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创新三大机制提升区域教育质量6篇

时间:2023-06-09 09:00:06  阅读:

篇一:创新三大机制提升区域教育质量

  

  研修区域教研机制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文/傅兴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需要教研机制的改革和创新。为建立以教育质量提升为基础的教研体制,我院基础教育研究室开展了多年的教研机制建设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理念创新、工作任务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和工作平台创新。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初步形成了以教育质量提升为基础的区域教研模型。一尧树立一个理念理念: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教学研究人员则是面向未来教育的研究者、引领者和策略提供者,教研工作永远要走在时间的前面。从世界的发展趋势来看,研究表明,未来的10至20年,世界将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到那时美国职业的46%,中国职业的77%将消失。这就对基础教育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当下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研人员要有人工智能思维,要区分哪些是人工智能的能力,哪些是人的能力。重点要解决和回答的问题是,什么知识最值得学生学习。这个问题我们在三年前就开始思考,到底我们要让学生学什么,哪些东西最值得学生学。研究表明,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和学会创造是当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在这个研究成果指导下,才能正确选择区域教研的方向和策略。从国家的要求来看,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南,到2022年前构建完善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培育全面发展、有创造力的一代新人。这要求基础教育教研的中心工作应该转移至如下三个方面:一是思政教育问题。思想教育包括价值观教育、制度认同、国家认同和品德教育。这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是学会做人的问题。二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机制问题。全面发展是新时期教育质量的新观念,当前的重点是要建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三是建构高质量教育体系问题。24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构高质量教育体系问题,对教研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的教育面临着一些问题,特别是班级授课制下,教育面临着至少三大问题要去解决。首先是价值观教育问题,厦门市进行了6年的探索,实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科教育”,正在全面推进之中。其次是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学生近视率高、体质健康优良率低,需要统筹解决。再次是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问题,特别是批判性思维的培育,这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教研系统每一项工作都要走在时间的前面,当一个新政策落地的时候,教研部门要有成套的办法、系列的资源,提供给学校、提供给教师使用。二尧做好两项服务服务是教研部门工作的主轴,是教研部门服务地方教育发展的职责。《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指出教研工作的四服务。从2006年厦门教科院建院以来,提出并践行的两项服务,一是服务政府教育教学中心工作,二是服务学校、教师、学生发展。这与四服务异曲同工。(1)咨询。教研部门要开展调研和研究,为政府教育教学决策提供咨询。如这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教研室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牵头开展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和实施方案,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2)落实。教研部门是教育教学政策的落实机构,需要将政策转化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常规。如我市开展了三轮三项主题活动,其中常态化的岗位大练兵资问题非常大、教师兼课现象严重。发现这个问题后,教研室一是开展兼课教师培训,二是向教育局写了调研报告。这促成了市教育局发文规定,小学要以7%的教师比例来配备科学教师。(1)学校。聚焦育人方式的改革,为学校发展提供咨询、指导和评价服务。目前我们的特色办学展示活动,让在育人方式改革上取得突破的学校,通过教研平台来展示成果,起示范引领作用。我们还开展了学校发展性评估,通过为区县评估学校,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教师。聚集教师育人方式改革,为教师成长提供研究、培训、指导和评价服务。教研员是以学科为基础设立的,他们是区域学科教育的研究者、指导者,更是学科教师的培训者、指导者和评价者。(3)学生。直接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服务是教育信息化给教研部门带来的新任务。2016年我们建立了“厦门数学学校”,直接为各类学生提供优质课程,供学校课内外选用。这个数字学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直接服务全市80%以上的学生。三尧建立四个机制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是机构有效发挥作用的制度保障。为更好做好区域教研工作,我们建立了四项机制,促进工作常态推进。教研员承担学科教研的职责,是学科教育质量的责任人。但教研工作需要一些专门的研究,为此厦门教科院基础教育教研室成立了6个研究室,教研员必须在6个研究室中承担一份任务,形成一岗双责机制。教研员承担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学科培训、教学指导和教育评价工作。研究是教研的基础,一是要开展学科教育教学前沿和国家政策的研究,二是对本地教育实施策略的研究,这是各地教研机构存在的基本条件。培训是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教学理念和策略的重要途径,研究者作为培训者,有很好的转化优先作用。指导是教研员到一线具体指导教师的教学策略调整。评价是促进常态化教学改进的关键一环。为提高效果,我院提出研有物化成果,训有实际效果,导是常态工作,评以促进教师改进,形成研训导评一体机制。实践表明,这是促进学科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机制。研修为专项工作成立指导组这种影子组织是一项很好的工作机制。指导组是研究组织,负责研究解决是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也是培训的师资队伍,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认知和教学能力;更是市区和学校的指导力量,承担教师教学改进的指导任务;还是评价评估队伍,承担设计评价工具和担任评价专家的任务。可以说,影子组织是工作队,也是骨干力量成长的培育队,更是学校学科指导的种子队。教研机构的建设重点是教研员的选拔和培训。厦门市教科院从建院开始就一直强调形成以德为先、人品贵重、研究为基、教学突出的教研员准入机制,此项机制保障了教研员队伍是一支优秀的队伍,这样才能承担起引领和指导区域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任务。然后是教研员队伍的培育机制,教研员的成长是需要细心经营的。我们每年进行的教研员专题培训,都要精心设计和实施,真正做好培训者培训、研究者培训。四尧形成六个平台平台是工作机制落实的具体支架,是工作机制实现的具体表现。教研工作是面向未来的工教学沙龙构造图形;但最后出于对标准化试卷考试时间要求和难度的考量,还是给了参考图,由学生自己解读并标注线段长。后来,我们从评卷教师反馈的情况得知,依然有学生由于缺乏生活常识,无法将条件准确进行标注,导致后续建模失败。事实证明,给参考图还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把线段长度全部标准好了,则失去了一些数学建模味道,减少了考查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才抽象出数学条件的建模能力。第二,开放(2)问。(2)问最开始是“探究兹的最大值”,这个设问指向很清晰。但教研员姚承佳老师提出,是否可以将问题变得更开放些。在姚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我们最终锁定“探究兹是否。这一设问,不直接有达到最佳视觉效果的可能”指向兹的最大值,要求学生自己去探究切入点,研究单调性、最值、值域。实际阅卷中,还有学生直接用30毅代入反过来解出x=10姨3的,应该说学生思维的活跃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统考结束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又特意在小范围内实验,将上述两种设问放在两个基础相当的班级进行对比考查,结渊上接第25页冤教研标准及信息化研究,教研人员专业化研究。几年来,平台完成了区域教研机制研究,总结区域和学校教研成果,开展教研和教学成果培育和评选;开展教学视导的标准、工具和结果呈现形式研究,对教学视导这一教研机构工作机制进行现代化改进;同时根据本地和本院实际,开展教研员专业标准和评价策略研究。主要职责是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和策略研究,教师分级标准及教学技能标准研制,教师培育方法及有效性研究。例如,在2020年我市第五届教师岗位练兵和技能大赛中,平台设计的以课程育人为主轴的教学技能标准,开展的全市岗位练兵和教育技能考核,对教师育人技能的提升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这也是我市教师岗位练兵的一大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主要职责是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提升研究,特长学生成长规律及策略研究,学生成长共同基础的协同培育研究。教研机构要走出学科教研的局限,走向与教育质量相关因素的研究。几年来,平台完成了学生成长性思维的培育、学生德育成长模式和策略研究。为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由此果发现,“探究兹的最大值”并没有带来更高的得分率,也就是“探究兹是否有达到最佳视觉效果的可能”并没有增加问题的难度。以上就是我命制这道试题的心路历程与反思感悟,也算是“数学建模”与高考“结构不良试题”碰撞出的一次火花,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同仁多多指正。数学建模想要落到实处,需要更多的数学教育界人士参与到其中来,而相关的命题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到数学建模在一线教学中的推进。希望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与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涌现出更多的考查数学建模素养的相关命题,也期待着,配合新课改的新高考评价体系,能为我们带来更多具有指导和建设性意见的数学建模方面的命题思路,让数学建模这把火不止火一时,而是从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火,真正照亮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前进之路。注院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野十三五冶规划

篇二:创新三大机制提升区域教育质量

  

  《构建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实验研究》

  结题总报告

  内容摘要:

  本课题的研究,创新了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的三大体系,十六个维度,一百零四项指标体系内容;准确掌握区域基础教育发展和学生素质的真实状况,不断完善教育政策,加大教育投入,区域学校教育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实施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科学运用评价结果,诊断与改进教育教学,强化学校尊重教育规律,规范办学的行为,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有效促进区域学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构建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关注区域学校全体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率,使学生学科学业质量达到一定要求,既重视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又重视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质等方面在技术上能够达到一定要求,而且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背景

  近几年来(2012年及以前),江夏中考、高考在全市排名居后,学生择校现象严重。我们通过走访、访谈师生及家长发现:学校办学不规范,表现相当一部分学校没有按国家方针开齐开足课程;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严重,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这些因素是影响江夏教育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当前,江夏学生有学上的问题虽然已经全面解决,但是,上好学的问题成为区域教育的突出矛盾;义务教育学校数量和规模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质量和结构的问题依然是教育的主要矛盾。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面,我们已经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社会经济文化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强大升学竞争和压力,地方政府、社会团体以学校升学率作为评价学生、教师、学校的主要标准。使得我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愈演愈烈,违背了教育方针,违背了教育规律,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改变。为此,我们提出了《构建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实验研究》这一课题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1.问题提出目的(1)了解我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的真实状况,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决策中提供科学依据。

