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国土空间规划现状4篇

时间:2023-05-27 12:10:05  阅读:

篇一:国土空间规划现状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方法及现状分析

  摘要:

  合理进行国土空间规划与设计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和健康循环,同时能够加强土地利用程度和开发效果,对现代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发展、公共设施完善、能源

  开发利用等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

  战略的落实和完善。如何准备国土空间规划,科学的空间规划和管理等一些问题仍然需要注意和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策略

  一、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现状

  1.规划类型繁杂多样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涉及的资源种类较多,因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难度较高,特别是在跨领域、独立体系的规划编制工作开展中,规划编制难以规范的问题较为常见。如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存在多个类型,如城乡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等,各体系还可进一步细分,其下可设置多个不同的规划管理任务,并且由多个管理部门负责与之相对应的规划管理职责,且多个方面的要求也并不一致,因而国土空间规划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

  2.规划标准尚未统一

  通过分析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发现,因缺乏统一的规划标准,因而国土空间的规划编制效果并不理想。目前,不同的规划内容所对应的编制标准有所差异,此种现象的存在,虽然可确保各个规划编制环节的良好开展,但同时会导致各个规划难以有效衔接,在交互过程中易引发难以协调的矛盾问题。而这种多元化编制标准问题会降低国土空间规划成效,且会制约相关工作的开展效率及质量。

  3.规划空间存在冲突

  不同空间规划的主体并不一致,这些主体在规划编制时虽然都采用的是指标控制结合分区管制的方式,但因未实现区域的明确划分,因而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易出现空间冲突,会为规划部门的工作开展带来一定阻碍,特别是

  城乡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两项规划编制过程中,极易出现冲突问题,会限制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顺畅开展。

  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方法及流程

  1.调查分析。这是一个全面调查、将数据“去粗取精”的过程。规划编制单位根据规划区域自然地理、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尽可能收集各种有关规划区域发展建设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三调”成果数据为基础,形成统一的工作底数;利用大数据信息手段分析获取的各类数据,推测出未来规划期内,规划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化,预测分析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明确规划目标和任务等。

  2.拟定专题。“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多目标、多任务的规划,必须细化落实国家发展规划提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要求,统筹布局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开展现状分析、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产业布局、城镇发展、空间发展战略、乡村振兴、区域协调、生态保护修复及人口、用地、交通、水利等经济社会发展预测专题工作。

  3.编制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包括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和规划用地布局、结构、用途管制要求等内容,在充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编制规划方案。方案主要包括规划报告、规划图纸、有关表格及基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一张图”等。规划报告即规划说明书,通常由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各种相关专项规划等三部分组成。总体规划是详细规划的依据、相关专项规划的基础,相关专项规划须相互协同,并与详细规划衔接。三者在规划编制序列上,须横向、双向传导,同步推进。同时,规划编制必须遵循“开门编规划”的原则,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广开言路、问计于民。

  4.监督实施。在国土空间政策施行和规划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情况进行长期监测、定期评估、及时预警,并依此对承担国土空间政策执行和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进行绩效考核。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管机制。上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对下级国土空间规划中各类管控边界、约束性指标等管控要求的落实情况进行监

  督检查,将国土空间规划执行情况纳入自然资源执法督查内容。规划监管机制以“多规合一”为基础,统

  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推动“多审合一”“多

  证合一”;优化现行建设项目用地(海)预审、规划选址以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等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能和监管服务水平。

  5.动态评估。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是对空间规划实施一定阶段后的动态反馈。科学准确的评估结

  论是新一轮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也需要新型的规

  划评估流程。动态评估须紧紧围绕空间规划的内容

  展开,具体包括战略目标、空间格局、要素配置、国土整治、分解落实、政策措施以及平台系统等内

  容。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机制

  包括健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建

  立城市体检及国土空间规划定期评估制度。其中,定期评估是指评估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主要目标、空

