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的事例8篇

时间:2022-09-05 12:05:06  阅读: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的事例8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的事例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29年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的事例8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的事例8篇

篇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的事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29年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带领全国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进行各项社会改革进而不失时机地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创造性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在全面转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后党又带领全国人民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艰辛探索不仅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而且积累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和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十分艰巨而复杂的任务。由于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由于国内建设任务的艰巨繁重由于缺乏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现成经验1957年后发生了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和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的错误后来又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

  但是综观新中国成立后29年的历史中共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具有决定意义的这些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长期存在的四分五裂状态实现和巩固了全国范围除台湾等岛屿外的国家统一。国家的法律和政令普遍实施于全国各地区直到各基层单位。这种建立在人民民主基础上的统一局面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彻底结束旧中国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了祖国大陆的高度统一。

  中国是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但人民当家作主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只是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才成为现实。中国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的面貌由此焕然一新。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党领导人民创造性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占世界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也极大地支持和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和一切进步事业。

 ——建设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党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方针政策使社会主义祖国成为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大家庭。不断加强和扩大同爱国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人民团体的通力合作建立和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有力地促进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大团结推动了祖国统一的进程。在国家遭受外国侵略威胁、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和经济困单、出现社会政治动荡等严峻关头中华民族的大团结经受住考验显示出巨大的凝聚力。

 ——实现和巩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到197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比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了几倍、几十倍的增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原有工业部门大大加强许多新的工业部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起来几乎所有工业产品都比旧中国最高年产量有了成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增长。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而实行的按劳分配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在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

  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新中国结束了旧中国文盲半文盲占人口绝大多数、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历史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得到很大发展。人均预期寿命显著延长。新中国拥有某些尖端科学技术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和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显著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旧中国屡遭外敌侵略、国防力量与广阔领土极不相称的历史建立和发展了拥有陆军、海军、空军和其他技术兵种的强大国防力量人民武装力量体系逐步形成和发展。国防尖端科技事业不断取得突破。人民军队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和人民安全参加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和抢险救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建立起巩固的国防不断推进人民武装力量建设。

  新中国彻底结束近代以来屈辱外交的历史作为一个独立的、具有完整主权的国家屹立于世界东方。新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安全和民族尊严坚决支持和援助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新独立国家的建设事业和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坚决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努力维护世界和平赢得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人民的尊重和赞誉。新中国同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经济、政治和文化往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为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党勇于正视党员和干部队中存在的问题努力依靠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加以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在对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艰辛探索的过程中党注意总结经验坚持真理最终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党的领导不断巩固加强党的组织日益发展壮大。党注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自身建设时刻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艰苦奋斗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密切联系群众。

  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9年的历史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已经使我国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

  胡锦涛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对于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永远铭记。对于新中国成立后29年所取得的历史性进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倍加珍惜。

  任何成就的取得和成功道路的开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然而即使在困境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仍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由于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和崇高威望由于党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感召力和凝聚力由于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所坚持的正确主张始终存在并不断积聚中国共产党最终依靠自己的力量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实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历史转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29年是深刻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29年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前进、党和人民事业在曲折中发展的29年。在这29年中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实践中积累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胜利地走向未来有着深刻的启示。

  一、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坚定不移地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

  二、从基本国情出发正确判断把握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我们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也就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一切工作都要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都要以初级阶段国情为基本依据。要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同事也要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既反对消极情绪也反对急躁倾向。

  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现形式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要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通过变革在每一个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一味追求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和企图“以阶级斗争为纲”来推进生产力发展必然会遭受挫折。

  四、在坚持自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但是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己更生不是盲目排外。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也需要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五、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社会内部大量存在的不属于阶级斗争范围的各种社会矛盾。在我国的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些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社会中的大多数矛盾已经不具有阶级斗争的性质阶级斗争已经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要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内部大量存在的不属于阶级斗争范围的各种社会矛盾采取不同于阶级斗争的方法来正确地加以解决。

  六、按照民主与法制紧密结合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加强各级国家机关的建设要在各级组织中逐步扩大民主保障人民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基本权利。要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并使之成为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的不可侵犯的力量使社会主义法制成为维护人民权利的强大武器。