  (2)掌握影响学生发展的相关因素,形成本地区教育质量监测机制,有效提升区域学校教育质量。

  (3)引导学校普遍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学校、家庭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形成合力。

  2.选题的意义:

  开展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研究,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是加强教育管理,探索人才成长规律的需要;是推进质量评价制度改革,进行科学决策的需要。通过对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评价,科学诊断全区教育质量状况,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可靠参考依据;能有效规范区域内学校的教育管理行为,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能有效促进区域学校教育均衡发展,逐步构建起统筹城乡教育改革发展、具有江夏区域特色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和区域学校教育健康发展。对引导教师、学校和家长、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价值

  构建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规范学校教育管理行为,改善区域学校教育环境;实验对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科学运用评价结果,诊断与改进教师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区域学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一主多元”的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队伍,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率,使学生学科学业质量达到一定要求,扩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学生的品德行为、心理健康、体质等方面达到一定的要求,区域学校教育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NAEP)项目由美国国家评估管理委员会(NAGB)和美国教育部下属的教育统计中心(NCES)共同完成。TIMSS和PISA两个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主要优点首先是测评模型,两者都是一个“输入、过程、输出”的模型,不仅关注输出,同时也关注输入和过程,并研究其间的关系。其次,对于学科成绩的评价,不仅仅是看考试成绩,而是将学科分割成多块相应的学科素养来看。但是,TIMSS和PISA没有体现出学生、班级、学校、区县等多层次的基础教育质量情况,缺乏对未来基础教育质量的预测功能。

  省内外同类研究现状述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37次提到监测评价,可见其意义之大。当前,省内基本上还是延续传统的评价方法,武汉市已经启动了“质量监测”工作,取得阶段成果。省外的上海、广东、重庆等地的“质量监测”体系已基本形成,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三、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1.建立适合我区教育发展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准确报告基础教育质量的现状,为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决策中提供科学依据。

  2.形成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机制,培养一支业务精良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综合评价团队。

  3.落实解决全区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区域学校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4.以质量监测为载体,对全区教育质量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区域学校内涵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全面提高区域学校教育质量。

  (二)研究内容

  1.完善有关概念的理论提升。

  如:教育质量、教育质量监测、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区域构建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2.具体研究内容:

  (1)构建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实验研究。

  ①构建区域学校教育管理质量监测体系实验研究;

  ②构建

  区域学校教师德育、教学过程质量监测体系实验研究;

  ③构建区域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监测体系实验研究。

  (2)实施区域学校教育质量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策略研究。

  ①实施区域学校教育管理质量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研究;

  ②实施区域学校教师德育、教学过程质量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研究;

  ③实施区域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研究;

  ④实施区域学校教育质量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操作流程研究。

  四、研究过程及方法

  (一)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2.02—2012.09.

  ①成立组织机构。

  成立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综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教育局长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与科室领导任副组长和成员;成立“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综合评价中心”;设立街道教育总支学校教育质量监测综合评价指导小组;建立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综合评价领导小组。

  课题组具体分工:组长,祝恒文,全面负责课题研究指导及经费到位、评价细则的协调等工作;副组长王东元,负责开题报告、实施方案、结题报告的撰写;组员谭红梅,负责研究过程资料的收集,承担《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机制研究》子课题研究;杜印,负责制度制定,承担《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研究》子课题研究;敖绪斌承担《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研究》子课题研究;杨小春承担《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监测体系研究》子课题研究;曾凡光、黄俊承担《教师教育教学过程监测体系研究》子课题研究;周波承担《教师个性发展成果监测体系研究》子课题研究;蔡军华、祝双全负责承担区或教育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查。

  ②制定指标体系。制定《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评价工作实施意见》和《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出台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系列指标体系和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③组织学习讨论。全区上下组织教师学习“意见、方案和系统指标体系”,收集讨论信息,反馈意见,修改相关内容。

  (2)实施阶段:2012.09—2014.07.本阶段,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实践研究。一是调研访问。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了解区域学校师对教育质量系列指标体系及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认可度;二是完善体系。在调研的基础上,再次修订区域教育质量监测系列指标体系和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方法;三是实施评价。组织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专业队伍按学校教育质量系列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

  实践研究这三年6个学期,我们边研究、边反思、边完善。将《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细则》修改了5次。最终形成完成了2014年秋季《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与国家监测的五个维度保持了一致。

  2012年上半年下校考评,通过查阅资料、师生访谈、进课堂听课、查看校容校貌获得如下信息,意识到绝大多数学校没按国家要求开齐开足课程,主要是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技术等术科没开,学校为了应付“评价”,备有阴阳两套课程表,应付检查一套,实际上课一套;二是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严重,教师教育观念陈旧,不备课上课,或者备一次课用几年;上课准备不够,随意性大,满堂灌的课堂占大多数;没有开展或伪开展教研活动,教学无教学反思或教后记;单元检测不作质量分析;三是学校兴趣活动开展少,甚至无;四是没有真正进行课题研究。

  为了使质量考评真正能提升办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质量,根据前严格按要求进行各项工作,评价后就回到以前的状态。2013年2月、3月,针对考评出现的问题和学校各方面的改变,考评组经过研究及讨论、请示局领导和有关专家,对《评价工作方案》和《评价细则》又作了三个方面修改。一是四块赋分的调整。《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由70分调成50分,将调出的20分分别加到《教师教育教学管理》和《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各10分。调整的目的是体现学校以教学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加大教育教学工作的薄弱环节的评价力度,实现治薄决心。二是减少档案资料的分值,增加活动和活动结果的分值,克服学校纸上谈兵的虚假行为,促进学校的各项工作认真落到实处。三是根据工作实际,将评价的项目进行删减、归并和整合,切合实际,评价的重点为教学计划、备课、上课和学生基本常识的掌握等方面,突出考试科目的教学常规(重抓教育教学过程),突出评价工作的引导性、实效性和针对性。同时对每所学校实行一次集中评价和不定期随机评价,促使学校各方面工作优质常态化。

  2014年秋,我们根据国家质量监测的精神,对我区的质量综合评价的细则、评价方式方法又作了修改和完善。我们利用9月、10月两个月的时间做了以下七个方面工作:一是修改完善了《质量评价实施方案》(2014年秋版),这次的方案与上学期的方案有5个变化,方案的名称发生了变化(质量考评——综合评价),评价体系发生了变化,评价内容发生了变化,评价的主体发生了变化,评价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二是召开了全区中小学校长及教育总支干事的会议,解读了“方案”和“五个维度”的变化及评价分值的运用;三是进行了三个维度的试点评价工作,通过在一初中、纸坊二小和龚家铺三所学校的实验,找出了评价内容和方式不合理、不规范的地方,再次对实施方案进行修改;四是根据实验暴露的问题和对评价方案的修改情况,向全区发义务学校发放了“质量评价的补充说明”文件;五是编制了综合质量评价行事录;六是组织评价人员三轮的培训学习;七是设计了三个维度的问卷量表题库。形成了适合江夏区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一支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队伍,规范的评价操作流程和科学的评价方法。编制完成了《江夏区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行事录》和《江夏区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资料汇编》

  (3)总结阶段:2014.07—2014.12.

  总结前期工作,形成经验总结,完成研究论文和课题研究报告。

  (二)研究方法

  1.

  以文献研究法为指导,通过学习与教育质量监测的相关文献资

  料,对教育质量监测的政策、法规、要求、内容、方法和本质作深入了解和认识,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体,不断实践、反思、改进,完善教育质量

  监测体系;

  3.

  以实施教育质量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为载体,提升区域学校教育

  管理质量,提高教师德育、教学过程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五、成果及成果分析

  (一)创新点

  我们认为,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创新了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三大体系,十六个维度,一百零四项指标体系内容。

  2.创新了区域学校教育质量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式。

  3.创新了区域教育质量“一主多元”综合评价队伍的建设。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1)

  教育质量:

  主要是指学校与教育机构在既定的社会条件下,培养出的学生素质、提供的相关服务满足社会现实和长远需要的充分程度。

  (2)

  教育质量监测:

  教育质量监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通过制订监测标准、开发测量工具、抽取适当样本、收集大量数据来实现对教育质量的分析与诊断。

  (3)

  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为保证实现教育质量目标的需要,在服务过程中满足规定的要求,由组织机构、职责、程序、活动、能力和资源等构成的有机整体,为实现教育质量目标实施质量管理监测。

  (4)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为实现教育质量目标,制订标准,对区域内基础教育学校的教育质量进行监测。开展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关注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水平,即教育成果的质量,重视的是学校教育管理、教育投入(即为教学所提供的人与物的资源质量)、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即教学实践的质量)、教育结果(即教学的产出与师生获得的成果)这几个内在相关的维度。

  (三)研究成果分析

  1.构建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三大体系研究,十六个维度,一百零四项指标体系内容。

  (1)

  区域学校教育管理质量监测体系。

  构建了区域学校教育管理质量监测体系,九个维度,三十九项指标体系。

  ①学校有效德育管理工作。监测内容有“德育管理、德育常

  规、主题德育活动、家校共建和研究与宣传“五项指标体系。具体评价细则见附件。

  ②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及语言文字管理工作。监测内容有“组织管理、校本研修、参加培训、语言文字”四项指标体系。具体评价细则见附件。

