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布置的有效性7篇

时间:2023-06-11 14:40:04  阅读:

篇一: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布置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性作业的设计(精选5篇)

  第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性作业的设计

  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性作业的设计

  【摘要】反思我们的作业布置,大多数的老师只把作业当成是巩固课内知识,技能的手段,致使学生的作业出现了机械性作业多,书写量大,耗时长等特点,提起作业,学生心烦,老师头疼。那么,怎样提高语文作业的有效性呢?怎样通过设计有效作业这一手段,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呢?我觉得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有效性作业的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二.有效作业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关键词】有效

  生活化

  思维

  手脑并用

  活动式

  自选超市

  合作性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应当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但反思我们的作业布置,大多数的老师只把作业当成是巩固课内知识,技能的手段,致使学生的作业出现了机械性作业多,书写量大,耗时长等特点,提起作业,学生心烦,老师头疼。那么,怎样提高语文作业的有效性呢?怎样通过设计有效作业这一手段,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呢?我觉得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有效性作业的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1.联系学生生活,优化作业内容

  新课标教材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教材的每一个部分都不是封闭的,而是用各种形式联系到课外,直接通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在这里,我们就可以设计许多向学生生活扩展和延伸的作业。例如,在教学《找春天》一课后,给学生留的作业是:春天到了,约上你的小伙伴去郊游,去看看花草、树木、去看看村庄、小河。你一定也能写几句赞美春天的话!又如,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鼓励学生认姓氏字,就可以注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不但认识一些常用姓氏,而且认识本班同学的姓氏,认识身边最常用的汉字;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激发儿童随时注意生活中的汉字,主动识记生活中的汉字,沟通了课本识字和生活识字两个系统。像这样,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环境。使学生在生活化的语文材料中,大量地亲身接触语文知识,激发兴趣。更加主动地参与作业活动。

  2.促进思维发展,优化作业内容

  苏霍姆林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单一机械的作业束缚人的思维,适当布置一些开放性作业,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重组、优化,提高分析和运用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就可以布置一些没有统一答案的作业,要求学生凭已有的知识推断和确定自己认为可以成立的答案,这样做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是很有帮助的。例如:在教学《快乐的节日》一课后,我让学生也来想一想:“六一”儿童节,我们班要准备庆祝活动,你有什么“金点子”?快写下来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这样的写话练习,既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其语文能力。又如教学《蝙蝠与雷达》,可设计这样一组填空题:(1).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用它来()。(2).我知道()的发明,用它来(),是从()得到启示的。(3).我觉得还能从()得到启示,来发明(),用它来()。

  这样的训练,融语言、思维训练于一体,既是语言文字训练、思维训练,更是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要手脑并用,优化作业内容。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并强调了“做”,即动手操作在“教”与“学”中的作用。只有当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联系起来,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检验、运用所学的知识。所以,我们布置的作业应能把“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创造,进而培养他们独立研究、勇于创新的精神,发展他们的独特个性与创造能力。例如,我们可以设计

  这样的语文课外作业:如学了《乌鸦喝水》《称象》,在课后作业中设计:请按课文揭示的步骤你也来做做这个实验。这样,就能让学生在边动手边动脑中复习了课文知识。

  二.有效作业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业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倡导多角度的考察,与听、说、读、写、演、画等训练形式全面结合起来,各项并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1、开展活动式作业

  活动式作业,它突破传统作业的形式,消除机械重复的弊端,由以往的单调、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有趣。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听、说、读、写全面开花,与唱、画、游戏、制作、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把知识、技能的训练,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智能的开发与活动联系起来,让作业富有趣味,吸引力。如:

  (1)查一查——引导儿童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把语文作业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或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作业,让学生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如让学生搜集有关本地特产的图片、资料,感受家乡特色;开展环抱调查,针对不足提出建议,调查社会用字情况等。如:如在学《香港,美丽的明珠》以前,布置学生上网、上图书馆查阅有关香港的资料,为深刻理解课文作铺垫,并培养其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2)找一找——消除语文作业的封闭性,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己查资料的好习惯。例如,在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后,我问学生:“在生活中除了乱砍滥伐,你还见过哪些破坏环境的不文明行为或现象呢?你知道这样做的危害吗?”请男生组成蓝天队、女生组成绿水队展开搜索竞赛,也可以用笔写写心中的所思所想,写下自己的气愤、呼吁。

  (3)写一写。积极鼓励学生勤练笔,抒写自己心中的感受。例如,在教《画

  杨桃》这篇课文,在最后设计一个小练笔:在平日里你一定也听过一些使你受

  益的话,请你也拿起笔写一写你的这些体会、感受

  和明白的道理。

  (4)读一读——鼓励学生阅读他们所喜爱的各种健康的读物,让他们轻松愉快地经历阅读的过程,有效地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名家名篇。例如,在教学了《爱迪生救妈妈》一课后,我向学生好书推荐:《世界名人传》《科学家的故事》《发明家小丛书》,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

  2、开设“自选超市”作业

  作业的有效性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我们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兴趣不同的个体。所以,面对全体,我们就需要考虑每个层面的学生,进行分层练习。针对学生的差异,我们将作业设计成A、B、C等组别,为学生提供充满趣味的、形式多样的“自选超市”式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组。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选择做一些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余力的可以做难度较大的练习。这样设计练习能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度、不同量的作业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教学《想别人没想到的》时,我开设的“自选超市”作业是:

  1.摘抄好词好句,复述课文内容。(必做)

  2.请你以“我想设计一种新的??”为开头写一段话。3.试着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最多的花。(二选一)

  在这样超市中,学生们有了自主选择的空间,因为是自己选择的,所以他们往往带着一种积极、必胜的心态去做,同学们不但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而且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的机会和喜悦。

  3.开发合作性作业。

  新课程已明确指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课程的开放性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传统的“独立完成作业”的观念将受到挑战,而合作性作业将成为学生作业设计发展方向之一。

  如:在学习《草船借箭》这样的历史性题材的文章,因为它只局限于一个小故事,学生往往不能全面理解文章的内涵,还需要了解更

  多和本故事有关的背景,从而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于是,我在教学完本课之后,布置学生5-6人一组合作编一张有关“三国”内容的小报。一周后,学生上交了8份小报。这些小报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有“人物介绍”、“三国成语”、“三国歇后语”、“精彩故事”、“人物评说”等许多小栏目。

  这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把大家收集到的资料加以整理归类,共同编报,交流、共享了自己获取的信息,加深了对故事人物的认识,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同时,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语文素养,塑造健个人格。

  总之,我觉得,布置作业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创新,它需要我们老师别具匠心的设计。让我们一起努力,通过设计有效的语文作业,进一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第二篇:浅谈小学语文作业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深化改革指明了航向,也引领我们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理念,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和实践运用。《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作业是反馈学生课堂掌握程度和整体认知能力的最好反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度和质量上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对教师课堂上教学任务的完成效果进行有力的反馈。

  长期以来,迫于各类考试的压力,学生被沉重的作业束缚着,家庭作业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课余时间:想看课外书没时间,想进行体育锻炼没时间,想发展特长也没有时间??二十一世纪是个全新的世纪,《语文课程标准》一开篇就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我们要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而不需要只会“纸上谈兵”的“答题高

  手”。所以,我们要减少作业量,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减少作业量,就要求教师提高作业的效率,使学生在最短最少的时间内达到最大的学习效果。而这样我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也会得到一定的缓解。作为培养人的教育事业,在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方面还得承担起保证教育质量这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小学语文作业有效性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尤为重要,目的就是减轻小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

  笔者认为这就是作业有效性的问题。有效作业就是教师所设计的作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其对知识的渴求,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达到增效减负的目的,从而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一、传统教学过程中作业设计的弊端。

  传统的作业布置偏向作业量大、枯燥乏味、缺乏创新、脱离实际、不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养成。有些教师没有认真思考,因此,很大一部分教师存在着布置作业出现这样的情况:

  1、漫无目标,为防止学生沉溺于玩耍,随意布置作业,布置的作业大多是抄写词语,课文,查查字典,抄抄解释,容量特别大,课后练习或配套练习不分青红皂白全部要黑字落在白纸上。诸如此类单调乏味的作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的灵活性、创造性的发挥,是一种特别机械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语文学习、语文作业失去了兴趣,成为一种“只有压力,没有魅力”的负担。使得语文作业的布置适得其反;

  2、目标失度,任意拔高或曲解课文,或仅考虑思想可比性忽视语言文字迁移,导致同一篇阅读短文出现在不同年级练习册中的怪现象发生,不注重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情况。而且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无差异的作业设计,讲究“齐步走”、“一刀切”这又极大了导致了学生“吃不饱”与“吃不了”现象的发生;

  3、目标不清,作业对课文的针对性不强,只是为完成布置作业这个任务而布置作业。使学生摸不着头脑,为什么要做这些作业,老师更是云里雾里。作业本来是一种操作方式,不必限于书面作业,也可以是一项活动或一件制品。让作业的形式更加丰富,更加灵活。在教

  学中教师随处引导学生设置问题,迫使学生为寻求答案而时时处于积极的思索之中,这也是无形的“作业”。但传统作业几乎都局限于书面答题,没有其他形式。语文作业可以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布置一些动手性强的作业,更加丰富多彩;

  4、绝对目标,在传统作业中对作业质量的评价中只是与事先的“标准答案”作比对,“扣字不扣意”,非对即错,这就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并造成了学生思维的僵化。每次作业讲评,学生都是机械的在问老师,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什么。

  过于追求和相信老师手中的这份“标准答案”,学生自己不去积极的开动脑筋,展开思维。部分老师过于“专制”,一味强调答案的正确性,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被扼杀。

  5、封闭完成,传统作业片面强调独立思考,而从来不把“合作”“探究”当作一项必要的素质来进行培养,唯一像“合作”“探究”的东西只限于偶尔的、非组织形式的课堂讨论。进一步审视传统教育就可以发现,作为一种重要共通能力的“与人合作、探究”的能力的培养是很少提及的,即使提及也缺乏载体。小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一味强调独立思路。躲在房间里闭门造车,遇到难题,抓耳挠腮,苦思冥想,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失去对语文作业及语文课的兴趣。

  6、绝对评价,作业评价单调,作业评语刻板教条化。从作业本检查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的作业评价,只是一些简单的等次,诸如“优”、“良”、“中”“差”之类。老师在评价学生作业等级时,一味强调对错,优良,不注重学生的具体情况。有些作业虽然写了评语,但多数评语没有感染力,缺乏人情味,更有甚者恶语中伤,打击小学生自信心和自尊心。学生对这种评价置之不理或者直接塞进课桌里不予理睬。大多数学生对这种状况早已是司空见惯,久而久之,也就麻木不仁了。作业评价严重地忽视了对学生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很难想象在学生毫无反省意识的基础上,学生能够独立面对社会,形成社会责任感!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要关注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从传统的语文作业设计中解放出来,抛弃糟粕。小学语文作业如何进一步改变现状,在有效性作业的设计上有突破性进展,关键是在设计常规性作业的同时,根据新课改要求更应设计自主性作业。尽可能的做到实践性、趣味性、开放性、人文性、可行性融于一体,这样就能把学生从封闭的语文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更好的融入学校、家庭、社会广阔的天地中去锻炼,去实践。让语文作业成为一座桥梁,从而实现语文学科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做到学科间融合,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作用。

  因此要改变一贯的语文机械性的作业,要一定程度地解放学生的大脑和双手,是他们有一定的时间从事他们所喜欢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刻不容缓,以最小的作业量,最少的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并且让他们乐在其中,爱上语文作业,爱上语文。如何做到作业有效性,谈谈几点看法。

  二、小学语文作业有效性的几点看法

  教师增强目标意识,使作业成为教学目标的实施和检验途径。布置作业要考虑作业是否能体现教学目标,是否有利于目标的达成,教师要善于选择或定制合宜的作业题目,剔除可有可无的作业题。作业布置也不应该单单是围绕家庭作业,应当延伸它的外延,课前课后、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家庭社会都应当囊括其中。一个好的教师不但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手段,课外的无形感化也是必不可少。而有效的作业布置就是课堂延伸,利用课外资源的有力手段。

  1、定适宜的作业,减少作业量

  教师要把学生从大堆的习题和抄写作业的围攻下,解救出来。为我们的小学生实实在在的减少作业量,作为小学教师就必须在作业的选择上进行一定的删选。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适时的选择作业。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加强作业对文本的针对性。机械重复的作业,如抄写生字词和课文尽量控制其作业量。教师应当精心的设计作业,在减少作业量的同时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如何才能让

  学生提高作业的有效率,学生又需要准备些什么呢?学生作业的准备包括物质准备(如必要的作业用品,良好的作业环境)和精神准备(如具备相关的知识、技能、态度)。如果学生对布置的作业准备充分,他们便能顺利地完成,不会出现挫折情绪。当学生对作业有明确、清楚的理解时,他们通常能够运用相关的知识、技能,成功地完成作业,而高成功率又激励他们在将来付出更大的努力。为了帮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应详尽地解释题意和示范作业要求,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例题,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练习。如此种种,具有针对性的练习和作业布置会使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2、激发兴趣,做到事半功倍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孩子持久学习的动力,所以我们在布置作业时要能激发孩子的兴趣,设计一些可供孩子自主选择完成方式的作业。如五年级语文第四组课文是以生活的启示为主题的,本单元学完后,笔者设计了一项作业:请仔细观察生活,把你看到的身边的启示写成一个小故事,然后把你的故事讲给我们听,告诉我们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学生能够选择自己身边的故事,身边发生的事来完成作业,兴趣盎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养了语文能力,也发挥了自己的特长。

  作业的趣味性是指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是否有趣。作业的趣味性依赖于作业的呈现形式和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作业的呈现方式可以是言语的、图片的、模型的,也可以是实物的、观察的、操作的和体验的。学生对它们的兴趣,其表现因人而异。例如,对于低年级学生,那些充满色彩、活动多变、富有刺激的作业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用大部分时间兴致勃勃地从事作业,而且会做得又快又好。然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却未必如此,因为他们更可能乐于从事思辨色彩较浓的作业。这些方法的运用都是为了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对语文的好感。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对学生的帮助是不容小觑,学生更是获益良多。

  3、尊重差异,设计分层作业

  尊重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作业布置。学生理解能力,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有所不同。针对学生的整体能力可将作业分层进行设计,例如A.B.C三个等级。有针对性——能针对重点、难点和不同学生布置分层作业。

  作业量的分层。作业量的分层是指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和对其发展要求的不同进行增减。对于学习能力强、智力发展好、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减少作业量;对于学习态度不够认真、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应适当增加作业量。这样,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取自由发展的时间,一般学生也能得到充分练习,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作业难度的分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层次差异把作业设计成难度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从而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享受到做作业主人的快乐。如在学了《爬山虎的脚》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1)摘抄本课生字各三个,词语两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文章中描写爬山虎的句子(3)你也试着模仿课文,续写两句描写爬山虎的句子。你可以从中选取两个进行做题。这样的作业布置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既可满足优等生的要求,又可使中下等生练有所得,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让学生自主选择,做到内容上分层次,要求上有差异。规定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要完成基础题,中等学生除了完成基础题外,还可以再做一做提高题。

  4、作业人文性,增强自主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课文课程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考虑作业的人文性,力求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既能增长知识,又能陶冶情操。现今语文课本中,有不少伟人的故事,这些既是学生阅读写作的名篇,也是学生做人的镜子。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灵活起来,多与课外校外书本外的知识相结合,陶冶学生课外知识的情操。教师可以设计《寻找名人的足迹》,制作《名人录》等活动,让学生收集伟人、名人、英雄的故事、图片、个人简

  介,还可以以“小报、班会”的形式“话英雄,赞名人”,这样,就能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得到鼓舞,找到人生道路上前进的路标“,又能提高语文综合能力。作业是一种最为直接而频繁的通道,所以,学生做作业和教师批作业就是一种互动的人文活动。在这里,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师者的学识和修养,体验到民主的氛围、平等的交往、纯真的情趣和进步的快乐,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使作业活动成为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重要载体。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多考虑学生的感受。从学生调查中发现,学生完成自主性作业还存在着一些困难,有的受条件限制,有的受能力限制,有的受环境限制,因此,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到它的可行性,设计一些铺垫性作业,设计一些分层作业,提供一些资料,指导一些方法,尽可能化解作业中碰到的困难,让人人都能有效地完成作业,人人锻炼能力。因此对教师的要求和专业素养都提出了不小的要求,本着“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发展更多了一份责任。

