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生产习俗(完整文档)

时间:2022-09-04 15:10:06  阅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产习俗(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生产习俗(完整文档)

 

 先进人物65 名,全国 “三八红旗手”5 人,全国 “五好家庭”代表5 人。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但重男轻女思想,尤其在农村仍然残存。参 军 拥 军  新社会参军拥军,旧社会躲丁憎兵。俗有“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之说。明代,县有世兵制500 多军户,兵有违纪犯法者,罪及家人。抗日战争期间,宁国服役2 400 多人,牺牲者多数无抚恤。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纪松驰,民间称 “丘八” 、“老总” ,视如盗匪,畏而远之。民躲壮丁,国民政府就抓丁,捆绑关押,如同囚犯。解放后,民拥军,军爱民,军民鱼水情。抗美援朝,全县600 多青年自愿参加,保家卫国。义务兵制,适龄青年踊跃应征。历年征兵,报名应征者都大大超过征兵名额。1987 年征兵名额201 名,适龄对象5 708 人,报名应征的4 980 人。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社会羡慕。对军烈属、复员退伍军人,优抚慰问,解难扶贫。农村实行农业生产联产承包后,对户口在农村的现役军人仍分口粮田、自留地、自留山,并发优待金。文 明 新 风  民国吹进共和之风,但封建根节未动,独断、粗野、体罚习气仍流传于社会、学校、家庭。解放后,民主风气逐渐高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兴盛。50 年代反封建,60 年代学雷锋,80 年代物质、精神文明一起上,提倡文明新风。1981 年始,全县开展“五讲四美” (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活动,涌现出中溪镇及港口乡乌石村等文明单位和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1982 年起,每年3 月开展 “文明礼貌月”活动。1985 年广泛使用 “请、您好、谢谢、再见、对不起” “十字”礼貌用语,以后逐渐成为人际交往、师生礼节、 甚至家庭成员及幼童的惯用语言。

 1987 年全县评出文明村17 个, 文明单位60 个,双文明户145 户。第二章 民  俗第一节 生产习俗县境山多田少,丰年粮食能自给。明清县志记载:宁人垦山种田,安土重迁。改革开放后,从事工商者渐多。农 事  宁国当地人从事田间活,一般在正月十五才开工。江山、浦江等客籍人种山多,正月初四即上山干活。山区居民春忙垦山、洗林、采茶,冬伐竹木、烧炭。采茶一年两季,有 “春茶一担,夏茶一头(半担意)

 ,秋茶好喝采不得”之说。垦山活重,历来由亲友组织挖山班子,干活时,有一人领唱众人呼应的 “号子”歌,歌词单字多,节奏快,促力度,助欢乐。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河沥溪、港口平畈区田连片,山区多依山垦造层层梯田。每年第一次栽秧称“开秧门” ,栽秧俗有互相帮忙,工换工。大田栽秧,请能手在田中间拉直行,其余人依次下田,一人栽5 行,相互竞赛,栽得快的人超过栽慢的人,慢栽者落在中间空档,叫“穿长袍”或“钻裤裆” ,自觉丢脸,受人嬉笑。小田或梯田栽秧顺田埂转,栽满了事。旧时, “开秧门”前焚香燃炮敬土地神。解放后,敬神渐止。农村实行农业生・547・民    俗

 产联产承包后,每年栽秧、割谷时,宴请帮忙的亲友盛行。旧时农家栽桑养蚕,家前屋后、山脚河边遍栽桑树,家家户户留蛾孵种,春夏养蚕,自养自缫自编织,工艺精美。解放后引进优良蚕种,淘汰自孵土种,茧上市,自缫自织渐消失。建 房  民间建房俗重择基看门向,选吉日破土动工。建房视为人生大事,又是苦难事,俗有 “与人不睦,劝人做屋”之说。屋架竖起,中桁条下横梁最后择时安装,俗称“上梁” 。梁以香椿树为上品,有请人在夜间到别人山上偷砍,锯好刨去外皮,贴上红纸,连夜运回,别人就不过问了。建房送梁为大礼,一般是婿甥内亲敲锣披彩送上门。上梁时,梁中段披块红布,挂只青布袋,内装谷米。梁端中柱贴对联曰:

 “立柱恰逢黄道日,上梁巧遇紫薇星” 。梁正面贴大红纸,写上 “紫薇高照”或 “五星高照”四字, “照”字底下少写一点,忌讳四点为火字,不吉利。上梁时,梁两头系绳索,由两人在屋架上拉索徐徐升起,请老木匠师傅喊彩,讲一些吉利话,每喊一句,梁上众人齐呼“好” ,鸣放鞭炮,并在梁上撒发米粑、糖果等类食品,任围观人群尤其是小孩哄抢,说是 “哄发” 。今 “上梁日”渐与 “出水日” (新房盖上瓦)合一,亲友送礼恭贺,东家宴请宾客。阔气人家还敲锣打鼓吹喇叭,招待亲朋村邻看电影。请地理先生择日破土、看门向、看风水等现象渐少。学 艺  铁、木、砖、石、篾 (竹)称为 “五大匠” ,还有理发、裁缝、阉工、漆工等手艺。民间为子女寻师学艺多,有 “荒年饿不死手艺人”之说。旧时从师学艺, 须经中荐人为师徒双方议妥协约,徒弟办拜师酒,向师傅行大礼,自翌日起即可随师见习。砖工一般一年出师,铁、木、蔑工等行业,一般三年出师。理发、裁缝、蔑工等行业,学徒童工多,腕骨节灵活,便于操习刀针和蹲工,一般3~5 年出师。学徒期间无工资,师傅只供给伙食,也有在后一、二年发点用费。学艺期满,师傅发些从艺工具,徒弟离师单独营生。师傅带徒上门干活,徒弟仍算一个工,徒弟完不成的活,师傅多干补上。学艺期间中途另投师傅,他人不会接受。匠工为东家尚未收尾的活,他人一般也不会续成,俗谓“不跌同行相” 、 “不抢同行饭吃” 。匠工上门干活,东家加菜优待、做 “寿衣” 、 “寿材”更是酒席宴请,办 “开工酒” 、 “圆工酒”志庆。解放后,提倡尊师爱徒,师徒合同面议,学艺年限有长有短,艺成即可离师。解放前,砖工建房上门坊时要用公鸡血淋门口,叫 “祭门神” 。木工供奉 “鲁班祖师” ,商家设 “赵公大元帅”神座。以上行业旧习,解放后已渐止。第二节 生活习俗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居民衣食住行由低档封闭型转向中高档开放型,俗承多变。  一 、 服   饰衣 服  明清至民国初,男装上衣式样有大襟(右衽)

 、对襟两种,均布纽为扣,称为“便衣” 。大襟分长褂(大褂)

 、短衫,对襟均为短衣。女装上衣均为大襟短衣,富家女子有穿旗袍的。裤为折腰裤,男女老幼皆同。妇女多系蓝色 “围腰” ,即腰围短裙式方布,布面又有块小方布,叫 “子蔸” ,男人劳动时也有系的。衣服按季节有单、夹、棉之分。・647・宁国 县 志 ・ 风俗   宗 教

 贫寒人家往往棉衣抽花变为夹衣,夹拆单,单、夹、棉四季通用,有些还没有棉衣。贫户新衣少,旧衣补钉加补钉,俗谓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衣服色尚蓝、黑、青,单衣白色为多,衣料视家境而定,质量有优劣之别。多数人穿的是自种、自纺、自织的土布 (亦称湖北布)

 ;少数富户才穿 “洋布” ,甚至穿皮袍、马褂的。抗日战争爆发后,沪人避难宁国及驻境军官眷属着旗袍、短裙多,受其影响,县人衣着习俗也有明显变化。城镇学生兴穿 “学生装” ,官绅及公职人员兴穿 “中山装” ,也有穿西装、佩领带的。女人穿旗袍、围短裙。农村除绅商富户仍穿长袍、马褂外,男子兴穿对襟短衫,女子兴穿大襟短衫或旗袍。解放初, “蓝色干部服”流行,一时成为时髦服装。男为“中山式” ,女为 “列宁式” ,衣裤帽一色,四季一式。一般男性农民仍穿对襟便衣,农妇仍穿大襟衣。皮袍、马褂视为地主豪绅之服,西装、旗袍列为奇装异服。衣料随纺织工业品增加和土纺土织布料的减少而发生变化。60 年代衣料质量有翻新,时尚髦哔叽、灯芯绒、板绒、涤棉布、针织绒裤之类。

