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茶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实践与反思(全文)

时间:2022-08-26 11:45:04  阅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茶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实践与反思(全文),供大家参考。

茶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实践与反思(全文)

 

 ◆ ◆ ◆ ◆ 茶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实践与反思 ◆ 姚 卫珍 (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 【摘要】为立德树人 、培养人才,教育部要求全国各地积极开展研 学旅行 ,实现综合 实践育人 。

 劳动技校积极利用 校本课程资源,创设荼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与中小学校共建实践探索 “课程初探一一研学深究一一旅行体 验一一汇报升华”的课程实施模式,合作组织学生开展茶文化研学旅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

 【关键词】茶文化 旅行活动课程 “研 学旅行” “研学旅行 ”,指 “由学校组织的、学 生集体参加 的,有组织、有计 划、有 目的 的校外参 观体 验实 践活 动。”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 (下简称劳动技校 ) 是直属于广州市教育局的多功能综合性素质教育基地 , 利用校本茶文化课程 的软硬件 资源,与普通 中小学共 建,创设 了茶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实践探索 “课程 初探——研学深 究——旅行体验——汇报升 华 ”的课程 实施模式。

 这 是劳动技校综 合实践活动课程 的创新, 也是应教育部 《关于推 进 中小学生研 学旅行 的意见 》 (下简称 《意见》)而展开的一次先锋探索。

 茶文化研 学旅行 自创设以来,有效培养了学生健康生活 习惯和高 雅爱好 、提高 了学生人文底蕴与探究精神、促进 了学生 实践创新能力 与对 国家 的认 同感,提 高 了学生 的综合 素养。

 一、 茶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育人价值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涉及科 技教育 、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 史考 古、经济 贸易等 学科 内容 ,知识性、科学性、生活 应用性强 ,开设茶文 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符合 《意见》 “引导学生主动适应 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 ”的要求 。

 1.茶文化研学旅行可育德树人 。

 茶文 化包含 的高 尚人生观和处世哲学,凝聚 的中华传统美德,蕴含在社 会生活中、内化在 日常行为里。

 学生在研 学识茶、泡 茶、制茶、品茶、敬茶 的一举 一动 中真 实践行 茶礼 茶 德,在名山胜水 中体验茶俗茶情、了解人文地理、生态 环境和 自然资源,有助于学生 了解 国情、开阔眼界,产 生国家认 同感、责任感 。

 这真实场景 的德育更有感 召 力,更易直接有效地引发内化为 自觉德行 。

 2.茶 文化 研 学旅 行 是跨 学 科 知识 的融会 。

 《意 见》指 出,研 学旅行要和学校课 程有机融合 。

 劳动 技 校茶文化研学旅行内容包括茶 园观察、茶 叶制作、茶艺 修习等,其 中如茶树观察属于生物、自然学科知识,茶 叶制作属于生物化学知识,茶史茶俗属于历史 内容,茶 文学与语文紧紧相连 ,茶艺与艺术、茶礼与思想 品德相 通⋯⋯因此 ,茶文化研学旅行可有效地与中小学课程有 机融合,有助于学生 以古通今、融会贯通各学科知识, 有助于提高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和学科综合理解及应用 能 力 。

 3.茶文化研学旅行是学生达成 “知行合一 ”的有效 载体。

 茶文化研学旅行通过 课程研学 引导学 生去创造 性地发现 问题、解决 问题,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认识 138 08/2017 学科知识在 “茶”中的呈现 、应用;通过旅行增强学1三 知行体验 ,引导学生在 “茶 山行 ” “制茶体验 ”中去实 践、感悟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真正了解 “杯 中茶”的 来源变化,促进 学生书本知识与社会经 验的融合。

