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4.12日喀则市委宣传部:伟大变革铸就伟大成就(全文完整)

时间:2022-08-13 17:50:06  阅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4.12日喀则市委宣传部:伟大变革铸就伟大成就(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4.12日喀则市委宣传部:伟大变革铸就伟大成就(全文完整)

 

 第 1 页 共 4 页 西藏日报(汉)/2019 年/4 月/12 日/第 006 版 理论纵横

 伟大变革铸就伟大成就

 中共日喀则市委宣传部

  60 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在西藏延续近千年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真正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开创了西藏与全国人民一道走向现代化的新纪元。历经 60 年不平凡的岁月,日喀则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同全区一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旷世未有的人间奇迹。

  一、伟大的历史变革

  实行民主改革、废除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更是西藏社会发展的唯一出路和广大西藏人民的迫切愿望。民主改革前的西藏,长期处于政教合一、僧侣和贵族专政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广大农奴和奴隶遭受着残酷的压迫和剥削,1951 年 5 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宣告西藏和平解放,彻底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羁绊。考虑到西藏的特殊历史和现实原因,中央人民政府对西藏社会制度的改革采取了十分慎重的态度,对改革不加强迫,由西藏地方政府自行进行。然而,以十四世达赖为首的西藏上层反动集团为维护农奴主阶级的既得利益和特权,不顾广大农奴和奴隶迫切希望进行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度、获得人身自由的愿望,勾结国外敌对势力,根本反对改革,顽固坚持“长期不改,永远不改”,企图永远保持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1959 年 3 月,更是公然撕毁《十七条协议》,悍然发动了分裂祖国、图谋“西藏独立”的全面武装叛乱。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西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解散原西藏地方政府,迅速平息了叛乱。随后,根据西藏人民的强烈愿望和要求,我们党带领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影响最为广泛、最为深刻、最为波澜壮阔的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解放了百万农奴和奴隶,开启了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光辉历程。

  二、民主改革 60 年来日喀则取得的伟大成就

  60 年前,那场举世瞩目的西藏民主改革彻底摧垮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废除了三大领主的封建特权和封建剥削,广大农奴和奴隶在政治上翻了身,在经济、文化、教育、生产等方面获得了历史性的解放,为日喀则各项事业的起步和发展创造了条件。60 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关怀和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特别是对口支援省市、企业的无私援助下,日喀则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60 年来,日喀则民主政治得到不断发展。全市各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和地方事务管理,充分行使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实施,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壮大,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深入广泛开展群众思想教育,突出中国梦主题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新旧西藏对比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模范集体、模范个人,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局面不断巩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坚持依法治藏,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严密防范、果断处置了十四世达赖集团制造的分裂破坏活动,有力回击了分裂主

  第 2 页 共 4 页 义势力的猖狂进攻,全市维护稳定工作实现了由积极处置到主动治理的转变,由治标到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转变,社会由基本稳定到长治久安的转变,“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成为广泛共识,“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成为各族干部群众的广泛共识和生动实践,为国家安全和全区长治久安作出了积极贡献。

  60 年来,日喀则经济发展实现巨大飞跃。民主改革前,受落后生产关系的严重阻碍和制约,日喀则农牧业生产十分落后,没有任何现代意义上的农业工业,基础设施极为薄弱,现代商业、餐饮旅游、文化娱乐等更是闻所未闻。民主改革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一系列经济政策的指导和扶持下,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综合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2018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 243.2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 1959 年的 0.41 亿元增长了 592.17 倍;固定资产规模持续扩大,2018 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77.47 亿元,比 1959 年的 67.91 万元增长了 26132.12 倍;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拉日铁路、日喀则和平机场改扩建、市区至机场高等级公路、拉洛水利枢纽工程等一批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运营,拉萨至日喀则和平机场、日喀则至亚东、日喀则至吉隆 3 条高等级公路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农牧民安居工程、电网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小城镇建设项目、中心城市地标建筑、灾后重建工程、脱贫攻坚项目等一批批基础设施相继发挥效益,现代城市运行功能进一步强化,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

