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信访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9篇

时间:2023-05-17 17:10:04  阅读:

篇一:信访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

  

  对目前医院信访工作面临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第一篇:对目前医院信访工作面临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对目前医院信访工作面临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摘要:信访是一种由上而下的访问制度,他们帮助各部门调查民情,了解民意,优化办事结构,做到发展为了人民,为人民服务。医院作为卫生部门,是民生管理的重要方面。首先,医院应该扩宽民主访问渠道,明确责任主体并加强对主体的监督,优化医院机构,切实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着想。其次,医院要正视信访所反映的问题,运用联合处理,提高处理效率,提高民众对医院的满意度,提高医院的权威,保障人民的利益。最后,相关部门建立健全规则、制度,信访部门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做到有度可依,有度必依。

  关键词:信访;医患处理;信访现状;对策

  信访是站在比较官方的立场,是人民表达民意,反应民情的重要渠道。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改革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要全面实行医疗改革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很长时间去完成。但近年来,我国医院的信访工作却不尽人意,集中表现在信访事件增多,事件集压,处理效率低,问责主体不明确,互相推诿的现象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妨碍了医院信访工作的进行,造成医患关系严峻,民众对就医不满意,投诉事件多,妨碍工作的正常进行。

  一、医院信访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各方面也随之发展,但出现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情况,我国卫生事业并未与经济协调发展,随着人们的权利意识的加强,人们越来越重视维护自己的权益,人们维护自己权益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除了个人上访外,还出现了联名、匿名上访的方式,而且为了是自己反应的问题得到更快的解决,甚至出现了越级上访的情况。而且除了传统的书信上访形式,还有网络,电话等方法,人们利用大众传媒的手段反应自己的不满,相关事件迅速传播,对医院工作造成重大影响。

  信访内容不断增多,大多与自身实际利益直接挂钩,民众明确要

  求解决所反映问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信访内容涉及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对象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集中。问题解决的难度越来越大,得以解决的时间增长,因许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民众对此非常不满。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院所用医疗器械不断优化,治疗疾病的能力也增强,有些患者或其家属在治疗时或治疗后期,因种种原因再次对医院提出要求,重新提出,问题不能解决。

  再次,信访的主体除了患者和家属外,现在还出现了委托人、律师等,医疗问题愈演愈烈,医院解决难度不断加大。为了是自己的问题尽快得到解决,一些信访者联合起来,联名向上级上访,解决越来越不容易。

  随着大众传媒等新行为媒体的崛起,人们利用大众传媒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很多事件一经曝光,马上被社会广泛关注,除了过程外,问题结果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由于过早的曝光,社会舆论的加强,医患双方很难达成共识,事件向期待的相反方向发展。

  二、信访问题的处理

  医院信访问题的解决一帮要经历一下几个阶段:受到来信、电话,医院登记,上报、直接、联合受理或转他人受理,直接和联合受理能迅速解决,但转他人受理还需进行催促,造成时间处理不及时,处理效果差,有时还会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这种处理问题的程序效率低,处理结果差强人意。

  医院信访问题的处理关系着医院及整个卫生事业的形象,而且,医院是与人民生命相关的场所,与人们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所以人们对于医疗问题格外关注。随着我国各方面改革的不断深入,民生问题作为我国最首要的问题,社会各方面对民生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为了树立医院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更好的消除人们就医的顾虑,医院要优化解决信访问题,重视信访问题,处理好医患问题,减少解决程序,加快解决步伐。

  医院信访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医院的正常建设,随着信访工作量的不断加大,医院的相关工作人员工作量加大,给医院的管理造成巨大影响。一些联名信访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由于不能及时达成共识,影响了医院的工作秩序。有事大量的医疗赔偿造成医院财政困难。同时,一些治疗办法因是新技术,患者出于保守和安全考虑,希望采用传统技术、办法,而非新技术,为此,一些治疗办法难以实行,医疗技术不能发展。

  三、解决信访对策

  1、改变医务工作人员的态度

  为了更快,更顺利的解决医患问题,医患双方应互换位置,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医务人员要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加强自身技艺建设,不断丰富自身。认真对待患者,对患者病情全面了解,关心患者,耐心给患者解释相关问题,让患者了解、掌握自己的病情,消除患者的疑虑,让患者及家属配合医生的治疗。其次,医务人员要就治疗、收费等情况给患者及家属做出合理的解释让患者谨遵医嘱,掌握相关情况。最后,要尊重患者的隐私、尊严,对于患者的合理要求要予以合理回应,保护患者的隐私,尊重患者的尊严。

  2、加强沟通,沟通是处理医患关系的重要方法

  一定意义上来讲,信访问题的增多是由于双方缺乏沟通所造成的,良好的沟通能解决很多问题。沟通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良好桥梁,因此,医患双方要加强沟通。以往的医患关系是不平等的,以往的医患关系是以医生问主体的,医生根据自己对病人病情的诊断对病人进行治疗,很少与患者进行沟通、商量对策,造成患者对相关的治疗办法及医院收费问题存在疑问,对医院的治疗提出质疑,信访次数增多。现代的医患关系应尊重患者的选择,及时与患者沟通,与患者一起商量对策,使双方站在平等的立场上交流。

  3、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

  明确责任主体,用一定的奖惩来规范义务人员的行为,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给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树立医院形象。

  4、改革医院服务模式,优化患者就医结构、方式

  首先,要优化就医程序。不同地区的就医人流量不同,因此,就

  医的各个流程应合理安排资源。做好人流量多和人流量少两种情况的医务工作人员的人员安排,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切实做到为患者服务。

  其次,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服务质量的下降不应以病人的增多为借口。相反,病人越多,越应加强服务质量的建设,给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明确责任主体,对各个岗位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加强医务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再次,实行服务考核。由患者对医务工作人员的印象对医务工作人员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当然,服务考核不是以评判医务人员为目的,考核知识为了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医院的公信力,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切实的保护患者的利益,促进卫生医疗的改革。

  5、加强管理

  在管理方面,医院要加强管理,实行分级管理,合理分配各部门,各部门责任具体,防止出现相互推脱的情况,提高各部门的办事效率。

  结语:医疗卫生是涉及民生的行业,关乎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医院要不断地优化自身结构,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医务人员专业素质,提高医院质量,及时处理信访反映问题,增加医院的公信力,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

  参考文献:

  [1]李杨,顾晔,顾东冬,鲁晓杰.创新信访工作

  增进医患沟通[J].人才资源开发.2015(22)[2]杨立移.谈开展医院信访稳定工作的心得体会[J].现代经济信息.2014(22)[3]黄惠群.关于新时期医院信访工作特点、成因和对策的分析与思考[J].湘潮(下半月).2015(02)[4]夏美华.新时期医疗信访工作的特点和难点及其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2)[5]许式蛟.当前医院信访工作问题探讨[J].中外医疗.2012(26)第二篇:农村信访工作现状及对策

  农村信访工作现状及对策

  成因分析

  一、物质利益受到侵害。

  一是土地承包权没有保障。2003年3月,我镇各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刚刚结束,就有一个村民来反映,新当选的村委会要收回他承包的土地。当时我们看了该村民拿来的土地承包证书,我们知道,98年我国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承包期30年不变,所以该村委会收回他的土地

  是不对的。我们研究了一下有关政策,有三种有关政策,有三种情况村委会不能收回土地。一是村民外出将土地交给村委会,这种情况是村民将土地交给村委会代保管,村委会不能将土地收回,村民回来后,要求继续承包土地,村委会必须将土地交给该农民。二是依据法律,村民有权将自己承包的土地转包,村委会不能以你已将土地转包他人而将土地收回。三是如果该村民外出打工,承包的土地由基亲属代为耕种,村委会不能以此为由将其土地收回。此类信访问题在98—99年较多,占信访量的1/3。现在还存在一些遗留问题。

  二是局部过重的农民负担。1998年至1999年,这两年有部分村民来访,反映其所在村闲置干部过多,(其中有个村有57个干部),农民负担过重,还有一个村的来访者反映该村土地税定得过高,超出村民承受能力。

  三是农村资源发包缺乏透明度。农村机动地、“五荒”和集体资产的发包、转让、出售,暗箱操作且价格低廉,有的“近水楼台先得月”,使集体利益受损,农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物不平则鸣”,故而上访。2001年4月2日,中内泡135名村民到区政府上访,4月3日到市政府上访。9日、16日又到区政府集体上访。4月10日又到市里上访,并在市政府滞留两天一夜。他们这次大规模上访的原因就是因为该村委会在没有征得村民同意的情况下,将村集体的水面低价承包给了他人。

  二、民主权利受到侵犯。

  一是政务财务公开不到位。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有权利参与集体

  事物管理和建设,有权对集体重大事项和财务状况进行监督。但个别村屯无视农民的种种权利,公开流于形式,“说芝麻避西瓜”,搞“模糊战术”,农民“雾里看花”,疑窦顿生,有被愚弄的感觉。98、99两年我办共接待因村务财务不公开而上访案4件次。

  二是基层民主工作有薄弱环节。实行村民自治后,个别村民主建设没有到位,尤其是农民对村级事务的民主监督无法行使,主人公地位没有保障。例如有的村民来反映该村的理财小组等于虚设,根本派不上用处。

  三、村级事务管理混乱。

  有的村帐目不公开,个别村干部有贪污嫌疑,有的凭借权利乱用“两工”,有的资源发包上多吃多占、偏亲向友,“肥水不流外人田”,看着“糊涂帐”农民心犯嘀咕,事不顺,心不平,如梗在喉,不吐不快。几年来,我办共接待因此来访5件次。

  四、工作方法简单生硬。

  在税费征缴、“一事一议”、村委会换届选举和分摊任务时,有的镇、村干部缺乏必要的思想教育,重“统”轻“疏”,话没说透,理没说清,干群沟通少,工作线条粗,农民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故心存芥蒂,对干部不信任。我经常接待这样的来访者,他们进政府就要找区长,找区委书记,待问明原因是,他因事找到镇、村干部时,他们的回答是“愿上哪告上哪告”,或者说“我就不管”。

