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土地利用文献综述3篇

时间:2023-06-12 17:50:05  阅读:

篇一:土地利用文献综述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文献综述

  摘要: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是结合用途分区和管制分区,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等各项指标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域所进行的综合区域划分。现如今日益增长的人口和不断减少的可利用土地之间的矛盾变得愈发突出,所以对于土地利用进行综合分区是当前最大之要务之一。在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后,本文主要从概念、意义以及方法三个角度,对于土地利用综合分区进行阐述,并列举实例,同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土地利用;综合分区;主成分聚类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随着人地关系的日益恶化,对土地利用进行分区已成为当前学术界与政府部门的必然选择,尤其是综合分区,相比于其他的分区而言更是意义非凡。由于对于分区研究的学者较多,所以此方面的文献也纷繁复杂,笔者主要从自己学习到的文献资料着手,主要对关于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的文献进行简单综述。

  1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的内涵

  1.1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的定义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是结合用途分区和管制分区,以下一级或再下一级行政辖区为单元,立足于辖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按照人地关系、资源禀赋、未来发展需求和集约用地等因素的一致性,对研究区域进行分区,旨在加强对城乡全部土地的宏观控制和计划管理,协调产业间的用地矛盾,优化土地利用[1,2]结构和布局,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生产率及综合效益。

  1.2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的意义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我国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的重要保障措施。对土地利用进行合理的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而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土地利用分区主要有用途分区、管制分区和综合分区三种。用途分区是依据区域土地利用主导用途方向进行的分区;管制分区是结合用途分区,从土地利用管理角度,按照管制措施的差异而进行的分区[3,4]。这两种分区主要用于体现区域的空间发展战略和管制措施,难以体现区域规划的指导性和控制性。而综合分区则是结合用途分区和管制分区,以下一级或再下一级行政辖区为单元,立足于辖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按照人地关系、资源禀赋、未来发展需求和集约用地等因素的一致性,对研究区域进行分区,旨在加强对城乡全部土地的宏观控制和计划管理,协调产业间的用地矛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生产率及综合效益[1,2]。因此,为明确各区域土地利用管理的重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各区域的土地利,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效益的协调发展,综合分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此外,从理论的角度,分区是地理学研究核心。不同时期的区划,目的和导向不同,随着技术及知识发展,分区理论与方法也日臻成熟,适用性更为广泛[5]。综合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等要素,有了自然地理综合体的自然区划[6,7];以自然为基础,以经济为导向,出现了农业区划、经济区划等[8-10];随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区划受到重视[11-13];而对土地利用分区评价最早始于国外,1961年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首次颁布了自然属性为主的土地潜力分类系统[14];此后经济适宜性分析开始被引入,197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布了《土地评价纲要》(FAO)[15],并出现了自然生态保存价值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地域单元矩阵分类方法[16]。美国依据土地适宜性分区评价,建立分区条例,明确分区利用类型和开发强度[17,18]。林肯土地政策研究所提出了土地开发的潜在限制性因素,划分生态、景观文化、经济和自然灾害等四类临界区域[19]。综合以上可以看出,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以及土地利用等各项指标的基础上,对于土地利用进行综合分区研究具有相当强的理论意义。

  2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的方法论研究

  2.1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的原则

  在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的现势性、分区的科学性与预见性基础上,确定以下分区原[20-25]则:

  ⑴区内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相似性原则;

  ⑵区内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地利用主导方向相对一致的原则;

  ⑶土地适宜性和限制性及其与此相应的开发利用方向和改善生态环境措施的共通性原则;

  ⑷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土地利用现状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⑸保持乡(镇)行政界线完整,及分区界线连续的原则。

  2.2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指标体系[26-28]

  基于以上分区原则,为确保各指标因子的贡献性,同时简化指标体系,大部分专家学者采用主成分分析或者因子分析的方法从表征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特征的各类指标(表1)中提取几个主成分(通常为3-5个),构建新的指标体系。

  表1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指标体系

  Tab.1Theindexsystemofcomprehensiveregionalizationofland-use类

  型

  社会经济

  指

  标

  人口密度

  单

  位

  人/公顷

  生态环境

  土地利用

  人均GDP二三产业比重

  非农人口比重

  林牧草比重

  水域滩涂比重

  土地利用率

  垦殖率

  建设用地比重

  人均耕地

  人均城乡建设用地

  单位农用地第一产业增加值

  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

  地均GDP万元/人

  %%%%%%%公顷/人

  公顷/人

  万元/公顷

  万元/公顷

  万元/公顷

  ⑴社会经济指标,反映地区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表征人地关系格局。具体指标包括:①人口密度,即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人口数,表征人地关系的主要指标;②人均GDP,即年度地区生产总值与同期人口数量之比,主要反映地区经济发展的效益;③二三产业比重,即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主要体现地区的产业结构;④非农人口比重,即全部人口中非农人口所占的百分比,主要用来反映地区的人口结构。

  ⑵生态环境指标,反映地区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益。主要指标有:①林牧草比重,即林地与牧草地面积之和占地区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主要反映绿地覆盖情况,由于宿迁市基本不存在大面积牧草地,所以此指标主要为林地所占比重;②水域滩涂比重,即水域和滩涂面积之和占地区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同样由于宿迁市基本不存在大面积滩涂,所以所以此指标主要为水域比重。