 学 生在茶文化研学旅行中将知识技能在生活 中运用起来 ,

 理解劳动、知识和创造的关系,进而学会创造创新 ,促 进知行合一,树立劳动意识,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二、茶文化研 学旅行活动课程的实施模式 茶文化研学旅行是由多次课组成 的、延续的综合实 践活动课程,包括主题方法指导、旅行体验活动过程 、 成果整理与汇报等课程 ,最终 目的是要让茶文化 “始于 研学却不终于旅行”,能够持续陪伴学生健康、优 雅地 成长 。

 广州劳动技校结合教学 实际,在实践 中探 索创 设茶文化研 学旅行活 动课程 的模式 ,在 专业 老师 的指 导、实施模式的确定、经费和安全保障等多方面 问题, 促进系列活动课程 的开展与 目标达成。

 劳动技校利用 自身作为综合 实践基地的优势 ,利用 学校茶园、茶 艺室、茶文 化课程 师资 队伍 等软 硬件 资 源,若干茶厂茶企、高校等合作机构支持 ,常年接纳 中 小学进行一周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课程对接 的丰富教育 教学经验和有效运作机制,及与广州市众多中小学 的 良 好共建合作关系等优势 ,大胆创新了茶文化研 学旅行 的 课程模式——与中小学共建 ,两校教师共 同合作带领学 生 以 “课程 初探——研 学深 究——旅行体验——汇 报升 华 ”四课模式开展茶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促使学 生 在一个延续 的、有专业教师指导的茶文化研学旅行活动 课程中,通过行前主动探究学习掌握茶文化知识技 能,

 行 中有 目的地亲身体验、验证应用知识技能,行后汇报 反 思、感 悟 茶 文 化 内 涵 ,真 正 理 解 掌 握 茶 文 化 知 识 技 能,掌握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体验式学习的方法,形 成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健康 高雅 的生活 态度,养 成爱 自 然 、爱祖 国、爱身边人 的茶德茶情 ,实现茶文化研学旅 行 的有效 开 展 。

 四课模式具体如下:

 实施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培动 蚓称达成 l学 基础知识}-.{

 筹嚣慧 }

 【进行研学H j

 }翟 H 】

 l

 H学 、】

 ◆◆◆◆ 三 、茶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具体教学 以劳动技校近期与某学校共建开展的 《走,春 日里 寻茶去》茶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 为例 :本次研学旅行 的主题 由学生 自主选定 ,教师根据主题辅导学生制定研 学旅行方案,研旅结合 ,研为旅服务 ,旅为研验证。

 第一课 《课程初探 》方法指导 :教学 目的是引发学 生对茶的兴趣 ,为研 学做好准备 。

 教学 地点在劳动技 校茶艺课室。

 教师考虑从 茶的艺术文化 审美和生活实 用角度着手激发学生兴趣,因此选取茶 的起源 发展、作 用、品饮方法及各国各地茶俗欣 赏等基础知识作为教学 内容。

 通过精心装饰茶艺课 室、课 前 1分钟 开始播放 茶艺表演 视频创 设各种情 境,从视 、听觉 营造美 学刺 激,激发学生 尚美之心。

 学 生甫踏入课室 ,思想和 心 灵马上被古朴宁静 的环境氛围和优雅规范 的茶艺意境所 吸引,产生 “我想要 学”的欲望 ,进而引导探究 内容和 主 题 生成 。

 第二课 《研学深究》:

 目的是引导学生制定研 学旅 行方案 ,深入探究茶文化 ,为旅行体验做好知识技能储 备。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教师从研 学结果 的有效性和 旅行体验 的可实施性考虑,引导学生在可施行的选题领 域 、有研究应用价值的主题范围内,自主选定茶文化研 学主题,设计研 学旅行方案。

