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设备维修质量保证措施2篇

时间:2023-06-02 19:20:06  阅读:

篇一:设备维修质量保证措施

  

  维修管理及其质量控制措施

  维修管理是指在设备出现故障或需要保养时,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保证设备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转。其主要目的是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和维修成本,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维修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设备维护计划、设备维修记录、维修工作安排、维修工具调配、维修人员培训等。在维修管理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维修工作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维修过程控制措施

  维修工作中,需要采取一系列过程控制措施,以确保维修工作同标准要求相符合。主要措施包括:

  1.作业指导书的制定,包括维修作业步骤、维修时间、维修人员、维修工具等细节内容。

  2.进度监测:为确保维修工作按计划进行,需要采用进度监测措施,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发生的问题。

  3.质量控制:维修工作中,需要严格按照质量标准操作,确保维修质量符合要求。

  4.问题解决:如果在维修过程中出现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解决,避免影响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培训控制措施

  为确保维修人员具备丰富的维修经验和技术知识,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培训控制措施,以提高技术技能和工作水平。主要措施包括:

  1.内部培训,建立定期的内部培训机制,设立专门的培训部门,制定培训计划,以帮助员工逐步熟悉业务和提高技能。

  2.外部培训,建立外部培训机制,优秀员工可以参加各种培训课程,以提高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

  3.资料和信息的培训,定期发布行业资讯和技术信息,为员工提供新的技术和知识,以提高维修能力。

  4.培训质量评估,定期对员工进行综合能力评估,为员工量身定制培训计划,以提高维修水平。

  三、质量检测措施

  1.检查记录的规范化:明确维修检查的目的和内容,确保检查记录清晰、规范。

  2.标准检测流程:建立标准检测流程,确保质量检测的过程符合标准和要求。

  3.操作规范化:制定操作规范和标准化操作流程,以确保维修工作可以规范操作和输出。

  4.精细化维修: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工具,进行内部维修,保证设备跟工具最大程度的完好无损。

  总之,维修管理的质量控制措施是维修过程中必须要采取的措施,它能够有效提高维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篇二:设备维修质量保证措施

  

  设备安装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保证体系

  我公司按照ISO9001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进行质量管理,在本项目中建立由项目经理为领导小组组长的“质量管理体系”,覆盖各要素、各职能部门,一切以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管理模式。

  1.1、工程资料文件管理

  1、加强对文件和资料的管理工作,使质量体系文件和资料处于受控状态,确保与质量体系有关的所有场所的文件和资料都是有效版本,防止使用作废文件。项目资料员在接到文件后,送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阅读之后签署意见,并决定该文件的学习或传阅的科室及人员范围,由资料员送各相关人员传阅。各相关业务人员认真学习文件内容,并在上签名,由资料员统一进行归档管理。

  2、对项目文件资料进行有效性标识。对已作废的文件和资料加盖“作废”章予以标识,作废的文件资料禁止在施工中使用。在资料员处保存质量体系文件、上级和单位发文以及各种技术资料,项目其它人员如需借阅,应办理借阅手续。

  3、对施工中发生的设计变更和洽商,各专业人员应及时交资料员一份,由资料员下发图纸变更通知,所有相关的图纸持有人均应在图纸上进行更改标识。

  4、首先要明确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编目、查阅、归档、保存期限和处理等活动,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质量记录应根据过程性质、业主和上级有关要求确保保存期,贮存应符合安全、防火、防潮、防虫、防丢失、损坏和变质的要求。需要归档的逐级上交归档,并办理移交手续。

  1.2、采购控制

  1、对材料、半成品、工程设备、建筑成品在接收、施工、安装、交付的各个阶段,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标识,使它们易于识别,防止不同类型的产品混淆。实现其可追溯性,也就是保证能清晰地反映原材料、购配件等的使用部位,以及成品质量形成所使用的材料。

  2、项目材料员在采购物资时,要求供应商及时提供材质证明文件,材质证明文件不是原件,应由物资公司加盖公章。

  3、用于产品标识的标牌应该安装牢固,并插、挂、放在明显的位置。由设备物资部负责标牌的填写、安放及维护。

  4、每道工序完成后的工程质量检验批验收表、隐蔽工程检查记录、预检记录、试验报告等,应与工程同步及时填写,并应做到签字齐全。

  5、通过各种质量验评表的签认,实现对施工质量责任的可追溯性。

  6、要进行下一道工序只有经过专业工程师签认后说明它是合格品,才可进行施工。

  1.3、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

  1、项目经理负责根据《工程项目管理制度汇编》的规定,组织人员建立健全项目部的各项管理制度。项目经理根据《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组织编制质量计划,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各专业工程师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上报审批。技术负责人根据工程进展实际情况对质量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及时修订以更好地发挥其指导施工生产的作用。

  2、各专业工程师要熟悉图纸,了解规范要求,按《技术交底制度》进行逐级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项目各业务口、施工队有关人员进行全面的交底工作,指定专人作会议记录,整理后下发各与会人员。项目开工前技术负责人结合施工图纸向技术员、质检员、工班长等人说明图中要求的施工重点和做法。