 “文化大革命”期间草绿色军服在青年中风行一时,男女以着此装为荣。70 年代民间穿着朴素、大方、实用,但式样呆板,色彩单调,用料以棉织品为主,间有化学纤维品,土布已消失。进入80 年代,改革开放,居民服饰在款式、选料上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各式男女西服、香港装及各种款式的前克衫,成为职工及男女青年的时尚。农村老年人仍多沿旧习。城镇女性着裙多。在色彩上,中青年多衣、裤两色,夏浅冬深。女性青年则重红绿色,深淡相兼,色彩多变。帽 子  旧时,农民夏戴斗笠(又名凉帽)

 ,冬戴猴帽;官绅戴礼帽、瓜皮帽;老年妇女扎头巾,戴黑色 “瓦帽” (两块瓦合形)

 ;中青年妇女很少用帽。草帽,不论贫富男女老少通用。解放后,男性流行“鸭舌帽” ;妇女多围纱巾。夏季,男女多戴草帽。80 年代后帽式增多,帽料有布、呢、毛线、皮革之分,西式、港式都有,一季多式。斗笠帽在山区仍有,集镇少见。鞋 袜  旧时,城乡居民穿自制的布鞋、布袜。鞋有布鞋、草鞋、拖鞋、钉鞋。布鞋有单鞋、棉鞋之分。妇女往往一针一线制鞋到深夜,俗谓 “男人砍柴,女人做鞋,一年四季丢不开” 。50 年代以前,中年妇女喜穿绣花鞋,姑娘出嫁穿红花鞋;婴儿兴穿 “虎头”绣花鞋。草鞋以稻草为经纬手工编织而成,也有用葛藤、麻线、布片编制的,比稻草制的耐穿。民间劳动、赶路时多穿草鞋。拖鞋以木板制成,习称“鞋” ,多在家中穿用。钉鞋,又叫 “靴鞋” ,布制似棉鞋,底厚,钉上圆头钉,底帮用棉线密缀,抹桐油干涸后即成,不渗水,又防滑,50 年代初渐为胶鞋(靴)代替。布袜有帮有底,以白、灰、蓝三色居多,男女通用。山民有“山袜” ,由多层棉布缝制,长及膝,可防虫蛇荆棘。30年代县城手摇制袜机开始生产各类线纱袜,随后沪杭电机生产的袜子行销县境,布袜及手摇机袜逐渐淘汰。60 年代商品鞋上市量增多,70 年代塑料、泡沫凉鞋、拖鞋面市,草鞋、自制布鞋渐少。80 年代鞋袜品种繁多,花样翻新,款式新颖,尤以中青年妇女鞋式变化更大。城乡穿着差异缩小,农村女青年也兴穿高跟皮鞋、皮靴,夏季也穿过膝长统丝袜。发 型  辛亥革命后,男人剪辫改剃平顶、圆顶,老人多剃光头(也称和尚头)

 。继而,青年人兴尚三七分或对分(亦称两分)的西装头;妇女仍为发譬“巴巴头” ,用簪子别之;青年女子多蓄长辫。30 年代女子蓄短发的渐多,并始有火烫吹风。60 年代初,中青年女子留长辫、披肩发多, “文化大革命”初期,大多剪除。70 年代始有电风吹、电烫发型渐・747・民    俗

 多。80 年代时兴化学烫发、染发,发型多变。男女发式有波浪式、瀑布式、菊花式等,尤以女发型花样繁多,或束散、或卷披,长短无常。中老年人发型变化不大。装 饰  旧时,女孩到六七岁即穿耳,成年妇女一般戴耳环或耳坠,蓄发譬的爱于髻间插上钗、簪、耳挖等饰品。家富者多戴金戒指、玉质手镯,甚至佩金项链、金手镯的,以显富贵。幼儿佩戴银项圈、玉手镯、脚镯,或挂“长命锁” 。绅商户青年女子有涂口红、染指甲的。解放初,佩戴饰品者很少,装饰朴素简实。80 年代对内搞活,对外开放,金银首饰复见流行,富有男女戴金戒指渐多。青年女子兴戴耳丝、耳环,挂项链,也有涂口红、染指甲的。中青年外出喜戴墨光太阳镜或变色眼镜,中老年妇女佩戴金首饰的也渐多,农村讲究装饰的人较集镇少。  二 、 饮   食主 食  全县无论山区、平畈,多以大米为主食,辅以麦类、瓜豆薯菜。宁国大麦比小麦早熟,旧时民间多种,俗谓“麦芒长,渡春荒” 。田地少或无田的深山区,民食以玉米为主,间以瓜薯充饥。山民传有“手捧苞芦(玉米粑)