  七、重视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坚决扫除轻视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纠正极端夸大意识形态领域里阶级斗争的错误倾向坚持一切着眼于建设把注意力集中到团结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上来集中到满足人民的文化和精神需求上来集中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上来。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高教育科学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在全社会倡导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八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要正确认识和分析我国的社会阶级阶层状况采取符合实际的方针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要充分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发挥他们的历史主动精神。同时还要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等只要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民族振兴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无论哪个阶级阶层无论哪个党派、团体和个人都要把他们紧密地团结起来共同建设社会主义。

  九、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制定和及时调整我国的外交战略积极创造有利于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外部条件。要科学判断时代特点正确分析国际形势。要坚决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自主地、独立地判断国际问题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

篇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的事例

185 页2016/02

 工作指导

 总第237期

  试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文/华北理工大学社科部

 李素玲

 刘顺英【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这一论断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符合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也是中国实际发展的需要。【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这一论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我党在新形势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做的新认识和新概括,深刻认识这一论断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政党政治是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和文明程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最早起源于英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产物。19世纪30年代产业革命以后,正式形成英国议会制的两党政治。随着近代国家民主政治和政党的发展,政党政治已成为世界各地普遍的政治现象。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在阶级基础上产生的,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列宁和毛泽东则进一步指出,现代政党是阶级的领导者。尤其是在19世纪40年代出现无产阶级政党后,无产阶级政党在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生活中的作用逐步增强。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都表现为阶级矛盾,而阶级矛盾又是以政党之间的矛盾来体现的。不仅资产阶级的不同阶层、不同利益集团和不同派别之间的博弈集中表现为资产阶级各个不同政党之间的博弈,而且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政治斗争也集中表现为无产阶级政党同资产阶级政党之间的斗争。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政治的本质是资产阶级通过代表其利益的政党来执掌国家政权,除通过一党独揽政权这种形式外,比较典型的是建立两党制或多党制,由两个或多个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在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党处于执政地位,政党政治表现为无产阶级政党对国家政权和社会团体实行政治领导。在中国存在多党派的情况下,表现为共产党对参政的各民主党派的领导与合作共事、相互监督的新型政党关系和政党制度。由此可见,政党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政权几乎都是通过政党来组织实施的。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必然也要通过政党来组织和完成。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符合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政治代表,是以争取、维护无产阶级利益,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政治组织。它是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斗争的一定阶段上出现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是工人阶级中最忠诚、最有觉悟的部分,是工人阶级的核心、先锋队和战斗指挥部,是工人阶级实现其伟大历史使命的先进部队。

 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能够制定和坚持正确的政治纲领,带领群众前进。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是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阶级,是实现人类解放的领导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政党因为具有彻底的革命精神,拥有先进的理论并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有资格有能力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实现消灭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也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者。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符合中国发展实际需要的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中国近代以来经历了多次革命,在多次选择之后,中国人民历史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进入社会主义新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中间经历了一定曲折的探索,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改革开放的新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创立并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创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具有了自身鲜明的特征,才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保障。没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会有社会主义中国,更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在我国当前和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通过法制建设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障。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增强,通过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及其意义研究”(课题号为2014020603)的阶段性成果【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 年 10月 29日.

篇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的事例

28 卷第 1期 V 01. 28№1

 , 雅安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 A L

 0 F Y A

 A N V OC A T ION A I , C OL L E GE

 J OU f 2014 年 3 月

 M arc h 20 14 浅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 “中国梦” 发展战略 吕登蓉 洪松林李 霓 雷厉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625000 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始于 1840 年 , 是近代以来无 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期望中华民族早 日实现复兴的 梦。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的九十多年历程,始终 以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为己任 ,不断探寻实现民族复 兴的发展战略。科学的发展战略让中国圆梦的速度加 快,中国正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实现中华 民族 伟大复兴的梦想迈进。

 一、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 “ 中国梦” 的提出 2012 年 l 1 月,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 出: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 ,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 民,把贫穷落后的1 日 中国变成 日益走 向繁荣富强的新 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

