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二年级教学反思语文上册13篇

时间:2022-05-25 17:25:03  阅读:

二年级教学反思语文上册13篇

二年级教学反思语文上册篇1

  教学时,我抓住了太阳公公的那段话,让孩子理解太阳公公说话的意思的同时体会到太阳公公为什么要这么说,将文章的中心引出――因为太阳公公害怕他们被外界的美好现象所迷惑。通过个别读,分角色读,有感情读,体会小种子们听了嘱咐后的不同想法和行为,在明白过程中是对太阳公公嘱咐内容的复述其次,我还抓住了两颗不听话的小种子的两段话,除了让孩子读好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去想像,小种子们的想法,走入他们的内心。最后将种子们结果进行一个简单的对比,告诉孩子――是金子总会发光,但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对于有经验的人的忠告,我们应该吸取。在故事中将文章所要传达的道理传达给孩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效果。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太阳公公的嘱咐,将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

二年级教学反思语文上册篇2

  我从复习有关春天的古诗导入课题,板书课题“咏柳”,问孩子们“咏”是什么意思,他们摇头。我鼓励学生,明白“咏”有歌颂、赞美的意思。《咏柳》这首诗孩子们课前读了,比较熟悉,背诵很快。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感情朗读、背诵很顺利。但是,到了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的时候,就不知如何回答了。这一环节,为了让孩子们自主去探究,我安排了同桌合作学习,并提示孩子们看书中的注释,或者查《词语手册》。当汇报交流时,他们大多只是按照诗句的顺序,生硬地连起来,整句诗的意思听上去很别扭。古诗的语言倒置现象较多,有时要先解释最后的词句。孩子们较少接触,我举诗句例子说,强调诗句的意思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但要说通顺。最后,部分的孩子能用自己的话说得出来了。

  当然还有一部分不会说的。我认为学习古诗最关键的是从理解重点词语入手,一步步理解诗句意思。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这需要一个过程。课堂中我讲得比较多,没有让学生在诵读中充分感悟古诗内容。以后我在古诗教学中会更放手些,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思维的空间,去体会诗意。 

二年级教学反思语文上册篇3

  这是一首借杨树之口,抒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的诗歌。本首诗歌意境优美,韵律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很适合学生朗读。本课的设计,我注重以读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感悟。

  首先我让学生自由阅读诗歌,在小组中互相交流预习成果。而后让学生们畅谈对这首诗歌的初步理解,说说从这首诗歌里知道了什么。在师生对话、文本对话中,孩子们了解了大叶杨的外形特点,也喜欢上了大叶杨可爱的性格。

  在教学第二节诗歌时,孩子们轻而易举地理解了课后的思考题:“它在歌中唱了什么?”我进一步启发学生:“大叶杨还唱给谁听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唱给可爱的小学生,伴着他们快乐地游戏。”、“唱给忙碌的爸爸妈妈,消除他们一天的疲劳”、“唱给辛勤的园丁们,向他们表示感谢”……学生在语言的渲染、思维的碰撞中,想象力尽情地飞扬。我顺时将学生引入意境,将感悟化为情感朗读,从而培养语感,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情感熏陶。

  这节课,学生在朗读上得到了落实,但我总感觉还不够,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手法、意图还不是很能理解,认为大叶杨唱歌是风吹的缘故。不理解大叶杨的为什么要牵着手唱歌?为什么要感谢太阳?因此对这层的解释,最后还是由老师解释:写大叶杨爱唱歌,是一种拟人的写法,作者借大叶杨的精神来比喻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像大叶杨一样默默奉献的人们,他们在带给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在快乐的生活着!最后孩子们似懂非懂地带着对他们的赞美再次深情诵读诗歌。

  上完这节课,我感觉很困惑:孩子们是天真的,很多课文的中心意思,不是他们所能理解,老师这样强硬的给予,对吗?

二年级教学反思语文上册篇4

  语文课上,我正引导学生们有感情地朗读《草原的早晨》这篇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远处,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让他们在朗读想象中去体会草原静谧的美。按教学思路,我该引导学生朗读全文了,让他们能在朗读中体会草原的动态美与静态美,同时领会课文的条理。可刚一读完第三自然段,第一大组里就冒出了一只小手。“曹悦,你有什么事吗?”我耐心地问。曹悦站起来,拿起书,郑重其事地说:“老师,我知道为什么说羊群像白云。”我很高兴,提醒全班学生:“同学们注意了,现在曹悦小朋友有一个重大发现,让我们来听一听。”

