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2022年度廉洁文化一镇一品、一村一站建设工程方案

时间:2022-06-11 15:50:03  阅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廉洁文化一镇一品、一村一站建设工程方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廉洁文化一镇一品、一村一站建设工程方案

廉洁文化一镇一品、一村一站建设工程方案3篇

【篇1】廉洁文化一镇一品、一村一站建设工程方案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方案》政策解读(2019)

  一、《工作方案》的出台背景

  李希书记在2018年全省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以"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为抓手发展特色产业,让广大农民腰包鼓起来。2018年11月21日,省政府召开全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产业工作会议。省领导叶贞琴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启动"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产业工作。省政府决定自2019年起,连续3年整合筹措省级及以上财政资金超过30亿元,支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确保"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产业工作有序推进、做出成效,经深入调研和多次讨论,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组织起草了《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二、《工作方案》明确了发展目标

  通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区域特色优势明显、市场前景较好、组织化程度较高、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专业村镇,促进地方特色产业由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名品,带动产品开发、产业发展,富裕一方农民,振兴一方经济。自2019年开始,连续3年,每年扶持1000个村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到2021年全省扶持3000个村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形成200个特色农业专业镇,实现粤东西北地区全覆盖。带动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新增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我省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数走在全国前列。

  三、《工作方案》的主要内容

  《工作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七部分:

  第一部分是建设原则及建设目标。明确建设原则及到2021年建设目标。

  第二部分是建设条件和建设内容。建设条件包括产业主导性强、新型经营主体强、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作用强。建设内容包括做精一批特色产业、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推广一批绿色生态技术、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推动一批产业融合、推广一批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技术、加快一批土地流转等。

  第三部分是职责分工。包括省、市、县、镇、村、实施主体及相关部门的职责。

  第四部分是入库和审批。包括入库项目要求和审批程序。

  第五部分是资金及使用管理。包括资金来源、支持区域、资金用途和资金管理。

  第六部分是奖惩措施。明确奖励措施和惩罚措施。

  第七部分是工作要求。包括强化组织领导、严格程序要求、做好绩效评价、严格时间要求、加强宣传引导、鼓励多方投资等六方面要求。

  四、贯彻落实《工作方案》的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各部门及新型经营主体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共同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

  二是做好项目入库管理。

  三是确保资金到位。

  四是建立奖惩制度。

  五是加强宣传引导。

  五、名词解释

  1、"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或镇为基本单位,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一个镇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

  2、土地流转:指土地使用权流转,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六、《工作方案》解读途径和时间

  2019年5月-9月,省农业农村厅通过南方+、南方农村报等媒体及广东农业信息网对《工作方案》进行解读。

  附件: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方案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2019年4月30日以粤农农规〔2019〕2号印发)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产业的决策部署,根据《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粤府〔2018〕123号)等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建设原则及建设目标

  (一)建设原则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市场导向,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产业兴旺、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平台,为广东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政府引导。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资源整合和示范推广等方面的作用,把"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成兴村强镇的发展工程和富裕农民的民生工程。

  二是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选择既有地方特色又有市场前景的产业发展,吸引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一村一品、一镇一业"。

  三是企业主体。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为项目实施主体,发挥实施主体主观能动性,高质高效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四是统筹结合。"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要和产业扶贫、产业园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相结合,既要发展产业,又要兼顾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中央专项扶贫资金优先扶持省定贫困村和有贫困人口的地区,申报产业扶贫的项目优先安排项目资金;
省级"一事一议"专项资金优先支持村级公益性事业建设。

  (二)建设目标

  通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区域特色优势明显、市场前景较好、组织化程度较高、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专业村镇,促进地方特色产业由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名品,带动产品开发、产业发展,富裕一方农民,振兴一方经济。自2019年开始,连续3年,每年扶持1000个村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到2021年全省扶持3000个村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形成200个特色农业专业镇,实现粤东西北地区全覆盖。带动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新增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我省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数走在全国前列。

  二、建设条件和建设内容

  (一)建设条件

  一是产业主导性强。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已初步形成1-2个特色主导产业,农业主导产业规模占比较高,申报产业产值占本村农业产业总产值30%以上。名特优新产业可适当放宽标准,发展名特优新产业的村镇(乡),原则上要在最适种养区发展。