  五、干部作风问题。

  农村干部工作较为辛苦,但由于方式方法问题,一些农民不理解,因而管理工作难做,逐渐失去了责任感。有的缺乏民主,涉及农民利益的事情,往往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拉大了同群众的距离,增加了干群的对立情绪,有的办事不公平,偏亲向友,以势压人,谋取私利,甚至奢侈浪费,违法乱纪,加大了集体亏空,加重了群众的愤懑情绪。在干群矛盾面前,有的缺乏自省,认识不到干部作风是干群紧张的导火索和崔化剂,片面归结为农民素质低而加以推卸。2001年初,有一个村的村民到市、区集体访,反映了14个问题,经区里调查核实后给予答复。但他们不服,最后演变为要求罢免该村的村委会。其中一个

  重要原因就是干群关系紧张。

  六、政策法规落实走样。

  有的村干部政策水平低或者出于少数人利益需要,在贯彻落实农村各项政策时,或截留政策,或曲解政策,或擅定土政策。殊不知,农民已从宣传媒介上知晓了政策精神,这样做只能引发矛盾,效果适得其。1997年,不知出于何原因,在第一轮土地承包期未满之时,有一个村擅自将土地进行了调整,结果导致97-98年产能建设用地补偿款无法发放,部分村民越级访不断,至今不能解决。

  主要对策

  一、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意识。

  一是建立农村信访领导责任制。把农村信访工作摆上镇村党政主要领导的工作日程,切实做到党政一把手负总责、负全责。二是建立信访目标考核制。将农村信访纳入各级干部工作目标考核范畴。在考核、评估和使用干部时,把其分管或主管的信访工作

  列为重要内容,从而增强各级农村干部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强化信访工作逐级负责制。为避免推诿扯皮现象,工作中应该严格坚持“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这样,目标清晰,责任清楚,便于跟踪问效。四是实行领导包案制。我区每年都将较为重大的信访案进行“三包一保”,并以文件形式下发,那里就包括我们的镇领导和村领导。“三包”是

  包接待、包处理、包落实,一保是保稳定。五是实行信访首问责任制。凡第一个接访者必须突破时空限制,“一竿子插到底”,直到将上访问题处理完毕,力避“踢皮球”和“接力赛”。六是强化“一案三查”制度。为避免出现重访、缠访和越级访现象发生,可实行“三查”,即一查上访问题产生的原因,二查接待处理中有无违法现象,三查上访者有无违法行为,这样三管齐下,多头并举,标本兼治,有助于消除有访不查,查而不结,结而无果的弊端。七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对那些不负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实行责任追究。

  二、加强政策法律宣传,重视思想引导。

  农民之所以上访或者说在上访过程中有违法行为,都是因为他们

  对党在农村的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这样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经常的向农民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如土地承包、农民负担、合同管理、税费改革和村民自治等,同时要宣传《信访条例》、《黑龙江省逐级访规定》《黑龙江省信访收容遣送工作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例如《信访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多人反映共同意见、建议和要求的,一般应当采用书信、电话等形式提出,需要采用走访形式的,应当推选代表提出,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黑龙江省信访收容遣送工作规定》中的第七条规定:上访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可予以收容遣送。(1)所提出的信访事项已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得到解决。仍坚持无理要求,经批评教育无效,继续纠缠不休者;(2)将老人、病残人、儿童舍弃在信访接待单位,进行要挟,经批评教育仍不改者;(3)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造成不良影响串联怂恿上访人员纠缠取闹经批评教育无效者;……(8)其他严重影响信访秩序、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批评教育不改者。上述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过宣传,不断增强农民的法律责任感,增强自觉履行义务的自觉性。

  三、变上访为下访,化被动为主动。

  农村信访干部要屏弃传统的“你上访,我接待”“你提问题,我协调”的工作方法,变静为动,变上访为下访。这不是简单的概念转换,也不单单是工作机制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工作作风的转变。对待下访问题,我们应注意勤、快、实。“勤”,即要多下基层,勤深入到群众当中。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只有善于倾听民声,捕捉民意,才能化解矛盾稳人心,我们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才能落到实处。“快”,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要树立“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观念,清除群众问题“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思想倾向。要抓住解决问题的大好时机,及早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给群众一个及时、满意的答复。”实’,即实实在在为群众

  办事。要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常怀爱民之心,常行为民之举,始终把发展经济和增加群众收入放在首位,尽快让群众富裕起来。实事办多了,矛盾就减少了,上访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四、狠抓政策落实,坚持依法信访。

  在贯彻落实上级方针、政策时,要严格按政策办事,严格工作程序。对政策落实不到位或有偏差的应及时予以纠正,对侵犯集体和村民利益的及时查处,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2001年春中内泡村水面外包一案的及时解决,就是依法信访的典范。有一个村因占地补偿问题引起群众上访,此问题经过市纪检监察部门调查合适后,给相关领导进行了党纪、政纪处分。同时,对那些无理取闹的上访者也要依法打击,依法维护我们的信访秩序。“7.30”事件中的违法者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从这几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依法信访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执法机关要依法行政,二是对违法上访者进行打击。要注意的是我们的村委会是没有执法权的。

  五、讲究工作方法,顺应民心民意。

  农村在开展工作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力求动机与效果、手段与目的、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统一。把握不准的问题要调查研究,不轻易表态,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取得谅解,限期解决。对涉及面广、事关重大的问题要周密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多发挥村民理财小组、民调小组等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还要注意信息沟通,把一时解决不了的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争取上级的支持。同时耐心细致的做好上访群众的疏导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激化矛盾。

  成因分析

  一、物质利益受到侵害。

  一是土地承包权没有保障。2003年3月,我镇各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刚刚结束,就有一个村民来反映,新当选的村委会要收回他承包的土地。当时我们看了该村民拿来的土地承包证书,我们知道,98年我国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承包期30年不变,所以该村委会收回他的土地是不对的。我们研究了一下有关政策,有三种有关政策,有三

  种情况村委会不能收回土地。一是村民外出将土地交给村委会,这种情况是村民将土地交给村委会代保管,村委会不能将土地收回,村民回来后,要求继续承包土地,村委会必须将土地交给该农民。二是依据法律,村民有权将自己承包的土地转包,村委会不能以你已将土地转包他人而将土地收回。三是如果该村民外出打工,承包的土地由基亲属代为耕种,村委会不能以此为由将其土地收回。此类信访问题在98—99年较多,占信访量的1/3。现在还存在一些遗留问题。

  二是局部过重的农民负担。1998年至1999年,这两年有部分村民来访,反映其所在村闲置干部过多,(其中有个村有57个干部),农民负担过重,还有一个村的来访者反映该村土地税定得过高,超出村民承受能力。

  三是农村资源发包缺乏透明度。农村机动地、“五荒”和集体资产的发包、转让、出售,暗箱操作且价格低廉,有的“近水楼台先得月”,使集体利益受损,农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物不平则鸣”,故而上访。2001年4月2日,中内泡135名村民到区政府上访,4月3日到市政府上访。9日、16日又到区政府集体上访。4月10日又到市里上访,并在市政府滞留两天一夜。他们这次大规模上访的原因就是因为该村委会在没有征得村民同意的情况下,将村集体的水面低价承包给了他人。

  二、民主权利受到侵犯。

  一是政务财务公开不到位。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有权利参与集体事物管理和建设,有权对集体重大事项和财务状况进行监督。但个别村屯无视农民的种种权利,公开流于形式,“说芝麻避西瓜”,搞“模糊战术”,农民“雾里看花”,疑窦顿生,有被愚弄的感觉。98、99两年我办共接待因村务财务不公开而上访案4件次。

  二是基层民主工作有薄弱环节。实行村民自治后,个别村民主建设没有到位,尤其是农民对村级事务的民主监督无法行使,主人公地位没有保障。例如有的村民来反映该村的理财小组等于虚设,根本派不上用处。

  三、村级事务管理混乱。

  有的村帐目不公开,个别村干部有贪污嫌疑,有的凭借权利乱用“两工”,有的资源发包上多吃多占、偏亲向友,“肥水不流外人田”,看着“糊涂帐”农民心犯嘀咕,事不顺,心不平,如梗在喉,不吐不快。几年来,我办共接待因此来访5件次。

  四、工作方法简单生硬。

  在税费征缴、“一事一议”、村委会换届选举和分摊任务时,有的镇、村干部缺乏必要的思想教育,重“统”轻“疏”,话没说透,理没说清,干群沟通少,工作线条粗,农民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故心存芥蒂,对干部不信任。我经常接待这样的来访者,他们进政府就要找区长,找区委书记,待问明原因是,他因事找到镇、村干部时,他们的回答是“愿上哪告上哪告”,或者说“我就不管”。

  五、干部作风问题。

  农村干部工作较为辛苦,但由于方式方法问题,一些农民不理解,因而管理工作难做,逐渐失去了责任感。有的缺乏民主,涉及农民利益的事情,往往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拉大了同群众的距离,增加了干群的对立情绪,有的办事不公平,偏亲向友,以势压人,谋取私利,甚至奢侈浪费,违法乱纪,加大了集体亏空,加重了群众的愤懑情绪。在干群矛盾面前,有的缺乏自省,认识不到干部作风是干群紧张的导火索和崔化剂,片面归结为农民素质低而加以推卸。2001年初,有一个村的村民到市、区集体访,反映了14个问题,经区里调查核实后给予答复。但他们不服,最后演变为要求罢免该村的村委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干群关系紧张。