  教师布置作业的内容应当开放,让学生有权自主选择;完成作业的形式开放,跳出原有的那种白纸黑字的书面作业模式;作业结果和答案的开放,不再是单一的、刻板的;

  5、作业实践性,评价客观性

  传统语文作业以学生“白纸黑字”的书面作业,死做题目为主。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作业设计还应注意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的经验,取得第一手资料,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盘活”知识,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在学生的作业布置上应当加强学生的手工,表演等动手能力强的作业。例如低年级的课文以童话、寓言故事为主,为此,可以按家庭住址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在学完课文后,按小组排演课本剧。通过分角色表演,使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

  教师的家庭作业布置,也不单单只拘泥于课本和校内。让家庭和

  学校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家长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角色,让家长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我们可以通过给家长当”秘书",为家长写家庭档案,记经济收支帐,写书信,写自家农副产品广告,写春联等。课外作业有推荐阅读、读后感交流、背诵名篇佳句、阅读冲浪、观察饲养日记、资料查询、读报看新闻、编写我的成长故事集等等。这些作业由学生根据各自能力单独或合作完成,每隔一段时间集中交流评选,如评选“当月阅读之星”,给予荣誉,激励学生。评价作业的客观性,实行多样化的评价。这样做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个性,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堂作业要及时批改,并给予激励性的批符与批语。课后作业要按时检查,每天都应该让课代表和组长检查作业。适当的进行一些奖惩措施,例如对连续两周认真完成作业的孩子进行表扬,在教室的“比一比”栏为他们贴上小红花;对于完不成作业或写作业不认真的孩子进行教育,以后由教师亲自检查他们的作业,发现进步及时表扬。

  作业过程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习题的选择、布置的形式、作业的批改、反馈的策略等,要想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必须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和作业观,去研究、推敲每一个环节,真正去思考教育,把学生当成是正在形成的人去对待与研究,只有尽可能地优化每一个环节,才能真正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既符合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又可以实现人人参与,各有所得各有所获。这样既能巩固基础又能培养出高分高能的学生。因此作业的有效性设计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去研究去探讨去完善。

  综上所述,作业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增强目标意识,把握文本特色能使作业具有针对性,借助课堂练习,使作业与教学相得益彰,学生兴趣盎然,课余实践性作业使学生从“题海”里解脱出来,真正享受语文作业的乐趣。教师应该时刻关注作业的有效性,让我们的孩子做得有兴趣,让我们的老师教得轻松自如,让每个人都能说“作业,想说爱你也容易!”

  第三篇:浅谈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帮助学生改变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意识。因此,适当布置一些作业是有必要的。但长期以来,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忽略了课程目标三个维度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赋于它新的价值:课外作业,应该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的园地。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多年来,学生的作业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书本,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这种封闭的、僵化的作业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

  《语文新课程标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深化改革指明了航向,也引领我们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理念,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和实践运用

  一、传统作业设计的弊端

  在传统的守成性教育思想指导下,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语文作业的设计往往局限在再现式的范畴内,作业内容大多是机械抄记、重复套用,既没有什么思维训练价值,也谈不上什么创新、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试训练色彩浓厚。这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传统作业的典型代表就是“题海”作业,其缺陷主要表现在:

  1、作业(问题)提出的单向性。在传统的作业中,问题都是课本(或教师)提供的,而不是学生自选的。这样的作业在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无所作为。而且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无差异的作业设计,讲究“齐步走”、“一刀切”这又极大了导致了学生“吃不饱”与“吃不了”现象的发生。

  2、问题答案的绝对性。在传统作业中过于强调作业的甄别与选择功能。对作业质量的评价中只是与事先的“标准答案”作比对,“扣字不扣意”,非对即错,这就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并造成了学生思维的僵化。

  3、作业形式的单一性。作业本来是一种操作方式,不必限于书面作业,也可以是一项活动或一件制品。广义地说,在教学中教师随处引导学生设置问题,迫使学生为寻求答案而时时处于积极的思索之中,这也是无形的“作业”。但传统作业几乎都局限于书面答题,没有其他形式。

  4、作业内容的重复机械性。许多老师经常布置的语文作业就是让学生抄写生字新词,查查字典,抄抄解释,课后练习或配套练习不分青红皂白全部要黑字落在白纸上,诸如此类单调乏味的作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的灵活性、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对语文学习、语文作业失去了兴趣,成为一种“只有压力,没有魅力”的负担。

  5、作业完成的封闭性。传统作业片面强调独立思考,从来不把“合作”“探究”当作一项必要的素质来进行培养,唯一像“合作”“探究”的东西只限于偶尔的、非组织形式的课堂讨论。进一步审视传统教育就可以发现,作为一种重要?

  共通能力的“与人合作、探究”的能力的培养是很少提及的,即使提及也缺乏载体。

  6、作业评价的片面性。作业评价单调,作业评语刻板教条化。从作业本检查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的作业评价,只是一些简单的等次,诸如“优”、“良”、“中”“差”之类。有些作业虽然写了评语,但多数评语没有感染力,缺乏人情味。学生对这样的作业评价司

  空见惯,久而久之,也就麻木不仁了。作业评价严重地忽视了对学生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很难想象在学生毫无反省意识的基础上,学生能够独立面对社会,形成社会责任感!

  二、语文新课程标下作业设计的特点分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新课程实验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因此,中学语文作业设计应具有以下特点:

  1、开放性:作业设计的开放性,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布置作业的内容开放,学生有权自主选择;②、完成作业的形式开放,跳出原有的那种白纸黑字的书面作业模式;③、作业结果和答案的开放,不再是单一的、刻板的;④、评价作业的方法开放,实行多样化的评价。这样做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个性,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创新性:

  面向未来的语文教学,应当从守成型向创新型转化,体现在语文作业设计上,即要求更多地注重培养儿童的灵活运用能力,在运用中强化创新意识。当然,重现式的语文作业设计仍然是需要的,因为它符合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规律,有助于语言材料的记忆、积累。但是在优化重现式作业的同时,更多地应当设计创新的作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是时代的要求,对进一步提高语文作业的训练功能有百利而无一害。语文作业的创新性,主要应体现在灵活运用课文的语言材料来表现学生的自由思想和个人见解,注重培养思维的发散性、流畅性、灵活性和应变性,使学生在用语言反映思维的活动过程中,优化思维的创造性品质。

  3、趣味性: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

  师”,任何一门学科都应该扎实、活泼、生动的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能让学生兴味盎然地去完成作业;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评价,能让学生喜欢上做作业,并期待着下一次作业。这样的作业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发展性: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作业评价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由水平上的发展。”

  5、人文性:

  教师平常教学,表面上面对的是教材、课本、学生、作业,其实,是在和一个学生以及他的家庭已有的社会背景、人文习性、道德情趣、思想观念进行持久的交往和对话。这种交往有许多的形式,作业就是一种最为直接而

  频繁的通道,所以,学生做作业和教师批作业就是一种互动的人文活动。在这里,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师者的学识和修养,体验到民主的氛围、平等的交往、纯真的情趣和进步的快乐,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使作业活动成为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重要载体。

  第四篇:关于小学语文有效性作业的探讨

  关于小学语文有效性作业的探讨芦洪市中心小学:郑海艳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生巩固知识、熟练技能的主要途径,还是教师检验课堂教学效果、改进课堂教学策略的主要手段。语文作业的有效与否直接关乎语文教学质量,其地位之重显而易见。然而,根据笔者观察,当前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的情况和效果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一、现状及原因

  1.作业目标失范。

  作业为什么布置?这个问题恐怕有些教师没有认真思考,因此,布置作业就出现这样的情况:漫无目标,为防止学生沉溺于玩耍,随意布置作业;目标失度,任意拔高或曲解课文,或仅考虑思想可比性忽视语言文字迁移,导致同一篇阅读短文出现在不同年级练习册中的怪现象发生;目标不清,作业对课文的针对性不强,尤其是高年级的作业,除了字词训练、思想内容训练之外,很少有体现课文特色的言语实践练习。

  2.作业数量失控。

  当前语文作业数量失控,可以用“量多类杂”来形容。在小学语文练习中,除了与教材配套的《语文练习册》外,还有订单配发的《字词句篇与达标训练》,除此之外,还有家长另外购买的教辅练习。不少教师懒于设计作业,指定一两本练习册让学生课外完成。这些作业虽然数量不少,品种也多,但是内容重复者多,机械练习或哗众取宠者多,学生实际收益却并不多,反而丢失了学生的创造精神,泯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作业指导失策。

  在很多课堂上看到,一节课的容量极大,读、思、议成了教学的主要形式,作业被挤到了课外。教师往往只有作业布置而没有作业指导,课堂上布置的作业超越了学生的承受力,例如流行的星级题目,一位老师执教《她是我的朋友》,布置了三道星级题:

  ★请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请你代得救的小姑娘给阮恒写一封感谢信。

  ★★★请上网搜索关于?朋友?主题的故事或格言。

  学生完成作业需要范例,需要教师指导,需要学生之间思维的交流碰撞,没有作业指导时间,让三年级的学生怎么独立去写感谢信,怎么去完成网上搜索?

  4.作业形式失控。

  目前教师布置的作业基本上课外作业多于课内作业,书面作业多于实践作业,识记理解作业多于表达运用作业,形式求新求异却不落实,例如上述的星级作业很多时候没有检查落实情况等等。这种作业形式上的失控不同程度地导致学生语文能力不全,学生作业兴趣的减弱,作业质量下降,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

  二、对策与实施

  1.增强目标意识,选定合宜的作业。

  教师增强目标意识,就是要提高作业与目标的相关度,使课后作业成为教学目标的实施和检验途径。许多教师选择教材配套的《语文练习册》作为布置作业的主要内容,然而,《语文练习册》中的作业与教学目标相关联的程度不高,甚而有些题目无益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例如四下年级《语文练习》第一单元,本单元课文《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这三课的作业目标集中在检查字词上。第2学段应该十分重视的语段学习、主要内容概括等阅读能力训练,却没能体现。因此,布置作业要考虑作业是否能体现教学目标,是否有利于目标的达成,教师要善于选择或定制合宜的作业题目,剔除可有可无的作业题。以《观潮》为例,根据教学目标,可增设以下作业题目:

  《观潮》填空:潮来前,江面;潮来时,只听见只看见,到了近处,听见,看见;潮头过去时,听见,看见。这真是?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作者通过听到的和见到的两个方面,运用了比喻手法写出了钱江潮的气势,写出了钱江潮的壮观。请你也用这种方法把雷雨的气势和壮观写出来。

  上述题目着重训练语段概括能力、按时间顺序写段能力的培养,符合年段要求。

  2.把握文本特点,设计合宜的作业。

  语文教学要关注语言文字,夯实“双基”,新教材的“双基”训练序列不明,教师就更应该时刻关注文本独特的语言现象,在学段目标指导下设计作业,使语

  言训练随着年级提高不断螺旋上升。例如在《猫》一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文本语言特色确定了合宜的教学目标,并通过设计相关课堂作业达成了目标。

  文本特点:《猫》的第一部分,作者老舍先生把猫古怪多变的性格揉在一起来展开,矛盾的词语用许多关联词自然连接成段,读来仿佛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娓娓道来。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值得学生学习,因而确定教学目标:学习用合适的关联词表达复杂矛盾的意思。

  作业设计:

  1、课文是怎样写猫这么矛盾的性格的?画出相反性格间的关联词。

  2、读句子,体会句子之间是怎样联系的?体会关联词的作用。

  3、用?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吧,可是……?的句

  式说说猫的性格。

  4、试用其他的关联词,概括地说明猫的性格。例如?既……又?

  5、展开想象,选择用上合适的关联词,写写下列情形:考试以后,我的心情忐忑不安……

  运动会上,我战胜了我自己……

  这道作业设计目的十分明确,即引导学生学习文本独特的语言。作业设计层次十分鲜明,先让学生发现语段表达方式,再由老师提供句式“说它??吧,可是??”重组语言,接着迁移到其他关联词来拓展思路,最后完成能力迁移。

  3.借助课堂练习,得法于课堂。

  语文素养“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因此,要提高课堂时间里的作业效率,及时指导反馈,不把难题带到课外。我的做法是:

  (1)让作业“瘦

  身”与“扩张”。

  “瘦

  身”就是在简约原则的指导下,用一两道作业题建构阅读教学,“扩张”,就是把这道作业题用大用足,达到效益最大化。以作业建构阅读教学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在于避免了阅读教学的“虚化”,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其次,在文本语境下进行作业便于指导学生开拓思维,而且由于及时反馈和互相启发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的“看鱼”部分,我设计了一道题,在它的基础上加以变化,通过重组语言和朗读感悟,来实现阅读教学最优化。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设计辐射度大的“瘦

  身”作业题,在语言转化中触发情感。

  1、先出示作业题:

  联系课文内容,把下列句子写完整: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反应的是他自己,他依然在。

  2、学生根据前文描写,填入:?他依然在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3、交流后,引导学生思考:?‘工笔细描、挥笔速写’是怎么样的呢?从后面的那些词来理解呢??老师跟学生一起接读这两个分句。师

  ?有时工笔细描?就是——生接读?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师引读:?有时挥笔速写?就是——生接读?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让学生抽取出词语的意思。

  4、你感觉这个青年画画怎样呀?学生畅谈对课文的感悟?我感觉青年画画技艺超群??全神贯注??栩栩如生?……

  这样,在完成这道题时,学生通过语言转换活化了文本语言,“联系后面的词句”教给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接读的形式彰显了先概括后具体的句子结构,谈感受抒发了学生对人物的情感评判;各种形式的读积累了文本语言。而这一切达成的载体就是教师出示的“瘦

  身”的课堂作业题。

  其次,将“瘦

  身”作业题“扩张”,智能情感齐丰收。

  在上题基础上,出示变式:

  根据课文内容想象运用: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可是,唯一没有反应的是他自己,他依然在。他好像已经与游鱼融为一体了。

  学生发挥想象,练习祈使句,同时对青年高超画技的评价从词语感悟到句子运用,这一变化,呈现的是又一个“先概括后具体”语段。后半部分转折使

  “观众热情赞叹”,与“青年毫无反应”形成强烈对照,从而使学生领悟到青年忘我的精神。

  上述教学过程,遵循“瘦

  身”原则,又在效益上体现作业“扩张”的特点,用一道题统领,突出了概括具体语段一项基本能力的培养,包含了联系上下文、语言积累运用、想象力等智能训练,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也是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2)课堂作业综合设计,激发兴趣。

  综合设计指的是在课堂练习中,一道题目可以培养多项语文素养,使语文三个纬度的目标都有所体现。有效的综合设计,它的形式能吸引学生兴趣,作业目标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到落实,它包括内容综合、方法综合和课内外综合。我在《夜莺的歌声》设计了一道阅读题目,体现了这三个综合:

  士兵们和军官注意听着,开始注视周围的灌木丛和挂在道旁的白桦树枝。他们发现就在很近很近的地方,有个孩子()在河岸边上,()着两条腿。他()着头,()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手里()着一块木头,不知在()什么。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读读这些语句中,我感到这是一个的孩子。

  文章把夜莺的穿着、动作描写得多细致啊,请你也模仿这一段话的写法,写一个你熟悉的人。

  这道作业将要学习的动词描写、语段体悟和写法迁移进行内容上的综合,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教师及时引领学生理解、交流、朗读,再从说到写等多种学习方式运用,学生始终处在兴奋状态,从课文学习延伸到课外素材再现,展现了语文学习的过程,而且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的综合。

  4.兼顾课余实践,得益于课外。

  如果教师在课堂内有效地进行作业设计与实施,那么在课外,学生就不必再去做重复的作业,广泛阅读、综合性学习就可以真正实现。教师自身负担较重,没有很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完成课外作业,所以课外作业内容选择趣味性强的作业,让学生自能完成,分层作业、合作作业都是课外作业的有效形式。我布置的课外作业有推荐阅读、读后感交流、背诵名篇佳句、阅读冲浪、观察饲养日记、资料查询、读报看新闻、编写我的成长故事集等等。这些作业由学生根据各自能

  力单独或合作完成,每隔一段时间集中交流评选,如评选“当月阅读之星”,给予荣誉,激励学生。

  综上所述,作业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增强目标意识,把握文本特色能使作业具有针对性,借助课堂练习,使作业与教学相得益彰,学生兴趣盎然,课余实践性作业使学生从“题海”里解脱出来,真正享受语文作业的乐趣。此四种策略并驾齐驱,时刻关注作业的有效性,让我们的孩子做得兴趣盎然,让我们的老师

  教得轻松自如,让每个人都能说“作业,想说爱你也容易!”