  3、各专业工程师交底是各级技术交底的关键,向施工队工班长反复细致的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并做交底记录,由责任人员签字。技术交底应从材料要求、主要机具、作业条件、操作工艺、质量标准、成品保护、应注意的质量问题等方面进行详细交底。对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的施工,由项目部专业工程师制定作业指导书,报项目经理审批后,由施工班组具体实施。

  4、为了确保施工质量,要做到方案先行,在各分项工程施工前,项目经理应组织各专业工程师制定出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作业指导书。

  5、技术负责人负责落实技术岗位责任制和技术交底制,每道工序前进行技术交底并填写“技术交底记录”。

  6、在施工过程中,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联检制度,施工队质检员对每道工序自检合格后,填写自检表,经相关工班长签认后,由项目质检员复查,项目部质检员检查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监理工

  程师验收合格后才可以进行下道工序。不合格的工序进行返工,再次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7、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由各专业工程师负责,按本质量计划“文件和资料的控制”部分的规定,及时传达到各业务口及相关施工队。

  8、特殊工艺和关键工序具体施工由技术负责人选派经过专业培训、有上岗证者进行施工,施工中按专业工程师提供的施工方案或技术交底进行作业。专业工程师应对工艺操作过程、措施及材料、设备状态等进行认真记录,并填写“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施工记录。

  9、隐蔽工程项目质检员检查合格后,由专业工程师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报请业主或监理工程师验收。业主或监理工程师在验收记录上签字后,方可继续施工。对施工中出现的不合格品按本质量计划“不合格品的控制”部分执行。

  10、项目经理应加强对分包商的管理工作,项目技术部履行验证责任,在该项分包工程完工后及时向分包商索取相关工程技术资料。项目部应制订针对分包单位详细的管理制度,对分包管理、专业分包工序及交叉施工的协调、质量控制、验收、资料的移交、安全文明施工、保修等方面加以明确的规定。

  11、对工程验收交付后出现的由于施工造成的质量问题,及时做出修缮,履行合同要求的维修工作,满足业主的要求。

  12、质检部接到业主或用户对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反馈或工程回访时发现工程质量问题后,根据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记录,会同项

  目部的技术工程师、质检人员到现场对工程质量问题进行复查。技术负责人根据复查情况拿出处理意见,在征得业主同意后,上报单位工程部。

  13、项目部根据单位工程部下发的“维修通知单”组织施工,在维修施工过程中如发现疑难问题,由技术负责人进行指导,协助解决。

  14、发生一些轻微的质量问题,业主反映到项目部,项目经理应根据合同组织有关人员及时处理。

  1.4、检验和试验

  1、通过对本单位所采购的或业主指定的产品进行检验和试验,保证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投入施工生产。在接收与工程质量有关的所有物资时,都应先进行验证工作。包括观察外观质量,检查产品的标牌、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购买要求,清点合格证与随货材料附件是否齐全、正确,计量或点验产品数量。验证工作由材料员、保管员、专业工程师、质检员负责。

  2、设备物资部负责收集、整理进场物资的合格证、试验报告。专业工程师需要检查时,保证及时提供。通过检验和试验判定施工生产是否符合设计、规范和国家检验标准的要求,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合格,以便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避免不合格品流转到下一道工序,确保工程质量满足合同要求。

  3、由质检员根据国家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对分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评定,并填写“工程质量检验批验收表”。质检员按时填写当月质量报表,并及时上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和项目经理。在施工过程中,各道工序的质量检验、“三检制度”的落实,由专业工程师负责。

  4、最终检验和试验的各项记录,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各业务口收集整理。最终试验由项目专业工程师组织并按要求填写试验报告。

  1.5、检验和试验状态

  1、对施工生产中各阶段所采购的产品和工程施工过程产生的半成品、成品都应按规定的方法标明其检验和试验状态,确保只有经检验和试验合格的产品、半成品和成品才能使用、转序和交付。

  2、凡是需要进行检验和试验的产品、工序、转序或竣工交付时都标明其状态,检验和试验状态一般分为四种:

  (1)产品未经检验或待检的;

  (2)产品已经检验但结果未出尚待判定的;

  (3)产品通过检验合格的;

  (4)产品经检验判定为不合格的。

  3、物资检验状态的标识由保管专员负责,须复试的产品的试验状态标识由试验员负责。一般产品在进场验证合格的情况下,由保管专员在状态标识栏中填写“合格”。须复试的产品经复试合格后,由试验员在状态标识栏中填写“复试合格”。

  4、注意保护标识,防止标识涂改、丢失而造成不同状态产品的误用,对标识用的标牌进行严格管理,标牌、记录中的填写由专人负责,不得由他人代签。各项记录内容填写完整,签字齐全。只有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为“合格”的产品才能发放投入使用。