 2012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参观 《 复兴之路》

 展览 ,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 进程 ,发表讲话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坚信,在中国共 产党领导下,到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年时,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的 目标一定能实现 , 到新中国成立 100 年时,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2013年 3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闭幕式上发布讲话,全面阐述 了 “ 中国梦” 的科学内涵 , 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 振兴、人民幸福。以及实现 “ 中国梦” 必须坚持中国 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二、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的发展战略清晰可见 1.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 体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为中华民 族走向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前提。

 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

 民族的团结 ,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备坚实政治基 础。领导人民在此基础上艰辛探索中国式的现代化道 一一16 一

 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基本方向。

 20 世纪 50 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党的第一 代中央领导集体认为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就是要把 中国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实现四个现代化 ,

 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并提出“两 步走” 的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 现代化奋斗的目标。

 1964年 ,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的 《 政府工作 报告》中,正式宣布实现现代化的 “两步走” 发展战 略,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 ,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 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 ,全 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 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1975年 , 周恩来在第四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的 《 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四个现 代化的 目标和 “两步走” 的设想 ,明确提出要在 20 世纪内实现现代化 , 使 “两步走” 战略更加具体清晰,

 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 陛,追求中华民族复兴梦想。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以及文革动乱 等政治因素的制约,这时提出 “两步走” 的设想 目标 过高 , 时间要求也过快。

 在 20世纪内全面实现四个现 代化 ,使我国的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是难以实 现的美好的理想和愿望,但是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人 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为改革开放时期,确立更加符 合国情的奋斗 目标 , 制定新的发展战略, 指明了方向。

 2.以邓小平 同志为核心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 体 , 在领导改革开放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

 准确把握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在 总结借鉴周恩来阐述的 “两步走” 战略基础上 ,提出 实现民族复兴的 “三步走” 的发展战略 ,为实现 “中 国梦” 指明发展方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从中国实际 出发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思想 , 把 2O世纪末 的 20 年分为两个 10年 ,初步提出分两步实现 “小康 水平” 的战略构想。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分两步实现

 第 28 卷第 1期 V 01. 28№1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0 U RN A L

 OF

 Y A AN V OC A TION AI , C 0 L L E GE

 2014 年 3 月

 M arch 20 14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战略。党的十三大在阐述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理论基础上,提出实现现代化的 “三步走 “发展战略。第一步从 1981年到 1990 年,实现国民 生产总值比 1980年翻一番, 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 二步从 1991 年到 20 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 倍 ,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 2l 世纪中叶,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 比较富裕 ,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成为新时期党和政府 及全 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总目标。

 3.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 的第三代 中央领导 集体 ,根据邓小平的 “三步走” 战略和我国经济社会 发展取得成就 , 提出 21世纪的三个阶段性 目标 , 使第 三步发展战略更加清晰具体, 成为 2l 世纪前 5O年“中 国梦 ” 。

 历经十年奋斗,在取得重大成就基础上 、江泽民 总书记在党十五大报告中,提出 “新三步” 的战略构 想 ,即:在 2l 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 比 2000年翻一番 , 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 , 形成 比 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再经过十年的努力,

 到 2020 年时, 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 , 各项制度更加完 善 ;到本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 ,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从 “两步走” 到 “三步走” ,再到 “新三步走” 战略构想 ,反映中国共产党在实现民族复兴 目标过程 中不断探索 ,不断学习,不断前进的过程。凸显了我 党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党的十六大,江泽民同志在总结我国胜利实现 现代化建设 “三步走” 战略的前两步目标 ,人民生活 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基础上,基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 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在 2l 世纪头 20年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并确定这是实现现代化建 设第三步战略 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在党的十七大 ,胡锦涛总书记在总结党的十六大 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成就基础上,进一步阐 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目标新要求。在党的十八大 报告 中鲜明做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新部署 ,明 确提出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 目标 , 成为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承上启下关 键环节。从 “建设” 到 “建成” 的演进 ,展现我党对 人 民的郑重承诺 ,对发展 目标充满信心。