  ③学校课程管理工作。监测内容有“课程计划、课程管理、师资配备、教辅使用“四项指标体系。具体评价细则见附件。

  ④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监测内容有“教学计划、教学过程、课堂监管、领导听评课”四项指标体系。具体评价细则见附件。

  ⑤学校教学研究管理工作。监测内容有“教研管理、教研活动、教研成果”三项指标体系。具体评价细则见附件。

  ⑥

  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监测内容有“制度管理、课题管理、成果呈现”三项指标体系。具体评价细则见附件。

  ⑦

  学校“2+1项目”工程管理工作。监测内容有“组织管理、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大家唱、兴趣小组、视力防控、卫生防疫、比赛展示、精品项目”八项指标体系。具体评价细则见附件。

  ⑧

  学校教学设备设施管理与使用工作。监测内容有“组织管理、设备管理、设备使用、信息资源发布、活动开展、经费落实”六项指标体系。具体评价细则见附件。

  ⑨

  学校教师个性发展。监测内容有:兴趣活动、各类竞赛成绩两项指标体系。具体评价细则见附件。

  (2)区域学校教师德育、教学过程质量监测体系。

  构建区域学校教师德育工作质量和教学过程质量监测体系,两个维度,五十项指标体系。

  ①教师德育工作过程质量。监测内容有“师德规范,学科德育渗透,家访工作”三项指标体系。具体评价细则见附件。

  ②教师教学常规工作过程质量。监测内容有“教学计划、备课、上课、练习设计及批改、教学反思、辅导学生、考析、教研活动”八项指标体系。具体评价细则见附件。

  ③小班化教学教师教学常规工作过程质量。监测内容有“教学计划、备课、上课、练习设计及批改、教学反思、辅导学生、考析、教研活动”八项指标体系。具体评价细则见附件。

  ④信息、劳技课程教师教学常规工作过程质量。监测内容有“教学计划、备课、上课、教学反思、教研活动”五项指标体系。具体评价细则见附件。

  ⑤生物、地理、思品、品生、品社、历史课程教师教学常规工作过程质量。监测内容有“教学计划、备课、上课、练习设计及批改、教学反思、考析、教研活动”七项指标体系。具体评价细则见附件。

  ⑥

  体育课程教师教学常规工作过程质量。监测内容有“教学计划与总结、备课、上课、教学反思、考析、教研活动”六项指标体系。具体评价细则见附件。

  ⑦

  音乐课程教师教学常规工作过程质量。监测内容有“教学计划与总结、备课、上课、教学反思、考析、教研活动”六项指标体系。具体评价细则见附件。

  ⑧

  美术课程教师教学常规工作过程质量。监测内容有“教学计划与总结、备课、上课、练习设计与展示评价、教学反思、考析、教研活动”七项指标体系。具体评价细则见附件。

  (3)区域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监测体系。

  构建区域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监测体系,五个维度,十五个项指标体系。

  ①学生品德发展水平。监测内容有:“行为习惯,公民素养,人格品质,理想信念”四项指标体系。具体评价细则见附件

  ②学生学业发展水平。监测内容有:“参加统一调研测试和非考试学科考查测试”两项指标体系。具体评价细则见附件。

  ③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监测内容有:“体质健康,艺术素养,心理健康”三项指标体系。具体评价细则见附件。

  ④学生兴趣特长养成。监测内容有:“兴趣特长培养、各类活动竞赛,学生特长发展”三项指标体系。具体评价细则见附件。

  ⑤学生学业负担状况。监测内容有:“课业质量,学习时间,学习压力”三项指标体系。具体评价细则见附件。

  2.实施区域学校教育质量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1)为什么要实施区域学校教育质量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区域学校教育质量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的内容,是针对区域学校

  执行教育方针,关心学生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制定的。是既要关注区域学校学生学科学业质量,也要将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质等方面在技术上能够实现的(或要求达到的)有关素质进行综合评价。

  (2)实施区域学校教育质量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的基本原则。

  ①导向性原则。通过对学校教育质量目标体系设置项目的综合评价,客观反映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各项管理情况,引导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观。

  ②规范性原则。综合评价内容和方法科学合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质量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细则及评价方法,严谨有序评价过程,评价结果真实有效,及时诊断,及时调整和改进,反馈改进落到实处,保持教育质量综合评价过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③育人为本原则。综合考察学生全面发展情况,既要关注学业水平,更要关注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既要关注共同基础,更要关注个性特长;既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和效率。

  ④全面可行原则。注重发展性、增值性评价,满足学生、学校

  多方面的发展需要;针对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完善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内容;积极探索适宜的评价方式方法和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具有江夏特色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模式。

  (3)区域学校教育质量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的目标。

  构建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学生发展、规范长效的教育质量管理机制;提高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科学化水平,关注学生学习状况、综合素质和成长环境;科学运用评价结果,诊断与改进教育教学;尊重教育规律,规范教育行为,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4)

  区域学校教育质量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内容。(见附件)

  (5)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保障机制

  ①制度保障。区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作采取“集中常态评价”与“随机整改评价”相结合的模式。集中常态评价每学期一次,随机整改评价是对学校在集中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随时(限期)核实评价。

  区综合评价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导全区教育质量综合

  评价工作。制定全区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作的方针、政策、规划,并组织实施。检查、督导、评估学校教育质量的综合评价工作;研究、解决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中心负责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具体工作,制定评价方案、组织实施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分析、反馈与业务培训指导。

  区教育督导室制定区域教育质量实施指导意见,督查指导综合评价工作质量,发布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并将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结果纳入学校全年目标考核。

  学校建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作方案。配备人员对学校、教师和班级开展自评。

  ②技术保障。建立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信息化平台。布置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作,发布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相关信息,回收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信息,利用电脑阅测试卷、测试量表和统计与分析。

  建立区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资料数据库。储存收集与编制中小学各学科测试题、评价量表、问卷调查表、测试成绩、名优教师、优秀学生、相关综合评价资料等。

  建立教育职能部门综合评价合作联动机制。区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十六个维度,一百零四个项目的综合评价细则,都是由对口职能部门制定,体现了评价细则的专业性、实用性与科学化。

  ③设施与经费保障

  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作是常态化的工作,需要一定的专业设备和经费支持。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为保证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作顺利进行,进行了大量投资,做到了:一是全区学校信息化网络覆盖率100%;二是完善了电子化办公和阅卷平台设备;三是设立了专项经费,每年用于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作的经费在200万元以上。

  (六)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一主多元”队伍建设。

  为加强区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队伍的建设,根据区域教育质量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的需要,我们培养和组建了“一主多元”评价队伍。

  一主:建立了一支区域学校教育质量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专职队伍。配备了文科、理科、体、音、美、计算机、心理健康等专职教师二十人组成的专业评价团队。分为小学组和中学组,每个组每学期对区域学校进行教育质量“集中常态评价”和“随机整改评价”。

  多元:一是组建了一支学生体质健康检测专业队伍。这支队伍由区人民医院安排的专业医生组成,每年巡回对区域学校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检查一次。检查结果作为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体质健康评价结果。

  二是设立了一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兼职队伍。组织区域学校心理健康教师每学期参加市、区集中培训,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团队,集中研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巡回到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巡回展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相关事例。综合评价作为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心理健康评价内容。

  三是接用教育督导评估督学队伍。区域学校每学期都有10所左右的学校要接受省、市、区的教育督导评估和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评估,为减轻学校负担,避免重复检查,凡是通过各级评估验收的学校不再进行综合评价,直接将对学校的评估等级转换为综合评价结果。

  四是联合教育职能部门教研员队伍。区教育局职能部门每学期都要到区域学校进行巡回教学视导,教学视导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教学过程,我们将区教研室、体卫艺工作站教学视导的结果作为学校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结果。这样即提升了学校和教师的重视程度,又提高了教研员的工作效度。

  (7)提高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科学水平

  ①完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方式。

  我们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全面客观地收集信息,根据数据和事实分析判断。教育质量的综合评价以测试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为主,以现场观察、资料查阅等为辅。测试和问卷调查采取抽样的办法。

  a.

  学校教育管理与教师教育教学过程。

  学校教育管理与教师教育教学过程的综合评价一并进行,按评价指标体系的细则进行量化评分,采取集中评价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校教育管理评价主要采用问卷、访谈、查看,查阅原始资料,学校各项工作管理过程的落实情况。

  教师教育教学过程评价,主要强化对学校日常监管规范到位的评价。评价时将严查学校日常监管的过程资料,抽查核实教师教育教学环节的个人资料并采取“否一扣三”的方式予以综合评分。

  b.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

  学生品德发展水平。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以及《武汉市中小学生品德行为考核标准》等文件为依据。采取测试量表、问卷调查、随机抽样、现场观察学生行为表现和查学生成长记录评分。

  学生学业发展水平。

  依据《武汉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标准》

  组织命题,对学生进行抽样测试。学业测试,小学按合格率、人均分、优秀率三个维度进行评价,初中七八年级按三级目标、九年级按四级目标进行评价。

  考试科目按科学诊断,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需求,酌情组织统一调研测试,原则上在期中、期末时段进行。

  考查科目在质量评价时以抽签形式现场测评或基础知识笔试。(小学考查科目为体、音、美、品生、信息技术、劳技、卫生与健康。初中考查科目为体、音、美、信息技术、劳技、卫生与健康)。

  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主要看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活动和兴趣特长工作的过程性资料,包括学校体艺活动的组织,活动开展与校本课程建设情况,学生参加体艺活动、兴趣特长培养、体质健康的档案建设情况。

