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王振义感想

时间:2022-08-14 15:45:04  阅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王振义感想,供大家参考。

王振义感想

 

 王振义作为一名医学家, 悬壶济世, 救死扶伤, 秉承高尚的医者之德, 拯救了 无数患者的生命。

  王振义作为一名科学家, 勇 于创新, 追求卓越, 成功实践诱导分化理论, 取得了 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

  王振义作为一名教育家, 传道解惑, 甘为人梯, 为国家培养了 众多优秀的血液学专业人才, 对世界医学发展做出了 重大贡献。

  本书以纪传体、 图文并茂形式介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精彩丰富 的人生。

  本书不仅是一部人物传记, 也是一部励志之作, 可以作为当代大学生、医务人员等学习 王振义的读物。

 本书以纪传体、 图文并茂形式介绍 2010 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精彩丰富 的人生。

 全书分别通过王振义求学、 行医、 管理、 科研、 育人成才以及和谐家庭等诸多感人趣事的介绍, 向我们展示:

 王振义作为一名医学家, 悬壶济世, 救死扶伤, 秉承高尚的医者之德, 拯救了 无数患者的生命; 作为一名科学家, 勇于创新, 追求卓越, 成功实践诱导分化理论,取得了 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 作为一名教育家, 传道解惑, 甘为?梯, 为国家培养了 众多优秀的血液学专业人才, 对世界医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本书不仅是一部人物传记, 更是一部励志之作, 可以作为当代大学生、 医务人员 等学习 王振义的读物。

  王振义同志作为我国卫生战线上的一名杰出的医学科学家, 世界转化医学研究的代表性人物, 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 在医疗服务和医学科研的岗位上创造了非凡的业绩, 在世界医学领域上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他是全国 800 万卫生人的骄傲也是我们卫生战线上学习的楷模。

 今年 1 月 1 4 日上午, 党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 著名血液学专家王振义同志荣获 201 0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受到党和国家的表彰和嘉奖。

 我们要学习他坚持真理、 尊重规律的务实学风。

 弘扬学术正气, 严谨求实、 淡泊名利, 潜心研究, 坚持科研质量, 摒弃心浮气躁、 急功近利的学术风气。

 王振义同志是国内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 杰出的医学科学家、 世界转化医学研究的代表性人物。

 在半个多世纪的医学生涯中, 王振义同志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以超乎寻常的决心和毅力, 刻苦探索, 顽强拼搏, 攻克医学难题,勇攀医学高峰, 创造了非凡的业绩, 赢得了医学界的充分肯定和国内外的高度赞誉。

 1 994 年, 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4 年, 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1 992 年, 他还被法国科学院授予外籍院士, 并获得法国荣誉骑士勋章; 1 994 年, 获得国际肿瘤学界的最高奖“凯特林奖”。

 此外, 他还获得我国“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首届“何梁何利科技奖”以及瑞士布鲁巴赫肿瘤研究奖、 法国台尔杜加世界奖、 美国血液学会“海姆瓦塞曼”奖等多种奖项。

 王振义同志是继吴孟超、 王忠诚之后第三位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医学家, 既是党和政府对他个人多年与白血病不懈斗争的坚韧和成就的奖励, 也是全国医药卫生界的骄傲和光荣。

 当前, 各级卫生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都在深入开展向王振义同志学习活动, 我们要学习他的献身祖国的高尚情怀、 学习他的敬业奉献, 救死扶伤的奉献精神。

 3 月 1 7 日下午, 我们组织全校职工共同学习了王振义的先进事迹和陈竺同志的讲话, 会后, 要求大家树典型, 找差距, 结合先进事迹, 扎扎实

 实开展工作, 每个职工都进行了表态发言, 为争做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忠诚卫士, 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组织学习王振义同志的先进事迹后, 队员们深受感动和教育, 王振义同志先进事迹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思考, 怎样做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 怎样在本职岗位上履行工作职责? 如何起好党员的带头作用? 在学习会上大家都有很多感慨。

  目前, 我大队正是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化之年, 大队长周英要求将向王振义同志学习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 与卫生执法监督工作结合起来, 通过创建学习党支部活动多开展一些集中学习, 对照检查, 撰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 在今后工作中充分发展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引导广大党员、 干部职工学习他专注医学科学事业、 学习他孜孜追求、 忘我工作, 学习他求真务实、 开拓进取的科学精神, 把学习王振义同志精神用实际行动体现在工作中, 为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在两个“不断” 中走向成功

  面对大家的掌声和祝贺, 王振义老师谦虚又真诚地说, 白血病有二十几种, 我只攻克了其中的一种, 这只是一点小小的成绩。

 他把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归结为两个“不断” 。

 不断端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不断学习、 钻研和思考。

 当王振义老师还是一名普通的医学生时, 有次考试过后, 一向学习成绩很好的他理所当然的又排在第一名。当他发现老师把他和另一名同学的成绩排名弄错后,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终于还是找到教务长, 把本该是另一位同学的“第一” 还了回去。