  ⑶土地利用指标,主要反映地区土地利用的结构特征。①土地利用率,即已利用的土地与土地总面积的比值,主要表征土地利用的现状及潜力;②垦殖率,即农用地比重,主要指耕地占地区土地总面积的比重;③建设用地比重,即建设用地占地区土地总面积的比重,表征建设用地强度特征;④人均耕地,即地区耕地总面积与人口总数之比,反映地区人均耕地资源量;⑤人均城乡建设用地,即地区建设用地总面积与人口总数之比,反映地区人均建设密度;⑥单位农用地第一产业增加值,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与耕地面积之比,表征利用农用地的经济效益;⑦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地区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与建设用地面积之比,表征利用建设用地的经济效益;⑧地均GDP,即地区生产总值与地区总面积的比值,表征地区的经济密度特征。

  2.3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指标数据处理

  上述指标体系中的数据均可通过各地区的统计年鉴直接获得,或者通过计算间接得到。而对于获取的指标数据大多通过统计分析软件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在获取几个主成分之后,再以主成分构成的新的指标为原始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当然也有学者运用其他统计软件,如SAS,SPLUS,以及MATLAB等软件均可得到相同的结果,实属殊途同归,但现在对于SPSS的应用仍然最多。

  除应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还有学者采用星座图聚类的方法(高慧卿等,1994)、主导标志的方法与图幅叠置的方法(雏爱萍,1994)对综合分区进行研究,但是这些方法现在应用较少,所以此处不再一一介绍。

  2.4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结果分析

  对于数据处理得到的结果,需要进行简单的分析才能制定相应的政策,有针对性地指导各区域的土地利,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效益的协调发展。

  首先,综合分区的命名:一般采用“地域区位+自然地理特征+经济中心经济特征+发展方向”的综合命名法;

  其次,综合分区的区域概况:包括区域的基本条件,主要有社会经济条件、生态环境条件以及土地利用现状等;

  再次,综合分区的功能定位:主要涉及综合分区在更大区域的地位及作用,以及其发展的优势和依托方向等;

  最后,综合分区的管制措施:主要包括未来土地利用发展的方向,以及经济社会的管制措施等,这是最有针对性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3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的实例列举

  关于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的研究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土地利用的关注的提高,越来越受到相关学者的重视。如雏爱萍在西安市土地资源详查(1986-1991)成果数据的基础上,将西安市分为北部渭河平原农业、城镇、旅游业土地利用区,南部秦岭山地林牧业、旅游业土地利用区两个土地利用区,并进一步将两个大区划分为六个土地利用亚区。

  高慧卿,樊兰瑛(1994)则将山西省划分为九个二级区,并进一步归并为中部盆地粮、果、牧、副农业区,西部山地林、粮、牧业区,东部山地林、牧、粮食区三个一级区。

  陈云川(2007)等在对四川省进行区域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研究的基础上,将全川划分为成德绵综合开发区、攀西资源开发区、川南城市开发区、丘陵农业加工区、盆周山地农林牧区以及川西北高原生态旅游开发区立个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则在其《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中将全市划分为北部丘陵岗地农业土地利用区、中部江河沿岸平原谷地农业土地利用区、西南及乔部丘陵岗地农业土地利用区、南部丘岗坪区农业土地利用区、中部城市土地利用区五个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李淑杰(2010)等,根据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条件把吉林省划分为东部山地丘陵林业工矿土地利用区、中部平原丘陵台地农林土地利用区和西部平原农业牧业土地利用区3大类6小类土地利用综合分区[29]。

  4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的不足及前景展望

  4.1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研究的不足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研究至今,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的文献和成果,但是笔者个人认为其研究仍然存在一些可以改观的地方。

  首先,从笔者涉猎的文献资料来看,大部分研究均在省域或者个别特征明显市域范围内进行的,而对于更小市域范围的研究甚少。而笔者个人认为对于一般的地级市的综合分区研究具有相当重要意义,土地利用的大部分指标均是自上而下的逐层下达,所以到达底层的利用指标可能有限;而且基层规划做得好,一般而言更高一级的规划会比较顺利的实现,所以对于这些更低一级地区的综合分区研究更具有现实性和挑战性。

  其次,现在的大多数综合分区的研究都是有统计数据为基础的,缺少对现实情况的实际调查,所以其分区的科学性有待考究。笔者认为如果能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加入空间数据,或者外业调查的资料,将统计数据与GIS或者RS的数据相互结合,得到的分区结果科学性与现实性会更强。虽然有的学者应用的图层叠置法考虑到了空间的因素,但是其应用还不能与单纯依靠统计数据定量的研究相比,而且这种研究对于社会经济等因素的侧重较小,仍然不能较为客观的达到预定分区的效果。

  最后,对于综合分区指标体系的构建过于简单。现在大部分研究中用的指标体系均为软件运行的结果,或者直接根据作者个人主官确定,缺乏科学性客说服力。虽然主成分分析或者因子分析的原理科学性很强,但是大部分学者未能考虑到数据本身的问题,可能会出现由于个别年份或者个别地区的异变导致数据的异常,所以单纯依靠软件确定指标不能体现业内专家的经验作用。

  4.2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研究的展望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对于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的研究一定会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尤其是一般地级市域或者更小范围的县级市域内;此外研究会更多的考虑空间因素,在分区过程中加入图层叠置的思想,使二者能更好的融合,以应用于实践;同时在指标体系构建时,尽可能的加入专家对各因子的打分,并作为指标构建的重要因素考虑。

  参考文献

  [1]宰斌.合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分区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1996,(5):13-15.[2]陈丹丹,鲁成树,张明峰.安徽省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9,21(12):57-67.