  六、政策法规落实走样。

  有的村干部政策水平低或者出于少数人利益需要,在贯彻落实农村各项政策时,或截留政策,或曲解政策,或擅定土政策。殊不知,农民已从宣传媒介上知晓了政策精神,这样做只能引发矛盾,效果适得其。1997年,不知出于何原因,在第一轮土地承包期未满之时,有一个村擅自将土地进行了调整,结果导致97-98年产能建设用地补偿款无法发放,部分村民越级访不断,至今不能解决。

  主要对策

  一、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意识。

  一是建立农村信访领导责任制。把农村信访工作摆上镇村党政主要领导的工作日程,切实做到党政一把手负总责、负全责。二是建立信访目标考核制。将农村信访纳入各级干部工作目标考核范畴。在考核、评估和使用干部时,把其分管或主管的信访工作列为重要内容,从而增强各级农村干部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强化信访工作逐级负责制。为避免推诿扯皮现象,工作中应该严格坚持“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这样,目标清晰,责任清楚,便于跟踪问效。四是实行领导包案制。我区每年都将较为重大的信访案进行“三包一保”,并以文件形式下发,那里就包括我们的镇领导和村领导。“三包”是包接待、包处理、包落实,一保是保稳定。五是实行信访首问责任制。凡第一个接访者必须突破时空限制,“一竿子插到底”,直到将上访问题处理完毕,力避“踢皮球”和“接力赛”。六是强化“一案三查”制度。为避免出现重访、缠访和越级访现象发生,可实行“三查”,即一查上访问题产生的原因,二查接待处理中有无违法现象,三查上访者有无违法行为,这样三管齐下,多头并举,标本兼治,有助于消除有访不查,查而不结,结而无果的弊端。七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对那些不负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实行责任追究。

  二、加强政策法律宣传,重视思想引导。

  农民之所以上访或者说在上访过程中有违法行为,都是因为他们对党在农村的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这样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经常的向农民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如土地承包、农民负担、合同管理、税费改革和村民自治等,同时要宣传《信访条例》、《黑龙江省逐级访规定》《黑龙江省信访收容遣送工作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例如《信访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多人反映共同意见、建议和要求的,一般应当采用书信、电话等形式提出,需要采用走访形式的,应当推选代表提出,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黑龙江省信访收容遣送工作规定》中的第七条规定:上访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可予以收容遣送。(1)所

  提出的信访事项已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得到解决。仍坚持无理要求,经批评教育无效,继续纠缠不休者;(2)将老人、病残人、儿童舍弃在信访接待单位,进行要挟,经批评教育仍不改者;(3)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造成不良影响串联怂恿上访人员纠缠取闹经批评教育无效者;……(8)其他严重影响信访秩序、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批评教育不改者。上述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过宣传,不断增强农民的法律责任感,增强自觉履行义务的自觉性。

  三、变上访为下访,化被动为主动。

  农村信访干部要屏弃传统的“你上访,我接待”“你提问题,我协调”的工作方法,变静为动,变上访为下访。这不是简单的概念转换,也不单单是工作机制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工作作风的转变。对待下访问题,我们应注意勤、快、实。“勤”,即要多下基层,勤深入到群众当中。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只有善于倾听民声,捕捉民意,才能化解矛盾稳人心,我们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才能落到实处。“快”,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要树立“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观念,清除群众问题“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思想倾向。要抓住解决问题的大好时机,及早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给群众一个及时、满意的答复。”实’,即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要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常怀爱民之心,常行为民之举,始终把发展经济和增加群众收入放在首位,尽快让群众富裕起来。实事办多了,矛盾就减少了,上访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四、狠抓政策落实,坚持依法信访。

  在贯彻落实上级方针、政策时,要严格按政策办事,严格工作程序。对政策落实不到位或有偏差的应及时予以纠正,对侵犯集体和村民利益的及时查处,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2001年春中内泡村水面外包一案的及时解决,就是依法信访的典范。有一个村因占地补偿问题引起群众上访,此问题经过市纪检监察部门调查合适后,给相关

  领导进行了党纪、政纪处分。同时,对那些无理取闹的上访者也要依法打击,依法维护我们的信访秩序。“7.30”事件中的违法者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从这几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依法信访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执法机关要依法行政,二是对违法上访者进行打击。要注意的是我们的村委会是没有执法权的。

  五、讲究工作方法,顺应民心民意。

  农村在开展工作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力求动机与效果、手段与目的、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统一。把握不准的问题要调查研究,不轻易表态,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取得谅解,限期解决。对涉及面广、事关重大的问题要周密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多发挥村民理财小组、民调小组等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还要注意信息沟通,把一时解决不了的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争取上级的支持。同时耐心细致的做好上访群众的疏导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激化矛盾。

  第三篇:浅谈电力企业电力信访工作现状及对策

  浅谈电力企业电力信访工作现状及对策

  摘

  要

  电力工作关乎国计民生,对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凸显时期,电力企业做好信访维稳工作至关重要。如何及时调处信访案件,解决民众需求,维护社会稳定,是电力企业开展信访维稳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是对电力企业电力信访维稳工作现状以及对策的研究,以供借鉴。

  关键词

  电力企业

  信访维稳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2.8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674-1145(2017)12-000-01S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能源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电力资源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信访维稳工作也成了电力企业的重要工作。但从当前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电力企业的信访维稳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电力企业应根据信访工作开展的现状,实施对策,为群众及各行业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一、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信访维稳工作的现状

  (一)信访主体的多元化

  社会不断发展导致更多的社会矛盾出现,广大人民的权利意识也逐渐觉醒,纷纷通过信访的方式行使权利,对自身的利益诉求加以表达。由此导致信访对象包括各行各业的人员,其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

  (二)信访诉求的复杂化

  我国人口众多,社会各阶层较为复杂,导致我国社会存在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矛盾。这就使得人民群众的信访诉求呈现出复杂化的特点,往往将内部矛盾以信访的形式加以处理。

  (三)信访行为的策略化

  有鉴于一些电力企业对单人上访较不重视。因此,信访者的行为也发生了改变,更加注重信访的策略化,往往单人先进行试探,接着联系拥有相同利益的群众组成一个群体一起上访,以扩大影响,为政府机关施加压力。

  二、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信访维稳工作的对策

  (一)落实“三责”,强化电力企业信访维稳责任体系

  首先,电力企业应落实内部领导干部的责任,通过行政手段建立起信访维稳责任体系,该体系包括领导工作责任制、“一岗多责任制”、承包人责任制等众多内容。电力企业内担任党政要职等人员应与相关单位签署《信访维稳工作计划书》,在信访计划书中应明确电力企业与相关单位在开展信访工作上的权责目标与奖惩措施,应设法将“五包”与“四亲”的责任制加以贯彻落实,确保在制度上加强信访维稳工作[1]。

  其次是落实基层单位主体责任。为此,电力企业应对基层单位信访工作给予必要的重视,充分发挥基层单位了解并掌握第一手情况的优势,建立健全信访首办责任制,此举有利于增强基层人员的责任感与大局观,促使其努力做好信访维稳工作。

  再次应贯彻落实信访组织协调责任,企业应充分发挥信访部门的组织协调能力,增强其做好信访维稳工作的能力。

  (二)做到“三心”“一引导”,做好初访根源治理

  首先,在接待上访者时,无论是领导还是接待人员都应充满热心,面对来访人员应努力做到热烈欢迎、详细解答、亲切欢送的服务态度。对上访人员所提出的问题或疑惑应认真加以解答,以便争取上访者的信任,促进问题的解决。

  其次,在接待上访人员时,接待人员应保持充足的耐心对待来访,努力做到不骄不躁、不吼不怒,亲切地为来访者排忧解难。

  再次,在处理上访者所传递的信件时,要以一颗诚心去处理每一份信件,在开展该项工作时,领导以及接待人员应做到“一快二细”,即快速处理信件,细心讲解与疏导,细致研究处理,以便确保基层群众所反应的问题充分得到贯彻,确保信访维稳工作能够平稳高效运转,从而取得好结果。

  另外,认真分析信访人员诉求的法律支撑,引导一些信访人员进行依法诉讼,从而使矛盾的解决更具法律的权威性。

  (三)加固“三线”,稳固信访维稳的工作基础

  首先,信访维稳工作应加固“民心线”,开展该项工作时,电力企业的管理层与各信访部门应时时刻刻为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着想,努力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寒冬酷热或节假日期间,亲临生产发展的前线,开展积极有益的慰问工作;当电力企业内的职工群众因各种原因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时,领导干部应及时加以看望,对员工嘘寒问暖,表达关心,此举有利于令广大职工群众团结一心,提升业务精神,以十二分的精神投入到信访维稳工作之中。

  其次,电力企业上下应构建起一道“法制线”,充分运用国家法律对企业内的行政与办事行为加以规范或纠正。基于此,电力企业应建立健全信访评估机制,并利用政策与法规对其加以约束,坚决杜绝与上级命令与要求相违背的政策、影响电力企业安全稳定发展的政策与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政策,努力做到促进信访维稳的法制化[2]。

  再次,应构筑起一道“保障线”,电力企业应建立扶贫基金会或职工捐款等形式的制度,筹集钱款,令企业内的职工群众在遇到重大的天灾人祸时,能够有充足的保障。

  (四)强化“三不”,全力克服紧急上访

  首先应不吝惜工作费用,电力企业开展信访维稳工作不应吝惜于成本,应以资金费用投入换取信访工作的稳定发展,从而令电力企业获得长足的发展。

  其次应坚持不怕困难的原则,电力企业内部的培训管理机构应对各部门的领导干部以及信访接待人员增加教育与培训,令各级工作人员努力改变自身,克服工作中的厌烦、懒散、冷漠等不良情绪,从而促进信访工作的稳定开展。

  再次应坚持不懈怠的原则,电力企业开展信访工作时,总会遇到个别需要紧急处理的事件,针对该类事件,领导干部与接待人员应雷厉风行,不得有丝毫懈怠,以避免问题最终酿成重大事故,影响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阐述电力企业信访维稳工作的现状与对策,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促使更多的电力企业在开展信访维稳工作时,能够积极做出改变,严格按照落实“三责”,构建“三心”“一引导”,加固“三线”,强化“三不”的原则,促进信访维稳工作的开展,从而满足更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