  二是新型经营主体强。具有一定数量正常运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能承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任务。优先支持国家级、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及农村致富带头人。

  三是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作用强。具备条件的优先直接支持2277个省定贫困村和扶贫开发帮扶对象发展生产,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二)建设内容

  各地要从产业实际情况出发,开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建设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做精一批特色产业。各地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建设,培育壮大1-2个具有本地特色的主导产业,培育一批名特优新特色产业。

  二是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培育适应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功能,推广"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民""合作社+专业市场+农民"等经营模式,支持发展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托管和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模式,提高"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三是推广一批绿色生态技术。推行标准化生产,示范推广轻简高效种养技术模式,建设一批绿色高效生产示范基地;
制定一批标准绿色生产技术规范;
示范推广优质、特色、高效品种,强化地方特色品种的保护、利用和提纯复壮,提高供给精准和有效性;
示范推广节水灌溉、肥药减量控害、秸秆综合利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等绿色生态环保技术。

  四是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鼓励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产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认证,加强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打造一批"乡字号""土字号"农产品品牌。认定一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推荐一批国家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对认定为专业村镇的产品,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商标、统一LOGO,力争实现生产标准化、特征标识化、产地身份化、营销品牌化,提升我省特色农产品的供给质量,提高我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五是推动一批产业融合。围绕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储藏、保鲜、烘干、清洗、分组、包装等初加工设备设施,开发一批特色精深加工产品,拓展运销服务等相关产业,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在发展特色产业基础上,与新农村建设、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以及一事一议村级公益事业等相结合,拓展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提档升级。发展订单农业,及时对接供需,搭建特色农产品营销推介展示平台,建立一村一品产品采购商联盟,强化市场体系建设,实现特色产品优质优价。

  六是推广一批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技术。支持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与机械化技术推广,鼓励农机农艺融合;
推广"机器换人",提升劳动效率。与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相结合,支持发展电子商务营销,探索推广"一村一品一店"模式。

  七是加快一批土地流转。以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为载体,鼓励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提升我省农业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水平。

  三、职责分工

  各级政府、各部门及新型经营主体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共同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

  (一)省级职责。省农业农村厅制定《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方案》,报省政府审定批复;
并具体制定《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库管理办法》《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管理办法》,联合省财政厅制定《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广东省财政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制定省财政资金分配和产业适宜区等规划,指导全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工作。建设和维护"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信息管理平台,指导、督导项目实施,视项目进展情况组织项目抽验,对约束性任务进行绩效考核。评审、批复用于"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支撑、宣传等工作的省本级资金项目。组织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和全国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申报、示范村镇认定。

  (二)市级职责。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本市"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作。各地级以上市农业农村部门负责汇总本辖区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项目,并将项目实施方案报省农业农村厅备案;
负责项目的业务指导,报送项目进展、资金使用、验收考评、绩效评价等有关情况,视本市实施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进展情况组织抽验。审核推荐辖区内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和全国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申报、示范村镇认定有关材料,报送省农业农村厅。

  (三)县级职责。县(市、区)人民政府负总体责任,负责"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统筹规划、审批、监管和验收。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审核本县(市、区)入库项目,报县(市、区)人民政府审批;
按要求报送项目进展、资金使用、验收考评、绩效评价等有关情况;
对辖区开展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进行业务指导;
组织、审核、汇总辖区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和全国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申报、示范村镇认定有关材料,报送市农业农村部门。

  (四)镇(乡)级职责。镇(乡)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负责确定发展特色产业,遴选项目实施主体(含实施主体专用银行账号),组织制定总体项目申报方案(含资金使用方案)和实施方案并入库,每月通过信息平台上报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组织项目实施管理和项目自验、绩效自评。申报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

  (五)行政村职责。协助镇(乡)人民政府开展主导产业确定、实施主体遴选、土地流转以及一事一议村级公益事业等工作。申报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

