大师们》,黄延复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20、《清华人物》,齐家莹著,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

21、《清华大学校史稿》,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编著,中华书局1981年版

22、《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著,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3、《中国新闻社会史》,李彬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4、《找故事的艺术》,李希光等合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篇3】百年政党我们是怎样的人

看中国百年来的人口变迁

医学信息工程 白天俊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国家的每一件大事都关系到人口的变迁。因此,我们不仅能从人口的变迁看到一些期间发生的事情,还能间接看到期间我们国家的兴盛。

康熙在位期间,即十七世纪末,中国的人口已经突破一亿大关。在鸦片战争时期,人口早已突破四亿。尽管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期间,中国不断受到战争的影响,人口依然并没有负增长,而是发展到了1949年的5.41亿人。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更是迅速扩张,21世纪初,中国人口已经突破13亿大关,约占全球人口的19%。然而,历史发展的天平已经倾斜,巨大的人口数字不再只是一种荣耀,而日益成为沉重负担。

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口约4.6亿。根据《咸丰东华录人口考正》和《同治东华录人口考正》,1851年全国共有4.32亿,1852年下降到3.79亿,1853年下降到3.18亿,1866年下降到2.56亿,达到最低点。从1851年到1864年中国人口锐减40%,绝对损失数量达1.6亿。如此严重的人口下滑,原因在于1851年爆发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点燃的内战烽火燃遍了大半个中国。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悲剧中,究竟死了多少人,至今仍是一个谜。

19世纪后期,尽管经历了辛亥革命和一战,但都对中国人口影响不大,期间人口缓慢增长,主要以人口迁移为主。“走西口、闯关东”时期,即19世纪后期的旧中国,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后,两国竞相在东北扩张势力,修筑铁路、掠夺资源,需大批劳动力,迫使华北破产,农民移入东北,尤以山东、河北两省农民最多.1923年-1930年间移入东北达300万人,1937年一年就达到70万人。此外,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也有很多来自河南、陕西等省的农民。

“东南沿海下南洋”时期,即欧美资本主义侵入东南亚后,为掠夺东南亚资源,招收中国破产农民作为开发殖民地的劳动力资源,并贩卖中国劳工,致使东南亚人口激增。

1939-1949十年间,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在战争中死亡的人数达数千万,期间更有无数人死于饥荒、瘟疫等其他灾害。这十年间人口的出生率和增长率骤降,由二战前的5.1亿下降到新中国成立前的4.7亿左右。这两场战争不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还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让中国二战后的重建远落后其他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加上毛主席认为“人多力量大”呼吁生育。人口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征,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出生率维持在高水平,从而出现了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人口高增长状况。1949年年底全国总人口为5.42亿。到1957年总人口达到6.47亿。1949—1957年的八年间,人口净增1.05亿。

1959至1961年,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斗争的错误,加上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撤走全部专家,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出现了波折,人民生活水平受到影响,致使人口死亡率突增,出生率锐减。其中1960年、1961年连续两年人口出现负增长

三年自然灾害过后,毛泽东意识到大跃进的错误,调整政策,纠正错误,经济发展状况逐渐好转,人口发展的不正常状态也迅速得到改变,人口死亡率开始大幅度下降,强烈的补偿性生育使人口出生率迅速回升,人口增长进入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峰期,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8年净增人口1.57亿。

尽管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但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传统的观念,中国人口在1985年突破10亿人,并持续增长到现在的13亿人。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改革开放”的提出使得国民经济的重心南移,人口的密度也随之迁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属自发流动。 从流动方向上看:一是从农村到城市;
二是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性的,其目的主要是务工和经商。同时,因学习、培训和分配工作的迁移人数也逐步增多。在这一时期变化较大的还有一点:原先有些人口迁移的净迁出地区,开始变为净迁入地区,如上海市。中国的人口迁移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十分活跃和平稳发展的,而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而逐步趋强并渐显高度活跃态势的。据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数据,2011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4735万人,城镇人口数量首次超过农村。