  第四篇:当前农村信访工作现状及对策

  当前农村信访工作现状及对策

  区政协山坡乡工作组

  当前,农村社会稳定工作与以往相比,涉及面更广,情况更复杂,处理难度更大。把握关键,找准矛盾切入点,健全机制,正确解决和处理农村社会矛盾,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期,源汇区纪委监察局念好“早、快、防”三字经,对全区8个乡镇办的农村(社区)信访问题进行查办和督办。

  念好“早”字,变上访为下防。组织信访室、案件室人员成立督导组,立足于“抓早、抓小、抓苗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走村入户,广泛收集信息。把易发、多发信访的落后村作为重点排查对象,对排查出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不安定因素,及时摸清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措施,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念好“快”字,变拖延为速决。对信访案件快调查、速处理、快结案,力争一次处理到位,不留后患,避免出现重复访、越级访。工作中坚持两个“要”,把好两个“关”,做到“三个结合”。即:事实要查细,把好事实关;有错要必纠,把好处理关。问题未查清不结案,处理结果未与上访人员见面不结案,调查结论群众不满意不结案。

  念好“防”字,变治标为治本。要求村监委会成员,在平时的工作中,注重了解本村群众的难事、难题,收集村民的意见建议,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向村委会反映,做到早掌握、早疏导、能解决的早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逐级向上级汇报。注重超前预防,从根本上减少信访案件的发生。

  一、当前农村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和法制意识淡薄。在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低,无法接受和学习新知识。有的村民在遇到山林、土地、拆迁补偿等纠纷时,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了解不透,就抱着“人多势众,法不责众”的心理进行聚众闹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二)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当前,大部分农民仍以基本农业种植等为第一产业为主,城乡之间、村民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少数人因心理失衡,导致行为失控,甚至铤而走险。有相当一部分的村级组织以前完全靠收取各种规费维持运作,税费改革后,很快“断炊”,因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无钱办事,影响村级组织各项工作的开展,也无力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直接影响村级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

  (三)政策公开不够,管理不规范,引起群众的不满情绪。主要是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在政策宣传上干部本身掌握政策不够全面,在政务公开上不具体、不准确、不真实、不及时,群众不能及时了解政策方面的情况,在执行政策上造成群众的误解,认为是有关部门贪污了政策,从而扰乱了正常秩序,激化了干群矛盾。

  (四)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难度大。村与村之间的山林、土地权

  属不清,特别是一些有争议的山林、土地存在你争我夺的现象,村与村之间纠纷不断。而村干部在这个问题上基本上没有发言权,因为群众认为他们是政府代表,替政府讲话,因此对他们不信任,有发言权的往往是村中真正德高望重的人。

  二、当前农村信访现象的新特点:

  当前信访工作呈现鲜明的新特点,主要表现为:

  (一)集体上访数量相对增加。1-10月份,山坡乡共发生12次集体上访,占信访总数的26.67%。集体上访主要发生在农村土地、林木承包;基层机构改革;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

  (二)越级上访更加突出。农民除到乡政府上访外,发生的不经乡,不经区,直接到省、市甚至北京都是越级访。信访的层级性被弱化,突发性增强,给应对工作增加难度,给基层人民政府工作带来很多被动,也增加了解决信访问题的社会成本。

  (三)无理上访日趋严重。无理上访占山坡乡越级访总数的80%以上,并且上访人缠访,持数性信访十分严重。

  (四)民主上访比较集中。在全部信访案件中,大多是村民对村组的作为不满意,怀疑他们的公正,认为他们侵权,反映出民主权利意识的增强,主要表现在:没有按规定给予土地承包权或者给予的不完整;承包他人的土地、林木不合理,损害村民利益;村干部以权谋私,损害集体利益;村政务财务不公开,剥夺村民知情权;在调处村内矛盾上不积极、不公平等。

  (五)利益访现象十分典型。在上访中,都是为着利益,而且是个人利益,很多上访人希望通过信访获取更多的利益,甚至额外的利益。如主动要求政府办理城乡“低保”、要求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要求政府给予经济帮助等。光星村七组村民在村统一分配土地时以虚报人口方法多获取39亩土地,对外发包收益,村集体纠正收回,在经法院审判败诉后,他们到市中院上访,企图夺回土地。

  三、多措并举,努力提高信访工作水平:

  (一)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其建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前沿哨”。一是要切实加强组织建设。加强农村民主建

  设,把群众基础好、办事公道、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人充实到班子中去,把村级班子建设成为团结奋进,富有凝聚力、号召力、发展力的领导集体。二是切实加强思想建设。要教育农村

  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干部,始终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倡导求实精神,倡导讲实话、办实事、不浮夸,着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他们多和农民交朋友,了解农民的思想动态,把握思想脉搏,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为农村稳定打下扎实的基础。三是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认真拓宽群众的参政议政渠道,充分发扬民主,为人民群众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提供条件,搭建平台。重点抓好农村财务和“资产、资源、资金”三资监管和村务公开制度的落实,保证村务公开特别是财务公开的真实性。

  (二)畅通信访渠道,使信访工作成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晴雨表”。一是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信访举报分中心作用。整合纪检监察资源新成立的农村基层工作室,作为信访举报分中心,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强组织协调,整合信访资源,综合运用政策、法律、行政法规等手段,积极采取代表参与、会办督办、公开听证、交叉办理、教育疏导等办法,着力解决信访举报等问题,形成全面协调、力量聚合、运转高效的综合协调处理机制。二是建立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和下访制度。明确接访领导干部姓名、时间、地点,并向社会公开。对一个时期内的重点信访,进行梳理归纳,并派专人抓好落实。

  (三)提升素质,化解矛盾,使信访工作成为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润滑剂”。首先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增强分析和妥善解决群众信访反映各类问题的能力。二要加强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的学习,积极探索新时期信访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努力提高信访群众的满意度。三要善于做好信访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通过多渠道的宣传和法制教育,引导

  群众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依法依纪上访和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解决矛盾信访,从而维护信访秩序,切实把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的过程变成沟

  通思想和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变成疏导群众情绪、化解矛盾的过程,使信访工作成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安全阀”。

  (四)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稳定预警、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应急事件处理、责任追究、责任倒推五种机制。加强过程监控,细化环节落实,增强工作实效。要对可能引起上访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解决。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乡镇信访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要针对不同情况、不同类型的突发案件制定应急方案,做到快速反应。特别是建立责任倒推机制,对引发群体性上访的政策、措施进行检讨、修正,对属于决策问题的可采取问责制的方式予以处理;也可以在政绩考核方面加以统筹应对。

  (五)大力加强基层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工作,形成化解矛盾的综合优势。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出现以后,能在哪个环节解决就在哪个环节解决,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对本部门无法解决的要引导群众通过正常渠道或法定程序表达自己的利益请求,通过合法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第五篇:浅谈新形势下企业信访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新形势下企业信访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主辅分离、辅业改革分流工作的积极推进和各地养老保险政策的调整,企业隐含的许多机制性、体制性矛盾不断显现,尤其是群体性上访现象日益增多,对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带来了严峻考验。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企业信访工作现状及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信访工作;新形势;群体性

  一、当前企业信访工作的现状及特点

  1.上访人员反映问题复杂多样,处理解决政策障碍多。在企业信访接待工作中,一般接触到的信访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困难企业职工要求提高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险交纳比例;二是部分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三是集体职工、家属工要求提高工资待遇和补交各类社会保险;四是提前退休人员依据有关政策,要求提高退养工资或

  增加补偿;五是其他一些历史遗留的政策问题。群体性上访问题突出,负面影响较大。

  2.上访表现出“违规性”,组织化倾向明显,过激现象时有发生,矛盾一触即发。

  很多上访者对国家政策、法规不了解,思想观念上存在误区,考虑问题过于片面,把“闹”作为谋取私利的主要手段。还有一

  些上访“专业户”,在没有国家政策支持、上访诉求无法满足的时候,往往作出一些超出常人的举动。此外一些上访人员尤其是30人以上的群体性上访,组织化倾向明显,由于他们诉求集中,渴望强烈,在诉求过程中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更容易引发冲突。

  3.群体性上访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

  由于群体性上访一般参访人数较多,社会影响严重,加之缺乏政策支持,在基层单位接访时困难较大,一般难以妥善解决。如2004年中铁四局四公司石家庄家属基地承租户因拆迁和房改等问题于5月24日到总公司上访,上访人员在办公楼大厅滞留长达47天之久,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影响,给企业稳定带来了很大压力。

  二、企业信访工作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1.企业对信访工作不重视,机制不完善,具体工作落实不到位。

  按照新的《信访条例》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问题由本单位解决。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由于企业减员增效,不少单位对信访工作不重视,没有专职部门或专职人员,或者信访人员的基础素质、政策水平尤其是接访、处访能力难于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造成基层信访工作不扎实,工作效率不高,现有的企业信访工作机制和现状已难以适应信访任务的需要。

  2.企业进行体制改革,员工观念陈旧,等靠思想严重。

  在企业进行改革创新尤其是进行体制创新的过程中,多数员工表现出心理上的不适应,旧体制下的惯性思想、依附思想在部分员工中表现突出,生活中遇到困难不是自己想办法,想点子,而是一味等靠国家,等靠单位,本单位解决不了就找上级部门。

  3.部分单位接访、处理方式简单,基层矛盾逐渐升级。由于一些基层单位领导工作方法过于简单,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不重视,存在着“推、拖、应付”的现象,形成了上访人员对基层领导的“信任危机”,自然而然地产生错位认识,认为一个人反映问题没有用,只有大家一起上访,一起闹才有效果,在上访人思想中形成了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的思想。一直在本单位反映问题没有用,只有越级上访才能解决问题,至少能形成由上而下的压力。由此造成本单位解决不了的找上级,公司解决不了的找局里,局里解决不了的找总公司,造成大量的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上访。

