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及医院感染知识培训2022

时间:2022-09-03 12:30:12  阅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及医院感染知识培训2022,供大家参考。

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及医院感染知识培训2022

 

 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及医院感染知识培训2022 年5 月20 日汇报人:spvawbl

 22:47培训的主要内容 1 1 、 消毒隔离知识 2 2 、 多重耐药菌相关知识 3 3 、 新冠疫情防控知识 4 4 、 手卫生 5 5 、医疗废物管理

 消毒隔离知识医院感染管理科22:47

 22:47消毒隔离制度应按照 《 消毒管理办法 》 ,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所使用物品应达到以下要求: 进人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接触完整皮肤、完 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应一用一灭菌; 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一次性使用。

 22:47消毒物品与无菌物品的管理 1.应根据药品说明书的要求配置药液,现用现配。 2.抽出的药液和配制好的静脉输注用无菌液体,放置时间不应超过2h;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不应超过24h。 3.无菌棉球、纱布的灭菌包装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应超过24h;干罐储存无菌持物钳使用时间不应超过4h。

 22:47消毒物品与无菌物品的管理 4.碘伏 、复合碘消毒剂、季铵盐类、氯己定类、碘酊、醇类皮肤消毒剂一经打开应 注明开瓶日期或失效日期,开瓶后的有效期应遵循厂家的使用说明,无明确规定使用期限的应根据使用频次、环境温湿度等因素确定使用期限,确保微生物污染指标低于100CFU/mL。连续使用最长不应超过7d;对于性能不稳定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配制后使用时间不应超过24h。 5.重复使用的盛放消毒剂的容器(如碘伏、酒精棉球罐)应每周高压灭菌2次,并注明灭菌日期、失效日期。

 1968年斯伯尔丁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患者使用之间的消毒或灭菌要求,将医疗器械分为三类,即和

 分类 概念 范围灭菌/ 消毒方式 选择消毒方法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灭菌耐热、耐湿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不耐湿手术器械应采用低温灭菌方法。不耐热、耐湿手术器械应首选低温灭菌方法,无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采用灭菌剂浸泡灭菌。耐热、不耐湿手术器械可采用干热灭菌方法。中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口表、压舌板、肛表、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中度危险性物品如口腔护理用具等耐热、耐湿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的物品如体温计(肛表或口表)、氧气面罩、麻醉面罩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中水平消毒。通过管道间接与浅表体腔黏膜接触的器具如氧气湿化瓶、胃肠减压器、吸引器、引流瓶等物品,耐高温、耐湿的部分应首选湿热消毒;不耐高温的部分可采用中效或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等以上的消毒剂浸泡消毒;呼吸机和麻醉机的螺纹管及配件宜采用清洗消毒机进行清洗与消毒。低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墙面、地面;痰盂(杯)和便器等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保持清洁,遇有污染应及时先清洁,后采用中、低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便器可使用冲洗消毒器进行清洗消毒。

 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1、对受到致病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 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2、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 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方法。4、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5、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 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环境表面常用消毒剂杀灭微生物效果消毒剂 消毒水平细菌真菌病毒繁殖体 结核杆菌 芽孢亲脂类(有包膜)亲水类(无包膜)含氯消毒剂 高水平 + + + + + +二氧化氯 高水平 + + + + + +过氧乙酸 高水平 + + + + + +过氧化氢 高水平 + + + + + +碘类 中水平 + + - + + +醇类 中水平 + + - + + -季胺盐类 低水平 + - - + + -

