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党史经典故事1

时间:2022-09-02 19:05:04  阅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史经典故事1,供大家参考。

党史经典故事1

 

  党史经典故事 18 篇

 党史经典故事 18 篇

  党史是指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这是一部政党史,也是一部特殊的历史。它研究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执政党的历史。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史经典故事的文章 18 篇 ,欢迎品鉴!

 【篇 1】党史经典故事

 那是 1934 年的一个冬天,寒风呼啸、大雪满天飞舞,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晚上,长兴村新田埂组的村民黄存中的几个孩子早已入睡。他们夫妻俩还在磨着杂粮,为着明天的生计操劳着。忽然屋外的大黄狗狂吠起来,这条狗是看到了什么东西吧?黄存中妻子念叨着,接着哒-哒-哒传来三下不紧不慢的扣门声,黄存中妻子紧张的把手里的勺子一扔,赶紧躲到丈夫身后,颤抖的说:这么晚了谁敲门啊?黄存中毕竟是个男人,而且经常独自进山打猎,练就了一身胆,走到门口随手拿了一根粗木棍,低沉的问道:谁?!老乡,麻烦你开门,我不是坏人,是红军,掉队了。红军?!前段时间确实有一支红军队伍从这里经过,纪律严明,睡觉时全部睡在路边,很多群众根本就不知道路过一支大队伍,只是好奇第二天,外出的羊肠小道两旁的杂草一夜之间忽然被踩得平平整整,成了一条大道一直向沙洲方向延伸。黄存中也是晚上去给牛喂稻草时才发现路边黑压压的躺了很多人,他当时还纳闷,这么多人躺在离家 5、6 米之远的地方,家中的狗居然没叫?这些人个

 个对他态度和蔼,老乡,没有吓坏你吧?一个领导模样的人和蔼的和他搭话。没事,你们是什么人?这么冷为什么不进屋去睡?这是要干嘛?黄存中问道。老乡,我们是红军,是毛主席领导的队伍,专门为穷苦百姓打天下,所以我们不会去打扰老百姓的。黄存中把这支部队和那些横行乡里的白狗子一比较,确实不一样。于是心里瞬间对这支红军队伍充满了好感。所以今晚一听见对方说是红军,黄存中心中的防备便消除了一大半,把手里的粗木棍一扔,赶紧把门打开,一阵凛冽的寒风夹杂着雨雪扑面而来,借着摇曳火把的微光中看见一张瘦黄的脸,老乡,我是红军,由于受伤而掉队了,现在伤还未痊愈,我就来追赶大部队,路过此地,天色太晚,雾气太大,恐怕迷路,特来借宿一晚。

 听到这话,黄存中却犹豫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有8个孩子,却只有三间狭窄的茅草房,平常都是挤得满满的,现在又来个成年人,确实无房可住啊。看到黄存中犹豫不决,这位红军仿佛知道他的难言之隐,说,无妨,只要能遮风避雨,牛圈也行。一听这话,黄存中心里的不安马上放下了,赶紧让妻子张罗熬粥。在妻子熬粥的时候,红军主动和他拉起了家常。黄存中也借机打量起这位红军战士来,只见他穿一件藏蓝色大衣,瘦骨嶙峋,脸色蜡黄,不知是受伤所致还是营养不良,但一双深邃的眼睛让整个人显得干练精神。黄存中原本想关心一下他的受伤情况,但一说这个话题,红军战士就会巧妙的避开,因此黄存中也不便再追问。喝完粥后,已是深夜,黄存中和红军战士一同睡在牛圈里。来到

 牛圈,黄存中边铺干草边说道,由于家里穷,没有棉被,只好用干草当棉被御寒了。红军战士也没有多说便躺下了,可能是身体还未完全复原,或者的确很累了,很快就睡着了。黄存中也渐渐入梦,梦里感觉有人给他盖被子,他用手一摸,猛然一惊,身上真的有被子?原来,红军战士把自己的军大衣脱下来和黄存中一起当做被子盖。黄存中心里一阵感激:多好的队伍!多好的红军!就这样暖意满身直到黎明。

