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新闻舆论监督是负面报道吗5篇

时间:2023-05-10 09:30:06  阅读:

篇一:新闻舆论监督是负面报道吗

  

  传媒观察新时代背景如何做好舆论监督报道黄晟(金华广播电视总台,浙江,金华321000)摘要:近年来舆论监督报道受到新传播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已经逐渐被忽视,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也被削弱,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舆论监督报道是传统媒体如何进一步发展所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当下媒体舆论监督报道的现状,对在新时代背景下做好舆论监督报道的策略予以简要探讨,以期能够促进我国舆论监督报道在重重阻力下的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监督报道环境。关键词:新时代背景;舆论监督报道;个性问题;共性问题一、引言舆论监督报道在我国社会中一直发挥着对社会阴暗面的揭露、对社会正义的弘扬作用,对我国社会风气的规正、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都有着不可磨灭的积极影响。早些年,在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社会治理等等问题上浙江省的舆论监督报道在媒体报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以《今日聚焦》为标杆的各类媒体也纷纷加强了舆论监督报道的力度,舆论监督类的报道被推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媒体对舆论的监督已经不再激烈,舆论监督报道也逐渐落寞。近两年,许多地方台弱化了对舆论的监督,转而将地方媒体的重心放在了发展融合上,舆论监督类型的报道已经越来越少。看似舆论监督报道要退出媒体发展的历史舞台,但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活在表格里的牛》又正是一篇关乎扶贫大背景下的舆论监督报道,这意味着舆论监督虽然不再如往日般盛行,但舆论监督报道仍然在社会和媒体的发展进程中具有极大的存在意义。二、新时代背景下舆论监督报道的现状媒体的舆论监督报导在2001年到2010年间迅速发展写很快处于鼎盛的黄金时期,舆论监督报道对社会中的各种不良现象予以监督和批评,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社会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使媒体行业蓬勃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给媒体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新媒体取代了大部分传统媒体在人们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与之而来的是舆论监督报道在媒体报道中地位的逐渐降低。一来,新媒体的传播速度之快以及内容量知道是传统舆论监督报道所远远不及的,新时代背景下舆论监督报道产生了极大的生存危机。许多以舆论监督报道为主要内容的纸质媒体停刊,越来越多的媒体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媒体的发展和融合之上,积极探寻媒体的转型和升级之路,而对舆论监督报道这类出稿周期长、精力投入多、人力物力成本高的报道减少了工作投入。二来,虽然我国许多媒体在舆论监督报道方面都探索出了有效的工作方法,获得了成功的经验并且做出了不错的工作成果,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对舆论监督报道存在错误认知的现象。许多地方、媒体会认为舆论监督报道是负面报道,其揭露社会阴暗面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性,对国家政策、政府形象有一定的损害可能性,同时会影响到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十分抵触舆论监督报道。三、新时代背景下做好舆论监督报道的策略(一)建设高素质记者队伍新时代背景下要做好舆论监督报道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记者队伍,具有业务能力强的媒体记者是做好舆论监督报道的基石。一来,记者队伍在进行舆论监督报道过程中要始终以事实为中心,面对外界阻力也要恪尽职守积极还原事情的真相,加强舆论监督报道的深度。二来,舆论监督报道的记者应当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采访的技巧。通过侧面采访、暗访等方式挖掘事件背后的真相,缩短舆论监督报道的产出周期。三来,记者应当熟练掌握新时代背景下的现代化采访手段,只有适应时代发展的采访手法才能够产出与时俱进的、具有吸引力的舆论监督报道,使舆论监督报道能够便于读者阅读和传播。(二)选题需与国家政策、民生密切相关一篇好的舆论监督报道要立足在一个正确、有吸引力的选题之上,在做舆论监督报道时媒体要在选题上下功夫,选题要贴近国家的中心工作以及民生问题等,使舆论监督报道能够有实效,为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媒体报道要为人民服务,立足于民生,在选题时,要注意选题的搜集范围和线索的捕捉,对困扰人民群众生活的问题多加关注,还要对选题进行研讨和分析,进行初步踩点后,再进行详细、针对性的采访和拍摄,选题要与人民群众生活紧密联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三)注重建设性新理念,以个性问题反映共性问题舆论监督报道不是单一的将社会中的不良现象披露出来的工作,而是要通过对个性问题的报道反映社会中的共性问题。一方面舆论监督报道关注的个性问题需要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揭示问题唤醒社会和群众对共性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对共性问题的报道要保持观点的平衡,不能过分的渲染负面信息,要以事实为依据。另一方面,舆论监督报道要促进社会对共性问题的讨论,舆论监督报道也要参与到社会讨论当中,任何事物都有普遍的规律,揭示个性问题背后的共性问题才能够让读者关注到事件的本质。对共性问题的讨论要着眼于未来,考虑如何解决问题,以建设性理念作为衡量舆论监督报道价值的标准。四、结论在我国的社会监督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舆论监督报道是我国媒体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国的媒体报道内容更加丰富,增强媒体报道的公信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舆论监督报道也监督着我国社会中的一些不良现象,规正社会的不良风气,贯彻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社会在文明、和谐的氛围下发展进步。新时代背景下应当转变舆论监督报道发展思维,正确选题,积极关注民生,以个性问题反映共性问题,以期能够提升舆论监督报道的质量,促进舆论监督报道的进一步发展。参考文献:[1]刘乔木.探究新形势下新闻舆论监督报道的突围之路[J].西部广播电视,2018(20):46+48.[2]杨翠松.正确理解正面报道做好新闻舆论监督[J].采写编,2018(05):41-43.视界观.2021.04261