  曹悦说:“因为白云是白的,羊群也是白的,所以说羊群像白云。”曹悦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冒出了更多的小手:“老师,我还知道。老师,我还知道。”“于润泽,你说说看。”于润泽站起来,说:“如果是一只羊的话就不像白云了,要许多只羊在一起才像白云。”“对。还有,如果羊群在跑的时候也不像白云,因为白云不会跑得那么快。只有羊群一边吃草一边走的时候才像朵朵白云在飘动。”刘悒杉干脆就不站起来,坐在座位上直接插话。再读这句话,学生的感受就更加深刻了。

  这时,下课铃响了,虽然教学任务没能完成,但我很兴奋。我真佩服这些孩子,他们会读书,会思考,会发现,会表达。而且孩子们在小组学习中充分讨论,畅所欲言,让他们的思维不受局限,更加开阔。在交流中他们思维的火花相互碰撞,对课文的理解在一步步加深。如果我在教学中对第一只突然举起的小手视若无睹的话,我想我会错过一次又一次的发现,失去一次又一次和学生真正交流学习的机会。关注学生,尊重学生,学会倾听他们的心声,经历了这一次后,使我对此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二年级教学反思语文上册篇5

  本课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在课堂上我努力地为学生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理念。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师生配合比较默契。这堂课设计令自己比较满意。

  首先,感受雷雨前后的变化。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上设计简单,没有结合本班学生的认知能力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我先利用晴天图,用较儿童化的口吻带同学们去郊游;接着,在草地上休息中天气突然变化,电闪雷鸣,让学生感受到雷雨前后天气的明显变化。

  在本节课中,我注重学生的词句、语言训练。用“越来越”、“渐渐地”说一句话。这两个句式都是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在这里既是对学生知识点的复习巩固,也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最佳时机。在课堂测评中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加强学生的多观察、多想、多写的学习习惯,很多学生都能把自己观察到的写出来,但是写得不够具体,有些句子不通顺,这可能是我平时训练少不够重视的原因。

  都说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上完本节课时,总觉得有许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如:在引导学生说下大雨时,还有哪些东西也看不清了,学生说的范围较窄,而我又没有及时地进行引导,使得这一环节有点脱节。在请同学们与老师通过声音感受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象时,语言不够精炼,随意性较大,使这一环节没有达到我所预设的效果,这主要是教师本身的随机教育能力欠缺的问题。

  以上是我在教完本课第一课时后的教学反思。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应该更加地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二年级教学反思语文上册篇6

  不大明白,摘入古诗时,编者为何将《春夜喜雨》改为《春雨》,诗题,即是理解古诗的钥匙:季节——春,时间——夜,对象——雨,心情——喜。

  课堂上,在联系实际说春雨特点时,为了引导学生说出春雨的“细”(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绵”(潜入夜,细无声),指导学生观察了当时教室外的雨,当时确为春雨绵绵,但孩子就是说雨有声,也大,(他们说的,是昨夜及前两天的雨,那给了他们太深的印象了吧,自己也在这时想起了以前课堂上不时出现的疙瘩:文章中的某些观点,自己都不大认同,但必须按教参中的要求传授,教给学生时,自然就没有了激情,没有了感染力。)有些强迫着让孩子再听听雨声---没有,这节课就这样接着上了,扣着“好”,让孩子们理解了这首在上学期就会背了的诗。

  今天,再打出这篇后记的时候,突然想到了,当时,我怎么就不多花些时间,让孩子静下来呢,让他们静下来,用耳朵,去感受春雨,雨确是无声的啊,在倾听里,体会诗文,也体会那春。

  再查资料,“《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怪只怪,自己在备课时没有备得详尽。

  明白了,教学时,并不是一定要让学生知道:春雨,如诗人杜甫在诗中描写的那么好。而是让学生知道,这首诗,是诗人杜甫写成都的雨,是一场典型的春雨,当然,春雨,也有例外。

  就这么简单的,明白了。自己的理解局限也局限了自己的教学。教者,要有多深厚的学识做为底蕴才能让自己的教学顺畅、睿智,才能不误人子弟呀!