  学生兴趣特长养成。主要看学生兴趣特色培养、各类竞赛,活动成果等。由各主管部门组织,经过上级领导批准的各级各类竞赛项目,将比赛活动结果集中报送汇总。其它类型的获奖,学校在规定时间内将教师、学生个人当年获奖证书报送指定单位依据评价细则计分。

  学生学业负担状况。学生学业负担状况主要看“两增两减”

  和“三开三减三开放”情况。即:增加学生课前自习时间和课堂交流探究的时间;减少教师课堂讲授的时间和学生课外作业的时间。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开好每一门课程;学生学业减负、心理减压、身体减乏;学校图书室和阅览室开放、学校体育器材保管室开放、学校计算机房开放。采取问卷调查,随机抽样,访谈方式。

  ②区域学校教育质量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操作流程。

  教育质量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前

  精通综合评价细则;熟

  悉评价操作流程;备好评价资料和工具;提前

  一周通知学校;落实对接事宜。

  据实评价。核课程总表、班分表、时间表;查资料、师生座谈;查两操和大小课间;看校容校貌;测试考查科目;统计审定;反馈。

  整理综合评价资料;上报综合评价情况;下发整改通知书;提出整改意见;随机抽查评价。

  综合评价中

  综合评价后

  综合评价结果认定与应用

  ③区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认定应用。

  结果呈现。对区域学校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内容和关键性指标进行分析诊断,分项给出评价结论,提出改进建议,形成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综合评价报告注重对学校优势特色和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反映,不简单对学校教育质量进行总体性的等级评价。

  结果使用。指导学校正确运用评价结果,改进教育教学,发挥以评促建的作用。对于学校在办学中存在的困难,及时反映到教育主管部门给予帮助和扶持。对于存在违规或有问题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落实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学校,进行通报批评、取消各类评优奖励资格、追究学校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将评价结果纳入学校全年目标考核,并逐步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六、成果转化及应用效果

  进行教育质量体系监测工作,有效促进了区域教育公平,准确掌握了区域基础教育发展和学生素质的真实状况。促进了本地区不断完善教育政策,按照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质量观和价值观发展教育,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一)

  以“教育质量监测”为抓手,促进区域学校教育均衡发展。

  我们以教育质量体系监测为抓手,把他作为推动教育均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作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途径、新载体,作为城乡教育统筹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教育惠民工程和教育形象塑造工程。

  1.

  区域学校办学条件与设备设施均衡。

  全区以“创建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为契机,有效推进

  区域学校办学条件与设备设施均衡发展。区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领导站在教育事业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设计了区域学校“标准化建设、教育设备配套、校安工程”等项目。近三年共投入11亿元,加强区域学校基础设施与设备建设。全区生均占地面积小学40平方米、初中36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小学10.6平方米、初中10.5平方米;完成了19所初中、18所小学标准化建设,以及全区65所义务教育学校新建校舍、基础设施、运动场、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建设;全区所有学校按国标配备了图书室、阅览室、理化生(科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和微机室,部分学校还建有舞蹈室、美术室、音乐室、语音室等;所有学校都建有标准塑胶运动场和60、100米塑胶直跑道;所有学校实现了“班班通”,学校课桌椅、实验设备、体育器材设备、计算机、图书配备均达到或超过省标准;区政府每年投入经费300万元,为全区中小学配备了300名校园保安;投入资金389万元,为区域学校安装了电子监控设施,配齐配足了消防器材、各种警示标牌及学校路口减速板,确保校园安保水平的全面提升,实现了连续五年安全责任事故为零的工作目标;每年投入300万元,率全国之先开通专用车辆,定时、定点接送寄宿制学生,全区3100名农村寄宿学生乘坐专车上下学。

  2.

  区域学校师资队伍与学科结构均衡。

  为均衡城乡师资队伍学科结构,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区

  采取了相应措施。

  一是明确规定近几年新增教师和调入城区教师必须有在本地区乡村学校工作三年的经历。

  二是近几年全区共安排687名教师进行了校际间交流。依据学科需求确定全区教师异动和交流方案,并实行目标考核,确保交流质量和人数达到在职教师总数的10%以上。每年选派80名城镇骨干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同时安排村级学校教师交流到城区学校任教。实验小学一次安排十名教师到苏区舒安小学支教一年,舒安小学派十名教师到实验小学跟班教学一年,在社会的反响很大,都说这才是真对口、真支教、真学习。

  三是近几年组织了572名教师与市区名师、省特级教师建立师徒关系,帮助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四是组织全区教师免费培训,每年完成学科对应教师培训1万余人次,全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五是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全区每年组织25所城区优质学校,与山坡、湖泗、舒安等偏远乡镇中小学结成帮扶对子,从人、财、物、智等方面予以扶持,使薄弱学校办学水平有效提升。

  六是推行了学校干部交流机制。为促进全区学校均衡发展,区教育局全面推行干部交流工作,实现城乡教育管理有效提升。近几年,每年安排校级干部交流达15人,安排青年骨干和教育管理经验丰富的资深校长交流到农村学校,如区一初中党总支书记余茂琴、区五中教务主任吴光全、明熙小学办公室主任杨清然到农村学校支干,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区薄弱学校教育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对交流干部实行严格管理和目标考核,确保交流的效益,提高农村学校管理水平。

  3.

  区域学校教学研究与质量效果均衡。

  为保证区域城乡学校在课堂教学研究方面达到一定水平,促进教

  学质量均衡提升,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是建设中心学科备课组。全区成立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的中心备

  课组,其中区级中心学科备课组20余个,校级学科备课组400多个。中心学科备课组每半月一次集中研讨教材、解读课标,解决教材的重难点问题,进行集体备课,并开展教法、学法的探讨、展示和交流。

  二是开展高效课堂活动。在全区广泛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大讨论,组织教师上“三类”课(青年教师上汇报课、中年教师上探索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并开展“好课”大讨论,学校按照“好课”标准,人人上一节好课,在此基础上,推荐教师分片赛课,然后区级组织复赛,评选优质课和优秀教师,并予以表彰和奖励。

  三是组织送教下乡活动。近几年组织了50批次优秀青年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深入偏远薄弱学校送教,帮助农村薄弱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是开展学科竞赛。从中心学校校到村级学校,校校开展学科知识竞赛。在教师中开展“三赛两评”活动,即优质课、优质教案、专业知识基本功竞赛和教坛新秀、教学能手的评选。

  五是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放电子备课室,将集体备课在网上发布,让同年级同学科教师讨论、借鉴、评价,并拿出结合本校学生实及的学科教案。

  4.

  质量管理评价与校园文化建设均衡。

  通过教育质量综合评价,规范了区域学校贯彻教育方针,遵循

  教育教学规律、落实课程计划、实施素质教育的行为,创新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教育管理行为、教学常规环节、教育评价方式,特别是对生本意识的回归、素质教育的回位、教育质量的回升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整体规划区域内具有江夏学校文化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外显层。即每所学校的物质形态包括校园建筑、景观、设施等以及学校成员在校的各种活动;二是中间层。是每所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三是核心层。被全体师生和社会认可的办学理念和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校风、学风等。在整体规划各校学校文化的同时,要求学校密切结合校情,自主选择和开发文化建设的重点在学校精神建构、校园环境营造、校本课程开发、教育实践活动设计等多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以形成各所学校的文化特色。学校的办学理念、三风、校训、校歌都各具特色,花园式学校比比皆是,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从改革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入手,建立并实施教育质量多维评价,将《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实施方案》、《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细则》作为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行为指南与准则。改进以前只将学生考试人均分、合格率、优秀率作为考核学校教育质量的目标管理办法。此举在区内教育系统产生了强大正能量,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注入了活力。

  在对待“教育质量监测”与“教育均衡发展”之间的人文内涵与互动的关系上,把“质量监测”作为基础和工作中的抓手,把“均衡教育”定为方向和目标。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本,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大力支持,师生共同参与的共建共享格局,坚持夯实基础,注重培养特色。

  (二)

  以“质量综合评价”为动力,提升区域学校规范办学行为。

  我区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作开展三年来,受到了区域广大师生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认可,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有力地推进了区域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规范了学校的办学行为,有效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1.区域学校遵循教育规律办学。

  遵循教育规律,规范办学的意识深入人心。区域学校按部颁要求

  开齐开足课程,课程总表、班级课表、教师课表三表一致。基本杜绝了延时补课,加重学业负担,歧视学困生,分快慢班,增加考试学科课时,减少非考试学科课时等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改变了以前只将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学校教育质量的目标管理办法,有力推进了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2.区域学校德育工作卓有成效。

  学校德育活动能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礼仪教育、孝顺教育、感恩教育、法制安全教育等自成体系,校园内学生穿着得体、举止文明,校园环境整洁。学校有效德育工作落实到位,一日常规管理有检查、有评比、有通报。班团会有详细的情况反馈。传统节日、纪念日教师能在读报、晨会等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成长档案》的建设不断完善,学校家访工作得到落实,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日益增强。

  3.区域学校教育科研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全区4所高中,19所初中和21所中心小学,10所村小承担了省、市、区十二五规划课题的研究工作,中心学校的课题还辐射到了其余11所村级边远学校。有省、市、区规划课题140个(其中重点课题20个),教师个人课题110个,实现了校校有课题研究,课题覆盖率100%。区教育局每年按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拿出专项资金进行鼓励。采取完成开题30%,中期检查30%,结题40%的奖励方法落实兑现,夯实了课题研究工作过程。通过课题研究,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内涵发展。

  4.区域学校仪器设备使用普及。

  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形成常态。台帐规范,物品摆放整齐,各功能室设备使用、维护等记载全面。学生实验操作熟练,教学活动过程扎实,学生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达标率100%。学生使用计算机熟练,上机率100%,教学效果好。图书室开放,指导学生有针对性阅读,班班开展读书活动,图书借出率与回收率高。

  5.区域学校教师教学过程扎实。

  区域学校教师教学过程到位。教师教案设计完整,教学目标多元,注重师生互动设计。学科作业批改认真及时,有错题档案,并对错题作了文字订正。学科培补活动记载详实,培补作业设置合理,跟踪分析效果明显。学科检测、考试,质量分析到班、到科、到题、到人,系统、规范、全面、合理。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主动承担研讨课,认真完成听课、评课、议课任务。教学反思注重了教学中的得失原因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整改措施。

  (三)

  以“学生综合发展”为目标,有效提高区域学校教育质量。

  我们进行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目标,有效提高了区域学校的教育质量。

  1.