  第五篇: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我们如何给予我们的孩子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我们的语文能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些什么?我认为应该是:“语言习得,打好扎实基础;习惯培养,形成持久学力;兴趣激发,引入读书殿堂;价值引领,铺垫人生底色。”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提倡阅读教学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从“重讲轻练”的传统中解脱出来,优化作业设计,提倡“习行之功”,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多元智能,使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在阅读教学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我选择了“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及评价的有效性研究”作为我的研究课题。这一课题的研究已经进行了一个学期,下面就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的研究过程、研究成果以及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困惑。

  一、调查归因,找准切入点的处理。

  首先,我在本校语文老师、各年级的部分学生中进行了一个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主观上对于自己每天应该完成的家庭作业,他们的态度是喜欢的,大部分学生是乐意去完成各自应该完成的家庭作业的。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遗憾的看到,大部分孩子在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他们并没有感到快乐和幸福。老师的抱怨也挺多,应付上级各类检查、抽测等等,不得已布置一些学生不喜欢的作业。因此,我更加觉得要把此课题扎扎实实地研究下去。

  然后,我学习了于永正老师主编的《个性化作业设计经验》。我还从网上下载与课题相关的一些教学案例和研究论文等学习,帮助尽快进入实施阶段。

  二、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个性化作业

  本课题是着重从作业设计如何讲究趣味性、层次性、开放性三方面进行个性化的研究。“趣味性”当然是最重要的,学生不喜欢谈何主动积极地完成作业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愉悦合理的情景中引导学生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学习和思考,多角度、全方位的感知知识,获取知识,改变文本作业的单一形式,将听、说、读、写与游戏、绘

  画、调查、参观、访问、制作、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融合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开放性”是指布置作业的内容开放,学生有权自主选择;完成作业的形式开放,类型多样;作业结果和答案的开放;评价作业的方法开放,实行多样化的评价。“层次性”是指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分层布置,“有坡度”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从而培养语文能力。

  下面就结合具体例子谈谈我是怎么做的。

  (1)引导学生用绘画的方式巩固、应用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即设计绘画式作业。

  (2)根据学生喜好新事物的特点,选择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也体现了作业的趣味性、开放性。例如,我们每学期都要求写小作文,男同学的兴趣多集中在“体育方面”,就让男同学写《我喜爱的体育明星》;女同学的兴趣多集中“电视上”,就让女同学写《观后感》或对剧中人物进行点评;让低段学生说说或写《我喜欢看喜洋洋和灰太狼》??到了高年级,比如我就发现我们班学生对手机着迷时,就让他们“创作手机短信”;有时女生们又喜欢手工制作,让他们写《幸运星的叠法》《我会折千纸鹤》《手指偶真好玩》??

  (3)在课堂教学中,给枯燥的作业创设一定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选择喜欢的角色去模仿、体验情境。引导学生续编故事、演课本剧等形式的作业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学完《天游峰的扫路人》我让学生演一演30年后重遇扫路人的情景,并写下他们的对话,学生兴趣很高。

  (4)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分层次布置作业。首先,我认为可以将作业分为三类:①必做题(必须做的基础知识题)②选做题(根据自己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做)③自设题(魏书生说自设题培养和发展了学生能力和个性,而且有利于创新)这种“自助餐”式的弹性作业,满足了不同层面的学生的需要,真正实现“人人能练习,人

  人能发展”的目标。比如,在上《大自然的文字》一课,我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交上来的作业真是花样叠出、五花八门:有简单的抄词训练的;有收集各种大自然“文字”的资料、图片、作抄录,并整理成小报的;有整理生活常识的,就是根据大自然的“文字”反映气象、季节变换获得的生活常识的;有图解课文片断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的;有为保护大自然写广告语的等等,不胜枚举。

  (5)根据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设计延伸性的作业,体现作业的开放性。

  这其中包括迁移性的练笔再造课文。比如教古诗《游园不值》一课时,诗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可谓春意盎然而又含义深刻,满园的春色到底是什么样呢?留给了学生无穷的遐想。于是,我布置的作业:A、画出满园春色在你脑中的样子。B、将你脑海中的满园春色倾泻于笔端。再比如:学完古诗后的抄写,设计为:“用你最喜欢的形式来书写这首诗”。学生完成作业后,发现它已不是单一的语文作业了,而是一幅幅精美的山水画,是一幅幅美观的书法作品了。

  还有就是拓展性的课外阅读作业。我在班上建立了“班级图书银行”,做到图书资源共享。除了做每天不同的活动作业外,还有每天都必须完成的固定作业——课外阅读。每周星期一到星期天,每天固定读半小时上完课外书,不一定每次都写读后感,但每周必须有2-3篇;每周星期六,做一份课外阅读简报,将一周内自己所读的最美的文章摘录下来,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几道练习题,星期三的课外阅读课上交流。每周我不定期地抽查读书笔记,评选出每周的“读书名星”和“读书进步之星”。“读书明星”意在促进“优生”的阅读提升,而“读书进步之星”更关注“后进生”这一群体。(选几本学生的阅读笔记)

  (6)利用节假日布置实践性作业,做到作业的开放性。如“国庆节”前,学生以“祖国,我爱您”为主题,自行设计和完成作业,结果学生设计的内容很丰富。本学期的母亲节,让学生搜集母爱方面的知识点,学生搜集了诗歌、名言等等,做的作业很有个性。

  (7)改革出卷方式,倡导“我的试卷我做主”,由学生自出试卷。每个单元学完后,出一份有基础题也有难题的试卷,出好的试卷就是同学之间互换、互做,你考我出的卷,我考你出的卷。试卷题型不限,设计版面不限,也可以配上你喜欢的插图,题量不要多,但要有质量,要想好,你为什么要出这一题,你出题的目的何在。试卷出好后,组织学生小组内评优、再拿到班上评优,老师给每一分试卷打分,分数加入到每周一评比的纪律分中。学生一听完,都很感兴趣,纷纷扬言回去要出好试卷。

  (8)开办班级“作文月报”,选登班级优秀作文、练笔、读书笔记等等,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三、个性化的评价。

  作业评价要有激励性、启发性、多元性、艺术性等特点,才能让作业评价走向有效。研究过程中我发现,如果老师善用有创意的评价,将会使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大幅提升。我在网上学习了别人一些有经验的做法。比如:有趣的图案评价法,这更适合低年段的学生,可以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图案来代替传统的“√”和“×”,让评价更具人文性。如“大拇指、笑脸、五星”代表优秀;“哭脸、三角、小辣椒、大问号”等代表不足。一个“√”不能向学生传递多少温情,但一个“×”却可以带给学生不少冷漠。我们要允许孩子的作业有错误,可以在错的地方打上直角三角形,待订正完了,加一笔,变成小旗子的形状;或者在错误处画圆圈,订正完后,加一笔便成了笑脸。这样有趣的评价,不仅使学生乐于订正,养成改错的好习惯,还会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和信心。这种方法我更多的是用在对我班孩子的听写作业上。还有“期待式评语评价”、“肯定式评语评价”、省自评、互评等等。

  四、结论与反思

  此课题的研究表明,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行“个性化的作业设计”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性化的作业设计使学生有主动完成作业的愿望,作业完成效率高。他们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完成自己喜欢的作业特别是对于成

  绩落后生。现在我们班不做作业的情况比原来好多了。

  2.作业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在学习中主动地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每个人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进步。他们的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得到了发展,学会创造性的学习,尤其表现在个别优等生的写作水平突飞猛进。

  3.对于改进教师的教育方法、学习理论、提高教学效率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以上就是我在研究此课题时的一些思考和做法,但也有很多问题需要我进一步研究、探讨:

  1.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教师不能对所有学生都个别对待,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每一天都能拿到适合自己的作业。

  2.学无止境,关于个性化作业设计方面的理论,本人还需进一步加强。

  3.作文是学生一大重头作业,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改作文是当今面临的普遍问题。虽然我尝试了每月让学生出一期“作文月报”,让一些优秀作文“上报”,鼓励学生,但是,学生的整体作文水平还是没什么大幅提升,只是个别尖子生你追我赶,劲头很足。那么就如何提升整体学生习作水平,仍存有很大困惑。

  3.农村孩子有电脑的很少,这为一些需要上网操作的实践操作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的实施带来难度。

  4.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来自农村,大部分学生都属于留守儿童,家长对学生的学习关心不够或无力关心。长期以来,很多学生在完成作业方面形成了一些不良习惯,要想在短时间内改变是不现实的。

  当然课题我仍会认真研究下去,即使课题研究结束了,但这项工作也应该长期坚持下去。这样,才能使教学工作走向完善。

篇二: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布置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外作业设计的研究[精选五篇]第一篇: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外作业设计的研究

  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外作业设计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还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这就引领我们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的理念,要求我们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和有效性。

  长期以来,课外作业机械单调,枯燥乏味。课外作业往往是“教”的强化,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封闭僵化,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课外作业的内容、形式、方法日趋单一,注重作业形式规范统一,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作业评价忽视了对人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这种应试教育的教学实践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忽视人的主观作用,缺少学生、教师与作业的情感态度的真实互动。课外作业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意义。课外作业的革新迫在眉睫!

  新课程改革要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不仅要研究和改革课堂教学,还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来精心设计作业,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目前,我们的课外作业还十分严重地存在着注重作业程式化、规范化的倾向。因此,当前亟待改革课外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外作业的有效性。

  二、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综述

  从国外看,西方一些教育先进国家的作业形式改革,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英国中小学生课外作业就形式多样,有书面作业、口头、听力作业、表演作业、实践作业等。这些作业形式给我们的启发就是:教师应该更多的从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角度来设计作业,而不应该仅从完成自身教学或增长学生知识的角度设计作业;作业的内容和要求应因人而异,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特长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合力等。

  从国内看,致力于此研究的老师也很多。特别是自从“减负”以后,很多学校对课外作业设计做了有益的改进尝试,诸如“开放性作业”、“主体性作业”、“发展性作业”等创1新设计也层出不穷。在丰富作业形式、激发学生作业兴趣方面取得了不少宝贵经验。这些都有助于本课题实施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广阔性和开放性对于我们正确、全面地认识学生具有借鉴价值。多元智能理论对作业设计的启示:(1)作业设计的尺度应该是多元的。(2)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提供契机。(3)作业设计要引导学生扩展学习的内容领域。(4)通过作业发现他们的智力潜能。(5)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人生履历。

  2.素质教育的理论。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诸方面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学好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获取更多的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重要意义。

  四、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外作业设计研究,设计出具有趣味性、差异性、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的小学语文课外作业。

  2、通过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外作业设计研究,激发小学生对语文作业的兴趣,培养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研究内容

  1、趣味性课外作业的设计

  作业如果总是机械地重复,单调地写写,就不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设计课外作业时,教师应讲究活动内容、形式的趣味性,使学生一看作业,就能吊起胃口,跃跃欲试。

  2、差异性课外作业设计

  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接受同样的知识自然就有快有慢,再加上他们的兴趣爱好不同,有的喜欢表演,有的喜欢书写,有的喜欢动手做实验,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就应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作业。可以在一个大题目后面设计几类作业,让学生根据情况选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

  3、实践性课外作业设计

  知识是从实践中获得,能力是从实践中提高,教师布置的作业就要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又能让学生把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4、开放性课外作业设计

  传统作业在训练学生时,往往忽视思维训练,把活生生的学生当作一台机器来使用,作业流于机械单一的操作。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们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应立足课本,放眼课外,放眼社会,充分利用课外语文资料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业的内容可以与教材内容相联系,也可以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还可以与社会活动“接轨”。形式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表达的需要自由选择。

  5、综合性课外作业设计

  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础,善于利用教材中富有创造性的因素来布置作业,促使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结合其它学科来完成作业,体现学科之间的整合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

  力。

  六、研究的方法、对象和原则

  (一)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比较分析等手段和方法,总结作业现状,为制定具体改革措施做准备。

  2、行动研究法;在语文作业设计中,不断进行新的作业设计形式的尝试,探索出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又能减轻课业负担的作业设计有效策略。

  3、经验总结法:总结课题研究的实践经验,不断验证,不断修改,最终形成成果。

  (二)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本校二、三、五年级的每个年级一个班的学生。

  (三)研究原则

  1、趣味性原则。让学生尝试、实践趣味性作业,不仅善于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差异性原则。学生是有差异的,发展性教育理论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必须对作业量、作业难度、作业方式作适当调整,分层布置。

  3、综合性原则。应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构建大教育体系。主要体现在:一是校内外沟通;二是学科间融合。

  七、研究的步骤及进程

  (一)准备阶段:(2014年5月——2014年6月)

  1、根据实际,确定研究内容,成立课题组,明确人员分工。

  2、调查了解有关于学生作业的现状。

  3、搜集资料,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完成申报工作。

  (二)实施阶段:(2014年7月——2009年11月)

  1、制定具体的、可行的研究计划,并按计划开始实施。

  2、每月定期召开课题研讨活动,及时调整研究方案,初步形成作业设计方案。

  3、积累素材,并写出阶段性小结。

  (三)总结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1月)

  1、全面收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材料。

  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八、研究成果及呈现方式

  1.研究报告2.相关论文

  九、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负责人:候鹏飞负责课题方案的总设计,研究活动的策划、组织撰写结题报告

  组员:

  付妍婷武秀红谭宝虎李文香谭海娇进行具体操作,负责相关研究。

  十、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本课题组成员有学校领导和学校优秀中青年教师。研究者自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语文作业的设计、布置也有深切的体会。因此,对本课题研究具备了一定的实践基础。学校领导的重视与健全完善的科研制度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学校在经费、人员、时间等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

  第二篇: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作业有效性设计实践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作业有效性设计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2011-04-0912:07:01)转载▼

  标签:分类:

  课题研讨

  杂谈

  通河县实验小学赵美玲

  一、课题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力求布置的作业是有效的,对学生有帮助的,能促进学生成长的。

  目前多数教师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却对如何利用有

  效的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关注不够。大部分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仍是课本中的习题或相关练习册中的习题,这种习题形式单一,学生做作业演义为个人操作式的机械模仿,很少出现变式题和开放题。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研究是针对课程标准下的语文作业有效性,来谈教师在布置作业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语文素养的相关联系,以及学生减负与增进教师教学有效性的关系。有效的语文课外作业可以检测学生课堂听讲能力和知识消化、巩固、运用能力,也可以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通过研究,探索出作业有效的标准,影响作业有效的因素,促进语文课外作业有效的方法与策略,从而确保作业的有效性。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语文素质。

  三、研究的内容

  ⑴对学生课外作业有效性的现状调查。

  ⑵教师布置课外作业有效性的现状调查。

  ⑶影响学生课外作业有效因素的调查分析。

  ⑷语文课外作业有效性的标准研究。

  ⑸语文课外作业布置有效性的策略。

  ⑹个别不做语文课外作业学生、个别抄袭语文作业学生的学生个案研究;

  ⑺促进语文课外作业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⑻作业有效性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

  ⑴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及访问调查两种方式,对班级学生进行前期与后期调查,了解了语文课外作业有效性的现状,对影响有效性的因素、作业无效的行为,进行了对比分析。