篇二:新闻舆论监督是负面报道吗

  

  第13卷第08期 Vol.13No.082022年4月 April2022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监督问题及应对思路康丽琳(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北京

  100053)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普及,新媒体成为公众接收新闻信息的主要方式。在便捷公众生活、带给公众丰富新闻信息的同时,新媒体也加大了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力。互联网中隐含大量良莠不齐的新闻信息,这些信息会给公众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带来消极影响。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引导舆论正向发展尤为重要。基于此,文章立足新媒体视角,阐述了新闻舆论监督的价值、特点,剖析了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最后探索了相应的应对思路。关键词:新媒体;新闻舆论监督;特点;问题;应对思路中图分类号:G21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8-0119-03舆论监督是公民宪法权利(监督权)的体现和常见形式。舆论监督常与新闻媒体联系在一起,不过新闻舆论监督只是舆论监督的一种。新闻媒体承担着传播新闻、正向引导社会舆论的职责,并成为最适合实施舆论监督的“操盘手”,新闻舆论监督也自然成为舆论监督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发布的门槛大大降低,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与传播者,这导致网络存在大量不良信息,给公众价值观带来消极影响。新媒体让新闻舆论监督面临严峻挑战,只有不断完善优化新闻舆论监督思路,才能维持正常社会秩序。一、新闻舆论监督的价值新的时代背景下,新闻舆论监督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缓冲矛盾、社会预警这两个方面。在社会发展的特殊时期,民众需要借助平台来发表意见、宣泄情绪,而新闻媒体可充当民众的泄气阀,让民众能够顺利实现为自己、为他人不幸发声的愿望。这里的缓冲矛盾主要是指新闻舆论监督可通过倾听民众心声、解决民众之急难愁盼等方法,舒缓民众的负面情绪,减少因民众不满、愤懑情绪较多而给社会造成的一系列恶劣影响,进而达到缓冲、减少与化解矛盾的目的。所谓社会预警,即大众媒体通过监督,对公职人员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揭露、报道、评论等,以向全社会发出预警的一种作用。新媒体时代,为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价值,就应当做好、做细、做实、做强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提升新闻舆论监督的质效。二、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监督的特点(一)舆论监督范围更广泛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监督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舆论监督范围更加广泛。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受到媒体数量、技术手段、新闻发布速度、新闻传播时效等客观因素影响,新闻媒体并不能对社会中发生的各种事件进行事无巨细的舆论监督报道,只有在涉及一些典型事件时,才会进行舆论监督报道。从此角度来看,新闻舆论监督的范围相对狭窄。在新媒体背景下,公众可以借助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及时性、高效性、共享性,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随时发布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新闻事件。全媒体、全主体参与的新闻舆论监督局面极大扩展了新闻舆论监督的范围。新闻舆论监督范围的扩大有利于真实地折射出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1]。(二)舆论监督主体更积极新媒体时代,一种新的监督主体,即草根监督主体出现并活跃于新闻舆论监督的舞台中。草根监督是一种与媒体监督截然不同的监督方式,其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可谓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新媒体环境下,草根监督主体参与社会生活、行使自身权利的意识进一步提升,态度也愈加诚恳。草根群体会对社会中的一些腐败行为,以及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发出预警,用自己的方式及早公布这些行为,以达到新闻舆论监督的目的。草根监督积极参与新闻舆论监督主要通过两个方式,一是积极主动向电视、广播、报刊等主流媒体提供重要新闻信息;二是自己将收集到的新闻信息,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发布出去,以践行监督职责,行使自身权利。(三)舆论监督方式更多样新闻舆论监督可通过传统媒体方式落实,也可通过新媒体方式落实,这意味着,新媒体时代的新闻舆论监督方式更加多样化、多元化。新闻研究导刊JournalofNewsResearch

