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党史故事学习总结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故事学习(习

时间:2022-06-07 17:55:02  阅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党史故事学习总结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故事学习(习,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党史故事学习总结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故事学习(习

“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党史故事学习总结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故事学习(习3篇

第一篇: “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党史故事学习总结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故事学习(习

学党史 知党情 跟党走

看过建党以来我党引导人民建设祖国历程中的艰辛与成就,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发自内心的说一声: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

首先从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来说,新中国刚刚建立时,中国各项事业可谓百废待兴,工业上一穷二白,还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更别提什么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当时中国与世界比,就像是一只刚从森林中走出来的猿猴,但我们在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了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取得了发达国家的一,儿百年的发展历程,现在我们的工业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各项工业从无到有,相继建立,甚已经达到世界前列,从卫星技术到火箭技术,从航空航天到基因工程,从网络技术到纳米技术,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众多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中国正以积极的态度迎接任何一种挑战,也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世界的每一项研究当中,承担并完成了诸如基因工程的研究与国际合作,中国正以她强大的人力,物力和综合国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国民凝聚力上说,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就是勤劳勇敢的民族,从建国到现在,在中国的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都涌现出了一批批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青春的各式各样的英雄人物,从建国初期的王进喜,焦裕禄又如现代化建设中的孔繁森,任长霞,英雄人物层出不穷,从长江洪水到南方雪灾,特别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万众一心战胜了巨大的自然灾害,事实再次证明,中国人民不会为任何困难低头,在勤劳的中国人民手中,一座崭新的汶川,正出现在世人眼前,再次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和残奥会,着在中国来说是开天辟地头一回,中国健儿在赛场上奋力拼搏,实现了金牌第一的梦想,成就了中国体育强国的荣誉,中华健儿不仅是为自己取得了荣誉,可以说是为祖国争光,为祖国的体育事业尽力,再一次展示了我们的综合国力。

在伟大的祖国上,每天都有不平凡的经历上演,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让我们向我们伟大的当致以崇高的敬意。

置身历史,我们溶于其中,分享着拿过去的兴奋与悲痛;
放眼未来,我们会发现,面前的道路更加艰辛。让我们把科学,理性,民主,进步作为自己的伟大目标,让我们用高尚的品德,优异的成绩献给祖国,将中华儿女的豪气与龙的传人的胆魄荣誉自己的青春,献出自己的智慧和爱,让我们在五星红旗下庄严宣告:我们将努里奋斗,为了美丽的祖国我们竭尽全力,为了美丽祖国的永生!

在党的领导下,2009年,中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落成,由此不禁让人想起了建党以来我国取得的一些列科技成就,祖国连续发射了神舟五号,六号,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中国俨然已经成为世界航天领域中举足轻重的一员,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年均百分之10的增长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综合国力第六的国家,这一切的一切,都与党正确的领导密不可分。

加入WTO引起的变化对我国经济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农业领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科技部一直在认真研究如何整要提提高我国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增强国际竞争力,最终使我国从农业大国变成农业强国的问题。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向小康社会又迈了一大步。拿西藏来说,2004年时,其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11.54亿元,连续四年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达到百分之12.5.人均GDP到达7779元,是1965年的33倍;
粮食总产量达到96万吨,是1965年的29万吨的3倍,绝大多数农民,牧民都解决了温饱问题。

20多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逐步向纵深发展,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建设成就显著,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国家统计局报告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发展,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95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为9.4%,超出世界同期年均增长率6.1个百分点。13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国经济仍保持快速发展,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3%,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经济的快速增长缩小了中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与1989年相比,2001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由第8位跃居世界第6位,和前5位的差距也明显缩小。
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世界前列,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改革开放到1989年,生产能力不足,卖方市场主导经济,大部分商品处于短缺状态;
1989年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的加快,市场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市场上绝大部分商品供应充裕,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快速增长。截止2001年,谷物、棉花、油菜籽、水果、猪牛羊肉等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1位,茶叶居第2位、甘蔗居第3位、大豆居第4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奶类生产由1989年的世界第18位提高到第8位,反映了中国十几年来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结构的积极变化。
截至2000年,中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彩色电视机、煤、水泥、化肥和钢产量居世界第1位,发电量、棉布、化学纤维居第2位。其中钢和发电量在1989年分别居世界第4位,这两种产品产量位次的变化反映了中国经济实力的变化。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升级逐步进行。产业结构显现出农业比重趋于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逐渐提升的趋势。2001年,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是15.2%、51.2%和33.6%。与1989年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9.8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8.1和1.6个百分点。
统计报告认为,产业结构的不断完善,一方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市场状况,产品短缺的状况基本结束,一度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瓶颈产业,如原材料、燃料动力、交通运输的紧张状况成为历史;
另一方面,通过第三产业的稳步发展,弥补了传统产业由于缺乏市场需求而对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造成的影响,大力吸收了越来越多的过剩劳动力,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也大幅提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投入不断增加,2001年全国研究与开发投入为96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1.0.,而在1990年,这两个数字分别是125.34亿元和百分之0.68。;
同时,通过实施国家973计划,863计划,重大科技项目攻关等一系列科技计划,再续都重要领域取得大量创新成果,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技实力已经居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做出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科技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科技实力大幅提升,科技发展进入重要跃升期,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影响迅速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技部在资料中曾提到:

1.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五年来,中国基础研究取得一批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国际论文总数世界排名上升到世界第四位,在三大国际论文检索系统(SCI,EI,ISTP)论文总数中占7%,进入世界第二方阵,与英国、德国、日本相当;
纳米科学论文数居世界第一,工程科学论文数居世界第二。前沿技术领域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断缩小。非线性光学晶体、量子信息通讯、超强超短激光、高温超导等前沿技术研究居世界领先水平,涌现了载人航天、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等一批自主创新重大成果。

2.产业技术创新取得多方面突破。近年来,中国在基础工业、加工制造业以及新兴产业领域,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石油、钢铁、船舶、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和生物技术等领域重大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产业整体技术素质迈上新台阶。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开发能力、成套水平以及综合工程化能力明显提高,有力地支撑了三峡工程、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3.科技走进千家万户、惠及亿万人民。近年来中国政府把解决民生问题和发展社会事业放在突出位置,科技进步为人口健康、节能减排、气候变化、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提供了有力支撑。杂交水稻的培育和应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实施,为解决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能源领域突破一批石油勘探、大型煤液化工程成套设备、大型水电设备、先进核电等关键技术,攻克一批燃料电池、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关键技术,为调整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奠定了基础。艾滋病、病毒性肝炎、SARS病毒、高致病禽流感等重大疾病、重大传染病防控技术取得重要进展,一批新药创制成功,传统中医药得到新的发展,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

4.知识产权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五年来,中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持续、快速增长,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进一步增强。2002年到2006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从3.97万件增长到12.2万件,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从0. 58万件增长到2.5万件。随着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中国专利局受理的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量连年增长,2006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总量达21万件,居世界第4位。

5.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持续高速增长。五年来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平均增速高达27.0%,高于“九五”时期平均增速6.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制造业比重由14.5%上升到16%。2006年,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1322亿元,是2002年的2.7倍;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5288亿美元,是2002年的3.5倍,优化了贸易结构,国际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

由此可见,我国的科技发展十分迅速。

时代在前进,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人民的思想也在不断变化。但是,无论环境怎样变,条件怎样变,思想怎样变,党在我心中这点肯定不会变!虽然我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是我始终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鞭策自己,改善自己,不断提高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我愿意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在生动火热的改革建设中经受洗礼,接受锻炼,在党的哺育下茁壮成长。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只有早日加入共产党,将自己融入党的怀抱,在党的领导和指挥下,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发挥自己的才干!学习使人智慧,知识使人强大,信念使人坚强,理想使人升华,无论我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不会退缩,因为党永远在我心中。

第二篇: “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党史故事学习总结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故事学习(习

学党史 知党情 跟党走

——党史学习心得体会

七月,赤日炎炎,瓜果飘香,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纪念日。翻阅党史的卷页,有多少共产党员满怀赤诚的爱国之心,用生命捍卫了党旗的神圣与威严;
九十年来,为拯救民族于危亡之间,又有多少优秀的共产党员同仇敌忾,用满腔的热血书写着铮铮作响的革命诗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近现代中国历史的走向,也影响了整个世界。这样的一个政党历史,堪称思想的宝库,它传递出的智慧与感悟必将是厚重而深刻的。
党史带给我们智慧和力量

