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成就9篇

时间:2023-05-23 08:30:05  阅读:

篇一: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辉煌成就

  中国跨度70年光阴,中国以惊人一跃实现历史性跨越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让不可能成为可能中国跨度,铸就了新中国辉煌的发展历程。这样的跨度,源于一个先进的政党,源于一个优越的制度,源于伟大的中国人民。中国高度3000米,这是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的最大飞行高度;6000米,国内首架大型双发长航时无人机成功首飞;数百公里的太空轨道,神舟飞天、北斗组网,中国卫星自由徜徉;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嫦娥四号首探月背,五星红旗格外鲜亮梦想是伟大事业的开端。从温饱不足到迈向全面小康,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无数梦想拔节生长,美好希望竞相绽放。中国速度这是令世界惊叹的中国故事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半日往返千里;首台千万亿次超算天河一号,运算1小时相当于13亿人同时计算340年以上;5G开启商用,半秒能下载一部影片这是让世界惊艳的中国成就今日之中国,1小时能创造超百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大约1.5亿斤粮食,新建近500米高速铁路,处理约600万件快递,往来货物贸易额超过5亿美元70年沧桑巨变,有一种奇迹,叫中国速度。中国深度3658米,国产钻井平台的最大作业水深,可燃冰喷薄而出;7018米,中国探钻新纪录,地球母亲的心跳在此律动;10767米,洋底下潜的新标杆,万米深海从此打开大门。从解锁深层页岩气田,到科学开发城市地下空间,从不断鼓励原始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到

  强调以科技夯实国家强盛之基70年岁月荏苒,几代人前赴后继,镌刻下一个又一个中国深度。它们见证了科技创新的跨越式发展,也维护着中国这艘复兴号巨轮行稳致远。中国气度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70年沧桑巨变,世界见证中国前行的铿锵步伐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前所未有走近国际舞台中央。中国声音激荡,彰显东方大国的不凡风范。与178个国家建交、已与136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多次写入联合国决议影响力、感召力、吸引力

  的背后,是中国行大道、担大义、谋大同的豪迈气度。中国温度70年风雨历程。从一穷二白起步,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各项事业出发点和落脚点,无悔的征程见证着一个伟大政党的温度。70年峥嵘岁月。向着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民生愿景不懈的奋斗,记录着一个新生政权的温度。时代洪流滚滚向前,社会进步一日千里,中国温度始终如一。中国气度,源于以和为贵的历史传承。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辉煌成就

  1、政治方面的成就:

  一带一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亚洲投行,由中国主导,打破日本美国控制的亚洲开发银行对亚洲基建方面的垄断;杭州G20峰会,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常任理事

  国,一票否决。

  2、经济方面的成就中国GDP超10万亿美元,是世界上10万亿俱乐部成员,是日本GDP的2倍;西气东输,保护环境,扫除雾霾;南水北调,史无前例;三峡大坝,世界第一;西藏天路,世界屋脊上的巨龙;高铁2万公里,占世界6成。

  钢铁产量,世界16亿吨,中国占8亿吨;中国高速公路12万公里,占世界的52%,力压美国占世界第一;有六个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桥;世界第一的三峡大坝;外汇储备N年保持世界第一,中国美国已经太多,所以中国不断减持美元。

  3、体育方面的成就

  北京奥运,中国是奥运会金牌榜绝对王者;男足曾实现历史性突破,闯入2002年韩/日世界杯赛;跳水从梦之队时代到里约奥运会中国队的金牌第一的超级梦之队;中国横扫世界乒坛;中国女排东山再起,两夺世界冠军,更夺得了里约奥运金牌。

  4、科技方面的成就

  神舟飞船,载人航天;我国是世界第三个把飞行员送入太空的国

  家;嫦娥工程,把飞船发射到月球;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太空进行试验;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计算能力世界第一;天河二号计算机,曾

  经的第一,现在的第二。

  探索一号深海科考探测器船,探寻水下五千米的秘密;大型客机(C919),世界第三;雪龙号极地考察船,31次赴南极,踏遍世界五大洋。

  5、军事方面的成就

  辽宁航母,大国霸权;东风21D,专打航母的弹道导弹;四代重歼,世界第二个能造四代重型歼击机的国家;欧洲野牛,落户中国变中国野牛;双体穿浪导弹艇,世界上第一种双体穿浪军用船只;万吨大驱,世界只有2个国家能独自建造万吨神盾舰;和平方舟,世界唯一的专用医院舰。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辉煌成就

  伟大的历史创造伟大的奇迹。新中国70年,我们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

  70年,我们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伟大奇迹。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奇迹,植根于新中国前30年艰苦卓绝的探索,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伟

篇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成就

  

  建国70周年中国的成就优秀作文5篇

  7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7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建国70周年中国的成就优秀作文,欢迎借鉴参考。

  建国70周年中国的成就优秀作文一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所谓涛涛江河水,淹不尽浩浩中华魂;巍巍昆仑山,锁不住阵阵中华风!我不是大文豪,没有这样华丽的辞藻,更不是巨匠伟人,没有这样雄浑磅礴的气势。我只是万绿丛中一片叶,群山之下一粒沙,渺小的不能再小,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但无论再小,无论多普通,祖国是我永远的家!7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7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庄严宣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战争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国像一只巨龙一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祖国一步步迈向辉煌,走向强大!祖国强大,香港和澳门才得以顺利回归,第29届奥运会才得以在京举行,神舟载人宇宙飞船才得以成功发射升天,祖国的人民才得以生活富裕,幸福奔小康。新中国、新时代、新发展、新要求,纵观身边人,智能手机,智能手环,耐克阿迪与库奇,外卖随叫随到,真可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着比神仙还舒适的日子。人民的需求不再是解决温饱问题,而开始向美好生活方面迈进。当然,温饱、小康始终是前提。70年,当真是翻天腹地的变化!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多人生下来就处在和平美好,幸福和谐,生活富裕的新时代,他们可能感受不到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而我却有着亲身体会。我出生在四川的一个小镇上,一个不起眼的小镇。说起四川,除了想到辣妹子,除了想到川菜,或许最该想到的是汶川地震。民族的灾难,历史的记忆。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一个被永远定格的时间,我清楚的记得。虽然我身在四川,却幸免于难,但汶川周边那绵延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震区,多少人无法幸免。地震一发生,党中央连续下令赶赴灾区。书记拿着扩音器对抗震救灾的同志们作指示,其中一句:“我坚信,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

  雄的中国人民!”至今记忆犹新,倍感鼓舞。面对时间特别紧迫、责任特别重大、任务特别艰巨的生死营救,祖国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气势,历时206个小时,解放军、武警共解救转移被困人员396811人,从废墟中挖掘出来的生还者6452人。11年回首,当初的一片废墟,满目疮痍,让见者流泪。如今变成了高楼林立、山环水绕的宜居城市。遭遇不幸的时候,何曾想到会有如今的美好,一切都要感谢祖国,感谢中国共产党!没有祖国,哪有如今的汶川,没有中国共产党,哪有如今和谐美丽的家园。

  走过70年,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只有努力学习,将专业学精学透,灵活运用,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出谋出力,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变强,变富,变好。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让每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贫困地区不仅有吃有穿,还吃得好,穿的也好;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只有在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激流勇进,奋力前行,才能实现新时代的“发展梦”;不破楼兰终不还,只有为建设法治国家而不懈奋斗,才能实现新时代的“法治梦”。无数个梦想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梦”,而“中国梦”实现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不管我们身在何方、从事哪种行业,只要我们拥有梦想,并为之不懈奋斗,我们就是新时代的筑梦者。

  转动地球仪,在世界的东方,有一只昂首挺立的雄鸡,面向着太平洋,这就是我的祖国,这就是我的家!建国70周年中国的成就优秀作文二

  昨天,我怀着变动的心情早早的对待在台式机前等待着《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的起初。阅兵是中国向世界表态我们坚持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的窗口。我不知道那天让我期待了多久,因为对阅兵有极大的兴趣,建国60周年的阅兵式我也记不清看了多少遍,这次终于有机会在屏幕前近距离接力一番了。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战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抗战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爆发时间最早、历时

  最长。中国人民抗战战争坚定了盟国与法西斯作战的信守,感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国人民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观看阅兵式上的官兵们雄赳赳气昂昂、英姿飒爽的样子使人们倍感精神振奋、非常自豪,有这样的、有这样的官兵作为一名中国人我非常骄傲。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纪念活动,唤醒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避免历史悲剧重演,与热爱和平的国家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果实,首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回过头来看70年前,以前的中国是怎样一种社会情况,内忧外患,贫困落后,今天可谓是截然不同了。现代化的城市,信息化的设备,巨舰横行海洋,坦克碾压陆地,战机翱翔长空,核武器威慑世界。现在的国家发展日新月异,这便是社会建设者立下的赫赫战功。二十一世纪,看到了祖国的飞速进步与发展,但我们不能够停留在别人的成果中,我们应建立起远大的理想与目标,向着我们远大的理想去努力,去建立起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这就是我们年轻人应该做的。

  自强不息,激流勇进,永不服输,是我们中华人民的传统精神。历史启发了我们将来的路不可能一马平川,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是这条路我们会走下去,因为正是这些迎刃而解,坚持不懈,顽强拼搏,刻苦钻研才成就了我们祖国的今天,成就了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

  现在,中国繁荣昌盛,蒸蒸日上。作为中华民族子女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发扬光大。更应当为祖国作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让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奋斗吧,为我们的祖国有我们而自豪!察看后真可谓感慨万千。我认为在看完《胜利日大阅兵》后每个人都会有所改变,让我们丢掉昨天的不快与气馁,共同走向新的明天!祝祖国繁荣昌盛,更加繁荣富强,早日成就祖国的伟大复兴!中国——万岁,中国——加油!建国70周年中国的成就优秀作文三

  感恩妈妈、感恩祖国

  当我们呱呱坠地地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便开始吮吸着妈妈甘甜的乳汁,享受着妈妈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呵护和疼爱。在妈妈的教育熏

  陶下渐渐长大:开始呀呀学语,开始蹒跚学步,开始学写字,开始学画画,开始明白很多事理

  大家都知道,我们各自都有一位好母亲。我们的母亲,值得我们一生去感恩、一生去报答。可是,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是否知道,我们还有一位母亲,值得我们永远热爱她,永远报答她?——对,那就是我们中华儿女共同的母亲:我们伟大的祖国!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指着地图告诉我:祖国就像一只昂首挺立的雄鸡,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阿姨告诉我: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生活在祖国的大家庭里。

  在我上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祖国有秀丽的风姿,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更有勤劳善良、勇敢智慧的炎黄子孙。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是从我们的祖国传播到世界的四面八方;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四大石窟,显示出祖国的悠久历史;岳飞、郑成功、雷锋、焦裕录、孔繁森等英雄人物,更为祖国的历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的奥运,神舟六号、七号飞船更令我们激动、振奋。

  同学们,我们为我们的祖国母亲感到骄傲吗?请用你们最自豪的声音来告诉我,你们热爱祖国吗?同学们,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该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祖国呢?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娇生惯养,孩子们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这样的孩子,能成为热爱祖国的好孩子吗?(当然不能)。有些同学,不好好听课,不按时完成作业,这是爱祖国吗?(当然不是)。还有些同学不懂得爱惜粮食,白花花的米饭不想吃就倒,白白的馒头不想吃就扔,把祖国人民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一起丢掉,这是热爱祖国的表现吗?(当然不是)。

  同学们,热爱祖国不能光喊几句好听的口号就行了,而是需要我们脚踏实地的去做。在学习的时候,专心刻苦,不放过一个错别字,要弄懂每一道数学题;在生活中,要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助人为乐,守纪律,爱劳动,爱学校,爱班级。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锻炼成为会学习,会生活,会创新,知荣明耻的新一代小公民、才能成为祖国

  的栋梁之才。

  同学们,我们要感恩自己的母亲,我们更加要热爱我们的祖国。今天,我们要努力学好本领;明天,我们要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今天,我们为祖国而骄傲,明天,我们要让祖国因我们而自豪,让我们永远感恩妈妈、感恩祖国﹗

  建国70周年中国的成就优秀作文四

  中国——一个令人自豪的名字,他繁荣、昌盛,一天比一天强大,我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下茁壮成长。我在成长中看到了祖国的发展。

  祖国,在1949年10月1日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们中国人都记住这辉煌的庄严时刻。在毛泽东主席的带领下,我们开创一个新中国。或许对某些外国人来说并不重要,但对我们中国人是一个非常骄傲的一天。

  祖国母亲,虽然你历尽沧桑,但对其儿女的慈爱、呵护有加,日子一天比一天美好,生活一年比一年幸福。

  我要感谢祖国妈妈,是祖国母亲养育了我们,是祖国母亲让我们走到了现在的幸福生活。在神州七号升天的时候,我心里无数个高兴。从神州一号到七号,我们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磨难,从神州五号杨利伟第一次飞船成功的时候,我想,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因为这是我们中国第一次载人飞船成功飞行,这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也让外国看到我们中国人并不是无能的要让他们看到我们中国人也可以翱翔宇宙。

  我要感谢祖国妈妈,当1997年云南和河北先后发生强烈地震,1998年长江和松花江发生大洪灾,2008年南方的雪灾、水灾和四川的5。12特大地震,一时间,许多同胞流离失所、饥寒交迫,面对无情的灾害,您的儿女怀着一颗感恩之心纷纷伸出热情温暖的双手,为灾区捐钱捐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终于取得了抗震救灾的胜利。

  我要感谢祖国妈妈,她带领着我们全国人民在2008年举行百年盛典----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隆重开幕,经过奥运健儿们的努力,中国又一次突破51枚金牌的好成绩,位居世界第一。祖国啊,您是东海冉冉升起的旭日,您是东方一条巨龙在腾飞,您的富强使人民生活更美

  好,您养育了我们,给予了我们快乐,世界的目光被您吸引,我们永远为您骄傲。

  正因为我们有个强大的祖国,我们才有了幸福美好的今天。因此,我要感恩祖国,报答祖国。

  中国,不管走到哪里,你永远都是我的自豪!建国70周年中国的成就优秀作文五

  九月的金秋,清风裹夹着五谷的芬芳,弹击着累累的硕果,拨动着万物的枝叶为您——我可爱的祖国七十华诞奏起了一曲激情的赞歌!岁月的微风也为您拉开了七十年的漫漫长卷。您一路风雨如磐,一路风光无限。驻足时光的肩头阅读山川:您地域广阔,风景佳胜。北疆风光,南国风情。有巍峨别致、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五岳;也

  有奔腾不息的黄河;一泻千里的长江;更有东方巨龙般的万里长城——它龙尾甩过了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它的龙头探进了波涛汹涌的渤海湾,它的四肢从古至今紧紧地拥抱着大地母亲的万水千山、沃野良田。它雄姿勃发,它亘古无边!它向人们述说着中华历史的悠久,它向世界宣告着中华文化的灿烂。雄伟呀长城!伟大呀中国!……

  站在岁月的岸上凝神回眸:

  我们不曾忘记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上空冉冉升起,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横空出世韶山冲,引领革命旗帜红。是先辈们推翻了压在我们头上的三座大山,把您从苦难的深渊中解救出来了。他们攀过了茫茫雪山,跨过了激越的河流,走过了漫漫长征路,建立了红色政权,缔造了伟大的新中国。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神州。从此,中国人民自己当家做了主人,人民唱着“东方红”过上了好日子。

  我们也不能忘记,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给共和国带来的强国富民的生机!春风吹开了幸福的路,勤劳碾出了富裕的辙。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雷炸响,到“春天故事”在神州大地铺陈演绎,从第六个五年计

  划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到第九个五年计划的“满园春色关不住,”中国一日千里,日新月异。我们走在春天的风中聆听着走进新时代的强音!我们更不能忘记,从港澳回归到APEC会议第一次在我国上海举行。无不标志着,您——共和国的昌盛。

  民族崛起巍峨振,体育升腾奏凯歌。2008年8月8日,当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圣火点燃北京鸟巢主火炬时,东西方文明以至于整个世界实现了一次伟大的拥抱。一个个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目标奋进的身影在跃动,一幕幕弘扬和平、友谊、进步的感人场景在涌现。中国做到了,“世界给中国一个机会,中国还世界一个惊喜!”世界看到了体育的奇迹,世界微笑了,读懂了中国的“和”字。流光溢彩的古都北京向全世界奉献了恢弘壮观的开闭幕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风骨与智慧;向世界彰显了现代中国的蓬勃与进取;也标志着中国与世界的交往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我们怎能忘记,党的以来,总书记着眼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富强、民主、法制………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神州扬首游环宇,高铁昂眉向远东。主席深入开展全方位外交,谱写出中国外交新华章,“一带一路”战略,无疑就是其中惊艳的一笔。主席不仅是“一带一路”的提出者,更是这一伟大构思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德不孤,必有邻。”总书记的历史高度、全球视野、东方智慧、人文情怀,使“一带一路”倡议的前瞻性和正义性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不仅“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热烈欢迎,积极对接,而且和主席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道,被写入了多份联合国决议中。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的“一带一路,”必将推动中国与世界迈向更加繁荣美好的未来!四十载惊涛骇浪,九万里风鹏正举。雪灾地震突来袭,全国上下人心齐。改革开放走过了千山万水,金砖铺就了发展之路。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中和国力迅速提升。这正是“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的真实写照!

  云霞生异彩,山水有清音。在的东风劲吹下,总书记带领中央新班子励精图治,革故鼎新,兴利除弊,反腐肃贪,打虎拍蝇成就巨大。“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祖国!在我心中,为了这片广袤辽阔的国土芳香遍地,鲜花盛开,溪水长流,我愿变成“犁”,不停地耕耘;我愿变成“河”涓涓地流淌。“志之所趋,无远佛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我愿变成一支文学战线上的号角,把振兴中国的强音吹奏!