  11媒介观察传统媒体在新闻舆论监督方面具有较强的公信力与权威性,但手段、渠道过于单一,在新闻事件及时、快速、立体化报道呈现方面存在不足。新媒体平台的出现丰富了新闻舆论监督的手段、方法,拓宽了监督的途径,如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平台既能承担新闻舆论监督的任务,也能为传统新闻媒体进行监督辅助,提高新闻舆论监督的整体效果。新媒体丰富了新闻传播手段,提高了传播的速度,这让新闻舆论监督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媒体监督这一种形式,而是更丰富多样。三、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一)新闻信息质量参差不齐新媒体虽然扩大了新闻舆论监督的范围,但同时也降低了新闻信息发布的门槛,这导致网络上的不良信息、负面言论激增。质量参差不齐的新闻信息干扰了公众的分析与判断力,容易让公众产生焦躁情绪,引发公众不安心理,这对社会的稳定发展极为不利[2]。新闻信息质量参差不齐,一方面表现在网络“三俗”信息持续泛滥,另一方面表现在虚假信息难以遏制。一些网民为吸引流量,不惜发布一些低俗、媚俗、庸俗的新闻信息来博得关注。一些浏览者在自身素质较低、信息甄辨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被这些“三俗”信息吸引而无法自拔。另外,一些人为牟取个人私利,不惜发布大量虚假信息,极大扭曲了公众的价值观。(二)网络暴力对社会影响较大新媒体下的网络舆论监督虽然能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震慑一些不法行为,但不当的舆论监督容易引发网络暴力。新媒体平台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了更加自由的网络言论发表渠道,让人人都能参与到新闻舆论监督中。但是,我国网民的受教育程度不一、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极易出现一部分群体针对某个个体进行非理性、大规模的舆论攻击,引发网络暴力。一些舆论监督者往往打着“正义”“爱国”的幌子,对攻击对象进行非理性猜测,言论打击与侮辱,给攻击对象造成严重的心理与生活负担。网络暴力的发生与舆论监督主体的嫉妒心理、仇富心理、虚荣心理等有关,但从根源上来说,主要是因为舆论监督主体的综合素质不高[3]。(三)负面舆论对行政机关造成干扰当今时代,国家虽然高度重视新闻舆论监督,新闻舆论监督也成绩斐然,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网络中依然堆积着大量的负面舆论。网络中的负面舆论极具破坏性,不仅会给民众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带来消极影响,而且会干扰行政机关工作的顺利开120 新闻研究导刊JournalofNewsResearch展。很多情况下,网络上集中爆发的舆情民意,特别是一些不理智、不公正且具有煽动性的负面舆论,会对我国行政机关处理事件造成影响。当大量不良负面舆论爆发时,如果不对这些舆论进行及时管理,不法分子便会利用负面舆论的力量蛊惑群众干扰行政机关行政权力的实施,让民众对行政机关失去信心。(四)新闻舆论的相关规定不够健全互联网的隐匿性、开放性虽然为公众进行舆论监督提供了方便,但同时也为网络虚假、不实信息的传播搭建了平台。目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相关规定还不够健全,无法确保网络新媒体舆论监督信息的真实、客观与公正。一方面,对信息的审核与把关不严,导致很多负面、虚假信息泛滥。另一方面,网民自我监督、互相监督的意识薄弱。在新媒体时代,国家应健全新闻舆论监督的相关规定,以规章制度的形式明确不同监督主体的责任,强化其参与舆论监督的意识,并借助这些制度对网民、各大媒体组织的行为进行约束,从根源上杜绝不良信息传播。四、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监督的应对思路(一)提高网民这一监督主体的综合素养应提高监督主体的综合素养,使其客观、真实进行网络信息发布,公平、公正进行新闻舆论监督。首先,重视网民综合素养的提升。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落实,应从网民这一重要监督主体上着手,对网民进行线上或线下的舆论引导教育[4]。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网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网民的思想、行为等进行正向引导,以避免网民在舆论监督时出现思想偏颇、言语过激的“网络暴力”行为。其次,培养网民网络自律,以及甄别判断新闻信息的能力。对网民开展规范发布新闻信息,以及不良信息甄别、剖析、判断等的教育活动,使其既能够科学发布言论,又能够不随波逐流。最后,对网民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法律教育、道德教育等,约束其行为,构建绿色的网络环境。(二)全方位强化新闻舆论监督的效果新媒体时代,为保证新闻舆论监督取得良好效果,就需要多途径、全方位地实施监督。第一,公众应充分发挥新闻监督的作用。新媒体背景下,新闻舆论监督的范围得以扩大,为保证监督效果最优化,每个人都应参与到新闻舆论监督中,扮演好新媒体背景下新闻舆论监督主体的角色。鼓励公众通过新媒体渠道进行舆论监督。第二,媒体平台加强自主监督。各大网络交互网