  间布局、重大工程等执行情况,以及下级政府对国

  土空间规划的落实情况,为规划实施监督提供支撑。

  6.科学修编。结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城市

  定期体检及规划评估结果,各级政府可根据地区经

  济社会发展实际(如果此轮国土空间规划的某些基

  本原则和框架已不能适应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的要求)。对本层级的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动态调整

  完善。在此过程中,须建立规划编制、审批、修改

  和监督实施全程留痕制度。

  三、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可行性的措施

  1.了解国土空间规划及各空间规划间的内在关联

  为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合理编制,需要在了解其与各空间规划间关系的基础上确保“多规合一”的有效实现。应对内容繁杂的各种空间规划展开分析,明确其中可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融合的具体内容,通过专项规划对难以融合的内容进行科学处理,以避免引发冲突问题。如可对土地利用规划及城乡规划等无法与国土空间规划实现有机融合的内容进行保留,做好二者间的协调与统一,从而确保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有效执行。

  2.构建层次化与系统性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应建立一个垂直型的三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此保障规划编制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可基于行政管理工作的贯彻方式、借鉴他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方法,立足国家、省级以及市县级三个层面展开分析,应用分级管理方式,确保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编制与全面执行。要确保三层级间的有机关联,实现合理衔接与有效统一。应立足整体层面分析以提升所编制规划的战略性及导向性,强化对省级及市县级规划的约束性,确保政策及专项规划编制时价值效益的最大化彰显。省级规划编制时,应以空间保护、空间发展及功能定位几个方面作为分析重点,基于底线控制原则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确保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媒介作用的发挥,既要有效吸收国家政策,又要为下级提供相应的标准。市级规划编制时,要确保上级政策要求的有效执行,且可将规划的可行性及适应性提升作为重点,实现实际问题的有效化解,提升政策执行的灵活性。

  3.建立完善的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平台

  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平台的建立与完善,是保障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化与科学化开展的重要手段。信息时代背景下,可依托于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数据库,提升数据信息的全面性与精准性,且可实现信息集中整体与统一管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利用,从而确保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任务的有效执行,同步开展各主体及各层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

  结束语:

  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关系到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城乡发展、环境治理、耕地保护等等,在这一工作中需要规划人员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做好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之间的协调。在具体实施环节需重视各种数据资源的收集、形成新的规划体系以及做好规划效果的评价工作。

  参考文献

  [1]阳柳凤.区域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新思路[J].中国土地,2016,000(011):23-24.

  [2]郝庆,封志明,袁国华.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几点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8,v.31;No.362(01):31-35.

  [3]苏海龙.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探讨[J].城乡规划,2019,000(002):112-114.

篇二:国土空间规划现状

  

  国土空间规划现状与编制问题讨论发表时间:2019-12-17T13:47:14.500Z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作者:

  陈明杜[导读]摘要:近日,中央发文提出了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现状与编制问题,探讨并提出了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议。

  云浮市城市规划设计院

  广东省云浮市52730摘要:近日,中央发文提出了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现状与编制问题,探讨并提出了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现状;规划编制;问题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将主体功能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可见,国土空间规划在规划体系中将发挥“一言九鼎”的重要作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保驾护航。因此,本文对国土空间规划现状与编制问题进行了讨论。1国土空间规划现状与编制问题分析1.1规划类型过多

  《若干意见》指出,虽然各类空间规划支撑城镇化快速发展,促进国土空间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但也存在规划类型过多、内容重叠冲突等问题。规划类型多到什么程度?文献[1]介绍,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政府出台的各类规划超过80种,其中法定规划就有20多种。我国多个部门都制定规划,例如发改委制定主体功能区规划,住建部制定城乡规划,自然资源部(原国土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部(原环保部)制定生态功能区规划,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制定农业区划,等等。尽管各类空间规划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各种规划免不了叠床架屋、内容重叠冲突问题。1.2规划内容冲突