 回顾我党在建国后六十多年的历程中,始终在探 索实现复兴之路 ,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改 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提出的两个 “三步走” 发展 战略,都紧紧围绕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而奋斗。展现了我党 实现 “中国梦” 发展战略的与时俱进 ,也体现了我党 的目标 自信。

 三、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 “ 中国梦” 的 历程留给我们重要启示 1.昭示 中国共产党以中华民族复兴为己任 的使 命感和历史责任感 近代以来 ,中华民族面临求得民族独立解放和实 现民族复兴繁荣的历史任务。党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 流,肩负起人 民赋予的历史使命 ,领导人民取得新民 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成功实现了民族 独立和人民解放。改革开放以来 ,党始终团结和依靠 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把中 国人民对于国家富强和生活富裕的憧憬付诸行动。党 领导人民革命 、建设、改革的历史 ,就是一部全心全 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历史。

 2.彰显 中国共产党是 中华 民族复兴大业的推动 者、领导者和组织者 近代以来、孙中山喊出 “振兴中华” 口号 ,却没 有能找到复兴之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把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正确 回答和解决中华民族在复兴道路上一系列重大问题,

 从而担负起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推动者、领导者和组 织者的角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 民族的前途命运,

 结束了近代以来 内忧外患、 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 开启 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航程, 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正一步步变成为现 实。

 3. 体现中国共产党是 坚持与时俱进、富有创新精 神的党 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不同时期、始终坚持与时俱进 的理论品质,开拓创新及时把握社会发展脉搏,提出 新的发展 目标, 制定新的发展战略, 不断开拓新境界 ,

 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民革命建设的光辉历史昭示我 们 ,只要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理论自信、制度 自信 、

 道路 自信 , 目标 自信 , 就一定会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中 国梦 ” 。

 一l 7 一

篇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的事例

11-12-7 3

 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1.

 2.①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②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③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正确把握方向和规律 正确判断国内外形势 正确制定路线方针政策

 从人民的根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本利益出发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 。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取得新的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调动各方面积极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搞好社会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义现代化建设

 调动各方面积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极因素

 为什么党能为什么党能

 1.

 思想领导 组织领导 推荐重要干部、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 根本 灵魂 保证

  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 进行思想宣传

 2.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提出了“三种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这是党总结执政历史经验得出的必然结论表明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保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执政的基本方式执政的基本方式 科学执政 (前提) 民主执政 (本质要求) 依法执政 (保证) 体现

 保证 遵循规律以科学思想、 制度、方法来执政 执政为民两个坚持发展民主 坚持依法治国 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完善法制

 三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2.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3.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4.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5.抓好反腐倡廉建设 6.党的制度建设

 2011-12-7 16

  地位地位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重要性重要性

 一方面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一方面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头作用。要建立和健全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头作用。要建立和健全充分反映党员的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充分反映党员的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

 另一方面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是全国各另一方面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在指导思想和路线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在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重大原则问题上全党全国必方针政策以及重大原则问题上全党全国必须保持高度一致。须保持高度一致。

 反腐败取得的成就 1992年以来共有一百五十余万的党员、领导干部因违纪、违法分别受到各级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的查处。其中不乏陈希同、成克杰、胡长清、李纪周等大案和无锡非法集资、湛江特大走私、厦门特大走私等要案党心民心为此振奋影响巨大。

 据调查表明69.1%的群众认为腐败现象已在一定范围内得到遏制78.7 %的群众对反腐败斗争抱有信心。

  国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决定 反映 (政体) 施国家职能。

 执政党 注意党并不直接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党并不实深化整合

 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之间的关系 (1)三者分别是我国的国体、政体和领导核心。

 (2)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并通过它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

 (3)我国工人阶级对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是通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的。党的主张和政策通过人大成为国家的法律和决定。党的领导是巩固、发展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保证。

 考向预测 考向 1 加强党的建设 [预测依据]党的建设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题材本题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背景从党的性质和地位考查加强党的建设问题。

 预测 1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是

  ①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②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执政水平的必然要求

 ③实现党组织经济建设职能的要求

  ④由于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考向 2 反腐倡廉 [预测依据] 腐败会对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损害影响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反腐败斗争。