  站、网络媒体平台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自身网络信息审核机制,严格审核程序,规范审核标准。媒体平台积极回应公众揭发和举报信息,并深入调查举报事件的真实性,及时向公众反馈以防不实言论、负面信息飞涨。第三,政府应加强舆论工作,进行正向舆论引导。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对新媒体、自媒体、传统媒体的传播内容、传播途径等进行合理的管理,使其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传播先进思想、文化与观念。第四,媒体人应增强自律感。作为重要的舆论监督主体,媒体人应坚守职业道德,秉承公正、客观的态度发表健康真实的言论,并自觉抵制不良信息言论,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三)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监督的权威性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新闻媒体虽然在新闻时效性方面略逊色于新媒体,但在新闻质量、新闻传播公信力、专业性与权威性方面却更胜一筹。当各类新闻事件在网络中迅速传播时,传统报纸、电视、广播等主流媒体应凭借新闻报道专业、客观、深度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优势与新媒体形成互补,进行正向舆论引导[5]。传统媒体如何发挥自身的专业性、权威性呢?首先,提高政治站位,尊重新闻传播规律。传统媒体应明确自身在新闻舆论监督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提高政治站位,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新闻舆论监督。同时,要尊重新闻传播的客观性、真实性特点,能够在瞬息万变的网络环境中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好人民群众思想的领航者与引路人。其次,传统媒体工作者应经常学习新的法律法规,避免报道失误、出错。最后,积极学习新技术、新知识与新政策,提升新闻报道的专业技能,保证报道的公信力。(四)完善新闻舆论监督的相关规定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将直接导致新闻舆论监督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为确保新闻舆论监督质效,有必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新闻舆论监督的相关规章制度。首先,细化规章制度建设,补齐新闻舆论监督规章制度方面的短板。要在《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完善并细化新闻舆论监督的相关管理制度,为网络舆论监督规范化、标准化推进提供明确指导[6]。具体来说,主要可从网民舆论监督的权利与义务制度、网民安全文明上网相关规定、网络监督管控相关制度,以及网络舆论监督责任追踪制度、网络犯罪惩戒制度等方面予以完善。规章制度的制定不仅约束了网民、媒体人的行为,使其增强网络监督自律意识,而且还有助于减少网络犯罪的发生。其次,提高新闻舆第13卷第08期 Vol.13No.082022年4月 April2022论监督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相关部门应对违反新闻舆论监督相关规定,涉及网络犯罪的责任组织或个人进行严厉惩处,以儆效尤。(五)强化新闻舆论监督的信息化建设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监督应实现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7]。首先,政府应进行信息化的新闻舆论监督。政府部门应借助便民服务与政务APP对一些新闻信息及时公开与透明化,如对相关行政处理结果、最新政策等进行公开宣传于解读。针对新媒体平台中流传的一些不实言论及时辟谣、及时更正。其次,相关监管部门应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对网络新闻舆情进行搜集、监管控制,一旦发现有不实、不良言论,应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处理。最后,电视、广播等要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对新闻信息质量进行严格审核把控,在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报道。五、结语新媒体时代的新闻舆论监督呈现出很多新特点,舆论监督的范围较之前任何一个阶段都更加广泛,各大舆论监督主体舆论监督的积极性空前提高,舆论监督的方式也突破了单一、陈旧的局限性,逐渐朝着多样化、多元化发展。纵观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监督现状,我国新闻舆论监督还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从提升网民这一舆论监督主体的综合素质、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强化新闻舆论监督效果、发挥传统媒体监督的权威性、强化舆论监督的信息建设等方面来应对和改善,以确保新媒体时代的新闻舆论监督能够更加规范、有序、高效化展开。参考文献:

  吴迪,董宁.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舆论监督问题与优化对策[J].传媒论坛,2020,3(23):42-43.

  孔维佳.新闻舆论监督法治路径分析[J].中国报业,2021(24):42-43.

  黄昕洋.浅谈新闻舆论监督报道如何既显力度又有建设性: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J].新闻传播,2021(24):22-23.

  李鑫.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提升新闻舆论监督效果[J].新闻传播,2021(16):110-111.

  方舟.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舆论监督问题与优化对策[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14):49-51.

  赵晨民.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发挥社会新闻舆论监督的导向作用:以苏州日报报业集团“晚报锐新闻”项目为例[J].记者观察,2021(11):90-91.

  范永松,易守华.新时代新闻舆论监督的价值、内涵和路径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7):24-27.作者简介?康丽琳,本科,编辑,研究方向:新媒体。新闻研究导刊JournalofNewsResearch

  121[1][2][3][4][5][6][7]

篇三:新闻舆论监督是负面报道吗

  

  新闻舆论监督

  一、新闻舆论监督概说

  1、舆论监督:

  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监督,指社会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权力中的偏差行为进行批评和制约的社会现象。是一种软性的社会监督

  主要是通过社会公众发表意见,形成批评性舆论,对监督对象产生矫正和制约作用。

  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基础来源于《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舆论监督的特点

  鲜明、具体的指向性。

  制约力量

  的非强制性。

  一定程度的公开性。

  2、新闻舆论监督

  通过新闻媒介对公共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及其他不良社会现象进行批评和制约。

  3、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的意义

  社会民主机制:越是民主、文明、进步的社会,新闻舆论监督氛围越好

  权力制约机制:软制约

  二、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和对象

  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舆论监督应着眼于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增进人们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新闻舆论监督是否等于新闻舆论引导?

  新闻舆论监督是否等于新闻批评?