党的历史,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党史的内容是丰富而鲜活的,在党的历史上,创新的思想火花不断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时空迸发,脍炙人口的文化经典一再被创造和传承。党的历史,留下了遍及全国的红色印记和文化地标,留下了宝贵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与革命精神,留下了百折不挠、反败为胜的执著与谋略;还有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纯洁的友谊与诚挚的真情……当然,也有失落与叹息,不乏挫折与教训。从大的方面来说,它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支撑;对于个人来说,它是可以增长知识与文化、涵养人格与精神、获取智慧与力量的宝贵资源。
  “不懂历史的人没有根,淡忘历史的民族没有魂”。一部中共党史是各个时期党员干部改革创新党的建设的智慧结晶,是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鸿篇巨著,值得学习的东西很多。静下心来认真地读一本党史书,了解一个党史上的著名人物,重温一句名言……真正走进党的历史,感悟党的历史,就能从中不断获得智慧、力量与感悟。

党史赋予我们启示与思考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个春秋,党的历史铭刻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艰辛历程,浓缩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诞生、成长和繁荣发展的光辉成就。它包含着党的奋斗发展史、党的理论创新史、党的自身建设史等丰富内容,是党的几代共产党人的智慧结晶,是包罗万象、曲折动人的鸿篇巨著,具有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重要功能。

学党史,知党史,需要用心体会,深入思考,还要学会借鉴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出台前后的历史背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针对什么情况,采取哪些方法,很多依然是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学习党史,就是到“深海”中去探索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我们学习党史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以我们应把党史学习与实际结合起来,从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出发,着眼于历史经验的运用,着眼于对新的实践问题的解答,着眼于提升实际工作能力,这样,学习就会有重点、有目标、有实效,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党史帮助我们找到定位和方向

“历史是一个坐标,一个不懂历史观的人往往是短视的,经常导致最终的失败”。随着岁月的流逝,过去发生的一切是不是正在被人淡忘?高速发展、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还有多少精力去认真地回顾和思考“过去”?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发展,我们党的一些好思想、好作风有失传的危险信号,所以我们应有加强党史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我们学习党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历史,就是要从中吸取成功的宝贵经验,防止失败的教训在当前重演。

对于党的历史,采取漠视甚至不屑,歪曲甚至抹杀的做法会使我们迷失方向,失去坐标。我们不应用僵化的老眼光,仅凭一知半解、道听途说便给它贴上枯燥、死板的标签束之高阁,敬而远之;
也不必抱着猎奇心理津津乐道于所谓秘闻、演义,把“故事”、“野史”当正史。中国共产党近90年的历史,值得我们用心学习、思考和总结,这不仅仅是解决牢固树立正确世界观的问题,也是资政育干,巩固执政地位,帮助党长期为人民服务的政治资本。

刀光剑影暗淡,鼓角铮鸣远去。雄壮的党史印证了赤诚的灵魂,激情的七月弹奏着铿锵的旋律,九十年的党史长河是何等的流光异彩,革命与奋斗的篇章是何等的雄壮神奇。党史穿越时光的隧道,能常驻人心的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对信念的执着与坚持,而那恰是党史的魂魄。它传递出的情感价值,温润着一代又一代;它传达出的信仰力量,激励着一辈又一辈。党史带给我们的影响,已深藏在我们的灵魂里,也将遗留在我们传给后代的基因中。

南岸区动迁办 杜泽方

第三篇: “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党史故事学习总结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故事学习(习

学党史 知党情 跟党走

----“少数服从多数”的局限性

摘要:当前,部分同学对党的民主性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中国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的民主和自由。本文以“少数服从多数”这一人们所熟知的话入手,层层的分析,意在告诉读者民主的真正内涵与单纯的“多数论”区别所在,并通过一系列的实例揭示西方民主的部分缺陷和我国在“尊重多数,保护少数”方面的成绩。证明党路线的正确性,要坚定不移的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词:民主 权利 政策

正文:

“少数服从多数”,这句话对人们来说可谓再熟悉不过。有时候,这句话会很方便的为人们解决问题。然而,因为习惯性使然,很多人错误的把“少数服从多数”与民主划等号,以为遵从大多数的意愿就是“民主”。那么,两者真的可以统一吗?如果不能,那“少数服从多数”的局限性在哪里?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有什么应对措施呢?

一.“少数服从多数”与民主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看看:民主是什么?

很多人一定会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嘛!民主就是大多数人的意见,比如5个人搞活动,4个人想打球,一个人想下棋,那么就听4个人的,因为4个人是大多数嘛!如果最后的决定是去下棋,就变成专制了。这样想确实没错,但如果我们把这个例子改一下呢!我们就会惊愕地发现,这个“民主”竟然是只披着羊皮的大尾巴狼:比如 5个人中有4人认为1人该死,那么民主的决策就是“合法”地把那个可怜的家伙杀死!