篇三: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的成就

  (政治、文化、经济、外交)

  政治:

  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1954年,一届人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发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呼吁;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992年,台湾海基会与大陆海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文化:

  1956年4月,毛泽东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这是一个基本性的、长期性的方针。贯彻“双百”方针后的出色作品:老舍《茶馆》,郭沫若《蔡文姬》、杨沫《青春之歌》。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同时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在基础教育方面,为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经济:

  1949-1957年: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时期,我国经济都明显的向社会主义过渡,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度向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经济成为国家的主题经济成分,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准确的说这个不算成就,仅作为时间线上的补充)1958-1962年是在探索中发展时期,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1963-1965年是曲折中的三年,也是建国以来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三年,这一时期,左倾错误在党内泛滥,加着苏联的背信弃义,自然灾害严重,我国经济出现严重困难;1966-1976年是文革十年。这一时期阶级斗争严重,党内的左倾错误泛滥,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社会动荡,但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下,国民经济也有所发·展。

  1976-2000年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这一时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过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变为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社会主义蓬勃发展。

  1980年,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诞生。同年,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1988年3月,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5年,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0年,中央政府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

  和标志

  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外交:

  新中国成立时期:三大外交政策“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

  1950-1953年抗美援朝

  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及和平共处的原则”

  1954年日内瓦会议

  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1963年底到1964年初,中国国家领导人先后访问亚非国家,掀起了中国外交史上的第二次建交浪潮

  1971年,4月“乒乓外交”,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为中美关系正常化铺平了道路

  1971年10月25日,中国成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此后,我国同绝大多数西方国家建立起外交关系,从而出现第三次建交高潮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1972年9月,中日关系正常化

  1978年12月16日,中美正式建交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提出“改革开放”的政策,中国外交进入新的阶段

  1989年5月中苏关系正常化

  1991年5月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国界东段协定》,解决了中俄剩余边界问题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8年12月中国政府派出军舰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

篇四: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大成就

  201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庆祝其建国70周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伟大的变革和转型,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以下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取得的十大成就:

  第一,创建了一个抗击外来侵略的强大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主权地位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从而在国际舞台上建立了自主权威,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截至2019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全球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也是国际多边组织的重要一分子。

  第二,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封建社会。新中国1949年成立以后,成功结束了封建社会的长达100多年的历史,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同时,新中国建立了全国宏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推动了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第三,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和发展,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使国内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成为可能。

  第四,降低了社会收入差距。新中国成立后,实施了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加大了对农村的投资,实施了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生活条件,缩小了农村和城市收入差距,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

  第五,改善劳动力生活水平。新中国成立后,实施了一系列社会

  -1-

  保障措施,保障了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提高了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增加了补贴,提高了劳动力福利,改善了劳动条件。

  第六,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中国从1949年起,实施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政策,经历了从控制经济到放松控制的历史进程,从原计划经济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变革。

  第七,发展了一个和平、可持续的外交满足国家利益。新中国成立后,实施了“和平外交政策”,发展了与各国友好关系,加强了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合作,为国家维护权益,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八,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贸易的全球化。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了开放政策,充分发挥了国际贸易、投资活动的作用,在全球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全球产业的发展和贸易的全球化。

  第九,积极参与政治全球化进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了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球政治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了政治全球化的发展。

  第十,发展了与世界文明交流合作。新中国成立以来,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引作用,为当今中国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文明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为世界文明的交流与合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以上就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所取得的十大成就,这实属不易。这70年来,新中国通过不断努力,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为国家

  -2-

  和民族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未来,新中国将继续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

  -3-

篇五: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成就

  

  中华?民共和国建国七?周年的“??辉煌成就”正青春?学?社会实践队成就?:两弹?星“两弹”中的?弹是原?弹,后来演变为原?弹和氢弹的合称;另?弹是指导弹;“?星”则是?造地球卫星。1964年10?16?我国第?颗原?弹爆炸成功;1967年6?17?我国第?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24?我国第?颗?造卫星(东?红?号)发射成功。中国的“两弹?星”,是20世纪下半世纪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成就?: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10?25?,在联合国?会第26届会议上,中华?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得到恢复。确认中华?民共和国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合法代表,中华?民共和国是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占世界??五分之?的中国重回联合国,是世界进步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成就三:载?航天1992年9?21?,中国政府决定实施载?航天?程,并将该项?命名为“921?程”。2003年10?15?,中国第?艘载?飞船“神?五号”成功发射。中国?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位中国访客。之后,从“神州六号”到“神州??号”,中国航天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掌握载?航天技术、独?开展空间实验、独?进?出舱活动的国家。成就四:?港澳门回归1997年7?1?中华?民共和国恢复对?港?使主权,结束了英国在?港?个世纪的殖民统治;1999年12?20?中华?民共和国恢复对澳门?使主权,结束了葡萄?在澳门442年的殖民统治。?港、澳门回到祖国怀抱,??推进了祖国的和平统??业。成就五:青藏铁路青藏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程之?,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线路最长的?原铁路。整个?程分两期建成,2006年7?1?全线通车。青藏线?部分线路处于?海拔地区和“?命禁区”,青藏铁路建设成功解决了三?世界铁路建设难题:千?多年冻?的地质构造、?寒缺氧的施?环境和对脆弱?态环境的保护。成就六:加?“世贸组织”WTO2001年11?10?,在卡塔尔多哈举?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通过了中国加?世贸组织的法律?件,它标志着经过15年的艰苦努?,中国终于成为世贸组织新成员;也标志着中国在经过了15年的歧视待遇之后,终于享有了与其他世贸成员同等待遇的权利。成就七: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展?了中国作为世界?国的经济和科技实?。改?开放30年风?历程,中国在世界?民的印象中更多的是?个蓬勃的新兴经济体。北京奥运会则把“?化中国”传递给了世界,“绿?”“科技”“??”的理念,深深地融进了传统奥运理念之中。成就?:世界第??经济体

  成就?:世界第??经济体2010年,?本内阁府发布的数据显?,?本当年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中国少4044亿美元,中国GDP超过?本正式成为第??经济体。?1978年改?开放后,经过三?多年的壮观增长,中国终于超过?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经济体。成就九:国产航母“辽宁舰”辽宁号航空母舰,简称“辽宁舰”,是中国第?艘航空母舰,其前?是苏联海军的?良格号航空母舰。1999年,中国购买了因苏联解体?建造中断的“?良格”号,并继续建造改进。2012年9?25?,正式更名为辽宁号,开始在中国?民解放军海军服役。2017年4?26?,中国?艘?主建造的002型航空母舰在?连正式下?,它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艘国产航空母舰,这标志着我国现代化海上作战平台?主设计取得重?阶段性突破。2018年10?28?,完全由中国本?设计和建造的?艘航母完成了它的第三次海试。这意味着北京已经掌握了制造中型及?型航母的技术。航母长约315?、最?宽度约75?、排?量约为5万吨、最?航速为30节。据中国媒体报道,它可以搭载36架歼-15战机、数架?途各异的直升机。其中,歼-15能根据不同作战任务携带多型空空导弹、空地导弹以及精确制导炸弹等。成就?: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欧洲卫星导航系统之后的第四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2017年11?5?,中国第三代导航卫星顺利升空,它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建造“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18年,我国陆续发射了多颗“北?”全球组?卫星。2018年12?27?,北?系统服务范围正式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系统正式迈?全球时代。2019年,中华民族将以更好的姿态继续前?,壮丽?河秀中华,欢颂祖国万年春。经济建设,改?开放,“?带?路”的春风拂满神州?地,中国的精彩如同润物细?声的春?赢得了世界的温柔相待。

篇六: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辉煌成就两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辉煌成就两篇

  篇一:

  我们走过唐朝盛世,踏过元朝广阔无机土地;然而1949年10月,从鸦片战争欧洲列强侵略,到八国联军用枪炮打开“闭关锁国”的中国的大门到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抗击日寇;祖国被外部种族蹂躏,山河破碎风飘絮,国家危机存亡之际,是毛主席领导共产党带领人民站起来当家做主。

  然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如火如荼到改革开放如沐春风;到“蛟龙”下五洋捉鳖到“嫦娥”上九天揽月。穿越炮声隆隆的烟云,华夏子女浴血抗争;走过激情创业的里程,神州大地出现欣欣向荣;中华民族迎来复兴的光明。沉睡的巨狮再次挺起她那高昂的头颅,向世界发出震撼的吼声。

  70年天翻地覆,70年沧海桑田。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要繁荣就要拼搏。70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中国来说,70年就是一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奋斗史。回首70年波澜壮阔的岁月,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国人民梦想与奋斗的激情碰撞。从文革浩

  劫之余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到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面临“开除球籍”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发展奇迹。每一个中国人,都在这场伟大的奋斗史中发现自己、实现自己、成就自己,数不清的平凡人奏出了不平凡的时代华章。为了追赶上时代的脚步,亿万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扛起发展的大旗,解放思想大胆干、撸起袖子加油干、坚定信念拼命干,用勤劳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为中国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举目已觉千山绿,宜趁东风马蹄疾。70年的峥嵘岁月,中国实现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大转变。昨天,我们顽强奋斗,震撼世界;今天,我们再赴征程,续写辉煌。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我们面临的是诸多挑战和风险,虽然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实践深刻启示我们,成绩不是等来的、喊来的、要来的,要敢于奋斗、勇于奋斗、善于奋斗,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找到推动发展、解决矛盾、破除弊端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探索前进,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中国的发展之路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续写新成就,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工作更伟大。奋斗是时代最强音,我们要靠奋斗创造幸福生活,我们要靠奋斗实现民族复兴。过去70年,我们已经创造了奇迹;未来,我们还将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篇二:

  70年风雨兼程,70年峥嵘岁月。红旗飘飘,党旗猎猎,祖国欣欣向荣,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人民正满怀喜悦和希望朝着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70年的光辉历程,走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中国建国70年风雨历程,70年路漫漫,沧桑几度,风雨如磐。我们也定当时刻以建国70年以来一路坚守的执着,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要求自身,提高党性修养,增强党性锻炼,跟随时代的脚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百万雄师的长江之歌已经久远,但声威犹存;风吼马嘶的黄河之颂已经过去,但言犹在耳。70年的时间一叶孤舟已经红遍了壮美的河山。有人感叹,时间易逝,有人感叹,精神长存。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积极贯彻党的政策方针,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提高创新能力,完善自我。站在历史的潮头,不负众望,用生命的华彩伴未来成长,传承文明,开拓进取,浩瀚宇宙,苍茫大地,我等霸主沉浮!

  在这举国欢庆的建国70周年华诞庆贺上,共同祝愿我们的国家和党永远强大,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篇七: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成就

  

  新中国成?70周年??成就集锦新中国成?后的??成就今年是中华?民共和国成?70周年。70年来,新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从?到有、由弱到强的历史跨越。我们在奋?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值得铭记的“第?”。这些新中国的“第?”值得点赞。成就1“复兴号”领跑世界开启中国?铁新时代说到让世界惊叹的中国成就,那肯定少不了中国的“复兴号”?铁。2017年9?“复兴号”?次运?后,“350公?每?时”这?世界列车第?时速,就登上了各国媒体的新闻版?。英国《每?邮报》发表的?篇?章从设施设备,到?新技术,对中国的?铁进?了零距离、全?位、多?度的诠释。有?友读完后由衷感叹:“是时候承认中国在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了。”如今,中国?铁正凭借实?在世界赢得?泛声誉,我们期待?铁这张“中国名?”能够加快“?出去”步伐,也期待中国能有越来越多的科技成就闪耀在世界舞台。成就2中国超算“天河?号”成绩斐然?台千万亿次超算“天河?号”,运算1?时相当于13亿?同时计算340年以上;有关专家认为,“天河?号”的诞?,是我国战略?技术和?型基础科技装备研制领域取得的??重?创新成果,实现了我国?主研制超级计算机能?从百万亿次到千万亿次的跨越,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的国家。成就3C919成功?飞国产?型客机“零突破”2017年5?,C919成功?飞,实现了国产?型客机“零的突破”,让中国不再是“没有翅膀的雄鹰”。没有谁?中国?民更懂,什么是众志成城。从1970年我国?主研制的“运?”飞机?项,到2017年C919成功?飞,中国?的“?飞机梦”穿越了近半个世纪。C919?飞现场,年近九旬的“运?”飞机副总设计师程不时???珍藏多年的?提琴,深情演奏了?曲《我爱你中国》,打动了在场每?个?。成就4世界?批疾病克隆猴诞?在中国2018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传出“?破天惊”的声?:第?个经由体细胞核移植产?的灵长类动物被成功克隆。两只名为“中中”和“华华”的长尾猕猴,分别在?周和六周前诞?于中华?地,它们的“故事”登上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封?,这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成就5嫦娥四号着陆?背中国航天奇迹让世界惊讶今年年初,从遥远的太空传回了?则喜讯——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球背?的预选区域着陆,并传回了世界?张近距离拍摄的?背影像图。古??神秘的?球背?,迎来了?个“地球?者”。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站报道说,嫦娥四号着陆并探索的这个?球背?是?类迄今为?没有真正研究过的?球区域。通过此次成功着陆?球背?,中国?事实说话,证实了在航天领域的技术能?。的确,之前全球已进?过?百多次的探?活动,但从来没有?个探测器在?球背?进?软着陆。于?类??,?球背?犹如?个“秘境中的秘境”,有许多未知等待?们探索。?此次嫦娥四号不仅实现了?类探测器?次?背软着陆,还通过“鹊桥”中继星?次实现了地球和?背间的中继通信,成为了中国航天能?快速发展的???证。成就6港珠澳?桥落成通车成为?项?命性创举2018年中国?项?命性创举就是港珠澳?桥落成,这项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程项?把?港、澳门和珠海紧密联系在?起,??缩短了往返三地的路程时间。?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港珠澳?桥全长55公?,从设计到建设完?历时14年,它集桥、岛、隧于?体,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成就7从“死亡之海”到“希望之地”中国“绿?奇迹”惊艳世界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原脊线以北,黄河“?”字弯?南岸。南?新闻?站“独?在线”曾这样描述治理前的库布其沙漠:“中国的第七?沙漠库布其,曾因其恶劣的环境条件以及当地居民?贫如洗的经济状况?被称为‘死亡之海’。”?如今,经过??年科学治理,这?“死亡之海”已然变成了?处“希望之地”。库布其成为全球防治沙漠化的典范,也成为世界观察“美丽中国”的窗?。成就8世界上?位??智能播?员世界上第?位??智能播?员的脸、声?、姿势和?部表情都是以新华社的真?播?员为原型的。这款??智能播?员是由新华社和搜狗共同研发的,在2018年11?的第五届世界互联??会上?次亮相,据称能够和?类播?员?样播报新闻,?且可以在?天中的任何时候?作,完全不需要休息。正如?些中国?友所说的,新闻业似乎?临着被?科技?解的命运。成就9?颗量?卫星“墨?号”2017年6?16?发布的美国《科学》杂志封?上,?颗来?中国的量?卫星“墨?号”赫然出现,格外吸引眼球。6?162017年6?16?发布的美国《科学》杂志封?上,?颗来?中国的量?卫星“墨?号”赫然出现,格外吸引眼球。6?16?,中国科学院联合研究团队宣布成果:他们将量?纠缠分发的世界纪录从百公?级提?到千公?级,并以每秒1对的速度在两个地?站间建?量?纠缠。近百年前,作为量??学的开创者之?,爱因斯坦也“百思不得解”。由于当时缺乏检验能?,他认为,或许是量?理论“还不完备”。中国科学家?严格的科学实证,回答了爱因斯坦的“百年之问”。成就10中国海域?次可燃冰试采成功2017年6?11?,中国国?资源部宣布,中国海域?次可燃冰试采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的国家。可燃冰被科学家们称之为天然??合物,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潜?的接替煤炭、?油和天然?的新型洁净能源之?。美?等世界发达国家均对可燃冰的研究开发?度重视。今?之中国,1?时能创造超百亿元国内?产总值,?产?约1.5亿?粮?,新建近500??速铁路,处理约600万件快递,往来货物贸易额超过5亿美元……70年沧桑巨变,有?种奇迹,叫“中国速度”。审核/刘学花责任编辑/徐

  健

篇八: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成就

  

  沧桑巨变七十载

  民族复兴铸辉煌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奋力前行,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

  一、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国力与日俱增,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新中国诞生时,我国经济基础极为薄弱。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19元。经过长期努力,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3679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为1.8%,居全球第11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1986年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2000年突破10万亿元大关,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10年达到412119亿元,超过日本并连年稳居世界第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持续提升。近三年,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70万、80万和90万亿元大关,2018年达到900309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接近16%。按不变价计算,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175倍,年均增长8.1%;其中,1979—2018年年均增长9.4%,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18%左右,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2018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9732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二)财政实力由弱变强,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建国初期,我国财政十分困难。1950年全国财政收入仅为62亿元,1978年增加到1132亿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增长,1999年全国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000亿元。进入新世纪后,财政收入实现连续跨越,2012年达到117254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18年达到183352亿元。1951—2018年全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5%,其中1979—2018年年均增长13.6%,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上世纪50—70年代,我国外汇储备相当紧张,1952年末外汇储备只有1.08亿美元,1978年末也仅为1.67亿美元,居世界第38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汇储备稳步增加,2006年末突破1万亿美元,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位。2018年末,外汇储备余额为30727亿美元,连续13年稳居世界第一。

  (三)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影响力日益彰显。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受外来封锁等影响,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交往较少。上世纪50年代,与前苏联东欧国家一度开展交流;70年代,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交往明显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1980年4月和5月,我国先后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2003年以来,我国与亚洲、大洋洲、拉美、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建设自贸区,目前已与25个国家和地区达成了17个自贸协定,促进

  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共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得到16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以WTO改革为代表的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贡献了中国智慧,展现了大国担当。

  二、从结构单一到百业兴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基础作用不断加强,工业主导地位迅速提升,服务业对经济社会的支撑效应日益突出,三次产业发展趋于均衡,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一)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综合生产能力快速提升。建国初期,我国农业生产基础单薄,“靠天吃饭”现象明显,粮食产量较低。上世纪60—70年代,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推进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30477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61223万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1397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86342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机械化程度持续提高,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其中谷物、肉类、花生、茶叶、水果等产量持续位居世界第一。回首7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11318万吨提高到2018年的65789万吨,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952年的18万千瓦提高至2018年的10亿千瓦,全国耕地灌溉面积由1952年的1996万公顷扩大到2018年的6810万公顷,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二)工业体系逐步完善,多项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建国之初我国工业部门十分单一,只有采矿业、纺织业和简单加工业,大量工业产品依赖进口。新中国成立后,拉开了我国工业化的大幕,上世纪50—70年代我国初步建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之后的工业发展打下了宝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进入腾飞期,2012年工业增加值比1978年实际增长38.2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生产能力日益增强,并逐步向中高端迈进。2013—201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1.7%和9.5%。目前,我国已成为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增加值自2010年起稳居世界首位。2018年,我国原煤产量为36.8亿吨,比1949年增长114倍;钢材产量11.1亿吨,增长8503倍;水泥产量22.1亿吨,增长3344倍。电子信息产业应运而生,实现快速发展。2018年,移动通信手持机和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分别达到18.0亿台和3.1亿台。

  (三)服务业蓬勃发展,满足生产生活需求能力不断提高。建国初期直至上世纪70年代,生产资料行业优先发展,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1952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仅为195亿元,到1978年也只有905亿元。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随市场繁荣而日益兴旺,进入发展快车道。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469575亿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51.0倍,年均增长10.4%。其中,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9.0%、10.1%、10.3%和12.0%。党的十八大以来,服务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行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成为保障就业、稳定经济的重要力量。