 预测 2 胡锦涛在十七届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建设科学严密完备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政党制度 B成为我们事业的领导核心 C注重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D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

 C

 考向预测 考向 3 党的性质和宗旨 [预测依据] 党的性质和宗旨是高考常考查的知识点本题以党和国家重视解决就业问题为材料考查这一知识点。

 预测 3 就业不仅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 而且关系个人的生计、尊严和价值是民生之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解决就业问题不断创新思路应对新情况、新问题。党和国家之所以历来高度重视解决就业问题是因为 ①党作为执政党要代表人民利益、执政为民

 ②国家性质、职能要求必须捍卫人民利益对人民负责 ③这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④保障公民的劳动权是现阶段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A

 考向 4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执政理念 [预测依据]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必须完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本题考查了这一重要知识点。

 预测 4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面对当今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 ①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②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③政治领导、经济建设、公共服务的职能

  ④三个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D

 1.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国人大、政府和司法机关都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说明 (

  )

  A A

  A.中国共产党在整个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领导地位

 B.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全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政治组织

 C.中国共产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D.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是由宪法决定的

 2、某市委在农村实施“双强”工程即按照民主程序把本人致富能力强和带动群众致富能力强的优秀党员推选为党支部书记。在他们的示范和带领下群众致富门路拓宽了党群关系融洽了。

 “双强”工程反映的是

   A、党的制度建设 B、党的思想建设 C、党的组织建设 D、党的作风建设 A A

篇五: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的事例

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必然性

  今年是建党 90 周年。从贫穷落后、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到蒸蒸日上、阔步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近代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实现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确立和巩固了自己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纲领、宗旨和理论等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代表着中国历史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哪种理论能够对这两个历史性课题作出正确回答它就会成为中国人民的信仰哪条道路能够指引中国人民完成这两大任务它就能够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哪种政治力量能够带领人民实现这两大任务 它就能够成为引领中国历史发展前进方向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是为崇高理想而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庄严承诺。纲领是一个政党正式表述出来、严格信奉和坚持的原则是一个政党奋斗的旗帜。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为了实现这一最高理想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特点和中心任务科学地提出了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在广大党员群众中高扬起为人民利益和共同目标而团结奋斗的鲜明旗帜。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社会历史前进的内在要求和无产阶级政党以人为本思想的凝练表达。

 党的宗旨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

 1945 年党的七大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正式写进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纵观党成立以来的历史尽管不同时期的工作任务不尽相同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没有变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始终没有变。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而“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

 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利益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奉献精神与人民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优良作风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鲜明地体现了我们党最可贵的政治品格。

  回顾党 80 多年的奋斗历程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纲领、宗旨和理论等顺应了科学社会主义所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主导着党的全部实践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党才得到了历史的认可和选择 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这是历史和人民之所以选择我们党的根本依据 也是我们党始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选择的根本原因。

  二、 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创造历史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在带领并依靠人民不断开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新局面的伟大进程中确立并巩固了自己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80 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相统一 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相统一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壮丽篇章。

  中国共产党始终屹立于时代进步的潮头带领人民创立了彪炳千秋的历史伟业。从 1840 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近代中国面临着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十月革命的隆隆炮声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人的路”成为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历史方向的正确选择。上世纪 20 年代初期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勇敢地承担起救国救民的重任高擎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大旗开启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篇章。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践踏中华大地、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首先提出团结抗日的口号建立统一战线广泛发动群众坚持持久作战为全民族抗战胜利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面对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包围、封锁和扼杀在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个前途抉择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粉碎了敌人的进攻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面

 对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巨大困难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握历史前进的脉搏依靠人民在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扎根于人民。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与大力支持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谋福祉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80 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利益始终坚持吃苦在前、奉献在前不惧流血流汗乃至牺牲宝贵的生命。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群众用不懈的奋斗换来了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人均 GDP 只有不到 100 美元改革开放初期不到 200 美元到 2003 年已经突破了 1000 美元大关2008 年已达到 3266.8 美元。改革开放以来的 30 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中国人民从综合国力的极大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中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牺牲与奉献进一步坚信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选择了美好的生活和光明的前景。

