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及对策10篇

时间:2023-05-16 09:20:07  阅读:

篇一: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及对策

  

  一、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1、害怕学习,成绩不稳定。中专学生在中考竞争中失利,学习上的多次失败使得他们对学习没有兴趣,遇到比较喜欢的科目或对任课老师有好感,成绩会好些;多数科目分数很低。看到成绩,在短时间的懊悔后就抛之脑后,相当一部分甚至对分数没有感觉。

  2、以自我为中心,逆反心理较强。由于思考能力不强,无法从全局来看待事情,中专学生的自我意识太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很重,不顾及集体利益。在接受老师和家长批评教育过程中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有时会故意和师长对着干。

  3、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力差。高兴时做什么都好,不高兴时什么都不想做,哪怕知道应该做的也不做,情绪起伏大,而对自己要求又不高,经常不看场合,不考虑个人形象任意而为,违反校纪班规的事情时有发生。

  4、存在一定的人际交往障碍,合作精神不够。中专学生总体上缺乏合作精神,有时表面平安相处,但是没有坚固的基础,一天之内就可以从好友变为“敌人”;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性格内向,不善于和人交往,有意无意地封闭自己,走不出个人狭小的圈子。

  二、应对策略

  要完成学校的教育任务,除了家庭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外,最为主要的还需从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方面入手,针对心理取向的消极因素,展开经常性的“五个加强”教育。

  1、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树立学生的远大理想

  面对现实,树立崭新的德育观和正确的育人观,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学校教育方面尤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应该把行为规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人生观与世界观教育等主要教育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专题,落实到每一个学期的教育计划中。

  2、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学生的人格

  在校学生有相同的学习生活条件,有年轻人共同的心理特征,有相似的思想

  观念和行为方式,但也面对着共同的发展课题,如成长的困扰,主要是他们在学习、交友、人际关系、就业和恋爱中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在良好气氛下展开交互作用,使他们认识自我不断调整。团体心理辅导正是为了培养人的信任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助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相互交流、共同探讨鼓励分享最终实现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适应性、促进人格成长和全面发展。

  3、加强对学生的正面自信教育,激励学生的发展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必须利用各种手段、各种途径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增加其动力,让他们始终对成功保持强烈的期待。这就要求教师和父母对学生的成功抱有信心,并不自觉地把这种期待暗示给他们,使他们感受到期望,从而增加自信和动力。除此而外,还要不断强化学生的优点。行为心理学认为:学生的优点是被强化出来的,缺点也是被强化出来的。要使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家长、教师就要正确运用强化原理,用表扬、鼓励、赏识、奖励等方法强化他们的优点,同时要包容甚至忽略他们的缺点,让他们的缺点逐步得到克服。

  4、加强对学生的自我管理教育,引导学生的成长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德育工作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是提高德育工作成效的有效途径。

  5、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自我提升,强化良好的师生关系

  当前青年学生的重要特征是思想活跃不保守,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信息。教育者只有自己知之甚多,才能避免把自己局限在某一范围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关注教育发展动态和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从学生的情感、兴趣和需要出发,给学生指明方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突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造精神。同时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达到优化师生之间的合作的目的。特别是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对学生多倾注爱心,尊重和关爱每一个学生。中职学校的一些学生对很多事情总是抱着消极的态度来应对,要改变这种消极心理,只有以爱做桥梁。多与他们接触,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谈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学习

  和生活中寻找愉悦感、安全感和尊严感。

篇二: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及对策

  

  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特点与对策研究

  赵婧妍

  【期刊名称】《全文版:教育科学》

  【年(卷),期】2016(000)005【摘

  要】目前,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不再是高学历,而是高能力。职业院校作为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院校,提升学生的能力是学校发展的根本。由于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及教育环境的变化,职业院校学生无论从个性的角度还是对自我的关注度都发生了较大变化,除了具有这个时代年轻人普遍存在的一些共性外,提升学生能力的根本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院校中的学生具有独特的学习特点,探究这些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根本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页数】1页(P215-215)

  【作

  者】赵婧妍

  【作者单位】佳木斯职业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2【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A

  【相关文献】

  1.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特点与发展对策研究2.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对策研究3.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的关联性--对学习能力缺失的一个解释4.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特点及对策研究5.关于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特点与对策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三: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及对策

  

  浅谈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及管理方式

  【摘

  要】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观念比较薄弱,存在着政治热情不高、自信心不足和自律能力低等思想道德问题。文章主要分析了高职学生的特点,并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提出了开展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思想教育;学生特点;教育管理方式方法

  1.高职学生特点

  高职学生接收的是专科层次教育,人学分数普遍较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导致他们在踏进校门后,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学习态度、心理意愿等方面具有明显不同于其他本科学生的特点。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和调查我发现高职学生主要有以下特点。

  1.1文化课水平相对较低,自我控制差

  通过几年的学生管理工作发现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家庭条件优越,根据中国的国情,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往往在家中衣食无忧,父母由于忙于工作对学生的管理跟不上,学生自控能力差,学习缺乏主动性,学生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因此,这些学生往往综合能力强,但学习能力差。

  1.2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大部分学生认为他们进了高职院校,只要在校期间每门功课达到六十分,他们就可以这样无忧无虑的度过三年的光阴,然后顺利拿到毕业证。其实等他们面临毕业的时候他们才知道自己学到的知识是多么的少,懂得的社会常识是多么的浅薄。所以我们学生管理老师一定让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这样不仅让他们在参加活动中来锻炼自己,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素养;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所以学生在校期间多举办对学生有意义的活动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这方面我认为我们学校就做的很好,每年我们学校都会举办我们学院自己特色的“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节”

  和“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艺术文化节”,两大品牌的一系列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而且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3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从学生入学就开始培养起来的,所以大一学生的辅导员老师以及任课老师对他们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起关键作用的。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提高学习动机、利用网络优势,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来为学习和成才服务、加强研究型教学、加强日常管理等等。

  1.4文化素质参差不齐

  大部分高职学生文化基础差,因为来自不同的家庭,所以他们的各方面素养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更应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文化素养的培养对学生以后到社会参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高职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的培养,这直接关系到他们毕业后是不是可以很快融人到单位中,所以学生的文化素质的教育也是高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转变教育管理理念.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方法

  针对高职学生的以上特点,其教育工作就不能完全照搬以前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必须适应新型教育体制的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针对学生的显着特点,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把尽可能多的学生培养成才。

  2.1首先,正确的严格要求学生

  高职学生多为文化基础较差的学生,对纪律较为松懈,作风比较拖拉,严格管理显得更为重要。“严师出高徒”,严格要求是为了使学生明辨是非,树立学习、作风及日常生活、行为等各方面的正确态度与良好的习惯。严格要求学生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人员的共同责任。身教重于言教,学校的管理者、教育教学人员必须以身作则,首先严格要求自己。实践证明,合理地严格要求会使学生得到更健康地成长。

  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

  3.结论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篇四: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及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和教育对策

  刘增平;马二娟;刘文霞

  【期刊名称】《河北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1(000)00【摘

  要】当前,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上,一方面是企业缺乏有技术的员工,一方面是大量的劳动力难以实现就业,加强职业教育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而职业教育要想实现大的发展,就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和契合点。这就需要广大教师正确把握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实现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统一。