  政府不同职能部门管理不同类别规划,各类别规划的编制、实施均自成体系。由于不同类别规划期限、技术标准、土地分类等方面缺乏协调,差异大,难免“打架”和冲突。根据我国政府部门层级管理特点,各类规划普遍存在“重视纵向控制,轻视横向衔接”问题,所以各类规划在空间上是很容易出现冲突的,基层政府地块利用“打架”问题更加突出。我们常说的“多龙治水”就是这种情况。规划体制不完善,未形成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从而制约用途管制的落实。1.3规划效力不足

  多部门制定多种规划,但实施效果难以保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上、下级规划的空间管控传导体系不健全,影响到上级规划对下级规划的约束效果。二是规划对地方政府的约束性不强。三是规划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不够,难以遏制地方无序开发和过度开发,破坏土地“三生”功能的完整性。“三生”是指生产、生活、生态。由于国土空间缺乏统一安排,不仅无法遏制无序开发、重复投资、资源浪费现象,还会造成“三生”空间被割裂,严重制约规划管控效力[2]。

  1.4各规划衔接不畅

  由于资源调查标准不统一,分类不细,分类标准缺乏衔接,造成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混乱。例如林业部门与国土部门在林地标准上的不一致,导致林地面积认定上的差异,2010年就相差近10亿亩。技术标准不统一不仅导致土地利用规划上的矛盾,也使不同部门调查的数据资料难以充分利用,许多项目报批过程中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这些问题原因有政策法规层面不协调的因素。目前,国土空间规划与利用的法律法规文件包括《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森林法》、《草原法》等,这些法律的立法背景、条件与规范对象均有不同,相互之间关系未厘清,造成空间规划相互掣肘。1.5国土规划编制覆盖不足、可操作性差

  目前,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覆盖面较低,再加上相关研究与宣传滞后,社会对国土空间规划认知程度较低,许多人将国土空间规划等同于土地利用规划和国土资源规划。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国土空间规划法律地位不明,对其他规划的统筹作用难以发挥,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性、统领性、战略性作用更没有充分利用。由于国土空间规划的管制作用弱,使得大规模无序开发难以遏制,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匹配关系恶化[3]。同时国土空间规划在编制理念、方式方法上带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难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空间管制方面的作用,可操作性差,整治效果不明显。2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与规划编制建议2.1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应建立在集约、保护基础上

  根据相关研究,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16亿,粮食需求最低要达到8亿吨,而耕地保有量能否守住18亿亩红线是一个很大问题。粮食能否自给关系到发展根基,所以集约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空间资源是国土空间规划首要任务[4]。国土空间开发必须由重规模扩张转向重存量挖潜和效率提升,提高自然资源集约利用程度,为此编制和实施国土空间规划时要尊重客观规律,重视资源禀赋对空间规划的影响,在生产力布局时做好生态保护,严守生态功能基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2.2构建层次分明、内容清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国土空间规划对应行政管理级别,纵向上分为国、省、市、县、乡五级,横向上分为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四类,“五级四类”是支撑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基石。国、省级构建“1+X”规划体系,“1”是指国土空间规划,“X”指各类专项规划,例如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市、县构建“1+3+1+X”规划体系,1、3、1分别指1个市县域空间总体规划、3个分区规划(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1个中心城区详细规划,X指交通、水利、林地等布局规划。

  2.3推动“多规合一”,形成“一张图”

  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规合一”基础上推动“多规融合”和统筹“三线”划定,即也包括城镇化规划在内,形成市、县层面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的规划格局。依据统一的土地分类标准划定“三生”空间,并在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础上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严格落实土地用途管制,明确各分区开发管制规则与相应的激励约束政策,实现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利用。