 ,脚踩栗炭火,除了神仙就是我” ,从苦中求乐,扬山区风味。实则不少山民经常无米下锅,以南瓜、野菜度荒接新粮。50 年代,政府禁垦25 度以上山坡地,并对山区供应回销粮,山区民食始转以大米为主,间食杂粮。一般人家食籼米,一日三餐。解放前,贫困户闲时一天两稀,忙季一天一干两稀,或中餐粥中捞米闷饭,称 “捞饭” ,干活的吃捞饭,老幼吃稀饭。夏季日长干活,下午还吃点心。解放后,随着粮食增产,居民生活改善,除少数地区及徽浙籍人外,一般不喜“稀食” ,多数人一日三干。因受北方南下人及徽籍人饮食习俗的熏染,居民、职工在闲时或节假日也爱包饺子、煎面饼自食或待客。民户灶壁上多写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以警家人,教育子女,珍惜粮食。菜 肴  家常菜有青菜萝卜、瓜葱薤豆,农家种在菜园或田头地角。50 年代后,蔬菜除常规品种外,渐增西红柿、雪里、花菜、食用菌类等新品种。居民秋冬季多腌制咸菜。近年,由外地运进商品菜激增,城郊农民也多有不种菜买菜吃。肉类以猪肉为主,辅以鸡、鸭、鱼、牛肉、羊肉等,鳝、鳅、兔、麂、甲鱼、石鸡间有之。民间有 “除了猪肉无大荤,没有兔麂无山珍”的说法。明嘉靖年间,宁国人筵客重鹅不重羊。1980 年后,城镇居民的“菜篮子”肉、鱼、蛋等高脂肪类增多,乡间道地农民仍大多以蔬菜为主,味重咸辣,因与徽州毗邻,具有 “徽菜”风味。宴 席  婚丧喜庆设宴席,西乡人习以碗盛菜,少则8 碗、10 碗,多则20 多碗不等,冷热炖,干汤稀,分批上桌,以多为体面。东乡狮桥一带习用盘盛菜,6 大盘、8 大盘或十几盘。宁国本地土著人及胡乐、东岸一带人有 “一锅煮” ,叫 “烧小锅”的习俗,用长柄铁锅将肉、菇、笋、豆制品、粉丝等逐层叠放煮好,又叫 “千层火锅” ,一桌一锅,简便实惠,多味混合,别有风味。80 年代,城镇人宴客多在饭店、酒家包席,菜肴花样多,盘式多样,讲究烹艺及色香味型。饮 料  县境内素产茶叶,饮茶之习由来已久,遍及城乡。俗谓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 , “茶”押尾,来客泡茶领先。旧时,贫户也有饮 “六月桑”及白开水的。8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人饮用 “谷雨尖” 、 “黄花云尖”等高档茶,入夏饮绿豆汤、葛粉汤是常习。不少家庭还使用冰箱存贮汽水、可口可乐、啤酒、桔子汁、冰砖等,供人们随・847・宁国 县 志 ・ 风俗   宗 教

 时饮用。咖啡、可可等西式饮料,也开始进入先富起来的家庭。  三 、 居   住旧时民间住宅多为砖墙、木架、瓦顶结构。有三排架(2 间)

 、四排架(3 间)

 、五排架(4 间)

 ,每排架有3 柱、5 柱落脚的。屋顶与梁柱结成一体,墙很少起负重作用,仅起与外界隔离和隔间的作用。房形大多是一排3 间,铺以板楼,形似两层,两头披屋。居中一间称堂屋,开双扇门,叫 “大门” ;左右两间为房间,也有铺以木板 (地板)的,以防潮湿。这种住宅形式,往往前后排列,形成村落。官绅富户多造 “一颗印”式大房,即上3 间,下3 间,上下间边是厢房,中间有天井,通风透光,四面高墙屋成方,又叫“四水朝堂”...

相关热词搜索: 丧事酒席主持人讲话 生产习俗 习俗 完整 文档

版权所有:学富范文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学富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学富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10062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