  【总页数】1页(P75-75)

  【作

  者】刘增平;马二娟;刘文霞

  【作者单位】河北省平山县职业教育中心,050400;河北省平山县职业教育中心,050400;河北省平山县职业教育中心,05040【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712【相关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和教育对策[J],刘增平;马二娟;刘文霞

  2.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与班主任教育对策[J],石娟;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品德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J],刘殿正;4.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认知领域和情意领域特点与教育对策研究[J],<职业院校大

篇五: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及对策

  

  职业学校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对策

  摘

  要:本文从学生教育管理的角度,对当前职业学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职业学校

  学生

  问题

  对策

  职业学校作为培养新一代技术工人的重要基地,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然而目前我国仍然存在重普教轻职教的现象,因而造成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普遍较差,给教学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笔者就当前职业学校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做一粗浅的分析。

  一、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状况及主要问题

  职业学校学生中绝大部分都是所谓的“中考失败者”,整体综合素质相对较差,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学习基础薄弱,厌学情绪普遍

  由于入学方式发生了变化,生源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导致职业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也使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极大的考验。职业学校学生绝大多数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就比较差,属于不受学校和老师关注,甚至是被遗忘的群体。这些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整体综合素质相对较差,学习缺乏主动性,没有学习目标,学习态度散漫,迟到、早退、旷课、上课睡觉、上课玩手机等现象严重。初中阶段的受冷落以及中考失败的阴影在他们心中挥之不去,从而导致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失去信心,厌学情绪普遍。大部分学生本着混一张毕业证书,或是学一门手艺(技术)、找碗饭吃的想法进入职业学校,因而缺乏正确的学习观,学习目的不明确,思想上觉得读职业学校矮人一等,即使毕业了也还是做工人,没什么出息,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更谈不上主动学习和刻苦学习。他们往往以冷漠的态度对待学习,少部分学生甚至一学期几门功课不及格也无动于衷,仍然沉湎于上网、游戏中。

  2.法律意识淡薄,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职业学校学生由于普遍素质较差,加之不愿学习,法律意识极其淡薄,容易受社会上不良习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正确的交友观。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缺乏辨别力,对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的引诱和利用比较盲目或者麻木,分不清好恶,哥们儿义气思想严重。少数学生甚至糊里糊涂地加入了校园周边的各种帮派,成为危害校园黑恶势力的一员,或勾结社会不良青年欺负自己的同学,或参与社会不良青年的打架事件等。

  (2)学生中盲目崇尚武力、恃强凌弱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学生盲目模仿和崇拜一些不健康的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喜欢以武力的方式来解决同学之间的所谓“争端”,在同学中拉帮结派、“招小弟”,称王称霸,对不服欺侮的同学实施武力报复,甚至对其他同学以各种名义实施敲诈。

  (3)爱慕虚荣,导致畸形的消费心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惟一目标的亚文化,人际关系变得势利和冷漠,加剧了职业学校学生对金钱的渴望,也使得他们更加看重物质利益的作用,强化了他们爱慕虚荣的心理。同学之间比吃比穿比用,一旦别人讥笑自己穿戴不时髦、经济不宽裕,这些学生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当家庭正常的生活费不能满足其要求时,他们往往不顾家庭的经济条件,采取欺骗的手段,一次次向父母要钱。更有甚者,极少数学生竟然采取盗窃、敲诈等违法犯罪的手段获取金钱,来满足自己畸形的消费心理。

  (4)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这些学生普遍缺乏互助意识和团队精神,无论什么事情或行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喜好作为评判的基本标准,错误的面子观念尤其严重。他们常常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同学和老师,缺乏理解和沟通,要么清高自傲,要么嫉贤妒能,鄙视弱者,私下里胡乱议论,造成班级之间、同学之间的矛盾。

  3.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职业学校学生由于年龄层次偏低,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对事物的认识和鉴别能力较低,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部分学生思想上或多或少受社会上一些“江湖义气”“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不健康的思想影响,表现为理想丧失、学习目的不明确,道德水平下降,整天浑浑噩噩混日子,缺乏为社会服务和自立、自强的精神。

  4.缺乏正确的就业观

  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对自己的未来和职业生涯感到迷茫,对自己究竟喜欢做什么、将来能够做什么都不清楚。这些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不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就业定位,结果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同时部分学生在落实工作单位后,稍有不如意,就盲目跳槽,从而导致原本较好的工作机会白白葬送;还有的学生到了用人单位后不能适应单位的正常管理而失去工作机会。

  二、相应对策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状况以及主要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积极而有效的对策,旨在着力解决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

  1.加强日常行为规范

  新生进校时,应要求班主任利用每周一次的班会课组织全班同学认真学习《学生手册》等校规校纪,并结合形势及班级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好主题班会,同时通过军训、“三自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文明班级评比、文明宿舍评比等各种活动,有效地规范学生的言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和较强的纪律观念。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班主任,建立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班主任队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大计。班主任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主力军,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是学校兴旺发达、生存发展、保持稳定的有力保证。为此,一是要抓好班主任的学习工作,必须把“学习”放在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位置,使每位班主任都成为“学习型”的班主任,既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理论素养,又要向有经验的班主任学习治班经验、工作艺术和育人方法,从而在工作中提高本领,增长才干。二是要建立定期的班主任例会制度,通过例会总结班级管理情况,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防止严重违纪等恶性事件的发生。三是要在班主任工作中,提倡以“三心”(爱心、耐心、恒心)实现“三心”(学生安心、家长放心、企业称心)的做法,切实推行班会制度、谈心制度、班级日汇报制度、家校联系制度等各项班级管理制度。四是要建立班主任工作的“青蓝结对”和交流研讨制度。使班主任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管理经验、研究探讨工作问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从而积极有效地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

  务素质,使班主任能够对所带班级实施积极而有效的管理。

篇六: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及对策

  

  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及对策

  高职学生是指在普通高中毕业后,选择进入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深造的学生。因为与普通高中不同,高职学生往往要面对更为实际的生活与职业挑战,因此具有许多特点。本文将分别介绍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相应的对策。

  一、心理特点

  1.自立意识强

  相较于普通高中学生,高职学生更加自理能力强,意识也更加自立。因为他们普遍来自农村或者城市低收入家庭,面对经济压力更大,因此具有更强的自理意识。

  2.职业规划较强

  高职学生通常选择学习与自身职业志向有关的专业,因此有较强的职业规划和自我认同感。他们会更加明确自己的未来方向,并且为之付出努力。

  3.心态波动大

  高职学生因为面对职业和生活上的双重压力,因此心态波动较大。有时候会感到兴奋和激动,有时候则会感到迷茫和忧虑。因此对于情绪管理方面的需求较大。

  4.适应能力强

  高职学生因为进入职业学校的培训方式较为实践,因此具有适应能力强的特点。他们能够快速适应教学环境和生活习惯,也更容易接受实践方面的挑战。

  二、对策

  1.加强就业指导

  因为高职学生的职业规划较强,因此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就业指导,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职业信息和就业机会。同时,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2.加强情绪管理