  (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以依赖单一产业为主转向依靠三次产业共同带动。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占比较高,工业和服务业相对薄弱。1952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0.5%、20.8%和28.7%。上世纪50—70年代,随着工业化建设推进,第二产业比重不断提升。1978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27.7%、47.7%和24.6%。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基础巩固加强,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5.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工业、服务业协同发展。2018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7.2%、40.7%和52.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2%、36.1%和59.7%。

  三、从瓶颈制约到优势支撑,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实现重大飞跃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交通邮电快速发展,基础产业地位不断巩固,能源供给能力稳步提升,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交通运输发展成就斐然,综合运输网络四通八达。建国初期,我国交通十分落后。建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建设逐步加快,交通网络日益完善,运输能力和效率明显提升。交通线路长度随现代化建设成倍增长,2012年末,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和公路里程分别比1978年末增长0.9倍和3.8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2018年末,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万公里,比1949年末增长5倍,其中高速铁路达到2.9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60%以上,以“四纵四横”为主骨架的高铁网基本形成;公路里程485万公里,增长59倍,其中高速公路从无到有,2018年末达到14.3万公里;内河航道里程12.7万公里,增长72.7%;定期航班航线里程838万公里,比1950年末增长734倍。

  (二)邮电通信水平全面提升,现代信息通信体系加快构建。建国初期,我国邮政通信发展水平很低,邮路总长度仅为70.6万公里,长途明线仅为14.6万对公里。建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邮电通信业规模不断扩大,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信息化网络化后来居上。2018年末,全国邮政营业网点27.5万处,比1949年末增长9.4倍;邮路总长度985万公里,比1978年末增长103%;光缆线路总长度达4358万公里。党的十八大以来,邮电通信全面发展,“宽带中国”建设加快实施,2018年移动宽带用户达13.1亿户,已基本建成全球最大的移动宽带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方兴未艾,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三)能源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基础保障作用日益增强。建国初期,我国能源供给严重短缺。1949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只有0.24亿吨标准煤,远远满足不了国内需求。经过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努力,我国能源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源供给体系。2018年我国能源生产达到37.7亿吨标准煤,比1949年增长158倍。2018年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19亿千瓦,比1978年末增长32.3倍。党的十八大以来,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利用大幅增加,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持续扩大,天然气、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等清洁能源生产比重从2012年的15.3%上升为2018年的23.5%,我国成为全球非化石能源的积极引领者。

  四、从城乡分割到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格局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稳步实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逐步形成,不同地区比较优势有效发挥,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旧貌换新颜。

  (一)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建设多姿多彩。建国初期,我国城镇化水平很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10.6%。1978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也仅为17.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1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6%,比1978年末上升41.7个百分点。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推进实施,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不断提高。2018年末,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3.4%,比2012年末提高8.0个百分点。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逐步加速,城市数量持续增加,城镇网络体系不断完善。1949—2018年,城市数量由132个发展到672个,其中地级以上城市由65个增加到297个,县级市由67个增加到375个;建制镇由2000个左右增加到21297个。

  (二)农村建设成效显著,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建国初期,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十分落后。随着人口较快增长,农民温饱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农村建设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农村交通、通信明显改善。据测算,2018年,全国农村地区有99.9%的户所在自然村通公路,99.9%的户所在自然村通电,99.7%的户所在自然村通电话,98.1%的户所在自然村能接收有线电视信号,95.7%的户所在自然村已通宽带。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美丽宜居乡村加快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2018年,全国农村地区有65.3%的户所在自然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83.6%的户所在自然村垃圾集中处理。

  (三)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新的增长极增长带蓄势崛起。建国初期,我国地区差距很大,工业基础薄弱,且都集中在“广(州)大(连)上(海)青(岛)天(津)”等沿海城市。上世纪50—70年代,在工业化建设中,生产力布局逐步变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东部率先发展等地区协调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区域发展新空间不断拓展。2018年,东部地区[1]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52.6%,比1978年上升9.0个百分点。中西部后发优势不断显现。2018年,中部、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1.1%和20.1%,分别比2000年提高1.9和2.7个百分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等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形成。

  五、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对外开放,国际合作和经贸往来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抓住全球化机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再到共建“一带一路”,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显著拓展。

  (一)贸易大国地位日益巩固,货物贸易规模跃居世界首位。建国初期,我国外贸落后失衡,进出口规模十分有限。1950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仅为11.3亿美元。上世纪50—70年代,进出口略有扩大但仍处于较低水平。197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为206亿美元,居世界第29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201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6万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223倍,连续两年居世界首位;服务进出口总额7919亿美元,比1982年增长168倍,居世界第2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积极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多边经贸关系和区域经济合作全面发展,共建“一带一路”效果显现。2016—2018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进出口增速持续快于全部进出口。

  (二)引进外资大幅增加,日益成为吸引全球投资的热土。建国初期直至上世纪70年代,我国利用外资渠道单一、规模很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准

  入不断放宽,投资环境持续优化,引进外资规模大幅增加。2018年,我国实际使用非金融类外商直接投资1350亿美元,比1983年增长146倍,年均增长15.3%,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1979—2018年,累计吸引非金融类外商直接投资20343亿美元。其中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引进外商直接投资领域不断拓展,服务业逐渐成为外商投资的新热点,服务业吸收外资占比2018年达68.1%。

  (三)对外投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参与国际分工能力明显加强。建国以来至上世纪70年代,我国只有少数企业开展对外交流。改革开放以来,外贸迅速发展,带动了企业逐步走出去。进入新世纪,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步伐明显加快。2018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205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41.3倍,年均增长28.4%。党的十八大以来,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了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6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018年为156亿美元,占非金融类对外投资总额的13%。

  六、从发展落后到创新驱动,科学教育事业欣欣向荣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科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育普及程度逐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人才队伍日益壮大,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一)科技实力显著增强,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建国初期,我国科技发展水平落后,科研人员和机构短缺,全国科技人员不超过5万人,专门科技机构仅有30多个。上世纪50—70年代,我国自力更生发展科技事业,国防工业和国防科技体系初步建立,取得了“两弹一星”等重大成果,但科技总体水平仍然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一系列重大科技计划出台,产学研结合不断强化,科技领域投入持续增加,带动创新产出不断扩大。2018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9657亿元,比1995年增长55.4倍;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8%,比1995年提高1.61个百分点,超过欧盟15国平均水平。2018年末,全国有效专利达838万件,其中境内有效发明专利160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1.5件。我国自2013年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研发人员总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分别连续6年和8年居世界首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科学、深海探测、超级计算、卫星导航等诸多领域取得重大成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不断显现。

  (二)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总体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建国初期,我国教育水平低下,人口文化素质差,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左右,全国80%以上人口是文盲。上世纪50—70年代,我国重视发展基础教育。1978年,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5%;1982年,文盲率降至22.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进入全面发展时期,义务教育不断完善,高等教育逐步加强,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2018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2%;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2831万人,比1978年增长32倍;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5.3年提高到9.6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进展,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建立。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48.1%,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达到10340所。教育事业发展有效提升了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资源。

  七、从相对滞后到全面进步,社会事业繁荣昌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大力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完善,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硕果累累,环境保护日益加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一)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国家软实力明显增强。建国初期,我国文化事业发展落后,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广播、图书、报纸等严重不足。上世纪50—70年代,社会主义文化在曲折中发展,总体上仍难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系逐步建立,文化事业实现快速发展。2018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73个,比1949年增长56.7倍;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3%;全年出版各类图书95亿册(张),比1950年增长34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文化软实力逐步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汉语学习热潮在众多国家兴起。2018年末,全球154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孔子课堂。

  (二)医疗卫生长足进步,国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曾被称为“东亚病夫”。建国初期,我国医疗卫生水平很低,且大部分医院集中在城镇。上世纪50—70年代,经过努力,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1978年末,我国医疗卫生机构17万个,床位数204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46万人,但医疗卫生事业总体水平依然不高。改革开放以来,公共卫生领域投入不断加大,医疗科技水平迅速提高,医疗卫生体系建立健全。2018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9.7万个,比1949年末增长271倍;卫生技术人员952万人,增长17.8倍。疾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医疗、医保、医药事业深入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建立,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为人民健康撑起牢固保障网,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成效显著。居民预期寿命由建国初的35岁提高到2018年的77.0岁,婴儿死亡率由建国初的200‰下降到2018年的6.1‰,居民健康水平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三)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迭创佳绩。建国初期,我国体育发展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上世纪50—70年代,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取得突破。1956年,举重运动员陈镜开成为新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1959年,容国团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1984年,新中国首次参加在洛杉矶举办的夏季奥运会,实现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我国体育代表团所获金牌数首次位列奥运会金牌榜首。1949—2018年,我国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3458个。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各种健身场所迅速兴起,有力促进群众体育运动开展。近年来,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6平方米以上,近4亿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我国运动员在各项国际比赛中捷报频传。

  (四)环境保护从无到有,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加强。上世纪中叶起,环境保护发端于工业化国家。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重视环境保护特别是“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治理。1972年,我国参加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之后成立了一批环境保护相关机构。改革开放后,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将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90年代制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打响,改善环境质量取得突出成效。201年,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22.1%,比1978年提高15.5个百分点;全国首批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42%,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下降68%;十大流域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比2013年下降2.1个百分点。

  八、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不断改善民生,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增加居民收入,逐步提供社会保障,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迈向全面小康。

  (一)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逐步改善。新中国成立前,经济凋敝,城镇劳动力多数处于失业状态。1949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员18082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仅有1533万人,城镇失业率高达23.6%。上世纪50—70年代,通过积极发展经济,我国就业状况逐步改善。1978年末,我国就业人员达到40152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9514万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就业优先政策实施,我国就业总量大幅增加,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018年末,我国就业人员增加到77586万人,其中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分别为27.6%和46.3%,比1952年末分别提高20.2和37.2个百分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新兴就业岗位不断涌现,第三产业、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就业形势稳中向好。2013—2018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连续6年超过1300万人。

  (二)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之初,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很低。195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98元,人均消费支出仅为88元。由于人口增长快,积累和消费关系不合理等原因,197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仅为171元,人均消费支出为151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228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24.3倍。随着收入较快增长,居民消费能力显著提升,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9853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19.2倍;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4%,降低35.5个百分点。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加,居住条件显著改善。2018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彩色电视机拥有量分别达41.0辆、121.3台,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彩色电视机拥有量分别达22.3辆、116.6台,比改革开放初期大幅增加。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连续多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2018年已下降至2.69。

  (三)社会保障不断加强,织就广覆盖的民生安全网。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保障尚属空白。上世纪50—70年代,开始由国家和单位对城镇职工提供劳保等一定福利,并由集体对农民实行少量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待遇水平稳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2018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1848万人,比1989年末增加3613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9643万人,比1994年末增加1167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3868万人,比1994年末增加22046万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9亿人,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实现全民医保。

  (四)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对全球减贫事业贡献巨大。新中国成立前,国家积贫积弱,人民贫困如洗。上世纪50—70年代,城乡居民生活有所改善,但农村贫困问题始终突出。按照2010年标准,197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7.7亿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97.5%。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和扶贫开发大力推进,我国贫困人口大幅减少。2012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下降至9899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0.2%。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力度进一步加大,精准脱贫政策陆续出台,尤其是脱贫攻坚战大力推进,贫困人口脱贫明显加快。201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至1660万人,过去6年共减少8239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7%,过去6年下降8.5个百分点。我国农村从普遍贫困走向整体消灭绝对贫困,成为首个实现联合国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减贫贡献超过70%。

  风雨砥砺不忘初心,春华秋实继往开来。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勠力同心,奋斗不息,继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经济结构不断升级

  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从落后的农业国演进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从温饱不足的贫穷国家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社会,城镇化稳步推进,东中西协调发展,公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共生共荣,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实现了由农业为主向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产业基础十分薄弱,1952年,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0.5%,农业吸纳了83.5%的就业人口。之后,按照当时环境和现实需要,我国主要实行“重点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同时配以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促进了工业积累。1978年,农业增加值比重降至27.7%,就业比重降至70.5%。改革开放后,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得到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生产力迅速解放和发展,产业结构深刻调整。2011年,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提高到35.7%,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就业最多的产业;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至45.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增加值最大的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三次产业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2018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7.2%、40.7%、52.2%;就业比重分别为26.1%、27.6%、46.3%,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分别比1952年上升23.5和37.2个百分点。

  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以粮为纲的传统农业转变为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改革开放前,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较为单一,种植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195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比重高达85.9%,林、牧、渔业比重分别只有1.6%、11.2%、1.3%。改革开放后,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产品流通体制等多方面改革逐步实施,鼓励发展多种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农业生产逐步

  多元化。199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比重下降至64.7%,林、牧、渔业比重分别上升至4.3%、25.7%、5.4%。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农业基础更加巩固,农业现代化水平逐渐提高,农业结构调整优化。201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比重下降至54.1%,林、牧、渔业比重分别提高至4.8%、25.3%、10.7%。

  工业体系更加齐全,工业生产由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技术水平落后,仅能制造一般吃穿用等生活用品,基本处于手工作业和简单制造状况。建国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农业国转向工业国,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工业发展的重大政策和专项规划,工业规模由小变大,技术水平由低转高,实现了从产品单一向门类齐全的变化,“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逐渐增强。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全门类的产业配套为工业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航空航天、电子通信、医疗仪器、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高铁、核电等重大装备竞争力居世界前列。2018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9%,比1995年提高6.9个百分点。

  服务业蓬勃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方兴未艾。改革开放前,服务业主要是一般生活服务业,批发零售和交通运输业比重较高。1952年,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35.9%和14.9%。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大量服务职能从公共部门分离出来,同时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带动服务业多元化发展。2010年,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下降至19.7%和10.3%,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上升为14.1%和12.9%。党的十八大以来,电子商务、数据消费、现代供应链、互联网金融等新技术新模式日新月异,服务业成为创新创业的热点。2018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升至5.2%和6.9%;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70198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提升至18.4%;销售方式的变化带动快递业务迅猛发展,2018年完成快递业务量507亿件,比上年增长26.6%。

  二、需求结构持续改善,实现了由需求疲弱向三驾马车协同发力的转变

  建国初期,居民消费受限,投资资金匮乏,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一般消费拉动,1952年,最终消费率高达78.9%,资本形成率为22.2%,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为负。之后,“先治坡、后治窝”,投资明显加快,消费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均快速增长,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投资和出口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2007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占GDP比重达到顶峰,为8.6%;2011年,资本形成率达到顶峰,为48.0%。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着力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需求结构逐步合理化。2018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为54.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6.2%;资本形成率为44.9%,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2.4%;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为-8.6%。

  消费升级态势明显。改革开放前,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主要用于解决温饱。1978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高达57.5%和67.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水平大幅提高,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2010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至35.7%和41.1%。党的十八大以来,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向全面小康大

  步迈进。2018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至27.7%和30.1%;全国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33.0辆,比2013年增长95.3%;每百户助力车拥有量为59.2辆,增长49.9%;每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为249.1部,增长22.6%;每百户空调拥有量为109.3台,增长55.3%;每百户排油烟机拥有量为56.4台,增长32.7%;每百户热水器拥有量为85.0台,增长32.4%。

  投资结构不断改善。改革开放前,由于资金和物资匮乏等原因,有限的投资主要用于重点建设工程和重工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关键性作用持续显现,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产生积极影响。2010年,第三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重达56.5%。党的十八大以来,短板领域投资快速增长,投资在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质量等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2018年,第三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重为59.0%;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全部制造业投资比重为17.5%,比2014年提高6.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62.0%,比2012年提高0.6个百分点。

  贸易结构持续优化。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出口商品总额中初级产品占80%以上,进口商品主要是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1978年,初级产品占出口总额比重仍高达53.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贸易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2018年,出口商品总额中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到5.4%,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到94.6%。贸易方式经历了从一般贸易为主向加工贸易为主,再向一般贸易为主的转变。加工贸易比重从1981年的6%上升至1998年的53.4%,2018年又降至27.4%。一般贸易比重从1981年的93.5%降至2014年的53.8%,2018年上升至57.8%。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取得积极成效,自贸区建设从无到有,与世界各国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往来更为紧密。2018年,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达12个,贸易伙伴达200多个,对东盟国家货物进出口占全部货物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2.7%,比2012年提高2.4个百分点。

  三、区域结构更加协调,新的增长极增长带不断形成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为改变工业偏集于沿海的局面,我国区域政策强调平衡发展,着重解决沿海与内地的不平衡问题。“一五”时期确立了有计划地、均衡地布局工业的指导方针,提出“在全国各地区适当地分布工业的生产力,使工业接近原料、燃料产区和消费地区,并适合于巩固国防的条件,来逐步地改变这种不合理,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水平。”“三线”建设时期,采取“靠山、分散、隐蔽”的工业布局原则,为内地工业化和区域差距的缩小打下了基础。改革开放后,实行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方针,区域政策强调效率优先,以特区为代表的沿海地区迅猛发展。1999年以来,区域政策再次强调平衡发展,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逐步形成,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一系列重大区域战略稳步推进,东西南北纵横联动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区域发展差距趋于缩小。建国70年来,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特征,总的来看,当前区域发展差距明显小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同时也比世纪之交明显缩小。2018年,全国各省(区、市)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的比值为4.5,而1952年为8.1,2000年为10.8;2018年,全国各省(区、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变异系数为0.439,而1952年为0.581,2000年为0.686。党的十八大以来,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明显快于东部地区,区域发

  展协调性增强。2012—2018年,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年均增长8.2%和8.5%,东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年均增长7.2%和6.1%。

  产业布局更加平衡。随着工业化建设的推进,我国各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和优势的产业,工业布局逐渐优化。1952年,我国工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东北,两板块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73.8%,中部和西部比重分别只有12.6%和13.6%;工业规模最大的上海和辽宁两地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30.4%。2018年,中部和西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提升至22.5%和17.8%;工业规模最大的两地区变为广东和江苏,两省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为23.4%,明显小于1952年最大两地区的占比,工业区域集中度明显下降。

  四、城乡统筹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呈现新格局

  改革开放前,我国城乡差距很大,城镇化发展缓慢,城乡处于分割状态。改革开放后,户籍束缚逐渐松绑,城镇化开始加速,城乡之间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市场界限被打破,带动城乡差距大幅度缩小,一些地区率先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城乡结构进一步优化。

  城乡发展差距逐渐缩小。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不仅有力促进了城镇经济的发展,也有效扩展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减轻了农村和农业的人口压力。同时,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三农”投入力度逐渐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逐步形成。2018年末农村公路里程达404万公里,是1978年的6.9倍,全国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2008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之比持续缩小,2018年为2.69,比2007年缩小0.46。