  历史的选择最终要通过人民的选择来实现。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代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才当之无愧地成为人民群众的坚定选择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如果没有这个党的领导没有这个党在长期斗争中同人民群众形成的血肉联系 没有这个党在人民中间所进行的艰苦细致的有效的工作和由此而享有的崇高威信那么我们的国家就必然由于种种内外原因而四分五裂我们民族和人民的前途就只能被断送。

 历史发展的进程无可辩驳地证明 没有中国共产党 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

 三、中国共产党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始终接受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与选择

  中国共产党人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公仆意识。早在民主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就把执掌全国政权比作 “进京赶考”  提醒全党同志 “夺取全国胜利 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忧国、忧党“时刻牢记党在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时刻牢记自己对党的事业应该具有的使命感时刻牢记自己对人民所承担的庄严职责”。党的十六大以来面对深刻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和公仆意识深刻指出 “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总结近 20 年来世界上其他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执政地位的深刻教训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丧失领导和执政地位的危险对于任何一个执政党来说都是始终存在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对于任何一个执政党来说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中国共产党人要敢于和善于回答新课题、 迎接新挑战。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从当前的国际形势看由美国开始并向全球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并将继续对世界格局产生巨大影响。如何应对金融危机、趋利避害在本世纪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有所作为这对我们党是一个严峻考验。从国内环境看改革开放 30 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一些潜在风险和敏感因素还在增多社会稳定形势比较严峻。能否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落到实处进而实现调结构、上水平、促改革同样考验着我们党的领导和执政能力。从党的自身状况看长期以来我们党在自身建设上取得的重大成就有目共

 睹但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党的新期待相比在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执政能力和党性党风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新形势下世情、国情、党情给我们党提出的新课题、新挑战将是复杂的、严峻的也是长期的、持续的。

  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如一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始终如一地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始终如一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继续接受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和选择。

 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 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的更加辉煌的成就!

篇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的事例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首先,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 关键在于党的领导。

 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 现代化建设、国家统一、 人民的团结、 社会的安定、 民主的发展和法制的健全, 都要靠党的领导。

 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就会变的四分五裂, 一事无成。

 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别的政治力量都没有能力组织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其次, 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 现代化建设才能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 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正确方向; 才能指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才能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

 第三, 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是异常艰巨的历史任务, 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政党领导。

 中国共产党正是为全国人民所拥护, 能够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完成国家统一, 实现民族振兴的核心力量。

 4、“一国两制” 构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一国两制” 概括地说, 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 同时实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 即在大陆的广大地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在台湾、 香港、 澳门地区, 长时间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其基本内容包括:

 “一国两制” 的核心是实现祖国统一; 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 目的是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 实现形式是设立高度自治的特别行政区; “一国两制” 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5、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 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

 它所追求的目 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 个人得到充分发展, 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 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我国是人口众多、 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 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

 要把控制人口、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 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 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实现良性循环。

 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 资源、 环境的关系。

 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6.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有哪些?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包括以下:

 1.

 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国家的主权放在第一位, 坚决反对分裂, 始终维护国家安全;

 2.

 要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他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3.

 不结盟, 不搞任何形式的军事联盟和国家联盟;

 4.

 霸权主义和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

 5.

 中国永远不称霸, 永远属于第三世界。

 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就是将马科斯注意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的和中国实践, 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结合起来, 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哪四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3 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它形成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是被实践证明了 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是中国动产党集体智慧和结晶.

 20 世纪上半叶, 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是马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4 毛泽东思想的那同有哪些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党的建设理论; 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等等.

 5 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什么?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是贯穿于各个理论立场, 观点和方法. 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 即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

 6 什么是邓小平理论, 它形成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是当代中国和马克思主义,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7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改革开放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还包括现代化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统一战线, 军队和国防建设, 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 祖国完全统一, 党的建设等理论.

