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对论文的综合评语缺点8篇

时间:2022-05-25 10:20:03  阅读:

对论文的综合评语缺点8篇

对论文的综合评语缺点篇1

以海洋强国梦为中国梦赋能加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九专题的《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一文,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3月8日至2019年10月15日期间有关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论述的节录。从开辟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到郑和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海洋历史,中国是一个拥有1.8万多公里大陆海岸线、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的海洋大国。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不仅要开发好、发展好辽阔宽广的“蓝色国土”,把海洋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更要涵养认识海洋、珍视海洋、经略海洋的时代风尚,以海洋强国梦为伟大复兴中国梦赋能加力。

向海而兴、背海而衰,从历史昭示中传承海洋强国梦。透过历史的长镜头,不难发现,500多年前开启的大航海时代,是推动全球化的真正力量,自此,海洋成为全球性大国竞争的战略要地。葡萄牙通过控制地中海与大西洋的交通要道,曾建立起横跨140个经度的庞大帝国;西班牙“无敌舰队”纵横四海,曾占有世界金银总产量83%,进而控制国际金融市场;英国确立海上霸主地位后,曾占世界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而中华民族百年历史屈辱,都来自海上,甲午海战更是直接瓦解了东亚宗藩朝贡体系。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海兴则国强民富,海殇则国弱民穷。只有主动迎接新的海洋思潮觉醒,营造有利于增强全民海洋意识的环境氛围,才能突破重陆轻海的传统思维藩篱,筑牢海洋意识、海洋文明等软实力基座,为海洋事业发展凝聚磅礴力量。

发展产业、保护生态,在依海用海中追逐海洋强国梦。我国海洋能源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利用空间巨大,2019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全年实现增加值35724亿元,比上年增长7.5%,海洋经济正逐步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处在新起点,面临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有更多功课要做。一方面,要牢牢把握共建“一带一路”机遇,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以建设一港带动一地辐射一线,全面提升海洋科技能力,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畅通海洋产业链、创新链、协同链,构建层次鲜明、错位发展、统筹融合陆海资源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另一方面,要注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严格执行休渔制度,明确海洋生态红线底线,规范沿海景点、市场、商铺经营秩序,大力整治违法围填海等破坏海洋环境行为,为建设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作出贡献。

劈波斩浪、铸剑深蓝,在卫海制海中守护海洋强国梦。“不能制海、必为海制。”面对复杂而深刻变化的海上安全形势和权益斗争,巩固海防、维护海权,必须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海军,为建设海洋强国保驾护航。近年来,国产航母、万吨大驱接连入伍,歼-15舰载机批量交付,新型核潜艇、驱逐舰、护卫舰、登陆舰、补给舰、导弹、鱼雷等一大批新型武器装备列装服役,新型作战力量不断增强,整体布局进一步优化。同时,突出实战实训、联战联训、轮战轮训,常态化开展出岛链训练演练,圆满完成了亚丁湾护航、利比亚撤侨、也门撤侨、环球航行访问等一系列重大任务。人民海军正日益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金色名片”,成为中华儿女向海图强的“坚强柱石”。

搏浪方知沧海阔,攀峰又见碧山雄。海洋关系民族生存发展,关乎国家兴衰安危。建设海洋强国,是历史重任,也是时代课题。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号”巨轮正扬帆远航,让我们常怀一颗“海洋之心”,携手并肩、同心同行,向着大洋更深处进发,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

对论文的综合评语缺点篇2

铸就强国强军“星”坐标

11月25日,中央军委军事训练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军事训练是部队经常性中心工作,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基本途径,是最直接的军事斗争准备,对于确保部队能打仗、打胜仗,对于提高部队全面建设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蓝图绘就,使命催征,正因为如此,更要在“热血铸军魂”中矢志奋进,铸就“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的“星”坐标,倾情书写“中国梦·强军梦”的时代奇迹。