  [3]刘福恕,陈克.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分区问题[J].中国土地科学,1992,5(6):28-30.[4]郧文聚,范金梅.我国土地利用分区进展研究[J].资源与产业,2008,10(2):9-14.[5]陈雯,孙伟,段学军,陈江龙.以生态-经济为导向的江苏省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J].地理科学,2007,27(3):312-316.[6]赵松乔.中国综合地理区划的一个新方案[J].地理学报,1983,38(1):1-10.[7]丘宝剑.全国自然区划潜论[J].地理科学,1984,4(1):61-80.[8]周立三.中国农业区划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44-284.[9]胡序威.中国经济区类型与组织[J].地理学报,1993,38(3):193-202.[10]隋锡山.中国商业经济区划初探[J].地理科学,1991,11(3):214-222.[11]傅伯杰,刘国华,陈利顶.中国生态区划方案[J].生态学报,2001,21(1):1-6.[12]傅伯杰,陈利顶,刘国华.中国生态区划的目的、任务及特点[J].生态学报,1999,19(5):591-595.[13]BaileyRG.EcologicalregionalizationinCanadaandtheUnitedStates[J].Geoforum,1985,16(3):265-275.[14]KlingebielAAandMontgomeryPH.LandCapabilityClassification[J].USDepartmentofAgricultureHandbook,1961:10.[15]TurnerKR.LandEvaluationFinancial,EconomicandEcologicalApproaches[J].SoilSurveyandLandEvaluation,1985,5:21-33.[16]InstitutfrRaumordnungundEntwicklungsplanungUniversittStuttgart,ChineseAcademyofSciences,SouthEastResourcesEnvironmentComprehensiveResearchCentre.SustainableDevelopmentbyIntegratedLandUsePlanning(SILUP)[R].IREUS-SCHRIFTENREIHEBAND22,2001,15-16.[17]J.B.Cullingworth,RogerW.Caves.PlanninginUSA,Policies,issuesandprocesses,secondedition[M].NewYork:Routledge,1997.63-124.[18]约翰·M·利维.现代城市规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6-152.

  [19]林肯土地政策研究所.土地市场监控与城市类型发展[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89-95.[20]郑度,傅小锋.关于综合地理区划若干问题的探讨[J].地理科学,1999,19(3):193-197.[21]雏爱萍.西安市土地利用分区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4,13(4):28-31.[22]陈云川,朱明苍,罗永明.江苏省土地利用分区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8,20(3):387-392.[23]吴胜军,洪松,任宪友等.湖北省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1):138-142.[24]赵小敏,鲁成树.江苏省土地利用分区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8,20(3):387-392.[25]张彤吉,赵言文,朱闪闪.基于SPSS的长三角土地利用分区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11):77-80.[26]丛明珠等.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江苏省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研究[J].地理研究,2008,27(3):574-582.[27]王生,廖和平.渝北区统筹区域土地利用分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761-1762.[28]高慧卿,樊兰瑛.山西省土地利用分区方法初探[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4,10(4):309-312.[29]李淑杰,窦森,王利敏.吉林省土地利用综合分区及调控政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2):846-848

篇二:土地利用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

  一、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研究

  1971年,美国交通部提出了“交通发展和土地发展”的研究课题,揭开了土地利用与交通关系理论的综合研究序幕,其后许多学者开始了现代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关系理论的专门研究,概况起来主要有三方面内容。

  1.城市交通系统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1)城市交通系统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空间形态:亚当斯(J.S.Adams,1970)归纳总结了北美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发展模式特征,认为两者关系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步行马车时代(1800-1890年)、电车时代(1890-1920年)、汽车时代(1920-1945年)和高速公路时代(1945年-)。施盖尔弗(Schaeffer,1975)和斯科勒(Sclar,1975)系统地探讨了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关系,他们认为:城市空间形态在交通系统影响下经历了由“步行城市”

  演变到“轨道城市”直至最终“汽车城市”的过程,指出了城市交通系统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中的影响作用。1980年美国一项关于亚特兰大、巴尔的摩等城市环城公路对土地利用影响的报告指出了公路和城市形态之间的联系,再次证明了公路对城市空间形态有着巨大影响。之后,纽曼和肯沃思(NewmanandKenworthy,1996)再次深入研究了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把城市空间形态划分为三个阶段:传统步行城市(TheWalkingcity)、公交城市(TheTransitCity)和汽车城市(TheAuto-mobileCity),后来霍尔(Hall,1997)和里士满(Richmond,1998)等人的研究对此表示了肯定与支持。

  (2)城市交通系统影响土地利用布局:耐特(Knight,1977)研究了交通系统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系统总结了影响土地利用的各种因素:土地可达性、土地连接成片难易程度和土地使用政策等,其中土地可达性(即交通条件)是影响土地使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但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单向的,斯多夫(Stover,1988)和科普克(Koepke,1988)研究指出两者之间存在精品文档