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总结出民主的一条性质:不光要能够保证大多数的利益,还要能维护少数人的权利。那么“少数服从多数”与民主的区别就显而易见了:前者牺牲了少数的利益去成全大多数,而后者则是两者兼顾。

二.“少数服从多数”的不足

1.历史上的失败

民主的内涵远非大多数那么简单。

事实上,公元前六世纪,在民主的发源地——古希腊城邦雅典曾经有过一个看似很民主的制度:“贝壳放逐法”。所谓“贝壳放逐法”,即公民可以定期举行大会,对执政者进行投票(最初使用贝壳,因而得名)。当票数超过一定限度时,不论执政者对错与否,一律放逐。在 “贝壳放逐法”这座祭坛上,固然有独裁者的鲜血,也飘荡着无辜者的冤魂。在古希腊历史上,曾经有多位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因“贝壳 放逐法”而被流放,客死他乡,比如著名的马拉松战役英雄亚利斯泰提,以廉洁、正直而著称,就曾被贪婪、腐败的地米斯托克利以“企图独裁”的罪名提交公民大会审判。

有人会说,虽然民众的选择并不一定正确,但那毕竟是民众自己的选择,代价也该由民众自己来承担。可是,是大多数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而承担代价的却是全部民众。那谁来保证少数人的利益?当一个社会的部分人群需要为其他人的错误而买单时,这样的民主怎能叫人放心?

2.“大多数”可能缺乏必要的分辨能力。

西式的选举中,“少数服从多数”的意味较浓烈。它通过议席分配而分享国家统治权,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但是,这种选举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高昂的成本和代价,有人戏言:“没钱是当不了总统的!”因此,近代西式的选举必须依靠金钱和利益集团的支持,营造声势,使民众知道并相信自己,将手中选票投向自己。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选举出来的领导者通常不是最有能力的人,而是得到最多财团支持,最会作秀的人。而这个人上台后,必然要对支持他的集团有所回报,这种时候,必然是牺牲另一部分的利益来成全这一部分了。

大多数的意愿有时是错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希特勒上台时,其战争政策的制定和推行也都得到了大多数民众的支持。他将总理与总统的职务合并为一,称为元首兼国家总理。德国选民则在半个月后举行了投票表决,95%的合格选民中有90%(3800多万人)支持希特勒成为至高无上的元首。而这大多数的意愿则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3.“大多数”往往忽视“少数”的利益

大多数往往能决定最后的结果,从而迫使少数也不得不接受。

例如,在法国的国民议会立法要要禁止穆斯林妇女在公共场合穿着传统罩袍,尽管法国有500万穆斯林,而且主流持反对意见,但由于500万在法国只是少数族裔,根本无法改变被决定的命运。这样一个不尊重传统的法律就这样通过了。

三.我国的民主制度能有效的解决“少数服从多数”中存在的问题

1.国家权利的分布

目前中国最高的权利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它行使的职权如下:修改宪法;
监督宪法的实施;
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其他各级国家机关都要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2.国家的各种政策都遵从“尊重多数,保护少数”原则

“中国的民主是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的民主。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国家政权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就是要求充分发扬民主,集体议事,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和反映,在此基础上集中正确意见,集体决策,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以落实和满足。实行民主集中制,还要求‘尊重多数,保护少数’,反对无政府主义的“大民主”,反对把个人意志凌驾于集体之上。”(---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2005)

由这份2005年的白皮书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权利在人民手中,民主集中制要求充分发扬民主,即“权为民所用”。我国的政治体制是“保护少数”的,反对所谓的程序民主,这就避免了像古雅典的民主体制所带来的悲剧。

3.我国在保护少数方面所作的努力

我国在“保护少数”方面所作的努力,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应该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了。众所周知,汉族人口在中国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达90%以上。从这方面讲,汉族是占了绝对的“多数”优势的,但我们也可以看到我国政府强调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使各民族都能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管理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文化上,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经济上,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础产业发展,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力度,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惠的财政政策,扶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摆脱贫困。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政策总体来看没有特别偏向于任何一个利益群体。因此,我们的党是很清楚“少数服从多数”局限性所在的。学党史,可以明事理,知党情,可以阔眼界,跟党走,可以兴华夏。谨以此文献给对党的民主性存在误解的同学们。

参考文献: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2005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1999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学富范文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学富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学富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10062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