  1.6、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

  1、过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计量器具的有效性,确保检验和试验结果正确无误。

  2、对于强制检定设备、计量器具由项目计量员根据《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定期向法定计量检定机构送检,对于非强制检定的设备、计量器具,由使用部门有校准资格的人员,按单位自检规程进行校准,并做好校准记录。建立项目计量设备台帐,设备领用人办理领用手续,保证计量设备的维修、保管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员。

  3、建立计量设备技术档案,每台计量设备应具备说明书、台帐、出厂合格证、历次检定合格证明书。合格证应一式两份,原件存档,复印件存于计量仪器盒内。

  4、有关设备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后,设备可调部位的封印不得私自乱动,如发现封印被破坏,应由计量员贴上红色标签,立即停止使用,并且对原先计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复查、评定,形成书面性结论。发现原先计量结果有问题,由技术负责人及时上报单位技术部门,共同研究处理措施。

  5、对设备的维修由具有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的单位进行。维修结束,维修单位出具修理合格证,项目资料员将修理记录作为技术档案保存。设备在停用期间由领用人负责保存在干燥、通风的房间内,周围无磁场、无震动、不受潮。设备在搬运过程中,小心轻放,避免振动。设备的操作人员经过培训,持证上岗。在使用时,应注意对仪器设备的保养和保护。

  1.7、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1、以项目经理为代表的最高管理层,将始终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率领全体员工,确保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得到确定,转化为要求并予以满足,达到顾客满意。

  2、由项目部通过媒体信息、产品实现策划等途径,了解顾客明示和隐含的要求。由综合办对在建和交付的工程项目的产品实现和服务过程了解当前顾客的明示和隐含要求。

  3、对顾客要求通过施工承包合同进行转化,通过贯彻执行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产品实现过程来实现并达到顾客满意。

  1.8、监视和测量

  1、对采购的产品进行检验和试验,防止未经检验和试验或经验证不合格的产品投入使用或转入下道工序,确保向业主提供满足合同要求的合格产品。

  2、为保证监视和测量质量管理体系所有过程的运行有效性,由项目部对过程进行跟踪监视和测量,过程包括:产品施工过程,物资采购过程,检验、测量和试验过程。

  3、产品施工过程监视及测量:首先由技术负责人根据施工规范、施工工艺并结合现场情况编制技术交底,审核后下发工程部,工程部依据技术交底对施工队进行书面交底及口头交底,施工过程中跟班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当时解决不了,与技术人员协商解决;质检员随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出具质量整改通知单,责令施工队进行整改,并根据质量整改通知单上的复查时间进行复检,未按时整改完成,对施工队进行经济处罚,以引起重视。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前,经质检员检查合格并报监理检验合格后才能实施。

  4、监视和测量的方法有:开展业务检查、审查审核报告、分析不合格报告、找出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整改。某个过程的活动未达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策划的结果,应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

  1.9、信息沟通

  1、甲方、监理、施工方参加定期质量安全巡检,对出现的问题形成记录,分发各相关部门,分不同情况,分别在3到5天内整改完毕。

  2、按时参加监理例会,甲方工程例会,征询甲方、监理、设计对本工程目前质量、进度的意见,将意见汇总整理下发各相关部门,有关总包的立即整改。

  3、国家、地方、行业新发布的标准、规范、条例及时购买,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学习,并定期进行考核,了解大家对规范、标准的掌握情况。

  4、组织现场技术工程师及施工队有关人员对正在施工的各分项工程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施工队下发质量整改通知单,各工长督促施工队进行整改,质检工程师根据要求时间进行复检。

  1.10、合同的管理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包括顾客规定的要求,交付及交付后的要求,规定用途的要求,法律法规的要求等,项目部通过与业主沟通、合同评审、洽谈等各种方式进行。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

  1、项目部协助项目领导召集相关部门对工程项目的招标文件、合同或口头订单进行评审。

  2、依据评审结果对招标文件、合同进行修订,继而实施。

  3、当产品要求发生变更时,应进行合同修订评审,项目部相关部门根据修订内容提出评审意见。合同修订结果给各部门分发。

  1.11、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根据质量管理体系各项活动及人员能力的要求,选择能胜任的人员,包括外部劳务和供方人员,人员的能力通过其教育、培训、技能和工作经历、经验来决定。

  2、基础设施:项目部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设施,由各部门根据需要,报请项目部领导批准配备并建立台帐。项目部负责项目部机械设备的确认、使用和管理等情况的检查。项目设施包括临时工作场所和设施,办公用房、办公设备、计算机及其软件、施工机械车辆、通讯设备、水电汽资源等。

  1.12、产品防护

  1、分项工程、分部工程或单位工程经检验和试验后,采取适当的成品保护和隔离措施,确保工程按合同质量要求交付业主。

  2、根据技术部提供的成品防护、保护措施对工程半产品、成品防护、保护工作统一布置安排落实。技术负责人对施工现场的成品防护、保护工作进行检查。工程核验前,应确保工程处于被防护状态。