  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改革开放前,我国绝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农村,城镇化进程缓慢。1949年,我国城镇人口仅为5765万人,城镇化率为10.64%,1978年也只有17.92%,近30年的时间内仅提高7.28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1978—2018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8.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9.58%,提高41.66个百分点;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72个,建制镇数量从2176个增加到21297个。党的十八大以来,户籍制度改革全面落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速。2012—2018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35.33%提高到43.37%,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由17.24个百分点缩小到16.21个百分点,缩小1.03个百分点。

  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城镇布局结构不断优化,集聚效应明显增强,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哈长、北部湾等城市群,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部分城市群已经具备强大的国际经济影响力。城市群内部大城市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增强,城市间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加速一体化,产业分工效率持续提高,人才流动、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环境质量等多方面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空间载体。

  五、所有制结构合理调整,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格局持续巩固

  上世纪50年代,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初步形成。改革开放前,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严重不足。改革开放后,随着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所有制理论认识逐步加深,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在内的多种所有制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

  制经济,不断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积极支持民营经济,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社会生产力极大解放。

  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经过“放权让利”“抓大放小”“公司制股份制”等一系列改革和战略调整,国有企业数量占比有所降低,但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企改革持续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稳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入,国企改革红利逐渐释放。2018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数量仅占4.9%,但主营业务收入占26.8%,利润总额占28.0%。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120家企业上榜,其中中央企业48家,3家中央企业排名前十,中央企业营业收入占我国全部上榜企业营业收入的49.1%,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承担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民营经济比重明显提高。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企业基本上均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几乎不存在民营经济,1978年公有制经济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00%。改革开放后,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经济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在促进增长、稳定就业、增强活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末,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达22.1万个,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58.3%;主营业务收入为30.6万亿元,占比达30.0%。目前,我国民营企业超过2500万户,对税收贡献超过50%;民营企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对外直接投资超过60%;民营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70%;民营企业城镇就业超过80%,对新增就业贡献率达到了90%,成为支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六、收入分配兼顾公平和效率,实现由平均分配向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转变

  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居民收入平均化特征十分明显,“吃大锅饭”现象普遍存在,广大劳动群众生产积极性没有得到有效释放。改革开放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我国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大幅调整,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兼顾了效率与公平,极大地激发了劳动人民生产积极性,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两个同步”和“两个提高”思想,在注重提高增加居民收入同时,将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社会结构进一步优化。

  居民收入来源多元化。改革开放前,城乡居民收入来源单一,城镇居民依靠工资,农村居民依靠工分。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职工工资及得自单位的其他收入合计占城镇居民收入的比重为93.8%;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66.3%来源于集体统一经营。改革开放后,多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居民收入来源发生显著变化,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占比下降,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上升。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比降至71.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比升至30.8%。党的十八大以来,居民收入来源更趋多元化,财产净收入成为城镇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村居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财产净收入占比为10.3%,比2013年提高0.6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占比为60.6%,下降2.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41.0%,比2013年提高2.3个百分点,高于经营净收入4.4个百分点。

  收入分配向居民倾斜。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收入大幅增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明确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2013—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3%,快于人均GDP实际增速0.8个百分点。2016年,住户部门可支配收入占全部可支配总收入的比重为62.1%,比2011年提高1.3个百分点;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总收入的比重为52.2%,提高4.7个百分点。

  脱贫攻坚成效突出。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地区普遍贫困,按照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衡量,1978年末农村贫困发生率约为97.5%,农村贫困人口规模达7.7亿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我国贫困人口大幅减少。2010年末,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7.2%,贫困人口降至1.7亿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打响脱贫攻坚战,历经数载砥砺,向整体消除绝对贫困迈出了坚实步伐,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2018年末,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7%,贫困人口降至1660万人,均降至2010年的十分之一左右。

  总之,70年来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70年来致力于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当前,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下一步,要按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顺应经济发展大势,加快技术创新,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工业经济跨越发展

  制造大国屹立东方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三

  建国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在几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实现了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的历史性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工业制造加快向高质量发展推进。新中国工业为我国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的富裕安康,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一、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推动我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

  70年前的旧中国,由于长期战乱,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工业企业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只能生产少量粗加工产品。经过新中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我国工业成功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大跨越,使我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中国工业为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工业生产突飞猛进,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建国70年来,我国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浪前行。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20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30516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970.6倍,年均增长11.0%。分阶段看,国民经济恢复及“一五”时期(1949-1957年),我国工业生产迅速增长。建国初期仅用三年的时间,就奇迹般地在战争废墟上恢复了国民经济。同时在整个“一五”

  期间,我国工业增加值保持了年均19.8%的增长速度。“二五”时期至改革开放以前(1958年-1978年),受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等影响,工业建设遭到很大损失。但在部分老一辈革命家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工业经济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总量规模进一步扩大。1978年,工业增加值162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15.9倍,年均增长11.5%。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工业焕发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经济规模迅速壮大。199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2007年突破10万亿元大关,2012年突破20万亿大关,2018年突破30万亿元大关,按不变价格计算,2018年比1978年增长56.4倍,年均增长10.7%。我国工业国际影响力发生历史性变化。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按现价美元测算,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自此以后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2017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份额高达27.0%,成为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工业生产能力迅猛增长,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建国初期,我国只能生产纱、布、火柴、肥皂、面粉等为数甚少的日用生活消费品,经过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生产能力迅猛增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进入世界前列。原煤、钢铁、建材、化工等能源原材料行业已形成庞大的生产能力。2018年,原煤产量36.8亿吨,比1949年增长115倍;粗钢产量9.3亿吨,增长5799倍;水泥产量22.1亿吨,增长3344倍;平板玻璃8.7亿重量箱,增长803倍;化肥产量5424.4万吨,增长9040倍。

  主要消费品行业实现了供应不足向供应充裕的巨大转变。2018年,纱产量2958.9万吨,比1949年增长89.5倍;布产量657.3亿米,增长33.8倍。日用消费品丰富多彩。据轻工联合会资料显示,如今我国钟表、自行车、缝纫机、电池、啤酒、家具、塑料加工机械等100多种轻工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高技术装备类产品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18年,我国手机、计算机和彩电等产品产量分别达18亿部、3.1亿台、1.9亿台,占全球总产量的比重在70%-90%之间;汽车产量为2781.9万辆,连续多年蝉联全球第一;高铁动车组已成中国靓丽名片,走出国门。工业供给能力的增长,为我国国民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工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出口国。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由于国内主要工业品供应短缺,加上工业发展模式是半封闭型的,仅有少量的对外贸易,出口商品也多以初级产品和资源性产品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依托完备产业基础和综合成本优势,我国对外贸易量质齐升,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1978年我国货物出口总额仅为168亿元人民币,2018年已达到16.4万亿元,增长979倍。自2009年起,我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地位。

  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建国初期,我国出口商品中80%以上是初级产品。1978年,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下降到53.5%,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到46.5%,2000年以后工业制成品上升到90%以上。其中,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成为出口主力。2018年,机电产品出口9.6万亿元,占我国出口总值的比重接近60%。

  同时,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快更新换代,出口产品档次和质量不断提高,家电、皮革、家具、自行车、五金制品、电池等行业已成为我国在全球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行业。

  (四)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一些技术已从跟跑到领跑。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工业技术能力比较薄弱。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创

  新驱动战略的指引下,工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作为创新主体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高,成为促进我国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企业研发力量不断增强。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达10.2万家,比2004年增长5倍,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从2004年的6.2%上升至2017年的27.4%,提高21.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R&D经费支出12013亿元,比2004年增长9.9倍,研发投入强度(R&D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

  由2004年的0.56%提升至1.06%,提高了0.5个百分点。

  研发成果日益丰硕。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有效发明专利数93.4万件,比2004年增长29.8倍。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成为第二大国际专利申请国,仅排在美国之后。部分产品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轨道交通设备和通讯设备产业方面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多次蝉联全球超算500强榜首。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重要成果,北斗导航进入组网新时代。

  二、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形成,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旧中国,我国工业部门残缺不全,只有采矿业、纺织业和简单的加工业。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产业政策,对工业经济内部结构进行了多次重大调整,我国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形成,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中优化升级。

  (一)建立了门类比较健全的工业体系。建国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建设,从“一五”开始就将有限的资源,重点投向工业部门,为此后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经过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煤炭、石油加工、化工、机械、建材、轻纺、食品、医药等工业行业不断由小到大,一些新兴的工业行业如航空航天工业、汽车工业、电子通信工业等也从无到有,迅速发展起来。目前我国已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一个行业比较齐全、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现代工业体系已经形成。

  (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建国以来,我国传统工业在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不断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技术改造等实现产业升级、脱胎换骨。如水泥行业2012年底前基本淘汰了机立窑、干法中空窑、立波尔窑、湿法窑,目前新型干法水泥基本全覆盖。截至2017年,中国拥有1715条新型干法生产线,其中日产万吨的生产线有13条。煤炭行业1997年就开始整顿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煤矿,同时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2017年,大型煤矿企业的采煤机械化程度提高到96%,掘进机械化程度提高到54%。钢铁行业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冶炼、轧制设备,钢材品种质量提升实现巨大突破,大多数钢材品种的自给率超过了100%。有色金属工业实现了从主要技术装备依赖进口到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和电解铝技术输出国外的转变,落后的自焙槽电解铝生产工艺已经全部淘汰,中厚板高端航空铝材已用于大飞机和军工等领域,高铁用铝材全部实现了国产化。

  (三)新兴产业不断加快孕育发展。建国初期至90年代,我国工业结构是以钢铁、建材、农副食品、纺织等传统行业为主。进入21世纪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动能加快孕育发展,工业经济不断向中高端迈进。2018年,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1.7%、8.1%,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5.5和1.9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3.9%和32.9%。2018年工业战略性

  新兴产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8.9%,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7个百分点。主要代表性产品增势强劲。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量比上年增长66.2%,生物基化学纤维增长23.5%,智能电视增长17.7%,锂离子电池增长12.9%,集成电路增长9.7%。移动通信、语音识别、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掘进装备等跻身世界前列,集成电路制造、C919大型客机、高档数控机床、大型船舶制造装备等加快追赶国际先进水平,龙门五轴机床、8万吨模锻压力机等装备填补多项国内空白。

  (四)智能制造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进展加快。一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据工信部材料,截至2018年9月,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67.8%和48.5%。二是“互联网+制造业”新模式不断涌现。截至2018年6月,开展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个性化定制的企业比例分别达33.7%、24.7%、7.6%。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在服装、家具等行业加快推广,协同研发制造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日益兴起。三是工业互联网发展已迈出实质步伐。工业互联网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钢铁、家电、服装、机械、能源等行业,国内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总数超过了50家,重点平台平均连接的设备数量达到了59万台。

  三、多种经济成份携手共同发展,经济活力大幅跃升

  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所有制结构的经济成分基本上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1978年,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企业占77.6%,集体企业占22.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破除所有制问题上的传统观念束缚,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打开了大门,多种所有制经济携手共同发展。

  (一)国有企业在优化调整中发展壮大。1952年,我国国有企业[1]实现利润总额28.2亿元,固定资产原值149亿元。经过建国几十年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扩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和“股份制”等艰难探索,国有企业活力、创造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2018年,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583亿元,比1952年增长658倍;2017年固定资产原值309410亿元,比1952年增长2076倍。国有企业不断优化战略布局,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保持主导地位。2018年,在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和电力生产供应业中,国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所在行业的比重分别高达93.2%和91.7%;在石油加工、冶金、有色等重要的原材料工业领域,国有控股工业所占比重在37.0%-61.1%之间。国有企业为推进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民营经济和私营企业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及相关政策的制定经历了一个从探索到完善的过程。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出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党的十五大

  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私营经济一步步由弱到强、逐步成长壮大。2001年,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3.2万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18.9%,资产总计、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为3.9%、7.7%和6.0%。2018年,私营企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数量已超过一半,资产总计、主营

  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占比均超过20%。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为我国工业经济持续发展注入活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新时代,港澳台同胞积极响应,率先前来投资。1978年,第一位港商广东投资办厂,此后一大批港澳台商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纷纷来内地投资兴业。2018年末,大陆境内规模以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已达2.3万家,吸纳就业人数达956万人,主营业务收入9.9万亿元。港澳台资企业不仅带来了资金、技术、人才,更为内地输入了先进的理念和管理经验,成为我国工业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

  (四)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1979年,我国颁布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外商投资企业加快增长,一些国外大公司、大集团、大财团纷纷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投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出台了一系列利用外资重大举措,为外商投资企业长期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外商投资由最初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逐步拓展到计算机、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领域。2018年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已达2.5万家,吸纳就业人数达931万人,主营业务收入14万亿元。不断开放的中国制造业受益于国外资本、技术和人才的投入,同时也为外资企业持续提供了良好回报。

  四、不同地区工业总量均实现历史性飞跃,区域经济不断向协调发展推进

  旧中国的工业主要聚集于东部地区,布局极不平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就进行了以大小三线建设为中心的地区工业布局大调整。改革开放初期,东部地区凭借其区位优势和政策优惠率先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有所拉大。世纪之交,国家高度重视中西部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西部地区发展潜力不断释放,区域发展协调性逐步增强。

  (一)东部地区在我国工业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对全国工业经济起着压舱石和导向标的作用。1952年,东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就已经超过一半。经过70年的大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的率先发展,东部地区规模持续扩大,在由速度向质量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2018年东部地区[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达到38089亿元,比1978年增长117倍,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57.4%。2017年东部地区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61.6%。

  (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工业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对全国工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中西部地区受历史、自然和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总体发展水平与东部一直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振兴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发展战略,相关地区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18年中西部地区实现利润总额分别为13498亿元和12000亿元,较1978年分别增长192倍和147倍;东北地区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2764亿元,较1978年增长21倍。

  (三)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来,相关地区工业经济质量不断提升。2018年长江经济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6.7万亿元,占全国工业的比重为45.7%,较2014年41.6%的比重,提高了4.1个百分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2017年长江经济带地区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3.2%。部分新兴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集聚效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取得积极进展,产业转移协作有序推进,初

  步形成了京津冀创新协作新模式,一大批跨区域重大产业项目与共建园区陆续落地,为京津冀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四)区域政策趋于精准,区域经济在不断调整中向协调联动推进。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上更加精准,更加注重跨行政区域、大区域的协调发展,各地区经济发展的联系更加密切,区域发展差距有所缩小。2018年,中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西部地区为6.9%,分别比东部地区快1.8和1.3个百分点,2018年,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工业的比重分别为22.8%和17.5%,与2000年13.9%和11.3%的比重相比,分别提高了8.9和6.2个百分点。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速有所放缓,2016年东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3.1%,随着一系列东北振兴的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措施的逐步落地,东北工业企稳势头不断巩固。2017年工业增加值增长4.2%,2018年增长6.1%。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有所扭转,不同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人民凭着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创造了波澜壮阔、世界瞩目的工业奇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中国工业仍然还有很多山要爬,还有很多坎要过,但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工业一定会再创新的辉煌,再创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历史奇迹。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能源事业沧桑巨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能源生产水平很低,供求关系紧张,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70年后的今天,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显著增强,我国能源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能源生产不断攻坚克难,实现跨越式发展,能源消费不断提高水平,实现历史性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上下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充分把握新时代对能源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不断强化各项节能降耗政策落实,我国能源事业取得新进展,能源结构显著优化,节能降耗成效巨大。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能源政策不断完善,有力推动我国能源事业飞跃发展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能源基础十分薄弱。上世纪50-70年代,能源发展得到重视。从“一五”计划至“五五”计划,国家对电力、煤矿、石油等能源工业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同时提出节约使用电力、煤炭、石油等。改革开放以来,在不断加强能源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我国更加注重能源发展质量和效率,从“六五”计划到“十五”计划,逐步提出提高经济效益和能源效率,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优化能源结构,积极发展新能源,推动能源技术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进入新世纪后,面对资源制约日益加剧、生态环境约束凸显的突出问题,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加大节能力度,将单位GDP能耗指标作为约束性指标连续写入“十一五”、“十二五”和

  “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相继出台了能源发展“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和《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等纲领性文件,以及《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等专项文件。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能源革命”的战略思想,为我国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推动能源事业取得新进展。

  二、能源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基础性保障作用持续增强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能源生产能力不足、水平不高。1949年,能源生产总量仅为0.2亿吨标准煤。经过7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生产逐步由弱到强,生产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一跃成为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基本形成了煤、油、气、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生产体系,充分发挥了坚实有力的基础性保障作用。2018年,能源生产总量达37.7亿吨标准煤[1],比1949年增长157.8倍,年均增长7.6%。

  主要能源品种生产全面发展。原煤产量1949年仅为0.3亿吨,2018年达到36.8亿吨,比1949年增长114.0倍,年均增长7.1%;原油产量1949年仅为12.0万吨,2018年达到1.9亿吨,增长1574.9倍,年均增长11.3%;天然气产量1949年仅为0.1亿立方米,2018年达到1602.7亿立方米,增长22894.7倍,年均增长15.7%;发电量1949年仅为43.0亿千瓦小时,2018年达到71117.7亿千瓦小时,增长1652.9倍,年均增长11.3%。

  三、能源消费保持较快增长,用能条件和水平不断改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能源消费整体呈现较快增长态势。1953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仅为0.5亿吨标准煤,2018年达到46.4亿吨标准煤,比1953年增长84.8倍,年均增长7.1%。

  人均用能水平显著提高。1953年,我国人均能源消费量仅为93千克标准煤,2018年达到3332千克标准煤,比1953年增长34.8倍,年均增长5.7%。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2]不断下降。1954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高达3.54,2018年为0.50,比1954年弹性系数低3.04,比1954-2005年、2006-2017年平均弹性系数分别低0.49、0.01。

  四、能源结构大幅优化,清洁低碳化进程不断加快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我国能源总量不断发展壮大、用能方式加快变革,能源结构持续大幅优化改善,清洁低碳化进程不断加快。

  生产结构逐步向清洁化转变。受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多煤少油缺气”特点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原煤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高达96.3%,其他品种原油仅占比0.7%,水电占比3%。70年来,原煤占比在波动中持续下降,2018年下降到最低的69.3%;原油占比稳步提高到1976年最高的24.8%后逐步下降,2018年下降到7.2%;天然气、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等清洁能源占比总体持续提高,天然气由1957年最低的0.1%提高到2018年最高的5.5%,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由1949年的3.0%提高到2018年最高的18.0%。

  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改善。受资源禀赋特点影响,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始终保持第一,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由1953年的94.4%下降到2018年最低的59.0%;石油占比在波动中提高,由1953年最低的3.8%提高到2018年的18.9%;天然气、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等清洁能源占比总体持续提高,天然气由1957年

  最低的0.1%提高到2018年最高的7.8%,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由1953年的1.8%提高到2018年最高的14.3%。