 教师拓 展学生反思生活 里有关茶 的一 些误解,启发 学生发散思维 。

 例 如 “铁 观音是什么茶?”学生答 “绿茶”,教师反 问 “真 的是 绿茶 吗?”学生开始反思 “铁观音究竟是什么茶?”产 生疑 问 “茶叶是怎么分类 的?”由此定下 “六大茶类 ” 的研学核心点,再继续发散提疑 “六大茶类是怎样产生 出现 的?” “六 大 茶 类 怎 么 区 别 ?” “长 在 什 么 地 方 ?” “制作工艺具体不 同点在 哪?” “要怎么冲 泡才 能保证其特 点呈现 ”⋯⋯教师随之引导学生将 “头脑风 暴 ”产生 的一个 个 问号精简 去繁,串成有序 的思维 导 图,设计出合理 的研学旅行主题方案—— 《走 ,春 日里 寻茶去——探 究六 大 茶类 》,并列 出相 应 的探究 任 务 单。

 这时的 “学”就是学生想要的 “学”,学生非常清 晰 自己 “想要学什么 ” “怎么学 ”。

 在兴趣带动及任务 驱动下,学生 自主地通过查找资料了解 “六大茶类 ”的 产生因由、制作工艺和功效,通过对 比观察及品评六类 茶样,体验学 习 “六大茶类 的特 征 区别及 品评方法 ” 等 。

 研学就理所 当然地 成为学生有 目标 、有计划 地发 挥 自主能动性 、学习探究方法 、增长茶文化知识和增强 茶艺技 能 的过 程 ,旅 行 体 验 所 需 的 知 识储 备 也 就 形 成 了。

 第三课 《旅行体验》: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旅行中体 验研学所 得,使学生准确 、透彻地理解和 掌握茶科学文 化知识,实现 知行合一。

 活动地 点为英德红茶科技创 新基地——九号红茶庄 园。

 主 要活动 内容 是包括参观 茶园、观察茶树、体验采茶制茶、体验 评茶、参观 茶史 馆和制 作擂 茶 等。

 两 校教 师共 同完成 前 期 的踩 点考 察 、出行 申请、备案 、安全培 训 等后,组织 学 生集体 出行 。

 为实现旅行体验 的有效性,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有 目 的地在行 中体验、验证 。

 行前 ,学生 已基本探得 “六 大茶类 ”各 问号的初步答案 ,那 么这个答案是否正确 ? 教师指导学生制定体验任务单,引导学生逐个去验证 :

 学生观察茶树形态——温 习生物知识,验证茶树 的生物 学形态特征 ;采茶制茶——体验绿茶、 白茶、红茶 的制 作过程 ,验证六大茶类的工艺区别及技 巧所在;听专家 现场讲解评辨茶类技巧、观摩专家评泡手法——对 比验 证 自己掌握的技巧是否正确⋯⋯尤其是在制茶中,学生 通过体验式学习,尝试 “提采”茶叶、 “摊 晾到清香散 发” “高温杀青,先高后低 ” “轻压短揉 ” “干燥 ”形 成了杯中清茶 ,之前探究的 “茶叶制作工序”知识在双 手上转化 作真 实的生产动 作,化抽象 为具体 ,化难 为 易,知识技能通过 “五感 ”体验深深地刻 印在大脑里 ,

 达到知行合一。

 这时,教师 再引导学生运用生化知识 解释茶叶制作原理 ,将旅行体验与书本知识连接起来 ,

 融会贯通学科知识和生产应用,将认知 由感性逐步上升 到理性 ,完成知识的内化。

 第 四课 《汇报升华》:课程 内容是教师指导学生成 果整理与展示汇报,学生从汇报分享研学感悟,现场展 示六大茶类 的识辨技 巧和茶 艺。

 目的是通过指导学生 整理研学旅行收获,促使学生更正或重组茶知识 、提高 茶艺评茶 技能、感 悟茶德,达成综合 实践育人 目标。

 教师采用在整个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强 化能力锻炼的策略,引发学生 的情感触动,促成学生的 反思与 提升 。