  (六)实施主体职责。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是实施主体,主要职责是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清单,负责项目建设及运营,与农民建立利益紧密联结机制。自觉接受各级人民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每月向镇(乡)人民政府上报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组织项目自验和绩效自评。

  (七)其他部门职责。各级财政部门视情况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各级审计部门负责对补助资金的分配管理使用进行审计。

  四、入库和审批

  "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采取项目库管理,未列入项目库的项目原则上不安排省级及以上财政资金。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建立"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库,各县(市、区)、镇(乡)人民政府和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在项目库内完成项目入库、审核、审批、备案、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跟踪报送、绩效评价等全过程管理。

  (一)入库项目。入库的项目须具备地方特色强、经济带动能力强、促进贫困户增收作用强等条件。

  (二)审批程序。镇(乡)人民政府负责确定发展产业,遴选项目实施主体,组织申报并入库。县农业农村部门对入库项目进行审核后报县(市、区)人民政府审批,并报市农业农村部门,市农业农村部门汇总后报省农业农村厅备案。实施主体、镇(乡)人民政府、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县(市、区)人民政府必须对申报项目的真实性、合规性负责。

  项目库管理其他有关规定按照《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库管理办法》执行。

  五、资金及使用管理

  (一)资金来源。2019-2021年省农业农村厅每年统筹整合省级及以上财政资金约10亿元用于"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鼓励各地统筹整合其他涉农资金和引导社会资本,加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支持力度,发挥资金的集聚作用。

  (二)支持区域。统筹整合用于"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的省级及以上财政资金重点支持粤东西北地区和贫困山区,兼顾惠州市惠东县、龙门县、博罗县,肇庆市高要区、四会市、广宁县、德庆县、封开县、怀集县和江门市恩平市、台山市、开平市等农业产业大县,鼓励符合条件的垦区积极参与。珠三角地区自筹建设资金,自行安排建设数量,并在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库内备案实施方案,填报项目绩效。

  (三)资金用途。本项目财政补助资金重点用于支持产业发展,并向公益性、基础性、服务性项目倾斜。本项目财政补助资金不得用于建设楼堂馆所,不得用于租赁土地、经营性开支(包括日常成本费用开支、职工薪酬及社会保险费用、临时人员劳务费用、非正常成本费用开支),不得用于企业债务等一般性支出。

  (四)资金管理。省农业农村厅制订年度资金分配方案,连同任务清单一并提供省财政厅,纳入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范围整体下达并按预算级次拨付补助资金;
未纳入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范围的资金,由省农业农村厅单独制定资金分配方案,提供省财政厅办理预算下达手续。县级收到预算文件后,根据任务清单制定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实施方案,并根据项目申请和批复情况以及各项资金的管理要求及时将资金下拨至项目实施主体,不采取报账制。本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其他有关规定按照《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广东省财政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六、奖惩措施

  (一)奖励措施。省农业农村厅对"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进度快、成效好的镇(乡)人民政府和认定为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村委会或镇(乡)人民政府,给予适当奖励。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按照《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管理办法》执行,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按照农业部有关要求执行。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和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由省农业农村厅组织,有关认定情况将全省通报,并抄送有关市、县政府。

  (二)惩罚措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资金拨付至县财政后,3个月内未完成项目审批和实施主体收到项目资金1年内未完成建设任务的县级政府和实施主体,将给予通报,并对政府分管或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对项目进展慢、绩效差的实施主体,将减少其他涉农资金安排。对挤占、截留、挪用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的实施主体,按程序取消资格,收回项目财政补助资金,3年内不得申报同类资金项目,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七、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已列为2019年省"十件民生实事",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发展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安排,组织成立专班,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任务,量化工作目标,做好指导服务。

  (二)严格程序要求。严格按照要求筛选审核入库项目,严格落实公开公示、审核、审批、备案等程序,确保入库项目科学、精准。

  (三)做好绩效评价。镇(乡)人民政府和实施主体做好项目绩效自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对财政资金使用效果进行绩效评价。省农业农村厅年终牵头对纳入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约束性任务进行绩效考核。省财政厅视项目推进情况组织开展重点绩效评价。产业扶贫、"一事一议"等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设置应符合原渠道资金的绩效目标要求。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县(市、区)、镇(乡)人民政府下年度"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