  高职学生因为心态波动较大,因此需要学习情绪管理,包括如何减压、放松、沟通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学校也应该将这些知识融入到课程当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

  3.实践教学强化

  高职学生因为具有适应能力强的特点,因此学校应该更加强化实践教学,让学生更快地适应职业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模式。同时,要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接受不同的挑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4.保障学生权益

  高职学生通常来自城乡低收入家庭,因此学校也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况,加强对学生的资助和帮扶。同时,在学生的权益保障方面,学校也应该有明确的制度和规章制度。

  总之,高职学生具有自立意识强、职业规划较强、心态波动大、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学校应该根据这些特点,提供相应的教育和帮助,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业学校生活和学习。

篇七: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及对策

  

  Vocational?education

  职业教育大专院校学生特点分析及教学对策文/马梦雯摘要:本文主要是对当前大专院校学生的学习和个性特点进行分析,主要特点是学习能力差基础薄弱、性格活泼思维活跃、热衷于网络缺乏上进心,针对这些特点进而提出教学方面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大专院校;学生特点;教学对策1大专院校发展现状随着各个高校扩招政策的实行,国内专科院校以及专科毕业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在扩招的情况下,学生的综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也不一。目前,国内大专院校的发展现状概括如下:1.1?生源多样化大专院校的生源既有普通高中的生源,也有职高、技校和中专的生源。在招考方式、入学条件、教学侧重点方面的不同是大专院校生源多样化的主要原因。并且,学生在入学成绩、学习能力和成长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也很明显。一般来说,普通高中生源的学生,他们的入学成绩和学习能力相对好一点;而职高、技校和中专生源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稍微差一些。1.2?课堂氛围差大专院校学生的出勤率较差,经常出现迟到和无故旷课的现象。在听课方面,只有少数同学认真听课,部分同学只听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每个班级都存在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另外,大学讲课不像高中的时候使用板书,基本上都是用多媒体投影仪上课,上课的时候老师大多数时间是在讲台上面,缺少师生互动。专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差,加上大学学习不像高中学习带有一些强制性和监督性,所以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1.3?管理较松散大学管理不像高中管理那样严格,相对来说比较自由。课堂管理方面,主要是辅导员、班干部和任课教师点名;宿舍管理方面,主要是宿管或者辅导员查寝。其他的时间,一般都是学生自由安排。这样相对宽松的氛围,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或者养成不良的消费习惯,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2大专院校学生特点2.1?学习能力差,基础薄弱大专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较,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存在偏科的现象,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大部分属于学习能力较差或者自觉性较差的的群体。进入大学以后,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加上大学里轻松的学习氛围,他们对自己的要求更加松弛。所以,大专院校普遍存在学生逃课以及上课时玩手机的现象。部分学生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娱乐、兼职和消费上面,花在学习上面的心思和时间很少。2.2?性格活泼,思维活跃虽然大专院校的学生不爱学习,但是性格活泼开朗,兴趣广泛,动手和操作能力较强。他们热衷于参加学校的学生干部竞选和各种社团活动,也热衷于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或者从事兼职和实习等活动。在参加活动的时候,有热情积极性高,不怕吃苦,实际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比较高。2.3?热衷于网络,缺乏上进心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网络的普及,手机和网络占据了广大青年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尤其是专科学生自觉性和自控性较差,上课时玩手机的现象屡禁不止。他们上网的目的主要在于娱乐和社交,也就是打游戏和聊天、追剧、网购等等。对于自控能力较差的同学,很容易对网络产生依赖或者对网络上瘾,导致学业荒废,最后休学或者退学。部分同学由于警惕性较差,还会出现网络诈骗的事件,导致金钱损失,学生本人上当受骗受害。许多同学缺乏上进心,在浑浑噩噩中度过了三年,对人生没有规划。3教学对策3.1?多样化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大学课堂教学以PPT为主,主要的知识点都包含在课件里面,借助于多媒体和投影仪展示给学生看。与传统的板书相比,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在于其形式多样,教学内容包含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等等。所以,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在课件制作上面下功夫。在进行课件设计时,要将主体内容与背景颜色区分开来,突出主体内容。其次,颜色的搭配要科学美观,可以用冷色调作为背景色,主体内容使用暖色调。这样观看者有一种布局均衡稳定的感受,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另外,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鼓励学生走上讲台。给学生布置作业或者小组讨论,并让他们把成果做成课件,然后到讲台上给其他的同学进行讲解或者演示。3.2?增加实践教学,注重动手能力大专院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应用性人才的基地和摇篮,大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在技术岗位或者生产和销售岗位。大专学生的知识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较差,但是他们性格相对活泼,更愿意参与实践和实习。因此对他们的教学重点不完全在于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在于实践课程的实施。对他们可以增加实践课程和实习课程,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同时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通过校企合作,让企业管理人员给学生上课,或者让学习进入企业实习,这样学生们就可以将课堂学习的知识与工作相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还可以尝试让学生与公司职员互换岗位,一方面可以让公司职员利用大学资源进行继续教育,还可以为在校学生提供有意愿的实习经历,从而培养出兼具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综合性人才。3.3?借助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我们身处于信息时代,生活中经常要与网络打交道,所以可以将网络技术带进课堂。采用互联网与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搭建学生教学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教学工作网络化以及数据化。同时,信息化教学也可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和兴趣,让他们把注意力从手机娱乐上转移到手机学习上面。可以通过社交软件,比如微信和QQ,布置作业或者讨论题,鼓励他们思考和发言。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比如超星学习通、云班课,在里面上传学习资料和视频,发布作业和测试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参考文献:[1]?柳红蛟.大专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4(13).[2]?汪娜,何小河.浅析多媒体课件设计中色彩运用[J].科教导刊,2016(15).[3]?庄佳媛.浅论大专院校的教学管理[J].科技经济导刊,2019(35).作者简介:马梦雯(1990—),女,安徽泗县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市场营销。(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CuttingEdgeEducation

  教育前沿

  211

篇八: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及对策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显,本文主要分析高职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对策研究

  一、前言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开始正式出现并发展迅速,高职院校教育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和社会压力不断增加,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使得高职生面对越来越多的挑战,其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心理以及环境适应和心理等方面都随之产生一系列问题。由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其面对的问题又具备一定的独特性,因此分析和研究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并有针对性的实行相应对策,把高职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就十分有必要。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是刚刚成年的青年学生,与其他同龄的在校大学生一样,他们思想单纯,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性格尚处在可塑阶段,心理上较容易出现困惑和问题,冲突表现明显。高职学生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及青春期人格发展比较局限,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在现实与理想的碰撞之中缺乏足够的意志力和挫折耐受力,缺乏独立意识,学生性格极易走向极端。主要表现为;

  1.情感脆弱,缺乏自信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教育开始普及,许多学生都能够进入大学学习,但是与普通本科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历上没有优势,社会认同度不高,可能会存在自卑感,在这种比较中,他们的情感就会变得非常脆弱、敏感,时刻具有一种无形的自卑感,而文凭导致的就业与继续升学深造的局限,更增加了他们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自己人生价值的怀疑。这种不良的心态往往会导致部分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紧张,性格急躁、易怒,严重时甚至会发生过激行为,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2.就业压力大,心理焦虑程度高