  2.4优化规划管理机制,协调多规划编制

  首先,以战略的眼光建立多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即集约高效利用各种资源,合理布局人口、土地利用和生态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其次,协调多规划编制的技术标准,逐步统一规划基期、时限、规划图件坐标系统、目标预测方法等,搭建多规划共同的基础资料平台和统一的数据标准。第三,协调规划管理决策机制。现代规划决策既要扩大公众参与,也要发挥信息系统、智能系统、决策系统的作用。另外,还应重视GIS、反规划等技术的应用。例如反规划技术先从非建设用地入手,而不是建设用地开始。

  3结语

  中央关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指出,建立全国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强国土空间规划与编制的研究及时、重要,意义突出。

  参考文献:[1]宣晓伟.中国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以中央与地方关系为视角[J].区域经济评论,2019(2):15-31.[2]马永欢,李晓波,陈从喜,等.对建立全国统一空间规划体系的构想[J].中国软科学,2017(3):11-16.[3]郝庆,封志明,袁国华.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几点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8,31(1):29-33.[4]朱凤武,沈春竹,沈秀峰.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设想[J].土地科学动态,2019(1):13-16.

篇三:国土空间规划现状篇四:国土空间规划现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现状及对策

  摘要:

  在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背景要求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空间上应通过村庄规划加以构建,这就要求村庄规划不仅应落实上位规划要求,明确各类管控线不突破,同时还应通过识别村庄的现状特征,摸清发展脉络,制定好村庄发展策略。本文主要就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现状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国土空间;规划

  引言

  为提高我们国家土地资源的运用效率,要越来越重视国土空间的规划。特别是对农村经济发展而言,充分发挥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势,科学设计农村的土地资源可以高效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1利用国土空间规划推进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分析

  1.1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提升利用效率

  新时代下坚持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强化引领作用能有效优化土地资源。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求相关的建设部门按照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原则形成政府指导、社会参与以及经济市场调控的发展格局,充分利用各方面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对农村地区土地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也需要通过再开发来提高国土空间规划效率,最大程度地发挥国土资源的优势,提高农村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现阶段,我国传统的土地规划整治工作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下对土地资源的分配合理需求,需要利用国土空间规划强化对乡村地区国土资源的引领作用,对国土空间的科学规划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1.2有利于城镇化发展,实现一体化建设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城市的快速扩张与资源整合工作正在大范围开展。对于一些城市而言,低端产业不利于经济结构的稳定发展,而一些乡村地区则需要通过一些高精尖的产业来带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些矛盾问题都是影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障碍。因此,如何实现城乡产业的平衡发展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需要重点考虑的现实问题。利用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作用来推动乡村振兴,对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国土空间资源中的一些土地管理以及矿藏管理工作能实现对乡村地区资源的整合和分配,并且通过资源互融互通的方式,实现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的一体化建设,从而实现乡村振兴。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现状

  2.1监督工作没有高效到位,严重破坏土地资源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有关的工作者系统和监督系统仍然出现了职能分布不科学,工作成效低下等问题。因为监督系统与监督成效的不到位使发展方案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进而破坏了自然生态资源。这不但无法推动经济的发展,而且可能会导致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出现停滞现象。因为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破坏需要的资金会远多于因破坏生态环境取得的经济利益。

  2.2产业结构较为单一

  有的乡村规划在编制的过程中并未考虑到将来的发展趋势,没有给其他产业的发展预留下充足的空间或科学地进行分区,只是依据固定的模式,展开单一要素的规划编制,造成乡村地区发展缺乏弹性,发展逐渐走向固化,继而限制了乡村地区的发展。现阶段,我们国家大部分村庄主要是发展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等,其次有发展少量第二产业,例如食品加工业,发展得最少的就是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缺乏合理规划的乡村,会始终是这种比较单一的产业结构。

  2.3地方特色不足导致资源作用价值发挥不充分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很多乡村地区的特色也逐渐消失。由于缺乏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很多地区的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没有结合特定的自然风光