  3、工程竣工交付期间由项目经理安排专人负责对各施工面进行

  看护,值班看护人员填写“工程值班检查记录表”,发现丢失、损坏情况应及时呈报工程部搬运、贮存。

  (1)避免产品在搬运、贮存过程中丢失、损坏和变质,确保产品能够保质保量的投入施工生产。

  (2)搬运人员在搬运中要注意保护产品不受损坏并应注意搬运人员安全和大型机械的正确操作。对超长超重或具有特殊要求的构件、设备,在搬运前由技术负责人编制搬运方案,项目部相关人员对搬运过程进行记录,产品就位时,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性能检测,将结果上报技术负责人。搬运过程中应注意保护产品标识,防止丢失或涂抹。对搬运过程中发生的丢失、损坏、变质的产品,由保管员或材料员及时作好记录。

  4、施工现场产品堆放要在施工平面图中予以明确规定。库房做到防雨、防潮、防火、防盗。保管员对进场和入库产品要严格进行数量、质量的验证工作,保证入库产品数量准确、质量良好。建立入库/出库记录。对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由保管员按本质量计划“不合格品的控制”部分执行,并单独存放和标识。保管员对入库产品应填写入库单,保存入库记录,对产品堆码应做到布局合理、牢固安全。

  5、保管员对库存产品建立库存及各类材料明细帐,做到贮存记录准确、完整,保证帐、卡、物相符。保管员应对库存产品坚持永续盘点和不定期抽查。对超过贮存期限或因其他原因发生质量问题的产品,保管员应及时上报设备物资部主任。对贮存过程中发生丢失、损坏、变质的产品,由保管员及时作好记录,填写“丢失、损坏、变质

  产品记录表”,上报设备物资部主任。

  6、产品的发放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产品发放时,保管员应以专业工程师开具的限额发料单为依据,并负责登帐记录。产品发放过程中,保管员要执行帐、卡、物的“三检查”、“三核对”制度,防止漏发、错发现象的发生。产品发放过程中如出现无发料凭证或凭证中标识追溯性不明的,保管员有权拒绝发料。

  1.13、记录管理

  1、为有追溯性要求的场合和采取纠正及预防措施时提供证实,向业主、企业领导及第三方认证提供重要依据。

  2、各项质量活动由哪个岗位负责见项目岗位分工一览表以及各岗位人员职责分工。各业务人员开展工作,留下记录一定要按照国家规范及当地市相关规定去做,执行公司《质量体系程序文件汇编》的相关规定。

  3、项目各种质量记录的标识、编目、归档工作由项目资料员统一负责,执行单位《记录管理程序》。质量记录管理总的要求是分类存放、编目清晰、便于查阅。项目的质量记录清单见附录。

  4、质量记录不办理借阅。单位内部人员可查阅质量记录,但需经项目经理批准。禁止私自复印摘抄,如确需复印摘抄作为有效记录,需经项目经理批准,由资料员审核无误后加盖受控章,方为有效的质量记录。质量记录作为产品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保存完好、标识清晰、易于检索和追溯,并在合同有要求时提供给业主或其代表查阅。

  5、竣工资料实行逐级移交、逐级归档。在工程竣工后一个月内,技术负责人组织专业人员将竣工资料整理到位,报送单位技术部审核,审核合格后转送单位档案室归档保存。

  6、需交业主的工程技术资料按当地市有关规定执行,及时移交给业主。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检查记录由项目经理部各专业工程师或质检员定期上报单位技术质检部。质量记录作为产品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保存完好、标识清晰、易于检索和追溯,并在合同有要求时提供给业主或其代表查阅。

  1.14、培训

  1、项目经理不定期的组织相关人员学习《质量手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汇编》及项目《质量计划》。对施工队的质量教育由技术负责人组织,专业工程师、质检员参加。建立施组学习制度:技术负责人定期组织项目各业务人员学习《施工组织设计》,切实将《施工组织设计》做为指导施工的纲领性文件。

  2、项目专业人员及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安全员负责统一填写“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登记表”。安全员处保存一份上岗证书复印件。

  1.15、数据分析

  1、为了项目部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识别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机会,项目部在内部的监视和测量过程、产品实现过程、与业主和供方沟通有关的过程中,收集与产品要求符合性、顾客满意程度、运行能力等有关信息,并定期对数据加以分析,提出关于业主满意度、产品要求符合性等,为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信息。

  2、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数据分析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为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提供以下信息:

  (1)顾客满意程度的现状和趋势;

  (2)产品要求的符合性;

  (3)过程、产品的特性及变化趋势。

  1.16、不合格品的控制

  1、通过对不合格品进行及时处理,以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安装或转入下一道工序,保证施工中不使用不合格品,保证工程成品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2、外部进入的不合格品通过保管员在用于产品标识的标牌上标明“不合格”字样来实现标识。在进行产品的进货验证、进货检验和试验后,如发现不合格品,由材料员进行标识、隔离和填写不合格品记录表,并填写不合格品报告。成品进场复试出现不合格,试验员应及时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并上报技术负责人。