  上个世纪末,我国的大学开始扩招,十几年下来,就业压力大早已经成为大学生普遍面临的困境,就业压力大也是社会有目共睹的。社会上很多用人单位盲目的提高学历要求,使得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大军中更加缺乏优势,失去很多竞争机会和就业机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的是要提高动手能力,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强调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有部分高职院校是附属于本科院校的,相对于其他高职院校来说,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相对较弱,导致这一部分

  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从而进一步加大了高职学生的焦虑。虽然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以通过“专升本”考试自考本科,取得本科甚至更高的学历,但是实际上“专升本”考试的录取率比率是比较低的。面对这种情况,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感到未来渺茫,不知所措甚至无法应对,于是选择逃避,破罐子破摔,不务正业,虚度时光,最终荒废了学业。心态上的偏差往往使他们走向极端和疯狂,形成恶性循环。

  3.学生自身对就读高职院校的认识不明确

  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都会有悲观、厌学的思想,心理压力较大,他们并不了解高职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有些是因为父母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有些是高考没有考到理想成绩而被动性地选择了高职院校,对自己在学校内所学的专业没有丝毫兴趣,缺乏足够的动力去学习。久而久之,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将会导致他们的心理出现裂痕,面对现实态度消极,面对问题选择逃避,极易悲观。

  三、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提出的对策

  首先,我们应当认识到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可塑性强的青年学生,主流思想还是积极向上的,这样一批思想活跃的青年们,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

  1.完善思想教育方法,帮助学生消除不良心理

  转变教育方式,当好学生的良师益友,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遇到挫折和压力时,往往不会去找学校教师倾诉,而是找朋友或者家长来解决,但是,大学时,很多的时候我们见到最多的是教师,高职院校确实应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去。学生在学校所接触到的教师比较重要,教师作为教育者,自身素质是相当重要的,在教育中要融入情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将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灵活教学。平时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及生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缓解和减轻他们焦虑、悲观的心理。

  2.构建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增强其就业信心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多多开展心理教育,创建健康向上、宽松愉悦的环境,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正确的就业观应该是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学校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在学校内举办指导就业的讲座,让学生们了解到就业的情况,可以有效缓解学生就业前的焦虑和压力。作为社会来说,应该对高职院校学生敞开竞争平台,转变选择人才的观念,给予高职学生更多机会。作为家庭来说,尽量给予孩子自由,培养其良好的性格和抗压素质,引导教育。学校、社会和家庭这三方面要紧密配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缓解其就业压力。

  3.加大职业技能培养力度,推行双证书

  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以就业为导向,增加高职学生实习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在实践中锻炼能力,使学生提前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增强自信心,并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组织、交际才能,为其将来的就业创下良好的基础。不但要学生拿到学业证书,同时更要拿到职业资格证书。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社会资源优势,帮助学生提供合适的用人单位。

  4.加强学习指导,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校应该在新生入学时就要对其进行专业教育,帮助学生找到学习方向和动力,迅速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同时,可以多多举办专业技能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

  开设心理咨询室,引导学生,开设心理课堂,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公平看待自己和他人,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抗压能力。

  参考文献:

  [1]殷雷.当代大学生就业的不良心理状态[J].心理科学,2004(4):993-996.

  [2]刘幼群.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12):56-58.

  [3]陶书中,袁海燕.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17):112-113.

  [4]马长路,薛文通.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研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9):78-80.

篇九: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及对策篇十: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及对策

  

  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现状及对策分析

  第一篇: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现状及对策分析

  现状:

  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现状及对策分析

  1,缺乏学习动力。由于没考上普高而上职高的学生,大部分存在着一种失落感,他们认为上职高没有前途,低人一等,盲目悲观。还有一些学生,原来就很差,考上了职高认为很不错哦,因而盲目乐观。而不论书盲目悲观还是盲目乐观,其思想上的共同点就是都认为职高“好混”,拿个毕业证容易,缺乏学习上的进取精神。具体表现就是对自己的要求不高、得过且过、不学、厌学。

  2,缺乏学习习惯,业余时间很少用来学习。相当多的学生的业余时间不是来学习的,而是哦用来看电视、上网的,上网也主要是聊天、玩游戏。甚至有相当多的学生上网、玩游戏已经到了不可自拔的地步,因此而迟到、旷课的现象屡见不鲜,许多学生上学、放学根本不背书包,因为他们回家从来就不学习,也就无须背书包。不良的学习习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业。

  3,缺乏恒心和毅力。许多学生也承认自己并不笨,学习不好的根本原因是缺乏恒心和毅力,一旦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放弃学习或自欺欺人,走“捷径”。更为严重的是,不学习、抄袭现象一旦传播开来成为社会风气就会互相影响,很多学生本来就意志薄弱、厌学、不学,不学习的现象会使学生产生这样一种心理,:大家都这样,我不学也不算什么,因而恶性循环,最终败坏了学习风气。

  几点建议;

  综上所述,职业高中学生厌学、不学习、成绩差、并非是智力原因,而是由于缺乏学习动力、缺乏恒心和毅力等内在原因以及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等外在原因。

  1,讲求理想教育,启发学生的内趋力。

  在初中阶段,大部分学生得不到老师应有的重视,逐渐失去了自信。进入职业高中以后更是觉得低人一等,前途和未来不再光明和美

  好,只想破罐子破摔,混张文凭了事。没有了理想和追求,也就是去了学习的动力,大部分学生是老师和家长“要我学”。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理想教育入手,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在入学伊始,就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入学教育和职业知道,要让学生了解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社会输送数以亿计有专业激素的劳动者的有效渠道,对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学校要请已经毕业的、学有所成的或事业有成的毕业生回校,现身说教,典型引路。要让学生认识到,能够上普通高中,考全日制大学,搞研究

  工作是一种选择;上职业高中,学一门技术,通过成人高考或自学成才,做高素质的劳动者,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从而逐步打消学生的自卑心理,树立职业理想,进而启发其内趋力,变

  “要我学”为“我要学”。

  2,立正确的学生观,全面认识学生。

  职业高中的学生其实很不幸,在他们违纪、眼学的背后,更多的是自卑与无奈。作为教师,切不可只看表面现象而忽视了实质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地认识学生,不仅要看他们的现在,还要看他们的过去;既要看他们厌学、破罐子破摔的表面现象,又要看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的原因;既要看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更要看他们身上可贵的优点、长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信心,得出“你能行”的结论,才能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有了自信,学生才有进步的动力。

  3,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教师无私的爱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亲其师,信其道”。职业高中的学生成绩大多比较差。面对这些孩子,职业高中的教育工作者承担着更重要的责任,既要授业解惑做教师,又要关心爱护做“父母”,还得纠正他们思想和行为上的错误做“医生”。

  因此,职业高中必须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求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耐心细致地讲解,照顾基础差的学生,而且还要课下补习,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真心爱护学生,注重保护他们的自尊