历史发展的天平已经倾斜,巨大的人口数字不再只是一种荣耀,而日益成为沉重负担。在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前提下,提高人口素质是人口问题的关键。只有全面提高了人口素质,才能促进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困难。但我们要正确看待这个问题给我们带来的利与弊,把它视为我们的优势,走适合我们的发展之路。

白天俊

2012082013

医学信息工程

【篇4】百年政党我们是怎样的人

百年山大百年魂
作者:和 军
来源:《新校园·学习版》2009年第02期

        若要我选择山大园中最美的时节,我选择山大的秋;
若要我选择山大园中最爱的景致,我选择山大的树;
若要我选择山大园中最激情的剪影,我选择山大的课堂;
若要我选择山大园中最钟爱的话,我选择山大的校训:气有浩然,学无止境。

        

        1 寥廓江天万里霜

        

        到山大报到时已是初秋,也许,正是因为山大的秋意,才让我在第一眼见到她时,便爱上了她。

        我喜欢“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的话,萧瑟的秋反而更增添了山大的雄浑气韵。那些挂着稀疏的叶子直刺苍天的树,在无言中散发着时光特有的沧桑,仿佛在叙说一个个由百年底气所蓄积起来的传说;
那些悠然飘落的叶子,划破安静吹拂的风,缓缓地舒展着它们从容不迫的潇洒;
那些斑驳的爬墙虎,附在他们世代留痕的墙壁上,点缀着灰黄,是岁月跳跃的音符留痕……

        当清月的光华洒向宽阔平整的道路,满园流转的静谧都在聆听着山大厚重平和的呼吸——那是一种只有经过岁月漂洗才会拥有的节奏:不急躁,不张狂,浑融祥和,肃穆大气。她用一个百年,经历了黄尘清水、走马白驹。在这百年中,聚散了多少风云,死生了多少铁血英魂……而山大,她包孕了百年底气的血脉,不动声色的交融着诸般种种。当秋风除去了她的如云冠盖,她的内涵便在秋日温和的阳光下坦现,她的一砖一瓦便立刻散发出历史的韵味。

        天清地肃,江天寥廓,尤显本色。

        

        2 百年底气孕精魂

        

        我听过这样的说法:小树林那些树,每一棵都是故事。我以为,那是山大灵动的魂。

        那样的蓬蓬勃勃、郁郁葱葱,不经意间,已是春光满眼。点绿了老枝,裁细了丝绦,洇染了一树的姹紫嫣红。有鸟儿安详的在树枝间起落,让人很容易想起《鸟鸣涧》之类的辞章——这样的大静谧非大宽和不能孕,这样的大葱茏非大厚重不能为。

【篇5】百年政党我们是怎样的人

冰心是怎样的人

冰心是中国人都熟悉的女作家,在她的作品中一个个温柔大方、青春活力的女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是搜集整理的冰心是怎样的人,希望对你有帮助。
冰心出生在一个爱国的海军军官家里,她的父亲是谢葆璋,曾经参加过甲午战争,与日本侵略者做对抗。在冰心4岁的时候和父亲一起迁移到了烟台,她生活在大海边,心胸也因此开阔了起来。父亲常常和她一起在海边散步,爱国的他常常告诉女儿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伤害,这让年幼的冰心牢牢地记在了心里,所以冰心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也成了一个爱国的人。
冰心的作品中的女性大多纯真、勇敢、正直,由此可以看出冰心也是这样的人。冰心的确如此,在她的文学作品的旋律都是母爱与童真,在现实生活里冰心也确实是一个喜欢小孩的人,由此可见她非常的有爱心。
冰心还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她在年仅7岁的时候就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还读了很多的文学作品,这些都为她今后的创作打下了基础。在她12岁的时候便考进了学校成了谢家第一个正式在学堂学习的女子。
冰心从小生活在一个爱国的家庭,所以她也成了一个爱国的人,她的父亲曾经参加过抗日,对冰心产生了影响,所以她也成了一个爱
1