  双向反馈影响作用,它们之间形成一个作用圈,交通系统影响土地利用类型,而土地利用反过来又影响交通系统。

  (3)城市交通建设对城市土地价格有着重要影响:新交通设施的建设提高了城市土地的交通可达性,使得在一定通勤时间内所能到达的土地增加,而这些土地对开发商更具吸引力,一般认为土地的价格将随之提高。比尔沃德(Baerwald,1981)讨论了交通可达性对住宅开发的影响,指出交通可达性是住宅开发的关键因素,那些不具备公路通道的地块由于缺乏价格竞争力,没有开发的可能性。

  2.城市土地利用对交通系统的影响

  (1)城市土地利用特征从不同角度影响交通系统:尼森(Nithin,1979)专门研究了土地利用对交通系统的影响,系统地总结了影响交通系统的土地利用因素:即规模因素,包括人口、工作岗位和住房等土地利用规模等;密度因素,包括土地利用密度、人口密度等;布局因素,包括土地利用结构、城市结构、城市中心布局等。西门兹(Simmonds,1997)等人在详细研究了布里斯托尔(Bristol)地区后指出土地利用混合程度是影响城市交通的主要因素,古里诺和吉纳维芙等人(Giuliano,Genevieveandetc,1997)则详细研究了住宅、人口和工作岗位等因素对交通系统的作用和影响,另外一些研究者们研究了城市形态等布局因素对交通系统的影响作用(FrankandPivo,1994;Curtis,1996;HeartandBennet;2000)。

  (2)城市土地利用密度影响交通系统模式:普什卡尔夫和朱潘(PushkarevandZupan,1977)研究指出土地利用密度越高,交通需求量就越大,当土地利用密度低于每英亩7栋住宅时,公共交通几乎没有可能性;当土地利用密度达到每英亩60栋住宅时,公共交通将成为该地区的重要交通方式。后来纽曼和肯沃思(1989)的研究更证实了土地利用密度对交通的影响,他们研究分析了全球32个大城市的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关系,指出高密度与对公交依赖型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关系。许多研究者们研究指出土地利用密度影响交通出行方式选择,进而影响到交通系统模式。一般而言,土地利用高密度与公交出行模式有相对应的关系(Handy,1992;MessengerandEwing,1996;Cevero,1996;Schimek,1996)。

  (3)土地利用影响着交通出行特征:汉迪(Handy,1992)综合有关研究,精品文档

  分析了土地利用对出行特征的影响,指出随着土地利用密度的提高,交通出行次数减少,但随着出行速度的降低将有可能引起出行距离的增加;土地混合程度对交通出行类型影响微弱。其所得出的结论与普什卡尔夫和朱潘(1977)以及塞维诺(Cervero,1989)等人的结论基本一致。后来,汉森(Hanssen,1995)研究奥斯陆市时发现土地利用的变化引起了交通出行流量的相应变化,住宅密度是其中一个主要因素。这些研究充分表明了土地利用对交通出行特征有着深刻影响。

  3.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协调研究

  由于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之间的不协调是造成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原因,许多学者从促进城市良性发展出发,开展了两者关系的相互协调研究。汤姆逊(Thomson,1982)依据城市用地结构、城市形态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提出了五种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战略:强中心战略、完全机动化战略、弱中心战略、低成本战略和限制交通战略等。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兴起,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许多学者从技术、价格资金和交通土地利用一体化规划等角度出发研究了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可持续性(DittmarandHank,1995;DavisandAdrian,1996;GreeneandDavid,1997)。1996年布拉克和威廉(BlackandWillian)认为可持续的交通系统必须能够满足目前的交通需求而又不危及下一代的需求能力,这一定义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肯定。惠特曼和克里斯廷(WhitmanandChristine,1998)则进一步指出良好的土地利用和完善的交通系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4.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关系模型研究

  劳瑞(Lowry,1964)提出了著名的劳瑞重力模型,开创了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关系模型研究的先河,之后这方面的研究蓬勃开展,弗兰克(Frank,1995)总结认为主要有五种基本类型(表1)。

  表1西方国家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关系典型模型

  模型

  类别

  劳瑞模型及其发展

  名称

  都市模型

  代表人物

  劳瑞(1964)

  相关模型

  模型简介

  把人口、就业等空间分布和土地利用融合于一个模型之中

  代表

  模型

  DRAMEMPLITLLP普特曼(Putaman,1993)

  普特曼(Putaman,1991)

  非集聚居住分配模型

  就业分配模型

  ITLLP普特曼(Putaman,1991)

  在DRAM和EMPL两模型间建立互动反馈机制而开发的交通/土地利用一体化软件包

  PSCOG沃特森(Putaman,1993)

  将DRAM和EMPL两模型应用于UPTS软件而开发的模型

  标准规划数学模拟方法模型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理论的多元空间模拟模型

  POLUS普拉斯塔克

  (Prastaco,1985)

  应用数学模拟方法来描述复杂的城市交通、土地利用关系的交通土地利用一体化模型

  芝加哥地区模型

  加尔卡斯市交通土地利用模型

  POLUSCAMTRANJS金(Kim,1989)

  德拉巴拉(Detebarra,1989)

  MEPLANMEPLAN

  亨特和西蒙兹

  (HuntandSimmonds,1993)

  把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理论的多元空间模拟技术应用于劳瑞模型来刻画交通土地利用复杂关系的模型