  3、在产品贮存期间发现的不合格品,由保管员进行标识、隔离和填写不合格品记录表,并填写不合格品报告表上报设备物资部主任。

  4、在施工现场发现的不合格品由专业工程师进行标识、隔离、填写不合格品记录表,并填写不合格品报告表报设备物资部主任处。

  5、工程施工中产生的不合格品的标识和隔离:

  (1)

  对工程施工中经试验出现材料不合格现象,由试验员及时填写不合格品记录表和不合格品报告表上报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通知相关施工人员暂停作业。

  (2)

  对工程施工中出现的检验工序不合格由专业工程师或质检员及时填写不合格品记录/报告表或不合格品评审处置表上报技术负责人(对于细小的轻微不合格品可由专业工程师或质检员直接处理),并通知操作者和下道工序的施工者,避免不合格品转序。

  (3)

  对于工程竣工核验时发现的不合格,由技术负责人指定专人进行标识,并组织各专业工程师进行专题分析,制定处理措施。

  6、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

  (1)

  对购进的不合格品,如不能降级使用或改做他用,由设备物资组立即做退货处理。对业主提供的产品,发现不合格品时,由技术负责人向业主提出退货请求,进行退货处理。

  (2)

  由于本工程的质量目标高,施工过程中不允许出现不合格项,对工程施工中出现的不合格品,经评审后,一般采取返工处理措施,使过程质量达到优良,保证最终产品满足规范要求。

  (3)

  对不合格品的处置意见,由项目专业工程师或质检员负责组织落实。对不合格品的返工,要在评审处置记录表上作好检查结果记录。

  1.17、纠正和预防措施

  1、本工程施工生产中发生一般或严重不合格品,技术负责人主持对不合格品的返工处理,并组织责任人员学习单位技术部门下发的纠正措施,从根本上消除产生不合格的原因。

  2、针对质量通病以及其它经常出现的轻微不合格品,由专业工程师负责收集不合格信息,制定纠正措施,填写纠正措施制定记录,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后,下发纠正措施实施通知单,安排实施。技术负责人对纠正措施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预防措施:

  (1)对于一些可预见的质量问题提前编制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2)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各业务口不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议,从质量体系、产品进场、过程的检验和试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影响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分析出项目哪些方面存在潜在的不合格缺陷,从而制定出预防措施,并有针对性地落实到人加以预控。

  (3)认真组织各专业间的图纸会审,对由于设计原因可能导致产生不合格品时,由项目总工向设计院提出设计变更要求。

  (4)针对本项目质量预控重点建立QC小组,在施工队选择、方案制定、资源配备、施工组织、施工配合、过程质量控制与监督等各方面重点控制,有组织、高效率地将质量控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确保施工质量。

  2、质量保证措施

  2.1、安装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

  2.1.1、施工准备过程质量控制

  1、项目部组织人员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总进度、设备进场计划。

  2、建立安装施工项目组织机构,集结施工队进场,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教育。

  3、物资准备。

  4、组织安装施工图纸会审及安装项目技术交底,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

  2、检查工程规范、技术资料使用的有效性

  (1)控制施工设计图纸的有效性。

  (2)控制设计变更与设计图纸的一致性。

  (3)保持施工所用规范的有效性。

  (4)建议和组织编制无验收规范和质量标准分部分项工程的立法工作。

  3、图纸会审

  (1)组织有关专业工程师仔细阅读纸图,发现图纸中出现的疏忽缺陷、尺寸不足、交代不清等问题,提出书面意见;

  (2)组织各专业的工程师会审图纸,着重对各专业图纸之间存在的矛盾提出书面意见;

  (3)组织各单位参加图纸会审,严格执行有关图纸会审的要求;

  (4)认真执行图纸会审程序。

  4、严格审查、控制工程所需原材料、构配件的质量

  (1)严格执行原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程序,按有关规范、标准进行检验。

  (2)原材料进场后,应会同监理工程师对进场材料按有关规定现场取样送检。若对供应商的质量证明文件存在疑问时应组织复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施工机械进场审查

  (1)施工机械进场安装,需审查进场机械是否与提交的机械使用计划相一致。

  (2)审查进场机械的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等可以证明其可靠性的文件,保证安全施工及施工质量。

  (3)经常地对进场机械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其实际生产能力是否满足施工需要,必要时更换机械。

  4)、对某些可能对质量造成重大影响的机械设备,进场时对其能力进行计量校核,以保证其可靠性。

  6、项目安装工程施工过程控制

  施工过程控制的重点是控制工序流程和工序质量,结合项目工程特点,制定项目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安装工程质量总要求

  安装工程施工中,要认真研究设计图纸、设计文件、技术说明书和有关规范、标准,确定施工方案,编制工作程序,制定详细的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对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监督,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高质量地完成所承担的全部安装工程项目。保证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优良工程。