  ⑵行动研究方法:调查分析后,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寻找研究课题,边实践边研究,从而达到解决影响语文课外作业有效性的因素,寻求促进学生语文课外作业有效性的方法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⑶个案研究法:针对不做作业、抄袭作业的个别学生进行深入而

  具体的研究。

  五、研究过程

  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围绕课题的开展积极阅读相关的理论书籍,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修养,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尤其是阅读相关的学习策略方面的书籍,保证每天有一小时的读书时间,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深入思考,撰写心得体会,并坚持“每天写一点”。在系统地阅读相关理论书籍的同时,还要积极地阅读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杂志,如《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徐州教育科研》、《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语文)等,并结合自己的课题研究撰写经验论文。

  在大量阅读有关理论的同时,我认真分析当前小学高年文课外作业情况,坚持用理论指导实践,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设计语文课外作业。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改变观念,不将作业化为检验学生语文知识掌握情况的唯一手段,而是细思量巧设计,探究内容的开放与整合,强调过程的合作和实践,承认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是有差异的,注重形式的创新和趣味,更加贴切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教师是作业活动的引导者,对学生的作业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

  新的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是我们对学生评价的指导思想。在研究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

  1、分层评价,鼓励为主。对于分层布置的作业,采用分层评价。只要学生完成了其相应层次的作业,便可以得到肯定。这一个个优、一颗颗五角星、一处处“好”、一句句富有期待、鼓励的话语,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更加喜欢做作业。

  2、亮点评价,激励当先。尊重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尊重他们的学习成果。评价时我们改尽量捕捉学生作业中的亮点。如有的学生字写得好,有的学生理解与众不同,富有创新,有的学生作业质量高,令人赏心悦目,对于有创意、做得好的题目,在题目旁边,根据特点写上“好”、“肯动脑筋”、“你很聪明”“你真棒”等评语,肯定他们成绩,鼓励继续努力。

  3、多向评价,共同参与。传统的作业评价是教师单向的评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学生纠正错误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我们改变过去这种单一的评价形式为多向评价,让学生也参与到作业的评价中去。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等多元多向评价,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评价,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指出别人的错误,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把评价权交给学生,真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主体意识。

  4、建立档案,快乐成长。

  分享:

  0分享到新浪Qing喜欢

  第三篇:139小学英语课外作业有效性研究阶段总结

  《小学英语课后作业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百尺河小学

  焦爱萍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不应仅限于课堂,而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英语课外作业就是将英语教学延伸到课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但目前的英语作业状况令人堪忧,为此,我提出了《小学英语课后作业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自从这个课题被英语组立项以来,我认真筹措,再加之领导的大力支持,使得这个课题能够顺利开展。现就这几个月来我进行了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课题研究的目标在于为学生减负增效。在目前激烈的教育形势下,英语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成绩,还是不是的采用了“题海战术”,甚至布置机械重复的英语作业,这种做法固然让学生的英语成绩有所提高,但是严重的挫伤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怕学甚至厌学英语的情绪。那么,怎样能为学生减轻作业负担,又能提高英语教学成绩,便成了我们课题组研究的核心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

  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点,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为此,课题组成员在研究的过程中加强了自己的理论学习,以集中统一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先后学习了《基础教育程改革纲要》、《义务教育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等文件,学习了《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等理论专著,从中汲取信息和营养,尽量使自己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和理论,并组织大家在学习中写读书笔记、心得,定期进行交流、讨论、总结。同时,我们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积极参加各种培训,这些都使课题组成员深受启发,拓宽了视野,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案设计及实施过程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等,这对本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成员积极磋商,共同讨论,制定出了《小学英语课后作业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制定,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指明了方向。

  二、加强教学调查,确定实验班级与研究计划。

  课题的研究是建立在对教与学的充分认识基础之上的,其研究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因此课题研究开始时本课题组就对全校学生的作业现状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课题研究开展的研究班级,并召开课题组会议,依据调查情况确定了课题研究开展的计划及方法。

  三、加强课题的指导和管理,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在一段时间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深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能共同探讨课题研究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讨论达成共识。自觉参加课题组活动,或学习或讨论或开设公开课,使课题研究扎实有序地进行下去,并且有所得。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课题的平时管理,我们拟定了有关课题研究的约定,对课题研究的相关工作,指定专人负责,保证各项工作及时落实到位。

  四、积极组织实施,阶段性成果明显

  (一)通过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

  小学英语课后作业布置,涉及到学生、教师、家长等诸多因素。

  教师是怎样布置英语作业的,经常布置怎样的英语作业,布置的作业是不是合理。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效果怎样,学生对教师布置的英语作业有怎样的看法。家长对学生完成作业的状况有什么看法,对教师布置的作业有什么意见等等。这些问题是我们进行本次课题研究首先要知道的问题,为此,我们积极查找资料,共同讨论,分析结果表明,小学生目前的作业现状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1课外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课外作业的模式单一。

  第一类,背——背单词或课文;

  第二类,抄——抄单词或课文;

  第三类,听——听课文录音磁带;

  第四类,练——练题海战术;

  (2)课外作业布置缺乏系统性。

  教师上完一课或一单元时,不是针对性的布置作业,而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习惯性的说出以上类型之一,缺乏思考。结果这样的作业早被学生看透,不说也能猜出今天会是什么作业。

  2课外作业的批改存在着问题:

  批改作业是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之一,与作业的设计一样重要,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

  (1)作业反馈的时间的过长。

  这与教师的实际情况有关,目前小学英语教师的工作量普遍偏重,所任班级过多,班级人数过多,使得作业反馈时间短则两三天,长则近一星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不能及时反馈给学生让他们订正,一来一去学生早忘了这个早何时的作业了。(2)反馈的信息量过少。

  由于班级多及人数多,教师只能“蜻蜓点水式”似的,点到即可,从而简单的打上星级,使学生只知其错,不知为何错,从而到处看别人的作业,找正确的答案。从而使得作业的利用价值偏小,教师与学生的信息交流过少。

  课外作业的设计与批改中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有:缺乏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和趣味性,内容封闭僵化,远离学生的实际生际。这不仅降低了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更严重的是使英语课外作业

  成了学生的负担。

  1.作业内容现成的多,设计的少。学生认为目前所做的作业主要是教材和练习册上的;学生认为教师平时会布置练习册上的作业;很少会有经常精心设计作业。所以使学生感到作业的单一与乏味。

  2.作业形式单调枯燥、方式简单机械,缺乏趣味。学生讨厌重复劳动、缺乏新意的作业(并非开拓创新的作业);

  喜欢题型新鲜有趣的作业;但我们教师平时留给学生的作业形式单调枯燥、方式简单机械,缺乏趣味;大部分家长会认为教师布置的作业应做到书面、口头、实践操作相兼顾;很少有家长认为孩子对所做的作业应该是感兴趣的。

  3.应试色彩浓。学生认为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考试考好一点。有的家长也认为作业的目的仅是为了单纯的提高成绩。

  (二)针对英语课外作业存在的问题积极研究解决方案并应用于实际教学。

  1、从目前的阶段性研究情况来看,课外作业布置的有效性和多样性等特点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演一演外国小朋友──在外研社教材中,Sam,Tom,Amy,Simon这几个外国小朋友(发音)一直伴随着使用外研版英语书的孩子们,从看着课本表演──离开课本表演──模仿课本表演。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既增强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交际和创新的能力。(2).玩一玩英语小游戏──随着现在各种新教学手段的出现,英语教学变得越来越生动有趣。Ppt课件,电子书包,电子白板,一体作业网等等的网络与设备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便利,也让学生在学习于作业中找到了乐趣,让学生乐于做英语作业,通过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提高了学生做作业的兴趣。

  (3).画一画思维导图──外研社教材每个模块基本上是一个话题,因此我们老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布置作业,可以组织学生用学过的图形画一画,然后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来谈谈自己所总结的内容,借此锻炼他们的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4).写一写英语小日记──在学习了每一课的新句型后,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写一写今天的活动,并进行课前展示交流。为学生创

  造一个发挥自我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作业布置形式多样,从易到难,根据不同的话题布置不同的作业,从而消除学生对英语作业的畏惧心理。

  2、针对学生基础较差的情况,学会引导,学会指导。在以后的作业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水平、降低难度,逐步引导,逐步提高,不断的改进作业设计的类型。逐步使作业设计与布置更加行之有效。我将更加努力、克服困难,尽可能地对学生的作业做到全批全阅。

  3、尽力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进行研究,多借鉴他人的经验,为后期收集案例和撰写结题论文作好充分的准备。

  (三)认真反思交流

  我们在理论学习、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对小学英语课后作业布置的各个方面进行反思,并在时常进行交流。

  (四)统一思想,明确研究方向

  根据小学生英语作业目前的现状和英语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积极进行讨论,初步确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作业布置的研究:

  1、把“自主”设计在作业中。

  2、把“生活”设计在作业中。

  3.把“兴趣”设计在作业中。

  五、今后的研究计划

  今后,我们将继续按照我们选定的研究班级和确定的研究方向,主要采用研究班级和没有研究班级对比的方法以及个案跟踪方法,探讨小学英语作业布置的有效策略,同时根据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修改调整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进一步将课题研究推向深入。

  第四篇: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与研究

  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与研究

  研究目标

  (一)改变以往传统英语课余作业仅仅停留在课堂表面,如听录音、朗读、抄单词、背课文等。这样毫无新意的作业,只会严重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题研究,布置确实有效的英语课余作业。

  (二)改变以往英语课余作业模式老化,建立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个性化英语课外作业体系,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运用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改变以往课余作业方式单一,内容刻板,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也较为单一的弊端,通过课题研究,创新作业形式,设计多种作业套餐,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

  (四)改变以往课余作业的反馈效果不明显,作业批改单一,通过研究能做到批改新颖有趣,及时反馈订正,找部分同学面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使课外作业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目标。

  研究内容

  (一)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设身处地的为孩子们想一想,让课余作业多一些童趣,少一些枯燥,将作业生活化,这样不仅增加了运用英语的真实性,也提高了学生的练习频率。

  (二)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要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采取分层作业策略,尽量让后进生跳一跳,才能摘到苹果,又要确保优等声不受饥寒之苦,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作业自助餐,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套餐,有条件的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话题来完成作业。

  (三)课余作业设计以学生的主动参与,独立完成为主,以体验生活,培养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目的。

  (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找寻英语,学习英语,应用英语的能力。

  (五)教师应变单向评价为多向评价,让学生也积极参与到生生互评,师生总评的评价中去,把评价权交给学生,真正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同时还可请家长也参与评价,让家长对学生在家中的表现作出正确评价。

  第五篇:改进小学中年级英语课外作业设计研究范文

  “改进小学中年级英语课外作业设计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目标

  小学英语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在课堂上兴趣浓,参与

  积极性高。然而一走出课堂,学生往往就体会不到这种成功的感觉。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我们还需要设计一些精彩的课外作业,它们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

  然而小学英语教师对课外作业的设计很不重视。据统计,2%的小学英语教师精心地设计课外作业,10%的小学英语教师有时精心地设计课外作业,而88%的小学英语教师则对课外知识未做精心设计。由于作业布置随意性较大,缺乏系统性,作业形式单一乏味,听磁带,抄抄背背的机械练习较多,较少考虑顾及到学生的兴趣和对英语能力的实际运用。作业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好的学生吃不饱,后进的学生吃不了”,加重学习困难生的作业负担。结果学生对这种单一枯燥的作业毫无兴趣,很难保证完成的实效性。

  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发现和分析中年级英语课外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形成原因,探索改进中年级英语课外作业设计的有效方法和策略,设计新颖多变、生动活泼的课外作业,并结合可行的教学评价,让作业成为学生的乐趣,而不是他们的负担。作业的改革和创新,其意义不仅在于促使学生积极地完成某项任务,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运用能力,巩固延伸课堂教学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和态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素质。

  二、课题的界定

  改进是对现有方式方法加以扬弃,继承有益的经验,去除不适当的方法,经过实践,补充新的措施,对原有策略加以完善提高,促进工作的顺利完成。

  小学中年级指三、四年级,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对听说读写唱演有一定要求,同时还要激发延续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作业”,源于《论语》中“学而时习之”的“习”,本意为对所学知识温习、巩固。此处所提的“课外作业”,是指教师给学生布置的课外完成的功课,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

  作业设计是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检测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应完成

  学习任务,培养运用知识能力的部署和规划。

  课外作业设计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和学生特点,布置学生课后应完成的学习任务。改进小学中年级英语课外作业设计是小学英语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要按照《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围绕教学目的和要求,拓展视野,从听做、说唱、玩演、读写、视听等方面入手,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新意识等能力出发,使小学课外英语作业布置更趋向于合理、有效。教师应集众所长,设计一些深浅不一,选择性强,可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心理要求的作业。让全体学生各尽其思,各展其能,有效地激发他们做作业的兴趣,从而提高英语课外作业的质量。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多元的,不是单一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包括语言智力、数理智力、2、元认知理论。以培养对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为目的的课外作业能够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提高。元认知能力的核心就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管理、调节和监控能力。由此得到的启示是:有些课外作业应该由学生独立完成,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有些课外作业则可以考虑家长的参与和同学的合作,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

  3、英语任务型教学理论。“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

  4、《英语课程标准》“形成性评价”理论。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方法和内容)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学习相关文献,提高教育理论水平。

  (2)调查研究法。了解课外作业布置的现状和学生的完成情况,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分析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思考总结相应的对策。

  (3)行动研究法。依据总结的理论,对作业设计进行了大胆实践,采取有效的评价方式,对作业的效果进行深入地分析与反思,以修正

  理论的实效性。

  (4)案例研究法。确立研究中出现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与反思。

  研究的内容

  (一)学习专业理论知识。

  为了提高课题的理论意识和研究水平,我认真地学习了诸多的相关的教育理论。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专著和理论文章,充实理论装备;加强自身知识素养,学习的主要著作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2、杂志《中小学英语教学》相关文章

  3、安凤岐、梁承锋《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法》

  4、刘润清主编外研出版社《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实验稿

  从中获得许多评价新理念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方法指导,对我的课题研究起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二)进行了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中年级英语课外作业的形式,以及学生对作业的态度,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乐于参与的作业形式,作为教师设计作业的参考。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中年级英语课外作业设计存在的典型问题,分析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得出接下结论:

  1.作业形式单调,缺少创新性

  2.作业内容“一刀切”,缺乏层次性

  3.书面作业偏多,口语实践较少

  4.评价陈旧,不具实效性

  (三)选定了实践对象

  选用我所任教的三个班级作为实验班级:一个三年级英语零起点班,一个一二年级已学过英语的三年级班,一个四年级班(学过一年英语)。

  (四)开展了教学实践

  在教学中进行实践,从学生主体出发,尝试改进作业设计,根据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兴趣,为了克服传统课外作业的弊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

  努力探索新型的课外作业形式,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1、培养基本技能,设计基础性作业(1)听说作业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听、说、读、写训练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重点。听说练习是读写的基础,听懂会说也是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所以要坚持听说领先,要加大听说的训练量。三年级由于刚学会了字母,书写的要求不多,所以对听说的要求尤为重要,首先是培养学生经常听录音的习惯,鼓励学生大胆模仿,大胆开口说英语,可以模仿语文中的看图说话,根据图画想想他们在说了什么,教师可在每节课的课前利用Freetalk与学生谈谈他们作业的完成情况。同时与家长经常联络,让家长在生活中激励孩子多读多说英语,当孩子们在家中用Let'sgo.Comeon.Ilikeapples.等句子来表达他们的情感时,父母的心情是相当喜悦。在英语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牢固地掌握标准的语音语调,老师经常布置学生课后听读录音,但是如果老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单调机械地重复听读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较难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我们可以变换方式,让学生模仿课文朗读制作录音磁带,定期进行全班评比,那么他们就会不厌其烦地反复听读录音进行制作,以求达到最佳效果。此类作业不仅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英语的语感,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2)书面作业

  在三年级起始阶段抄写作业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通过抄写的形式来端正书写的习惯,特别是单词和句子的书写规则,如句子开头要大写、单词之间有距离,标点符号不能少。但是,如果机械的抄写作业过多,会使学生感到厌倦,也使学生产生懈怠心理,因为这样的作业根本不需要动脑筋,也谈不上巩固和运用。所以在实践中我经常变换书面作业的形式,可将单词拼写(包括听写、默写)、翻译、句型转换、填空、改错、连线等形式,交替让学生进行练习,避免学生产生疲惫心理。