  以城市经济原则为基础,综合多种方法建立起来的土地利用和交通网络复杂关系的模型

  CAM城市经济学方法模型

  CAM

  金(Kim,1989)

  LEAAM微观模拟方法模型

  MASTERHLDS奥本海姆

  (Oppenheim,1995)

  卡因和阿普加

  (KanandApgar)

  马吉特(Mackett,1990)

  基于Logit的平衡活动分布模型

  个人交通行为与住房选址关系的微观模拟模型

  以家庭为单元来研究住房就业等土地利用因素和交通系统复杂关系的微观模拟模型

  MASTER资料来源:弗兰克(1995)等。

  5.两者互动关系研究述评

  (1)早期两者关系探讨(注:早期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关系的探讨主要是指古典经济学派区位理论、芝加哥学派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理论以及城市土地价值精品文档

  理论,因这些理论与本论文关联性较弱,因此在文献回顾部分中省略了)没有形成专门的课题研究在早期阶段,不少学者对两者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但并没有把两者关系作为专门的课题进行研究,只是在一些理论研究中对某一些内容有所反映,尽管如此,这些研究还是为两者关系的现代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现代两者关系理论研究成果丰富,但仍有其局限性研究者们把研究视角放在两者的相互影响关系上,从宏观角度、实证角度、静态角度进行研究,成果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两者的相互影响作用。然而仍存在以下不足:(1)缺乏综合性研究;(2)缺乏微观性研究;(3)缺乏动态连续的研究。

  (3)两者关系模型研究蓬勃开展,但模型的灵活性、适用性和可移植性有所欠缺对两者关系的模型模拟一直是定量研究两者互动关系的有力工具。国外学者通过多种方法建立了许多关系模型,并在规划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①模型中缺乏对土地市场机制的了解和表达,无法将土地市场机制很好地与交通规划联系起来。②模型中对城市开发中交通作用的描述力度显得不够,交通系统只是机械地起到“迭代”的作用,缺乏交通系统变化对土地利用能动反作用的具体描述。③进行这种模型设计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高级别的研究机构牵头进行。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这种研究也相当有意义。

  二、城市交通规划模型

  根据世界各国近50年来的规划经验,规划模型己形成了四阶段的基本结构,即所谓的经典模型。在经典模型中是将系统考虑成一个小区域网络系统,收集规划区资料并编码,确定参数及数据的有效性。这些数据包括基础年内每一小区中不同类型的人口水平、经济活动水平。然后,这些数据可以估计每一小区中总的出行发生量与吸引量。下一步是将这些出行分配到特定目的点,即按空间进行分布,从而产生出行矩阵。接下来涉及到建立方式选择模型,得到方式选择结果,即将矩阵中的出行量分配到不同运输方式中去。经典模型的最后一阶段的任务要求将出行按每一种运输方式分配到相应的运输网络上,特别是公交与私人交通工具上。经典的规划模型可以概括为四个有序的子模型:交通量生成、交通量分布、交通方式选择和交通量分配。

  外部输入

  土地利用和人口分布模式

  交通系统服务、成本和价格特征

  行程产生

  A区及交通或行程分布B方式选择

  C线路分配

  D影响预测

  评估

  替代设施

  投资评估

  “均衡的”影响

  实线箭头表示固定的联系;虚线剪投标时偶然的或罕见的联系

  图1UTP模型结构示意

  资料来源:[美]埃德温S·米尔斯

  主编,郝寿义等译: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2卷——城市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9,Page270。

  (1)“形成产生子模块”:将每个交通带中特定目的的个人形成量与相应的居民社会经济特性变量联系在一起。估计子模型时常运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由于候选的变量中一般不包括运输系统的服务属性,因此假定形成的产生关于服务质量是非弹性的,尽管大量经验表明这种假定是不正确的。

  (2)“行程分布子模块”:对每对起点终点交通带间的个人行程量进行预测,并根据形成目的进行分层。模块的输入是前述步骤中估计的各交通区上的行程量(吸引量),以及两个带间的运输系统所提供服务的有限特征。在这个部分中最常使用的函数说明是重力模型。20世纪30年代,由于牛顿重力定律的启发,空精品文档

  间相互作用的重力模型得到发展。在相对复杂

  (3)“方式选择模块”:该模块负责将每对交通区的行程数分配于各种可选行程方式。最常见的只考虑两种方式:私人汽车(或其他私人交通工具)与公共运输。常见的方法是将交通份额与两种方式的时间或成本差额/比率联系起来。

  (4)“线路分配子模型”:将具有特定目的、采用特定方式从区i到区j的个人行程分配于建华的公路或运输网。

  表2城市交通规划模型

  规划阶段

  具体模型

  交通量生成预测

  生成率模型

  回归模型

  交错分类模型

  交通量分布预测

  平均增长系数模型

  重力模型

  熵模型

  插入机会模型

  交通方式预测

  转移曲线模型

  概率模型

  重力模型的转换型

  交通量分配预测

  最短路径(全有全无)分配

  多路径分配

  抗阻可变单路径分配

  抗阻可变多路径分配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篇三:土地利用文献综述

  

  铜陵学院

  基于GIS土地利用状况的分析文献综述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地理信息科学

  姓名:**

  基于GIS土地利用状况的分析.......................................................................................................3摘要...........................................................................................................................................3关键词:

  ...................................................................................................................................3前言...........................................................................................................................................3空间分析概述

  ................................................................................................................................41.1空间分析

  ............................................................................................................................41.2空间分析主要功能和作用

  ................................................................................................4空间分析内容

  ................................................................................................................................52.2空间统计分析

  .....................................................................................................................6空间分析在土地利用中的应用

  ...................................................................................................3.1土地利用

  .............................................................................................................................3.2空间分析在土地利用中的应用

  .........................................................................................结束语.......................................................................................................................................参考文献...................................................................................................................................基于GIS土地利用状况的分析

  摘要:随着城市进程的推进,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市,增加了对城市空间的需求。因此城市要不断调整土地类型格局,实现土地利用的最大化与最优化,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

  近年来,我国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空间信息的采集、分析与应用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阶段。作为空间信息采集的重要的手段,遥感在很短的时间内,为土地资源调查、土地管理提供了大量宏观、同步的第一手信息,而且随着遥感信息获取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种数据提供能力越来越强。提取遥感信息或遥感数据,为资源调查、土地管理等学科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赵伟的基于遥感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基于TM,ETM影像土地利用分类研究等文献为参考资料,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

  关键词:

  空间分析

  土地利用

  应用

  前言:空间分析源于60年代地理和区域科学的计量革命,在开始阶段,主要是应用定量(主要是统计)分析手段用于分析点、线、面的空间分布模式。后来更多的是强调地理空间本身的特征、空间决策过程和复杂空间系统的时空演化过程分析。实际上自有地图以来,人们就始终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各种类型的空间分析。如在地图上量测地理要素之间的距离、方位、面积,乃至利用地图进行战术研究和战略决策等,都是人们利用地图进行空间分析的实例,而后者实质上已属较高层次上的空间分析。GIS空间分析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邻域,将空间分析的相关技术用于土地利用的研究中就是GIS的一个应用方向。土地利用的变化研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时序性和空间性,而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在处理时间与空间特征变化上特有的优势使其成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空间分析概述

  1.1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

  和传输空间信息。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功能之一,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这是GIS区别于计算机制图系统(具有图形输入、编辑、输出等功能)和数据管理系统(具有查询、检索、存储管理数据等功能)的显著特征之一。空间分析使GIS不仅体现在地图制图功能上,用户还可以通过与系统交互而将地理数经过分析转换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同时,利用空间分析技术,通过对原始数据模型的数(频率、平均数、数学期望和中位数等);属性数据的离散特征数(极差、离差、方差和变差系数等)。还包括属性数据的图形表示分析、属性数据的综合评价分析及属性数据的分等定级分析。

  观察和实验,用户可以获得新的经验和知识,并以此作为空间行为的决策依据。空间分析对空间信息的提取和传输,使GIS成为区别于一般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特征,也是评价GIS功能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为用户提供灵活解决各类专门问题的有效工具。随着空间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GIS也将从一般的空间事物处理向分析型空间决策支持方向迈进。

  1.2空间分析主要功能和作用

  GIS空间分析最主要的功能和作用有以下4个方面:

  ①发现空间数据中内在、隐含的空间关系,空间模式和空间规律;

  ②为已有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和答案;

  ③检验和证实已有的论点和假设;

  ④从空间数据中找到满足某些应用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普遍性的方法。

  空间分析内容

  GIS空间分析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般方法和空间统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研究问题的具体要求和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以有效地获取解决问题的答案,满足用户的各种具体要求。

  3.1GIS空间分析的一般方法

  ⑴空间查询和空间检索

  空间查询和空间检索是GIS的基本功能之一,是进行其他空间分析的基础操作,主要用于查询、检索和定位空间对象,包括图形数据的查询和属性数据的查询及空间关系的查询几种方式。

  ⑵空间量算

  空间量算主要是用一些简单的量测值来初步描述复杂的地理实体地理现象,这些量测值包括点、线、面等空间实体对象的重心、长度、面积、体积、距离和形状等指标。

  ⑶空间插值

  空间插值常用于将离散点的测量数据转换为连续的数据曲面,以便与其它空间现象的分布模式进行比较,它包括了空间内插和外推两种算法。空间内插算法是一种通过已知点的数据推求同一区域其它未知点数据的计算方法;空间外推算法则是通过已知区域的数据,推求其它区域数据的方法。

  ⑷叠加分析

  叠加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最常用的提取空间隐含信息的手段之一。大部分GIS软件

  是以分层的方式组织地理景观,将地理景观按主题分层提取,同一地区的整个数据层集表达了该地区地理景观的内容。每个主题层,可以叫做一个数据层面。数据层面既可以用矢量结构的点、线、面图层文件方式表达,也可以用栅格结构的图层文件格式进行表达。GIS叠加分析是将有关主题层组成的数据层面,进行叠加产生一个新数据层面的操作,其结果综合了原来两层或多层要素所具有的属性。叠加分析不仅包含空间关系的比较,还包含属性关系的比较。地理信息系统叠加分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视觉信息叠加、点与多边形叠加、线与多边形叠加、多边形叠加、栅格图层叠加。