回应时代召唤,铸就“听党话跟党走”的忠诚之“星”。忠于事业就要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就要争创一流,时代召唤奋进者,机遇也总是眷顾奋进者。我军军事训练在紧贴实战、服务实战方面向前迈出了一大步,靠的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无限热爱和满腔热忱,靠的是将“爱国心、强国志”转化为“为民行、报国行”的持之以恒和强大韧劲,靠的是一分一秒不停滞、一丝一毫不懈怠的坚决执着和务实笃行。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高昂对党绝对忠诚的“精神脊梁”,共塑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军人面孔”,全面培养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价值取向,让“一流定位、一流业绩”的“根本源”强起来。要坚持高定位、高标准、高要求,在知行合一、表里如一中自觉对标对表先进,提高抢抓机遇、创造机遇干事本领,在对“报效祖国、矢志复兴”的热爱坚守中诠释担当,在对“硬骨头、硬本领、硬作风”的崇尚和学习中激扬斗志,脚踏实地、久久为功。要在宣传好贯彻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坚守忠诚信仰,保持清醒头脑,在大战大考中“强筋壮骨”“丰盈血肉”,在公与私、荣与辱、对与错的抉择中坚持抵制“微利之诱、五色之惑”,始终做到慎权、慎独、慎微、慎初。

汇聚磅礴合力,铸就“能打仗打胜仗”的创新之“星”。艰苦奋斗是新时代的鲜明底色,勇于创新是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驱动引擎。从强国重器到演兵一线,从陆上平面到“上天入海”,从实战实训到科技强训……一分一秒中,一毫一厘间,无不积蓄着“勤于创造、勇于奋斗”的强劲动能,无不蕴藏着“以赢战圆梦,以强训起航”的制胜密码。要站稳艰苦奋斗主阵地,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开拓创新,敢接“烫手山芋”,能啃“最硬骨头”,无论上来历练还是下去“墩苗”,无论是实战演练还是应急处突,都能充分汲取经验教训和斗争伟力,在探索中增长才干,在突破中争先进位。要在强国强军进程中坚持革故鼎新、守正创新,把稳“战时武器”,巧借巧用“东风”,激活改革创新融合发展“动力源”,查缺补漏,实现“弯道超越”。要引领创新风气之先,引、育、用、管“高素质、专业化、精准化”新型军事人才队伍,力求技术革新、科技攻坚、发明创造从“制”到“智”的大联动大跨越,实现创新发展“两翼”齐飞。

开创强军未来,铸就“建新功立伟业”的奉献之“星”。“硬骨头连队”载誉归来,在为他们“点赞”的同时,弘扬好、转化好、拓展好丰硕军事成果,奋力开启“强国梦”的时代新篇章。党员干部要学习他们在各条战线上“收官”不“收劲”、退伍不“褪色”的赤子情怀,矢志扎根一线,敢担当讲奉献,讲团结促和谐,永葆“不抛弃不放弃”的积极心态,营造“建新功立伟业”的清朗风气。要紧紧依靠群众,夯实人民主体地位,始终“置顶”人民利益,怀揣“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魄力决心和“甘于奉献、乐于奉献、默默奉献”的信念追求,在思想行动统一中用奉献铸就“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时代丰碑,获取为民利民便民的力量源泉。同时要把准历史交汇点、任务衔接处的“时度效”,高起点高要求绘就“一张蓝图”,秉持不忘历史、把握现在、开创未来的精气神,在面向群众、面向未来的“赶考路上”矢志民族复兴,于使命更光荣中奋勇搏击,于境遇更艰险处勇立潮头,用心用情用力交上令人民满意的“合格答卷”。

强国必强军,强军必兴训。铸就强国强军“星”坐标,擦亮忠诚本色,激活创新引擎,赓续奉献基因,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中将“星”坐标融入精神血脉、化为自觉行动,始终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对论文的综合评语缺点篇3

以创新力量书写中华民族“强国篇”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七章《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只有敢于创新、勇于变革,才能突破世界经济发展瓶颈。”

今年9月初,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在全球131个经济体中,我国创新指数排名跃升至第十四位,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前15位,是跻身综合排名前30位的唯一中等收入经济体。毋庸置疑,创新是支撑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的强大力量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中国一直都是勇于创新的探索者、开拓者和突破者,始终将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破旧立新、脚步不停,以赶超的实力、奋进的姿态和崛起的速度,成为世界创新版图中的一块,在开拓进取、反复实践和善谋长远中走出了一条强国之路,以创新力量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强国时代。