国的人。与此同时她也是一个正直的人,她的笔名出自“一片冰心在玉壶”就代表着她。冰心的品格将会像她的作品一样一直被人歌颂与怀念。
冰心简介冰心的本名叫做谢婉莹,“冰心”是她的笔名,来自““一片冰心在玉壶”。她是福建长乐人,出生的时间是1900年10月5日,逝世的时间是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因此她也被称为了“世界老人”。冰心是一个诗人,但她与此同时也是一个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由此可见她对中国的文学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她也被尊称为“文坛祖母”。
冰心的作品大多没有过多的浓妆艳抹,有的只是淡淡的描写,显得很朴素无华,她的作品中的女星大多都是一些带有理想形象的人物,她们的心地都很善良,温柔大方,充满着青春的活力,为女性赢得了很多的尊严,这也是冰心心目中对女性的希望。
冰心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她也获得了很多的奖项,她死后人们为了纪念她为她修建了文学馆、纪念馆和纪念碑,还以她的名字命名了冰心奖。
冰心的经典语录冰心是一个充满着爱的女子,她很喜欢孩子,这也使她的作品充满了爱,她的很多经典名言和语录也体现了她这一特点。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就可以看出冰心是一个希望世界充满爱的人,除此之外,冰心还是一个追求平淡是真的人,从她说的“我自己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就可以看出来。冰心还有一些名言体现
2


了她爱读书的品质和希望人们多读书的愿望,比如“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巧妙地将冰心看书的心得概括了出来。
冰心的名言不仅仅是上面描述的哪些方面,还涉及到了很多的方面,不如爱国、青春、活力、坚强等等,这些都是一个乐观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冰心通过自己朴实的话语教育人们应该怎么去爱,怎么去生活,所以人读了之祸备受教育。
冰心的话语比起其他的名人来说比较朴实,但也是她的这份易懂的朴实打动了更多的人。
冰心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她有很多著名的作品,与此同时她的很多话成了经典名言和经典语录,这些语录和冰心作品的风格一样,都是提倡大爱,劝导人多读书,呼吁人们爱国等,非常值得人们学习,所以冰心和她的作品还有经典语言都将被后人一直学习和纪念。

冰心是怎样的人
3


【篇6】百年政党我们是怎样的人

精选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实用范文】
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探索史、奋斗史、创业史。它是全体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百年党史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的文章3篇,欢迎品鉴!
【篇一】百年党史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百年栉风沐雨,风华正茂慨然前行!一艘小小的红船历经百年惊涛骇浪,以蓬勃昂扬状态成为领航中国的巍巍巨轮。小船的成长浓缩着一部矢志奋斗的壮丽史诗,承载着百年大党永葆生机的经验智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在党史学习中找到成长的有益启示,汲取智慧与能量,以青春之我扛起时代重任,交出精彩答卷!
回望百年征途,在历史回眸中,砥砺为民奋斗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无论哪个时期,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贯穿全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赢得人民支持。红军“半条棉被”关心百姓冷暖,老百姓的“小推车”助力战役取胜,用肩膀铸就的“堤坝”为百姓遮风挡雨,抗疫战场上的鞠躬敬礼诠释着理解、认可与感恩。历史的点滴细节镌刻着鱼水情深,友爱的互动传递着亲如一家的温情,人民群众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和执政底气。在历史回眸中,我们见证共产党代表劳苦大众利益的坚定立场,体会共产党为解决民生问题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感慨共产党促进改革创新壮士断腕的勇气,这些都源自为民服务初心的坚守。作为新时代青年,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手上,我们要从革命先辈和优秀党员的光辉事迹中砥砺奋斗意志,点燃初心使命践行的“永动机”,将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践行到底,压正成长之道,让红色初心愈加闪耀。
感悟百年巨变,在把握当下中,凝聚敢于斗争的勇气。经过中国共产党人一百年来的接续奋斗,一改“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飘摇与衰微,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历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成功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康庄大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敢办也办成了各种大事难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我们亲身经历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与时代的巨变,见证着共产党攻坚克难敢于胜利的豪迈,感慨于共产党敢于斗争与自我革新的鲜明品格。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轨迹中凝聚不放弃的坚定,沁透着百年来党的苦难与辉煌,成就的今昔对比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励志课。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感恩于这伟大的时代,充分抓住时代造就的机遇,立足并把握好当下,在成长中不断磨砺本领,保持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敢于与任何艰难险阻作斗争,时刻保持不陶醉于所取成就的反省与自觉,奋力跑出坚定铿锵的青春足迹。