  三、新形势下做好信访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结合企业多年来成功化解的信访案件,做好信访工作,必须坚持在转变观念、创新机制、解决问题上下工夫,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开展企业员工教育,普及员工依法信访意识,把信访工作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面对不断增多的上访问题,既要正视其为企业深化改革进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也要认识到大量的员工上访给企业和社会稳

  定带来的负面影响。作为信访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信访工作无小事”和“稳定压倒一切”的意识,切实承担起抓信访、保稳定、促发展的政治责任。对于员工反映的问题不要捂着、盖着,要作好政策解释,思想疏通工作。通过沟通,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市场观念和风险观念,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承受能力。同时对法律意识淡薄上访人员,更要耐心做好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其自觉地规范自己的信访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

  2.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突出信访工作重点,加大信访工作督查督办力度,切实解决职工群众的合理诉求。

  按照“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的要求,加强信访苗头的排查,及时准确地掌握可能引发大规模集体上访的倾向性问题,做好超前防范和各项预案。同时抓住问题处理重点,加大解决问题的力度。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针对不同特点,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单位和责

  任人,逐一研究处理的途径和办法,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解决信访问题、化解矛盾纠纷中的“第一关口”作用。此外更要高度重视上级交办的信访事项,及时报告办理结果。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对因领导不力或工作失误、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3.结合实际为员工信访提供合法渠道,通过建立健全“双向规范”机制和信访事项“三级终结”机制,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

  随着信息网络的日益普及,媒体宣传的广泛覆盖,信息的公开度日益增加,企业只有不折不扣正确地执行相关政策,才能公开、公正的处理好各类信访问题。简单、粗暴地敷衍了事是不可能消除矛盾,更不会很好的解决信访问题。因此凡是符合政策规定又有条件解决的,要尽最大努力及时给予解决,即使一时无法解决的也要讲明原因,让上访人感受到党和国家、企业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建立健全“双向规范”机制和信访事项“三级终结”机制,依法规范信访工作人员和信访人的行为,明确信访事项办理和复查、复核的责任体系,明确信访终结的实体标准,实现信访程序的法定终结,提高信访息诉的罢访率。

  参考文献:

  [1]郭松民.我国信访改革应该推行制度演进[J].环球,2004,(23)[2]于建嵘.信访的制度性缺失及其政治后果[J].凤凰周刊,2004(32)

篇二:信访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新形势下信访举报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四川省双流县在信访举报工作中着重把教育与监督、保护、惩处干部有机结合起来,抓源治本重防范,扎实有效地将问题解决在基层,有效地发挥了信访举报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但目前信访举报工作仍然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待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探索和思考。

  一、当前信访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由于征地拆迁中积累的问题,导致信访增多及处理难度较大。随着该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征地拆迁工作大量增长,由此产生的征地拆迁安置矛盾也逐步凸显,如何均衡协调经济发展促大多数群众增收和少数群众在拆迁中的利益得失的矛盾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新旧拆迁补偿政策差异引发矛盾。在征地拆迁、安置补偿中,由于“新旧政策交替”,补偿安置标准不一致引发群众上访。二是群众法制观念淡薄,维权方式失当。部分拆迁户对政策理解存在偏差,提出了远远超出政策范围的不合理补偿要求,一厢情愿地抱着“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盲目心理,以过激行为向政府施加压力,企图把事态扩大,引起关注,以达到不合理或不合法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二)从信访工作机制上讲,由于机制不完善,导致信访量增长处理难度较大。由于纪委信访工作职能与大信访的职能交叉重叠,信访职责界定不清,一些纪检信访业务范围外的问题被“推”到了纪委,1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业务范围外信访量增大。实践中,上访人往往可随时随地就任何内容向纪检部门上访,从而形成了纪检监察部门对信访问题大包大揽的现象;同时由于职能部门责任不明确,相关工作人员怕情况复杂难以处理,往往将群众推给其他部门,几个部门相互推诿,引发群众到纪委上访。

  (三)从基层干部业务素质上讲,由于基层办信力量不足,导致越级信访增多。由于基层信访工作人员大部分是兼职,对群众反映的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问题,处理起来难度较大,加之调查不够细致,对群众的正当要求不愿作合理解释说明,因而造成信访件办理质量普遍不高,群众对基层干部调查结论不认同,造成越级上访逐年增加。

  二、解决好信访难题的主要对策

  (一)构建全方位的群众诉求渠道,信访举报网络建设初见成效。在信访网络建设方面,该县已经形成了县、镇、村“三级联动”的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网络,建立健全相关机构,落实了相关人员,明确了相关责任。在拓展群众诉求渠道方面,我县率先开通了纪检监察网上信访举报,通过互联网向群众公开受理网上检举控告、申诉和诉求,并在网上给予回复,进一步提高了信访举报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在工作模式上,该县主要采取“全程开通,定期收集,分级办理,及时反馈”的方式进行,体现了“从快从速,实事求是”的特点。

  (二)着力解决信访热难点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1、梳理排查特殊疑难遗留问题,科学实施领导包案集中化解。按照全国、省、市纪委信访工作的要求,该县结合实际,每年开展对疑2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难信访问题专项治理工作。2007年至2011年共梳理排查28件疑难信访件,并实行委局领导包案化解,其中25件已得到妥善化解,3件因政策原因未能结案,仍在继续做宣传解释和稳控工作。今年3月,该县委局召集28个相关部门、8家国有公司、5个管委会和各镇(街道)召开了重大特殊疑难、遗留问题调研工作会,共排查出55项重大特殊疑难、遗留问题,现均已按照县领导分工,全部实行县领导包案逐一进行化解。

  2、积极发挥组织协调职能,妥善解决业务范围外历史遗留问题。一是规范行为,接访同质化。对待群众反映的业务范围外信访问题,坚持一视同仁的原则,严格执行和谐接待来信来访制度,切实做到接待群众来访“三声”(来时问候声、接时安慰声、走时送别声)、“三心”(热心、耐心、诚心)接待、“三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服之以法)疏导。二是建立制度,办访一体化。建立完善业务范围外信访问题受理台帐资料,与纪检监察信访同时受理,分类登记,一起督办。三是发挥职能,督访严格化。该县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督促检查职能,加大对业务范围外信访问题跟踪督办力度,督促相关人员切实承担责任,妥善解决问题。

  3、以深化“共创共享”机制为契机,推动热难点问题的化解。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开展“深化完善共创共享机制,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主题活动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结合双流实际以“三深入三用心”活动为载体,认真开展了“四查四摸清”活动。一是认真开展征地拆迁、过渡安置、土地综合整治、和旧城改造等专3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项检查。二是严肃查处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对近年来群众信访反映的涉及征地拆迁安置、土地综合整治、旧城改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梳理和分类管理,挂牌督促集中办理,确保件件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4、鼓励署实名信访举报,切实保障被举报人合法权益。为进一步扩大和发现线索,降低办案成本,根据工作实际制定了《中共双流县纪委监察局署实名举报工作制度(试行)》,鼓励信访人署实名举报。《工作制度》规定对实名举报实行优先办理、优先回复、加强保护、实施奖励的原则。同时,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对举报人的姓名、电话、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有关情况及举报内容严格保密,严禁将检举、控告人的有关情况以及检举、控告的内容透露给被检举、控告单位和被检举、控告人以及其他单位和人员,切实保障实名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工作制度》还明确规定对举报有功的人员要实施奖励,同时,对打击报复实名举报人的行为要依法严惩。制度实施后,该县实名举报件数量逐年上升,署实名举报件所占比重从2008年27%上升到2011年的44%。

  (三)加强分析研判,创新反腐倡廉源头治理举措。该县纪委、监察局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反腐倡廉建设重点任务以及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针对性强的信访专题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源头控制性、预警性的意见和措施。

  1、探索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模式,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近年来查处的涉及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4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资”)的相关信访突出问题和违纪案件,认真开展专题调研,汇同相关职能部门探索建立了一套具有双流特色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新机制。通过运用网络智能化手段,对农村集体“三资”进行科学、规范、阳光监管,切实从源头上化解了农村集体财务信访问题,实现了“干部清白,群众明白”。2010年4月至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同志,中央纪委党风室一行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分别到该县考察了这一新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模式,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

  2、搭建绩效风险管理平台,构建源头防控行政行为风险工作机制。该县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搭建了绩效风险管理平台,将绩效管理与廉政风险教育同步推进,把行政效能投诉主动纳入到行政行为风险管理中。其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任务派发、信息反馈、效能监察、系统预警、数据采集和绩效评估等步骤,从而实现静态和动态管理、人工和智能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创新,以客观真实反映各单位的工作开展情况,促进工作效率和执行力的提升。其管理的核心是建立四级预警机制,即黄色、橙色、紫色和红色四个层次的预警机制,这四种情况是根据各个单位承担工作性质、工作完成的程度和工作完成实际效果等指标来综合设定预警级别,纪委监察局和目督办将根据这四个不同的级别启动问效和问责的程序,有效提升行政效能和执行力。

  (四)加大对损害群众利益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2009年至2011年,该县纪委、监察局共查处违纪违5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法案件78件,处分106人。其中查处大要案24件,万元以上经济大案17件,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要案9件,共收缴(追回)违纪金额万元。

  1、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案源管理。一是强化目标管理,县纪委、监察局要求各镇、街道每年必须完成提供一条可查性线索的目标任务;二是建立内部排查机制,县纪委监察局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违纪违法案件线索集体排查制度》,定期对信访举报进行认真分析、梳理,筛选具有可查性的线索;三是健全反腐败办案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作用,要求成员单位每月填报案件线索报表,共享信息资源,提高协调作战能力。