 8 什么是三个代表思想, 它形成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三个代表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反映了 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是三个代表重要精神的时代背景 9 三个代表思想主要内容是什么 P20 第六个自然段 10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基本要求是什么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其本要求如下: 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 第二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 第三, 科学发展观主张可持续发展 13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7 什么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 民族心里, 民族品格, 民族气质的总和, 是民族文化中古有的并且联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 是民族文化最本质, 最集中的体现

 19”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构思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P213-P215)

 1 一个中国; 2 两制并存; 3 高度自治; 4 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 单部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5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6 积极促谈, 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 7 积极促进两岸” 三通”和各项交流, 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 密切两岸经济, 文化关系, 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8 坚决反对任何” 台湾独立” 的言行; 9 坚决反对外国实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 10 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 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20 社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我国新形式下的外交的方针是什么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仅供参考)

  三、 论述题 1.

 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历史条件?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主要是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

 如何理解“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怎样贯彻落实“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既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又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揭示了 党的建设、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规律,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

 (一)、“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是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贯彻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坚持了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的根本立场, 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与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 是马克思主义在 21 世纪中国的新发展。

 同时,“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总结新经验、 概括新思想的基本成就。

 (三)、“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把“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要求全党把这一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 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决策, 也是一个历史性的贡献。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贯彻这一指导思想,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贯彻落实“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要求做到:

 (一)、 坚持与时俱进, 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二)、 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三)、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不断增添现代化建设的新力量。

 (四)、 以改革精神推动党的建设, 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3. 如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 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发展, 就是人的本质的发展。

 实际上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 就是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发展。

 在人与自然、 社会的统一上表现为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人的自 然素质、 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 就是在人的各种素质综合作用的基础上人的个性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指单个人的发展, 而是指全社会的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 人的发展不仅应当是全面的, 而且应当是自由的。

 人的“自由发展” 是指人作为主体的自觉、 自愿、 自主的发展, 是为了自身 人格完善和促进社会进步而发展, 是把人作为目的而发展。

 再次, 人的全面发展是具体的现实运动。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 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实现的过程。

 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一个辨证的历史过程, 它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并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要尽快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 在经济上必须努力建设我们的小康社会, 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第二, 要在政治上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 实现人民的愿望和利益。

 第三, 在文化上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

 第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保持身心健康。

 最后,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同社会经济、 政治、 文化的全面发展协调统一起来。

 4. 联系当代社会实际, 说明为什么我们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马克思主义诞生 150 多年来, 实际生活变动之剧烈和深刻, 达到了 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

 特别是进入充满挑战和希望的 21 世纪, 国际局势跌宕起伏, 新情况、 新问题不断涌现, 人类社会处于一个大变化、 大转折的阶段。

 从总的来看, 国际范围的政治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 科技信息化、 社会多样化发展, 相互交错、 变化多端。

 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 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 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 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前进, 甚至发生失误。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 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的道理所在。

 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的结晶, 从来就不是一个凝固不变、 自我封闭的体系, 而是始终与自己所处的现实世界紧密接触并相互作用, 不断吸收人类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 关注和研究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 在回应时代的挑战中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

 与时俱进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 也是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规律。

 党要践行“三个代表”, 就必须不断地有所发现、 有所发明、 有所创造、 有所前进, 决不能停留在已有的水平上。

 党要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 除了 拥有各种先进条件外, 最根本的是要靠自身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和创造力。

 失去先进性、创造性, 无论拥有什么条件, 终归站不住, 终归要失败。

 因此, 坚持党的先进性, 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核心, 而与时俱进则是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所以我们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5. 为什么说“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和精髓, 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灵魂和精髓,它贯穿于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始终, 是这一理论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也是理解这一理论体系的钥匙。

 依据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路线, 邓小平分析了 国际形势的新变化, 改变了 世界战争不可避免的判断, 作出了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主题的新判断; 总结了 以往在经济建设和生产关系改造方面超越历史阶段的经验教训, 作出了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的新判断。

 这两大判断构成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立论根据。

 依据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线路, 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

篇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的事例

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作为执政党,必须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扎扎实实做好经济工作。能不能驾驭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本上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水平,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政治制度的优势。党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党的领导当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抓住了中心工作这个牛鼻子,其他工作就可以更好展开。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领导人民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任务和途径在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说明: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讲清楚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意义、主要原则、基本任务和途径等内容。

相关热词搜索: 事例 发展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学富范文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学富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学富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10062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