  60 年来,日喀则社会事业得到空前发展。教育事业迅猛发展,两基目标全面实现,实现 15年免费教育,建立起了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等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截至 2018 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 587 所、教学点 2 个,在校学生 149989 人,在职教职工 10901 人,新建乡镇及村级双语幼儿园 215 所,学前双语教育覆盖所有乡镇和 500 人以上的行政村。积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市各大保险参保率均保持在 95%以上。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形成,全民基本医保体系基本建立,农牧区医疗保障制度和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实现全覆盖,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成效显著,2018年,市人民医院创“三甲”成功,积极推进包虫病、结核病等地方病和传染病防治,认真落实“两降一升”工作,截至 2018 年,包虫病发病率降低到 0.46%,结核病发病率降低到 150/10 万,农牧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提高到 98%,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下降到 54.23/10 万、11.7‰。推进药品机制改革,市、县区、乡三级医疗机构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欣欣向荣,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截至 2017 年底,全市文化娱乐场所近 800 家,建立乡镇综合文化服务站 203 个,农家书屋 1668 家、寺庙书屋 341 个,成立业余文艺演出队 2255 个、藏戏队 88 个,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 98.9%和 97.1%。脱贫攻坚取得重要成果,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截至 2018 年底,已实现 13.8 万人脱贫,12 个县区脱贫摘帽。

  60 年来,日喀则群众生活得到大幅提高。经历民主改革的洗礼,封建农奴制度的废除,社会制度实现千年跨越,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新西藏建设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18 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32989 元、10216 元,比 1978年分别增长了 41.05 倍、80.08 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1.26 亿元,比 1959 年的 0.69 亿元增长160.25 倍。特别是“十三五”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一系列惠民富民政策,种粮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草原生态补助奖励和边民普惠性补贴等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措施的落实见效,使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住房条件得到根本改善。积极促进就业创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同时,建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给城镇居民带来了更多实惠,城乡居民收入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城乡居民生活迈向殷实和富足。

  60 年来,日喀则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大力开展生态保护与建设,特别是近年来,日喀则紧紧围绕“生态珠峰”战略,加快实施“奋力建设美丽日喀则、筑牢生态安全屏障”重大生态工程,完善生态体系建设管理,大力开展雅江流域、年楚河流域造林绿化工作,深入实施农村饮用

  第 3 页 共 4 页 水水源地保护、黑颈鹤保护区建设、马泉河湿地及桑桑湿地保护与恢复等项目,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实现了从自发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从盲目到科学的飞跃。据初步统计,自 2010 年以来,全市共计完成绿化造林 311.82 万亩,防沙治沙 160.6 万亩,人工造林 151.22 万亩(含退耕还林 4.4 万亩)。2014 年森林资源第二次调查结果显示,全市森林覆盖率由 2002 年的 6.81%提高至 9.2%,森林覆盖率增加 2.39 个百分点。水资源污染综合治理方面,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 100%,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 85%以上,县城和旅游、口岸等重点城镇节水指标和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均达到国家要求。截至目前,全市环境质量保持在良好状态,大部分地区基本处于原生态状态,保持了山川秀美、河流清澈、动物多样和植物繁茂,确保了天蓝地绿水清。

  60 年来,日喀则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坚持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全面加强,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60 年来,全市党员队伍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党员人数达 71682名,党在社会各方面的组织基础、工作基础进一步巩固。涌现出一批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集中展现了全市广大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和时代风采。

  三、民主改革 60 年来日喀则积累的珍贵经验

  民主改革 60 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日喀则同全区一道创造出了经济社会“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进行民主改革,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能让各族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这是包括西藏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在长期斗争实践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民主改革 60 年来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党领导西藏人民摧毁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坚决地反对分裂、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在改革中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经受住了实践、群众、历史的检验,实现了全市经济长足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成为西藏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历史一再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作为主线,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不断焕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推动各项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旗帜引领方向,道路决定命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西藏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和制度基础,今天西藏取得的一切进步和成就,都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西藏民主改革 60 年的历史,就是高举旗帜、解放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开创局面的历史过程。民主改革 60 年来,日喀则取得伟大成就的最重要经验就是我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全面贯彻落实民主区域自治制度和党的治藏方略。站在新时代,必须在党中央和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的重要论述,发扬斗争精神,弘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各领域存在的重大风险,努力开创改革发展稳定新局面。

  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民主改革 60 年来,日喀则各级各部门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等之间的关系,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空前提升,人民对

  第 4 页 共 4 页 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变为现实。60 年伟大成就的取得告诉我们,发展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才能更好地改变全市城乡面貌、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牢牢掌握反分裂斗争的主动权、不断巩固民族团结的政治局面。我们必须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深入开展驻村驻寺工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持续开展“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惠民利民政策,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抓好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

相关热词搜索: 日喀则民族团结进步日 日喀则 铸就 变革

版权所有:学富范文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学富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学富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10062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