精选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展望宏伟蓝图,在仰望星空中,厚植奋力前进的自信。“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清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正是一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心怀“可爱的中国”美好期盼,他们前赴后继,努力探寻救国图存的出路,他们不惧牺牲、追求真理,始终不渝为信仰而战,风雨无阻,坚毅前行,开创中华民族的新的历史伟业。百年党史刻录着无数共产党人的追求理想的感人事迹,沧桑巨变的成就让我们收获了坚持理想的意义与价值,给出我们奋斗的光明与答案。历史记录着奋斗的辉煌,也指引着未来的方向。李大钊先生曾说过,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站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点,展望新的百年征程,我们信心满怀。我们是什么样子,国家的未来就是什么样子。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新时代的号角催人奋进,我们青年一代要鼓足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仰望星空,心怀远大理想,脚踏实地,不断实干拼搏,内心充盈坚实的底气,自尊自信、自律自省、自立自强,奋力在新时代的未来征途中铸就新的辉煌。
【篇二】百年党史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100年披荆斩棘,100年风雨兼程。这一百载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一百年,是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一百年,也是党史研究长足进步的一百年。
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小时候,坐在奶奶身边,翻着一张张旧照片,听她诉说着家乡的故事。大通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境内山水兼具,上窑山、舜耕山是大通的“城市客厅”,这里林立挺秀,绿影婆娑。三万多亩的高塘湖、五千多亩的蔡城塘交相呼应,淮河干流穿流而过,如玉带把翡翠和宝石串联起来。而今,旧貌换新颜。大通交通便利,高速、高铁、铁路、水路四通八达,水运通江达海,淮河大桥建成通车,新港规划建设,淮蚌高速、京福高速、淮滁高速、合淮快速通道、九龙大道、G206国道等交通大动脉将大通与全国各大城市紧密相连,大通已成为淮南乃至皖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还有,位于美丽高塘之滨的国家4A级景区上窑森林公园、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四军”纪念林,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并延伸了党性教育“红色专线”,已成为党性教育的“必修地”,承载厚积薄发的坚实力量。
二、“永久保管党和国家历史档案的基地”
从1909年起,第一口新井在大通老北沟开挖,一个拥有近百年历史的矿区就此奠基成为淮南煤矿发祥地。七十年代末,因煤源枯竭,大通矿报废、九龙岗矿接近收作,全局生产能力下降,严重影响经济建设。1979年矿务局党委果断响应,制定以调整改革为中心的“五大”战役,打好开拓延伸、机械生产、三层回采、科技发展和安全生产之仗,确保老矿改造目标完成。而今,大通打优煤电资源牌,更加注重“五大”发展,与经济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同步提升,开创转型发展新阶段。