  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发掘他们的闪光点,褒扬他们的优点,引发他们的内在情感,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只有让学生渴望求知、求真、求美的心灵受到触动,萌发求知、求真、求美的欲望和行动,才会有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4,以学生为本位,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解决厌学问题的关键。职业教育摆脱了高考指挥棒的束缚,课程设置大多具有鲜明的职业特点,容易与实际生活和具体职业相联系,为教师尝试新的加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在课程选择上,职业学校更适合推广“学分制”。知道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未来职业特点自由选课。由于所学内容是学生自己感兴趣或认为使用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学习效果也会明显提升。

  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依据专业特点,以学生需求和学习规律为中心,尝试各种教法

  5,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学习习惯。

  教学活动的各种要素都具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教学中所传授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形成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政治观、和道德品质。在科学知识基础上形成的政治观念、信念、道德观更具科学性、自觉性,更富有时代特征。因此,教学中传授的知识对思想品质的形成,具有奠定基础的作用;教学活动中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作为隐性影响因素,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熏陶、感染作用;学习活动作为一种艰苦、细致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对学生各种优良品质的形成具有锻炼作用;教师人格、思想、情感、态度、意志、性格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榜样示范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认识教学活动的各种要素的教育功能,自觉地发挥其教育作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习惯。

  第二篇: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

  由于培养目标、教材内容以及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中职语文课程教学体现出自身的特色。在一线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学生

  学习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试图探寻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方案。

  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这几年的一线语文教学中,我感到中职生呈现漠视语文,被动学习的状态。在学生心里,语文课可有可无,语文课也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学生迫于考试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不至于太冷漠,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首先,在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中,中职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基础相对较差,语文素养及学习能力较弱。加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部分学生对中职语文的学习观念存在偏差,主观意识中对中职语文学习存在排斥的心理。中职语文教学互动缺失,教学趋于表面化的问题日益严重。其次,中职语文的课堂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致使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较差,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常常抱着得过且过的心理,无法专注地进行语文学习。

  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最优化研究与实践

  为进一步促进中职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质量,结合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最优化研究与实践探究成为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事项之一。分析原因后,笔者一直在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掘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语文教学重熏陶感染的优势?怎样才能解决学生学习语文课程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动中,并逐渐树立学习语文学科的自信心?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究和实践。

  (一)创造张弛有度的课式结构

  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创造张弛有度的课式结构,主要是结合中职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打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案方面都做出一定的改变,使之更加符

  合中职语文教学的发展。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采用各种教学方法,不断地创新语文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并促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课堂中。课堂上应根据专业特点,不仅教师备有传统的板书、录音,也要融入生活实例,更要有ppt的铺垫。语文课堂不能是老师的“单口相声”,而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群口相声”。中职学生大都15、16岁,他们喜欢流行的东西,语文老师可以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融入到现代流行的微课、慕课中。

  (二)适当改变语文教学节奏

  由于中职在校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较差,不符合学生认知以及接受能力的语文教学节奏,很难让学生快速地适应学习。在中职语文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设计疏密有致的教学活动,要求语文教师在追求课堂信息量及密度的同时,遵循教学节奏的疏密有度。教师适当地改变语文教学节奏,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三)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

  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是语文课堂教学最优化研究与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策略。不断积累的教学经验表明相对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有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在中职语文教学课堂中,语文教师更应重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并鼓励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认真思考,为解决学习问题与教师及同学进行深入的研究。比如在语文课堂中加入小的专题性竞赛,如改错别字、名句默写、诗词朗读等,对高分获得者及时表扬和奖励,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满足,自信心得到增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课堂气氛也就活跃了。

  中职语文有效教学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面对21世纪的职业教育改革浪潮,中职语文教学任重道远。针对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改善单一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不断的提高语文教学的创新体验,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努力为学生的发

  展创造一片广阔的天空,使学生获得更好的语文教育,最终实现教书与育人双赢。

  张春华,教师,现居山东济宁。

  第三篇:中等职业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

  冷拥军?

  (温州技工学校,浙江温州325000)

  摘要:我国中职在校生与高中在校生人数比约为1∶1,可见中职教育质量对整个国民素质及劳动者素质提高有着重要影响。中职教育质量保障,人力资源管理是基础,只有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充分调动各种积极性,才会有教育效益的最佳和最大化。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目前中职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并且根据成因提出解决目前中职学校的人力资源有效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校;

  人力资源;管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0105(2009)04-0087-04CurrentSituationofHumanResourcesin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sanditsCountermeasuresLengYongjun(WenzhouTechnicalSchool,WenzhouZhejiang,325000)

  Abstract:Theproportionofsecondaryvocationalstudentsandseniorhigherschoolstudentsis1:1,thustheeducationof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hasimportantinfluenceonthewholenationalqualityandlaborability.Humanresourcesisbasicforthequalityguaranteeof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Aslongaseducationalresourcesbeingarrangedreasonably,itiseasyforpositivitymobilizingsoastomaximizingeducationalbenefits.Thispaperproposessomecountermeasuresforhumanresourcemanagementbyanalyzingthecurrentsituationofit.Keywords: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s;human

  resources;management;countermeasures我国现在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2008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成人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学校30806所,在校学生4576.07万人,其中:全国普通高中15206所,在校生2476.28万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中职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共有学校14847所,在校生2087.09万人[1]。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全国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的数量以及在校生规模已经相差无几。由此可见中职学校教育对我国整个国民素质和劳动者的素质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等职业教育办得好坏,取决于教职员工的的整体素质以及教师的教育科研程度,也就是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界定和条件支持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以及使用上的经济。我国经历了农业、工业经济,现在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本质上是人才经济,所有的竞争都是人才的竞争,也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所谓人力资源是指劳动力资源,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收稿日期:2009-10-19作者简介:冷拥军(1968-),女,浙江师范大学2008MPA在读研究生,温州技校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研究及管理。

  力的人口总和,从现实的应用形态来看,则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方面,人力资源能够对财富的创造起贡献作用,是社会财富的源泉。中职学校的人力资源是能够对学校发展起起推动作用的教职员工,中职学校要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对学校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正如当代管理大师TomPeters所言:“企业或事业惟一真正的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学校若想办出特色与水平,领导需要将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要素,管理好人力资源。

  (二)中职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消亡有根本性区别,就是具有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只要被利用或被激活,就可以发挥出具大作用。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在人本思想和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就是要做到人力资源优化整合,科学搭配;就是要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和生活的幸福指数。针对中职而言,如何发挥中职学校人力资源的最大价值,仍然需要运用科学的原理、原则和方法。要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学校的任务,对学校各级各类人员进行规划和组织,对人际与人事关系进行指导、协调和控制,做好教职员工的聘任录用、培训考核、奖惩任免、职级晋升、退休退职、薪酬管理、培训开发等工作,以期达到中职学校人力资源利用的高效率与高效益,从而提高教职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二、中职学校人力资源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目前中职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大部分还是停留在原来的人事管理状态,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近几年国家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各中职学校面临着招生人数增多,生源质量下降,这便对中职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通过访谈以及电话采访了温州地区几所中职学校的校长、办公室主任、教务处长(或教研室主任),对其所在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有许多中职学校虽然在人员招聘、干部任免、员工激励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远没有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学校发展重点来考虑。