  (四)严格时间要求。省级资金下达3个月内,县(市、区)人民政府完成项目审批等工作。审批通过后10个工作日内,县(市、区)财政部门要将财政补助资金拨付至实施主体账户。自财政资金下拨至实施主体账户之日起1年内,要完成项目建设。

  (五)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作,及时总结宣传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复制打造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范例与样板。

  (六)鼓励多方投资。加强金融支农创新,结合"万企帮万村"行动,撬动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投入。要充分发挥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和省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两个平台的作用,切实解决"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鼓励将主导产业农产品纳入地方农业保险保障范围,探索开展特色农产品生产收入保险试点。

  八、本方案自2019年5月10日起实施,有效期3年。

  (本资料仅供参考,请以正式文本为准)

【篇2】廉洁文化一镇一品、一村一站建设工程方案

六年级新教材第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教案
第十四课时中山一镇一品
任务:
1.了解中山各镇区的特色经济
2.了解小榄菊花会和菊花的一些知名品种3.了解并学会欣赏古镇灯饰
4.知道沙溪休闲服装的特色,了解沙溪休闲服装节的盛况5.通过因特网收集相关资源,制作“中山一镇一品”演示文稿
要求:

1.学会自主探究,收集相关资源,小组完成PPT
重点: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形成个性化的结果准备:
1.中山政府网
练习打字:
1、进入“打字测试”。2、练习时间:5分钟。新课: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山市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科技兴市战略,总体经济实力居全省前列。“一镇一品”作为中山区域特色经济,它让我们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作为小学生,你对中山各镇区的特色经济了解多少?你知道小榄、古镇、沙溪等镇区以什么特色品牌闻名全国吗?过程:
一、小组探究准备(3分钟

小组长确定成员的查找任务与分工,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书上所有的查找任
务。
二、小组探究活动
任务一:小榄菊花会任务二: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任务三:沙溪休闲服装节
三、组合PPT
1.为PPT设计封面2.为PPT选择合适的背景3.合并小组成员的PPT
四、制作PPT
PPT主题报告的制作要求
1.首页为报告主题;
2.报告主题内容的选择要求:
A、内容有分类
B、精炼、有价值、经过自己的加理与处理C、可用数据、图片、统计图表等作为依据3.配合主题选择适合的界面;


四、成果汇报与分享
1.主题报告交流,把作品上传至服务器,各小组相互查看。2.抽选4组优秀主题报告1.镇区品牌产业调查P592.小组分区

五、教师小结探究成果。


【篇3】廉洁文化一镇一品、一村一站建设工程方案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材料

一.基本情况
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梨花村位于北京西南郊永定河东岸,庞各庄镇西南,总耕地面积5000余亩,有1100口人。庞各庄镇梨花村是北京市著名的果树专业村,村南坐落着一望无际的万亩古梨园,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树龄最老、品种最多、开花最早的古生态梨树群。这里现存百年以上古梨树3万棵,其中,拥有417岁树龄的贡梨树曾被明朝万历皇帝御封为“金把黄”。2009年9月下旬,大兴区庞各庄镇梨花村在寻找“北京最美的乡村”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北京最美的乡村”。依托这一旅游资源,该村已成功举办了十九届万亩梨园赏花节和采摘节,并以优质特色的农产品和优美的生态环境享誉京城。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梨花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美丽新村。二.运行现状
现在的梨花村,人们在环境优美、气氛祥和的氛围里生产生活。村民抓住赏花节和采摘节的有利时机,自主创业搞起了民俗旅游和旅游采摘。2006年梨花村被挂牌评为“市级民俗旅游接待村”,此次挂牌的市级民俗旅游村,是市旅游局和市农委依据《北京市民俗旅游村评定标准》评定产生的。此前的民俗户都是单打独斗式的分散经营,成立民俗村后,整个村庄的民俗旅游规模和水平将得到整体提升。梨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非常重视民俗旅游