  新闻舆论监督要体现正确的舆论导向,但是又不同于一般的舆论引导,后者主要是正向引导,传播正面舆论,前者是强力制导,通过揭露社会偏差行为,对偏离社会规范与党政方针、政策有害社会稳定和进步的思想、行为进行矫正。

  新闻舆论监督分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即包括批评又包括建议评价。

  新闻舆论监督有批评但不是简单的批评。在批评中有引导、有剖析、有辩证的方法,有实事求是的作风。

  1、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

  人民群众:人民群众通过新闻舆论机关依法对国家事务和公众利益相关的事务的监督

  作为新闻舆论监督主体的人民群众及其载体的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权受到法律保护。

  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在行使舆论监督权利的同时受到宪法和法律的规范。

  2、新闻舆论监督的对象和范围

  公共权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公共人物:对公众所熟悉、对社会事务有着频繁参与行为的人物。

  社会思潮:反映一定阶级、阶层利益和要求的一种思想倾向

  三、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

  党性原则: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反对自由化的思想

  正面为主原则:处理好正面报道为主和新闻舆论监督的关系

  平等原则: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监督平等

  高层权力与低层权力平等接受监督

  被监督者和监督者平等接受事实检验

  依法原则:新闻舆论监督不能侵犯公民与法人的合法权利

  四、新闻舆论监督的特点

  新闻舆论监督的一般特点

  1.意识形态性

  2.舆情性

  3.公开性

  4.广泛性

  5.非强制性

  新闻舆论监督在社会转型期的新特点

  舆论监督的目的在深化

  舆论监督的重点在扩大

  舆论监督的规则在加强

  舆论监督的力度在强化

  五、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方法

  媒介公开批评

  内参:群众反映强烈但近期难以解决的问题;头绪复杂、利弊难以权衡;实际工作和政府政策不一致的问题。

  六、新闻舆论监督遇到的问题

  采访难

  发稿难

  打官司难

篇四:新闻舆论监督是负面报道吗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浅议新闻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靳琳琳

  刘溢敏

  来源:《新闻世界》2012年第06期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当前舆论监督的环境越来越宽松,监督的范围也在逐步扩大。但是新闻舆论监督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不容忽视。记者的采访权得不到保障,跟风,反舆论监督现象广泛存在。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注意并解决。

  【关键词】舆论监督;采访权;反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当前舆论监督的环境越来越宽松,监督的范围也在逐步扩大。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虽然不具有强制性,但这种监督以公开曝光为主要形式,传播快,范围广,影响大,有很强的威慑力和广泛的警示作用。但是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舆论监督也不例外,它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种种问题。

  一、采访权得不到保障,舆论监督将成为纸上谈兵

  例如,在最近发生的河南漯河违法建别墅事件中,记者在采访时遭到当地房管局副局长持枪殴打。这一事件被网友拍摄下来发到网上,各大论坛和微博疯狂转载,网帖称:“记者前去采访漯河违章别墅群,结果被漯河市召陵区房管局副局长牛豪用枪顶头狂殴威胁”。事件一经传播,引发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犯罪嫌疑人也被警方刑事拘留。

  近年来,记者针对违法违纪的现象进行采访时,经常会遭受谩骂,殴打,阻挠,跟踪。根源在于被采访者想要维护当地和部门形象,掩盖其存在的问题。殊不知,纸是包不住火的,有时候“堵”不如“疏”。但是此次采访竟然遭到持枪殴打,情节严重程度完全超乎人们的想象。我国法律明确禁止官员在职经商,经过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即涉事官员就是别墅项目的股东,可见是知法犯法。其次,国家明文禁止别墅开发,而房管局副局长牛豪却可以参加别墅开发,并且在没有任何审批手续下照常开发。记者的采访触动了官员的利益,引发了持枪殴打恶性事件的发生。

  从这一事件我们深刻地发现,记者的采访权如果没有法律保障,记者的生命将得不到维护,负面新闻的报道将举步维艰,舆论监督将会成为一纸空谈。

  二、新闻在舆论监督时容易找个噱头就跟风

  黄穗,前国家羽毛球世界冠军,现已退役,并就任湖南省体育局副主任。他三年没有上班,近日竟代表澳大利亚队参加国际羽联澳大利亚黄金大奖赛。

篇五:新闻舆论监督是负面报道吗

  