  2、围绕重点工作,加大查处典型违纪违法案件力度。一是制定了《双流县地震灾后重建家园资金使用管理办法》,2008年围绕抗震救灾工作大局,坚决查处抗震救灾工作中的违纪违法行为和失职、渎职的党员、干部,对抗震救灾工作不力的4名党员干部进行了责任追究;二是2009年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贯彻执行,重大工作任务的落实,查处了东升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在实施拆迁安置过程中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造成工作被动和恶劣影响的案件;查处了中和街道实施征地拆迁过程中,作群众工作不深入不细致,在一定范围造成不良影响的案件;三是2010年围绕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工作,查处了公兴镇一副镇长在拆迁安置小区建设中收受贿赂的案件;查处了九江镇某社区四名社区干部在该社区场镇改造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贪污贿赂案件;查处了县粮食局两名副局长在震后粮仓维修工程中虚增工程量侵吞公款的案件。通过典型案件的查处,在全县起到了较好的警示作用。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3、注重惩防结合,积极运用办案成果。一是注重结案研究,深入剖析案发原因和存在的问题,2008年至今共下发案件通报3份,向发案单位发监察建议书20份,督促发案单位建章立制,整改到位。二是加强警示教育,利用几年来查办的典型案例,编写《惩防并举

  取信于民》案例选编,并拍摄了警示教育片《警钟长鸣

  防微杜渐》,到全县各级各部门开展专题警示教育;将查办的典型案例作为廉政考试的内容编入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考试案例分析题库,使党员干部从发生在身边的案例中接受警示教育和纪律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篇三:信访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

  

  信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一、风险点:存在越级信访、闹访的潜在风险。

  防控措施:1、强化责任意识,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信访工作基本原则。该属于哪一级的问题,就由哪一级负责解决;该属于哪个部门的职责,就由哪个部门负责处理,绝不允许上推下卸。

  2、严格落实《信访条例》,做到依规、合法接访。

  3、严格核查信访诉求,确保信访事项“桩桩有人管、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4、深刻剖析信访问题根源、把握规律,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

  5、加强信息沟通,对个别信访案件或有集体上访势头的案件及时向XX办汇报,努力赢得上级部门的支持。

篇四:信访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

  

  信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建议、投诉、控告等行为。信访工作是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但是,信访工作也存在一定的风险点,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一、信访风险点

  1.信访举报不实。有些人出于恶意或者其他目的,会故意编造虚假的举报内容,给政府和相关部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信访群体性事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大量的群众会聚集在一起,进行集体信访,可能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3.信访人员情绪激动。由于信访人员的情绪波动较大,有时会出现情绪激动、冲突甚至暴力行为,给工作人员和社会带来安全隐患。

  二、防控措施

  1.加强信访工作人员的培训。对于信访工作人员,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其处理信访事件的能力和水平,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2.加强信访信息的核实。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对信访信息进行核实,避免虚假信息的传播,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

  3.加强信访人员的引导。对于情绪激动的信访人员,需要进行引导和安抚,避免出现冲突和暴力行为。

  4.加强信访工作的公开透明。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强信访工作的公开透明,及时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增强社会信任度,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信访工作是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和防控,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点,维护社会稳定。

篇五:信访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

  

  信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一、概述

  信访风险是指信访部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信访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它总是要面临各种多变的法律法规变化,同时会存在一定的督查和评估风险,从小部门到高层管理机构也会遇到很多因素引发的风险。因此,政府,企业和其他相关部门要求对信访风险进行重点监控和有效防范,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后果或损失。

  二、类型

  1、法规风险:信访部门因未能遵守法规约束,可能导致的问题和损失。

  2、督查风险:信访部门被外界督查、检查时,可能出现的风险。

  3、安全风险:信访部门空间安全、人员安全、文件安全出现威胁时,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

  4、政策风险:信访工作中采取的政策及措施,由于法律法规发展,发生变化时容易引发的问题。

  5、关系风险:信访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与政府部门、企业部门等发生关系时,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

  三、控制策略

  1、建立合规制度:信访部门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并完善内部合规制度,严格执行,确保信访部门的符合性。

  2、建立信访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严格实施的信访档案管理制度,在确保自身安全前提下,确保信访活动的合规性。

  3、完善内部督察制度:建立完善的内部督察制度,通过审计、督察等方式加强对信访部门的管理,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促进纠正。

  4、建立内外部人员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内部以及外部人员管理制度,确保信访活动严格管理,保证信访活动的基本安全性。

  5、建立联络协调制度:建立完善的联络协调制度,及时与政府部门、现场部门及社会媒体保持联系,改善信访服务,降低无效的信访活动的可能性。

  四、结论

  信访风险主要涉及法规风险、体制风险、安全风险和政策风险等,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风险因素,要有效防范风险,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法规制度、内部协调和督查机制,积极落实有效的防范措施,严肃处理相关的安全问题,以期确保信访活动的安全进行。

篇六:信访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

  

  信访舆情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信访是一种反映社会问题和民众诉求的途径,但在信访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舆情风险点,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1.风险点:信息失实或造假。在信访过程中,有部分信访人会故意夸大或歪曲事实,甚至造假,导致舆情失实或误导公众。

  防范措施:加强事实核查,通过调查取证等方式澄清真相,及时发布准确的信息,以避免舆情误导。

  2.风险点:情绪化表达。部分信访人可能会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使用过激语言或行为,引起公众关注和不良影响。

  防范措施:建立专业化的心理干预机制,及时疏导情绪化表达,避免情绪失控和舆情负面影响。

  3.风险点:个人隐私泄露。在信访过程中,部分信访人可能会公开个人信息,涉及个人隐私,引发不必要的争议和不良影响。

  防范措施:加强对信访人个人信息的保护,对涉及个人隐私的信访案件进行保密处理,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4.风险点:舆情扩散和传播。将信访问题扩散到社交媒体等公众平台上,引发舆情扩散和传播,可能导致不良影响。

  防范措施:建立专业化的舆情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掌握舆情动态,采取有效的舆情引导和危机应对措施,减少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信访舆情风险点的防范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建立专业化的机制和措施,加强对信访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确保信访工作的稳定和有序推进。

  -1-

  -2-

篇七:信访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

  

  环境信访面临问题及建议

  摘要:随着经济越来越发达,人们生活水平随之提高。在经济逐渐发达的背后,是环境越来越差。为有效提高人们生活环境水平,国家发布了《环境信访办法》。在实行环境信访时,有不断的问题出现,基于此,本文则是对环境信访中出现且需面临解决的问题做出分析与探讨,并给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环境信访;环境信访问题;环境信访建议

  引言:

  信访是工作检查的一种方式,是政府与人民群众的主要沟通方式。目前,国家对环境越来越重视。为此,环境管理部门也加强对环境的管理,开拓了新的管理政策和新的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其中环境信访就是为保证环境问题的措施得到落实而出现的一种重要检测手段。在信访工作实行中,有许许多多的环境问题得到暴露;在群众的监督与反馈中,发现有许多的环境问题正在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水平。因此,落实环境问题解决措施少不了环境信访的及时监察和反馈。

  一、环境信访面临的问题

  (一)环境信访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相较于其他的国家,我国的人口数量庞大,难以管辖。为保证环境信访工作能够继续高效的进行与完成,国家对信访工作采取分级分工管理负责。从政府部门与人民群众的层面来看,环境信访工作的实施拓大了人民群众与能够解决问题的政府的接触面,给予了人民群众反映问题的话语权,便于政府及相关机构能够快速解决问题。但是,从环境信访程序上来看,群众反映的问题需要经过工作人员层层筛选,之后才能呈交给相关上级部门和机构。在这一层层筛选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利益的侧重性和趋向性,容易出现官员之间相互包庇现象,使得环境信访工作的效果不好,环境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局面。且层层的筛选拖长了解决

  问题的时间,使得群众要更长时间的遭受环境问题的折磨,便不再信任有关部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的行动能力,怨声更加大。

  (二)环境信访缺少健全的法律制度

  在经济全球化方面,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但是对于环境这方面我国始终是重视的,并加速了环境立法的步伐,就我国相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来说,我国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对完善。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重视经济发展,对环境没有突出重视,而现代的政策中突出点也是经济建设,这就导致了现在环境保护的相关法令法规不能够很好的适应我国现代的经济发展模式,且在一些环境保护领域中仍然存在无法可依的问题。居民因没有健全的法律规定无法直接与政府部门沟通环境污染现状。所以,环境信访部门无法对相应的环境问题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且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与配合的难度系数增加。

  (三)有关部门职能交叉,导致问题推脱

  就我国的环境保护相关部门的职能来说,采取的管理方式都是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实行统一管辖和任务分配。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太多的执法主体,由此导致了我国各部门的职能交叉,缺乏权利与责任的集中,在施法时,出现混乱情况。多个部门拥有同种权利和义务时,在针对环境问题时就会出现夺权和推诿现象,从而影响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增加难度系数。

  二、环境信访出现的问题的建议

  (一)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

  现在,我国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已有较大提高,环境保护已经是全国公民的共识,但是仍然有大部分的群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了解仍旧浮于表面,缺乏对环境保护的思考和环境问题的风险判断能力。

  比方,我国近期有许多地区爆发了“PX”事件,在公共的媒体网络的吹嘘下,部分公众对PX的“毒性”感到恐慌和害怕。事实上,PX只是一种化工产品。为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政府就须对环境保护加大力度宣传。如图一,环保部门在社区对居民疑惑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知识进行答疑解惑,相关工作[1]

  人员在春节主动为居民送春节温暖讲解文明礼仪知识、环境保护知识等。如此,居民对环境保护的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便会积极配合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的工作,也会自己主动的参与保护环境的工作,大大增加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的效率。

  图1三门峡:渑池县环境保护局开展春节送温暖活动

  (二)积极下岗了解实际环境情况

  环境保护工作总是得不到确切的落实和实施,关键在于各级没有好好把关。在工作实施时,由于工作人员人数过多,总会存在责任推脱,相互包庇现象。这是由于工作人员过于随性,不积极督察和审视相互的工作,不体察基层群众的生活和生活环境而导致的[2]。所以,各个员工都要相互监督,要落实监察工作的实施。如图二所示,环境治理工作人员正在检测水的质量,避免水污染过于严重。这就是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应该秉持的工作态度与作风,积极下岗接触下层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群众需要,了解居民生活环境的实际情况,要始终担当起自己的责任。

  图2工作人员检查河道水的质量

  结束语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这已经严重影响了居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国家也对环境保护极其重视,解决环境问题已急不可待。为落实环境保护工作,就要落实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的工作,加强信访工作的稳固性和真实性,纠正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解决工作人员的经费问题。为更加适应经济发展和群众需求,需要建全环境信访制度,并建立一个独立专门信访机构,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环保知识教育工作。同时,信访工作人员也要能够认真的倾听群众的声音,深入调查问题的真实性,确保工作顺利实行;积极改正错误的工作态度,积极解决工作中的环境问题,做环境保护的第一把门关。

  参考文献:

  [1]钱琳琪,吕鸿飞.梨树县环境信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环境与发展,2011(10):162-163.

