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存问题及改进措施

时间:2022-09-02 12:10:04  阅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存问题及改进措施,供大家参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存问题及改进措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王海容( 西华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39)摘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本文根据该课程目 前存在的问 题, 提出 了 具体的改进措施: 突出教学重点,避免与中学课程重复; 注重 《纲要》和 《概论》这两门 课的联系和区别; 增强实践教学环节; 教师应当 在教学中发挥主体性作用 。

 以通过这些改革提高这门 课的教学效果, 进而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主要讲授近代以来中国抵御外来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 推翻反动统治、 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

 它是从历史教育角度承担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功能的课程。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 这门课程的教学面临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大学生对非专业公共课的学习普遍态度淡漠, 这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 生存在被国家“极度重视”、被学生“极度轻视” 这样的对比鲜明 的夹缝中[1];其次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独有的个性问题:高等院校学生在中学时期已系统学习过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这在无形中加大了大学阶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难度,这门课程课时少而内容多,32 个学时要求讲授 1840 年至今的历史, 还包括指导实践论文的写作,此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不是在纯史学层面阐释一人一物和一时一事, 而是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角度凸显理论性和思想性, 这恰恰是学生接受起来难度较大的方面。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的改进措施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我们必须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十六号文件,全面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新方案,深入研究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 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要创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 必须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措施。( 一)

 教学必须突出重点, 避免与中学课程的重复如果说中学阶段中国近现代史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那么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是让大学生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中学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进程, 而大学课程则重点研究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

 因此, 教师应当重点讲授规律和在此问题上的前沿学术问题。

 例如教师在讲解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时, 可以引 用一些关于太平天国革命研究的著作和成果。

 如 1951 年 1 月11 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纪念太平天国革命一百周年》充分肯定其意义: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王朝的统治根基,是近代中国革命运动的第一高潮; 打击了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 充分显示了农民的巨大革命力量。

 《天朝田亩制度》 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 把农民千百年来渴望土地的要求和建立理想社会的愿望系统化、纲领化,是太平天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国制度和政策, 也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纲领。

 与此同时, 教师还可以就学术界对课程重难点问题的讨论观点向学生进行讲述。此外,中学《中国近现代史》教材有近 50 万字,63第 30 卷第 2 期高等教育研究2013 年 6 月

 图文并茂,课时充裕。

 而高校开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其教材只有 20 多万字, 每周也只有 2 课时。如果全面讲授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到今天的历史, 时间相对较紧,可能讲授不完。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进程并掌握其规律, 也为了避免与中学“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的重复, 因此教学必须突出重点。

 例如, 讲授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时, 教师应当引 导学生深人了解和认识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次失败的原因, 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

 同时, 使学生通过了解中国人民为了反抗外来侵略而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树立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决心。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正确认识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在这个问题上要充分展开。

 再如, 讲授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和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时, 重点讲授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讲授上述问题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改良派对国家出路的探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 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社会的前进与发展, 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都没有能力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及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历史的发展要求有新的阶级及其政党来充当时代的主角,这样就自 然启发学生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重任为什么落在中国无产阶级及中国共产党的身上。( 二)

 注重《纲要》和《概论》这两门课的联系和区别在《纲要》和《概论》的教学过程中, 不难发现两门课程有很多重复的内容。

 因此, 教师应当注重两门课程的联系和区别, 并正确处理好两门课程的关系问题。1. 透彻了 解两门 课之间 的 联系。

 从起始时间上来看,《纲要》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开始, 《概论》从1919 年“五四运动”开始, 两门课程虽然起点不同,但是终点都是到现在。

 如果把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延伸到鸦片战争时期, 那么两门课程的起点和终点都相同了。

 从内容上来看, 《纲要》重点讲授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时期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概论》重点讲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

 两门课程都主要讲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甚至一些章节内容几乎完全相同。

 比如,《纲要》第五章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的第三目“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与《概论》 教材第三章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中的第一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内容几乎完全相同。

 在教学过程中很难避免重复讲授,因此教师要了解《纲要》的重心在于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 《概论》重心在于讲授革命道路的理论内涵。2. 深入分析两门 课之间的区别。

 《纲要》和《概论》两门课程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教学目 标的不同。

 《纲要》主要是要求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 了解国史,帮助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概论》 主要从理论上科学回答为什么中国只能选择社会主义, 什么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表述:

 《纲要》重点是讲历史; 《概论》 重点是讲理论。3. 正确处理两门 课之间的关系。

 《纲要》和《概论》两门课程涉及的内容很广泛, 包括政治、 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外交、党建、内政和改革等方面,每个方面又涉及到许多理论知识和现实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突出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重点分析三大理论成果形成的历史背景、 深刻内 涵和精神实质, 帮助学生完整、准确地把握它们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知识,理解它们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实践下,怎样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 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要注意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 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 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是高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全面发展的[2]。

 教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教学相结合,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真正实现“内化育人”的最终目 的。

 《纲要》教学改革和创新就要实现从传统的以教师、 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为主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去认识社会、指导行为,加73第 30 卷第 2 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2013 年 6 月

 深对历史、国情的理解和认识, 培养爱国主义、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意识的自觉性;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主题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延伸和深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课堂学习。

 如对革命根据地或老区现今经济、社会等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困难开展调查;组织主题为“读历史、看现实、树理想”的演讲或征文比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教育;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优秀影片等都是实践教学的[3]。形式( 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发挥主体性作用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人格魅力能很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在学习过程相对枯燥的理论课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力求更好地开展教学。1. 讲好每堂课,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和主要构成部分, 教师上课前要认真备课,在课堂上全身心投入,对自己所讲课程的理论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进行充分、有条理的表述,争取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丰富的经验和渊博的知识、激情的讲授方式、平易近人的态度和平等的交流树立良好的形象。2. 以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

 由于目 前大部分高校学生课程任务较多,学生不可能花或不愿意花时间去提前预习《纲要》课程,所以教师一般不会采用提前布置讨论题目 让学生准备资料参与讨论。

 结合实际,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用多媒体将一些与讨论题目 相关的, 比较典型的支撑资料展示给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讨论内容应联系实际。

 同时,教师还应时刻注意将学生的讨论范围控制在课程内容之中,不能漫无边际,并对学生的讨论加以总结,纠正某些学生的不正确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评判方式和原则。3. 教师注重平等交流, 有针对地答疑解惑。

 目前,网络平台成为师生交流互动的主要载体,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易班、 qq 群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有目的、 有计划地备课, 力争在教学过程中解决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的一些困惑。

 与此同时,还应当从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 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教育和教学, 使学生深刻理解不断发展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并培养他们不断创新的思维能力。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师, 应在教学中准确地把握课程性质以及历史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4],探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 增强课程的的关系吸引力,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走进一个充满智慧和吸引力的课堂,使其成为成熟的、 全面发展的人, 从而完成党和政府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参考文献:[1] 郝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探索[J] .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 7)

 :111.[2] 王洪梅 .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的几点思考[J] . 教学实践研究,2010( 12)

 :230.[3] 张箭 . 简论历史学的学科设置调整[J] . 西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1)

 .[4] 李守可 . 人性化视阈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析[J] . 西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3)

 .[责任编辑叶超]83第 30 卷第 2 期高等教育研究2013 年 6 月

相关热词搜索: 历史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存问题及改进措施 近现代史 纲要 中国

版权所有:学富范文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学富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学富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10062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