开拓进取是创新的“点火器”,点亮“中国智慧”。时代大势浩荡奔流,一个国家想要实现更大发展,既要有顺应时势的大转变,更要有盘山绕石的智慧,守旧为拦路丘壑,创新为通行坦途。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敢于开路的精神必不可少,它是创新的“点火器”,中国正是在不断开拓进取中让创新活力迸发、精彩涌流。善于从危中育机,激荡更强动力是“中国智慧”,这种智慧在疫情防控期间可见一斑,云招聘、云毕业、云办公、云购物、云出行等新业态涌动着澎湃活力,于逆流中飞扬,在逆势中腾空。“云动力”是经受住考验、蕴藏着潜力、看得到前景的韧性力,中国顺势而为,加速壮大新动能、新业态,打造优势和潜力“长板”,打通了经济循环的“血淤气滞”,在新领域的开辟和发展中为经济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不断刷新的创新成果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智慧”。

反复实践是创新的“加速器”,点燃“中国速度”。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中国创新发展“从0到1”的每一步都是在不懈努力中完成的,创造力不会凭空产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中国与时间赛跑,向未来进军。从学习借鉴到自我突破,从小步跟跑到大步跨越,从点滴进步到重大成就,中国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势离不开不舍寸功的反复实践。如今,中国的创新力量厚积薄发、不容小觑,激荡着十足的发展活力。无论是深海探测还是载人航天,无论是疫苗研发还是人工智能,又或是在交通运输上的持续突破都是有力的佐证。创新既是飞天的“翅膀”,也是入海的“蛟龙”,既是数字的“大脑”,也是奔驰的“骏马”,带来的是翻天覆地的生活巨变。我国的创新之“轮”驱动着科学技术与工程领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点燃了“中国速度”。

善谋长远是创新的“助燃器”,点绘“中国未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如何抓、怎么谋,这是中国的态度也是中国的思路,中国用创新之笔“画好窗子”,让奋进之光照亮前行之路,以创新释放出的巨大红利造福人民群众。创新之路,赓续过往、连接未来,更应看到的是中国的创新发展道路,要让创新在中华民族的广阔大地上开出更为绚丽的花朵。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善谋长远之道,高度重视科技人才成长,不断向科技广度和深度进军,每个“点”的突破,描绘的都是中国创新发展的美好未来。中国,在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浪潮中,是能“稳舵”“远航”“冲浪”的非凡战艇,“稳”得住致远船舵、“冲”跃出崭新方位、“航”载着美好未来,风险挑战浑不怕,中国有创新底气亦有创新朝气,必将走出更加广阔的创新空间。

对论文的综合评语缺点篇4

以创新力量书写中华民族“强国篇”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七章《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只有敢于创新、勇于变革,才能突破世界经济发展瓶颈。”

今年9月初,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在全球131个经济体中,我国创新指数排名跃升至第十四位,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前15位,是跻身综合排名前30位的唯一中等收入经济体。毋庸置疑,创新是支撑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的强大力量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中国一直都是勇于创新的探索者、开拓者和突破者,始终将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破旧立新、脚步不停,以赶超的实力、奋进的姿态和崛起的速度,成为世界创新版图中的一块,在开拓进取、反复实践和善谋长远中走出了一条强国之路,以创新力量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强国时代。

开拓进取是创新的“点火器”,点亮“中国智慧”。时代大势浩荡奔流,一个国家想要实现更大发展,既要有顺应时势的大转变,更要有盘山绕石的智慧,守旧为拦路丘壑,创新为通行坦途。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敢于开路的精神必不可少,它是创新的“点火器”,中国正是在不断开拓进取中让创新活力迸发、精彩涌流。善于从危中育机,激荡更强动力是“中国智慧”,这种智慧在疫情防控期间可见一斑,云招聘、云毕业、云办公、云购物、云出行等新业态涌动着澎湃活力,于逆流中飞扬,在逆势中腾空。“云动力”是经受住考验、蕴藏着潜力、看得到前景的韧性力,中国顺势而为,加速壮大新动能、新业态,打造优势和潜力“长板”,打通了经济循环的“血淤气滞”,在新领域的开辟和发展中为经济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不断刷新的创新成果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智慧”。