  五、能效水平显著提升,单位GDP能耗不断下降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我国能源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能源技术装备突飞猛进发展,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推动能源系统不断优化,能效水平得到显著提升,2018年单位GDP能耗比1953年降低43.1%,年均下降0.9%。从单位GDP能耗指标值(GDP按2018年价格计算)来看,由1953年的0.91吨标准煤/万元逐步上升到1960年最高的2.84吨标准煤/万元后逐步下降,70年代开始又逐步上升后,基本呈现稳步下降态势,2018年下降到最低的0.52吨标准煤/万元;从单位GDP能耗降低率来看,在改革开放之前波动较大,多数年份为上升,改革开放之后基本保持下降态势。

  六、“十一五”以来能源发展进入新阶段,节能降耗取得巨大成效

  “十一五”以来,我国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工作,陆续出台多项节能降耗政策措施,不断加强节能减排体制、机制、法制和能力建设,切实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通过加快产业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能源结构和推进节能型社会建设等方式,促使我国能源发展进入新阶段,节能降耗取得巨大成效。

  能源生产由传统能源加速向新能源转变。“十一五”以来,我国能源生产发生巨大变革,发展动力由传统能源加速向新能源转变,能源结构由原煤为主加速向多元化、清洁化转变。原煤、原油等传统能源生产增速明显放缓,占比大幅下降:2005-2018年,原煤产量年均增长3.5%,比1949-2005年年均增速回落4.5个百分点,占能源生产总量比重2018年比2005年下降8.1个百分点;原油产量年均增长0.3%,年均增速回落13.7个百分点,占比下降4.1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核电、新能源(风电、太阳能及其他能源)等清洁能源加速发展,占比不断提高:天然气产量年均增长9.5%,占比提高2.6个百分点;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产量年均增长10.2%,占比提高9.6个百分点。

  能源消费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控制,清洁低碳化趋势加快。“十一五”以来,我国能源消费革命不断深化,用能方式不断变革,清洁低碳化进程显著加快,品种结构继续优化,利用效率高、污染小的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能源消费得到有效控制。2005-2018年,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4.5%,比1980-2005年年均增速回落1.5个百分点。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消费增速减缓:煤炭消费年均增长3.7%,年均增速回落2.0个百分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2018年比2005年下降13.4个百分点;石油消费年均增长5.0%,年均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占比提高1.1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核电、新能源(风电、太阳能及其他能源)等清洁能源消费高速增长,占比大幅提高:天然气消费年均增长14.8%,年均增速加快9.9个百分点,占比提高5.4个百分点;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消费年均增长9.9%,年均增速加快1.2个百分点,占比提高6.9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取得巨大成效。“十一五”以来,在各项节能降耗政策措施的大力推动下,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单位GDP能耗整体呈现下降态势,2005-2018年累计降低41.5%,年均下降4.0%,比1952-2005年年均降幅扩大3.9个百分点,节能降耗取得巨大成效。“十一五”时期,单位GDP能耗2010年比2005年降低目标为20%左右,实际下降19.3%;“十二五”时期,单位GDP能耗2015年比2010年降低目标为16%以上,实际下降18.4%;“十三五”时期,单位GDP能耗2020年比2015年降低目标为15%,2018年比2015年已下降11.4%。

  当前,世界能源格局深刻调整,应对气候变化提上议程,能源治理体系加速重构,新一轮能源革命蓬勃兴起。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能源转型变革任重道远,传统能源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仍较突出,发展质量和效率亟待提升,节能降耗面临阶段性压力,有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完成“十三五”单位GDP能耗降低15%的目标,仍需继续努力。“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推动能源革命的蓄力加速期,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遵循能源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思想,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着力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环境保护效果持续显现

  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加强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五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环境保护事业有序发展,污染治理成效不断显现;生态文明理念逐步确立,生态环境状况持续好转,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一、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开始确立

  70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我国的环境问题逐渐累积显现,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及时确立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建立并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度体系,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环境法制建设不断完善,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特色道路。

  (一)上世纪70年代后,环境保护理念初步形成

  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从建国后开始孕育,上世纪70年代正式拉开帷幕。1973年,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职能范围,成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第一个里程碑。1978年,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首次将“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写入宪法,为我国环境法制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改革开放到世纪之交,环境保护政策和制度不断完善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随着工业生产和城市发展规模扩大,我国生态环境日益严峻,社会各界对环境问题愈发重视,国家及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制度,环境保护事业步入有序发展时期。“六五”期间,环境保护首次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正式把环境保护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七五”期间,我国发布首个五年环境规划——《“七五”时期国家环境保护计划》,从此环境保护成为国民经济与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八五”期间,我国提出了《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明确指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九五”期间,国务院相继发布了《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十五”期间,党中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

  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2002年第一部循环经济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制定出台,标志着我国污染治理模式由末端治理开始向全过程控制转变。“十一五”期间,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家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力度,强化资源管理,建立了节能降耗、污染减排的统计监测及考核体系和相关制度。

  (三)新世纪以来,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世界文明形态的演进、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党的宗旨责任、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视野,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新战略,推动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概括了生态文明的主要内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整体系统观、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和世界携手共谋全球生态文明的共赢全球观,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内核,是新时代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习、宣传和贯彻有力推动了我国生态文明事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相继出台,40多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制定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分别简称“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施行,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党的十九大立足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着眼未来,进一步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作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全面部署,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时代。

  二、环境保护扎实推进,生态状况逐步改善

  70年来,随着环境保护理念的深化,国家不断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加强自然保护区保护,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逐步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工作,生态保护和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生态状况显著改善。

  (一)环境保护投入跨越式增长

  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环境状况变化,我国环境保护投入不断增长,特别是从“十五”时期开始,国家积极拓宽环境保护投资渠道,提高资金保障水平,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有力推动了环境保护工作全面开展。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大幅提升。80年代初期,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每年为25-30亿元,到80年代末期年度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九五”期末投资总额达到1010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突破1%。“十五”期末,投

  资总额达到2565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37%;“十一五”期末,投资总额达到7612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84%;“十二五”期末,投资总额达到8806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28%。

  2017年,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9539亿元,比2001年增长7.2倍,年均增长14.0%。其中,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086亿元,增长8.3倍,年均增长14.9%;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682亿元,增长2.9倍,年均增长8.9%;当年完成环境保护验收项目环境保护投资2772亿元,增长7.2倍,年均增长14.1%。

  (二)林业生态建设效果显著

  林业投资持续增加。2017年,全国林业投资完成额为4800亿元,比2012年增长43.6%。其中,生态建设与保护投资2016亿元,增长25.7%;林业支撑与保障投资614亿元,增长175.6%;林业产业发展投资2008亿元,增长144.6%。

  植树造林工作成果丰硕。2018年,全国完成造林面积707万公顷,比2000年增长38.5%;其中,人工造林面积360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50.9%。2019年2月英国《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从2000年到2017年全球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居全球首位,其中的贡献主要来自于中国巨大的人工造林面积。

  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根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9-2013年)结果,全国森林面积2.1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森林蓄积151.4亿立方米。与第一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1973-1976年)相比,森林面积增加0.9亿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8.9个百分点,森林蓄积增加64.8亿立方米。

  (三)自然生态保护不断加强

  自然保护区迅速增加。2017年,全国自然保护区达2750个,比2000年增加152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4717万公顷,比2000年增长49.9%。

  湿地保护体系逐步形成。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小区并存,其他保护形式为补充的湿地保护体系。2013年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湿地总面积5360万公顷,湿地率5.6%。纳入保护体系的湿地面积2324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43.5%。与2003年首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同口径相比,湿地面积减少340万公顷,减少8.8%;受保护湿地面积增加526万公顷,湿地保护率提高13.0个百分点。

  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持续加大。2017年,全国累计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584万公顷,比2000年增加4488万公顷;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90万公顷,比2003年增长6.5%。

  荒漠化沙化趋势逐年好转。根据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截至201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2%;沙化土地面积172.1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9%。与1999年完成的第二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相比,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6.2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减少2.2万平方公里。自2004年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以来,连续三次监测结果均显示荒漠化沙化面积呈持续缩减趋势。

  三、污染防治强力推进,治理成效日益彰显

  70年来,我国污染防治意识逐步加强,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陆续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主要污染物减排的制度、政策和措施,环境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防治成效日益显现,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和明显改善。

  (一)主要污染物减排效果不断显现

  污染减排既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也是改善环境质量、彻底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1986年国家出台了《关于防治水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明确提出“对流域、区域、城市、地区以及工厂企业污染物的排放要实行总量控制”,成为我国污染总量控制制度的起源。“九五”期间,首次制定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对12项污染物指标实行排放总量控制,并层层分解落实,以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等为抓手,大力推动总量控制计划的全面实施。

  “十五”期间,污染减排形势十分严峻。我国开始将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纳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对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6种主要污染物排放提出了控制目标。200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549万吨,比2000年增长27.8%。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我国节能减排工作进入了新阶段。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三大措施,加快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燃煤电厂脱硫设施等治污减排工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污水处理收费、脱硫电价等有效政策措施,污染减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0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185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1238万吨,比2005年分别下降14.3%和12.5%,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将实施总量控制的污染物扩大至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种主要污染物,提出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减少8%、10%、8%、10%的约束性目标。2015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224万吨,氨氮排放量23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859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1851万吨,分别比2010年下降12.9%、13.0%、18.0%和18.6%,均超额完成排放总量控制目标。

  “十三五”规划纲要继续将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列为约束性指标。2018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2017年下降3.1%、2.7%、6.7%和4.9%,均完成2017年排放总量降低目标。

  (二)大气污染防治提速发力

  2013年,国务院印发“大气十条”,提出了10条35项综合治理措施,重点行业整治、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机动车污染治理等全面推行。“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以上,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累计下降18%。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全面开展,“大气十条”目标全面完成,全国环境空气质量进一步提高,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

  全国空气质量逐年提高。2018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121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占35.8%,比2015年提高14.2个百分点。338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79.3%,比2015年提高2.6个百分点;重污染及以上天数比例为2.2%,比2015年降低1.0个百分点。

  城市颗粒物浓度逐步下降。2018年,全国338个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为71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18.4%;PM2.5年平均浓度为3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22.0%;PM2.5未达标城市(基于2015年PM2.5年平均浓度未达标的262个城市)年平均浓度43微克/立方米,比2017年下降10.4%。

  重点区域细颗粒物浓度显著下降。2018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PM2.5平均浓度分别比2013年下降了48%、39%和32%。北京市PM2.5大幅下降,从89.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51微克/立方米,下降43%。

  温室气体排放大幅降低。2018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45.8%,提前完成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40%~45%的目标,为实现中国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峰并争取尽早达峰奠定了坚实基础。

  酸雨区面积明显减少。酸雨污染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地区。2018年,全国酸雨区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5.5%,比2013年降低5.1个百分点,酸雨区面积呈逐年减小趋势。

  (三)水污染防治稳步推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陆续颁布了《水污染防治法》《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等一系列法规和标准,制定并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计划,发布“水十条”,出台《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通过水陆统筹、河海兼顾,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良好。

  地表水水质总体向好。2018年,全国地表水1935个水质断面(点位)中,Ⅰ~Ⅲ类比例为71.0%,比2016年上升3.2个百分点;劣Ⅴ类比例为6.7%,比2016年下降1.9个百分点。

  河流水质不断改善。2017年,全国24.5万千米的河流水质状况评价结果显示,全年Ⅰ~Ⅲ类水质河长占78.5%,Ⅳ~Ⅴ类水质河长占13.2%,劣Ⅴ类水河长占8.3%。其中,Ⅰ~Ⅲ类水质河长比例比2016年上升2.1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河长比例下降1.5个百分点。

  湖泊水质有所改善。2017年,全国123个湖泊共3.3万平方公里水面水质评价结果显示,全年总体水质为Ⅰ~Ⅲ类的湖泊有32个,Ⅳ~Ⅴ类湖泊67个,劣Ⅴ类湖泊24个,分别占评价湖泊总数的26.0%、54.5%和19.5%。其中,Ⅰ~Ⅲ类水质湖泊占比较2016年上升0.9个百分点。

  近岸海域水质稳中向好。2018年,全国近岸海域417个海水水质监测点中,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监测点占74.6%,三类海水占6.7%,四类、劣四类海水占18.7%。其中,一、二类海水占比较2016年上升1.2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海水占比上升2.4个百分点。

  (四)土壤污染防治逐步开展

  土壤污染防治政策陆续发布。2016年,国务院印发“土十条”,是我国土壤污染治理的首个纲领性文件,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之后陆续出台了《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农用地土壤管理办法(试行)》《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等。201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推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认真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并规定每十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普查。

  首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全面开展。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我国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大力实施。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2018年,全国固体废物进口总量2263万吨,较上年减少46.5%;严厉打击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行为,“清废行动2018”挂牌督办的1308个突出问题中1304个完成整改;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和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达标排放,存在问题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在2018年全部完成整改,净土保卫战有序稳步推进。

  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城乡生活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70年来,我国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经历了从零起步到迅速发展的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力度的持续加大,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日益改善。

  (一)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升

  [1]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2017年,我国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086亿元,比2001年增长8.3倍。其中,燃气投资567亿元,增长5.9倍;集中供热投资778亿元,增长7.6倍;排水投资1728亿元,增长6.1倍;园林绿化投资2390亿元,增长12.2倍;市容环境卫生投资623亿元,增长9.8倍。

  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持续提高。2017年,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4.5%,比2000年提高60.2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7.7%,提高39.5个百分点[2];用水普及率98.3%,提高34.4个百分点;燃气普及率96.3%,提高50.9个百分点;集中供热面积83.1亿平方米,增长6.5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0.9%,提高12.7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0平方米,增长2.8倍。

  (二)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改善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开展村庄环境整治,重点治理农村垃圾和污水,推动农村家庭改厕,农村人居环境日益得到改善。

  2017年,全国建制镇污水处理率49.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51.2%,供水普及率88.1%,燃气普及率52.1%。全国乡污水处理率17.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23.6%,供水普及率78.8%,燃气普及率25.0%。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1.7%,比2000年提高36.9个百分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奋斗下,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和长足进步,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依旧严峻,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我们一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服务业风雨砥砺七十载

  新时代踏浪潮头领航行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六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服务业规模日益壮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质量效益大幅提升,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

  一、服务业规模日益壮大,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一大产业

  新中国成立70年,是服务业快速成长的70年。1952-2018年,我国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从195亿元扩大到469575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年均增速达8.4%,比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速高出0.3个百分点。

  (一)改革开放前,服务业在波动中发展成长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服务业处于辅助和从属地位。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增长不稳定,服务业与经济运行趋势基本一致,在波动中发展成长。1952-1978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从195亿元增长到905亿元,年均增长5.4%,比GDP年均增速低0.8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低5.6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偏低,1978年末,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只有24.6%,排在三次产业最末位,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分别低3.1和23.1个百分点。

  (二)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拉开序幕,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这一时期,服务业各领域改革稳步推进,行业准入门槛不断降低,服务业发展速度较快,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不断提升。1978-2012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从905亿元增长到244852亿元,年均增长10.8%,比1952-1978年均增速快1倍,比GDP年均增速高0.9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低0.5个百分点。198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第一产业,2012年超过第二产业,上升至45.5%。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服务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党的十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来培育和促进服务业新经济、新动能的发展壮大,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服务业发展进入新阶段。2012-2018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从244852亿元增长到469575亿元,年均增长7.9%,高出GDP年均增速0.9个百分点,高出第二产业1.3个百分点。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进一步上升,6年提高了6.7个百分点,2015年超过50%,2018年达到52.2%,占据国民经济半壁江山。

  二、服务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对经济发展影响力日益凸显

  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服务业发展实力日益增强,对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经济增长、就业、外贸、外资等方面发挥着“稳定器”作用。

  (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稳步提升

  改革开放前,我国服务业基础薄弱,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1978年底,服务业对当年GDP贡献率仅为28.4%,低于第二产业33.4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企业、居民、政府等各部门对服务业需求日益旺盛,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1978-2018年间,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提升了31.3个百分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服务业对GDP贡献率呈现出加速上升趋势,6年提高14.7个百分点,接近改革开放40年增幅的一半,2018年达到59.7%,高出第二产业23.6个百分点。

  (二)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持续增强

  改革开放前,工业、农业是我国吸纳就业的主体,1953-1978年服务业就业人员年均增速虽然达到3.7%,但比重相对较小,1978年服务业就业人员占比仅为12.2%,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分别低58.3和5.1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后,在城镇化建设带动下,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和新增劳动力进入服务业,服务

  业就业人员连年增长。1979-2018年,服务业就业人员年均增速5.1%,高出第二产业2.3个百分点。党的十八大以后,服务业继续保持4.4%的增长速度,平均每年增加就业人员1375万人。2018年底,服务业就业人员达到35938万人,比重达到46.3%,成为我国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

  (三)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比重不断上升

  改革开放前,除了对外援建项目和少数外国友人来华旅游外,对外服务较少。改革开放后,我国积极开展国际间经济、技术、学术、文化等合作交流,服务贸易规模快速提升。1982-2018年,服务进出口总额从47亿美元增长到7919亿美元,年均增长15.3%,比货物进出口总额[1]年均增速高出1.3个百分点。2016年,我国服务进、出口规模在世界排名分别位列第2位和第5位。2018年,服务进出口总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14.6%,较1982年提升了4.5个百分点,越来越接近世界20%左右的平均水平。近年来,随着我国服务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服务出口额呈现加速增长态势。2017年、2018年服务出口额分别比上年增长8.9%和16.9%,高于服务进口额当年增速5.5和4.7个百分点。

  (四)服务业吸引外资能力大幅增强

  改革开放后,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日益扩大。1983-2018年,外商直接投资额从9.2亿美元增长到1383亿美元,年均增长15.4%。从投资方向看,2001年以前,外商主要投资于制造业;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服务业对外资的限制进一步放开,投资于服务业的外资比例大幅上升。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额中,服务业仅占24.7%,2011年这一比例已经超过50%,2018年达到68.1%,服务业已经成为外商投资的首选领域。

  三、服务业转型升级有序推进,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新中国成立70年,服务业实现了由门类简单、地区差异低、单一公有制向门类齐全,区域协调、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转变。服务业产业结构、行业结构日趋协调优化,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一)传统服务业加速升级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服务业部门构成简单,内容及形式比较单一。1952年服务业各部门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35.9%、14.9%和7.5%,总和接近60%,构成服务业主体。经过70年建设,服务业门类更加齐全,各部门发展更趋均衡。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比重不断下降,2018年分别为17.9%、8.6%和3.4%,总和已不足30%,较新中国成立初期比重下降近一半。金融业、房地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对经济支撑作用逐渐增强,2018年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14.7%、12.7%,较1952年上升了8.7和5.6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更是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影响力越来越大,2018年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分别达到6.9%和5.2%,按不变价计算,近3年年均增速更是高达23.4%和9.9%,成为助推服务业持续增长的新动能。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加速转型升级,纷纷依托新技术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订餐、网上零售等新业务新商业模式。2015-2018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网上零售额年均增速分别为17.8%、28.8%;2018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8.4%。