 如在 德 育渗 透 方 面,教 师在 《课 程初 探》时引导学生谈对茶道的看法 , 《旅行体验》时引导 学生静心感受茶山的 “清静 自然 ”、体味 “茶,人在草 木之间”的自然馈赠、体悟陆羽 的 “精行俭德”⋯⋯学 生对茶德的认知从 “简单认 识—行 为感知一 内心体悟 ” 逐步深化 ,当汇报课上听到其他同学分享习茶前后对茶 道 的理解变化、谈 习茶之路的情感发展时,情感就被再 次触动 、共 鸣,对茶德 的理解认 同就 自然 而然地 升华 了。

 教师还邀 请 了家长参加 ,学生在 自己的父母面前 全套演绎茶道艺术,双手齐眉奉茶,又将茶德感恩体悟 再转化为实际行动,进一步 内化为德行 。

 四、茶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实践反思 劳动技校创设的茶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受到 了中 小学校和学生、家长 的认可及欢迎 。

 共建方式相较 于 中小学 自行开发组织或委托机构开展操作更便利、学生 习得效果更显著,也为其它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提供 了 一个实践借鉴 案例 。

 但 是,要实现有效教学,活动课 程开展时还要把控几个关键点:

 1.研学主题、旅行场点的设置 ,须根据不 同学校、 不同兴趣要求指导活动方案和安全预案,设计 出更多不 同主题的茶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

 2.应根据不 同学生身心特 点和知识结构特点,灵活 调整研学难度和教法学法,如高 中生与小学生、学优生 与学差生的研学内容与教学策略都应有所 区别,使活动 课程 的知识与实践难度与学生水平相当,活动科学性与 趣味性共具,让学生 “兴起旅行 、乐在研学”。

 3.保证经费。

 此研 学旅行活动课程 是 由广 州市青 少年科技特色项 目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推进茶科学茶文 化课程教育》和科研课题 《实践基地茶文化课程为中小 学研学旅行服务的研究》支持,师生活动经费由项 目及 课题经费支出。

 (下转第 101页) 08/2017 139

 ◆◆◆◆ 为 了说 明鹿和狼之 间互相制约的关系,作者运用 了大量 的数据进行说明,如 “经过 25年 的猎捕,有六于 多只 狼先后毙命 ” “很快,森林 中的鹿增多 了,总数超过 了 十万只 ”, “两年之后,鹿群 的总量 由十万只锐减 到四 万只。

 到 1942年 ,整个凯 巴伯森林 中只剩下不到八千 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

 根据本课是 略读课 的特点,因 此在教学本文时,老师可放手让学生 自己找 出其中的关 键数字,仔细研究其中的数字有哪些变化,这些数字说 明了什么? 接着引导学生讨论列出的数据:

 狼群 :

 “25年--,-6000多只 ”。

 f 鹿群:

 “l0万只一4万多只一0.8万只 ” I 通过这样的展示 ,数据关系非常明晰:一方面,数 字 的不断递 增;另一方 面,数字 的不断递减 。

 那 么, 狼和鹿之间彼此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关系也就不言 而喻了,同时这一组数据又 拉出 了故事 的梗概 。

 教学 难点也在数学比较 中不知不觉地化解 了,为下文得出的 推理结论埋下 了伏笔 ,掌握了本课的教学重 点也就轻而 易举的了。

 再者,这个环节 的设计在 本课教学 中也起 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真是一举三得 。

 可见,在语文课中巧引数学知识 ,令学生能一下子 从一组明晰的数据对 比中,一 目了然,茅塞顿开,思路 畅通 ,使得教学难点不攻 自破,这与普通语文课有着殊 途同归,异曲同工 ,甚至更胜一筹之妙。

 三、巧用数学符号,有利于课 堂板书简明易记 语文课堂的板书、讲解 中巧妙运用数学知识,将使 其更加简 明易记 ,生动传神又不失趣味性。

 如教学 《狼牙 山五壮士》一课...

相关热词搜索: 研学旅行反思 茶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实践与反思 反思 茶文化 实践

版权所有:学富范文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学富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学富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10062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