  和文化特色进行综合化的规划,导致乡村建设朝着一个固定化的方向发展。在推进乡村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地区的发展缺乏地方特色和针对性低,再加上规划过程中规划设计人员没有对农村地区的各项资源进行合理运用,也没有充分发挥农村地区的文化历史价值,进而导致了一些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对策

  3.1加强空间规划标准的实施与监管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调整,区域资源利用和规划手段不断创新,并采取合理措施解决一系列问题。各方面工作告别传统工作的弊端,不断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系统的可行性。空间规划标准的提高非常重要。在规划中,保护重点,守住生命线(即耕地红线),保护生态线和城市线,是实现“三规合一”的基础,是一切规划的第一目标。淤积规划的制定要有权威性。一经批准,不得随意变更或修改,下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当服从上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了实现分级规划,包括国家、省、市、县、乡四级,通过层层分解将规划任务落实到基层。有特殊要求的相关专项规划应当与同级国土空间规划进行核对,经编制和批准后纳入同级规划;在实施过程中,有必要提出发展约束指标。对资源有偿使用的承载能力进行预警,制定生态补偿、环境治理等指标体系,根据考核指标对管理者和开发商进行约束和要求,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土地规划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保障国家和群众的利益。

  3.2促进乡村生态重兴,提升乡村地区整体环境品质

  围绕“生态、农业、村庄”三大要素,在乡村地区开展生态环境整治修复,提升乡村生态空间品质。一是开展生态修复治理,重点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与治理,严守土壤环境安全底线,围绕洹河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开展生态修复工程,保障水环境和水生态安全,维护区域生态大系统;二是加强农用地综合整治,通过土地平整与改造、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等建设,改善土壤环境,营造农业景观;三是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突出乡村地区田园质朴、城景相融的风貌特色,并结合村庄规模等级和分类,差异化配置基础设施,实施街道硬化和村庄绿化、亮化、美化四大工程,打造绿色生态村庄。

  3.3培育城乡发展新动能

  一是推动农村地区复合经营,提升农村产业发展水平,聚焦农业和文化特色资源,推动乡村“农业+”多业态融合发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文创和全域旅游,解决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问题,吸引年轻人群返乡创业,提升乡村活力。二是促进乡村土地增效,开展乡村低效建设用地和存量用地盘整,优地优用,强化乡村振兴用地保障,重点面向具有发展潜力的集聚型和特色型村庄,预留建设用地指标保障村庄产业发展。三是构建城乡生活圈,补齐乡村设施短板。考虑到村庄需求的差异性,结合村庄分类进行差异化配置,如集聚提升类村庄可以考虑增加养老、医疗设施以解决乡村集中养老问题,特色保护类村庄可以考虑增加旅游相关服务设施配置以满足乡村旅游发展需求。四是推动人才振兴。完善乡村人才引进机制和服务保障措施,引导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发挥“增量”人才作用;加强对本地乡土人才职业培训,实施定向培养计划,激发乡村“存量”人才潜能。

  结束语

  乡村振兴规划工作人员要把乡村振兴规划细致化,把乡村地区群众的现实需要和乡村振兴规划的内容、形式有机融合在一起,在遵循国土空间规划系统主要原则的前提下,落实好乡村振兴土地整治工作与资源整合工作、单一乡村振兴细致化工作以及多乡村综合规划整治工作。

  参考文献:

  [1]蒋杏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庄规划编制研究[J].国土资源情报,2021(08):39-43.

  [2]王婷.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分析[J].低碳世界,2021,11(07):118-119.

  [3]戈大专,陆玉麒.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乡村空间治理机制与路径[J].地理学报,2021,76(06):1422-1437.

  [4]杜娜.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乡村振兴实施路径分析[J].南方农业,2021,15(14):180-181.

  [5]张学富,苏振宇.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体系规划研究[J].城市建筑,2021,18(05):59-61.

相关热词搜索: 国土空间规划现状 空间规划 国土 现状

版权所有:学富范文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学富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学富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10062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