  学生品德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学生品德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的标志主要是:全区教师以《中小

  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身教重于严教,潜移默化感染学生,教师用高尚的情操,循循善诱的教育技能鞭策学生,近三年学校没有发生一起学生寻衅滋事事件,学生依规守纪,校园秩序井然。

  学生懂文明讲礼貌,见人主动问好,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

  生,爱护公共财物,节粮节水节电,合理消费;能热爱劳动,主动清洁校园,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生态环境。安全意识明显增强,过马路做到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不抽烟不喝酒;遵守校纪校规,不违法乱纪;言行一致,知错就改,不抄袭不作弊;能与同学合作,不欺负他人,尽自己能力正确帮助他人。能坚持锻炼身体,积极面对困难,保持阳光心态;尊敬父母师长,平等友善待人。做到升降国旗行礼,知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与社会实践,参与班级管理,珍惜集体荣誉,践行励志梦想。

  2.

  学生学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首先是全区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把学生看作是受教育者,更把学生看作是与自己具有平等地位的人。充分认识到“课堂”是落实新课程、贯彻新理念的有效的教学形式,和谐、生动、民主的课堂在江夏校园已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对教学质量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过去的“教堂”开始向“学堂”转变,教师把时间、空间还给了学生,把话语权还给了学生。教师上课杜绝了满堂灌的现象,学生分组学习、讨论、交流气氛变得活跃,学习积极性高涨。

  通过对学生学业成绩抽查测试,小学一次性合格率占95%以上、人均76分、优秀率75%以上。三个维度年年都有提升。初中完成一、二、三、四级目标的学校达到81%以上。考查科目在质量综合评价时以抽签形式进行现场测评。小学考查科目为体、音、美、品生、信息技术、劳技、卫生与健康成绩都能达到基础标准。初中考查科目为体、音、美、信息技术、劳技、卫生与健康成绩也都能达到基础标准。

  3.

  学生身心发展水平明显增强。

  学生身心发展水平明显增强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

  一是学生的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我们每年都要组织全区学

  生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检,在体检中发现学生在哪些项目不达标的,及时与家长联系,配合学校督促学生训练,限期达标。同时,在每学期一次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中选择现场体质健康测试项目有:小学5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初

  中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95%以上的学生能达到

  测试标准,对不能达标的学生学校拿出整改办法,综合评价采取跟踪

  补测的方式限期达标。

  二是学生的艺术素养能力上升。我们综合评价采取以教材

  内容为主,现场测试学生的音乐学科基础知识和歌(乐)曲听辨,测试学生的美术学科基础知识;

  测试学生的音乐表现、教材歌曲演唱、戏曲表演、舞蹈、演奏;测试学生的美术学科基础知识、美术表现、绘画、泥塑、手工制作。学生在每个内容中分别自选一项共三个内容现场演示,都能应对自如,按时高标准完成。

  三是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提高。

  从检测量表、问卷调查、走访座谈中了解到,学生的认知能力、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情绪表达、认识与管理能力、情绪状态都能达到测查比例。

  4.

  学生兴趣特长养成明显落实。

  一是全区学校重视了“两操一舞”活动。全区学校“两操一舞”

  (广播操、武术操、集体舞)活动全面开展。并且是每天必做项目。学生的“两操一舞”动作完成质量高,学生参与面广。

  二是全区学校坚持阳光一小时体育活动。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

  活动已经形成常态,每天30分钟“大课间”活动,完成规定内容,增设特色内容,活动效果好,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必须在下午课外活动开展30分钟的户外体育活动。有的学校还能结合学校校情积极自创课间特色活动项目,如:跳长绳、跳短绳,自编绳操、球操等。

  三是加大了学生兴趣特长培养的力度。全区学校每天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成立了体、音、美、琴、棋、书画、科技各类项目的兴趣小

  组,每个兴趣小组都有专兼职教师辅导,兴趣小组常年坚持训练,让

  学生真正掌握了两项体育技能,一项艺术特长。“大家唱”活动纳入学校一日作息时间安排,每天利用校广播站统一组织开展5分钟的“大家唱”活动。

  四是每年开展体育、艺术竞赛活动。全区每学年举行一次综合

  性(或学生体质达标)运动会;每所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校级运动会和校园艺术比赛或展示活动;学校年度体艺精品项目的训练纳入学校体艺兴趣小组的常态训练,参加区展示或竞赛,选拔参加市级以上展示或竞赛。

  5.

  学生学业负担状况明显减轻。

  学生学业负担状况明显减轻,主要体现在:

  一是落实了“两增两减”。增加了学生课前自习时间和课堂交

  流探究的时间;减少了教师课堂讲授的时间和学生课外作业的时间。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课堂教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熟练完成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对考试的难易程度感受适宜,学生学习方法得当,学业负担适中。

  二是

  落实了“三开三减三开放”。开齐了课程、开足了课时、开好了每一门课程;学生的学业减负、心理减压、身体减乏;学校图书室和阅览室长期开放、学校体育器材室长期开放、学校计算机房长期开放。

  三是落实了“一轻三保”。一轻是学生书包轻,书包内除学习必备用品外,无课外书籍和其他资料,无多余学习用具和器材。三保是

  确保学生在校学习、活动时间符合规定;确保学生睡眠时间达到要求,小学生每天睡眠达到10小时,初中学生达9小时;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课外作业,三、四年级课外作业不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课外作业不超过1小时,初中课外作业不超过1.5小时。

  开展区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是为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我们既重视了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又重视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关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率,更关注了学生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

  如果说,我们的《构建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实验研究》有了一定成果的话,那只是说明我们在教育质量监测这个领域刚走出第一步,学校管理、教师教育与教学、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是永恒的课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将会继续努力,把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研究及其应用推向新的高度。

篇三:创新三大机制提升区域教育质量

  

  “区域一体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践探索

  作者:杨柳

  来源:《江苏教育》2022年第20期

  【摘

  要】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富有活力的教育创新体系,营造公平优质的教育发展新生态是当前区域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进行“区域一体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区域教育共同体办学愿景、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资源配置的一体化,探索出基于契约关系的权责运行机制、基于纽带关系的资源统筹机制和基于互动关系的师资均衡机制的实施路径,从而引领全区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关键词】共同体;区域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2)74-0028-05【作者简介】杨柳,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教育局(江苏无锡,214000)党委书记、局长。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要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营造公平优质的教育生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新時代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追求。

  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是无锡城区“一城两核”中的重要一核,被评为科产城人融合发展示范区、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引领区、新发展理念全域实践区。自2019年挂牌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建成资源供给充裕、高端人才荟萃、教育服务优质、品牌学校聚集的无锡基础教育新高地,成为长三角地区发展潜力大、创新活力足、智慧实力强、教育魅力影响广的教育现代化示范区”的总体目标,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富有活力的教育创新体系,营造公平优质教育发展的新生态。在探索和实践中,经开区以“区域一体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区域教育发展的内驱力,引领全区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改革理念:构建一体化管理的区域教育共同体

  一般认为,共同体理论是由德国古典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的,他在其著作《共同体与社会》中指出,共同体是由不同个人、群体建立在血缘、地缘以及共同记忆基础上的一种有序的社会组织,共同体成员拥有共同的价值观、情感和信仰,并以此为纽带来凝聚成员,通过成员间的互动提升,促进共同体的发展。基于共同体理论视角,经开区教育管理改革的目标是推动

  区域教育共同体建设,通过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凝聚区域教育发展愿景,整体统筹各方资源的优势,盘活区域内教育资源,建立互动共享机制,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办学愿景一体化

  “相互一致的、结合到一起的信念是一个共同体特有的意志”,这种信念是一种特殊的社群力,可以把一个整体里的各个成员团结到一处,被滕尼斯称之为“作为共同体意志的共同领会”[1]。推进区域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首先要凝聚区域教育的“共同领会”,推进区域办学愿景的一体化认知,以统一协调的办学愿景,凝聚区域内各学校发展合力,实现区域教育改革的更大效益,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经开区在融合区域教育发展特色和各学校办学思想的基础上,明确了区域办学的使命和愿景,进一步完善学校建设,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形成区域教育品牌。这一发展愿景已逐渐成为区域教育发展的理性自觉,引领区域内各学校坚持科学定位、凸显特色,共筑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二)规划布局一体化