  在四年级,让学生用所学句型造句、写对话,也是一种较实用的书面作业。由于没有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不同梯度的作业。普通学生可以使用书中出现的句子,而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造出有个性的句子,有些同学甚至查字典用上了许多课外的新单词,精

  神可嘉。如在学习了Therebe?结构后,我布置了用以上句型描述他们的卧室,平常句子如There’sachair/deskinmybedroom.也出现了Thereisabrightlampnearmybed.Therearesomenicecurtainsonthewall.等优秀的句子。

  2、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实践型作业(1)贴贴、画画

  三年级小学生所学的英语大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文具用品、家居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动物名称等等。学了这类单词后,我布置学生为这些物品贴上英语标签,根据实际情况或者在实物上贴上标签,如学习bedroom,bathroom,kitchen,study后,布置了回家为居室贴标签,并教会父母如何读这些单词的作业,学生急于向父母表现,积极性很高。也让学生画出这一物品再在画纸上写下这一英语单词,如:jacket,T-shirt,sweater,dress等,这些图画交来以后还可以作为课堂学习的素材,如Lookathisshirt.Look,thisisherdress.还可以让学生手工制作出这些物品然后贴上标签,如ship,boat,plane,bird等。由于此类作业更具趣味性,能够使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因此可更好地帮助学生牢记单词,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英语书写水平及审美能力。(2)采访

  牛津英语教材中,可设计成进行“采访”的课外作业很多,如在学习三年级有关食物的单词和句型Whatwouldyoulike?I’dlikejuice?一课后,可设计这么一份作业:班级要组织一次春游活动,想要了解一下学生的喜爱的食物饮料的品种和数量,以便班级统一购买。可设计一份采访记录表,要求学生用英语记录被采访对象的姓名及食物的名称。要求每人至少采访4位同学,并在小组交流,最后统计出结果在全班进行汇报。

  由于老师设计的这类访问作业,来源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学生能用课堂知识进行课外真实交际,不仅调动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学习了人际交往,还学会了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

  (3)调查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有关调查的作业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精髓。在学完Shopping一课后,可设计如下作业:调查超市了解这些商品的价格,并用英语填写商品名称和价格,下节课运用所给的句子汇报结果。这样不仅学生学习融入生活,真实体验生活,又大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在生活中学得知识。

  3、加强校外延伸,设计合作型作业。(1)小组合作作业

  对于难度较大,时间跨越较长的作业,往往学生单人当天完成不了,就可设计一些能各尽所能、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的小组合作作业,如四人一组合编英语手抄报,四人各担其职,选材、编辑、美工、抄写、量裁录用,相互合作。学生的个性有了一定的发展。同学之间友谊加深了,合作精神发挥了,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牢固(2)家庭合作作业

  小学生处于儿童发育期,模仿好表现是天性,学习语言积极性高,课堂40分钟效率固然重要,然而课后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也必不可少。鼓励孩子与家长进行简单日常会话,把学会的英语单词说给家长听,学到的英语歌曲唱给家长听,甚至讲英语故事给家长听等。可设计一份简单的作业:如××家长,如果您的孩子今天给您唱了英语歌曲,您若满意,请为您的子女的表现肯定,给予鼓励,并签上您的姓名。这样既有利于英语口语的提高和巩固,又有利于增进孩子与父母的感情,还便于家庭与学校的联系沟通。(3)师生合作作业

  教师不但给学生布置作业,还可帮助学生完成作业。如学了“打电话”的内容后,让学生用英语给老师用英语打一个电话;学了英文书信的格式后,让学生用英语给老师写一封短信或发e-mail;学了“What’syourfavouriteanimal?”等句型后让学生就这些问题采访自己的老师。

  4、发挥学生特长,设计个性化作业

  学生学习英语,不仅要动口、动耳、还要动手。小学生模仿力强,也有较强的想象力,因此可设计一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个性化的作业。(1)课本上的小制作

  三、四年级教材中出现用一些手工制作,用英文介绍了制作的步骤,如三年级制作CLOCK,四年级制作FAN,都可以鼓励学生动手模仿制作,一方面巩固了教材的内容,另一方面,激发的兴趣。学生的作品也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

  (2)制作贺卡,如三八妇女节,让学生制作贺卡,并写上祝福的句子如HappyWomen’sDay!等。圣诞节圣诞卡,并说MerryChristmas!等。并利用Thisisforyou.Thankyou.You’rewelcome等进行交际应用,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发展,跨越式中西方文化意识增强了。(3)自制名片

  三年级上册学习完自我介绍后,我鼓励学生根据介绍为自己制作一张英文名片,并贴上漂亮的照片,他们自选材料,自己设计,交上来的名片各具特色,个性鲜明。

  四年级在学习完job后,我布置了为父母设计制作名片的作业,让学生分别用英文介绍家庭成员的姓名、年龄、工作、爱好,还可以贴上照片。学生兴趣高涨,作品精美,效果非常好。

  5、挖掘学生潜能,设计创新型作业

  英语课本,为学生们提供了大量的歌曲、韵律诗、故事等。教师除了布置读背、表演类作业外,还可以设计如“歌词新编”、“小诗新创”、“故事新编”等要求创造性的的作业。如3A学了They’reallverygood这首小诗后,我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其他水果,重新编写一首自己的诗。一首首妙趣横生的、琅琅上口的小诗在第二天的汇报展演中展出,这些小诗有的书写字体拙朴可爱,有的并不押运上口,但重要的是,这是他们在经过思考、再现学过的单词或搜集新词汇之后自己的作品!这类作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了创新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一些英语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也能模仿着完成,自信心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

  6、关注学生差异,设计分层次作业

  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我们要因材施教,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地发展。应改全班统一、忽视个性差异的作业为层次性作业。教师在设计英语课外作业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分层次来设计,考虑个别差异。这样设计练习能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收获,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比如,学了

  Familymembers中的Learntosay后,可以给学生设计以下三类作业,让学生自选一题。A类作业:学生可以自由想象设计afamily

  photo,然后描述photo;B类作业,由两个同学自由组合表演文中的dialogue,C类作业:能看着课本听懂录音,选择部分片段进行表演。这样的作业设计能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对该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巩固,也能从中体会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五、课题研究的结果

  一年下来,通过“英语课外作业的策略”的课题研究,学生学习英语更加主动积极,也越来越喜欢老师布置的英语作业,每个学生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英语课外作业策略的运用给学生英语学习带来了变化。

  1.激发了学生的作业兴趣,培养了创造能力

  个性化作业的实施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起学生作业的兴趣和积极性,转变了一部分对作业不感兴趣的学生,促使他们在作业的自主性、主动性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我们在实验前和实验后分别以不记名的形式对实验班学生的作业兴趣方面作了简单的调查和统计,结果表明,在实施个性化作业后,喜欢作业的学生数猛增,不喜欢作业的人数骤减。个性化作业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也大有裨益。

  2.促进了学生间的小组合作学习

  由于学生间的学习能力、信息资源的差异性,他们在课外的个人学习探索中所获得的信息是不同的。在小组活动和班级活动中,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资源共享,扩大词汇量和语言信息量,促进相互间的合作学习,从而培养合作精神。

  3.促进了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课外作业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多样化的课外作业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习兴趣提高又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此便形成良性循环,学生乐学乐记,教师寓教于乐,从而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4.轻了作业负担,提高了学习成绩

  过去作业比较注重量,通过“多抄多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现在,我们布置作业时,首先考虑学生的量力性,即不加重学生的学

  习负担又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其次考虑差异性,比如,部分作业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或有兴趣的学生去完成。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实验班四(9)班,学生基础薄弱,作业拖拉现象严重。经过一学期的作业方式的改进和管理,课外作业都能按时完成,去年期末测试班级均分由年级第9上升为第4名。

  六、课题研究的反思

  在实践过程中,我遇到了以下几个需要注意问题:

  1、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对教师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挑战。以往教师给学生留的英语作业,都是机械地、重复地抄写字母或单词几行,默写几行就算完成任务了,学生感到最没兴趣了。实行作业“多样化”以后,该如何布置合适的作业,让他们动起来、画起来、用起来,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教学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比如,有些作业是要求学生回去编歌谣的,因此,教师自己必须对教材相当熟悉,并且也肯定要自己会编、能编、编好一个能让学生信服,让之叹服的作品。在研究过程中,由于没有以往成功经验的鉴戒,我明显的感觉到自身功力不够。对于各种课型的具体作业的研究虽有涉足,但还处在尝试阶段,有待更进一步的继续研究。

  2、对评价方式提出了挑战。多样化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决定了其结果的多样性。这就要求教师要用不同的尺子去衡量每一个学生的作业结果,并及时给予肯定。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时间和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没有很好的做到这一点,对于许多好的作品没时间做展示和示范。

  总之,通过英语课外作业多样性的实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得到了明显的转变,但不可否认还有很问题尚待改进和探讨。不过,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深入探索,这一项研究一定会越来越完善。

篇三: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布置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涡阳县丹城学区刘油小学安徽涡阳233622)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作业中充满了各种繁、难、偏的应试练习题,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为了让作业更为有效,教师必须明确语文作业是语文课堂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摇篮,不能把学生绑缚在死记硬背上,要更新观念,重视疏导。

  一、作业设计要体现趣味性,让学生喜欢做语文作业

  一直以来,作业的功能被定位在“巩固知识”和“强化技能”上,直接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时总要贪多求全,生怕有遗漏,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事实上,能力的高低与机械的记忆书写没有多大关系,小学语文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能力,那种机械的书写作业已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一些学生经常完不成作业,其实是那些单调的书写作业让他们对作业丧失了兴趣。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的特点,把作业设计得形式多样,争取让作业内容丰富而又不失创造性,让学生通过做作业全面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认知水平,可以设计出不同类型的作业,比如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实践性较强的作业。

  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作业要体现层次性

  1.作业量的分层

  对作业量增减的依据是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对其发展的要求。

  内容简单、容易掌握的就少布或不布,切忌重复布置简单重复性强的机械性作业,这会极大挫伤学生写作业的兴趣。对于学习能力强、态度认真、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以不留作业,给这些学生减负,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发展其他爱好,让他们有更多的自由发展时间和空间。对于学习能力弱、态度不认真、知识掌握不牢的学生,可适当增加作业量。这样,所有学生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

  2.作业难度的分层

  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遵循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原则,给学生一个可以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做较难的,能力稍微弱些的可以选择简单的。由于小学生的好胜心较强,有些学生会知难而进,还有一些学生会在已有的知识水平上跳一跳,尝试“摘树上的果实”。这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根据不同类别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作业,作业要有层次、有梯度、难易有别。对于读书笔记这类作业,低年级应以摘抄为主,中年级要以概述为主,高年级以谈感受为主。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学习相同的知识会取得不同的效果。如果设计作业不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结果往往是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而能力弱的学生“吃不了”,语文能力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我在作业的设计中,撇弃了过去那种强制、命令式的作业布置方式,照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多梯级作业,充分给学生留出自主选择的空间,让优秀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能承受,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三、作业设计要体现多样性

  传统的作业读写训练量大,形式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效率较低,不能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可学生的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会在学生的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学生在形式丰富多彩的作业诱导下,必然会对做作业产生兴趣,学习积极性也必将大大提高。

  1.演说交际类作业

  可以是演课本剧,如学习课文《三顾茅庐》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排演课本剧,起到理解深化、巩固的作用;还可以设计一些辩论题,让学生通过辩论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种方式的作业可以让学生迸发灵感的火花,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可以让学生把口语交际课中的观点拿到生活中实践一下,学习与人交往,锻炼口语交际、待人处事的能力。这类作业真正让书本知识融入生活,让学生把知识放在生活中进行检验、进行思考,达到了活学活用的目的。由此可知,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

  2.读写积累类作业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必要的积累,这类作业也是发展语文能力的重点。这类作业可以是把好词佳句摘抄下来,可以写读后感,可以对精彩片段进行比较创作,以提高语言和写作能力;还可以是一些“信息收集”类的作业,对广播、电视、报纸里的内容进行采集,并定期进行交流。通过对学生摘抄内容的跟踪调查发现,经过摘抄等作业无意识地诱导,童话和故事已不是学生阅读的主要方面,诗歌和

  散文已经进入许多学生阅读的视野。这类作业的主要作用不仅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积累了语言素材,发展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为更好地进行写作做好了铺垫。

  3.奇思妙想类作业

  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语文作业也可以较多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观察生活,多关注那些自己认为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试探着提出改进办法。如学了《诚实与信任》这一课后,可以让学生来谈谈对“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这句话的理解。

篇四: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布置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浅议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采取多方面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学生做作业的目的就是进一步的巩固语文知识。因此,本文针对于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设计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有效;设计

  课外作业是由教师设计,分配给学生在非上学时间完成的任务。尽管反对小学阶段布置课外作业的呼声越来越响亮,但大量研究证据表明,经过科学设计的课外作业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批判性思维。它不只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复习,巩固和运用课堂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方便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因此,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必须设计严谨科学的课外作业。

  一、布置自主性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长久以来,传统的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其形式、内容都要做统一的规定,完全的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个性发展需求。因此,新课标改革根据这一具体情况加以分析,提出了几点要求:1、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独立完成自己的作业。2、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机会独立思考决策、体验感悟和创造应用。每个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情感体验、内心感受,以及不同于他人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措施,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地尊重学生在完成作业中的主体地位。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到语文的学习效率并且兼顾学生的主体个性。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给学生机会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适合自己的作业。提高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做作业的兴趣。

  二、尊重差异,作业多层次性

  每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有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身心发展受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有差异的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必将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作业的设计就必须难易有别,呈阶梯性,注意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宽松的作业氛围中积极参与作业,培养语文能力。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收获。

  三、关注兴趣,作业多样化

  教学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不竭的学习动力。语文作业设计首先应该从兴趣出发,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设计作业内容,如学完古诗《绝句》后,抄写可设计为“用喜欢的形式书写这首诗”,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惊喜地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精彩的作业。因为这时的作业已不是单一的语文作业,而一幅幅精美的山水画,一幅幅美观的书法作品。由此不难看出,同学们对作业认真负责的态度,从中也流露学生对作业的喜爱,同时对展现学生的个性,为教师发现学生的潜质提供了机会。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多设计些动手动脑且趣味性强的语文作业: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做作业的主观能动性,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想像、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

  四、作业设计应注重创新性

  面向未来的语文教学,应当从守成型向创新型转化,体现在语文作业设计上,即要求更多地注重培养儿童的灵活运用能力,在运用中强化创新意识。当然,重现式的语文作业设计仍然是需要的,因为它符合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规律,有助于语言材料的记忆、积累。但是在优化重现式作业的同时,更多地应当设计创新的作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是时代的要求,对进一步提高语文作业的训练功能有百利而无一害。语文作业的创新性,主要应体现在灵活运用课文的语言材料来表现学生的自由思想和个人见解,注重培养思维的发散性、流

  畅性、灵活性和应变性,使学生在用语言反映思维的活动过程中,优化思维的创造性品质。

  五、作业设计应于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入生活

  生活即教育,语文从根本上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延,也应该是生活的外延。把语文作业仅仅封闭在课本内,一切为了语文课本服务,切断学生于社会、与家庭的联系是不可取得。因此,布置作业应该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联结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让作业生活化、社会化,人文化。现如今大多数儿童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娇生惯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在社会上交际能力弱,缺乏理事能力。不懂得为他人着想,目光仅仅囿于家庭、学校中。针对这些情况,我有目的的精心安排作业内容,利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利用“母亲节”让学生为自己的妈妈过节日,可以为妈妈献一首歌儿,可以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还可以自己做张贺卡写上祝福献给妈妈。

  综上所说,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必须改革,这一改革应以师生树立正确观念为前提,以学生自主为原则,以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基础,兼顾课内与课外,特别重视阅读,这样语文课外作业就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的作业正好满足了学生自主创新潜能的释放,也许一时看不出成效,但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篇五: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布置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有效性