  对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点思考2019-10-26开展舆论监督,是新闻传媒的重要使命和功能之?,也是党的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让权?在阳光下运?。但在实际?作中,如何做好舆论监督,却是媒体亟待破解的难题之?。省委书记卢展?在河南省省会新闻界迎新春茶话会上明确指出:现在舆论监督不是过的问题,?是不够的问题;不是要削弱,?是要加强。那么,如何更好地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呢?充分理解舆论监督的内涵,认清做好舆论监督的意义舆论监督是?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党务、政务活动和各级机关包括领导?部实施的民主监督。它有着其他监督形式不可替代的作?,西?称之为“第四种权?”,我国古代则有“?及乘舆,则天?动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苏东坡)的说法。我们党历来?度重视舆论监督,通过舆论监督开展批评和?我批评,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但近年来,舆论监督却好像?把双刃剑,被监督者?肚?怨?,?媒体弄不好也是“伤痕累累”。这主要是在认识上产?了偏差。?是把正常的监督看做是负?报道,甚?是反?报道。?对问题,更多地不是从??找原因,?是?事化?、?事化了,最后舆论监督不了了之。这种做法,不但削弱了舆论监督的?量,也剥夺了公众的知情权。维护的是少数?的利益,失去的是党委政府的公信?。?是有些媒体把舆论监督当成是单纯的曝光,甚?发展到恶意炒作。个别媒体或因为经营任务压??,或因为新闻从业?员缺乏职业道德,把舆论监督当成?种?段,四处去找问题,拉?告,甚?收?钱。前两年,我国?些产煤区假记者横?和矿难封?费事件,就是媒体监督权被滥?的结果。当然,监督报道屡遭“封?”,从表?看受损的是媒体监督权,实际丧失的却是媒体的公信?。要充分理解舆论监督的内涵,关键是正确认识其与正?宣传的关系。正?宣传与舆论监督,是新闻?作的两项重要任务,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尽管形式和?度不同,但?者的根本?的?致。就如卢书记所说“舆论监督不能叫负?报道,?应是正?报道”。?者不是必居其?的关系,不存在两难选择。舆论监督的?的在于警?与鞭策、在于最终增强正?宣传效果。充分发挥党报集团的资源优势,丰富舆论监督的内容渠道开展舆论监督,党报集团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优势。河南?报作为我省新闻宣传的主?军和主阵地,能够更准确地把握省委省政府的?作重?,从更?层次为开展舆论监督做好引领。其监督的重点应该放在: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切实维护?民群众利益的情况;党和政府明令禁?的不良?为;法律、法规、党纪、政纪所不容的违法违纪?为;违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败坏社会风?,为?民群众所憎恶的种种不良?为等??。?前,《河南?报》开设有“舆论关注”、“民声民情”等舆论监督的专版。另外有“新闻视点”、“焦点?谈”等栏?,及时对社会热点进?深度报道和互动交流。“中原时评”则充分发挥新闻评论这个舆论监督的利器,对各种不良社会现象进??辣抨击,极?地增强了报道的权威性、公信?和针对性。当然作为党报,开展舆论监督要求更加慎重,必须把好关,掌握好度,选准切?点,必须坚持正?宣传为主的?针,切不可随意炒作,盲?追求轰动效应。相?党报,都市报在舆论监督上更为灵活多样。从全国范围看,许多都市报都是以舆论监督报道?得到了读者和市场的认可。如发展较快的南?都市报,就始终坚持以批评报道甚?是负?报道为主。与党报相?,都市报既可以“打?虎、抓典型”,也可以“打苍蝇、抓?活”。这?年,河南?报报业集团所属媒体在参与舆论监督上各展所长。?河报与省纪委纠风办独家合作开辟的“政风?风热线”,集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专门机关的监督于??,关于交通和医疗??的监督报道,如公路治“乱”盯上“电?眼”、全省医院?检查等报道,反响不错。河南商报善于“以?见?”做?章,从?活中的细节去发掘新闻价值。如3?20?,《河南商报》策划的“你不管、他不管、谁来管”两个专版,借查处地沟油和蛋糕房注册难两件事,对部门之间推诿扯?,形成监管真空的事情进?报道,反响很好。河南法制报??于政法战线做好舆论监督,媒体的影响?逐年提升。发挥好新媒体的技术优势,是舆论监督的重要创新。与纸质媒体相?,新媒体监督的渠道更多,互动性更强。近年来,许多舆论热点都是由?络兴起,并通过论坛、博客、微博等快速传播,监督效果远超纸质媒体。?前,新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已被社会所认同,《河南?报》的焦点?谈、?河?的?河论坛已成为我省反映民意、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窗?。?河南?机报的订户突破百万份,可以在第?时间把新闻发送到?户?机上。这些都是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平台,也是破解舆论监督难的重要依托。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新媒体在舆论监督上作?会更?,影响?也会越来越?泛。注重制度规范和舆论引导,为开展舆论监督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是化被动监督为主动沟通,?对问题不回避、不遮掩。在资讯愈加发达的今天,遮掩回避监督的观念已经过时。新的舆论环境下,化解监督困境的关键是迅速占领舆论引导的制?点,掌握舆论的主动权。?前,甚?是主管宣传的也开始设置??的新闻发??。另外,?“5·12”汶川?地震,尤其是北京奥运会以来,新闻报道的开放度逐渐增?,单纯的?政?预观念已经落伍,有些地区已经开始?法保障舆论监督。如《昆明市预防职务犯罪?作条例(草案)》就明确规定“?扰、阻碍新闻媒体依法开展舆论监督的,对负有领导责任的主管?员和直接责任?予以问责,直?追究刑事责任”,从法规制度上为媒体正常开展舆论监督提供了有?保障。?是媒体要敢于开展舆论监督。“铁肩担道义,妙?著?章”。媒体是党的“喉?”,是?民的代??,开展舆论监督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可现实?活中,媒体往往喜欢作正?报道,歌功颂德,皆?欢喜,对开展舆论监督有畏难情绪,以?于虽有线索却不敢写,只能等,最终丧失了开展舆论监督的最佳时机。另外,监督层次也是难题,许多监督报道只能在基层进?。虽偶