  (二)服务业区域结构不断优化

  改革开放前,我国地区间服务业发展水平差异不大,主要为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基本生活提供服务。改革开放后,各地区工业化、现代化建设进程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服务业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和阶段性特征。2018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的地区共有15个。其中,北京、上海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到81.0%和69.9%,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随着服务业的不断壮大,地域集聚和行业集聚趋势初步显现。从区域上看,服务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2],2018年,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北京、上海服务业增加值绝对额位列全国前6位,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5.6%;从行业上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集聚度相对较高,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中,两个门类营业收入排名前3位的省份营收之和已经超过全国总量的50%。

  (三)服务业所有制结构日益多元

  改革开放前,服务业一直以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在服务业中快速成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一步放宽金融业等行业市场准入和限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服务业市场化水平不断提升。2018年底,全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私人控股企业数量占比超过65%,营业收入和从业人员占比分别接近35%和45%;港澳台和外商控股企业数量占比虽不足5%,但营业收入占比已超过13%。

  (四)服务业发展效率稳步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后,一系列助推服务业发展的改革措施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降低了私人办企业难度,财税体制改革减少了服务业企业税收负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掀起了全社会创业创新热潮,“放管服”改革优化了营商环境。据工商和税务部门数据显示,2018年,服务业日均新登记注册企业接近1.5万家,全年服务业新登记注册企业占工商新登记注册企业的比重接近80%;服务业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0.5%,高于第二产业3.1个百分点,占到税收收入总量的56.8%。服务业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增强了服务业企业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服务业生产效率稳步提升。2018年,我国服务业全员劳动生产率[4]较新中国成立初期(1952年)和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分别提高了10.7倍和7.1倍。

  四、服务业新动能加快孕育,新产业新业态亮点纷呈

  新中国成立70年,服务业积极适应时代变化,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新动能茁壮成长,服务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

  (一)生产性服务业步入快速成长期,支撑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党的十八大以来,制造业企业为提升核心竞争力,分离和外包非核心业务,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日趋迫切。而新一轮税改及时打通了二、三产业间税收抵扣链条,有力促进了制造业、服务业的分工细化和融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得以快速成长。2016-2018年,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3.3%,高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年均增速0.5个百分点。其中,与制造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服务行业发展势头较快。2018年,规模以上工程设计服务、质检技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法律服务和广告服务企业营业收入较上年分别增长18.0%、10.3%、25.1%、20.1%、17.5%和17.5%。生产性服务

  业的发展壮大,为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提供了更多的专业服务支持,有力促进了我国产业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加速转变。

  (二)互联网行业跃入高速增长期,深刻改变社会生产生活方式

  20世纪90年代我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后,互联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快速成长。2008年后,随着智能手机以及3G、4G通讯网络的推广普及,互联网开始迅速渗透到普通大众日常生活中,互联网上网人数大幅攀升。2018年底,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达8.3亿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112部/百人,分别是2008年的2.8倍和2.3倍。党的十八大以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成熟,互联网与国民经济各行业融合发展态势正在加速成形,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共享经济、数字经济深刻改变了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加速重构经济发展模式。2012-2018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从11929亿元增长到32431亿元。2014-2018年,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到32.8%和21.2%,远超规模以上服务业11.1%的年均增速。

  (三)“幸福产业”迈入蓬勃发展期,助推公共服务量质齐升

  新中国成立70年,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服务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大幅改善。2018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9万所,其中普通高校2663所,是1949年的13倍;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9.7万个、床位840万张,分别是1949年的272倍和98.9倍;公共图书馆3176个、文化馆(站)44464个,分别是1949年的57.7倍和49.7倍;社会服务床位782万张,是1978年的48倍。2017年全国体育场地已超过195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66平方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2008年全面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十二五”时期初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2018年底,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9.4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达13.4亿人,建成世界上最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服务领域建设,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幸福产业蓬勃发展。2017年,旅游及相关产业、文化及相关产业、体育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7210亿元、34722亿元、7811亿元,比上年增长12.8%(未扣除价格因素,后同)、12.8%、20.6%,占当年GDP比重分别达到4.53%、4.23%、0.95%。2016-2018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健康服务业、养老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3.3%和28.1%,我国公共服务规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回首新中国成立70年,服务业发展取得累累硕果。展望未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现代化进程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实力稳步提升,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服务业发展规模、发展质量、发展效率将进一步提升,服务业综合实力会大幅增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科技发展大跨越

  创新引领谱新篇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七

  新中国的成立点燃了中华民族科技复兴的希望。70年来,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到改革开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从跨越新世纪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到党的十八大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再到确

  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不懈努力,中国科技实力伴随着经济发展同步壮大,实现了从难以望其项背到跟跑、并跑乃至领跑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已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国,并正向着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一、奠定基础,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

  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几乎从零开始起步。1956年,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在“重点发展,迎头赶上”方针指引下,国家初步建立了由政府主导和布局的科技体系,打破封锁,发奋图强,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注入了自强的灵魂。

  (一)科技体系初步布局

  新中国诞生之初,国家百废待兴,科技基础更是极为薄弱,亟待改善。1949年,以中国科学院成立为代表,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开始布局建立一批科学研究机构。1956年,新中国历史上首次召开全国科技大会,制定了国家首个科技发展长远规划——《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专题研究部署科技发展问题,拟定了多项当时发展急需的重大科技任务,成为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至“文革”以前,全国科研机构已经从新中国成立伊始的30多个增加到1700多个,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从不足500人增加到12万人,初步形成了由中科院、高校、产业部门、地方科研单位和国防部门五方面组成的科学技术体系。

  (二)拼搏精神影响深远

  新中国的建立,激发了大批海外学子的殷殷报国心,以钱学森、华罗庚、朱光亚等为代表的海外专家学者破除一切艰难险阻,怀抱对祖国的浓浓感情,纷纷归国效力,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到1957年,归国的海外学者已经达到3000多人,约占新中国成立前全部海外留学生和学者的一半以上。他们中大多数人成为了新中国各个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的奠基人或开拓者,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带领着全国科研人员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技奇迹,更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首创成果举国振奋

  这一时期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下,迅速涌现出了一批追赶世界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1958年,我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试制成功。随后,半导体三极管、二极管相继研制成功;1959年,李四光等人提出“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西方学者的“中国贫油”说;1960年,王淦昌等人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第一枚自行设计制造的运载火箭发射成功;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1967年,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70年代初期,陈景润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这些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取得的重要成就,在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砥砺前行,科技事业在改革中发展壮大

  “文革”期间,我国科技事业受到了极大冲击,发展陷入停滞。改革开放犹如一场及时雨,涤云荡雾,我国科技事业由乱到治,由衰到兴,迎来了新的春天。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使全国上下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此后一系列科技规划、计划相继实施,科技体制改革大幕开启,科技实力伴随经济发展同步壮大,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科技规划相继出台

  改革开放后,为尽快改变科学技术落后状况,中央审时度势,对科技发展进行全面系统规划。1978年,国家制定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8个发展领域和108个重点研究项目,为新时期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随后,《1986-2000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完成,首次强调了科技发展要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的战略方针,促进了技术成果在生产建设中的应用。上世纪80和90年代,国家又相继研究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1991-2000年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等,进一步明确了未来我国科技发展的前景和方向。这一系列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成为改革开放后直接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向前发展的驱动器。

  (二)重大计划顺利实施

  为保证各项科技规划落地生根,加强对科技活动的管理和引导,有效配置科技资源,国家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科技计划。如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集中解决重大问题的科技攻关(支撑)计划、推动高技术产业化的火炬计划、面向农村的星火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国家累计向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投入资金超过310亿元,科技攻关(支撑)计划投入近700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累计安排资金约350亿元。各项计划顺利实施,成为这一阶段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标签,也为科技事业的不断进步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原有的科技体制在新的历史时期已难以适应发展需要,科技体制改革势在必行。1985年,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启了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大幕。此后相继推出了科技拨款制度改革、科研机构改革、高等教育改革等重大制度改革举措;制定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以及自主创新等重大国家发展战略;探索形成了科学基金制、科研课题制以及技术合同制等先进科研管理机制。创建了科技园区,开辟了技术市场,优化了科研资源布局,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加速了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结合。时至今日,科技体制改革仍在不断深化和完善,改革为我国科技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内生动力。

  (四)科技支撑作用不断彰显

  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辅相成,互为支撑。我国科技力量结构和布局得到优化的同时,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也大幅提升。这一时期,我国高技术制造业、新兴产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领域科技能力持续增强,重大产品、重大技术装备和重大科学设备的自主开发能力以及系统成套水平明显提高,有力地支撑了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工程建设和举国盛事,“中国制造”走遍世界。科技在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专业服务、促进社会发展和对外交往方面发挥了先导作用,在应对和处置传染病疫情、地质灾害、环境污染、国防安全等重大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

  三、创新引领,迈向科技强国新征程

  进入新世纪以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我国科技发展再次面临重大机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

  导下,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国科技发展再次提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绩,实现了从过去的追踪跟跑逐步向并跑领跑的历史性转变,踏上了从科技大国迈向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

  (一)科技投入大幅增加

  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首位。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使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不断壮大;改进项目管理评价机制、扩大科研人员自主权等政策使科研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不断完善。2018年,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全国研发人员总量为419万人年[1],是1991年的6.2倍。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在2013年超过美国,已连续6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研发经费规模和强度实现历史性突破。随着经济实力跃升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实施,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快速增长,2018年达19657亿元,是1991年的138倍,1992-2018年年均增长20.0%,远超同时期按现价计算的GDP年均增速。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更是屡创新高,2014年首次突破2%,2018年提升至2.18%,超过欧盟15国[3]平均水平。按汇率折算,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证。

  政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2017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为8383.6亿元,是1980年的130倍,1981-2017年年均增长14.1%。一系列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政策实施效果凸显。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和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的企业分别达到2.44万家和2.42万家,分别是2009年的3.3倍和3.5倍,减免金额分别达到570亿元和1062亿元,对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研发创新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科技产出量质齐升

  科学论文成果丰硕。2018年,国外三大检索工具《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技会议录索引(CPCI)》分别收录我国科研论文41.8万篇、26.6万篇和5.9万篇,数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二、第一和第二位。论文质量大幅提升,根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论文被引用情况,2018年我国科学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二位。

  专利发明量大幅提升。2018年,我国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分别为432.3万件和244.8万件,分别是1991年的86倍和98倍。专利质量得到同步提升。以最能体现创新水平的发明专利为例,2018年,发明专利申请数达154.2万件,占专利申请数比重为35.7%,比1991年提高12.9个百分点;平均每亿元研发经费产生境内发明专利申请70件,比1991年提高19件,专利产出效益得到明显提高。

  知识产权产出取得长足进步。经过多年的深耕厚植,我国已成为世界知识产权产出大国。截至2018年底,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已连续8年居世界首位;当年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二位。2018年,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达737.1万件,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我国申请人提交马德里体系商标申请量排名世界第三;全年著作权登记量突破345.7万件,作品、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分别达到235.2万件和110.5万件。

  (三)重大成果举世瞩目

  原始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我国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2018年基础研究经费为1118亿元,是1995年的62倍,1996-2018年年均增长19.6%。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支持下,我国在量子科学、铁基超导、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CIPS干细胞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

  破。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王贻芳研究员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潘建伟团队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研究位列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突破榜首。

  高技术领域捷报频传。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等的支持下,我国高技术领域硕果频传。神舟飞船与天宫空间实验室在太空交会翱翔;北斗导航卫星实现全球组网;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斗号无人潜水器创造最大深潜纪录;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第四代隐形战斗机和大型水面舰艇相继服役。国产大飞机、高速铁路、三代核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叫得响、数得着的重大成果。

  科创基地和平台建设如火如荼。科研基础条件大为改善,新建了中国散裂中子源、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科学”号海洋科考船、JF12激波风洞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规范管理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截至2018年底,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达501个,已累计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3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17个。

  (四)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极大激发了全社会的创业创新热情,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2018年,我国日均新设企业1.8万户,加上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日均新增5.9万户。截至2018年底,全国各类市场主体已达1.1亿户,越来越多的创客、爱好者以及普通民众参与到创业创新的大潮中来。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增强。各类企业作为科技创新投入和产业化活动的主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7年,我国研发经费中企业资金达到1.35万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76.5%。据对74.9万家规模以上企业开展调查,有29.8万家当年开展了创新活动,占比达39.9%。截至2018年底,我国已累计认定国家级企业(集团)技术中心1480家。创新能力已成为各类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

  区域创新梯次联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区域创新发展的主阵地。高新区数量已由1990年的27个发展到2018年的168个,区内企业数由1600家增加到11.7万家,实现了与国家创新城市、自主创新示范区互动互补、互联互通。此外,上海、北京两个全国科创中心建设深入推进,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各具特色。千年大计雄安新区将引领中国创新发展的新高度,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外又一区域创新的典范。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科技体制改革活跃了技术市场交易,极大促进了科技创新资源合理利用和成果转化。2018年,全国技术市场成交合同41.2万项,涉及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服务等方面,成交总金额达17697亿元,是1991年的186倍。在改革中应运而生的各类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等科技中介组织如雨后春笋。截至2018年底,经国家备案的众创空间达1952家,各类科技孵化器、加速器逾4800家,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融通合作的平台。

  (五)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科技创新提供专业服务。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我国在质检、气象、地震、海洋和测绘等领域提供的专业技术服务水平逐年提高。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检验检测机构36327家,共有产品质量、体系和服务认证机构484个,已累计完成对63万家企业的认证。2018年,全国气象观测站点达到67069个,全年发布预警信息25万余次,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稳步提升;全国共有海洋观测站(点)

  124个,测绘部门公开出版地图1928种;全国共有各类科技馆800余个,每年为6000余万人次提供科普服务。

  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结构优化、提质增效的关键期,高技术制造业呈现出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成为带动工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2017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9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55.8%。高技术制造业的较快发展得益于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2017年,高技术制造业研发经费为3183亿元,比2012年增长83.6%,年均增长12.9%,比同期工业年均增速高2.1个百分点;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0%,是工业平均水平的1.9倍。

  科技创新提升供给质量。技术革新为企业不断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创造了条件。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逾四成开展了技术创新活动,共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19.2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73.3%;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6.9%,比2012年提高5.0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项目中,以开发全新产品或者改进产品功能质量为目标的项目占比达到82.4%,“中国制造”正升级为“中国智造”。科技创新成为改善供给质量、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

  科技创新助力发展新动能。随着“互联网+”深入开展,基于移动互联、物联网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成为我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有力支撑。大数据、云计算应用不断深化,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走向实用,催生出一大批大数据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电子政务、信息惠民、共享经济、平台经济迅速兴起,大力提高了政府治理水平和民众获得感。科技创新引领新动能发展,开辟了经济增长的新天地。

  70年来,中国科技事业走过不平凡的发展之路,印证了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党的十九大将科技创新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对新时代如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指明了突破方向、提出了具体任务、剖析了薄弱环节,使广大科技工作者倍感振奋、使命光荣。蓝图已经绘就,蹄疾还需步稳。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鼎力传承老一辈科技人攻坚克难、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勠力同心,奋勇突破,为建成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而不懈奋斗。

  文化事业繁荣兴盛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八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不断守正创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正在不断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阔步前进。

  一、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极大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文化事业繁荣兴盛,公共文化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一)文化投入力度明显加大。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支持不断加强,我国文化事业经费逐年增加。1953-1957年五年文化事业费总投入为4.97亿元,1978年当年增加到4.44亿元,到2018年达928.33亿元。1979-2018[1]年,文化事业费年均增长14.3%,2018年比2012年增长93.4%。

  (二)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新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在“一穷二白”基础上进行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极其短缺。1949年,全国公共图书馆仅有55个,文化馆站896个,博物馆21个。经过70年的发展,我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到“十五”末期,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目标。2018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76个,为1949年的57.7倍,为1978年的2.6倍;文化馆站44464个,为1949年的49.6倍,为1978年的9.7倍;博物馆4918个,为1949年的234.2倍,为1978年的14.1倍。从2004年起,全国各级各类国有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有条件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逐步实行优惠或者免费开放。从2008年起,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博物馆、纪念馆开始向社会免费开放,为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广播影视制播能力显著增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优势,积极发展视听新媒体,从以前单一的广播媒体发展到今天具有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络广播电视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构成的传播新格局,拥有无线、有线、卫星、互联网等多种传输覆盖手段构成的现代化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一是传媒规模不断扩展。2018年底,全国共有各级广播电台播出机构2647个,为1949年的54.0倍,为1978年的21.2倍;2018年实际开办公共广播节目2900套,比2012年增长10.4%;实际开办公共电视节目3559套,比2012年增长8.7%。目前我国的广播影视规模已跃居世界前列。二是覆盖范围显著扩大。2018年底,全国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94%和99.25%,分别比1982年底提高了34.84和41.95个百分点,比2012年底提高了1.43和1.05个百分点;有线广播电视服务人群持续扩大。2018年全国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为2.18亿户,占全国家庭总户数的49.0%,而1998年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只有0.28亿户。在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中,数字电视用户数2.01亿户,占92.3%,数字用户数比2012年增长40.8%,占比提高25.8个百分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广播影视新媒体蓬勃发展,2018年全国网络视听注册用户已达到65.7亿个,节目播放次数接近2.7万亿次。三是播出能力日益增强。1978年全国仅有93个广播电台,年播音约7.7万小时;仅有32个电视台,年播出约1600小时。2018年全国共播出公共广播节目1526.7万小时,共播出公共电视节目1925.0万小时。1979-2018年,广播和电视节目播出时间年均分别增长14.1%和26.5%,其中,2013-2018年,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2%和2.1%。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时间大幅增加,艺术精品纷呈,品牌优势凸显,节目形态、样式日益丰富,较好地满足了受众对节目形态多样化的需求。

  (四)新闻出版繁荣发展。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新闻出版业紧紧围绕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出版了大批优秀出版物,较好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2018年,图书品种51.9万种、总印数100.1亿册(张),分别为1978年的34.6倍和2.7倍,为1950年的42.7倍和37.1倍;期刊品种10139种、总印数22.9亿册,分别为1978年的10.9倍和3.0倍,为1950年的34.4倍和57.3倍;报纸品种1871种、总印数337.3亿份,分别为1978年的10.1倍和2.6倍,为1950年的4.9倍和42.2倍。电子出版业起步于1993年,到2018年全国电子出版物8403种,发行量2.6亿张。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

  来,新闻出版业日趋规范化和精细化,紧紧围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出版了一大批广受读者欢迎的优秀出版物和精品图书。