 天刚露鱼肚白,红军战士就起来了,黄存中也醒了,红军战士握着他的手,深表感谢,准备出发继续追赶大部队。这时黄存中妻子拿来几个窝窝头,给红军战士当早餐吃。红军战士接过窝窝头,沉思了片刻,把身上的军大衣脱下来递给黄存中,说到:老乡,我们现在确实日子不好过,但是你放心,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我们穷苦百姓一定会过上幸福生活的!这件衣服你留着给孩子们过冬。黄存中夫妻说什么也不肯要,因为天亮了,可以清楚的看到红军战士脱掉军大衣后那补丁累累、单薄的衣服。可是红军战士态度坚决,把大衣往黄存中怀中一放转身就走,消失在黎明前的夜色里。黄存中夫妇呆呆的望着红军离开的方向,久久未能反应过来,直到寒风让他们打了个激灵,才猛然想起,还不知对方姓啥名啥。

 这件大衣就这样在黄存中家里留下了。他一直告诫子孙后代,这么好的红军、这么好的队伍,一定要妥善保管好这件大衣,不能有任何损坏。这件大衣从红军走后的第二天就被保存起来了,

 即使在当时那么一穷二白的年代和解放后自然灾害那么严重的时间里,都未曾拿出来使用过。这件大衣作为黄家的传家宝被一代代传承下来,一并传承的还有它背后感人的军民鱼水情的故事。【篇 2】党史经典故事

 喝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每当听到这句耳熟能详的话,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瑞金的那口红井。那甘甜清澈的井水哟,至今源远流长,沁人心脾。其实与一代伟人毛泽东息息相关的还有两口井,同样恩泽一方,口口相传。

 距江西永新县城 39 公里的三湾村,仅有一口小小的水井,水深不过两尺,供全村人畜饮用,要是遇上干旱天,村民们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1927 年 9 月 29 日,秋收起义前委书记毛泽东从文家市转兵后,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开进了三湾村,住在协盛和杂货铺,开始着手总结秋收起义失败的教训,酝酿策划部队下一步的发展大计。

 第二天上午,毛泽东在路上踱步思考问题时,恰巧看见伙夫挑水走过,发现桶里的水浑浊不堪,随即到井边看个究竟。只见井小人多,泉水刚流出来就被人舀走了,部队驻扎在此用水将更加困难。

 饮水问题是大事,我们不能影响群众的生活,要及时予以解决。正筹划起义部队下步发展方向的毛泽东,对这样的小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傍晚时分,飞鸟归林,霞光四射,他带领几个

 战士从当地老百姓家里借来锄头、铁锹,带头卷起衣袖和裤脚,跳下井里清理淤泥,还对井进行了加深拓宽。考虑到部队人多,用水需求大,他又带领战士紧挨着老井挖了一口新井。为优先保证当地村民的用水需求,毛泽东让战士们在两口井中间用砖头石块砌了一堵墙,规定部队只能饮用右边的井水,左边的井水留给老百姓用。

 这两口井紧靠山脚,为了防止山上的污水和杂物流进井中,毛泽东第二天又带人用砖头和石块在两口井的周围砌了堵墙。后来村民们称之为红双井。这两口井每天汩汩地冒出清澈甘甜的泉水,祖辈缺水的难题彻底解决了,村民们乐得合不拢嘴,对毛泽东和红军更是敬佩和感激,热情捐款捐粮,为部队带路送情报。

 就是在这小山村水井不远处,34 岁的毛泽东气宇轩昂地站在会师坪的青石台阶上挥动巨手,以叱咤风云的雄才伟略,将秋收起义的部队由师整编为团,首次提出支部和士兵委员会建在连上,营、团设立党委,班、排建立党小组,这就是我军著名的三湾改编。