  [2]钱琳琪,吕鸿飞.梨树县环境信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北方环境,2011(10):178-179.

篇八:信访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

  

  目前信访案件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目前信访案件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人民法院对涉法涉诉的案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级人民法院都成立了专门的信访接待部门,区高级人法院也下发了对信访案件包括“四定一包”等在内的许多文件,但从办理的情况看,还存在以下问题:

  1、各法院对信访案件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有的领导重视,法院就重视,领导不重视,法院、干警也就不重视。多数法官都有重审判轻信访的观念,加之现在的审判案件压力过大,许多办案的法官都有:

  “正经的审判工作都干不好,哪还有时间管那些闲事”,再者很多法官都认为信访人都是告法院的、告法官的一些“赖人“,专门损害法院、法官的形象,对这些人法院不应管,一接到信访件,就有抵触情绪。

  2、信访人反映的问题不实。大部分在案件处理时就已经对审判人员反映过了而且办案的法官已经解释过了。在信访案件中,有的信访人为了引起领导的重视,反映问题不负责,随意扩大问题,或者有的信访件无中生有,损坏法官、法院的形象,使被反映的法院、法官很反感。这样就直接导致在接待来访人或办理信访案件时,有拖、推的现象,有的案件法官有:

  “我办的案件没有问题,你想告就告。”的思想,不愿意接触当事人。

  3、涉及执行方面的信访案件数量上升。我院201X年、201X年上级机关及本院信访接待反映的信访案件90%以上都是反映执行方面的。执行方面的涉诉信访案件主要反映几个方面:第一执行不力,认为法院没有采取强有力的执行措施,导致执行不力。第二提供执行线索。认为法院以对方没有财产为由推拖执行,给执行人员提供了执行线索,但执行人员却没有采取措施,只能通过信访渠道,以便引起领导重视。第三执行人员因办人情案,有推、拖不执行的情况。第四反映案外人反映执行错误的,这种信访案件比较少见,多数在执行过程中提出执

  行异议。第五反映一些长期不能执行的案件,这类案件法院主要是执行积案或正在中止的案件。信访人以信访的形式希望领导重视,能够将案件执行。执行方面的信访案件,基本都是随着案件执结信访案件也就结了,有的一天不结,信访案一天不止,造成了重信重访。

  4、信访接待人员或者不同的部门之间答复不一致导致当事人信访不断。因我们是基层法院面对的大部分是文化素质不高的人群。我们在给他们作辩法析理、判后答疑工作时上级机关不顾及下级法院及案件的具体情况,随意答复,有时一句“法院他们应该管”一句话,就使本来已经在基层法院解决的信访案件前功尽气。还有一些不属于法院主管或管辖的案件,但政府相关部门又不能解决,就直接一句“你们找法院去!”但到法院后法院答复不属法院管辖的,信访人就认为法院推、拖不愿管,导致到政法委等机关信访。县机关、部门及有相当一部分人都认为,法院就是解决事情的最后一道防线,解决不了的事就找法院,他们把法院看成是一个大箩筐,只要他们认为解决不了的或者是棘手的都往法院推,导致一部分不属于法院主管的或管辖案件的当事人信访、缠诉不断。

  5、原审判法官或执行人员态度恶劣、答复不准确,造成当事人针对某个人信访不断。通过接触这些信访案件有些案件是由于我们的审判、执行人员在答复当事人时对案件处理的过程及执行的进展情况没有向当事人公开,造成当事人存在一些合理的怀疑,对审判、执行人员不信任,认为审判、执行人员偏袒一方,怀疑审判执行人员有办关系案、人情案的情况,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就针对某个主办法官或执行人员进行告状信访。

  6、个别信访人员属于无理缠诉、缠访。法院处理的案件是公正的,程序合法,但信访人认为只有通过信访渠道才能有领导重视,才能达到他们的目的,如果判决或执行的情况他们满意,他们还行,如果判决书执行的结果稍不顺意,他们就会到处写材料上访、告状。我院有一案件谷某某,从开始审判到执行几乎每一个环节,他都要信访,写材料到上级机关信访,结果审判、执行人员谁一见他们都头痛,不愿审理、执行他们的案件。这样的人抓住了上级机关和法院对信访案件的重视程度,上级机关只要一有信访案件,内容是关于法院的就一

  级一级批转下来,法院一接到批件,就准备着汇报材料逐级上报。但这样的信访人很难被安抚,只要案件一天不结或者说他的目的一天达不到他就会不断上访缠诉。例如常到我院信访的余某某,其在1996年被人故意伤害致成重伤,刑事附带民事部分经调解被告人赔偿其损失7万余元,后余某又经二次手术,经审理也全部予以赔偿,但余某某的妈妈常年到我院信访、缠诉,认为赔偿数额过低,但答复其如果再为余某某治病有花费的可另行起诉,余某某却没有看病的票据也不起诉。隔一段时间就用轮椅推着余某某到我院来,丢在院门口走了。没办法我院出于到残疾人的考虑还给买点吃的,再用车送回家去。不得已我院与其所在的乡、镇联系给其解决了社会救济的事情。今年余某某死亡,崔某某还来我院信访,缠诉不断。

  7、信访人反

  page映的情况属实,我们的审判、执行人员在审判执行过程中,确有压案、拖案、推案的情况。有的案件信访人不反映案件没有结果,执行也执行不下去,一旦作为信访案件为领导督办,下一番大力气,这些案件就很快的得到了解决。解决的办法:

  一、加强对信访案件的重视,建立、完善相关的制度。

  丰富信访案件的来源渠道:

  1、上级机关批转的书面信访案件;

  2、信访专人接访中信访人反映的信访案件;

  3、院领导在院长接待日接待来访群众中发现的信访案件。信访人无论是口头反映还是书面反映,都应统一由立案庭进行登记,填写信访案件流转单,并由院长根据反映的问题将信访案件分为三类:

  第一类反映审判的确定主管领导为包案领导,主办法官为责任人,实行案件责任包干制;第二类反映执行的,确定执行局长为包案领导,执行人员为责任人;第三类反映审判、执行作风方面问题的交院纪检

  组查办。立案庭根据批示将这些信访案件确定一个办理的期限转交责任人的手中,这件信访案件就作为一件案件开始进行流转。立案庭对信访案件的办理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监督,信访案件超过办理期限的按超审限案件对待,进行处罚。

  二、作好解疑释惑、判后答疑工作。

  反映的许多审判、执行方面的问题,实际是我们的审判法官、执行法官并没有给当事人作好十分耐心细致的辩法析理工作。我们的许多法官认为只要我适用法律没有问题、程序合法,当事人的文化素质十分有限,法律是一门十分深奥的学科,给基层的当事人讲法律无异于天方夜谭,他们不懂。所以只追求了审判的法律效果,而忽略了法律的社会效果。但我们仔细想一下就不难发现这种观点认识上的不足,我们的法律不是一部纯理论的法理学论著,它的根源是来源于人们对道德、伦理、生活的总结。比如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它是源于人们对借债还钱这一千百年来道德准则的总结。法与理、法与情是相通的,我们太多的给法披上冷酷的外衣,使我们法官手中的法成为普通老百姓难以理解的天书,这与我们法官以审判作为法律宣传阵地一直忽略的工作有关。我一直认为理是相通的,只要作工作的方式的恰当的,只要我们把法律用一种人们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出来,只要我们把法律的立法原意体现出来,只要我们是真心真意地对待当事人的,普通老百姓一定能听得懂我们的法官解释的法。这样,有一部分因为案件处理的十分公正、当事人上诉信访的案件就会少了。

  三、坚持执行案件审判、执行公开制度。

  从信访案件反映的类型来看一些信访人无根据的怀疑法官、执行人员办人情案、关系案,通过我们处理的信访案件,这类案件几乎没有。但当事人为什么还会这么认为呢?从信访反映的情况我们复查了案件,结果发现案件处理的很公正,但当事人为什么还会怀疑呢?通过询问当事人得知,信访人也没有证据,只是偶然看到法官、执行人员与另一方当事人在一起说话,或者听人说法官与另一方当事人以前就认识等一些不沾边的情况。我们有一个信访案就是这样双方当事人调解完了以后却说另一方当