  ⑸缓冲区分析

  缓冲区分析是GIS空间分析中使用较多的分析方法之一。缓冲区分析就是对一个、一组或一类空间对象按照某个缓冲距离建立其缓冲区多边形的过程,然后将原始图层与缓冲区图层相叠加,进而分析两个图层上空间对象的关系。从数学的角度来说,缓冲区就是空间对象的邻域,邻域的大小有邻域半径(即缓冲距离)来确定。缓冲区分析与叠加分析不同,前者包括了缓冲区图层的建立和叠加分析,而后者只是对现有的多个数据层进行叠加分析,并不生成新的图层参与分析。

  ⑹网络分析

  对地理网络(如交通网络)、城市基础设施网络(如各种网线、电力线、电话线、供排水管线等)进行地理分析和模型化,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网络分析功能的主要目的。网络分析是运筹学模型中的一个基本模型,它的根本目的是研究、筹划一项网络工程如何安排,并使其运行效果最好,如一定资源的最佳分配,从一地到

  另一地的运输费用最低等。其基本思想则在于人类活动总是趋于按一定目标选择达到最佳效果的空间位置。这类问题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不胜枚举,因此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此类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⑺数字高程分析

  现实的地理世界是一个三维空间(不包括时间维),地理实体除了平面坐标外,还包括空间坐标(即高程值)。数字高程模型主要用于描述地面起伏状况,包含了各种地形信息。数字高程分析包括数字高程模型的表示、插值、制图,以及在地学分析中的应用等。

  2.2空间统计分析

  ⑴属性数据的一般统计方法

  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都是GIS的基本数据类型,所以GIS空间分析必须要有对属性数据的分析方法。属性数据的统计方法主要计算一些统计指标,如属性数据的集中特征

  数(频率、平均数、数学期望和中位数等);属性数据的离散特征数(极差、离差、方差和变差系数等)。还包括属性数据的图形表示分析、属性数据的综合评价分析及属性

  数据的分等定级分析。

  ⑵空间统计方法

  空间统计分析是指对GIS空间数据库中的空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对空间数据的分类、统计和综合评价等,因其与GIS的各类实际应用之间具有紧密联系,是GIS中的一个重要的、快速的发展邻域。空间统计分析是在复杂的现实地理世界中探索地理信息的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投过空间数据的位置信息来建立数据间的统计关系。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包括:空间自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空间回归)和趋势面分析。

  ⑶景观格局分析

  景观格局分析属于景观生态学范畴,近年来,许多学者应用景观格局分析的原理、方法和公式来解释和描述地理现象变化的原因和过程。同时,GIS强大的图形处理和分析功能,可以进行景观格局对生态过程的敏感性分析和模拟,研究不同景观格局对生态

  过程的影响

  空间分析在土地利用中的应用

  3.1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是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特点,按一定的经济、社会目的,采取一系列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的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管理和治理改造活动。它既是一个把土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变为人工生态系统的过程,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诸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土地利用的方式、程度、结构及地域分布和效益,既受自然条件(如光能、热量、水分、地形、土壤等)影响,更受各种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如开发历史、生产方式、技术装备、投入水平、土地经营管理水平及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等)影响,但在所有影响土地利用的各种因素中,社会生产方式往往起决定性作用,土地的合理利用必须适应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土地利用的广度、深度和合理利用程度,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建设规模、水平和特点的集中反映。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和人口的日益增长,协调好人地关系已成为当前的迫切问题。

  3.2空间分析在土地利用中的应用

  随着GIS技术的发展,将GIS的空间分析方法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相结合,对土地利用的变化进行相应的研究,认识过去和现在土地利用的变化过程弄清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对土地利用方式等进行未来变化趋势的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使用空间分析技术研究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可以指导调整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使土地利用朝着有利于全球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当前土地利用研究的最终目的。GIS空间分析的方法较多,在土地利用的变化研究中常是采用一般方法与空间统计方法结合使用,以达到研究的最佳效果。在基于空间分析的土地利用研究中,空间查询、检索和量算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基础操作,是进行其它高层次分析的基础。将空间插值、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数字高程分析与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相组合,应用于土地利用的变化研究中,可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研究、景观生态学研究、土地利用的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及土地资源的适宜性研究等等。

  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研究GIS空间分析是研究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机制的有效方法。在基于空间分析技术的(LUCC)研究中,主要使用的方法有:对地图的空间分析技术,如

  GIS中的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空间统计分析,如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空间聚类分析;与LUCC相结合的空间建模方法,这是深入了解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复杂性的重要手段,也属于一种空间分析方法,如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模型及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预测模型等。因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自身的特性,通过空间分析技术,不但可以定量获取土地利

  用覆被变化的数量和质量数据,而且可以借助这些数据分析影响其发生变化的自然、社会因素中更深刻、更内在的规律和特征,同时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科学的预测,实现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⑵景观生态学研究

  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是一地理区域(景观区域)内各种生态系统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功能特性与区域环境间的关系。景观生态学研究把地理学研究空间相互作用的水平方法与生态学研究功能相互作用的垂直方向结合起来,探讨空间异质性的发展和动态及其对生物和非生物过程的影响,以及空间异质性管理。近年来随着GIS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空间信息处理方面的优越性,将GIS空间分析中的空间统计方法、叠加分析及空间分析建模相结合构建区域景观模型,用于分析和模拟生态环境的动态成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GIS空间分析为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尤其是各之间生态系统及其分布格局提供了一个极为有效的工具。