  (2)安装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及方法

  1)安装工程质量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质量管理体系中规定的责权利运作,把质量管理的每项工作,具体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人身上,使质量工作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使每个人都要担负起质量责任。

  2)在全体施工人员中,定期组织质量教育,牢固树立“质量第一”

  的观念。在每道工序施工前,技术负责人向有关方面做好技术交底,使管理人员及班组人员明确工序操作规程及质量要求,不懂操作工艺,不懂质量标准的人员严禁上岗施工。

  3)施工过程中,对人、机械、材料、方法、环境五大质量因素进行全面控制。

  4)严格执行“三检制”,工序交接有班组间的交接检查,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否则质量问题由下道工序的施工班组负责。工序质量评定在班组自检的基础上方能进行专检,并填写质量评定表。隐蔽工程在内部检查通过后,再请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人员检查,同意并签字后方可实施隐蔽工程施工,对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人员提出的问题,应亲自监督整改,直到合格。

  5)认真执行月检查制度,月中小检,月末大检,参加大检的人员包括项目部全体领导、各部门负责人、施工员、班长等,检查后开专题会议开展自评、互评,对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寻找原因,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质量动态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和质量通病,制定根治和预防对策,对难于控制的质量点,要组织QC小组攻关,开展质量竞赛,大检查中公布评比结果,提高全员的创优意识。

  6)做好施工资料整理工作,施工记录、质量检查表格、隐蔽工程记录、实验记录、单元工程、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等资料是施工过程的原始资料,要及时整理、分析,发现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立即采取措施补救、纠正,以保证工程质量。

  7)严格执行工程技术质量监察法规,与业主、设计单位、监理

  部门密切协作,诚恳接受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指导,按时保质完成安装工程施工任务。

  2.2、安装施工中质量保证的关键措施

  2.2.1、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

  1、工程施工前,按照技术规范、施工图纸、设计变更等文件要求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措施、编制质量计划、质量控制等书面文件,经工程监理单位审查批复后实施。

  2、严格按设计文件、国家公布的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和工程质量检查评定标准指导施工,并结合实际建立保证质量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坚持执行技术管理制度,即设计图纸详细审核、未经审核的设计图纸不交付施工。方案批准,未经批准的方案不得施工。技术交底,特别是在施工前要详细进行技术交底,施工要点、质量标准通过各种形式写出来,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3、分项工程主管工程师根据施工任务和质量要求,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做好各项工程衔接,认真做好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及防污染措施的检验,对施工中每道工序按技术标准的要求检验合格的,经监理工程师签认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同时对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度进行严格管理,使整个工程施工处于受控状态。

  4、把好各工序中施工过程的质量检验关,对加工的半成品按要求认真检查验收,并报驻地监理检验,认真做好原材料的检查试验和对混凝土的质量检查工作,使其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5、根据施工任务配备足够的、能满足使用要求和测试精度的各

  种设备、工具、卡具、仪器、计量工具,现场所用计量器具经过国家认可的有关部门与单位检定,且在检定合格的有效期内使用。

  6、坚持三级测量复核制,各测量桩点要认真保护,施工中可能损坏的桩点须做好防护桩,施工测量放样须反复校核,确保中线、水平及结构物尺寸位置准确。

  7、严格把好原材料进场关,不合格材料不准验收,保证使用材料全部符合有关技术规定和规范要求。

  2.2.2、技术责任制和技术交底措施

  技术交底的目的是使安装施工管理和作业人员了解掌握施工安装方案、工艺要求、工程内容、技术标准、施工程序、质量标准、工期要求、安全措施等,做到每个人心中有数,施工有据。具体制度如下:

  1、项目经理是生产技术的直接责任人。

  2、设备安装工程技术人员受项目经理领导,组内设机械、电气、测量、试验、金属结构等工程技术人员扎分项负责把关。

  3、项目经理负责组织施工组织设计及重大施工方案的会审及最终审批工作,并直接领导工程施工中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和应用。

  4、工程技术组负责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或专项工艺设计。

  5、工程技术组负责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图纸会审,汇总图纸会审中发现的问题,并报业主、监理及设计三方,以求得解决。

  6、施工中实行二级技术交底制,第一级交底为项目经理对工程技术组、质量管理组及其他小组的交底,主要涉及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主要内容、重点工序的安装施工方法、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预防措施;第二级交底为工程技术组组织其他各组对施工作业层操作人员的交底,涉及工艺要求、操作要点、质量标准。

  7、技术交底反复细致地进行,不断总结,以达到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

  8、技术交底保持详细记录。

  2.2.3、质量控制过程中的记录措施

  1、由主管施工员开具任务单给安装施工队伍,书面明确生产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时间和应达到的质量标准。

  2、凡需耗用材料的生产任务,在开具工程任务单的同时,开具限额领料单,以控制材料的领用数量,材料员依据限额领料单发放材料给安装施工队伍。

  3、安装施工队伍按任务单的要求完成任务后,工程管理组检查任务完成是否满足要求,质检员检查其质量是否符合规定,材料员检查材料耗用是否超过定额要求,并交下道工序作业班组验收。