  第一篇:浅谈小学语文作业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深化改革指明了航向,也引领我们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理念,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和实践运用。《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作业是反馈学生课堂掌握程度和整体认知能力的最好反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度和质量上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对教师课堂上教学任务的完成效果进行有力的反馈。

  长期以来,迫于各类考试的压力,学生被沉重的作业束缚着,家庭作业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课余时间:想看课外书没时间,想进行体育锻炼没时间,想发展特长也没有时间??二十一世纪是个全新的世纪,《语文课程标准》一开篇就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我们要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而不需要只会“纸上谈兵”的“答题高手”。所以,我们要减少作业量,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减少作业量,就要求教师提高作业的效率,使学生在最短最少的时间内达到最大的学习效果。而这样我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也会得到一定的缓解。作为培养人的教育事业,在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方面还得承担起保证教育质量这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小学语文作业有效性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尤为重要,目的就是减轻小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

  笔者认为这就是作业有效性的问题。有效作业就是教师所设计的作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其对知识的渴求,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达到增效减负的目的,从而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一、传统教学过程中作业设计的弊端。

  传统的作业布置偏向作业量大、枯燥乏味、缺乏创新、脱离实际、不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养成。有些教师没有认真思考,因此,很大一部分教师存在着布置作业出现这样的情况:

  1、漫无目标,为防止学生沉溺于玩耍,随意布置作业,布置的作业大多是抄写词语,课文,查查字典,抄抄解释,容量特别大,课后练习或配套练习不分青红皂白全部要黑字落在白纸上。诸如此类单调乏味的作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的灵活性、创造性的发挥,是一种特别机械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语文学习、语文作业失去了兴趣,成为一种“只有压力,没有魅力”的负担。使得语文作业的布置适得其反;

  2、目标失度,任意拔高或曲解课文,或仅考虑思想可比性忽视语言文字迁移,导致同一篇阅读短文出现在不同年级练习册中的怪现象发生,不注重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情况。而且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无差异的作业设计,讲究“齐步走”、“一刀切”这又极大了导致了学生“吃不饱”与“吃不了”现象的发生;

  3、目标不清,作业对课文的针对性不强,只是为完成布置作业这个任务而布置作业。使学生摸不着头脑,为什么要做这些作业,老师更是云里雾里。作业本来是一种操作方式,不必限于书面作业,也可以是一项活动或一件制品。让作业的形式更加丰富,更加灵活。在教学中教师随处引导学生设置问题,迫使学生为寻求答案而时时处于积极的思索之中,这也是无形的“作业”。但传统作业几乎都局限于书面答题,没有其他形式。语文作业可以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布置一些动手性强的作业,更加丰富多彩;

  4、绝对目标,在传统作业中对作业质量的评价中只是与事先的“标准答案”作比对,“扣字不扣意”,非对即错,这就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并造成了学生思维的僵化。每次作业讲评,学生都是机械的在问老师,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什么。

  过于追求和相信老师手中的这份“标准答案”,学生自己不去积极的开动脑筋,展开思维。部分老师过于“专制”,一味强调答案的正确性,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被扼杀。

  5、封闭完成,传统作业片面强调独立思考,而从来不把“合作”“探究”当作一项必要的素质来进行培养,唯一像“合作”“探究”的东西只限于偶尔的、非组织形式的课堂讨论。进一步审视传统教育就可以发现,作为一种重要共通能力的“与人合作、探究”的能力的培养是很少提及的,即使提及也缺乏载体。小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一味强调独立思路。躲在房间里闭门造车,遇到难题,抓耳挠腮,苦思冥想,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失去对语文作业及语文课的兴趣。

  6、绝对评价,作业评价单调,作业评语刻板教条化。从作业本检查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的作业评价,只是一些简单的等次,诸如“优”、“良”、“中”“差”之类。老师在评价学生作业等级时,一味强调对错,优良,不注重学生的具体情况。有些作业虽然写了评语,但多数评语没有感染力,缺乏人情味,更有甚者恶语中伤,打击小学生自信心和自尊心。学生对这种评价置之不理或者直接塞进课桌里不予理睬。大多数学生对这种状况早已是司空见惯,久而久之,也就麻木不仁了。作业评价严重地忽视了对学生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很难想象在学生毫无反省意识的基础上,学生能够独立面对社会,形成社会责任感!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要关注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从传统的语文作业设计中解放出来,抛弃糟粕。小学语文作业如何进一步改变现状,在有效性作业的设计上有突破性进展,关键是在设计常规性作业的同时,根据新课改要求更应设计自主性作业。尽可能的做到实践性、趣味性、开放性、人文性、可行性融于一体,这样就能把学生从封闭的语文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更好的融入学校、家庭、社会广阔的天地中去锻炼,去实践。让语文作业成为一座桥梁,从而实现语文学科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做到学科间融合,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作用。

  因此要改变一贯的语文机械性的作业,要一定程度地解放学生的大脑和双手,是他们有一定的时间从事他们所喜欢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刻不容缓,以最小的作业量,最少的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并且让他们乐在其中,爱上语文作业,爱上语文。如何做到作业有效性,谈谈几点看法。

  二、小学语文作业有效性的几点看法

  教师增强目标意识,使作业成为教学目标的实施和检验途径。布置作业要考虑作业是否能体现教学目标,是否有利于目标的达成,教师要善于选择或定制合宜的作业题目,剔除可有可无的作业题。作业布置也不应该单单是围绕家庭作业,应当延伸它的外延,课前课后、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家庭社会都应当囊括其中。一个好的教师不但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手段,课外的无形感化也是必不可少。而有效的作业布置就是课堂延伸,利用课外资源的有力手段。

  1、定适宜的作业,减少作业量

  教师要把学生从大堆的习题和抄写作业的围攻下,解救出来。为我们的小学生实实在在的减少作业量,作为小学教师就必须在作业的选择上进行一定的删选。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适时的选择作业。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加强作业对文本的针对性。机械重复的作业,如抄写生字词和课文尽量控制其作业量。教师应当精心的设计作业,在减少作业量的同时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如何才能让学生提高作业的有效率,学生又需要准备些什么呢?学生作业的准备包括物质准备(如必要的作业用品,良好的作业环境)和精神准备(如具备相关的知识、技能、态度)。如果学生对布置的作业准备充分,他们便能顺利地完成,不会出现挫折情绪。当学生对作业有明确、清楚的理解时,他们通常能够运用相关的知识、技能,成功地完成作业,而高成功率又激励他们在将来付出更大的努力。为了帮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应详尽地解释题意和示范作业要求,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例题,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练习。如此种种,具有针对性的练习和作业布置会使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2、激发兴趣,做到事半功倍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孩子持久学习的动力,所以我们在布置作业时要能激发孩子的兴趣,设计一些可供孩子自主选择完成方式的作业。如五年级语文第四组课文是以生活的启示为主题的,本单元学完后,笔者设计了一项作业:请仔细观察生活,把你看到的身边的启示写成一个小故事,然后把你的故事讲给我们听,告诉我们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学生能够选择自己身边的故事,身边发生的事来完成作业,兴趣盎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养了语文能力,也发挥了自己的特长。

  作业的趣味性是指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是否有趣。作业的趣味性依赖于作业的呈现形式和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作业的呈现方式可以是言语的、图片的、模型的,也可以是实物的、观察的、操作的和体验的。学生对它们的兴趣,其表现因人而异。例如,对于低年级学生,那些充满色彩、活动多变、富有刺激的作业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用大部分时间兴致勃勃地从事作业,而且会做得又快又好。然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却未必如此,因为他们更可能乐于从事思辨色彩较浓的作业。这些方法的运用都是为了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对语文的好感。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对学生的帮助是不容小觑,学生更是获益良多。

  3、尊重差异,设计分层作业

  尊重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作业布置。学生理解能力,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有所不同。针对学生的整体能力可将作业分层进行设计,例如A.B.C三个等级。有针对性——能针对重点、难点和不同学生布置分层作业。

  作业量的分层。作业量的分层是指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和对其发展要求的不同进行增减。对于学习能力强、智力发展好、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减少作业量;对于学习态度不够认真、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应适当增加作业量。这样,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取自由发展的时间,一般学生也能得到充分练习,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作业难度的分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层次差异把作业设计成难度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从而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享受到做作业主人的快乐。如在学了《爬山虎的脚》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1)摘抄本课生字各三个,词语两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文章中描写爬山虎的句子(3)你也试着模仿课文,续写两句描写爬山虎的句子。你可以从中选取两个进行做题。这样的作业布置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既可满足优等生的要求,又可使中下等生练有所得,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让学生自主选择,做到内容上分层次,要求上有差异。规定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要完成基础题,中等学生除了完成基础题外,还可以再做一做提高题。

  4、作业人文性,增强自主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课文课程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考虑作业的人文性,力求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既能增长知识,又能陶冶情操。现今语文课本中,有不少伟人的故事,这些既是学生阅读写作的名篇,也是学生做人的镜子。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灵活起来,多与课外校外书本外的知识相结合,陶冶学生课外知识的情操。教师可以设计《寻找名人的足迹》,制作《名人录》等活动,让学生收集伟人、名人、英雄的故事、图片、个人简介,还可以以“小报、班会”的形式“话英雄,赞名人”,这样,就能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得到鼓舞,找到人生道路上前进的路标“,又能提高语文综合能力。作业是一种最为直接而频繁的通道,所以,学生做作业和教师批作业就是一种互动的人文活动。在这里,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师者的学识和修养,体验到民主的氛围、平等的交往、纯真的情趣和进步的快乐,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使作业活动成为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重要载体。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多考虑学生的感受。从学生调查中发现,学生完成自主性作业还存在着一些困难,有的受条件限制,有的受能力限制,有的受环境限制,因此,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到

  它的可行性,设计一些铺垫性作业,设计一些分层作业,提供一些资料,指导一些方法,尽可能化解作业中碰到的困难,让人人都能有效地完成作业,人人锻炼能力。因此对教师的要求和专业素养都提出了不小的要求,本着“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发展更多了一份责任。

  教师布置作业的内容应当开放,让学生有权自主选择;完成作业的形式开放,跳出原有的那种白纸黑字的书面作业模式;作业结果和答案的开放,不再是单一的、刻板的;

  5、作业实践性,评价客观性

  传统语文作业以学生“白纸黑字”的书面作业,死做题目为主。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作业设计还应注意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的经验,取得第一手资料,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盘活”知识,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在学生的作业布置上应当加强学生的手工,表演等动手能力强的作业。例如低年级的课文以童话、寓言故事为主,为此,可以按家庭住址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在学完课文后,按小组排演课本剧。通过分角色表演,使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

  教师的家庭作业布置,也不单单只拘泥于课本和校内。让家庭和学校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家长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角色,让家长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我们可以通过给家长当”秘书",为家长写家庭档案,记经济收支帐,写书信,写自家农副产品广告,写春联等。课外作业有推荐阅读、读后感交流、背诵名篇佳句、阅读冲浪、观察饲养日记、资料查询、读报看新闻、编写我的成长故事集等等。这些作业由学生根据各自能力单独或合作完成,每隔一段时间集中交流评选,如评选“当月阅读之星”,给予荣誉,激励学生。评价作业的客观性,实行多样化的评价。这样做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个性,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堂作业要及时批改,并给予激励性的批符与批语。课后作业要按时检查,每天都应该让课代表和组长检查作业。适当的进行一些奖惩措施,例如对连续两周认真完成作业的孩子进行表扬,在教室的“比一比”栏为他们贴上小红花;对于完不成作业或写作业不认真的孩子进行教育,以后由教师亲自检查他们的作业,发现进步及时表扬。

  作业过程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习题的选择、布置的形式、作业的批改、反馈的策略等,要想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必须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和作业观,去研究、推敲每一个环节,真正去思考教育,把学生当成是正在形成的人去对待与研究,只有尽可能地优化每一个环节,才能真正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既符合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又可以实现人人参与,各有所得各有所获。这样既能巩固基础又能培养出高分高能的学生。因此作业的有效性设计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去研究去探讨去完善。

  综上所述,作业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增强目标意识,把握文本特色能使作业具有针对性,借助课堂练习,使作业与教学相得益彰,学生兴趣盎然,课余实践性作业使学生从“题海”里解脱出来,真正享受语文作业的乐趣。教师应该时刻关注作业的有效性,让我们的孩子做得有兴趣,让我们的老师教得轻松自如,让每个人都能说“作业,想说爱你也容易!”

  第二篇:浅谈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帮助学生改变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意识。因此,适当布置一些作业是有必要

  的。但长期以来,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忽略了课程目标三个维度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赋于它新的价值:课外作业,应该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的园地。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多年来,学生的作业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书本,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这种封闭的、僵化的作业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

  《语文新课程标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深化改革指明了航向,也引领我们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理念,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和实践运用

  一、传统作业设计的弊端

  在传统的守成性教育思想指导下,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语文作业的设计往往局限在再现式的范畴内,作业内容大多是机械抄记、重复套用,既没有什么思维训练价值,也谈不上什么创新、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试训练色彩浓厚。这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传统作业的典型代表就是“题海”作业,其缺陷主要表现在:

  1、作业(问题)提出的单向性。在传统的作业中,问题都是课本(或教师)提供的,而不是学生自选的。这样的作业在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无所作为。而且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无差异的作业设计,讲究“齐步走”、“一刀切”这又极大了导致了学生“吃不饱”与“吃不了”现象的发生。

  2、问题答案的绝对性。在传统作业中过于强调作业的甄别与选择功能。对作业质量的评价中只是与事先的“标准答案”作比对,“扣字不扣意”,非对即错,这就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并造成了学生思维的僵化。

  3、作业形式的单一性。作业本来是一种操作方式,不必限于书面

  作业,也可以是一项活动或一件制品。广义地说,在教学中教师随处引导学生设置问题,迫使学生为寻求答案而时时处于积极的思索之中,这也是无形的“作业”。但传统作业几乎都局限于书面答题,没有其他形式。

  4、作业内容的重复机械性。许多老师经常布置的语文作业就是让学生抄写生字新词,查查字典,抄抄解释,课后练习或配套练习不分青红皂白全部要黑字落在白纸上,诸如此类单调乏味的作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的灵活性、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对语文学习、语文作业失去了兴趣,成为一种“只有压力,没有魅力”的负担。

  5、作业完成的封闭性。传统作业片面强调独立思考,从来不把“合作”“探究”当作一项必要的素质来进行培养,唯一像“合作”“探究”的东西只限于偶尔的、非组织形式的课堂讨论。进一步审视传统教育就可以发现,作为一种重要?

  共通能力的“与人合作、探究”的能力的培养是很少提及的,即使提及也缺乏载体。

  6、作业评价的片面性。作业评价单调,作业评语刻板教条化。从作业本检查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的作业评价,只是一些简单的等次,诸如“优”、“良”、“中”“差”之类。有些作业虽然写了评语,但多数评语没有感染力,缺乏人情味。学生对这样的作业评价司空见惯,久而久之,也就麻木不仁了。作业评价严重地忽视了对学生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很难想象在学生毫无反省意识的基础上,学生能够独立面对社会,形成社会责任感!