 如今,90 多年过去了,红双井的水质依然清澈,不同的是当年的鹅卵石围墙已经换成了水泥围墙。这两口井也按一比一的比例,搬进了三湾改编纪念馆。每天馆中的讲解员都向南来北往的游人介绍这井的来历,讲述毛泽东领导的军队当年为群众办实事的感人故事。

 白霜如雪,寒气逼人。1932 年 10 月,因受到左倾错误领导

 的打击,被撤销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职务的毛泽东策马简从,翻山越岭,来到福建长汀疗养,住在汀州福音医院。这一住就三四个月,他这是第 7 次到长汀了,也是在此停留最久的一次。

 福音医院建在风景秀丽的卧龙山脚下,山腰有口年代久远的水井,毛泽东每天早上都和周围群众一起到老井里取水洗脸、洗衣服。当发现这口老井因长年没有清洗、水浑浊不堪时,刚刚被撤掉职务的毛泽东,并没有为革职的事而郁郁寡欢,而是依然心忧百姓生活,关心群众疾苦。当天,他就带着警卫员下井掏污泥,清除青苔,把这口老井清洗得干干净净,周边的杂草也割掉了,令老井焕然一新,群众取名为红井。

 水清井净,山下来打水和洗衣的群众越来越多,毛泽东常在老古井旁和群众聊天,了解社情民意。他在社会调查中发现汀州苏维埃政府只注重扩大红军,而忽略了群众的生活疾苦等问题,便不顾身体有病,在福音医院休养所的卧室里,秉灯夜书,起草了著名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1962 年 1 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七千人大会。大会期间,毛泽东主席特意向时任福建书记叶飞打听,汀州老古井现在还有没有水?叶飞询问了长汀县政府后,回复毛泽东:长汀老古井不但有水,而且周围群众还在使用这口井。毛泽东听后欣慰地笑了。

 井知人意,亦有灵性。岁月年轮走过 XX 年,这口水井今天依然清澈见底,附近的群众尽管早已用上了自来水,但每天仍有人来此挑水洗衣。

  1933 年 4 月,临时中央政府从瑞金叶坪迁来沙洲坝。住在农民家的毛泽东正处在一生最落寞压抑时期,信息闭塞,大事管不了,他却做了一件小事,让当地群众至今都记得他。

 毛泽东在和村民聊天中得知,沙洲坝人一直都在饮用涝坝污水,既难以下口,又不卫生。问他们为何不挖口井,皆摇头不语。沙洲坝,沙洲坝,无水洗手帕,三天无雨地开岔,天一下雨土搬家。原来干旱的沙洲坝,被风水先生说成是条旱龙,不能打井,如果打坏了龙脉,十邻八乡都要遭殃。天生不信邪的毛泽东不相信沙洲坝挖不出水,决计给村民挖一口井,解决村里这个老大难问题。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当年从韶山冲走出的毛泽东,有着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挖井的地点是他自己选的。这天东方刚露鱼肚白,毛泽东领着警卫员来到驻地前的一块空地上,先用锄头刨了一个圈,定下了井位,接着便抡起锄头挖起来。他让警卫员通知驻地机关的同志一起前来挖井。毛泽东一边挖井,一边乐呵呵地对大家说:听说有的乡亲迷信风水,不敢打井,怕得罪旱龙爷,坏了屋场害了人。可我不怕,如果旱龙爷怪罪下来,让它来找我好了!一席话逗得大伙都乐了起来。几天后真的挖出了水,一股泉水悄然涌出。大家高兴地下到井底,铺上一层薄薄的石子、石灰和木炭,让水变得更加清澈,一口直径 85 厘米、深约5 米的水井就这样挖成了。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红井。小小一口井,贮满清泉,也贮满共产党一心为民的深情厚意。

  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毛泽东帮助挖好这口井后的第二年,便跟随红军长征了,他的革命生涯也更加跌宕起伏、波澜壮阔