  事人与院内的一位法官是亲戚,于是就信访,不仅告主办法官还告另一法官。我认为凡此种种与我们的审判、执行公开的程序不够有很大的关系,说明我们审判、执行工作还未全部在阳光下,才造成当事人的怀疑。我们法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自己的交往圈。我们不可否认的现在社会环境不是很好,普遍地认为中国是一个关系的社会。所以一直都有打官司就是打关系的说法,我们要怎样才能纠正这种说法呢?这就要求我们法官要把审判的全过程公开化,甚至于要牺牲一部分的个人生活,与律师、代理人保持距离,不给当事人合理怀疑的机会。在执行工作中要向申请人讲明案件不能执行的原因,并向申请人公开我们已经多次执行的执行日志,告知申请人执行风险,有义务向法院提供被执行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向申请人行使释明权。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对信访的、审判执行进行听证会的方式。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识我们的审判、执行工作除了合议庭、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情况、审判人员对案件的个别个人意见,法院的审判、执行都是依据公开、公正的法律办案,我们有什么不能公开的?让审判、执行工作置于阳光下是对法律最好的实践。

  四、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树立亲民、为民的意识。

  有些案件特别是执行案件,没有确定为信访案件时办案人员执行不了,一确定为信访案件进行督办很快就执结了,通过领导督办,近三年以来30%的信访执行案件得以执结,说明我们的办案人员有压案、拖案、推拖不执行的情况,这也是执行信访案件逐年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其中也有执行人员办关系案、人情案的可能,对于这种情况一经查实,应严肃处理;有的是我们的执行人员工作作风飘浮,工作不扎实,没有穷尽执行措施和方法,致使案件不能执行,对于这种情况应视情况给予执行人员处罚。对于因工作态度不好,导致信访人只针对个别办案法官进行信访的,只要是案件办理的合法公正的,审判、执行人员应该放下“官老爷”的作风,认真听取信访人对自己的意见,耐心给信访人作解释工作,消除信访人的成见,平息信访人的怨气,使信访人息诉罢访。

  五、不仅发挥庭审的法律宣传作用,还要加强对国家机关等单位的宣传力度。

  通过在给国家行政机关特别是对行政机关的领导干部宣传法律,使他们对国家的基本法律例如民法通则、行政诉讼法等有一定的了解,切实转变机关单位认为的只要解决不了的事,就找法院的观念,对来访的群众反映的问题不仅要文明接待,更重要的是依法答复,不属法院主管或管辖的案件不能向法院一推了事。

  六、对信访人不负责,随意扩大问题,或者无中生有,恶意损坏法官、法院的形象的信访人,一经查实,应对其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并告知如果信访人再执意不听,触犯我国的刑法,将对其追究刑事责任。

  信访案件是一个法院全部工作的缩影,虽然我们都知道“不以小慎掩大德”的道理,但是一名法官、一个法院争取名誉,赢得社会的认同和扬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是一名法官、一个法院可能经过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一件小小的信访案件不仅得到了上级机关领导的关注,也牵动着普通的人民群众的心,处理的不好这种“小慎”真的会掩我们法院、法官的“大德”的,重视处理好信访案件是人民法院真正体现

  “群众事情无小事”和司法为民的宗旨,也是树立人民法院的威信和法官良好形象的一种方式。

篇九:信访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

  

  基层信访工作的困难及应对措施

  摘要:信访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一种基础性执行资源,也是党群群众路线原则在社会治理领域体现和展开中发挥的独特性作用,并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当前的形态下,中国的基层信访总量和治理成本一直居高临下,触痛着国家和社会的敏感神经,影响了社会良好的运行和协调。那么,治理工作就面临着“访”务困境同信访的政治变迁情况。由此,国家也确立了“维稳”原则的工具化治理策略,避免产生尴尬的局面,面对信访的政治“掏空”效应,具有着巨大的风险性,应当在回归到基层信访制度的经典设计和恢复、创新群众观念上,进行构建相应的政治属性从基础上完善体系和行为。构建新思路,超越基层信访工作困境。

  关键词:基层信访;困难;措施

  1.基层信访工作的概述

  目前的形式上看,基层信访的起源是来源于基层,信访工作的中心也来源于基层,并对其地位进行明确。基层信访工作是政府联系群众,并理解群众的重要窗口,也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性基础性建设,是缩小社会问题的第一道防线。基层信访是信访系统中的基石,是拓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维护人民利益的重要性前提。基层信访工作内容相对来讲比较复杂,难点在于“三农”问题、城镇房屋拆迁、环境保护、干部作风等方面。但是这些问题,也往往可以反映出历史和现实的交织性问题。由此可见,基层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下的桥梁,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作用。在现行的模式下,人民群众基层信访反映的是政府和党政建设问题。解决信访问题,是把矛盾在萌芽阶段进行处理,降低成本,缩小问题难度,稳定社会,赢得民心。由此可见,加强基层信访工作需要从源头开始处理。

  2.基层信访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其成因

  2.1信访量庞大

  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基层信访总量庞大的原因是:第一,基层信访诉求设计的领域不断的加深和发展,反映了经济利益矛盾和社会矛盾的问题。第二,城镇发展的定位发生了众多的变动,在成了相关政策的改变,涉及了人民群众的根本性利益,导致了社会矛盾的产生。在新政策的实施和指定下,发生了不少转型,这是一个适应的时期,不可避免的损害和现实的利益,成为了上访群众的主要群体。第三,城乡一体化的构建中,农村城市化的社会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土地矛盾产生了各种土地纠纷。这也是造成信访总量居高临下的一个重要新原因。第四,在重大的社会变革中,社会机制的趋势和社会需求的转变,让社会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新的社会矛盾,其中包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问题、规范市场化经济、增强政府执行力等问题上。因此,社会体制的有待优化,让社会总体的发展程度呈现了偏低的局面,此种情况下,也导致了信访数量的居高临下。

  2.2异常访行现象突出

  从异常信访的表现上看,第一,存在重复信访的情况。《信访条例》第16条中有所规定:“信访事项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的,信访规定期限内向受理或者办理机关的上机关提出同一项信访事项的,该上级机关应不予受理”,相关数据分析,重复信访量,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工作量。《信访条例》35条规定:“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的,仍然是同一事件述求的,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和机关不再受理”。

  第二,超级信访;此种情况是走访中的行为之一,部分因结果不服或者案件未能结办或者期望过高者,进行越级上访。还有部分信访者选择重要的时间点进行上访。据统计,小城镇就越级人数达到数十人,次数上百次。第三,闹访;接着上访名义进行破坏社会秩序的。第四,集体访;五人以上存在共同问题的进行组织信访。异常访问的原因基本是由于制度原因、环境原因、人文原因等造成的。

  2.3信访工作力量欠缺

  从信访工作力量上看,缺乏权威性,主要表现在信访部门权责不均衡。并欠缺协调整理,需要进一步保证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进一步理顺。工作队伍力量不足,导致了信访工作人员的意识和责任薄弱,并在一定的程度上,面临繁重工作,却不能实现信访工作力度。其中,信访工作的重点出现偏差,并不能把工作的本质进行探究,并灵活应用软行为和硬手段。

  2.4遗留信访问题化解难度

  难度较高的遗留问题主要涉及到拆迁、农村建房、医疗事故、社会保障等领域。例如:强行拆迁行为和医疗事故死亡行为等。

  3.基层信访工作的优化措施和思路

  3.1转变基层信访工作理念

  第一,转变“信访不信法”的观念,要从基层信访工作理念进行转变,引导公众对信访的正确性认识,提升依法维权的观念。与此同时,还需要基层信访机构和信访工作人员树立新的信访工作理念,实现有序、务实、高效信访。第二,积极倡导依法信访;信访作为一种草根制度,主要是依靠政治依赖性和法制自主性,这样信访问题就是法律问题,基层信访不能停留于行政表面,而是一种政治沟通方式。由此可见,完善法律制度是解决信访问题的根本所在。

  3.2构建畅通的诉求途径

  第一,拓展利益表达途径;主要拓展民众利益表达途径和过激行为稳定。第二,疏通沟通的途径,首先应构建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互动性关系,并加强公共对话平台的构建,保证信息的快速性和高效性。

  3.3基层信访部门机构改革设想

  第一,基层信访部门的功能定位上;需要信访部门调整信访的范围和方向。这就需要明确信访部门信息收集、综合及其中转功能定位,构建健康的司法理念,维护司法权威性。降低民众对信访部门预期,防止“踢皮球”现象发生。第二,针对一些无法解决的案件,需要设定“前台接待”和“信息收集中转”再进行深入的矛盾化解。第三,逐步形成以代表为信访处理主体的新机制,构建“人民——政府——人民”的政治运行顺序。第四,从信访职权和受理范围,进行实现民众合法权利构建和政府权利的控制。

  3.4基层信访运作方式和改进

  第一,基层信访预防作用强化中,想要发挥“晴雨表工作”,应树立信访作为公民权利表达途径的正确观念和正确定位。第二,在基层信访受理方式的改进中;信息化是我们这个时代典型的特征,例如:不少城市早已经实现“外网受理、内网办理

  ”全流程的“网上操作”。第三,在基层信访处理方式的探索中,设置“信访终结决定”制度,并实现透明化处理方式。构建陪访制度,起到缓解情绪作用。

  总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信访制度重构是对社会和国家之间关系这一枢纽进行合理性处理的仿真,并按照现实的情况保证信访制度的回归和本位。保证人民群众的情绪健康化,减少政治风险,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良好的运行。信访政治的“底层设计”中就是基层信访工作的恢复和创新群众观念,从本质上正确的处理

  人民内部的矛盾。把“团结—批评—团结”公式作为基础,实现正确的关系处理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顾忌社会的整体和长远利益,超越阶段、能力和限度,避免马首是瞻现象发生。并在此基础上发挥“第三方”的身份,增强民族凝聚力,舒缓民众情绪,化解各个方面矛盾,辅助基层政治整合功能。

  参考文献:

  [1]龚张曼.新形势下基层政府信访工作创新探索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2]李英杰.信访工作的困境及破解对策[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3]齐鹏.城市新区信访工作队伍建设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4]段雪聪.社会转型期乡镇信访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4[5]谷月.T市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

相关热词搜索: 信访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 信访 风险

版权所有:学富范文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学富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学富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10062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