  有重量级的监督报道,对象也?多是“死?虎”。再就是采编队伍的素质以及?作作风上的问题,不会监督、不懂监督的现象存在,深?不下去,掌握不了第??资料,遇到问题和?盾就绕着?、躲着?,也是值得重视的?个原因。凡监督必触动?些?的利益,作为媒体,?使舆论监督尚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2008年,辽宁西丰县官员进京拘传记者的事情;去年,长江商报记者姚海鹰受到被报道对象――武汉江岸区检察院的?法传唤和??威胁。这种事例不胜枚举,舆论监督的路上可谓荆棘丛?,关键是要给媒体开展监督创造?个宽松的环境。只要如卢书记所讲的那样:媒体只要实事求是,只要是站在公道的?场上,只要舆论监督的出发点是为?民利益的,是为了帮助党委、政府改进?作,能够做到准确、公正、正义、正?的,就是合适的舆论监督。?者?罪,要?励媒体?胆开展舆论监督。就如法学家贺卫?所说:如果只有百分之百的正确?论才能发表的话,最后就没有?论?由了。如果为了保障名誉权,?家都噤若寒蝉,媒体的监督也将名存实亡。(作者单位:河南?报报业集团)编校:郑

  艳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0好?章需要你的?励你需要服务吗?提供?对?服务,获得独家原创范?了解详情期刊发表服务,轻松见刊提供论?发表指导服务,1~3?即可见刊了解详情被举报?档标题:对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点思考被举报?档地址:

相关热词搜索: 新闻舆论监督是负面报道吗 负面 舆论监督 报道

版权所有:学富范文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学富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学富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10062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