  区域教育发展规划是对区域教育的未来发展、合理布局、资源配置投入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区域教育发展的蓝图,对于保障区域教育有序管理、推进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作为一个新兴区域,经开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注重教育发展顶层设计的一体化布局,把教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紧密结合经开区发展定位和群众实际需求,做好学校建设发展规划,绘好区域教育发展蓝图。

  (三)组织管理一体化

  系统组织理论认为,社会是一个协作系统,任何组织都需要通过与其他组织之间建立关系才能在协作中发挥作用。“管理一体化”就是要让组织内部与组织外部、组织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形成高度一体化的管理体系,让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协调运作,局部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形成强大的组织力,以实现组织目标。“区域一体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从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出发,探讨建立教育管理系统整体优化的方法和途径,使教育系统内的各个子系统,连同外部各组织系统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从而形成支持全方位管理并能够有效运行的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助力区域教育均衡高质发展。

  (四)资源配置一体化

  资源的配置、整合与优化等供给方角度的改革,归根到底属于供给侧改革。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全面推进区域资源配置的一体化,可以借鉴供给侧改革思路,以优化教师队伍为核心,带动区域内课程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的深度整合,促进教育资源系统优化和运行效率提升,进而提供更加优质、均衡、多元的教育资源与服务。经开区在一体化资源配置时遵循

  资源结构原则,充分考虑教育资源强弱搭配,注重资源互补和多元特色的组合,发挥优质资源对全区教育质量提升的辐射带动作用,来满足社会多样化选择需求。

  推进区域一体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推进办学愿景、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资源配置的一体化,四个要素相互协作,各自承担不同的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完整区域教育共同体的运行机制。

  二、改革实践:建设区域教育共同体的路径架构

  共同体是具有一定关系的社会主体形成的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协作与分工的群体结构,契约关系、纽带关系和互动关系是共同体产生、维系和有效运行的三大核心要素。[3]经开区教育发展以共同体理论的三要素为指导,推动区域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顺利进行,探索构建基于共同的群体规范和联结方式的教育共同体,以实现区域内各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互动共享和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建立基于契约关系的权责运行机制

  契约是共同体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契约关系是影响共同体有效运行的首要因素,共同体内部成员间关系形成、任务协作、资源互动等内容都离不开契约的规范。[4]在区域教育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契约关系表现为各种形式的规则体系的构建,包括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权责的划分、优质资源的配置等多方面的规范。经开区在推进区域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借由契约关系的规范约束,健全组织管理体系,提升区域内学校对区域教育共同体的向心力和归属感。

  1.完善管理机构

  2019年经开区成立之初,全区教育事业发展归属于社会事业局管理。社会事业局推行大部门制,教育事业交由一个科室教育科管辖,实施“一个窗口对外”的管理模式。随着区域一体化改革的推进,教育规模和体量不断增大,为满足区域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需进一步完善管理机构,加大管理力量投入,明晰管理部门权限。基于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经开区于2020年12月成立了教育局,教育局内部各部门分工更加明确,职责更加细化,完成了“小机构、大服务”运行机制转型,为区域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组织保障。

  2.理清管理权责

  区域一体化推行过程中,各部门逐步厘清管理权责,确保改革的各项举措有效落实。区教育局作为牵头部门,统一领导全区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担负政策引领、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服务协调等管理职责。各街道办事处履行学校安全、卫生等属地责任,做好学校周围环境的日常管理、维护等工作。同时加强与其他区级部门的协同,财务部门在财务管理制度上给予

  支持,并加强对经费筹措、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监督;组织部门在人才摸排、关系转移等方面给予支持,其他职能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相关工作。

  3.落实运行保障

  全区成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实施“一事一议”制度,以联合办公形式集体商议,共同研究制订区域一体化推进策略,遇到需要紧急办理事项,开辟“绿色通道”,简化程序加速推进;建立“一校一策”机制,制订各学校交接工作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对学校教师、教辅人员、房屋资产、教学设备等进行全面清理并登记造册;实施联合调研监测机制,跟踪改革进度,保障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顺利推进。

  (二)建立基于纽带关系的资源统筹机制

  从共同体的本源来看,无论是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还是精神共同体,每一种共同体都有其维系发展的纽带,其作用在于凝聚共同体成员,增强成员之间共同成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资源是共同体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资源在共同体发展中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各种资源的协调整合共同保障了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区域教育共同体来说,一体化管理的实质就是围绕优质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加大区域层面资源整合和统筹协调的力度,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催生区域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1.集团办学横向联盟

  经开区大力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教育集团建设,以“质量并举、优势互补、打造特色、共同提高”为目标,组建“紧密型”教育集团,通过管理人员定向轮岗、骨干教师合理交流、教育教学资源共享、设施设备场地共用、学校办学文化互鉴等策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擦亮经开区教育品牌,促进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同时,探索独立法人制集团化管理模式,强化集团管理顶层设计,明确集团组织架构与成员校职责,实现文化共融、品牌共建、课程共享、教学共研、项目共推,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辐射作用。

  2.学段衔接纵向贯通

  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有机衔接是突破教育质量瓶颈、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经开区在推进区域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中,将区内中小学、幼儿园全部收归区属,实施一体化管理,有效破除幼小分治模式和小初分级管理的窘境。贯通管理资源,形成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建立学段间协同机制,冲破层级管理的阻隔,在区域内开展常态化跨学段、跨学校的联合教研活动,畅通学段衔接通道。贯通课程教学,发挥九年一贯制学校和施教区对口学校的纽带作用,将幼小衔接课程和小初衔接课程打通,融通不同学段知识体系、教学方法,结合学科特点,将相关教学内容序列化重组,将教学方法相互渗透,形成一体化融合式教学资源。

  3.小馆入校点状辐射

  为改善学校设施设备建设面貌,实现品质型教育投入,经开区着力推进“小馆建在学校”项目,分批次高标准建设一批功能突出、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小型教育场馆”。一方面着眼于现有学校场馆基础建设,整合、扩充资源,建成了尚贤万科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和畅小学“和乐”阅读空间和东绛实验学校智慧农耕体验馆等三大类小馆,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为区域课程建设和育人环境建设赋能助力。另一方面,小馆建设与学校规划乃至区域发展融通,将社区文化资源引入学校,整体推动场馆与社区共享共建,使教育场馆发挥公共设施的部分属性和功能,让“小馆”建在学校、用在社区,发挥学校作为文化中心的功能,实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三)建立基于互动关系的师资均衡机制

  共同体理论的互动关系是指任何一种共同体都存在着相互关系,通过劳动分工和成果共享进行相互作用,推进共同体发展。互动关系强调共同体成员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相互激励,以实现成员的共同成长和共同体的互动发展。在区域教育共同体中,师资是共同体组织成员的核心要素,多渠道、多层面推进优秀师资的招引、培育和流动是实现共同体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

  1.师资招引“直通车”机制

  教育局出台《经开区“名师计划”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育实施办法》,拓宽人才招录渠道,畅通招引“直通车”道,吸引一批高层次教育人才,努力打造教育人才孵化区;探索招聘使用义务教育编外合同制教师,通过与在编教师同工同酬的待遇,扩大教师来源,缓解教师编制相对紧缺的矛盾;成立人才招引专班,加大部门协同力度,从计划制订、编制落实、政策待遇、宣传发动、搭台拓渠、纪律监督等方面,有计划、高质量、高效率实施招引计划。

  2.师资培养“快速路”机制

  经开区实施领路、领育、领航、领衔、领雁等“五领工程”,对新教师、班主任、骨干教师、教育科研队伍和校园长等多个群体开展项目式培训,铺就教师专业成长“快速路”。以个人成长、团队建设和学校发展相结合的项目化培训为载体,基于任务驱动,设定任务目标、内容,组建学习共同体,开展持续式、沉浸式研修,动态调整完成任务的路径与方法,实现个人、团队、学校的跨越发展,真正做到精准施训,达成学习培训有成效、教师能力有提升、项目申报有质量的“三赢”局面。

  3.师资流动“旋转门”机制

  “旋转门”机制是一种通畅的人员转换机制,实现师资人才在不同学校之间、学校与上级教育部门之间有规律的流动。经开区推进“区管校聘”工作的深度落实,建立学校按岗聘人、合理流动的用人机制,加强区域师资配置的统筹规划。完善教师交流轮岗常态机制,以任务分配方式推进区域内师资的定期流动,严格落实符合轮岗条件的专任教师不低于20%的基本要求,促进区域师资结构的合理配置,缩小区域、校际师资水平差距,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富有活力的教育创新体系,营造公平优质的教育发展新生态是当前经开区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在推进区域教育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经开区“区域一体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理念凝聚和路径架构等方面的探索符合区域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引领着区域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促进了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张巍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95.

  [2]常生龙.以“十四五”规划引领区域教育迈入新征程[J].中小学管理,2021(3):9-12.

  [3]赵新亮,张彦通.义务教育学区制改革:缘起、理念及路径[J].教育科学,2017(6):1-7.

  [4]張康之,张乾友.共同体的进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67.