  ⑶土地利用的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空间自相关分析是对某一地理变量空间分布中相邻位置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的一种统计方法,利用此方法可以揭示区域化变量取值的空间分布特征。在以往传统的土地

  利用程度研究缺少空间关系分析。而在现实的地理世界中,陆地是连续的分布的,土地利用的类型也不是离散分布的。根据

  Tobler的地理学第一定律,“所有的事物之间都相互关联,但越邻近的事物之间关联性越大”。将空间统计分析方法与实际的土地利用程度相结合,选取适宜的评价指标对土地利用程度的空间自相关关系进行研究,探索指定区域内土地利用程度的空间自相关关系的动态变化,能为探讨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驱动机制提供参考。

  ⑷

  土地资源的适宜性研究

  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它将土地资源与其空间分布相结合,从空间适宜性角度探讨土地资源利用的区域差异、空间适宜性及其存在问题,对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及各地区制定相应的用地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GIS空间分析技术的统计分析方法与多因子评判能提高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的空间决策水平,实现资源的定量优化,同时结合用地规划,可以在空间上优化配置土地利用结构,为土地资源的保护与规划提供更科学的决策依据。

  结束语

  由于土地利用变化具有明显的时间、空间特性,所以对土地利用的研究离不开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利用GIS技术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它可以把不同来源的土地利用信息集成到统一的区域土地利用信息系统中,如土地利用的历史图件、土地利用的遥感影像资料、统计资料以及地形、土壤等土地属性数据,都可以纳入到该信息系统中。其次,在系统环境下更便于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时间特性进行统计比较,获取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信息。第三,充分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获得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信息,了解变化的主要类型和变化类型的空间分布状况,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动态。第四,利用GIS的制图功能,把GIS空间分析结果以图形的方式显示出来,或者输出到打印机上。但是,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研究土地利用变化,也还存在模型功能的不足,如缺乏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未来趋势的模型等。GIS系统与其它用户模型的集成是当前GIS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样也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1]张银辉,赵庚星,赵文武;县级耕地遥感动态监测方法研究[J];测绘通报;2002年03期

  [2]郭仁忠.空间分析(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许君燕,陈松林.基于空间分析的福州市土地利用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8,1(13)

  [4]赵小汎等.空间分析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机制研究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

  大学学报,2004,26(2)

  [5]漆星等.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孟州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朱会义等.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的GIS空间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J].地理科学进展,2001,20(2)[7]张克锋等.县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空间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4,20(3)[8]谢正峰,王倩.广州市土地利用程度的空间自相关分析[J].热带地理,2009,29(2)

  [9]王宏志,李仁东等.基于空间分析的土地利用垂直分异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

  环境,2002,11(6)

  [10]李爱农等.基于空间技术的岷江上游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现状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6)

  [11]侯先荣,彭新育.土地可持续性利用的空间分析——经济学和生态学模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0,28(3)[12]王繁等.海涂土地资源适宜性空间分析与优化开发模式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13]刘成刚孙翠兰.当前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fil。资源论坛,2005,4:10一11.[14]金明.抓好“三个转变”完善“四项机制”强化土地

  集约利用[Jl。浙江国土资源,2005(6):24225601资

  源与产业2006年.[15]李秀彬,全球环境变化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fil,地理学报,1996,51(6):553-557.[16]党安荣、贾海峰、易善祯、刘钊编著.((ArcGIS8Desktop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指南》[M].[17]刘盛和,吴传钧,沈洪泉.基于GIS的北京城市土地利用扩展模式[J].地理学

  报,2000,55(4):407-416.[18]蔡博文,张长义,丁志坚.地理信息系统与空间分析功能——云林沿海地区土地利用变迁分析[J].台湾大学地理

  学系地理学报,1997(23):1-12.[19]郑兴年,胡宝新,崔伟宏.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动态遥感试验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J].地理学报,1995,15(1):47-53.[20]冷允法,谢高地,齐文虎等.基于GIS的土地利用变更与时空动态分析[J].地理研究,1999,18(增刊):136-141.[21]ToblerWR.AcomputermoviesimulatingurbangrowthintheDetroregion[J]EconomicGeography,1970(46)

  [22]StevenA.Gabriel,Jos‘A.FarinaandGlennE.Mogen,Amulti-objectiveoptimizationapproachtosmartgrowthinlanddevelopment[J],Socio-EconomicPlanningSciences,Volume40,Issue3,September2006,Pages212-248.[23]Yang,XandRice,R(1994),AnEquilibriumModelEndogenzingtheEmergenceofaDualStructurebetweentheUrbanandRuralsectors[J],JournalofUrbanEconomices,Vo1.25,346-368.[24]Rijke,M.Farrelly,R.Brown,C.Zevenbergen.Configuringtransformativegovernancetoenhanceresilienturbanwatersystems[J].EnvironmentalScience&Policy,2013,25:62-72[25]Chung-MingLiu,Jui-WenChen,Yin-SiHsieh,Ming-LoneLiou,Ting-Hao

  Chen.BuildSpongeEco-citiestoAdaptHydroclaticHazards[M]//WalterLealFilho.HandbookofClimateChangeAdaptation.Berlin:Springer,2014:1-12.

相关热词搜索: 土地利用文献综述 土地利用 综述 文献

版权所有:学富范文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学富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学富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10062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