  4、作业班组每月凭签认手续完备的工程任务单进行结算。

  5、工程中间的检测、验收制度。

  6、隐蔽工程实行三级验收制度:班组自检、项目部质安员检验、工程技术人员专检。三级验收合格后方可报监理工程师检验。

  7、严格按设计文件和有关规范、标准要求进行验收、检测,未

  经验收、检测合格的工序不得放行。

  8、经验收、检测合格的工序记录标识“合格”。经验收、检测不合格的工序,在工序发生地挂牌标识“不合格”,并采取返工或返修措施,直至验收合格才可进入下道工序。

  9、违反施工规程,发生质量事故应严格执行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10、施工管理人员按有关施工规范、设计及工艺要求指导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不得违规指挥。操作人员按要求进行作业,不得野蛮施工。

  11、施工管理人员如发现操作人员违反施工规范要求,应立即予以制止,并督促操作人员立即纠正。对于因违反施工规程发生质量事故的,视情节轻重、损失大小,及时逐级上报技术负责人和项目经理、监理及业主,并以书面形式记录报告过程。

  12、安全员有权制止任何违反施工规程可能发生质量事故的施工。

  13、定期进行质量改进工作总结制度。

  14、每周对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一次全面测量及评估,运用统计技术对质量情况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找出主要原因。

  15、找出主要质量问题及经常出现的质量通病后,由有关部门认真分析研究,找出解决质量通病的办法,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2.2.4、各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安装施工测量

  (1)对所有安装施工使用的测量仪器,要按计量要求定期到国家授权指定单位进行校定。安装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仪器受到破坏或

  是误差过大,应立即送去修理,并重新校定,精度满足要求后方能使用。

  (2)对设计单位提交的测量资料进行检查、核对,如发现问题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及现场工程师。

  (3)定期校核安装施工基线、基准点、测量控制点,一般为半个月校核一次。各项工作开工前,校核所有的控制点,并加强做好保护。

  2、设备安装质量保证措施

  (1)技术负责人熟知设备的构造、技术要求,编制详细的安装施工大纲,且经过详细讨论,反复推敲,确保在安装过程中胸有成竹。

  (2)每道工序确实做到自检、互检、专职检,对隐蔽工程做到有记录、有签字,对各种测量、校验的数据有技术负责人和检验员在场作记录。

  (3)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制定质量控制点,组织若干QC小组定期开展活动。

  (4)尊重工程师的指导,碰到问题多与工程师商量,尊重设计,严格按安装施工工艺图施工。

  (5)对设备的随机文件、说明书、合格证应登记,收集齐全,并作为竣工资料的一部分。

  (6)在安装施工过程中做好安装施工记录,若有变更,有设计人员的变更通知单或变更图纸。

  (7)工程安装施工中实行工程质量自检、互检、、专职检查相结

  合,隐蔽工程有记录签字,所有安装程序均有实测的数据,工程验收时具备完整的竣工资料。

  2.3、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控制

  2.3.1、电气安装施工前准备工作及控制

  1、组织图纸会审,及时提出图中不足之处,以便予以修改。

  2、熟悉图纸,并复核电气施工图与的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及其他设备施工图中预留洞口情况,对有矛盾的地方应及时提出。

  3、编制详细的工程进度计划横道图或网络图及质量保证措施。

  2.3.2、电气安装材料、设备的控制

  1、提前编制物资使用计划,根据设计要求,提出物资采购标准。

  2、采购的物资,在编制出计划和标准后,送项目部审批。

  3、供货单位的选择,严格履行对供货单位的审核。

  4、当采购物资到场时,应查看货源外观质量,核对规格、型号和单、证是否齐全。有关证明物资质量的文件是否齐全,禁止购买技术证件不全、没有生产厂家的产品。

  5、核实采购物资是否与签订的合同相同,符合设计、现行施工验收规范及行业规范。

  6、照明器具的选择应表面清洁、美观大方、符合设计要求。

  7、配电盘、箱、柜应进行开箱检查,检查其外观、合格证、名牌及技术文件,要求符合设计要求,箱内有接线布置图。

  2.3.3、电气安装过程的控制

  1、电气安装过程中严格按设计图纸和现行施工验收规范及施工

  组织设计进行施工,督促和检查对施工工艺的落实情况。

  2、在与主体、砌筑、粗装修配合施工时,加强对预埋穿线管、线盒的保护。对穿线管、接头、端口、线盒的保护落实情况。

  3、抽查穿线管、线盒预埋的标高、深度,要求应符合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4、对预埋线管、线盒进行隐蔽验收,并做好记录。