篇四:创新三大机制提升区域教育质量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融合创新整体提升区域教育信息化水平

  作者:代新堂

  来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7年第01期

  荆州市沙市区紧扣“制度为先、培训为重、活动引领、建护并举”的工作思路,把握机遇,主动作为,强化融合创新、上下联动、同频共振,切实形成了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强大合力,整体提升区域教育信息化水平。

  落实“三个保障”,强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优先战略。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实现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沙市区坚持政府主导、超前谋划、攻坚克难、稳步推进,在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征途上稳健发力。

  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有力。沙市区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区发改、财政、科技、教育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推进会,听取情况汇报,推进工作落实。2016年,区委、区政府又把“筹资1700万元,为全区中小学添置信息技术装备”纳入为民办十件实事,更加彰显了区委、区政府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决心。

  精心打磨,规划保障有力。在制定《沙市区教育信息化规划方案》的过程中,沙市区组织专班全面调查、摸清家底、深入研究,并多次派专人赴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研究中心,虚心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根据专家赴沙市实地调研成果,调整完善规划方案,为全区教育信息化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了方向保障和路径支撑。

  层层负责,督导保障有力。区政府与相关部门,教育局与区属学校分层签订了责任书,落实定期汇报制、通报协调制、联席会议制、逐校督导制、责任追究制等,将考核结果与年终绩效挂钩,保证进度,保证效果。区长办公会定期专题听取全区教育信息化工作汇报,领导小组不定期到学校进行调研、督办,有力推动了全区教育信息化工作。

  坚持“三个到位”,稳步落实教育信息化工作部署。

  投入到位,不断夯实硬件基础。自2011年开始,区政府以专项建设的方式投入4000多万元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区42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均接入宽带。2011年至2015年共建805套“班班通”,覆盖100%教学班和90%的功能教室,建成28间计算机教室(包括15间“云”技术计算机教室),建立录播教室6间,拥有学生计算机4373台,生机比达到8:1,教师信息终端覆盖率100%。

  培训到位,不断提升教师能力。沙市区组织全体教师采取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方式参加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积极运用研修社区、教师工作坊等手段,充分发挥教研员、特级教师等引领作用,帮助他们更新观念,掌握信息化教学的方式方法,全区教师参训学

篇五:创新三大机制提升区域教育质量

  

  创新机制

  整体规划

  强化抓手

  摘要: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是教育现代化关键性工程,是衡量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尺。因为教师是教育改革获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绩效最终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发展水平和整体素质。而从“创新机制”、“整体规划”和“强化抓手”这三大方面来优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将能建立一种搞活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有效机制,规范并优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教师继续教育专职干部队伍,进而促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科学化轨道。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机制;规划;抓手

  国家发展,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目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现代化,把教育现代化提到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部颁发《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1﹞1号)、《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教师[2013]6号),这两份文件都是面向全体中小学教师,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的。但是,不少教师培训机构沿用陈旧的培训机制,培训规划缺乏整体性,更缺乏强有力的培训抓手,因而培训也就缺乏针对性、系统性、整体性、生动性和实效性。教师﹝2011﹞1号文件要求各地教师培训机构应按照“统筹规划、改革创新、按需施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完善培训制度,统筹城乡教师培训,创新培训模式机制,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浙江省富阳市教师进修学校从“创新机制”、“整体规划”和“强化抓手”这三大方面来优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精心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工程。

  一、创新机制,强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功能性

  创新机制是优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前提。机制是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机制是指涉及教师教育的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和中小学、幼儿园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教师﹝2011﹞1号文件第六条要求“加强组织领导,为教师全员培训提供有力保障。”要做到这一条要求,就必须通过创新研究机制和工作机制来优化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和中小学、幼儿园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新研究机制

  根据教育部制订的有关文件规定,加强组织领导,创新研究机制主要体现在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作用和教师进修院校的指导作用,并使二者形成一种合力,这是搞活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有效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局市学校师干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政策法规和管理办法的制定;二是市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调研、规划、实施、考核和评估。

  (二)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工作机制

  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具有整合性特点,需要统筹本地区的职前教育、在职教育和职后教育,整合各种教育机构、师训单位的教育资源,形成“一体化”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新体系。为此,应采用“四级管理”模式,确定市学校师干训工作领导小组、市教师进修学校、辅导学校和中小学、幼儿园“一体化”的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机制。

  富阳市有关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政策法规、管理办法等都是在富阳市教师进修学校对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调研结果、实施情况等进行评估的基础上产生的,这避免了决策中的官僚主义,加强了教育行政部门决策的科学性。此外,由于有教育局、市学校师干训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与参与,使得富阳市教师进修学校在具体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以市学校师干训工作领导小组的名义发布工作文件,因而这既可以提高文件的权威性,又可以提高教师进修学校实施的有效性。

  二、整体规划,确保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科学性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具有系统性特点。因为区域性的教师继续教育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继续教育的各种问题,它与区域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联、互为促进、动态生成。构建区域性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体系,关键要根据区情,根据区域的特征整体设计与规划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因此,整体规划是优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重点。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做到整体规划,确保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科学性。

  (一)明确职能定位,做到各司其责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为了确保这个系统正常有序地开展好工作,就必须明确组织机构的职能定位,做到各司其责。以下是富阳市市学校师干训工作领导小组、市教师进修学校、辅导学校和中小学校四级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组织机构的职能定位。

  一是领导小组。市学校师干训工作领导小组代表教育局,行使对全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领导、决策职能。

  二是培训机构。教师﹝2011﹞1号文件第20条要求“充分发挥区县教师培训机构的服务与支撑作用。积极推进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改革建设,促进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与相关机构的整合和联合,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基础能力建设,促进资源整合,形成上联高校、下联中小学的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在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和校本研修的组织协调、服务支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市教师进修学校具体负责实施教师继续教育的教育教学和培训工作。主要是根据上级有关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制定好师资培训的规划、统筹安排并指导好全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并就各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进行考核评估等。

  三是辅导学校。具体负责所辖学校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主要有传达上级有关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并根据文件精神制定所辖学校的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计划,监督检查所辖学校的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等。

篇六:创新三大机制提升区域教育质量

  

  区域教育创新的理念与策略

  区域教育创新的理念与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教育已经从国家政治领域、经济领域逐步分化到社会领域,教育的本质是社会性,教育创新的本质就是实现教育的社会性,区域教育是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系统,区域教育创新就是对区域教育这一社会组织系统的有机构成因素--区域教育素质进行提升,通过提升区域教育素质的策略,推进区域教育创新,提高区域教育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区域教育、区域教育素质、区域教育创新

  【作者简介】陈旭光江苏省盐城市教育局政法处长、高级教师。

  (盐城224001)

  区域教育创新是教育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多样化与个性化发展需求的重要动力。随着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对教育的改革发展也必然提出相应的目标和要求,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创新与突破,在提升区域教育素质的同时,也必然提升区域的教育水平、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进而,提高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一、确立区域教育创新的理念

  区域教育创新是指对当地不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进行全面的、整体的、本质的、深刻的变革,建立区域教育良性发展的机制,一方面,使教育自身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另一方面,促进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这场变革应当以先进的正确的科学的理念为先导和基础.

  (一)教育创新是对教育本质属性的认识觉醒

  教育创新是对现代教育本质观的呼唤。长期以来,受“一元结构社会”框架的影响,或把教育归结于上层建筑,或把教育归结于经济基础。当把教育归结于上层建筑时,教育被认定为具有“事业”属性,教育活动常常泛政治化,学校培养的人才成了“政治产品”。当把教育归结于经

  示和实现教育的社会性,在观念上、本质上、体制上进行变革,使教育组织成为独立的社会组织,并按社会组织的体制与机制进行运作。既要走出纯粹行政管理的框架,又要避免落入纯粹商品化的陷井。

  (二)教育创新是区域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区域教育是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系统。区域教育发展决定于两服力量,一是来自区域教育外部的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的直接作用,一是来自区域教育内部的内在发展动力。这两股力量与区域教育素质产生互动,一方面,两股力量作用的结果促使区域教育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两股力量的引发又源于区域教育素质本身。换而言之,有什么样的区域教育素质,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发展动力;同样,有什么样教育发展动力,就有什么样的区域教育素质。所谓区域教育素质,是指一定区域内的教育本原性因素,主要包括教育理念、教育体制与机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及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区域教育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区域教育发展水平、区域教育质量、区域教育效益和区域教育能力,提高

  区域教育素质必须优化区域教育的各种本原性要素,优化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优化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提高教育工作者素质,从而使区域教育唤发出内在发展动力,进而,在推动一个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同时,使教育自身发展产生强大的发展后劲。因此,实施区域教育创新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三)教育创新是区域教育发展的内在品质

  教育创新不仅是区域教育素质提高的手段,也是区域教育素质的内在品质。区域教育素质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在物质层面,集中体现为办学条件和教育投入,一个地区的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以及地方高等教育的校舍、装备配置水平,尤其是现代教育设施的装备水平、人均计算机的拥有量,12岁以上学生网络学习需求的满足程度,全区域教育总投入占GDP的比例等等,直接映现出一定区域的教育在一定时期的物质基础。在制度层面,集中体现为教育体制和机制,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现代社会教育制度和现代继续教育制度是否确立,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教育人事制度是否健康运行,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局面是否形成,教育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的水准如何等等,也直接映现出一定区域内现代教育制度的成熟水平。在观念层面:素质教育的观念在本地区是否深入人心,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各级各类学校是否真正落实;德育工作的导向作用能否有效发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否已成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否成为学生的重要的学习模式,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否建立;总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评价观是否成为一定区域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一个区域的自由精神、民主氛围、宽松环境、多元视野是否为学生个体生命活力的张扬造就了广阔的空间。三个层面的发展都是动态的,正是这三个层面的发展与创新,推动了区域教育素质的发展。个体的创新和突破带动了整体的提高和发展,因此,教育创新是区域教育素质的内在品质。