产业,根据有关规定制定了相应的村级民俗旅游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民俗旅游和旅游采摘产业。梨花村自发展民俗旅游以来,在区、镇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人文资源,以“赏花采摘、都市庭院”为亮点,不断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区旅游局会同卫生等部门对民俗户进行守法经营、规范服务、卫生管理等资格培训,多次组织民俗户到平谷等地参观、学习。
古梨文化园作为梨花村的地理标志,接待每年数以万计的游客,作为梨花村自己注册的商标,它更有着深远的意义。“吃瓜要吃脆沙瓤,吃梨要吃金把黄”,这是流传在庞各庄镇的一句俗语,能与庞各庄的西瓜齐名的,梨花村的“金把黄”鸭梨可称得上是梨中精品。熟透了的鸭梨通体金黄,甜蜜汁液令人口齿生津,每到秋天总能吸引很多游人前来观光采摘。梨花村的“金把黄”已经是梨花村的注册商标,只有梨花村的鸭梨才称的上“金把黄”。
八十年年代初,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老百姓单一的追求产量,而对梨树使用大量化肥,使梨的品质下降。梨花村支部意识到这种盲目的做法,会对梨花村400多年梨的品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必须要彻底改善这一局面,2001年从中国农业大学和日本请来果树专家进行指导,治理,并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梨花村的梨现在又成为了可以出的去,叫得响,知名度高的品牌。为进一步提高梨园村的梨的品质,今年该村计划投入100万元与北京市

果林所合作实施“三安”工程,既植保上不用农药,全部采用生物菌。树下与林业局合作,全部进行沃土栽培,坚决杜绝使用化肥,,实施配方肥计划,经检测土壤缺什么肥,才施什么肥。按有机食品去管理。品牌梨也给村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村民尝到了走有机之路的甜头,现在不用村委会监督村民都会严格的去做。
三、发挥资源优势,做好“梨”文章
整个庞各庄镇有万亩以上的梨园,分布在梨园村周边村,其中当属梨园村的梨园面积最大,依靠这种优势,梨园村从1994年便开始举办采摘节,次年又成功举办了首届梨花节。今年第19届梨花节和第20届采摘节即将到来。梨花村支部班子在做村十二五规划时把该村定位为绿色休闲度假村。村委班子以强村富民,发展经济为抓手,既品牌强村、环境强村、文化强村、产业富民。通过2011年的不懈努力,村委班子为梨花村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更好的发展旅游经济,村里从农户手中流转了1700亩土地,建立了一个1000亩的出口梨基地,500亩设施农业,修了40000平米路,把村里的各个景点,园子连接了起来。
四、一点带面,确定目标抓落实
品牌强村,2009年中共北京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和北京市旅游局联合主办了2009年度“北京最美乡村”的评选活动中梨花村被评为“2009北京最美的乡村。”2011年2月梨花村被北京市旅游局、北京市商务委员会评为“最具特

色的美食乡村。”2011年底又被评为“北京市生态村。”2011年村里注册了“金把黄”和“古梨文化园”商标,对品牌进行保护。
环境强村,以前村里的路上总是他堆点砖,你堆点土,或他放点树枝,使本来很好的路因此而显的很脏、很乱。去年村里专门成立了一个10人的保洁队,负责村常态卫生、环境和绿化;
保持村容、村貌的整洁。经过一年的治理,村里的环境彻底改变了。使“一路六街通南北,九道二巷穿东西”的格局看起来更加整洁。并在道路两侧进行绿化美化,按照“一街一品”栽种了石榴树、柿子树、枣树、山楂树等果树,既美化环境,又给村民带来了经济收入。
尽管村委班子在治理环境上个别老百姓有点怨言。村民们的亲戚来了都说梨花村变美了,村民们也很高兴。用村支部书记张俊臣的话说:“环境是窗口、也是生产力、;
作为民俗旅游村,要是村子又脏,又乱,谁还会去呢!”通过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把梨花村推广出去,赢得游客的好感。
文化强村,在文化强村的实施过程中村民带给了村委班子成员两个“没想到;
”一个“没想到”是:没想到老百姓的积极性那么高;
去年村里成立了一个武吵子队,一,个文吵子队。然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开了个广播会,欲成立秧歌队,本以为报名的人不会太多,没想到广播会过后不久,一下来了47人报名秧歌队。第二个“没想到”是:吵子队和秧歌队成立后每逢采摘节、赏花节、春节、十一等各种节假日,都会进行表演。后来镇里有活动