  (一)缺少专门机构进行人力资源管理

  采访的几所中职学校共同的特点是没有人力资源部或相关部门,还是延用普通中学的机构管理模式,校办公室兼人事管理,也就是校办公室除管理学校的日常管理事务、党委工作以外,还负责人力资源的引进、管理以及考核;中职学校中人力资源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其配置、排课等归到教务处,而进修培训则归教研室(有近80%的中职学校将学历进修纳入办公室管理),考核又是由教务处与教研室共同完成。出现了多部门管理人力资源,这不利于人力资源的规划、合理开发、有效利用,也不利于提高教育的质量,同时也会影响到经费预算。由于多头管理,没有一个部门去合理设计和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对学校的教学岗位、后勤管理岗位缺少统一的整体安排,使得对所设的岗位工作类型、正确履行工作所需要的素质以及该工作的报酬待遇均不能正确归拢。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长期规划不足

  “教师培训是指专门教育机构为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对在职教师进行的一种继续教育。教师培训是相对于职前教育而言的,它也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补偿、更新知识的功能。”[2]为了满足科技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国家教育部于1999年9月13日正式发布《中小学老师继续教育规定》,并明确指出此项规定适应于中职学校。该规定对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原则、内容、类别、管理、考核以及奖惩等做了全面规定。[3]说明教师培训分为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其中非学历教育是指新任教师培训、教

  许俊洋

  高光亮

  孙翠云:镁及镁合金转化膜制备工艺的研究

  师岗位培训以及骨干教师培训三种。采访中得知有80%的中职学校对教师培训计划没有合理地规划,有些有规划但却只是做做样子,仅为应付检查评估所用而已,并没有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规划,也即没有可行性。要么是没有计划,根据上级部门下达的培训指标,啥时指标下来,不管专业是否有需求,也不管培训的内容是否适合自己,先送去培训了再说。可见中职学校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学校发展壮大所起的作用,对教职员工的培训还不能适应学科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这降低了人力资本的边际效率,难以适应学校及教职员工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三)对教职员工的管理明显不足

  教师工作都是个人独自应对课堂,没有与其它教师工作时的集体合作,工作成果难以衡量。当然由于中职学校的特点,培养技能人才的周期性和滞后性,教师的劳动成果及教师为改进教学所做出的各种尝试,往往要在学生进入社会并为社会做出贡献以后才能最终体现出来,这加大了对教师管理的难度。采访中,有许多领导反映学校对于

  全体教职员工的管理缺少一致性,因为一般行政人员管理归口到办公室,而教学人员的教学管理归到教务处与教研室,还有一部分教师由于既担当一部分行政任务,又有兼课,管理归属难以统一,会出现对一个人的工作评价结果不一致,有的教师其行政任务完成得很好,而教学有可能不尽如意,由于没有一个量化的数据,为管理整个学校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考核评价、奖惩机制不合理

  绩效考评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中职学校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重要手段。企业的考核由于产品的易于量化的特点,考核的标准容易制定及有效实施。而中职学校的考核标准则难以一刀切,优良的绩效难以评估,工作成果难以量化,采访中有许多中职学校领导认为自己学校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合理,这样的考核标准模糊,延用的机关单位的德能勤绩考核,其考核内容与教学水平均难以量化,这种考核带来的负面效应是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缺少应有的激励作用。

  三、加强中职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世界各国对人力资源的研究始于十八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把工人技能的增长视为社会经济进步和福利增长的源泉。到了19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第一个认识到,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一种资本,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高于物质资本。他在《经济学原理》中说:“所有的投资中,最有价值的是对人本身的投资。”国家人事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人事与人才研究所所长王通讯认为,人力资源之所以为一资源,是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只有人才具有主观能动性。

  学校领导应具有人力资源规划理念,努力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评价。由于人力资源本身具有能动性及高增值等特性,因而人力资源在管理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一切经济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人力资源的活动,人力资源还具有创造作用,只有高质量的人才资源才能承担起不断创新的任务。虽然人力资源也会在投入使用后引起损耗,但却可以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补偿、更新和发展。学校领导要

  积极从有利于教师才能的发挥出发,积极开发教师的资源优势,使学校的教师教学相长,通过经验的积累不断得到提升。

  (二)优化学校教育资源配置

  中职学校领导对师资队伍建设需常抓不懈,体现在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制定教师系统的培训开发计划,并将此作为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给教师更多的培训机会,造就创造型人才。通

  过教师培训,可以实资源重组,改善办学的软件条件,提升学校的影响力。教师培训应当符合老师的个人需要以及职业发展方向,根据教师成长的不同阶段进行灵活的培训,结合学校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使每位教师每年都有一定的时间进修,接触学术前沿、开阔研究视野,通过培训可以更有效地培养教师的奉献精神,调动教职员工的能动性,自觉性,实现人力资源重组及优化。

  1.资源重组

  由于中职学校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招生计划,就会出现个别教师专业学生停招,为了不浪费教师资源,需要将这些教师进行转岗培训。为了做好此项工作,需要中职学校将这些老师的自身情况多加了解,并且同他们交流以了解他们的兴趣点以及现有的知识结构,根据这些教师的能力以及兴趣,做好转岗培训。

  2.资源优化

  学校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与方向,按需要分层次地进行资源的优化,即进行教师培训:一是每年对新入职教师进行适应期培训,使他们尽快熟悉教学常规,成为合格教师;认同教师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二是发现各专业组的青年教学骨干,把他们送出去培训,以使他们尽快成为专业的带头人。帮助他们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形成自身的经验系统,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的能力。

  (三)夯实有利于资源发展的基础

  人力资源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离不开有效的制度建设、人文关怀等校园基础建设。人才的激励、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重要内容,是教职工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的重要条件。

  1.制度完善

  中职学校通过完善考核机制,建立起有效的薪酬与奖励机制,在分配上建立一流人才因一流业绩得一流报酬的理念,建立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可以提高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薪酬与公平有关,中职学校的人才资源管理部门,必须根据学校整体的部门规划,根据每个人员的工作量及工作时效,给予合理的薪酬。工作完成后,根据完成工作的质量进行即时奖励,在奖励时还要注意时效性,如果过期奖励就会失去应有的激励作用。当然奖励除物质经济进行奖励以外,还需要重视员工内在的工作成就感、工作责任感、受重视感以及影响力等。对广大教职工而言,报酬与工作满意感有相当大的关系。学校要根据教师的工作特点,通过工作业绩、影响力、人力资源成本投入等政策来执行内在报酬,让员工特别是教师从育人工作本身得到更大的满足。

  2.人文关怀

  管人要管心是每个管理者都明白的道理,又有“理解万岁”用来形容人是多么需要理解。学校管理者若能取得教师员工的信任,能够理解教职员工工作中的偶尔失误,理解教职员工生活中的难处,教师便能不畏辛苦,不必扬鞭自奋蹄。美国心理学、教育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慧理论”说明了人的智慧是多元的。因此,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全面地了解每一位教师,了解每个人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甚至家庭情况,以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能,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效果。

  3.氛围营造

  校园文化对于中职学校教职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促进教风好转。中职学校要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培育良好的校风、教风;培养教师令人敬仰的人格力量、良好的师德、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识、精湛的教艺。使每个教师都