  二、语文新课程标下作业设计的特点分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新课程实验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因此,中学语文作业设计应具有以下特点:

  1、开放性:作业设计的开放性,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布置作业的内容开放,学生有权自主选择;②、完成作业的形式开放,跳出原有的那种白纸黑字的书面作业模式;③、作业结果和答案的开放,不再是单一的、刻板的;④、评价作业的方法开放,实行多样化的评价。这样做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个性,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创新性:

  面向未来的语文教学,应当从守成型向创新型转化,体现在语文作业设计上,即要求更多地注重培养儿童的灵活运用能力,在运用中强化创新意识。当然,重现式的语文作业设计仍然是需要的,因为它符合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规律,有助于语言材料的记忆、积累。但是在优化重现式作业的同时,更多地应当设计创新的作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是时代的要求,对进一步提高语文作业的训练功能有百利而无一害。语文作业的创新性,主要应体现在灵活运用课文的语言材料来表现学生的自由思想和个人见解,注重培养思维的发散性、流畅性、灵活性和应变性,使学生在用语言反映思维的活动过程中,优化思维的创造性品质。

  3、趣味性: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门学科都应该扎实、活泼、生动的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能让学生兴味盎然地去完成作业;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评价,能让学生喜欢上做作业,并期待着下一次作业。这样的作业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发展性: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作业评价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由水平上的发展。”

  5、人文性:

  教师平常教学,表面上面对的是教材、课本、学生、作业,其实,是在和一个学生以及他的家庭已有的社会背景、人文习性、道德情趣、思想观念进行持久的交往和对话。这种交往有许多的形式,作业就是一种最为直接而

  频繁的通道,所以,学生做作业和教师批作业就是一种互动的人文活动。在这里,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师者的学识和修养,体验到民主的氛围、平等的交往、纯真的情趣和进步的快乐,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使作业活动成为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重要载体。

  第三篇:关于小学语文有效性作业的探讨

  关于小学语文有效性作业的探讨芦洪市中心小学:郑海艳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生巩固知识、熟练技能的主要途径,还是教师检验课堂教学效果、改进课堂教学策略的主要手段。语文作业的有效与否直接关乎语文教学质量,其地位之重显而易见。然而,根据笔者观察,当前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的情况和效果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一、现状及原因

  1.作业目标失范。

  作业为什么布置?这个问题恐怕有些教师没有认真思考,因此,布置作业就出现这样的情况:漫无目标,为防止学生沉溺于玩耍,随意布置作业;目标失度,任意拔高或曲解课文,或仅考虑思想可比性忽视语言文字迁移,导致同一篇阅读短文出现在不同年级练习册中的怪现象发生;目标不清,作业对课文的针对性不强,尤其是高年级的作业,除了字词训练、思想内容训练之外,很少有体现课文特色的言语实践练习。

  2.作业数量失控。

  当前语文作业数量失控,可以用“量多类杂”来形容。在小学语文练习中,除了与教材配套的《语文练习册》外,还有订单配发的《字词句篇与达标训练》,除此之外,还有家长另外购买的教辅练习。不少教师懒于设计作业,指定一两本练习册让学生课外完成。这些作业虽然数量不少,品种也多,但是内容重复者多,机械练习或哗众取宠者多,学生实际收益却并不多,反而丢失了学生的创造精神,泯灭

  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作业指导失策。

  在很多课堂上看到,一节课的容量极大,读、思、议成了教学的主要形式,作业被挤到了课外。教师往往只有作业布置而没有作业指导,课堂上布置的作业超越了学生的承受力,例如流行的星级题目,一位老师执教《她是我的朋友》,布置了三道星级题:

  ★请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请你代得救的小姑娘给阮恒写一封感谢信。

  ★★★请上网搜索关于?朋友?主题的故事或格言。

  学生完成作业需要范例,需要教师指导,需要学生之间思维的交流碰撞,没有作业指导时间,让三年级的学生怎么独立去写感谢信,怎么去完成网上搜索?

  4.作业形式失控。

  目前教师布置的作业基本上课外作业多于课内作业,书面作业多于实践作业,识记理解作业多于表达运用作业,形式求新求异却不落实,例如上述的星级作业很多时候没有检查落实情况等等。这种作业形式上的失控不同程度地导致学生语文能力不全,学生作业兴趣的减弱,作业质量下降,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

  二、对策与实施

  1.增强目标意识,选定合宜的作业。

  教师增强目标意识,就是要提高作业与目标的相关度,使课后作业成为教学目标的实施和检验途径。许多教师选择教材配套的《语文练习册》作为布置作业的主要内容,然而,《语文练习册》中的作业与教学目标相关联的程度不高,甚而有些题目无益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例如四下年级《语文练习》第一单元,本单元课文《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这三课的作业目标集中在检查字词上。第2学段应该十分重视的语段学习、主要内容概括等阅读能力训练,却没能体现。因此,布置作业要考虑作业是否能体现教学目标,是否有利于目标的达成,教师要善于选择或定制合宜的作业题目,剔除可有可无的作业题。以《观潮》为例,根据教学目标,可增设以下作业题目:

  《观潮》填空:潮来前,江面;潮来时,只听见只看见,到了近处,听见,看见;潮头过去时,听见,看见。这真是?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作者通过听到的和见到的两个方面,运用了比喻手法写出了钱江潮的气势,写出了钱江潮的壮观。请你也用这种方法把雷雨的气势和壮观写出来。

  上述题目着重训练语段概括能力、按时间顺序写段能力的培养,符合年段要求。

  2.把握文本特点,设计合宜的作业。

  语文教学要关注语言文字,夯实“双基”,新教材的“双基”训练序列不明,教师就更应该时刻关注文本独特的语言现象,在学段目标指导下设计作业,使语

  言训练随着年级提高不断螺旋上升。例如在《猫》一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文本语言特色确定了合宜的教学目标,并通过设计相关课堂作业达成了目标。

  文本特点:《猫》的第一部分,作者老舍先生把猫古怪多变的性格揉在一起来展开,矛盾的词语用许多关联词自然连接成段,读来仿佛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娓娓道来。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值得学生学习,因而确定教学目标:学习用合适的关联词表达复杂矛盾的意思。

  作业设计:

  1、课文是怎样写猫这么矛盾的性格的?画出相反性格间的关联词。

  2、读句子,体会句子之间是怎样联系的?体会关联词的作用。

  3、用?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吧,可是……?的句

  式说说猫的性格。

  4、试用其他的关联词,概括地说明猫的性格。例如?既……又?

  5、展开想象,选择用上合适的关联词,写写下列情形:考试以后,我的心情忐忑不安……

  运动会上,我战胜了我自己……

  这道作业设计目的十分明确,即引导学生学习文本独特的语言。作业设计层次十分鲜明,先让学生发现语段表达方式,再由老师提供句式“说它??吧,可是??”重组语言,接着迁移到其他关联词来拓展

  思路,最后完成能力迁移。

  3.借助课堂练习,得法于课堂。

  语文素养“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因此,要提高课堂时间里的作业效率,及时指导反馈,不把难题带到课外。我的做法是:

  (1)让作业“瘦

  身”与“扩张”。

  “瘦

  身”就是在简约原则的指导下,用一两道作业题建构阅读教学,“扩张”,就是把这道作业题用大用足,达到效益最大化。以作业建构阅读教学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在于避免了阅读教学的“虚化”,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其次,在文本语境下进行作业便于指导学生开拓思维,而且由于及时反馈和互相启发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的“看鱼”部分,我设计了一道题,在它的基础上加以变化,通过重组语言和朗读感悟,来实现阅读教学最优化。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设计辐射度大的“瘦

  身”作业题,在语言转化中触发情感。

  1、先出示作业题:

  联系课文内容,把下列句子写完整: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反应的是他自己,他依然在。

  2、学生根据前文描写,填入:?他依然在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3、交流后,引导学生思考:?‘工笔细描、挥笔速写’是怎么样的呢?从后面的那些词来理解呢??老师跟学生一起接读这两个分句。师

  ?有时工笔细描?就是——生接读?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师引读:?有时挥笔速写?就是——生接读?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让学生抽取出词语的意思。

  4、你感觉这个青年画画怎样呀?学生畅谈对课文的感悟?我感觉青年画画技艺超群??全神贯注??栩栩如生?……

  这样,在完成这道题时,学生通过语言转换活化了文本语言,“联系后面的词句”教给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接读的形式

  彰显了先概括后具体的句子结构,谈感受抒发了学生对人物的情感评判;各种形式的读积累了文本语言。而这一切达成的载体就是教师出示的“瘦

  身”的课堂作业题。

  其次,将“瘦

  身”作业题“扩张”,智能情感齐丰收。

  在上题基础上,出示变式:

  根据课文内容想象运用: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可是,唯一没有反应的是他自己,他依然在。他好像已经与游鱼融为一体了。

  学生发挥想象,练习祈使句,同时对青年高超画技的评价从词语感悟到句子运用,这一变化,呈现的是又一个“先概括后具体”语段。后半部分转折使

  “观众热情赞叹”,与“青年毫无反应”形成强烈对照,从而使学生领悟到青年忘我的精神。

  上述教学过程,遵循“瘦

  身”原则,又在效益上体现作业“扩张”的特点,用一道题统领,突出了概括具体语段一项基本能力的培养,包含了联系上下文、语言积累运用、想象力等智能训练,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也是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2)课堂作业综合设计,激发兴趣。

  综合设计指的是在课堂练习中,一道题目可以培养多项语文素养,使语文三个纬度的目标都有所体现。有效的综合设计,它的形式能吸引学生兴趣,作业目标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到落实,它包括内容综合、方法综合和课内外综合。我在《夜莺的歌声》设计了一道阅读题目,体现了这三个综合:

  士兵们和军官注意听着,开始注视周围的灌木丛和挂在道旁的白桦树枝。他们发现就在很近很近的地方,有个孩子()在河岸边上,()着两条腿。他()着头,()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手里()着一块木头,不知在()什么。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读读这些语句中,我感到这是一个的孩子。

  文章把夜莺的穿着、动作描写得多细致啊,请你也模仿这一段话的写法,写一个你熟悉的人。

  这道作业将要学习的动词描写、语段体悟和写法迁移进行内容上的综合,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教师及时引领学生理解、交流、朗读,再从说到写等多种学习方式运用,学生始终处在兴奋状态,从课文学习延伸到课外素材再现,展现了语文学习的过程,而且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的综合。

  4.兼顾课余实践,得益于课外。

  如果教师在课堂内有效地进行作业设计与实施,那么在课外,学生就不必再去做重复的作业,广泛阅读、综合性学习就可以真正实现。教师自身负担较重,没有很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完成课外作业,所以课外作业内容选择趣味性强的作业,让学生自能完成,分层作业、合作作业都是课外作业的有效形式。我布置的课外作业有推荐阅读、读后感交流、背诵名篇佳句、阅读冲浪、观察饲养日记、资料查询、读报看新闻、编写我的成长故事集等等。这些作业由学生根据各自能

  力单独或合作完成,每隔一段时间集中交流评选,如评选“当月阅读之星”,给予荣誉,激励学生。

  综上所述,作业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增强目标意识,把握文本特色能使作业具有针对性,借助课堂练习,使作业与教学相得益彰,学生兴趣盎然,课余实践性作业使学生从“题海”里解脱出来,真正享受语文作业的乐趣。此四种策略并驾齐驱,时刻关注作业的有效性,让我们的孩子做得兴趣盎然,让我们的老师教得轻松自如,让每个人都能说“作业,想说爱你也容易!”

  第四篇:浅谈语文作业的有效性

  《自主性语文作业》的阶段性小结

  府西街小学

  冯春莲

  布置课余作业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效的语文作业可以检测学生课堂听讲能力和知识消化、巩固、运用能力,也可以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我们有必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力求布置的作业是有效的,对学生有帮助的,能促进学生成长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作业布置优化

  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布置适当的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因此,作业布置一定要优化。优化作业布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因材施教,突出层次性

  作业性质是影响学生作业有效性的首要条件。与作业性质有关的因素主要有:难度、趣味性、意义、相关性和多样化等。难度是指作业对于学生现有实际能力水平的难易程度。作业的难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绝对的标准,它常常随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同一作业,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可能易如反掌,但对那些能力低的学生却可能极为困难。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们设计和布置作业也应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知识水平,具有思考的价值,学生才会对其产生兴趣。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基础、发展、创造三个目标,给他们搭建自我发展和提高的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层次差异把作业设计成难度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从而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享受到做作业的快乐。如在学了《换个角度》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三个练习:(1)梳理一下课文,看看文章总共列出多少例证。每个例证请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2)从生活中举一个多角度思考的成功实例。(3)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写一篇随笔,字数不少于500字。这样的作业布置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感受来自选题目。既可满足优等生的要求,又可使中下等生练有所得,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同时,学生们又具有好强的心理,往往会知难而进,满足自己探索和发展的需要,主动探究更高要求的作业,获得更大的提高。

  2、激发兴趣,突出多样性

  传统的作业形式单一枯燥,读写训练量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且不能有效、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所以,作业的形式应不拘一格,灵活务实地处理学与练的关系,形式上以多样化的题型、多角度的考察,与听、说、读、写、等训练形式全面结合起来,各项并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1趣味预习性作业

  ○

  此类作业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前,结合文章内容,查找并阅读相关资料。可以上网查寻、查阅参考书籍,向周围的人了解等。老师应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网址、查阅的书名,时间长了以后,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查找各种信息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作品情况,阅读作者的一些作品,整理成“摘抄”笔记。如学习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之前,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认识作者和作品,并阅读其中你最感兴趣的一篇或与本文有关系的一篇文章。趣味预习作业,还可以让学生在初识课文后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尝试探究解决。这种问题可以在课上交流,也可放到课外共同找资料解决。因为这些是学生自己提出的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就有股热情,会想办法利用各种渠道来解决疑问。如学生在学《沉船之前》一文前,通过课前预习,他们拟出了“文中的两个‘悲剧’的含义一样吗?”“老船长为什么选择了与船共存亡?”等问题,虽然学生的探究会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但是他们能从中获得满足与快乐,这就十分有意义、有价值。摘抄积累性作业

  ○

  知识就是积累,学习语文尤其需要知识的积累。可以让学生摘抄一些名句、古诗、成语、名家名篇等,以课本为主,以课外读物为辅。比如为了丰富学生的古诗句储存量,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增加文化积淀,可让学生积累各类古诗句,如描写花、鸟、山、水、雨、雪、风、月、春夏秋冬四季、别情、思乡情、亲情的诗句等。在这样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学生完成知识积淀,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奠定了能力。

  3抒意练笔性作业

  ○

  要求学生养成写周记、随笔的习惯。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随笔的内容,要写所见、所思、所感,写读书心得、仿写、续写课文等等。老师还须作好指导和定期讲评,发现好文章及时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或推荐给各种刊物,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让他们在练笔中获得乐趣。比如教学《明湖居听书》时,可以布置学生写一写自己观看演出的经过并且练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写作能力得到培养,也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4考察探究性作业

  ○

  它可以是深入社会进行参观访谈,走近大自然进行考查探究,写出科技小论文或考察报告,尝试写简单的新闻报道等。这类作业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还能培育其探究精神,提升综合素质。此外因为这类作业一般需要多人一起完成,所以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

  二、作业评价多元化

  学生家庭作业是学生自学情况的直接反映,反映内容也是多方面的,有知识的、能力的、态度的、习惯的,对学生作业的评价要本着以客观、激励、导向为主,让学生能明白自己学习中的成功与不足,激起学习的兴趣,明确努力的方向。还要特别注意尊重学生个体,尤其是学习中困难较大的、问题较大的学生,对这些学生,你如果直接提出批评,易伤其自尊,产生对立情绪,结果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1)评价者的多元化。

  语文作业评价可以改变教师“一言堂”的评价局面。实施评价时,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可以请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1自我批改。作业做完后,教师公布答题的思路和答题的要点,要

  ○求每个学生对照答案自己批改作业,对于不同的见解可师生共同讨论解决,以完善答案。自我批改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分组批改。将作业按学习小组分开,指定一名学习较好的任组长,○共同讨论各习题的解法及答案,教师综合各组意见后公布标准答案,然后各组成员流水作业,进行批改。这样,学生在批改中能够吸取别的同学好的答题方法,也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以防重蹈覆辙。还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严谨的学习态度,互帮互学的学习风气,活跃课堂气氛。

  3当堂面批。为了更好的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针对每个学生的○知识差异,批改作业当堂当面进行,因人而异。作业做得较好的,教师应给予表扬,指出其优点,要求继续发扬;对于作业错误较多的后进生不要讽刺挖苦,应该给予关心爱护,帮助分析错误的原因,使其掌握正确的改正方法;对做作业马马虎虎、不认真的学生,应在批评教育的基础上,做耐心的工作,使他们改正不良习惯。

  (2)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要打破单一的分数、等级评价方式,形式要活泼多样。如短语评价、图标符号评价、动作评价、语言评价等。还可以通过展示、汇报、交流等方式来检查、评估作业。

  (3)评价层面的多元化。

  我们要注意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综合评价。要善于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从不同的角度去鼓励学生。