精选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经历百余年,史志见证了大通矿开拓创新,采煤工艺全国,矿业工人改革采煤方法,推进产量发展。从清末时期,大通作为县级管辖区域,经济落后,地瘠民贫的条件到现代化农业(洛河、草莓、葡萄基地深受远近群众喜爱,每逢节假日,会吸引大批游客。以大通工业新区为基础平台,大力发展机械装备制造、智能服装加工、新建材料、商贸物流等主导产业,园区规模效应凸显。
三、新时代史志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当文字与影像档案一卷卷呈现在眼前时,听着奶奶娓娓道来的故事,感受着时代的闪光点,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每个时代“最可爱的人”。抗战期间,淮南矿工先后参加新四军的约有400多名,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与全国人民一起夺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迎来民族解放的曙光。翻着一页页档案,重温历史故事,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诉说着“但愿君心似我心”的期盼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誓言,诉说着革命战争时代“舍小家为大家”的坚定无悔。
在新的历史时期,存史资政的党史研究工作已拥有了比过去更优越的物质条件,配备了优良的软硬件设施,作为新时代党史工作者,要时刻铭记为党管党、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使命,深刻认识档案工作对党史、国史、民族史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把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守护好、传承好、传播好、践行好。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新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一张张照片档案、一件件实物、一册册史志,谱写出一代代劳动人民的故事,留下了无数革命先辈的足迹,承载了数以万计大通人的记忆。历史见证70载春华秋实、岁物丰成,它留住最真实、最宝贵、最朴实的奋斗经验和抗争经验。
一百载满浸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的热血、智慧和青春,凝聚着中华民族大家庭同心同德、守望相助,记录着中华儿女辛勤劳作、发明创造、自强不息,深深影响着我们基层工作者敬终如始、扎实工作,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凝聚民族梦想,长风破浪,直挂远帆,砥砺前行。
【篇三】百年党史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学习党史听春天“歌唱”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指出,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新春,是万物复苏的时节,是一切新生命的起点。在这样的日子里品读党史,翻动书页间,更能触摸到那百年来仍旧充满活力的“脉动”,正如春天里一首优美的歌。

精选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春天的风是柔和的,却又不失力量。它那承袭自寒冬的温度,自有一幅凌然不可侵犯的傲骨。1920年2月,“五四运动”的余波尚在,巴黎和会给全体中国人留下的屈辱伤痕仍在流血,当时的知识界空有救国图存的热情,却像笼中之鸟,找不到变革的方向。此时,在浙江义乌一个小村庄里,陈望道先生避开春节前后熙攘的人群,写下了这段经典译文——“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这本《共产党宣言》中文版本的诞生,正如一阵春风,吹开了思想的樊笼,建立起了中国革命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此后,又有无数的知识分子加入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行动中来,这一缕风一夜吹绿江南岸,给了早期向往共产党的同志们建党的信心——“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你听那春风自由穿梭过原野,在歌唱希望。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春雷是雨的协奏曲,每当闪电划破天际,轰隆隆的雷声紧接而来,万物苏醒,犹如新生。有一首老歌唱道“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改革开放正如一道滚滚春雷,冲破思想桎梏,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开启了中国经济腾飞的奇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反而让我们对自己的道路更加坚定,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此后,党的十二大召开,在改革开放的积极探索中,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了结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你听那春雷雄浑有力的歌声,在称颂改革。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的雨像一层轻纱,朦胧而又温柔地笼罩整个大地,于细微处滋润万物。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百年风雨,百年辉煌,我们经过奋斗,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现代化强国的建设道路上可能还会有新的困难和挑战。但就像去年那场艰苦卓绝的疫情攻坚战一样,只要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人民至上”的情怀,化为春,化为雨,紧紧团结群众、带领群众,我们就能发挥制度优势,打赢攻坚战,享受今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热闹繁华。站在新的一百年的起点上,更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四个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你听那春雨义无反顾冲向泥土,在拥抱团结。
“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能走得向多远的未来。”身为党的基层干部,多读史、多学史、多思史,便能从党史中汲取勃勃生机和力量。让我们一起侧耳倾听春天的声音,听这一首有关“希望”“改革”“团结”的大合唱。

相关热词搜索: 是怎样 政党 百年政党我们是怎样人 百年政党我们是怎样的人 一百年的政党

版权所有:学富范文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学富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学富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10062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