 环境表面常用消毒方法消毒产品 使用浓度(有效成分))作用时间 使用方法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含氯消毒剂400~700mg/L >10min擦拭拖地细菌繁殖体、结核杆菌、真菌、亲脂类病毒对人体有刺激作用;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皮草类有漂白作用;有机物污染对其杀菌效果影响大2000~5000mg/L >30min擦拭拖地所有细菌(含芽孢)、真菌、病毒二氧化氯100~250mg/L 30min擦拭拖地细菌繁殖体、结核杆菌、真菌、亲脂类病毒对金属有腐蚀作用;有机物污染对其杀菌效果影响大500~1000mg/L 30min擦拭拖地所有细菌(含芽孢)、真菌、病毒过氧乙酸 1000~2000mg/L 30min擦拭 所有细菌(含芽孢)、真菌、病毒对人体有刺激作用;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皮草类有漂白作用;过氧化氢 3% 30min擦拭 所有细菌(含芽孢)、真菌、病毒对人体有刺激作用;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皮草类有漂白作用;

 环境表面常用消毒方法消毒产品 使用浓度(有效成分)作用时间 使用方法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碘伏 0.2~0.5% 5min 擦拭 除芽孢外的细菌、真菌、病毒主要用于采样瓶和部分医疗器械表面消毒;对二价金属制品有腐蚀性;不能用于硅胶导尿管消毒醇类 70~80% 3min 擦拭 细菌繁殖体、结核杆菌、真菌、亲脂类病毒易挥发、易燃,不宜大面积使用季胺盐类 1000~2000mg/L15~30min 擦拭拖地细菌繁殖体、真菌、亲脂类病毒不宜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肥皂、洗衣粉等合用自动化过氧化氢喷雾消毒器按产品说明使用按产品说明使用喷雾环境表面耐药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污染有人情况下不得使用紫外线辐照按产品说明使用按产品说明使用照射环境表面耐药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污染有人情况下不得使用消毒湿巾 按产品说明使用按产品说明使用擦拭依据病原微生物特点选择消毒剂, 按产品说明使用日常消毒;湿巾遇污染或擦拭时无水迹应丢弃

 22:47标准预防 概念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基本特点: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保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主要措施包括:手卫生、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呼吸道卫生和咳嗽礼仪、诊疗设备及环境清洁消毒、患者安置、安全注射、医用织物洗涤和医疗废物管理等。

 22:47标准预防措施☆1.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清洁等工作时应戴清洁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或进行卫生手消毒。接触患者黏膜或破损的皮肤时应戴无菌手套。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面部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污染身体时,应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3.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如在置入导管、经椎管穿刺等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等医用防护用品,并保证光线充足。

 22:47标准预防措施☆4.使用后针头不应回套针帽,确需回帽应单手操作或使用器械辅助;不应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废弃的锐器应直接放人耐刺、防渗漏的专用锐器盒中;重复使用的锐器,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密闭运输和处理。5.应密封运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6.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等)的患者、探视者、医务人员等应采取呼吸道卫生(咳嗽礼仪)相关感染控制措施。

 22:47隔离技术--接触隔离接触隔离适用于:多重耐药菌感染、肠道感染、皮肤感染及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等患者。1、病人住单间病房或同种疾病的人可以住同一间病房。2、接触病人及周围环境前后应 洗手或手消毒。3、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感染性物质时应戴手套,脱去手套等防护用品后应认真洗手或进行手消毒。4、 近距离接触病人应穿隔离衣。5、所有仪器设备用后应 清洁、消毒、灭菌。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尽量专用。6、每天 定时对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7、限制病人到病房外活动。8、病人出院后 终末消毒,医疗废物双层包装密闭运送。

 22:47隔离技术-飞沫隔离飞沫隔离适用于: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及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等传染性疾病。 1、病人住单间,或同种疾病的人可以住同一间病房,病床间距应保持在1 米以上。 2、从事一般诊疗和护理工作时要戴 外科口罩。 3、近距离接触病人,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工作时应 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戴护目镜或面罩,穿隔离衣或防护服。 4、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感染性物质时应戴手套,脱去手套等防护用品后应认真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5、限制病人活动,病情允许时,病人应戴外科口罩。 6、加强病房 通风,或进行空气消毒。 7、病人出院后 终末消毒,医疗废物双层包装密闭运送。