 当王老师谈到, 在那之后,他凭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 终于又一次拿到了货真价实的“第一” 时, 全场师生对王教授报以热烈的掌声。

 1953 年, 王振义老师参加了抗美援朝医疗队, 辗转于东北各地, 为志愿军伤病员服务。在一次会诊中, 经过细心观察, 认真查阅医学资料, 他发现 60 余例原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的病人, 实际上应是脑型肺吸虫病。

 事实证明, 王老师的诊断是正确的, 他也因此荣获了二等功。

 谈及自己在攻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王振义老师提到, 现在大家也许难以相信, 最初他们竟然连细胞培养室都没有, 组织细胞培养都不能做。

 面对这样困难的条件, “没有的, 想办法有; 已有的, 要好好利用。

 ” 王老师波澜不惊的话语里透着坚定和从容。

 结合这些例子, 王老师鼓励同学们要勤于思索, 勇于探索, 坚持积累, 敢于理论联系实际。

 大医人生从容面对“老年关”

 在谈到如何选择学医这条道路时, 王振义老师坦言, 最初就是很单纯地看到医生社会地位高、 待遇好, 但随着在行医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和深入的理解, 越来越体会到了那种治病救人的乐趣和幸福, 真正领悟到了“医学是个崇高的职业” 的深层含义。

 每当提到他的病人,从第一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小静, 到昨天发来感谢信的 82 岁的健康老人, 王振义老师脸上总会洋溢出满足而幸福的光彩。

 被王振义老师称作“开卷考试” 的晚年生活, 是王老师认为最适合自己的过“老年关”的一种方式。

 87 岁高龄的王老师, 坚持每个星期四雷打不动地进行由他主讲的半天教学查房, 这种模式也被他戏称为“开卷考试” 。

 他让年轻医生们把临床上的难题出给自己, 每星期考一题。

 他会用三天的时间来备课, 先了解病人情况, 再从网上查阅国内外最新资料, 亲自做成多媒体课件, 给年轻医生们演示讲解。

 “过去我是领导团队往前走, 现在我是跟着团队往前走。

 ” 王振义老师向大家解释他的“抛物线理论” :

 “人生就像抛物线, 人的体力、 创造力达到某个高度后就不可避免地要进入下降趋势——这是自然规律。

 我主张, 在有能力时要努力地干, 一旦进入下降通道了, 就要有自知之明, 及早地退, 让更有能力的人来干。

 ” 王老师选择过他认为最有意义的一种老年生活, 他希望能对医学事业的发展做点事。

 他说这样的生活“一方面对自己好, 另一方面对事业、 对年轻人能够有所帮助。

 ”

 在结束了 50 分钟的报告之后, 王振义老师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 他勉励医学生们, 在学医之初就要建立起强烈的事业心, 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勤奋钻研, 虚心学习, 乐于助人, 勤于思索。

 王振义老师主动爆料自己读大学时, 因为谈恋爱耽误了功课, 有次考试竟然只考了六十几分。

 在这个从来没有过的低分警告下, 王老师很快把功课又赶了上去。

 他是在以亲身经历告诫同学们要处理好学习、 工作与恋爱、 感情之间的关系。

 在与同学们的互动中, 王老师告诉同学们自己平时喜欢听音乐、 打桥牌, 还曾经是瑞金医院乒乓球赛的冠军。当他劝告同学们在读书之余要多参加学校活动、 不要死读书时, 分明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爷爷。

  台上, 白发苍苍的医学教授与主持人相对而谈; 台下, 整个报告厅座无虚席。

 在轻柔的音乐声中, 老教授谈教育、 谈科研、 谈人生, 50 多年的医学教育生涯宛如一本深厚的教科书徐徐展开……日前,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人生” 访谈活动开幕, 首位嘉宾便

 是首届市“教育功臣” 获得者、 血液学专家王振义教授。

 在王教授心中, 医生是怎样一份职业? 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路人问他:

 “您还记得 1952 年时为我看过病吗? 多亏您诊断我得了阑尾炎, 救了我一命!