也去表演。2011年4月秧歌队被庞各庄镇委员会、庞各庄镇政府评为“美在梨乡”秧歌大赛一等奖。2011年小年梨花村自筹了春节联欢晚会,村民们自导自演,而且相当成功,没想到效果这么好!村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精神生活也丰富了,为梨花村创造了团结、和谐、快乐的氛围。
今年梨花村又成立了龙等会,村委班子计划对梨花村的文化进行进一步整合,成立一个梨花村文化艺术团。
产业富民,梨花村村委班子已经筹划下一步将引进资金和一家企业共同开发争取打造一个以梨树、梨花、梨和梨文化为主导的产业,并把这个产业向品牌化发展,拉动梨花村的经济发展;
形成村民、集体、和企业双赢的良好局面。
梨花村还计划建立一个梨品种园基地,让游客来了能看到全国,甚至是国外的所有梨的品种,让梨文化成为大主题。
无、规范民俗接待,服务好坏游客说了算
梨花村现有在镇旅游办注册的民俗户64户,可提供常年接待的有十多户。村党支部在镇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对本村民俗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举办了食品卫生、文明礼仪、法律法规、面点烹饪等各类培训班,使500多村民从中受益。
经过这些年的摸索和实践村委班子意识到要是想吸引游客来到村里,甚至成为回头客。不仅仅要狠抓落实大环境建设,还要做好小环境建设,注重细节,用美、用情、用专业的服务去赢得游客的信赖。村委统一落实“一户一品。”计划在管理上成立

合作社,对价格,卫生程度进行考核。以前有的民俗户随便一个本子就当菜谱,菜的价格也不规范,今年2月村委班子要求民俗户必须弄出自己的菜品的特色,做出合格的彩色菜谱,对于包桌每桌的价格和都是什么菜都要进行硬性的规范。接待上实行游客打分,对游客所点的菜的味道、价格、卫生程度等方面进行打分,对于老是打分比较低的民俗户进行摘牌。合作社成立后游客由合作社统一分配,做的好的民俗户多派,做的不好的少派甚至不派。用经济的杠杆来撬动民俗户提高服务意识,提升管理水平,
梨花村在以梨花促民俗接待,以民俗接待来促进梨花,两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让梨花村成为庞各庄镇屈指可数的富裕村,村民人均收入18000余元,民俗接待户也有近十户以上收入过10万元。梨让梨花村的村民尝到了甜头。
六、党支部引领希望小镇平稳起步
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打造和谐最美丽乡村,紧紧把握庞各庄镇党委和镇政府积极发展民俗旅游村的机遇,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为深入推进梨花村民俗旅游工作,提高文化发展工作的实效性,结合梨花村实际情况,制定梨花村希望小镇的规划设计,突出了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一体化,党组织引领贯穿全过程。
希望小镇由中坤集团有限公司和庞各庄镇政府共同建设,地点在庞各庄镇梨花村域区,计划总投资9677万元。依据梨花村新农村规划对村庄发展的要求,经济稳步增长,产业布局及结构趋

向优化、合理。村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着重发展旅游业,依托万亩古梨园旅游采摘园和梨花庄园等资源优势,鼓励发展三产使梨花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
村庄基础设施基本完备、公共设施较齐全、村容整洁。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推广清洁能源,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初步实现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希望小镇建设拟结合村庄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对现有村庄进行村民住宅升级改造,道路交通优化,绿化环境整治,生态资源利用,建设新型农村生态社区。梨花村依托周边旅游资源,充分利用万亩梨园的独特优势促进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村庄人居及旅游环境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优质、便利的社区服务。



相关热词搜索: 建设工程 一站 一品 廉洁文化一镇一品、一村一站建设工程方案 廉洁文化一镇一品 一村一站建设工程方案 村级一村一品实施方案

版权所有:学富范文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学富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学富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10062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