二年级教学反思语文上册篇7

  教师节过了,中秋过了,书也来了。好像今天才开始进入正常上课一样。看着同学们兴致勃勃的翻着新书,我问:大家看着新书有什么感觉。他们纷纷说太好了,终于有书。我对同学们说:没有书的日子真是太难过了,不能学习的日子真是太难过了,是不是。孩子们都大声的说:“是”!我请大家好好爱惜语文争取把里面的内容都学会。孩子们显然受没有书的折磨太久了,体会到了书的重要和必须,回答的声音特别的响亮,我也十分高兴。

  我上的是第二课黄山奇石,(上节课只学了课文)学写字。八个字,我请同学们按结构分一下,正好四种。我按结构讲了每种结构的写字要求,也请同学们来提醒大家怎么样写才能更漂亮。学生每个字只写两个,然后同桌间评评(上课前我把写字好差的同学进行了搭配)。对于突出的问题我稍做讲解。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上来书写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一个字,然后师生共评。到此为止,时间已经不够用了。

  我看了书,真不知道一课两课时够不够用。每课有课文,要认的字要写的字。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安排的。我怎么就是很难完成呢?是我设计的不好,还是课本安排得有点问题呢?我知道把字全放在一课时不合理,可是由于当时没有书只好这样处理了。就是有书,我也不知道怎么在两课时完成。本课课文很不好读,要认的字又多。我想我以后要加强对预习的指导和检查。这样可以分担一下课堂上的任务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原来一直有要求的,可是不是很重视,有部分学生不能完成。我觉得这学期我得再出新招,让学生对课前学习感兴趣,我现在有点思路可是不成型等我再想想。

二年级教学反思语文上册篇8

  《找春天》是一篇短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作者把春天比作一个小姑娘,她害羞,所以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美丽,有着娕绿的秀眉和色彩斑斓的眼睛;她活泼,娴熟地弹奏着动人的音符,快乐地荡着秋千,兴奋地叫着、笑着……文章呼唤着我们到大自然中找春天去!春天无处不在。

  色彩缤纷的图画是低年级小学生最喜欢的,因为他能比文字更形象地直接作用与儿童的感官,符合低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因而“图文结合”成了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常用的一种手段。但不论是利用插图或是简笔画,甚至多媒体课件,都只是一种简单的形式输入过程,学生只能被动的看,缺乏交流和表达。而低年级的孩子是多么希望表达啊!他们最喜欢的方式就是画画。因此,我在教学《找春天》一课时,设计了画一画这个环节,让学生拿起画笔画出阅读后的感受,变被动为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读着课文,会感觉自己就是那几个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的孩子,体会到寻找春天的急切心情,感受到发现春天的欣喜。

  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胜于抽象思维。在他们的语言和写字能力尚未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画画可能是他们最直接和最轻松的表达的方式。所以,他们乐于画画,愿意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

  学生把抽想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的图画的过程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回顾、加工的过程。等他把这幅画画好以后,也就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感悟表达出来了。然后,再让他们根据画的画说一说或写一写自己的想法,又是一个把感悟转化为语言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年级教学反思语文上册篇9

  “剪出了火红的桃花”,“剪出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剪出了大地的胡须――小草”预料之中的答案让我满意,正当我打算收场时,一位孩子说:“还剪出了这一大片春光。”语出惊人,使我一愣,心中盘算该如何评价这样的答案,如果按照常理思考:“春光”这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如何能用“剪”呢?但多年的教学实践又提醒我:“要小心对待学生萌芽中的创新思维”。

  也许是受到了我的鼓舞和这个富有创意孩子的启发,接下来一个个孩子的发言则完全超出了我的意料之外,带给了我更大的震动:“剪出了花的香味”“剪出了宛转的鸟语”“剪出了草地上我们嬉戏的姿态”“剪出了春光中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剪出了风中悠扬的歌声”最后一位同学俨然在做着精辟的总结“剪出了空气中快乐的气息”。

  回到办公室,望着窗外美好的春光,我又在回味学生刚才的话语,发现这竟带给了我那么多享受的画面。我明白了:有时候千万不要自以为是,给孩子强加成人的思想,儿童的世界是可以尊重的。我又很庆幸:就是因为自己的顺势而导,才使诗意喷薄,精彩流淌。

二年级教学反思语文上册篇10

  《千人糕》是一篇文浅情深,易于理解的课文而作为在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我首先想到的是重在对学生文化的认识,知识的积累和情感的熏陶,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从这三方面加以理解。

  一、文化认识,共同努力互相协作。

  全文的中心是赞美合作精神,要让学习懂得任何一样东西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结果,怎样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热情,我首先从导入上设悬,让学生带着思考步入对课文的认识,基于这一点,学生能较快找出文章的中心,从而从客观上实现时文章的突破,在细节的处理上我注重口语训练,表达情感,在读中认识,在认识中理解,在理解后方有感悟。

