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2022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底蕴心得体会(精选文档)

时间:2022-06-21 15:00:05  阅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底蕴心得体会(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底蕴心得体会(精选文档)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底蕴心得体会4篇

第1篇: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底蕴心得体会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作者:张波
来源:《人民论坛》2014年第02期

        【摘要】文章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主题和实质,历数探索道路的艰难历程,揭示出道路自信源于对国情的正确判断、对现实依据的准确把握、对经济基础的清醒认识以及对发展规律的遵循,同时阐明了要培养道路自信必须从坚定信念、增强信心两方面着手。

        【关键词】社会主义 中国道路 自信

        道路问题是关系国家命运、民族前途和人民福祉的重大问题。由于民族的多样性、文化的差异性,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道路千差万别,但相同或相似意识形态的国家,所寻找的道路具有相似性。作为当今世界大家庭的一员,中国在寻找发展道路问题上,经历了一波三折,尤其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经历了寻找正确道路的艰难过程。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道路自信”。这条道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它既不是走一条“回头路”,即老路、旧路,也不是走一条资本主义的歪路和邪路;
它冲破封闭僵化的“闭关锁国”的状态,提倡改革开放,同时又反对改旗易帜,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它的中国特色融实践特色、民族特色、理论特色和时代特色于一身。其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并以最广大的人民群群众为最可靠的依赖力量,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条道路的科学内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五位一体”,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发展。道路的主题和目标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实质就是坚持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的崭新康庄大道。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历程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鸦片战争之后,外国列强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迫使腐朽落后的清王朝签署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昔日大清帝国被瓜分豆剖,尤其是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的签署,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国外受帝国主义歧视和压榨,在国内受封建官僚军阀的剥削压迫,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华儿女为了救亡图存,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长达100多年斗争,中华民族的脊梁们积极寻找救国救民的济世良药。

第2篇: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底蕴心得体会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心得体会范文

贵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决议指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宣言书;
要切实增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这些论断为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指明了实践方向,意义重大。从不同维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助于我们更加坚定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

1840年以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仁人志士赴汤蹈火、不断探索,但都未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并开始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据有关部门统计,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建立,可以查到姓名的牺牲者就有370多万。这就意味着,在这28年的1万多个日子里,平均每天约有370人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生命,新中国来之不易!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废除封建婚姻制度、抗美援朝、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造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既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恢复了国民经济、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又加强了自身建设,为领导人民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有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重要条件。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等系列方针政策,不断探索实践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和制度,最终确立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来之不易!

伴随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中华民族实现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从1956年到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形成了若干重要原则,逐步形成或进一步完善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我们党对制度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从党的十四大开始,我们党都对制度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它深刻阐述了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提出了与时俱进完善和发展的前进方向和工作要求。

纵观历史,从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至今的60多年时间里,我们党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道路上,既有严重曲折也有严峻考验,充满了艰辛和挑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由此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坚持和完善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倍加珍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凸显,必须充满自信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巨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中华儿女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统一的成果,凝结着党和人民的智慧,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原因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坚持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次系统总结,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13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进行了阐述,把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同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独特的制度优势。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日益凸显,带来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明显提高,带来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定的良好局面,带来了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带来了“中国之治”和“中国奇迹”,带来了影响世界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更为全体中华儿女带来了制度自信。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克服前进道路上所遇困难的强大动力,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只要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就一定能够牢牢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不断谱写中华民族发展新篇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完善,必须共同努力

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的,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是特色鲜明和富有效率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尽善尽美。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新事物都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尤其在当今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的情形下,各种利益矛盾错综复杂,如何化解矛盾、如何应对风险挑战、如何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些都需要我们坚定制度自信,努力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大动力,确保新时代中国航船行稳致远。

任何一种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群策群力,既需要汲取本国优良传统,也需要借鉴他国经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做到这些,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努力,集思广益,仅靠少数人的单打独斗和短时间的一蹴而就,都不利于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要问计于民,集中人民的智慧,既要坚持和完善现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又要在群众丰富的实践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及时改善一些原有制度、制定一些新的制度,逐步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动制度创新,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

新中国70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突出制度建设,而且能够帮助我们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进一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3篇: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底蕴心得体会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学习十九大心得体会

作者:金传佳;
作者机构:中共六盘水市委党校;来源:文存阅刊ISSN:2095-8633年:2018卷:000期:02X页码:P.148-148页数:1中图分类:G120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十九大;文化自信;精神实质
摘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十九大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文从文化自信入手,对十九大报告有关文化方面论述精神实质的几个重要问题展开论述。

第4篇: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底蕴心得体会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摘要:所谓道路,就是解决问题的思路,达到目的的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使中国摆脱贫困落后,实现强国富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大思路和基本途径。坚定道路自信,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中国特色;
道路;
自信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001-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报告还强调: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提出,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目标的坚定决心,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深刻认识道路自信的科学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联系起来,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积极评价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决心。所谓“道路自信”,是指中国共产党对自己所选择发展道路的充分肯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学富范文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学富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学富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10062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