反复实践是创新的“加速器”,点燃“中国速度”。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中国创新发展“从0到1”的每一步都是在不懈努力中完成的,创造力不会凭空产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中国与时间赛跑,向未来进军。从学习借鉴到自我突破,从小步跟跑到大步跨越,从点滴进步到重大成就,中国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势离不开不舍寸功的反复实践。如今,中国的创新力量厚积薄发、不容小觑,激荡着十足的发展活力。无论是深海探测还是载人航天,无论是疫苗研发还是人工智能,又或是在交通运输上的持续突破都是有力的佐证。创新既是飞天的“翅膀”,也是入海的“蛟龙”,既是数字的“大脑”,也是奔驰的“骏马”,带来的是翻天覆地的生活巨变。我国的创新之“轮”驱动着科学技术与工程领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点燃了“中国速度”。

善谋长远是创新的“助燃器”,点绘“中国未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如何抓、怎么谋,这是中国的态度也是中国的思路,中国用创新之笔“画好窗子”,让奋进之光照亮前行之路,以创新释放出的巨大红利造福人民群众。创新之路,赓续过往、连接未来,更应看到的是中国的创新发展道路,要让创新在中华民族的广阔大地上开出更为绚丽的花朵。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善谋长远之道,高度重视科技人才成长,不断向科技广度和深度进军,每个“点”的突破,描绘的都是中国创新发展的美好未来。中国,在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浪潮中,是能“稳舵”“远航”“冲浪”的非凡战艇,“稳”得住致远船舵、“冲”跃出崭新方位、“航”载着美好未来,风险挑战浑不怕,中国有创新底气亦有创新朝气,必将走出更加广阔的创新空间。

对论文的综合评语缺点篇5

铸就强国强军“星”坐标

11月25日,中央军委军事训练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军事训练是部队经常性中心工作,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基本途径,是最直接的军事斗争准备,对于确保部队能打仗、打胜仗,对于提高部队全面建设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蓝图绘就,使命催征,正因为如此,更要在“热血铸军魂”中矢志奋进,铸就“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的“星”坐标,倾情书写“中国梦·强军梦”的时代奇迹。

回应时代召唤,铸就“听党话跟党走”的忠诚之“星”。忠于事业就要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就要争创一流,时代召唤奋进者,机遇也总是眷顾奋进者。我军军事训练在紧贴实战、服务实战方面向前迈出了一大步,靠的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无限热爱和满腔热忱,靠的是将“爱国心、强国志”转化为“为民行、报国行”的持之以恒和强大韧劲,靠的是一分一秒不停滞、一丝一毫不懈怠的坚决执着和务实笃行。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高昂对党绝对忠诚的“精神脊梁”,共塑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军人面孔”,全面培养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价值取向,让“一流定位、一流业绩”的“根本源”强起来。要坚持高定位、高标准、高要求,在知行合一、表里如一中自觉对标对表先进,提高抢抓机遇、创造机遇干事本领,在对“报效祖国、矢志复兴”的热爱坚守中诠释担当,在对“硬骨头、硬本领、硬作风”的崇尚和学习中激扬斗志,脚踏实地、久久为功。要在宣传好贯彻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坚守忠诚信仰,保持清醒头脑,在大战大考中“强筋壮骨”“丰盈血肉”,在公与私、荣与辱、对与错的抉择中坚持抵制“微利之诱、五色之惑”,始终做到慎权、慎独、慎微、慎初。

汇聚磅礴合力,铸就“能打仗打胜仗”的创新之“星”。艰苦奋斗是新时代的鲜明底色,勇于创新是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驱动引擎。从强国重器到演兵一线,从陆上平面到“上天入海”,从实战实训到科技强训……一分一秒中,一毫一厘间,无不积蓄着“勤于创造、勇于奋斗”的强劲动能,无不蕴藏着“以赢战圆梦,以强训起航”的制胜密码。要站稳艰苦奋斗主阵地,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开拓创新,敢接“烫手山芋”,能啃“最硬骨头”,无论上来历练还是下去“墩苗”,无论是实战演练还是应急处突,都能充分汲取经验教训和斗争伟力,在探索中增长才干,在突破中争先进位。要在强国强军进程中坚持革故鼎新、守正创新,把稳“战时武器”,巧借巧用“东风”,激活改革创新融合发展“动力源”,查缺补漏,实现“弯道超越”。要引领创新风气之先,引、育、用、管“高素质、专业化、精准化”新型军事人才队伍,力求技术革新、科技攻坚、发明创造从“制”到“智”的大联动大跨越,实现创新发展“两翼”齐飞。