  二、知识积累。

  所谓知识积累,就是希望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的同时同旧有的知识加以融会贯通,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加以链接,才能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兴趣,加深理解。比如我在教学时,注重启发学生头脑中旧有的知识,在学习课文时,注重同学生现实的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从真正意义上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出的人文性、生活性,让语文学习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不足之处:

  最后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我也认识到学生的表现也不是一层不变的,中间有思维敏捷的,有后进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就感受我的设计还应更大地面对全体学生,怎样才能把这一环设计好,是我本节课留下的问题。

  改进措施:

  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学好课文的前提,但我们还应面对全体学生,把每一个细节都要落实好,把具体的操作过程要把握好,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今后更要注重体现达到目标教学中过渡目标的设置,一环扣一环,一脉相承。

二年级教学反思语文上册篇11

  这是一篇成语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农夫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的兔子,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本着语文阅读教学“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教学《守株待兔》这则成语寓言故事时,我以新基础教育理念为指导,主要通过在教故事情节的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也就是把“两类结构”的学习和运用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揭题伊始,我就呈现学习方法,接着通过解题:“守株”、“待兔”,让学生很快地把握了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并巧妙地根据题目“守株”和“待兔”,让学生既快速又准确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这种做法不仅化难为易,而且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获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积极主动的发展。然后通过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想,自己填,最后归纳出寓意,自己表演和构思新的故事情节,克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

  教学中我还努力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故事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并力求通过读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整个课堂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将课堂教学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获得健康主动的发展。

二年级教学反思语文上册篇12

  《鸟岛》这篇课文写了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象和鸟类活动的情形。文章条理清楚,语句流畅,文字优美。我觉得让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会是一种愉悦的享受。于是,我就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制作了课件。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感悟后欣赏,欣赏后再朗读体会。

  学第三自然段时,我也是先让学生自己读,看看有几句话,每句话说了什么。然后逐句读,抓关键词句,欣赏图片,还在此过程中进行了句式训练。第一句“六月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加上“最”和去掉“最”读,体会鸟岛的热闹,用“最”说句子。抓住“各种各样”、“聚”、“鸟的世界”体会出鸟的数量多、种类多。然后又出示了几幅群鸟活动的情景图,引导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孩子们在小组活动中中,大胆想象,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让我吃惊的是,他们的想象非常丰富,他们的表达流畅且细腻。一个组汇报,其它组补充,让整个课堂活了起来。第二句我引导学生抓住“密密麻麻”、“一个挨着一个”感受鸟窝的多。第三句我引导学生抓住“窝里窝外”、“到处”体会鸟蛋多,透过“玉白色”、“青绿色”体会鸟蛋不仅仅多,而且色彩美。每一句都是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完毕后欣赏图片。从学生一声声“哇塞”中我感觉到了他们的惊奇,他们的兴奋。有了这种如临其境的感受后再让学生在小组里赛读,然后各组推荐阅读小能手在班里读。学生各个都读得很投入,完全融入了课文所描述的境界中,与作者构成了情感上的共鸣。

  整篇课文学完后,我又让学生欣赏了一段鸟岛上群鸟活动场面的动画,朗读了一遍课文。能够看出,学生已经完全理解了课文资料,完全被鸟岛的美陶醉了。

二年级教学反思语文上册篇13

  授课前,我先让学生画一幅自己眼中的柳树,并写上一两句赞美柳树的话,好让学生提前从色彩方面感知一下碧玉妆成般的柳树,也从形态方面感知何为万条绿丝绦。这样一来,学生对古诗内容较容易理解一些。

  导课时,学生展示的作品超出了我的想象,当他们双手举起自己的作品时,站在讲台上的我禁不住叫了起来:“哇!太美了,我仿佛置身于柳树林。”然后,依次点了三个孩子单独展示自己的作品,他们的描述令我惊叹,也令在场的老师们惊叹。看来,准备工作做得很好。授课时,我采用叙事的方式来贯穿整首诗,从一千年前的某一天开始,引出地点、人物,缘何出现了《咏柳》这首诗。

  整节课来看,流程进行得很好,从对“咏”的理解,到对柳树从远到近的认识,以及作者从观察到想象体现出的对春的无限热爱之情,课堂中呈现得都很好。不足之处是,老师表现得多,学生发挥得少,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一次经历,一次收获,磨砺中总结经验,在教育这条大道上,和学生携手共进。

相关热词搜索: 上册 二年级 反思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20篇简短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全册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期中教学反思上册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完整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反思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集 二年级语文上册每课教学反思

版权所有:学富范文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学富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学富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10062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