 22:47隔离技术--空气隔离空气隔离适用于:肺结核、水痘、麻疹、流行性出血热及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等传染性疾病。 1、有条件时,应收住 负压病房,病人住单间,或同种感染病人同一室。 2、进入病房时,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并注意口鼻连接处结合紧密,及时更换。 3、进行可能喷溅的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或防护服。 4、接触病人 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应戴手套。 5、接触病人前后,摘手套后应进行洗手或手消毒。 6、保持 门窗关闭,定期进行严格的空气消毒。 7、禁止病人到病房外活动。病情允许时 戴外科口罩。 病人出院后终末消毒,医疗废物双层包装密闭运送。

 22:47隔离标识

 多重耐药菌相关知识培训医院感染管理科22:47

 22:47多重耐药菌管理定义: 多重耐药菌( MDRO) :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不同)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每类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细菌。 广泛耐药( XDRO ):指细菌常用抗菌药物几乎全部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仅对粘菌素和替加环素敏感,革兰氏阳性球菌仅对糖肽类和利奈唑胺敏感。 全耐药( PDRO ):是指对目前所做的所有体外药敏试验药物全部耐药的细菌。 MDROs 定植:标准为从患者送检标本中培养出 MDROs ,但无相关感染的临床表现,在排除污染的情况下,判定为定植

 22:47多重耐药菌管理常见的多重耐药菌: 耐甲氧西林 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 耐万古霉素 肠球菌(VRE )、 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 的细菌、 耐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 鲍曼不动杆 菌(CR-AB )、 耐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 肠杆菌科细菌 (CRE)

 )

 、 产碳青酶烯酶(KPC )的肠杆菌科细菌 多重耐药/ 泛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 (MDR/PDR-PA ) 多重耐药结核 分枝杆菌 等 艰难梭菌(CD)等

 22:47多重耐药菌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的? 主要是接触传播方式,如通过1、污染的手2、污染的医疗用品3、污染的医疗器械

 22:47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 1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尽量单间隔离治疗,也可与相同MDRO 病原体 感染或携带患者共住一室; 2 、进入隔离房间或接触该病人时须戴清洁手套; 3 、预计与病人或其环境如床栏杆有明显接触时,需要加穿隔离衣,当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吸痰或雾化吸入)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和护目镜或面屏; 4 、离开病人床旁或房间时,须把防护用品脱下至于黄色医疗废物垃圾袋中; 5 、脱手套和隔离衣后,须用抗菌皂液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22:47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 6 、该病人周围物品、环境和医疗器械,须每天清洁消毒2 次; 7 、该病人如去其它部门检查、治疗,应有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须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用后的器械设备需清洁消毒; 8 、一般医疗器械如听诊器、体温表或血压计等应专用;

 22:47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 9 、不能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每次使用后消毒; 10 、尽量限制探视人群,并嘱探视者执行严格的洗手或手消毒制度; 11 、定期监测MDRO 感染情况,按要求解除隔离; 12 、连续细菌培养三次间隔24 小时以上可以解除隔离。 终末消毒

 22:47多重耐药菌管理多重耐药菌病人管理 开医嘱,隔单间; 系标示,挂手消; 放黄袋,物专用; 穿衣服,戴眼罩; 常送检,调用药; 齐联动,早告知; 浓度准,频消毒; 广宣教,保安全。

 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医院感染管理科22:47

 新冠病毒疫情防控门诊标准操作流程 适用于普通门诊及普通医技科室。 一、人员管理 1、工作人员每日两次做健康监测。 2、全体工作人员(包括第三方人员)每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3、职业防护: 3.1 患者及陪人佩戴口罩就诊,医务人员需穿工作服,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实施手卫生。 3.2 患者如需摘除口罩进行诊疗操作或实施易产生气溶胶的诊疗操作时,工作人员工作服外加穿隔离衣,戴圆帽、医用外科口罩/N95防护口罩、一次性面屏、一次性乳胶手...

相关热词搜索: 医务人员疫情防控知识培训 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及医院感染知识培训2022 知识 疫情 防控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学富范文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学富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学富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10062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