开创强军未来,铸就“建新功立伟业”的奉献之“星”。“硬骨头连队”载誉归来,在为他们“点赞”的同时,弘扬好、转化好、拓展好丰硕军事成果,奋力开启“强国梦”的时代新篇章。党员干部要学习他们在各条战线上“收官”不“收劲”、退伍不“褪色”的赤子情怀,矢志扎根一线,敢担当讲奉献,讲团结促和谐,永葆“不抛弃不放弃”的积极心态,营造“建新功立伟业”的清朗风气。要紧紧依靠群众,夯实人民主体地位,始终“置顶”人民利益,怀揣“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魄力决心和“甘于奉献、乐于奉献、默默奉献”的信念追求,在思想行动统一中用奉献铸就“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时代丰碑,获取为民利民便民的力量源泉。同时要把准历史交汇点、任务衔接处的“时度效”,高起点高要求绘就“一张蓝图”,秉持不忘历史、把握现在、开创未来的精气神,在面向群众、面向未来的“赶考路上”矢志民族复兴,于使命更光荣中奋勇搏击,于境遇更艰险处勇立潮头,用心用情用力交上令人民满意的“合格答卷”。

强国必强军,强军必兴训。铸就强国强军“星”坐标,擦亮忠诚本色,激活创新引擎,赓续奉献基因,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中将“星”坐标融入精神血脉、化为自觉行动,始终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对论文的综合评语缺点篇6

学“治国理政”良方 悟海洋强国之道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九专题的《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是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石油等战略资源进出口的主要通道,海洋经济也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的有力引擎,建设海洋强国既是历史赋予的重任,也是时代所趋、民心所向。

打造世界一流海港,畅通“海上丝绸之路”。海港是水陆交通的枢纽,是外贸进出口物品的集散地,是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到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都离不开一流海港的建设,要坚持以一流的视野科学规划港口布局、一流的标准完善港口基础设施、一流的管理提高港口运营效率、一流的服务赢得更多商业机遇,打造一批配套设施齐全、货物吞吐量大、管理水平先进的世界一流海港,为“海上丝绸之路”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设施保障。

完善海洋产业体系,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我国拥有世界第四长的海岸线,拥有十分丰富的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产业要树立正确的开发观念,增强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统一的原则,注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产业包括海洋矿业、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洋油气业、海洋旅游业等,要利用好不同产业间的内在联系,扩宽产业发展渠道,实现多种产业融合发展、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要提高产业创新能力,以海洋科技为支撑,发掘新兴海洋产业,同时要健全政策激励机制,使海洋产业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和促进各海洋产业均衡发展,更有力地激发海洋经济活力,维护海洋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留下一片碧海蓝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海洋经济开发绝不能以牺牲海洋生态环境为前提,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树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要继续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坚持污染防治的决心不能变、力度不能减、尺度不能松;要压实压细环境执法部门的主体责任,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坚决依法惩处违法排放、超标开采和过度捕捞等污染海洋环境和破坏海洋生态的行为。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早日把我国从“海洋大国”建设成“海洋强国”。

对论文的综合评语缺点篇7

以海洋强国梦为中国梦赋能加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九专题的《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一文,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3月8日至2019年10月15日期间有关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论述的节录。从开辟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到郑和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海洋历史,中国是一个拥有1.8万多公里大陆海岸线、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的海洋大国。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不仅要开发好、发展好辽阔宽广的“蓝色国土”,把海洋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更要涵养认识海洋、珍视海洋、经略海洋的时代风尚,以海洋强国梦为伟大复兴中国梦赋能加力。

向海而兴、背海而衰,从历史昭示中传承海洋强国梦。透过历史的长镜头,不难发现,500多年前开启的大航海时代,是推动全球化的真正力量,自此,海洋成为全球性大国竞争的战略要地。葡萄牙通过控制地中海与大西洋的交通要道,曾建立起横跨140个经度的庞大帝国;西班牙“无敌舰队”纵横四海,曾占有世界金银总产量83%,进而控制国际金融市场;英国确立海上霸主地位后,曾占世界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而中华民族百年历史屈辱,都来自海上,甲午海战更是直接瓦解了东亚宗藩朝贡体系。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海兴则国强民富,海殇则国弱民穷。只有主动迎接新的海洋思潮觉醒,营造有利于增强全民海洋意识的环境氛围,才能突破重陆轻海的传统思维藩篱,筑牢海洋意识、海洋文明等软实力基座,为海洋事业发展凝聚磅礴力量。