  二,推进区域教育创新的三大策略

  (一)抓根本:实施体制转换策略

  教育体制转换的实质是从传统教育制度转向建立现代教育制度,是教育创新的关键环节和

  关键措施。教育体制转换是教育创新的社会性这一本质属性决定的。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大的背景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步伐不断加快,教育逐步从政治、经济领域分化到社会领域,在分化与转型过程中,区域教育在体制上遭遇了一系列的矛盾,这些矛盾又集中表现在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人事制度这三个方面。在办学体制方面,表现之一是教育投入与教育需求的矛盾,教育投入水平严重不足;表现之二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的矛盾。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表现之三是区域内部办学水平不平衡的矛盾,教育均衡化程度严重不足。在管理体制方面,主要表现为管理体制不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形成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已失去昔日的动力效应,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主要依靠农民办乡村义务教育的体制已无法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矛盾,导致教师工资发放、学校危房改造、布局调整、教育装备更新出现严重困难,在教育人事制度方面,主要表现为区域内好的教师进不来,留不住,差的教师下不来,出不去;干好干坏一样,干多干

  少一样,于与不干一样,计划经济遗风吹之不去,去之又来。

  针对区域教育体制存在的三方面问题,必须推进区域教育体制创新,从三大体制改革入手,抓住主要矛盾,牵一发以动全身,在办学体制方面:围绕“产权明晰、主体多元;搞活两头、提高中间;管办分离、共同发展”的思路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所谓产权明晰、主体多元,就是要求基础教育办学主体要逐步明晰和多元化,按“社会领域”的第三部门属性办教育;所谓搞活两头、提高中间,就是倡导对基础教育要分类推进,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要放开搞活,充分依托社区、依托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对义务教育要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坚持标准化和均衡化的原则,提高办学条件和水平。所谓管办分离、共同发展,就是逐步将办教育与管教育分开,就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理个体劳动者而自己不用做个体劳动者一样,管理教育的主体不一定要同时充当举办教育的主体,以更加有利于公办和民办教育之间的平等竞争。通过办学体制的创新,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协调发展、多

  种办学形式共存的办学体制。

  在管理体制方面:围绕“理顺关系、明确职责;依法治教、自主管理;强化服务、以生为本”的思路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所谓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就是要求中央、省、市、县、乡等各级政府要理顺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管理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当前,主要是要逐步完善基础教育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所谓依法治教、自主管理,是就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之间的关系而言,强调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转变管理方式,依据教育法律法规对学校进行管理,从以往的直接管理逐步转向制定规划、政策指导、信息引导、教育拨款、督导评估为主要方式的宏观,管理,使学校成为真正独立的办学法人,真正拥有办学自主权。所谓强化服务、以生为本主要是就学校与学生的关系而言,学校管理要以学生为本,管理就是服务,一切为了学生。通过管理体制的创新。在区域教育的宏观层面,建立“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在微观层面,建立“以校为本、以生为本”的管理体制。

  在教育人事制度方面,围绕“市场调控、政

  府监督;平等竞争,双向选择;经费包干、绩效挂钩”的思路,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所谓市场调控、政府监督,是指逐步改革由教育行政部门调动,管理教师的方式,实现教育系统人才资源配置由计划配置向市场配置方式的转变;教育系统人事管理由行政管理向契约管理的转变。所谓平等竞争、双向选择,是指学校建立教职工与学校双向选择的用人机制,实行按需设岗、公开选择,平等竞争、择优录用。所谓经费包干、绩效挂钩,是指单位实行年度工资,总额动态包干制度,教育部门会同编制部门核定编制后,包干使用,在单位内部实行自主分配、薪金浮动、按岗定薪、以绩定金、岗动薪变、兼职兼薪、拉开档次、工效挂钩。通过教育人事制度的创新,逐步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工资能升能障、变行政管理为契约管理”的区域教育人事管理新格局。在体制创新的基础,推进区域教育社会化、市场化进程,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教育制度。

  (二)抓环节:实施项目推进策略

  项目推进是按一地一策、一校一品的原则对

  区域教育素质的各个要素逐项提升,逐个突破,使教育理念、课程、教学、评价推陈出新,从而推动区域教育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项目推进是教育创新的重要基础和基本任务。

  项目推进必须前卫、科学,以出精品创特色。就区域教育创新而言,必须抓好理论创新、课程创新、教学创新和评价创新队大策略。

  首先应当关注观念层面,实施教育理念创新策略。教育不再附属于谁,不再是上层建筑或经济基础的工具,也不是单纯的发展的手段或生产性手段。现代社会产生现代教育,教育是社会领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建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基本文柱。对每一个个体而言,教育要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基,对社会而言,教育要为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基。教育工作者必须基于这样的教育价值观发展教育事业。

  其次,要实施课程创新策略。“教育创新的直接指向是课程创新。长期以来我们基础教育课程中存在知识本位、学科本位的思想使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和任务的容器,课程向学生展示的严密的知识体系,”与学生不确定的真实生活格格不入,阻断了学生与社会、课程与生活的融会

  贯通,传统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严重制约着学生学习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过于集中的课程管理忽略地方经济文化的需要和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因此,在推进课程创新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推行国家新课程改革方案。另一方面,要根据区域特点,建构地方课程体系,使课程适应地方的经济、文化发展的特殊性。开发地方课程在我们课程改革史上是一次历史性进步,也是提高区域教育素质的根本性举措。区域的差异性,区域的地方优良传统、经济文化特点、教育发展基础,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状况、社会发展走向都要求根据区域的特点,开展有区域特色的教育。区域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服务故土的就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家乡、了解家乡;区域教育要求学生继承优良的地方文化传统,克服不良的陈规陋习,就要让学生了解本地的民风民俗、故土人情;因此,区域教育创新的重要策略之一是开发地方课程,以提升地方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

  第三、实施教学创新策略。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改革已在我国各地蓬勃展开。对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对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对确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等问题,作出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成功教育、愉快教育、和谐教育等一大批教育教学模式在各地推出。教育改革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但总体上一直困扰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被动、个性受到压抑等问题尚没有解决,许多学校仍然将题海战术、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必须对教学改革提出全新的要求,要在实质上、整体上推进教学创新。要站在课程的角度开展教学改革,增强课程意识,让教学过程成为知识产生与发现的过程,让教育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当新课程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从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是“体验课程”。新的教学观也就应运而生,教师和学生不再游离于课程之外,而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使教学对课程的传递和执行功能,扩展到对课程的再创造、再建构、再开发的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富于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实现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索为主线”的教学创

  新要求。同时,教学改革还应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传统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的显而易见的弊端就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的基础上,学习处于被动与他主状态,对于许多学生而言,是在外力作用下的学习,长期的被动式的学习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爱到了严重的挫伤。教学改革要求从传统学习方式向现代学习方式转变,以弘扬主体性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在学生学习方式的技术层面,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将学习的责任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学习过程成为每一个学生独立自主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四、实施评价创新策略。评价功能、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的主体都要向新的方向转变。要淡化长期制约素质教育发展的甄别功能,强化评价的激励调控功能,激发区域教育的发展动力,激发学校、教师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发展的积极性。要改变过去评价标准单一,忽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

  展的倾向,在评价中,要关注入的全面发展,关注入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发展。多一把尺子,就为区域多输送一批人才。要改变过去评价内容上过多关注学科知识、忽视实践能力的倾向,坚持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并重,促进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改变过去以纸笔考试为主的评价方法,坚持评价方法多样化、丰富评价形式,追求评价的实效性和科学性。要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专家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三)抓保障:实施教师为本的策略

  在推进区域教育创新过程中,最重要的保障力量是教师。在区域教育素质中,最活跃的教育要素是教师。没有教师的创新行动,就没有区域教育创新。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上所指出的:“推进教育创新,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工作”。因此,要积极推进教师为本的策略。

  教师要成为教育创新的实践者。教师是先进文化的播传者和建设者,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导人,因此,必须要积极投身教育创新的实践。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里,教师所

  扮演的角色是教育行政部门各项指令的机械执行者,在教学中,是教学参考书的搬运工,在个别学校,教师离开了参考书,就不会上课:离开了练习册,就不会命题。推进教育创新必然要求教师是新教育的创造者,开发者,特别是在区域教育中,教师要能够根据区域实际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土化课程。因此,在推进教育创新过程中,教师要走出书斋,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发现和挖掘区域教育资源,提升区域教育素质。

  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指引者。教师要既做经师,又做人师。过去,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随着教育创新的推进,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角色也要逐步显现时代的特征,教师要从传授者角色走向指引者。一方面,教师要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调查、自我选择、自我完善;引导学生逐步成为四有新人;另一方面,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业的引路人,引导学生在舜息万变信息时代确立学习目标,寻找学习资源,掌握学习方法,充满信心、充满兴趣、充满乐趣地学习;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特色、开展自身的潜力、张扬自己

  的个性,多样化的成长;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行以教师为本的策略,就要充分发挥教师作为教育创新的实践者和学生成长的指引者的作用,通过增强教师素质进而提升区域教育素质,推进区域教育创新。

  区域教育创新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脚踏实地对区域教育素质的每一个要素进行优化和提升,才能不断提高区域教育的发展水平,进而,才能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作为贡献。

  --注释:①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相关热词搜索: 创新三大机制提升区域教育质量 三大 教育质量 机制

版权所有:学富范文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学富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学富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10062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