  5、绝缘导线敷设使用放线架,管内敷设导线根数和使用的放线架相同,防止导线扭曲打折损伤绝缘层。

  6、电缆敷设时,检查支架焊接牢固度、防腐处理、高度、层间距和接地情况。

  7、电气施工时,各工艺是否符合现行设计、施工验收及行业规范。

  2.3.4、电气安装成品保护的控制

  1、合理安排工序,协调好与其他专业的配合,防止成品、半成品、材料设备的污染和损坏。

  2、采取隔离、包裹、覆盖、暂时封存等方法保护成品、半成品。

  3、加强施工场地内的保卫措施。

  2.4、自控系统工程质量控制

  2.4.1、自控系统项目建设前准备工作及控制

  1、组织图纸会审,及时提出图中不足之处,以便予以修改。

  2、审查我司的施工组织设计、设备和人员配备情况。

  3、督促我司熟悉图纸,并要求分我司复核自控系统施工图与的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及其他专业施工图中预留洞口情况,对不符的地方应及时提出,以便予以修改。

  4、督促、审查自控系统分我司编制详细的工程进度计划横道图、网络图及质量保证措施。

  2.4.2、自控系统工程材料、设备的控制

  1、根据设计要求,提前编制物资使用计划,对采购的物资,在编制好采购计划后,送项目部审批。

  2、在采购前,对供货单位进行考察和评估,选择好供货单位后,报招标单位审批。

  3、材料、设备进场后,进行开箱检查,抽查产品“三证”、产品外观、质量和规格,要求符合设计和国家、地方的规定。

  2.4.3、自控系统施工过程的控制

  1、自控系统安装过程中严格按设计图纸和现行施工验收规范及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督促和检查分我司在施工过程中,质量保证措施的落实。

  2、督促、检查分我司在与配合施工中预埋线管的质量和采取的保护措施,进行隐蔽验收,并做好记录。

  3、检查穿线过程中对导线电阻测试的情况。

  4、加强自控系统分我司与分我司以及其他分我司之间的协调配合。

  2.4.4、自控系统成品、半成品的控制

  1、督促自控系统分我司与其他单位间的协调、配合,防止成品、半成品、材料设备的污染和损坏。

  2、督促分我司对成品、半成品采取“护、包、盖、衬”等保护措施。

  3、要求分我司加强施工场地内的保卫措施。

  2.4.5、工艺设备安装质量控制

  1、按土建进度计划配合土建预留预埋工作;根据各专业安装工程量大小和调试先后次序,安排各分项分部工程的施工安装顺序;水处理工艺等重大设备按预定计划进入现场安装就位;需要现场制作加工的构器件,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

  2、各建(构)筑物主体验收合格后,随即进行各构筑物内及相互之间管道、电气仪表工程及附属工程的施工,同时进行各建(构)物内设备的安装。构筑物内施工顺序一般为先工艺设备安装后管道配管、管道试压、管道防腐;再电气仪表安装、调试。在各专业阶段安装复核及其他与生产工艺相关的安装工程完成后,再进行单机试运,合格后最终进行无负荷联动试车,最后进入试运行阶段。

  2.4.6、设备的进场、验收和存放

  1、设备质量是设备安装质量的前提,为确保设备质量,做好设备检查验收的质量控制。设备进场时,要按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按清单逐一检查验收,一切随机的原始材料、自制设备的设计计算资料、图纸、测试记录、验收鉴定结论等应全部清点,整理归档。设备的开箱检查,主要是检查外表,初步了解设备的完整程度,零部件、备件是否齐全。

  2、设备、材料保管应根据其规格、性能、对环境要求等分类存放。需要露天存放的物品应有防护措施。保管的物品不应使其变形、损坏、锈蚀、错乱和丢失。堆放物品的高度应以安全、方便调运为原则。

  2.4.7、设备、工艺管道的安装与标识

  1、本安装工程主要分为几个主要部分,动力设备安装、立式多级离心泵的安装、视频监控设施的安、控制及电力设施安装、工艺管道的安装。

  2、动力设备安装:施工严格按规范进行,验收后申请有关部门办理使用许可证。上述设备均由提供设备的厂家参与安装调试。

  3、立式多级离心泵安装:立式多级离心泵是污泥压榨系统的主要设备,可在土建施工将设备基础做出并经验收后施工安装,设备均由本公司的专业队伍安装。

  4:视频监控设施的安装:首先确定具备专项安装工程资质的施工队伍,在当地有关部门备案获准后进驻施工。

  5、控制及电气设备安装:首先确定具备专项安装工程资质的施工队伍,在当地有关部门备案获准后进驻施工。

  6、工艺管道的安装:本工程的工艺管道包括给水管道、加药管道、污泥输送管道等。施工中严格按管道的施工工艺要求进行。做到管道横平竖直;严格连接工艺;支吊架生根牢固且不妨碍管道膨胀;支吊架的型号和间距按支吊架手册要求施工,不得随意乱设。管道安装完成后按工作压力的1.5倍进行水压试验或风压试验,水压试验合

  格后管道冲洗干净后才能投入使用。设备管道安装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挂牌及标示工作,包括管道设备的流向、设备名称等。

相关热词搜索: 设备维修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保证 设备维修 措施

版权所有:学富范文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学富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学富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10062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