  总之,作业过程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从习题的选择、布置的形式、作业的批改、反馈的策略等,每一个环节都值得我们去研究、推敲,只有尽可能地优化每一个环节,才能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第五篇:浅谈语文作业的有效性

  浅谈语文作业的有效性

  近几年来,我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更新观念,大胆尝试,着力改进语文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在提高语文作业有效性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更新观念,树立全新的作业观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应当努力矫正以掌握学科知识为中心的作业观,把培养创造学生的学习习惯与能力纳入其中,从实际出发,确定多层次,多维度的作业目标。

  学生完成语文作业,不仅仅是为了复习、巩固、深化知识,也是在实践运用语言形成技能,同时又是在培养观察、分析、创造、综合等能力。

  作业的形式应力求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作业,也可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让每位学生都在作业过程中习得语言表达方法和规律,得到最优发展。

  二、重层次性

  每位学生受其智力水平、思维能力、学习习惯、生活环境的限制,学习能力和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进取意识。在进行作业设计和布置时,尽量照顾到多个层面的学生,给每一类孩子都提供积极学习的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一款作业。体验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1.作业量的分层

  作业量的分层是指我们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对其发展要求的不同进行作业量的增减。通过实践摸索,我以为对于态度认真,学习能力强的学习可适当减少作业量;对于学习态度不认真,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可适当增加作业量,达到巩固强化的目的。所以抄写生字词的作业我常常这样布置:根据自己的能力练写课后生字。只须观察几遍,或心中默记就能掌握的字词,可以不用抄写,多则不限。实践证明,学生为了达到少写的目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从而有效地训练了记忆能力;而为了达到写会的目的,会自觉地采用更多更巧妙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识字能力。

  2.作业要求的层次性

  教师承认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结合教学目标、教学

  重难点,找准每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遵循由浅入深、由熟到巧、循序渐进的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基础、发展、创造的目标,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为他们创造自我发展和提高的平台。如:可以把作业设计成A、B、C三个等级,A类作业侧重基础知识的巩固积累;B类作业侧重于知识的运用;C类作业侧重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组作业设计有难有易,分别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效果良好。

  三、激趣—作业的内驱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作业的兴趣,也就激发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促进了思维的活跃,从而保持学习的持久。

  1.作业的题目要新颖,语言要有感情色彩,有亲和力(尤其是低年级作业语言要突出童真童趣,中高年级的学生要突出激励色彩)。形式要活泼,内容要有吸引力。

  如学习《秋天的图画》一文,可以①给词语找家;②好朋友手拉手;③收集有关秋天的谜语、成语、谚语、诗歌、文章、故事、编写专题小报;④开展秋游活动,去田野、果园欣赏秋色,享受秋风、秋雨、野炊;⑤画一幅秋景图,谱一首秋天的歌曲,写一首关于秋天的小诗和文章等。如:(1)不知聪明的你能否根据例子的提示在()填上恰当的成语吗?别犹豫,试试就能成,敢拼才会赢。

  例:①知音

  中

  国

  画

  弹

  琴

  钟子期I(高山流水)

  ②喜欢

  口是心非

  上门吓一跳()

  ③唐朝

  武

  则

  天

  酷

  刑

  来俊臣()

  (2)古诗大比拼:

  日暮

  山远,天寒

  屋贫。(填颜色)

  飞流直下

  千尺,疑是银河落

  天。(填数字)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

  花始盛开。(填植物)

  (3)观察人民币正面的图案,任选一种写下来。

  学生自创(自命题)作业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的情况是老师出题(或要求学生做统一的习题资料)。老师评判,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检查的地位。我尝试放手给学生一些机会,由学生

  出题,学生评判。老师可以印发一些题型为学生提供参考,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创题型。同学,学习伙伴之间相互检查,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单元学习小结时使用。

  2.多种感官并用

  在平时的作业设计中,我注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协调参与。鼓励学生动口说、动手做、用眼看、用耳听、用鼻闻、用心想,取得了1+1>2的效果。

  视,即观察,是用眼睛截取生活中有意义的片断,在头脑中储存、分析、加工后,可以动手记下有意义的内容。有条件的话,通过实践活动加以验证。在此过程中,可听取他人意见,答疑解惑,丰富自己的见识。如听一则新闻报道,作简要记录;听一则故事,转述给他人。学习了《三鲜面》,我要求学生回家试做三鲜面或向长辈请教,做别的拿手面食。此举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认可;学习《和时间赛跑》,让学生当堂演示自已平时在生活中省时高效的小妙招,课后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积累、体会写一个主题为如何做个效率专家的小调查报告。

  四、注重语文作业内容的丰富性,实现三维目标整合新课标告诉我们,语文学习要面向生活,深入社会,应该积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作业就承担着这个任务。

  1.向课外生活延伸

  开放的语文作业内容资源要实现课堂向课外,校内向校外的拓展延伸。书刊、影视资料、展览、参观、实践活动等等都可以作为作业内容的资源,使语文学习贯穿生活。作业内容可以以预习方式成为学生课前的扩展性学习,使学生学得更广阔;可以作为课堂语文学习的训练,使学生学得更扎实,可以作为学生课后的延伸性学习,使其学得更深入。

  如在学习《长城》、《飞向蓝天的恐龙》、《搭石》时,可让学

  生课前收集有关长城的传说;有关恐龙的资料;生活中平凡的美有哪些。查找有关甲流的报道、图片资料。

  2.显性与隐性课程相整合学校开展的各项教育活动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契机。把活动内容引入语文作业,让学生通过活动感受语文蓬勃的生命力。本学年,我校举办了学雷锋活动,书香校园活动,孝敬父母月活动,牵挂同胞,怀念骨肉,学会坚强——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活动……结合以上活动,我们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有:仿写诗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办相应主题的经典诗文伴我成长手抄、剪贴报;在学生中开展阅读著名儿童作家杨红缨所著优秀儿童读物《淘气包马小跳》。每天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选择几件自己感触深刻的写下来;学唱感恩歌曲。关注灾后灾区的重建,为灾区的小朋友制作爱心贺卡等。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心灵世界,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题研究学习资料

  长里小学

篇六: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布置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

  摘要: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生巩固知识、熟练技能的主要途径,还是教师检验课堂教学效果、改进课堂教学策略的主要手段。语文作业的有效与否直接关乎语文教学质量,其地位之重显而易见。因此,合理地布置一点课外作业是必要的。针对小学语文作业存在的低效高耗的实际问题,我针对进行实践探索。

  关键词:语文作业

  有效性

  提高

  探索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有效的语文作业是学生课堂听讲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消化、巩固和运用的的有效检测手段。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才能更好的落实有效的语文教育。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没有认真思考,因此,布置作业就出现这样的情况:

  1、从“质”的方面来说:目标要求不够明确,作业对课文的针对性不强,只是单纯为防止学生沉溺于玩耍而随意布置作业,目标要求过高,或仅考虑思想可比性忽视语言文字迁移,导致同一篇阅读短文出现在不同年级练习中的不合理现象出现。

  2、从“量”的方面来说:对语文作业数量的控制没有尺度,机械练习太多,学生实际收益却并不多,长此以往,反而扼制了学生的创造精神,泯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中,我们应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适时适量地布置形式多样的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作业。那么,怎样设计有效的语文作业呢?

  一、作业的设计与布置

  从“质”和“量”两方面来讲,作业要从形式的新颖有趣转向内容的的质变,要从多元智能的展示转向立足学科本位,要从大量机械重复转向思维含量递增。根据新课改要求,语文作业应设计自主性作业。要把实践性、趣味性、开放性、人文性、可行性融于一体,让学生爱上作业,爱上语文,使学生在作业中获得乐趣,提高能力。把学生从封闭的语文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融入学校、家庭、社会广阔

  的天地中去锻炼,去实践,从而实现语文学科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做到学科间融合,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1、基本技能性作业

  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应增强目标意识,提高作业与目标的相关度,使课后作业成为教学目标的实施和检验途径。三年级是第2学段的起点,应该十分重视的语段学习、主要内容概括等阅读能力的训练、写作的训练。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哪吒闹海》一课,在学习课文之后,我设计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填写:这件事的起因是,经过是,结果是

  。学生能按要求分清了内容,在完成课后练习试讲一讲“哪吒闹海”的故事,就有了清晰的脉络和提纲。

  许多教师选择教材配套的《小学语文练习与测试》作为布置作业的主要内容。《小学语文练习与测试》中的大部分作业与教学目标相关联的程度并不是太紧密,甚至有些题目偏离于教学目标之外。例如三年级上第二单元,有课文《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小学语文练习与测试》上这三课的作业目标都重点集中在检查字词以及熟悉课文内容上。应重视的语段能力训练并没能体现出来。因此,布置作业要考虑作业是否能体现教学目标,是否有利于目标的达成。如针对《北大荒的秋天》第四自然段:

  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象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根据教学目标,可增设以下作业题目:

  课文第四自然段作者采用总分的构段结构,通过对大豆、高粱、榛树等具体描写,运用了打比方、拟人手法,写出了原野热闹非凡。请你也用这种方法来写写校园一角。

  2、创设情境性做业

  新课标告诉我们,语文学习要面向生活,应该积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是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以往的生活体验,在虚拟的情境中,透过语言文字让学生徜徉于课文意境中陶冶情操,从而完成趣味性较强的作业,这样的情境类作业,学生只有乐于参与的积极心态,而没有什么思想负担。如在教学《沙漠中的绿洲》和《九寨沟》时可以让学生扮小记者或小导游来介绍

  景点风光,学生不仅喜闻更是乐见。在学习了《荷花》之后,可让学生根据课文画一画荷花的姿态。学了《苹果里的五角星》,动手做实验来验证课文所学的办法。还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课本剧的演出,将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如学了课文《公仪休拒收礼物》,让学生自愿组织排演课本剧。

  再如在教学《天鹅的故事》一课时,理解第六自然段“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本上能正确地理解句子。然而这种理解往往停留于字面.属浅表性的。要想在情感上打动学生,必须创设情境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与感受。于是在音乐声中,教师激情渲染:老天鹅腾空而起,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厚厚的冰面留下了他片片白羽,斑斑血迹;血肉之躯忍受着钻心的疼痛,刺骨的寒冷……老天鹅头晕了,眼冒金星了,但它还是拍拍翅膀,艰难地站起来,第三次——(生接读)老天鹅的翅膀受伤了,腹部流出了殷红的鲜血,但它还是坚持着,摇摇晃晃地站起来,第四次——(生接读),在一次又一次的扑打中,老天鹅会想些什么?由于教师的引导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又有比较规范生动的语言作为学生语言的范本,学生的想像与写作并不困难。从学生写下来的文字中可以看出,想像的画面真实可感,学生被老天鹅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

  这些作业内容多样化,加强了综合性练习,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表现自己的机会。这样的作业设计面向了全体,使每人通向不同层面各有收获交流收获可以相互影响,达到取长补短的成效。学生学得乐在其中,从课文学习延伸到课外素材再现,展现了语文学习的过程,而且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的综合。

  3、积累性作业。

  知识就是积累,学习语文尤其需要知识的积累。新课程目标要求积累自己喜欢的各类成语、俗语、谚语、诗句、格言警句,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等。我们通常让学生准备几个本子,用来摘抄一些优美词句,名人名言,以及古诗佳句。老师在指导学生做好这些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的同时还可举行一些成语接龙、阅读汇报,佳作品读等活动,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这样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不仅充实了学生的语言素材,加厚了文化底蕴,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的目的。

  4、练笔性作业。

  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真正目的。教师从一年级开始就可以有意识的要求学生练习写一句话,写一段话,逐渐养成写日记、周记的习惯,并能持之以恒。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周记的内容,要写所见、所思、所感,写读书心得、仿写、续写课文、编故事等等。老师还须作好指导和定期讲评,发现好文章及时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如此才能“积土成山,风雨生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二、作业的合理评价

  教师设计了高质量的作业,如果没有及时准确的评价,那么设计再好也是纸上谈兵。正确的评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心理学指出:小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发展,很大程度依赖教师的评价。由于学生层次的不同,所以我们教师的评价要有弹性,以鼓励为主。传统的作业评价是教师单向的评价,它不利于学生纠正错误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在评价作业时,要改变这种单一的形式,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可以请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评价,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指出别人的错误,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有利于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麦媛:《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探索》,《小学教学参考》2010年第9期。

  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

篇七: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布置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布置的有效性★

  邹宝娜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布置作业的初衷也是为了可以在课后更好的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但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传统意义上布置作业的形式已经跟不上现代教育的发展,也得不到其实效性。本文主要探讨如今在小学语文的日常教学当中,如何对语文作业进行有效性的布置与设计。作业的设计与布置是完成小学语文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作业的有效设计与布置可以很好的将课堂教育和课后教育联系在一起,全面加强对学生语文知识的巩固,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教师在日常作业的设计与布置上,一定要注重其实效性,而不是作业的量多量少来定论,对其作业的内容、作业的形式以及作业的评价都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设计,切实为学生在小学语文阶段提供学习上的最大保障。一、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要想小学语文得到实效性,切实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那么就要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上进行变革,结合现代教育的理念,共同建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一)分层布置,灵活变通在进行课后作业的设计上,教师要对作业的布置形式灵活变通,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的作业布置,不再是一概而论。一个班级当中,总有学习能力强的,也有学习能力弱的,在小学作业的设计上,教师要进行分层作业布置,对学优生加强语文拓展知识的练习,对学困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强化巩固,灵活变通作业内容形式。例如,在课程《日月潭》的课后作业布置上,教师可以针对课文内容进行不同层次的设计,比方,对学优生而言,可以让学生们针对此篇课文进行读后感的写作,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知识点,也间接培养了写作的综合能力,对于学困生教师可以让其对文章中优美的语句进行摘录,进行词汇和语句的累积,熟读课文加深印象,对于不懂的知识点教师要对其进行详细指导,这样一来不但满足了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也拉近了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真正对学生语文知识起到了巩固作用,也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二)对作业进行详细批注对课后作业进行详细的批注是作业评价中必不可少的,学生的作业大部分都是在课后完成,教师并不能全程答疑,那么对于课后作业的注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情况都会在作业当中反映出来。因此,学生在完成作业上交给教师后,教师要对作业进行详细的评价,对于学生做错的题目要进行详细的注解。要注意的是,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绝对的尊重,不可出现言辞过激的现象,学生能力不同,作业反映的情况也不同,16不管是对是错,学生都期待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所以,在课后作业的评价上,教师要引起重视,时刻将学生的学习放在心上。2小学语文作业的布置我们在清楚了对于作业内容的设计,那么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几点:2.1作业主题明确,言简意赅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结合小学生的特性,明确作业主题,对于布置的内容布置言简意赅。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常常都希望学生在课后对知识进行最大程度的巩固,所以有时在作业的布置上过于繁重,涉及到的层面太多,以至于学生有时根本不太明白作业的明确方向。小学生由于年龄的特殊性,在综合能力上还是有些薄弱,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注重主题的明确性,对于其内容要做到通俗易懂,易于学生所接受的方式。例如,在口语交际课程《看图讲故事》的课后作业布置当中,对于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教师要针对其内容,先明确其主题,对于图画中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概括,让学生有一个了解,才能在实际口语交际训练中做到游刃有余,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对于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口语交际训练,做到分层次的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2.2作业与实践相结合对于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不能有所局限,更要将作业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加高效的完成课后作业的布置。因此,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对课后作业的布置不要有所限制,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更多的语文相关知识,来辅助课后作业的完成是非常可取的。同时语文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这门课程所带来的魅力,才能真正让他们从心底重视语文,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也才能够让他们以一个积极的态度来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因此,作业与实践相结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是需要教师特别注意的。结束语作业的有效设计与布置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尤为关键。在作业的设计上,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对作业进行分层布置,灵活变通作业内容和形式,拉近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增强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课后作业,教师要进行详细的批注讲解。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要明确作业主题,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切实贯彻新课标的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小学语文学习创造良好条件。(作者单位:青岛桦川路小学)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布置的有效性 作业 浅谈 小学语文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学富范文网 202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学富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学富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1006243号-1