 ” 这件小事他早就记不得了, 但是这次经历却给了他一次心灵的震动:

 医生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职业, 从中得到的快乐和安慰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作为院士, 您如何看待名、 利、 医德的关系? ” 王教授回答:

 三者是统一的, 但应把医德放在首位。

 作为医学工作者首先要崇尚医德, 由此推动自己更好地学习、 钻研,不断提高医术, 成为社会认同的名医, 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在教育界和医学界, 王振义教授在科研道路上“甘当人梯” 的精神传为美谈。

 上世纪 80 年代初, 陈竺当研究生发表论文时, 作为导师的王振义坚持把陈竺放在第一作者的位置上。

 陈竺结束留学生涯回国后, 王振义把自己一手创立的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的位置“让” 给了他。“这也涉及到名、 利、 德之间的关系。

 当初我也思量过, 究竟是名利重要, 还是事业发展重要? 最终我选择了后者。

 ”

 近年来, 二医大涌现出了许多医学专家、 科研人才, 他们是通过哪些要素走向成功的? 这都是许多学生想要了解的。

 访谈活动让学生们走近了名家, 更好地感悟医学人生。

  这个星期过完就整整学医五年了, 时间很短, 阅历很少, 经验很不丰富, 但是我是热爱医学的, 如同我周围的人对我的认知一样(他们觉得我是个拼命的家伙)

 。

 我的学习、 经历、 人际交往和思考(思考是最重要的)

 , 让我对医学有了 一些理解。

  一、 学科建设(我的分类)

 :

 广义的医学, 应该包括 1 .基础医学; 2.临床医学; 3.预防医学; 4.口腔医学; 5.康复医学; 6.药学; 7.生物医学工程; 8.护理学; 9.中医中药学。

 我们平常所说的医学, 一般指的医学是狭义

 的医学, 主要指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

 生物学:

 基础医学中的 1 .生物化学; 2.分子生物学; 3.细胞生物学; 4.遗传学; 5.生理学; 6.神经生物学(包括有些院校设置的生物物理学)

 严格的说应该属于生物学, 即属于理学。

 这些学科并不是医学所独有, 它们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是贯穿一切生命科学相关学科及其相关学科比如生物学、 农学、 医学的基础中的基础。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所特有的是 1 .人体解剖学; 2.组织胚胎学; 3.免疫学; 4.病原生物学; 5.病理解剖学; 6.病理生理学; 7.药理学; 8.毒理学(有的院校还设置法医学)

 。

 这些学科理论上更偏重医学, 研究疾病问题, 但是其实验方法还是源于以上所述的生物学基本方法。

 基础医学研究发展到目前, 已经可以说到了穷途末路, 不借助其他学科很难有所发展, 只有借助微观方法 (分子生物学)

 进行探知, 才是可能的出路。

 而学术思维不应该向临床医学倒, 而应该偏向向理工科,才能给我们的研究提供出路。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是医学中的重点和特色, 临床医学主要偏重对于患者病情的诊断和治疗的技术 (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虽然所谓的模式转变被大力提倡, 但是中国的医生看待病人始终如同工程师看待机器一样, 缺少人文关怀)

 。

 学科包括:

 1 .诊断学; 2.医学影像学; 3.内科学; 4.外科学; 5.妇产科学; 6.儿科学; 7.眼科学; 8.耳鼻喉头颈外科学; 9.传染病学; 1 0.性病皮肤病学;1 1 .神经病学; 1 2.精神病学等等。

 二、 思维方式:

 医学的思维方法比较独特, 不同于理工科。

 虽然同属自然科学, 但是医学和以数学、 物理代表的传统基础理论科学大相径庭。

 自然科学偏重逻辑实证性, 数学、 物理更偏重“逻辑性”, 而医学更偏重“实证性”。

 所谓逻辑性即注重演绎、 归纳、 分析、 综合、 推导。

 实证性则注重来源于事实并要回归事实。

 任何一个医学概念是不容推导(不是不容推理)

 , 甚至是经不起推导的, 因为推导会犯本本主义的错误(没有哪个医生敢根据病人的简单的临床表现推导出病人的病情, 而必须结合客观检查结果, 尤其是金标准, 比如内窥镜、 病理)

 。

 我想因为是医学太具体, 临床表现过于纷繁复杂, 这些原因造成了 医学尤其临床医学的模糊性。

 而医学研究更是如此, 课题来源于临床的现象, 我们要把它进行抽象、 一般化, 然后建立动物模型, 实验结果显示是什么, 就说是什么,而容不得人的主观臆断 (当然不是指的人的灵感与反思)

 。

 实验结果在返回到临床进行临床试验,如果临床试验在病人身上得证, 那么可以成立。

 经典的例子是 H2 受体阻断剂的发现等等。

 医学的这一特点根源是其发展的滞后, 对于生命现象认识的落后, 所以没有形成理论体系, 而知识分布式散在的, 我们现在无非是用现象解释现象, 用经验指导治疗。

  根据这种特点, 理工科学要具备的是天赋, 是强有力的逻辑思辩能力; 医学需要具备的是刻苦的精神, 努力地去认识, 观察、 时间, 以扩大思维形式的广度, 从而抽象出概念。...

相关热词搜索: 学完中药学的感想 王振义感想 感想 王振义

版权所有:学富范文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学富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学富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10062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