  许俊洋

  高光亮

  孙翠云:镁及镁合金转化膜制备工艺的研究

  能以培育优秀人才为己任,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邱开金】

  第四篇:职高学生音乐学习的现状及对策

  职高学生音乐学习的现状及对策

  禄丰县职业高级中学

  贺瑞楠

  许多教非艺术专业音乐课的老师在日常交谈中反映:学生不爱音乐课,上课纪律差,书本上的知识很多没法教,教学双方都没有一种愉悦的感受。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反映。在我的理解中,作为一个音乐教师应该是很幸福的,不但给人快乐,同时自己也在不断享受这份快乐。可如今为什么这种快乐却变成了一种痛苦?带着许多的疑问,我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堂音乐课上,做了一个调查,分别从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学习音乐的历史,喜欢什么样的音乐,对乐理知识的了解度及对音乐课的期望等方面开展了一些调查。本次调查共涉及了我校机电工程部三个班级,学生共151名,其中男生102名,女生49名。

  一、调查数据结果:

  1、对音乐的喜欢度:非常喜欢的占37%,一般的占52%,而选择不喜欢的只2人,另有5人选了不知道。可见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喜欢音乐的。

  2、学习音乐的阶段:48%的学生选了幼儿园和小学阶段,37%的学生选了小学和初中偶尔上上音乐课,另有15%的学生选了初中。说明大部分学生是上过音乐课,但大多数属于偶尔上上。随着学业负担的加重,音乐在课程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少。

  3、喜欢何种音乐:81%的学生选择了流行音乐,选择其他音乐的学生都屈指可数,寥寥无几。在这个问题上学生有着惊人的一致性。

  4、对乐理知识的了解度:选择非常懂的是0人,选择有一点懂

  的占42%,选择一点也不懂的占58%,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是一个音盲。这也反映了我们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一个重大缺陷,我们一直在倡导素质教育,可是接受了九年“素质教育”的学生却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对于音乐知识一点不懂。

  5、对于音乐知识的渴望度:这一栏的调查出乎意料地平均,有30%选择要欣赏一些名曲,有26%选择要多唱一些歌曲,有17%选择

  要学习一些乐理知识,有19%选择什么都要学,另有18%选择了无所谓。因为是多项选择题,所以有些喜欢音乐的学生选了多个选项,但是选择无所谓的学生的比率也超乎我的想象,说明有一部分学生对于音乐课一点兴趣都没有。

  6、在征集学生对音乐课的建议方面,大部分学生希望能有一个轻松的课堂气氛,希望老师能多让他们听一些歌曲,唱一些歌曲,也有个别学生表示想要学习一点乐器。

  二、原因探寻和问题剖析

  1、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的矛盾根源探究

  首先,现有的音乐课依然在相当程度上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音乐课被挤占的情况不是个别现象,许多学生没有学习音乐的机会,渐渐地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其次,目前的音乐教材内容太单一,离学生的欣赏实际能力相差甚远,同时由于没有相关的乐理知识,学生往往对老师的讲解一知半解,不能形成相应的系统,给音乐欣赏也带来一定的困难。第三,由于音乐课在学校课程中不受重视,音乐教师的地位相应也就不太高,所以有些教师的责任心也就随之下降,课堂教学

  出现较随意的现象,教学效果当然也就不尽如人意,这也是导致学生不喜欢音乐课

  的一个原因。

  2、流行音乐成为学生主流音乐的成因

  中国的民族音乐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可是现今对民族音乐的宣传和流行音乐相比却少之又少。音像店里、电视里到处是流行音乐,一些流行音乐的歌手也成了这个社会的一些主流人物,成为一些青少年模仿的偶像。流行音乐的特点是比较轻松,贴近生活,张扬个人的感受,较得到大众的认同,青少年喜欢轻松快乐的流行音乐和通俗音乐,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大部分流行音乐的整体品位不高,真正适合青少年的流行音乐很少,这也让音乐教师的选材产生一定的困难。

  3、学生音乐知识贫乏的病因寻根

  在现行的教育中,音乐知识通常被认为是不太重要的。文化课有统一的考试,有升学的压力,而音乐通常只是被理解为唱唱跳跳玩玩,小学和初中时对音乐知识的学习比较零散,有些学校甚至就不讲音乐

  知识,给学生放放歌、听听歌,有什么比赛就参加一下,搞个活动什么的,就当成了音乐教学的全部。却从根本上忽视了音乐其实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在人的一生发展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另外,社会公众的音乐素质偏低,音乐知识的普遍缺失也是导致学生音乐知识贫乏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环境因素。

  4、学生渴望学习多种音乐形式的心理探源。

  由于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喜欢音乐的,可是在欣赏一些较严肃的音乐时却无法欣赏,这让他们也感觉到自己的局限,所以也迫切想提

  高自己的音乐素质。同时,一些学生除了流行音乐,很少接触其它形式的音乐,因此有一定的好奇心,想去感受更多形式的音乐,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另外,音乐欣赏课有较多的知识点,学生害怕变成象文化课那样的模式,所以希望老师能轻松课堂气氛。这给老师提出了一定的希望和要求。

  三、教学计划与策略的调整对策

  针对学生的音乐学习现状,通过原因探寻和问题剖析,我做了以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调整:

  1、调整教学计划

  (1)增加乐理知识的部分内容。基于学生要学习乐理知识的愿望以及他们对乐理知识不太了解的现状,增加了部分乐理知识,如节奏,音的长短,音名和唱名,曲式结构等等。这些乐理知识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唱歌曲、欣赏音乐、学习简单的乐器演奏等。(2)增添部分流行音乐及通俗音乐。我们的音乐大纲上的内容包括了中国的民族音乐、交响乐、合唱曲目、西洋音乐、浪漫主义音乐、歌剧音乐等等,都是比较经典和严肃的音乐,流行音乐和通俗音乐几乎是空白。因此很多学生对于音乐课没有兴趣,加入了这部分内容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学生求知的需要,可以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3)增补学生自己的演出欣赏。学生的教本上往往都是一些名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固然优美,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可是往往使学生觉得离他们的距离很远,有些学生很想学习音乐,但总觉得没有自信心,因此在教学中增补了部分本校学生的演出欣赏,通过欣赏、分析

  身边

  人的作品,缩小他们与音乐的距离,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觉得原来自己也可以做得很好。

  2、改进教学策略

  (1)加强师生互动。学生最怕的是教师的“一言堂”,音乐课也是如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很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如在学习节奏时:我会加一些节奏练习让学生加上身体动作拍奏,通过身体的动作让每位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强了对节奏的掌握。在音乐欣赏时:我加进让学生模仿表演的机会,通过学生的自身的表演体会作品的内涵。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也经常听听学生的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满足学生的需要。

  (2)加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为了让音乐欣赏更加吸引学生,我常常加入很多多媒体手段,如寻找VCD录像,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件制作中插入很多视频,即满足了学生的欣赏需要,又增强了上课的效果。欣赏课的情境也在优美的多媒体教学中建立,有一些本来不爱上音乐课的学生也渐渐被吸引,欣赏课的教学效果也越来越好。(3)拓展音乐教学的空间。我校根据职业中学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秉承着“天天小活动,周周中活动,月月大活动”的原则,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一年一度的艺术节比赛(包括合唱比赛,主持人大奖赛,校园歌手比赛,器乐比赛,舞蹈比赛,小品相声等),还有每天下午6:00-7:00开展的社团活动、每天大课间开展的文艺表演、每月一次的专业部文艺展演以及学校团委组织的演讲