  (五)文化遗产保护成效突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我国已逐步构建起了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2018年底,全国共有文物业机构数10160个,从业人员16.3万人。1998-2018年,文物业机构数年均增长5.3%,从业人员数年均增长4.6%,其中,2013-2018年的年均增速分别为8.8%和4.5%。截止到2018年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已达到4296处,较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0处,增加了22.9倍;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53项,位居世界第二;全国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3154家,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总数达40个,是目前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新业态迅速兴起

  自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到全面展开,我国文化产业从探索、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一)文化经济总量明显增加。2018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8737亿元[2],比2004年[3]增长10.3倍,2005-201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9%,高于同期GDP现价年均增速6.9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4年的2.15%、2012年的2.36%提高到2018年的4.30%,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逐年提高。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2004-2012年间,文化产业对GDP增量的年平均贡献率为3.9%,2013-2018年进一步提高到5.5%。

  (二)文化市场繁荣发展。2018年底,全国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7123个,为1978年的5.4倍,为1949年的17.1倍;艺术表演场馆1236个,为1978年的1.1倍,为1949年的1.4倍。2018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从业人员41.6万人、演出312万场次、全年演出收入152.3亿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72.0%、131.5%和137.4%,演艺市场规模呈现井喷式增长。2018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609.8亿元,比2012年增长1.9倍,2013-2018年年均增长19.6%;电影院线拥有银幕60079块,比2012年增长3.6倍,2013-2018年年均增长28.9%,银幕总数跃居世界第一。

  (三)文化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加快,数字内容、动漫游戏、视频直播、视听载体、手机出版等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兴文化业态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增长点。2016年、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0.3%和34.6%,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营业收入均增长8.6%。文化新业态已成为引领和示范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文化产业集群趋势明显。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特征日渐明显,许多有竞争力和实力的文化骨干企业[4]数量大幅增加,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规划建设稳步推进。2018年,全国共有文化骨干企业6.0万家,比2012年增长64.3%,2013-2018年年均增长8.6%;从业人员为845万人,比2012年增长20.9%,年均增长3.2%;实现营业收入89257亿元,比2012年增长58.6%,年均增长8.0%。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10个国家级文化产业

  示范园区,10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实验园区和335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进一步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三、文化投资主体日趋多元,文化消费水平不断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文化投资和消费水平也明显提高。

  (一)文化投资快速增长。在各项政策的引导激励下,我国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逐年加大。2017年,我国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农户)3.8万亿元,为2005年的13.7倍,2013-2017年年均增长19.6%,高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速8.3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0%,比2005年提高2.9个百分点,比2012年提高1.8个百分点。从资金来源看,国家预算资金占5.1%、国内贷款占7.2%、利用外资占0.4%、自筹资金占81.7%、其他资金占5.6%,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社会化格局。

  (二)文化消费稳步提高。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2018年,全国居民用于文化娱乐的人均消费支出为827元,比2013年[5]增长43.4%,2014-2018年年均增长7.5%,文化娱乐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2%。分城乡看,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271元,比2013年增长34.3%,年均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80元,比2013年增长60.0%,年均增长9.9%。城乡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之比由2013年的5.4∶1,降低到2018年的4.5∶1。

  四、文化走出去新格局逐渐形成,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外文化交流覆盖面小,主要是与社会主义国家及亚非拉友好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扩大和深化,已成为国家整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交流、文化贸易和文化投资并举的“文化走出去”、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新格局已逐渐形成,中华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得到提升。

  (一)文化贸易快速增长。一是文化产品的进出口总额稳步扩大。2018年,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023.8亿美元,为2005年的5.5倍,比2012年增长15.4%,2013-2018年年均增长2.4%。其中,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84.8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43.2%,占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的18.1%,比2012年提高3.5个百分点。二是文化贸易伙伴呈现多元化格局。2018年,美国、中国香港、荷兰、英国和日本为我国文化产品出口前五大市场,合计占59.6%。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品出口为162.8亿美元,而2008年仅为55.4亿美元。

  (二)文化对外投资有序推进。越来越多具有规模和实力的文化企业积极发展在海外的投资,已成为我国文化领域对外投资的重要力量。2018年,我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对外投资额为16.9亿美元,分别为2008年和2012年的84.5倍和8.5倍,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的比重为1.3%,比2012年提高1.1个百分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的70年,是文化建设全面繁荣的70年。展望新时代,我们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我国文化建设将呈现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崭新局面,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将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将持续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时代风采!

  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不断提升

  对发展的关键性作用持续发挥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九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固定资产投资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关于固定资产投资的重大决策措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结构逐步优化,投资质量持续提高,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发挥了关键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固定资产投资补短板、强弱项、增动能作用更加明显,结构更加优化,质量更加提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长15.6%[1]。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国家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1953—1980年,全国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7%,建成一批国家工业化必需的冶金、汽车、机械、煤炭、石油、电力、化学及国防等基础产业项目,保障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步入正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固定资产投资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投资增速明显加快,1981—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1.1%。党的十八大以来,投资保持平稳增长,投资结构持续改善,投资质量不断提高,2013—201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7%。

  投资的快速增长拉动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时也扩大了生产能力,拓展了居民生活空间。70年来,投资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之一,1978年全国资本形成率为38.9%,2011年升至48%,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峰值。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发掘内需潜力,经济增长向消费、投资、出口三大动力协调驱动转变。2018年,全国资本形成率为44.9%,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4%,有效投资与消费升级良性互动的局面正逐渐形成。70年来,投资的快速增长有效拓展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已成为拥有全部工业门类、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制造业大国;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实现从瓶颈制约到优势支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大幅改善,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城乡居民居住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投资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保障。

  二、产业投资趋于合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一)第一产业投资稳步增长,农业生产能力明显提高。1953—1977年,第一产业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累计完成611亿元,占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的10.7%。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开,第一产业投资焕发新生机。1982—2018年,第一产业投资年均增长18.1%。第一产业投资的较快增长,极大提高了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2018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0亿千瓦,比1949年增长1.2万倍;耕地灌溉面积达6810万公顷,比1949年增长3.3倍。

  (二)第二产业投资成绩斐然,制造业生产装备水平更加先进。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集中力量投资建设了156项工业骨干工程,开展了以国防工业为重点的“三线建设”,大规模引入先进装置和设备,1953—1977年,全国第二产业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累计完成3283亿元,占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的57.4%,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基本形成。改革开放后,第二产业投资活力有效释放,1982—2018年,第二产业投资年均增长19.1%。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着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壮大新动能,2013—2018年,全国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9.6%,其中制造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长16.8%,制造业投资呈现出结构加速优化、动能加快转换的良好局面,有效推动制造业装备水平不断升级,向中高端迈进。

  (三)第三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带动服务业成为第一大产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产业发展的重心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带动第三产业投资稳步较快增长。1982—2018年,第三产业投资年均增长20.4%,增速比全部投资高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比重稳步上升,在投资中的引领地位日趋巩固。2018年,第三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9.3%,比1982年提高13.3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投资高2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发展壮大,带动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提高,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52.2%,比1978年提高27.6个百分点。

  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迅速扩大,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不断加固

  (一)交通运输建设突飞猛进,综合交通运输网四通八达。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迅速修复了被破坏的运输线路,恢复了水陆空交通,1953—1977年,交通运输业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累计完成840亿元,先后建设了青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首都国际机场、京沪铁路等重大项目,改变了落后闭塞的交通面貌。20世纪90年代后,国家将加快交通运输发展作为重要战略目标,持续加大投资力度,交通运输业投资快速增长。1996—2018年,全国交通运输业投资年均增长16.7%,全国形成了以铁路为骨干,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二)公共设施领域投资大幅增加,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70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公共设施领域投资持续增加,2004—2018年,全国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年均增长23.3%,显著改善了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能力。2018年末,全国城市实有道路面积超80亿平方米,1978年仅有2亿多平方米;建成城市排水管道64万多公里,1978年仅有2万公里;城市供水、燃气及集中供暖条件大幅改善,城镇居民生活更加舒适方便。

  (三)信息产业投资效果突出,网络强国基础增强。本世纪初,移动互联网兴起,我国抓住产业发展的风口期大力投入,2004—2018年,全国信息传输业投资年均增长5.8%。2013年,国家出台了“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大力支持城乡宽带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升级投资,截至2018年末,全国接入网络基本实现光纤化,光缆线路总长度稳居世界第一,全国光网城市全面建成,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水平在全球领先,建成4G基站372万个,5G网络建设已全面启动。随着信息传输业服务能力的提升,互联网新经济蓬勃发展,我国在通往网络强国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四)能源产业投资成效显著,能源保障持续加强。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能源供应能力不足问题,国家优先发展能源工业,1953—1977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能源工业基本建设投资累计完成947亿元。改革开放后,能源工业投资

  进入飞速发展期,1982—2018年,全国能源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5.4%,亿吨煤炭生产基地神东矿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利枢纽、酒泉千万千瓦级风力电场、秦山核电站、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一批重大能源工程项目建成使用,能源产业生产设备和装置水平显著提升,能源供应能力大幅提高。2018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近38亿吨标准煤,比1949年增长158倍,水电、火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均居世界首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保障。

  四、区域投资有序发力,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1964—1980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国家累计投资超2000亿元开展“三线建设”,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比重约40%,在中西部地区投资建成了一批铁路、石油、机械、电力等项目,有效改善了中西部地区发展基础薄弱的状况。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作为改革的先行地区和开放的前沿地带,东部地区投资率先发力,1983—1996年,东部地区投资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达到25.6%,占全国投资的比重由1983年的47.3%升至1996年的60.2%。自1999年起,中央出台一系列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先后做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决策,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投资增速明显加快。2000—2018年,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1.5%,西部地区增长22%,东北地区增长16%,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区域增长极蓬勃发展。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催生出区域投资发展的新空间。2018年,“一带一路”政策涉及的18个地区投资合计增长4.5%;长江经济带覆盖的11个省市投资合计增长9.3%;“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推进,北京市副中心、雄安新区投资建设工作扎实开展。在完善“四大板块”和“三大战略”总体发展战略的同时,海南自由贸易区(港)、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群、国家级新区的建设蓬勃发展,区域投资发展呈现新格局。

  五、住房和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城乡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一)住房保障工程大力推进,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正在形成。上世纪50—70年代,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城镇以单位为主体、农村以农户为主体,努力为城乡居民提供住房。改革开放后,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大幅改善。1995年起,为更好地保障城乡中低收入阶层的基本居住条件,国家开始实施安居工程,大力推进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截至2006年末,全国经济适用住房累计竣工面积超过13亿平方米,有效解决了约1650万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2008年,全国启动棚户区改造,截至2012年,中央及地方政府棚改累计投资超过4000亿元,完成各类棚户区改造1260万户。这期间,在农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地震影响区,大力推进了危旧房改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驶入快车道,2014—2018年全国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共开工2912万套;截至2019年3月,完成农村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600多万户,有效满足了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需求。

  (二)房地产开发投资较快增长,住宅建设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后,房地产开发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蓬勃发展起来。1987—2018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99万亿元,年均增长24.8%。2018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达97938个,比1987年增加95432个,房屋施工面积达822300万平方米,比1997年增长17.3倍。住宅投资快速发展,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1983—201年,全社会住宅投资年均增长17%,其中农户住宅建设年均增长10.9%。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新中国成立初的平房、筒子楼已经转变为现代化的具有独立卫生间、厨房、淋浴、供暖、供气、供水设备等的成套住宅,无数家庭“住有所居,安居宜居”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

  六、新动能投资亮点纷呈,促进了新产业新业态异军突起

  (一)高技术产业投资呈现新亮点。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产业结构开始朝着高端化、现代化的方向迈进,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2013—2018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年均增长16.9%,增速比全社会投资高6.2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15%,增速比全部制造业投资高5.4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年均增长20.3%,增速比全部服务业投资高8.2个百分点。目前,我国航空航天、卫星导航、智能手机、计算机、电子通讯等部分高技术产业已形成了体系完整、配套齐全、能力强大的产业生态系统,走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

  (二)科研领域投资出现新变化。技术进步和创新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我国始终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累计支出超9万亿元,年均增长11.4%。科研相关产业投资快速增长,2013—2018年,全国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年均增速达18.7%。其中,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投资年均增长30.4%,专业技术服务业投资年均增长12.8%,研究和实验发展业投资年均增长11.9%。一批基础科研能力建设、重大科技建设项目纷纷落成,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全超导非圆截面散裂中子源研究平台、“上海光源”线站等科研设施已验收启用。

  (三)绿色节能投资成为新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保投资快速增长,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向绿色发展转变。2013—2018年,我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年均增长31.4%。2018年,中央财政投入污染防治及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约2555亿元,全国完成造林面积707万公顷,已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个。清洁能源投资持续增长,2013—2018年,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在内的新能源投资年均增长13.8%,比全部电力生产投资增速快7个百分点。

  七、民生领域投资大幅增长,人民生活环境条件显著改善

  (一)教育投资快速增长,教学条件明显改观。70年来,我国教育投资建设成就突出,为国家实现义务教育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奠定了坚实基础。1982—2018年,全国教育投资年均增长18.3%,保持了较高水平。截至2018年末,全国已建成各类学校近52万所。为保障教育公平,2013—2018年,中央及地方累计投入5426亿元,着力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2018年末,改善工程中竣工校舍面积已达规划建设面积的98.3%,教学设施设备采购完成99.7%,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二)卫生投资不断增强,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健康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最基本条件。1982—2018年,全国医疗卫生领域投资年均增长20%,基本医疗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2018年,全国有医疗卫生机构近100万个,1949年仅有3670个。其中,医院数量达33009个,1949年仅有2600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840万张,比1949年增加837万张。已建成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近3万个,提供养老服务床位746万多张,城乡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改善,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三)文化旅游投资持续扩大,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迅

  速增长,推动文化及相关领域投资持续增长。2013—2018年,全国文化及相关领域服务业投资年均增长18.1%,其中文化艺术业投资年均增长10.5%,创新多元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正在形成。旅游经济持续繁荣,景区投资建设大步前进。2013—2018年,全国公园和旅游景区管理业投资年均增速高达27.8%。

  八、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形成,扩大再生产活力和动力增强

  改革开放前,全民所有制单位投资居绝对主导地位,其他主体投资比重较低。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各种市场主体的投资热情被激发,国有、集体、股份制、私营、外资等多种所有制投资“百花齐放”的格局逐步形成。2018年,我国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投资占28.6%,股份制经济投资占30.1%,私营个体经济投资占34.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占4.5%。2003—2018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民间投资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达22.4%,比全社会投资高2.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比由2003年的38.1%升至2018年的62.6%,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

  70年砥砺奋进,70年春华秋实。我国投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扩大再生产促进了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整个经济循环,为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合理扩大有效投资,持续优化投资结构,不断提高投资质量,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

  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趋优化,技术显著提高,实力明显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我国建筑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增长更加平稳,结构更加优化,技术更加进步,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又作出了新贡献。

  一、建筑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

  建筑业产值规模屡创新高,逐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行业。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进行,建筑业迅速发展,产值规模不断扩张,一次又一次突破历史高点。1952年,全国建筑业企业[1]完成总产值57亿元;1956年完成总产值146亿元,突破百亿大关;1988年完成总产值1132亿元,突破千亿大关,1998年完成总产值10062亿元,突破万亿大关;2011年完成总产值11.6万亿元,突破十万亿大关;2017年完成总产值21.4万亿元,突破二十万亿大关。2018年,全国建筑业完成总产值23.5万亿元,是1952年的4124倍,年均增长13.4%。

  建筑业增加值稳步增长,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70年来,伴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支柱产业地位逐步确定,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愈发明显,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突出。2018年,建筑业增加值达到6.2万亿元,是1978年的445倍,年均增长16.5%;占GDP的比重为6.9%,比1978年提高3.1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为8.2%,比1979年提高6.8个百分点。

  建设成就惠及社会,为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家建设的步伐,建筑业圆满完成了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基础建设工程,极大地改善了人民住房、出行、通讯、教育、医疗条件。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32.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7.3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39.2平方米。2018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万公里,是1978年的2.5倍,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2.9万公里以上。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4358万公里,移动通信基站648万个。全国建成普通高等学校2663所,是1978年的4.5倍。医疗卫生机构99.7万个,是1978年的5.9倍。

  建筑业企业创税能力显著增强,对财政的贡献更加突出。上世纪90年代“分税制”改革之后,建筑业企业上缴税金呈快速增长态势,税金总额和人均税额大幅提高。2018年上缴税收7624亿元,比1991年的43亿元增长了178倍,年均增速为21.2%;年人均上缴税收从403元增加到13703元,增长了33倍,年均增速为14%。2018年,建筑业企业缴纳税金占全国税收收入(扣除出口退税)的比重为5.5%,比1991年上升4.1个百分点。

  建设项目亮点纷呈,为“中国建造”品牌增添活力。70年来,随着中国建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三峡大坝、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水立方、上海中心大厦、华龙一号等一系列世界顶尖水准建设项目相继建成,成为“中国建造”的醒目标志。与此同时,建筑业积极拓展海外业务,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重大项目的规划和建设,着力推动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设施的互联互通,陆续建成了中缅原油管道、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大桥、蒙内铁路等设施,赢得了广泛赞誉,使“中国建造”品牌在国际上进一步打响。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超过6000亿美元,其中,2018年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7721份,新签合同额1257.8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2%;完成营业额893.3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52.8%。

  二、建筑业企业迅速成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据建筑工程部[2]编制的1952年企业单位目录记载,当年中国建筑业具有编号的企业仅有62家。上世纪50—7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建筑业企业数量稳步增加。1980年,全民和城镇集体所有制建筑施工企业6604家,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百倍以上。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迎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企业个数迅猛增长。2018年,全国各种类型建筑业法人单位已超过120多万家,其中有施工活动的具有建筑业企业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达到9.5万多家,是1952年的1539倍,年均增长11.8%。