 红军撤出瑞金后,国民党反动派几次把井填掉,群众一次又一次把井挖开,每天依然喝着这井里的水。亲人不在了,红军远走了,然而井还在,井里的水依然清澈、甘甜、旺盛,喝井水的人依然挂念着挖井的人。

 直到 1956 年,作为党和国家领袖的毛泽东,派中央慰问团来瑞金慰问,当时的沙洲坝人为了迎接慰问团的到来,对毛泽东当年挖的这口井稍微做了修整,在边上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个故事后来收到小学课本里,亿万少年儿童通过《红井》这篇课文,深切地感受到了伟大领袖爱人民的浓浓深情。

 如今,红井享誉海内外,成为人们向往仰慕的神圣之地。红井水哟,甜又清一曲《红井水》唱遍了大江南北。甘甜的红井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儿女。这一口口红井是一座座桥,党和红军与群众血肉相连;这一口口红井是面明镜,映照出了党和红军与群众心心相印的优良作风;这一口口红井涌出的并非普通的泉水,而是共产党人为百姓挖的幸福之水。【篇 3】党史经典故事

 、刘少奇从小就喜欢读书,由于他在家里排行老九,所以左邻右舍都称他刘九书柜。早年求学期间,曾在上海外国语学社和莫斯科东方大学与刘少奇两度同窗的萧劲光回忆说到了东方大学

 后,少奇同志一心扑在学习和工作上,他几乎没有个人爱好,从不闲聊天,也不随便上街。我们不住在一起,但看到他的时候,多是在学习俄文、阅读《共产党宣言》、思考着中国革命问题。从苏联回国后,尽管他长期斗争在白色恐怖下或是炮火连天的烽火前线,对于读书学习他一刻也不放松,他有句名言没有文化,就搞不好革命工作。1939 年底,正值抗日战争处于非常艰难的时期,一次新四军支队司令张爱萍去看望刘少奇,当时已是深夜一点多钟,他进屋一看,刘少奇正在微弱的烛光下专心致志地读书,顺眼望去,书页上画了好些红的蓝的圈圈点点,有的上面还批了字。即便是病休期间,刘少奇也不放松学习读书。有一次,刘少奇因病到杭州休假,他觉得这正是读书的好机会,于是在从北京动身时,就把厚厚的几本范文澜著的《中国通史简编》塞进了行李包。刘少奇对风景如画的西子湖畔没什么兴趣,整天在屋里埋头攻读。他的坐功是有名的,有时坐着读书,可以一连几个小时动也不动,进入一种陶醉、忘我的境界。休假结束时,几大本的《中国通史简编》读完了。以这种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来读书,是刘少奇终身坚持的一种生活状态。【篇 4】党史经典故事

 毛泽东一生热爱山水,工作之余,登山是他的一大爱好。拐杖,成为他晚年登山必不可少的用品。他对拐杖没有什么讲究,不管木制的还是竹制的,只要合用就行。在众多拐杖中,他特别喜欢一根竹拐杖,这根拐杖来自杭州丁家山。

 毛泽东喜欢杭州,称杭州为第二故乡,生前先后 40 多次来

 杭州。20 世纪 60 年代初,有一次毛泽东登丁家山,上山前,随行人员没有带拐杖,就到附近农家砍了一根竹子,简单处理了一下,当作拐杖,毛泽东就拄着这根散发着清新竹香的拐杖上山。途中,他仿佛想起了什么,突然停住了,郑重地问工作人员:这根竹子有没有付钱?工作人员回答说:老乡本来不收钱,但我们还是付了。毛泽东很高兴,赞扬工作人员做得对。毛泽东对这根拐杖喜爱有加,上山后吩咐工作人员不要丢掉,要带回北京去。

 后来,无论是在中南海散步,还是外出视察,毛泽东一直使用这根未经雕琢的拐杖。作为国家领导人,也曾有...

相关热词搜索: 有关党史的故事大全 党史经典故事1 党史 故事 经典

版权所有:学富范文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学富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学富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10062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