  比赛、文明礼仪大赛,还有校园广播等等。在课堂中我常常结合这些活动进行有针对性地宣传和动员,还为个别参赛学生进行辅导。使学生的课堂内容更加丰富,也更加满足了他们的需要。

  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重视音乐教学的育人作用以及加大音乐教学的改革力度是教育改革的必然需要。因此,我由衷地希望能在一个良好的音乐教学的文化环境之中,为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我国人才流失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人才流失现状及对策分析(2006-12-1421:27:22)经过充分准备,我组就“我国人才流失现状及对策分析”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具体分析了中国人才流失的现象、原因、影响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首先,在流失人才的界定方面,经过讨论,我们将其定为科学人才、非科学领域的各行业中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拥有高学历的人才。而人才流失通常有两种途径:留学国外、移民。因此,我们重点讨论了留学生人才的流失现象,也提到了科学人才、高技术人才的流失等。下面我将从现状、影响、原因以及建议这四个方面阐述我组成员的观点。

  我国人才流失的现状介绍:据了解,全世界科技移民的百分之四十被吸引到了美国,在全美从事科学和工程项目工作的人员中有百分之七十二出生在发展中国家,目前,仅在硅谷地区供职的中国科技人才就超过了十万人。我国人才流失最主要的渠道是以学生和科研人员为主的店铺、进修。2004年2月16日教育部公布的2003留学人员情况统计结果指出:从1978——2003年,各类店铺人员总数达70.02万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17.28万人。以留学生身份出国目前在外的留学生人员有52.74万人。回国人员只占24.7%,超过75%的留学生尚未回国。教学科研领域人才流失也相当严重。2000——2002年,人才外流率为18.6%,回国率为14.4%,人才净流失率为4.5%。1993——2001年间,我国软件人才流失率为10%左右。研究数据表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店铺人员回国率保持在2:3是比较合理和有利的。若以此为标准,中国仍处于严重的“智力流失”状态。

  鉴于中国严重的人才流失现状,我们讨论了其影响。部分同学认为人才流失并非坏事,首先从个人的角度来讲,流失的人才可以在国外优越的环境下更好的发展自己,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其次,流失的人才在国外得到发展后有更多的资金来投资国内,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并且,科技人员留在国外,他们同样可以同回国人员一样为国家建设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在信息时代,科技人员并非一定要本

  人回国才能为国效力。他们可以利用其优越的条件,在信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回国后所起不到的作用。然而我们也考虑到了其坏的影响。

  首先,从国家的角度讲,人才流失的后果十分严重,国家前期人才培养投入将得不到回报。从企业的角度讲,人才流失后的置换成本相当高。据美国一项研究,一个人的离职可能会使公司损失5万到10万美元。人才流失成本包括:(1)人才交替成本由重新招聘、考察和培训周期内的生产力下降导致的损失。(2)“专用资产”的流失:员工在某个企业通过学习获得的技术和人文知识,客户关系信息、配合默契构成的生产力,就是蓄积在员工身上的该企业的专用资产;(3)人才风险成本的增加:企业在培训、使用不熟悉的职工过程中要冒一定的风险;(4)企业为自身信誉降低所支付的成本。被解雇的员工常常会散布不利于企业的言论,解雇的员工多所付出的代价越大。(5)文化蜕变成本。人才流失常常发生在具有创新意识,与传统文化不太相容的人才群体,结果是导致企业文化朝表面去同方向蜕变,这是十分危险的倾向。

  其次,人才流失将拉大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在科技知识创新及转化上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归根到底是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上的差距。入世后人才的流失将比市场份额的丢失更为危险。中国企业能否成功地实施包括人才吸引、培养、使用和激励在内的人才战略,对人才回流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在世界居于首位。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此前一篇报道称,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2002年底,中国已有超过58万人店铺(不包括公私出国经商和旅游的中国人),其中公派留学生为6万多人,目前共有15万多人回国工作(其中公派生为5万多人),另外16万多人毕业后在国外就业,约27万人正在海外就读。那么,就这个数字来说,我国留学人员流失比例达到了近50%。“这几年留学人数激增,今年有可能突破30万人。截至2008年,中国已经派出接近140万留学生,居世界之最。目前,我估计留学生累积总数达到了150万人。”王辉耀不无担心,“去年的数

  据显示,归国留学人员却只有39万,滞留在海外的留学生已经超过百万,无论数量还是比例都是世界罕见。”

  王辉耀在《人才战争》中直接传达了一种迫在眉睫的危机感:“在这场不见硝烟的世界大战中,中国和印度并不是人才流失比例最高、受害最深的国家,但绝对是目前世界上数量最大、损失最多的人才流失国。”

  王辉耀说,人才流失是以削弱自己的方式增强了对手。

  2007年,被美国高校研究生院录取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居世界各国留学生之首。中国逐渐成为美国最大的高科技人才供应国。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称,当时中国出生而移居美国的博士约62500人。截至2006年,中国公立研究机构博士总数才不过18493人

  “吸引中国留学生,实在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广州留学服务中心出国部项目主管张国华[0.061.67%]感慨地说。

  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2007年一份报告显示,每个非欧盟国家留学生平均每年带来的效益是2.44万英镑。

  “一旦留学生不回国,此前在学生身上的教育投入就无法收回,以每人为外国每年贡献2万美金计算,中国仅留学一项就为国外贡献100亿美金外汇。”王辉耀不无担心。

  然而,各国还在争抢,并且手段变幻多样。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王通讯曾总结了人才大战的10种武器,比如在华设立研究机构、合作办学设奖等隐形手段。据了解,2003年左右,清华大学近百种奖学金里,外企公司占了一半,北京大学总额400多万奖学金中,外企占了300万。而商务部公布的2006年统计表明,外国公司在华投资设立的研究中心将超过800个,而6年前这些研究中心仅为100个。本报此前报道的不断涌入国内的“洋高考”也恰恰是很好的注脚。

  “国外一方面能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另一方面加大了对中国人才的吸引力度,在移民政策方面制定了很多优惠措施。国外在?拉?(Pull),而国内教育、用人、移民制度改革缓慢,等于是在?推?(Push),在?推拉因素?双重作用下,留学人数这几年激增。”

  不缺硬件缺软件

  尽管连日来都在接待源源不断的学生家长,并且赞同学生出国开阔眼界、学有所成,张国华仍难掩心中焦虑:“我们到了真正思考为什么这么多学生想出去、为什么留不住青年一代精英的时候了,到了全民讨论下一步该怎么做的时候了。”

  王通讯感慨:“21世JI是人才战争的较量,而人才战争的成败,将改变整个世界格局。现在,我们已经到了要强调人才回归、从海外取出人才储蓄的阶段,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有些地方招聘了大量人才,甚至给他们不菲的待遇,但是这些人才除了当“花瓶”外,平时根本没有多少事情做,更谈不上专业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 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及对策 对策 职业院校 学生

版权所有:学富范文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学富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学富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10062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