发展产业、保护生态,在依海用海中追逐海洋强国梦。我国海洋能源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利用空间巨大,2019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全年实现增加值35724亿元,比上年增长7.5%,海洋经济正逐步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处在新起点,面临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有更多功课要做。一方面,要牢牢把握共建“一带一路”机遇,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以建设一港带动一地辐射一线,全面提升海洋科技能力,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畅通海洋产业链、创新链、协同链,构建层次鲜明、错位发展、统筹融合陆海资源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另一方面,要注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严格执行休渔制度,明确海洋生态红线底线,规范沿海景点、市场、商铺经营秩序,大力整治违法围填海等破坏海洋环境行为,为建设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作出贡献。

劈波斩浪、铸剑深蓝,在卫海制海中守护海洋强国梦。“不能制海、必为海制。”面对复杂而深刻变化的海上安全形势和权益斗争,巩固海防、维护海权,必须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海军,为建设海洋强国保驾护航。近年来,国产航母、万吨大驱接连入伍,歼-15舰载机批量交付,新型核潜艇、驱逐舰、护卫舰、登陆舰、补给舰、导弹、鱼雷等一大批新型武器装备列装服役,新型作战力量不断增强,整体布局进一步优化。同时,突出实战实训、联战联训、轮战轮训,常态化开展出岛链训练演练,圆满完成了亚丁湾护航、利比亚撤侨、也门撤侨、环球航行访问等一系列重大任务。人民海军正日益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金色名片”,成为中华儿女向海图强的“坚强柱石”。

搏浪方知沧海阔,攀峰又见碧山雄。海洋关系民族生存发展,关乎国家兴衰安危。建设海洋强国,是历史重任,也是时代课题。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号”巨轮正扬帆远航,让我们常怀一颗“海洋之心”,携手并肩、同心同行,向着大洋更深处进发,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

对论文的综合评语缺点篇8

学“治国理政”良方 悟海洋强国之道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九专题的《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是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石油等战略资源进出口的主要通道,海洋经济也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的有力引擎,建设海洋强国既是历史赋予的重任,也是时代所趋、民心所向。

打造世界一流海港,畅通“海上丝绸之路”。海港是水陆交通的枢纽,是外贸进出口物品的集散地,是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到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都离不开一流海港的建设,要坚持以一流的视野科学规划港口布局、一流的标准完善港口基础设施、一流的管理提高港口运营效率、一流的服务赢得更多商业机遇,打造一批配套设施齐全、货物吞吐量大、管理水平先进的世界一流海港,为“海上丝绸之路”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设施保障。

完善海洋产业体系,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我国拥有世界第四长的海岸线,拥有十分丰富的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产业要树立正确的开发观念,增强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统一的原则,注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产业包括海洋矿业、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洋油气业、海洋旅游业等,要利用好不同产业间的内在联系,扩宽产业发展渠道,实现多种产业融合发展、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要提高产业创新能力,以海洋科技为支撑,发掘新兴海洋产业,同时要健全政策激励机制,使海洋产业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和促进各海洋产业均衡发展,更有力地激发海洋经济活力,维护海洋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留下一片碧海蓝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海洋经济开发绝不能以牺牲海洋生态环境为前提,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树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要继续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坚持污染防治的决心不能变、力度不能减、尺度不能松;要压实压细环境执法部门的主体责任,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坚决依法惩处违法排放、超标开采和过度捕捞等污染海洋环境和破坏海洋生态的行为。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早日把我国从“海洋大国”建设成“海洋强国”。

相关热词搜索: 评语 缺点 论文 评价论文的缺点怎么写 议论文评语缺点 议论文优缺点常用评语 硕士论文评语不足之处 评价学术论文的优缺点 评价文章的优缺点 对于论文的评语 评价一篇文章的缺点 论文写的不好怎么评价 议论文缺点常用评语

版权所有:学富范文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学富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学富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10062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