  在企业数量成倍增长的同时,建筑业企业综合实力也得到明显提升:一是装备水平更加先进。2018年,建筑业企业自有施工机械设备总台数1104.5万台,是1982年的54.2倍,年均增长11.7%;年末自有机械设备总功率突破2.6亿千瓦,是1982年的8.7倍,年均增长6.2%;年末自有机械设备净值6246亿元,是1982年的50.2倍,年均增长11.5%。二是承揽工程能力明显增强。从签订合同额看,2018年,全国建筑业企业签订工程承包合同额达到49.4万亿元,是2002年的18.5倍,年均增长20%,年均增量达2.9万亿元。三是施工能力大大提高。2018年,全国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40.9亿平方米,是1980年的62.8倍,年均增长11.5%,年均增量达3.6亿平方米。四是企业家底更加殷实。2018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实收资本达到3.9万亿元,是1993年的48.2倍,年均增长16.8%;资产总计23.4万亿元,是1993年的62.9倍,年均增长18.0%;营业收入21.2万亿元,是1993年的66.6倍,年均增长18.3%;利润总额0.8万亿元,是1993年的124.5倍,年均增长21.3%。五是企业资质显著提升。2018年,全国二级及以上资质的总专包建筑业企业4.4万个,是2002年的3倍,占全部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个数的比重为46.0%,比2002年提高12.5个百分点。六是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根据2018年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发布的国际承包商250强榜单,有69家中国内地企业上榜,数量已连续四年居各国首位。上榜中国企业的国际营业额占比继续保持全球第一位,达到了23.7%,比第二名占比高9.8个百分点,比2017年提高2.6个百分点。上榜企业中,有3家企业进入10强,比2017年增加一家。此外,9大重点领域的10强榜单中,中国企业在8个领域榜上有名,并位居交通运输、电力等行业榜首。

  三、从业人员持续增加,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建筑业的健康平稳发展不断为社会提供新增就业岗位,成为稳定就业的重要力量。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建筑业有组织的建筑职工不到20万人,经过30余年的发展,1980年,建筑业从业人员增加到648万人。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推进,建筑业从业人员加速增长。2018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年末从业人员5563万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78倍,是1980年的8.6倍,1981—2018年年均增长5.8%;建筑业年末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为7.2%,比1980年提高5.6个百分点。

  在建筑业从业人员大幅增加的同时,人员素质明显提升,建筑师、高级管理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大批涌现。2018年,建筑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704.7万人,是1999年同类型人数的11.5倍,年均增长13.7%;工程技术人员占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2.7%,比1999年提高了9.7个百分点。劳动人员素质的提高,不仅有利于建筑设计水平的提升和工程质量的改进,还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升。2018年,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37.3万元/人,是1980年的84.3倍;人均房屋施工面积223.7平方米/人,是1980年的6.5倍;人均房屋竣工面积65.6平方米/人,年均增长3.5%。

  四、建筑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多业共同协调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

  新中国成立之初,建筑业行业比较单一。20年来,随着各行各业建设发展的需要,建筑业行业也向纵深发展,建设内容上逐渐发展出基建、冶金、有色、煤炭、石油、化工、石化、水电、水利、机械等建筑专业;建造流程上逐步向上游勘探设计和下游工程监理拓展;建设性质上形成房屋建造、土木工程、建筑安装、装饰装修统筹发展的局面。

  2018年,房屋建筑业企业4.3万个,占全行业企业个数的45.6%,比1993年下降20.9个百分点;完成总产值14.9万亿元,占全行业总产值的63.3%,比1993年下降2.3个百分点;从业人员3909万人,占全行业从业人员的70.3%,比1993年下降0.7个百分点。

  土木工程建筑业企业2.4万个,占全行业企业个数的25.0%,比1993年提高9.8个百分点;完成总产值6.3万亿元,占全行业总产值的27.0%,比1993年提高5.4个百分点;从业人员1126万人,占全行业从业人员的20.2%,比1993年提高1.0个百分点。

  建筑安装业企业1.3万个,占全行业企业个数的13.4%,比1993年提高3.2个百分点;完成总产值1.2万亿元,占全行业总产值的5.1%,比1993年下降4.6个百分点;从业人员262万人,占全行业从业人员的4.7%,比1993年下降3.6个百分点。

  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企业1.5万个,占全行业企业个数的16.0%,比1993年提高7.9个百分点;完成总产值1.1万亿元,占全行业总产值的4.6%,比1993年提高1.5个百分点;从业人员266万人,占全行业从业人员的4.8%,比1993年提高3.3个百分点。

  五、地区结构更加均衡,东部地区仍保持明显优势

  建筑业的发展与区域建设紧密相关。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业待兴。上世纪50-70年代,随着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建筑业在全国各地逐步发展起来。改革开放后,为充分发挥东部地区沿海的地理优势,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东部地区经济迅速崛起,地方建筑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之后,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地区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中部地区建筑业企业产值规模明显提升。

  2018年,东部地区建筑业企业4.3万个,占全部建筑业企业个数的45.2%;完成总产值12.6万亿元,占全部建筑业总产值的53.4%,比1982年提高14.3个百分点;从业人员2983万人,占全部建筑业从业人员的53.6%,比1982年提高20.2个百分点。

  中部地区建筑业企业2.2万个,占全部建筑业企业个数的23.1%;完成总产值5.5万亿元,占全部建筑业总产值的23.4%,比1982年提高5.0个百分点;从业人员1221万人,占全部建筑业从业人员的21.9%,比1982年提高1.1个百分点。

  西部地区建筑业企业2.1万个,占全部建筑业企业个数的22.1%;完成总产值4.8万亿元,占全部建筑业总产值的20.2%,比1982年下降3.3个百分点;从业人员1215万人,占全部建筑业从业人员的21.8%,比1982年下降5.8个百分点。

  东北地区建筑业企业9127个,占全部建筑业企业个数的9.6%;完成总产值6906亿元,占全部建筑业总产值的2.9%,比1982年下降16.1个百分点;从业人员144万人,占全部建筑业从业人员的2.6%,比1982年下降15.5个百分点。

  六、所有制结构趋于多元,企业活力不断增强

  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建筑业企业基本是清一色的国营建筑公司。改革开放后,在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指引下,建筑业企业所有制呈现多元化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形成了国有、集体、股份制、私营、港澳台、外商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格局,并在后续发展中不断优化,各类企业平等竞争,活力不断增强。

  2018年,全国建筑业企业中,国有企业3080个,占全部建筑业企业比重仅为3.2%,比1996年减少6029个,占比下降18.8个百分点;年末从业人员428万人,占全部建筑业企业比重为7.7%,比1996年减少428万人,占比下降32.6个百分点。

  集体建筑业企业2430个,占全部建筑业企业比重为2.5%,比1996年减少2.7万个,占比下降67.7个百分点;年末从业人员131万人,占全部建筑业企业比重为2.4%,比1996年减少1040万人,占比下降52.8个百分点。

  股份制建筑业企业2.2万个,占全部建筑业企业比重为23.1%,比1996年增加2万多个,占比提高19.2个百分点;年末从业人员1865万人,占全部建筑业企业比重为33.5%,比1996年增加1805万人,占比提高30.7个百分点。

  私营建筑业企业6.7万个,占全部建筑业企业比重达到70.6%,比1996年增加6.7万个,占比提高69.3个百分点;年末从业人员3113万人,占全部建筑业企业比重为56.0%,比1996年增加3105万人,占比提高55.6个百分点。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建筑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奋进新时代,迎接新挑战,开启新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不断推动建筑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消费市场日益强大

  流通方式创新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消费领域发生历史性巨变,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流通方式创新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逐步显现。消费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优化调整,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一、内贸流通体制改革成绩斐然,消费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

  (一)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逐步显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商品市场发展大体经历了资本主义旧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公有制商业的建立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市场快速发展和加速扩张等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国有经济快速发展,打破了公有制商业“一统天下”的局面,流通领域呈现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1952年我国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占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占比超过90%。而2018年我国流通领域主要行业——批发和零售业中限额以上国有企业数量仅占该行业限额以上企业总数的1%左右,销售额约为该行业限额以上单位全部销售额的3%;私营企业数量占该行业限额以上企业总数的比重超过60%;港澳台投资和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占比为15%左右。经过长期的市场培育和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商品流通体系日益完善。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持续增强。国内商业作为我国开放最早、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领域之一,已逐步形成主体多元、方式多样、开放竞争的格局,市场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完善。总体来看,我国商品价格形成过程主要分为计划经济时代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和20世纪80年代“调放结合”“价格双轨制”“价格闯关”,以及放开价格、完善机制等几个阶段,基本实现了从政府定价向市场机制定价转变。20世纪90年代有关部门颁布了新的价格管理目录,放开了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当前97%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实现市场调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逐步显现,为消费市场较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消费品由数量短缺向供给充裕转变,零售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生活资料类商品由短缺匮乏、种类单一向供给充裕、品种繁多转变,居民消费由基本生活型向发展享受型转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生活资料严重短缺,农副产品以统购统销为主,消费品实行调拨分配,大多凭证定量供应,市场处于全面紧张状态。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为国内市场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消费需求强劲,购销活跃,消费总量持续扩大。2018年限额以上单位粮

  油食品饮料烟酒、服装类商品零售额分别为19689亿元和13707亿元,分别是1952年食品和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的133倍和270倍,年均分别增长7.7%和8.9%。2018年末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拥有量分别为121.3台、97.7台和100.9台,而1981年分别仅为0.6台、6.3台和0.2台。

  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52年的277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380987亿元,年均增长11.6%。其中“一五”至“五五”时期年均增长7.6%,“六五”时期年均增长15.0%,“七五”时期年均增长14.0%,“八五”时期年均增长23.3%,“九五”时期年均增长10.6%,“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1.8%,“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18.1%,“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长13.8%,2016—2018年年均增长约10%。

  (三)经济发展方式从投资驱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换,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

  随着消费市场持续较快增长,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2018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2%,比1952年和1978年明显提升。消费成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在行业增加值方面,与居民消费紧密相关的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增强。1953—2018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年均增速超过10%;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18年达到9.4%。

  在就业方面,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逐渐成为吸纳城镇就业和承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力军。2017年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私营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中批发和零售业年末从业人员超过1.3亿人,是1952年零售商业机构的全部从业人数的18.8倍,年均增长约4.6%;2017年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私营单位和个体户中住宿和餐饮业年末从业人员超过2700万人,是1952年餐饮业机构的全部从业人数的18.7倍,年均增长约4.6%。

  二、消费结构逐步优化,升级类商品和服务消费快速增长

  (一)城乡市场协同发展,区域结构优化重塑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10.6%。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和城镇化率稳步提高,城乡消费品市场均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一方面,城市人口增多必然带动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消费需求增加和消费升级,对消费快速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和消费环境持续优化等多因素带动下,城镇消费品市场保持较快增长。2018年我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25637亿元,是1952年的2593倍,年均增长12.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1952年的45.4%提高至2018年85.5%。另一方面,为解决我国消费品市场发展进程中城乡不平衡等问题,国家在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消费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等方面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增强了农民的购买能力和消费意愿。同时,城乡统筹、以工补农、以城促乡等新农村建设政策措施的出台使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的实施以及近年来电子商务等销售渠道向农村地区下沉,极大地改善了农村流通状况和消费环境,为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2018年我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5350亿元,是1952年的366倍,年均增长9.4%。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明显加快,乡村市场占比逐年提高。2013—2018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1.8%,增速比城镇消费品零售额高2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占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2012年13.2%提高至2018年14.5%,占比提升1.3个百分点。

  在城乡结构不断改善的同时,地区发展向总体均衡转变。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等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不同地区之间的消费品市场发展速度和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带动了我国部分地区的消费增长。2018年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是1952年的1484倍、1466倍、1387倍和806倍,年均分别增长11.7%、11.7%、11.6%和10.7%。从各区域占比情况看,呈现出东部地区先行发展、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后期跟进的态势。东部地区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1952年的47%左右逐年提升,至“十五”末期的2005年达到最大值54.3%,从“十一五”时期开始逐年回落,至2018年为51.4%。与之相应,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分别由1952年的27.2、28.9和33.4个百分点,扩大至2005年的34.9、37.3和45.2个百分点,而2018年分别缩小至29.8、32.7和43.2个百分点。

  (二)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消费升级类商品快速增长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居民商品消费主要以满足吃、穿等基本生活需求为主。在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以及消费观念转变的带动下,居民消费从注重量的满足转向追求质的提升,消费结构不断改善。从商品类别看,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消费品零售额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明显下降,反映消费升级的耐用品类消费品占比提升。一是吃、穿等基本生活类商品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明显降低。2018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销售类值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占比分别为14.5%和10.1%,分别比1952年食品、服装类商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降低39.1和8.3个百分点。2018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4%,比1978年下降35.5个百分点;全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比1957年下降35.6个百分点。二是部分耐用品消费增长较快。2018年汽车类商品零售额为4.2万亿元,比1998年增长超过150倍,近20年来年均增长速度近30%。2018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超过2.4亿辆。汽车销售快速增长的同时,车型结构不断优化。代表汽车消费升级方向的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和新能源汽车销售增势强劲。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8年,我国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销售近1000万辆,占全部乘用车销量的比重超过40%;新能源乘用车销售超过100万辆,比上年增长60%以上,增速明显高于狭义乘用车,而且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三是信息消费快速增长。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率逐年提高,以手机、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产品消费实现了从无到有、从零星到普遍的跨越式发展。2018年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达到4372亿元,2000—2018年年均增长29.3%。2018年末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和计算机数量分别达到243部和73台,分别是2000年的12.5倍和7.5倍,2001—2018年年均分别增长15%和11.9%。另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2018年我国移动电话总数达到15.7亿户,比上年净增近1.5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12.2部,全国已有24个省(区、市)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每百人100部。

  (三)消费结构转型调整,服务消费快速增长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和市场供给端的长足进步,消费热点由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需求的实物消费向体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服务消费转变。大众

  餐饮、文化娱乐、休闲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生等服务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服务消费市场总体规模持续扩大,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0年的20%左右增加到2018年的52.2%。

  在餐饮消费方面,国家鼓励发展大众化餐饮、优化餐饮业营商环境以及减税降费等政策效果在各个时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显现,餐饮行业发展方式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我国餐饮市场保持较快增长。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餐饮收入超过4万亿元,是1952年的3029倍,年均增长12.9%,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高1.3个百分点;餐饮收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由1952年的5.1%提升至2018年的11.2%。

  在旅游消费方面,居民出行方式多样化程度不断提高,旅游市场环境日趋改善,相关消费需求旺盛。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人均出游已达4次,国内旅游人数超过55亿人次,是1994年的11倍,年均增长10.3%;国内旅游收入超过5万亿元,是1994年的50倍,年均增长17.7%。据测算,2017年全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37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8%,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1.9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4.5%,比上年提高约0.1个百分点。分行业数据来看,旅游出行服务、旅游餐饮服务、旅游娱乐服务增长较快,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5.3%、15.1%和17.2%。

  在文化娱乐消费方面,相关市场建设不断完善和市场供给能力日益增强等因素带动文化消费持续增长。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统计,2018年我国有线数字电视实际用户超过2亿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9%,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3%。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18年生产故事影片902部,科教、纪录、动画和特种影片180部,总票房超过600亿元,比1991年增长超过25倍,年均增长约12.7%。2012年以来我国电影市场规模稳居世界第二,特别是国产电影市场发展良好,产量稳中有升。从2013年起,国产电影市场份额均保持在50%以上,其中2018年超过60%。

  三、流通方式加速创新,市场供给多元发展

  (一)市场建设成效显著,流通渠道不断拓宽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市场主体数量大幅增长,从业人员大量增加,对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起到积极作用。2018年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和个体经营户数超过4000万个,是1957年的近20倍,年均增长约5%。另外,经过几十年的培育和发展,商品交易市场已成为日用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重要集散地,在活跃商品流通、方便居民生活、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国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数量由2000年的3087个增长至2018年的4296个,摊位数由212万个增长至318万个,营业面积由8262万平方米增长至近3亿平方米,年均分别增长1.9%、2.3%和7.3%。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传统“生产—分销”模式转型创新的同时,体现绿色发展理念的旧货专业市场快速发展,成为传统商品生产和流通渠道的重要补充。以二手汽车为例,2018年全国亿元以上二手车交易市场超过80家,成交额超过2000亿元。另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2018年全国共交易二手车1382万辆,大约是新车交易量的一半,同比增长11.5%;二手车交易额大约是新车的五分之一,超过8000亿元。从近几年发展趋势看,二手车交易量逐年增加,2012—2018年的平均增速超过10%,我国二手车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二)市场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小微企业成为重要支撑

篇九: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成就

  

  【议论文】

  201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日。如今,中国已经迈入新的阶段,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感召下,迸发出极大的热情和力量,正在努力实现中华人民的全面崛起。大家创业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辉煌成就3篇供大家参考选择。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辉煌成就1一、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世纪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二、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联合国需要中国。联合国是以自己的普遍性而自豪的,然而,不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不在联合国里,联合国有什么普遍性可言。

  世界面临着众多的问题,需要联合国发挥作用。如果联合国缺少中国这一块,显然在应对世界上大的问题时缺少了有力的支撑。

  三、载人航天

  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实现了工程第一步任务目标。神舟七号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掌握了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关键技术。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和神舟九号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突破和掌握了自动和手动控制交会对接技术;神舟十号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航天运输系统进入定型阶段。

  四、港澳回归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结束了英国在香港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结束了葡萄牙在澳门442年的殖民统治。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怀抱,大大推进了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五、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该路东

  起青海西宁,西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

  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已于1979年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

  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拉萨,全长1142公里。其中新建线路1110公里,于2001年6月29日正式开工。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运营。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辉煌成就27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7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2017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的70岁生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国像一只巨龙一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

  那时的中国,民生凋敝,经济严重落后,国家事业百废待兴,政府和人民面对一个满目疮痍的中国面孔,并没有畏缩,勇往直前,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许多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开始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它成为我国工业化的起点。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是极低的,当时的中国人民依旧生活在极端贫穷之中。

  光阴如水,岁月如梭。时光来到了2017年,打开电视机,收看着中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落成的新闻,又是一个重大成就,我开始浮想联翩,想起了祖国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想起鸟巢,想起了奥运健儿们的英姿……。想起祖国接连成功发射了神州七号、八号载人航天飞船,想起太空,想起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航天领域举足轻重的一员,想起改革开放整整三十年里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年均10%的增幅,想起中国国力,想起新中国成立的这一甲子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不断地提升,想起新中国历史,想起我们的共和国已经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

  回顾过去,我们豪情满怀;放眼未来,我们信心百倍!让我们团结起来,共同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更加富裕辉煌!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辉煌成就31.1956年7月13日,党的八大召开前夕,一辆墨绿色的汽车从第一汽车制造厂总装配线上开了下来,被命名为“解放牌”。从这一天起,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结束了。

  2.1963年,著名外科医生陈中伟成功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断肢再植手术,被世界医学界称为“断肢再植的奠基人”。

  3.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经过六年多的努力,获得了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结晶,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

  4.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5.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6.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7.2003年10月15日,“神五”发射成功。

  8.2005年,“神六”、“神七”相继发射成功。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辉煌成就

  建国70年来的辉煌成就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演讲稿

  新中国成立70年回放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

  新中国成立70周年诗歌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祝福语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变化

  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论文

  新中国成立70周年资料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历史

  新中国70年的伟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章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素材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感想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画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内容

  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果

  全文结束

相关热词搜索: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 庆祝 成就

版权所有:学富范文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学富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学富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10062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